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理解。

地球在呻吟忧天,人类才可自救。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一行白鹭上青天。

”那四种颜色——()、()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太空中。

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雪、原气……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同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假如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那么今天呢?今天,地球上每天约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

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虎的总量就由6万多只锐减为2千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骤减为几百只。

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1.请在第3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填上诗句,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第2自然段中的“原稿”比喻____________。

这段话中最能形象体现“污染”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现代文明”的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和___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___________。

4.题目“地球在呻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不让地球母亲再次发出呻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按要求写句子。

1.还有什么能比这庄严的宣告更让人欢欣鼓舞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毛主席在群众一阵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们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贝多芬问盲姑娘爱听吗,他要再给她弹一首。

(改为直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只好离开了祖国。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及答案(小升初重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及答案(小升初重点)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专项训练第一单元:日积月累(一)1.《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诗句是:,。

2.《过故人庄》的颔联是:,。

3.“绿树村边合,”像这样描写田园山水的诗句,我还能写两句:“,。

”4.“待到重阳日,。

”由此,我想起描写重阳节习俗的两句诗:“,。

5.从大诗人孟浩然“,”这两句诗中,我感受到了故人待客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融洽。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二)1.诸葛亮的“ , ”,李纲的“,,”,陆游的“”的名言和曹植的“ , 。

”的诗句曾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2.再写2句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或名人名言:①;②。

第三单元:日积月累(三)1.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我来到泗水之滨,看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不禁吟诵起朱熹《春日》里的“,”诗句。

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干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诵:“,”2.《春日》的作者是代的,诗中蕴含哲理的名句是: , 。

第四单元:日积月累(四)1.“少小离家老大回,。

”是代的《》中的诗句,其中写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情景的诗句是:“,。

”再写两句他的其他诗句:,。

2.悠悠故乡情,淡淡思乡愁。

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这样表达愁思:“,。

”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说: “,。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六)1.经常听到有人说“五行缺水”之类的话,我就想考考你,“五行”指的是_ 、、、、。

2.看到一户农家对联中写到“五谷丰登”四个字,请解释一下,“五谷”是指、、、、。

3.“五音”包括_ 、、、、。

由此推及,不能掌握五音的人,就被称为“”。

4.“五彩斑斓”“五彩缤纷”都是表示的意思。

“五彩”指的是、、、、五种颜色。

5、倡议书包括: _ 、、、、。

6、一花一草皆生命,。

保护环境,。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七)高流籁之余绕黄大吕轻曼云水巧天惟惟肖画点笔龙妙笔如生1. “轴”在“锦囊玉轴”一词中念,在“压轴”词中念,“压轴”的意思是。

我还知道和戏曲有关的词语有、、。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日积月累练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练习题1、《长歌行》为曲题,选自《》。

青青园中葵,。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

2、读书须用意,。

3、,更有早行人。

4、小红听完小明的话后,感觉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激动地说:“,。

”5、真正了解一个人不能靠短暂的相处,因为,。

6、近水,近山。

7、有意栽花花不发,。

8、中肯的劝告虽然让人听了不舒服,但是,。

9、我们应该及时孝敬父母、陪伴父母,否则,。

10、我们应该勤俭节约,,。

不要等到贫穷了,才后悔当时没节省。

11、我们应该多学习多看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否则就会,。

12、我们平时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随意伤害他人,正所谓,。

13、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勿以,勿以。

14、穷则,则,则。

出自《》。

15、日新,,又。

出自《》。

16、青,。

出自《》。

17、苟利于民,;苟周于事,。

出自《》。

18、学习要经常复习,,可以为师矣。

19、,。

指天资聪明而又喜欢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0、宋代诗人文天祥最著名的一句诗是,。

2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我心伤悲,。

出自《》,是戍边战士之作。

23、默写《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代,字,擅长描写,与齐名,并称。

24、默写《春夜喜雨》,作者代,字,自号,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合称。

25、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代,字,世称,主要作品有《》《》《》。

26、默写《江上渔者》,作者代,字,著名、、,世称,主要作品《》。

27、默写《泊船瓜洲》,作者代,字,号,封,世人又称,著名、、、,之一,主要作品有《》《》《》。

28、默写《游园不值》作者代,字,号,主要作品有《》《》《》。

29、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

,千万和春住。

30、山下兰芽短浸溪,。

?门前流水尚能西!。

作者代,字,号,词人代表,与、并称。

散文与合称“欧苏”,诗与合称“苏黄”,词与合称“苏辛”。

主要作品有《》《》《》《》《》等。

31、春归何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句子练习(15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句子练习(15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专项句子练习(15道)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虫迷失在森林里。

(扩句,至少扩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写句子。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空是那么清鲜,空气那么明朗。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位战士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痛击敌人,一边上狼牙山。

(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1.写一句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些小精灵怎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怎么也忘不了发生在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的母亲生养了我。

我的母亲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仿写句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蝴蝶为我舞蹈,小草向我_____,鲜花对我_______。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积累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

他笔下的草原让人神往:“这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又想______________。

2.“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诗运用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_________的精神。

3.学习这几个单元,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桑娜夫妇,_______的老书记,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

二、积累运用。

1.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2.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6.苟利于民,__________;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_____________,有再开的时候。

8.在课文的引领下,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__的鲁滨逊,临危不惧的李大钊,_________的孔子。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本文按_________顺序介绍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2.《长歌行》中珍惜时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匆匆》是一篇_____(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

文章紧紧围绕“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和______之情。

他写过的同一体裁的作品有《_____》、《_____》。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这首古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

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2. 古诗词理解运用。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景色。

(2)“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中“妻子”的意思是______。

(3)读书不觉已春深,______。

(4)“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人们常引用诗句“______”来感叹夕阳纵好,可惜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6)同学们即将毕业,你送别你的好朋友时,会对他说:______。

(7)同桌把脏东西扔在你的位置上,你没有怨恨,而是默默地打扫干净,因为你记得孔子的话:______。

(8)班长总是手不释卷,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______”是其真实写照。

3. 照样子,把诗题、作者和对应的诗句用线连起来。

《望天门山》______ 刘禹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乌衣巷》______ 龚自珍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己亥杂诗》______ 李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4. 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拄“挽留”“思乡”的養思,以下诗句中的“柳”,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诗人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总复习句子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总复习句子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总复习句子训练(含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4.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浓墨似的乌云一下子遮黑了半边天。

(把字句)(被动句)(2)你们可以小点声说话吗?(祈使句)(3)当他带着他的连队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时,就是这样走着的。

(反问句)6.把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7.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8.修改病句。

(1)这个班级的同学是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好的班级。

(2)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

9. 缩句。

(1)八岁的帕斯卡就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2)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3)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5)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7)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8)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二、句子排序。

(一)()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

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积累专项练习
文学常识填空
一、《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

他的(一生言行)编成(《论语》)一书。

二、《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

《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在争论太阳早晨还是中午离人近),孔子(不能决断)。

三、《匆匆》作者是(朱自清),代表作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

毛泽东称赞他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四、《桃花心木》作者(林清玄),(台湾)人。

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在土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五、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六、《顶碗少年》作者(赵丽宏),文中少年(三)次顶碗。

七、《手指》作者(丰子恺)。

八、《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选自小学课本的有(《养花》《草原》《猫》)。

九、《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是(李大钊)的女儿,
李大钊死于(1927年4月28)日,因作者写于(1943)年,正值父亲逝世(16)周年,文章最大的写法是(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文中分为(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四部分。

十、《灯光》作者(王愿坚),文中的主人公是(郝副营长),文中的线索是(灯光)
十一、《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1944年9月5)日因(救战友)而牺牲。

九月八日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作了演讲(《为人民服务》)。

文中(毛泽东)提出了精兵简政。

含义是(缩小机构精简人员),司马迁的名言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西汉)人,是(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三家。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固(本来),或(有的),于(比),泰山(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完全的含义是(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的含义是(贯彻到底,就是说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服务)。

十二、《一夜的工作》作者(何其芳),文中写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和(工作劳苦)。

十三、《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安徒生),(丹麦)人,代表作有(《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

文中小女孩五次幻想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小女孩现实中是(寒冷、饥饿、缺乏快乐、关爱)的,她渴望(得到温暖、
食物、快乐、关爱)。

两个幸福的含义分别是(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临死时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十四、《凡卡》作者(俄)国的(契诃夫),本文以(凡卡的梦)结尾,含义是(暗示他愿望的破灭)。

十五、《跨越百的的美丽》中居里夫人是(波兰)国的(物理学)家,在文中写了她的(容貌)美和(心灵、人格)美。

十六、《真理诞生于一百问号之后》,中?的含义是(发现问题、不断追问),!的含义是(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的含义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十七、《养花》作者(老舍),文中最后一句,也是点明中心的一句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十八、《狱中联欢》中的顺序是(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

十九、《名碑荟萃》的碑林在(西安市)市,是一座(我国最大的书法艺术宝库)。

文中的四位书法家是(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二十、默写诗并理解诗意。

《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石灰吟》《竹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已亥杂诗》《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A.虐待(nüè nuè)B .无独有偶(ǒu ǎo)
C.柔顺(yóu róu) D .卓有成效(zuó zhuó)
2.改正错别字。

A.司空见贯()B.语重心常()C. 张灯结采()D.革故顶新()3.解释加点的字。

A.精兵简政()B 和睦相处()C.专心致志()D 聊以自慰()4.加点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B.艾得来斯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C.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

D.最和汤姆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

5.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种树的人已经给桃
花心木浇够了水,桃花心木也不会再枯萎了。

B.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句意是:革命队伍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
了自己的目标走到了一起的。

因此要团结起来,共同奋斗。

C.鲁宾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取这个名表明鲁宾孙一贯地
重视时间。

D.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句话把一个直观的道
理,用抽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
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B.《北京的春节》全文以空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除夕、初一、正月十五。

C.《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的故事。

文章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依次为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运用事例,证明观点;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7.依据提示填空。

A.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

B.,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______。

C.__________,并非锤的打击,__________。

D.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

这句话使用了()的方法,说明了客家民居的()与()的特点。

8.用望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填入相应的语言环境里。

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

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着。

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

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9.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

②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③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④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⑤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⑥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A.④⑥⑤③②①
B.⑥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⑥①⑤③
D.⑤④②③①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