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宏观经济学 第二讲 经济区位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一)区位―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1882年W.高次首次提出的。
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二)区位理论1. 区位理论: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区位的理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
基本涵义:第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第二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2.区位主体:占有某区位(场所)的事物(人类活动)。
3.区位理论的类型与体系由于研究区位论的着眼点不同,区位论可分为多种类型:(1)广义区位论与狭义区位论从狭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就是个别工厂最佳区位的规模理论,属经济地理学理论。
从广义上理解区位论,认为区位论是关于人类空间活动的区位及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明理论,属于人文地理学理论。
(2)微观区位论与宏观区位论从微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个别对象或者群组对象某一侧面的最佳区位,例如某一工厂的运输区位,或者劳动区位等。
从宏观上看,区位论是研究多种对象集聚的空间类型,即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来研究整体的区位或类型。
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区位,日本关东地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区位,我国西安的历史旅游网点区位等等。
(3)静态区位论和动态区位论从静态与动态上看,一般认为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静态区位论,即以个别因素抽象孤立地分析区位,尤其是以距离因素孤立地分析区位。
以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这是静态的均衡模式的区位论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为动态的区位论研究,即从发展上进行多因素的综合研究,而且与行为科学和区域科学结合在一起,利用计量方法寻求多因素的最佳区位,以廖什(A. Losch)的―经济区位‖、奥托林巴(E. Otremba)的―一般工业地理学‖、艾萨德(W. Isard)的―区域科学导论‖等著作为代表。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Economic Geography
2.经济特性
经济特性是指土地的经济区位, 直接决定土地的利用类型和利用 价值。 城市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见39 页图2-4。
Economic Geography
不同的工业对土地条件有不同的 要求。如钢铁工业一般在郊外。 城市区位型工业,不需要大量土 地和建筑,可以承担较高地价, 具有高额收入,布局在城市内部 的工业。 如服装工业、出版业。见39页图 2-3。
Economic Geography
古典区位理论
在区位主体上只考虑一个生产地
现代区位理论
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
只考虑区位主体的某一部分(如工厂) 考虑到区位主体的研发、设计、组装、 培训等
在区位目标上,只考虑利润(或成本) 除利润外,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 和满足 缺乏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 区位选择的原则是成本最小 市场占有率、吸引人才、企业形象、 收集信息等 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 性 考虑到产品的更新、规模、销售价格、 市场的类型等 综合考虑资金、信息、地域文化、企 业组织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 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Economic Geography
一、土地对区位的影响
土地是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土地的特性分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1.自然特性包括:空间位置(经纬 度)、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 系(气候、水文条件)、土地的形态 (大小、地形、地貌等)以及土地的 地表物质构成(如土壤、岩石、植被 等)。
Economic Geography
四、政策环境对区位的影响
1.政府首先作为一个消费者。 2.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基础 设施的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向某一 地区发展。 3.政府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规 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 境的形成。 4.政府通过税收忧患及财政补贴等 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 区位。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原材料对区位的影响机制随着工 业生产的组织方式而变化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 原料,而且原料配合比例以及原料本身的价 格变动程度不一,因此原料对区位的作用随 之发生变化。那些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港 口等)越来越显示出其对原材料型工业企业 而言的区位优越性。
发展大耗能工业必须有充足且廉价的能源供应。
主要大耗能工业耗能量
产品名称 铁
镁
铝
铁 合 金
钢
维 尼 纶
人 造 纤 维
每 标准 19 吨 燃料 - 9-12 产 (吨) 22
8
35
1.5 -
2.0
11 .5
7.0
品
耗 能 量
电能 (度)
>2 万
2.13 -2.6
万
1.61.7 万
20 00
250 0
>3 00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 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三节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四节 交通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 基础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1882年
2、区位因子本身的空间分布(空间差 异);
3、区位因子本身的空间变化(因子流动 造成的)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 位的一般影响
土地 原材料 能源 资本 劳动力 技术与知识
2.宏观经济学 第二讲 经济区位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工业区位因子图示
Elaboration of Industrial Location Factors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Factors
在区域经济学中,为了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 布局问题,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末一 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 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如 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离自然资源供给源的 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 成的经济利益差异。 区位单位、区位因素、区位决策
古典理论不考虑这些因素
二、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Factors
(一)区位条件 Location Conditions
1.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2.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 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3. 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 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底特律消失?
Disappearance of the city of Detroit
Volvo公司供应商园的例子
a model of Volvo’s suppliers
Volvo 哥德堡工厂 (Goteborg)
Volvo 根特工厂 (Ghent)
Volvo公司供应商园的例子
a model of Volvo’s suppliers
二、原材料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Raw Materials on Economic Locations
问题: 1. 中国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什么在大 城市设厂? 2. 为什么底特律(Detroit)是“汽车城” (automobile city)?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1、概念: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2、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资本的类型:资本不仅仅指金融资本,也包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
影响机制:1、固定资本 ------- 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2.金融资本(1)、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本在不断流向最具创利机会的地区。
(2)、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
(3)、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
3、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一) 劳动力数量与成本劳动力是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一部分人口。
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成本间呈反相关关系,一个地区劳动力供应充足,则劳动力成本(工资)较低,反之则较高。
劳动力分布的空间差异导致劳动力成本也存在空间差异,从而对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在一国之内劳动力成本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二) 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劳动力质量能够获得知识生产与创造的人才以及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成为最适宜现代经济活动发展与布局的区域重要性:普通劳动力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反,经济活动对高素质的科技劳动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高素质劳动力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更多地取决于是否具有雄厚的科学与技术研发基础,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三) 劳动力结构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有着多种多样的熟练劳动力,对于需要大量劳动力供应的经济活动主体(企业)而言,大城市将比劳动力质、量都受到制约的小城市或农村地带的区位更为有利。
第二章 经济地理 区位条件的影响因素

n
Hale Waihona Puke Ai Dijj 1
Ai为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Dij为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 指数值越小通达性越好
分散指数:
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 平的指标
nn
D Dij i 1 j 1
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 通达性越好。
思考:
文location。一般指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既有区,也有位,还有 “位置、布局、分布、位置 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这里主要指给经济活动主体带来 经济收益可能和机会的某位置。
合肥 的区 位条 件如 何?
(二)区位理论含义
1、区位理论:一般指关于人类活动 所占有场所的理论,此处研究经济活 动主体合理空间选择和安排的理论。
在空间上的选择。
(二)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条件一方面为经济活动提供条件, 另一方面又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要求不同,导致区位 选择的不同。
集镇的建立多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又会产生影响,导致其 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如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
市场需求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进而影响企业 市场区域的开展。
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充分竞争的市场也取决于政府的市场管理。管理是 服务,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 选择的重要砝码。
例如:合肥市 政务中心的窗口式办公,简化程序,提高 效率。
3、政策环境
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区经济(空 间或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因此 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 的条件和约束。
• 例如: • 中心地理论 • 各种城市规划 • 区域规划
经济学区位理论的概念

经济学区位理论的概念经济学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企业或个人在选择地点时所考虑的因素、制约条件和区位决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该理论早期起源于工业经济学,后来在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区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或个人在选择地点时会权衡各种因素,以最大化自身利益。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
静态因素包括市场因素、成本因素和资源因素。
市场因素指的是企业选择地点时要考虑的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因素。
成本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等。
资源因素指的是企业在选择地点时要考虑的资源供给情况,例如原材料的可获得性、能源的便利性等。
动态因素包括网络效应、外部经济和社会因素。
网络效应指的是企业选择地点时考虑的与其他企业或机构的关联程度,例如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的接近程度。
外部经济主要包括技术外部性、产业集聚外部性等,即企业所处地点的周边环境对其经济活动的正面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法律、政策、文化等对企业选择地点的影响。
区位理论的理论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区位选择和区位效应。
区位选择是指企业或个人在选择地点时的决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自身的需求、目标和资源,做出最佳的选择。
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在选择工厂地点时,会综合考虑市场规模、交通便利性、劳动力成本等因素。
区位效应是指地点选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例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等。
同时,地点选择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
区位效应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衡量,例如就业率、GDP增长率、创新活动等。
区位理论的应用广泛,可以涵盖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城市规划者可以利用该理论来确定城市内不同产业的最佳区位,以实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企业家可以利用该理论来评估不同地区的潜在市场规模和成本优势,以确定最佳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
经济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1、概念题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1、概念题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k
式中: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 算得出。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Land on Economic Locations
土地:自然特性与所处经济区位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并不构 成土地利用的可行性 (二)土地利用可行性更多地由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三)土地一般以两种方式参与经济活动: 1.作为劳动对象 2.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第二讲
经济活动区位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Defini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Basic Concepts of 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二、原材料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Raw Materials on Economic Locations
问题: 1. 中国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为什么在大 城市设厂? 2. 为什么底特律(Detroit)是“汽车城” (automobile city)?
(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二)大量、稳定的能源供应尤其是二次 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 展极为重要。 (三)能源供应的分布不同,带来耗能经 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四)高耗能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缩小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Energy Resources on Economic Locations
1.供应商园一般指围绕某一组装厂而形成为 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 间聚集区。 2.从供应商园的例子可以看出,现代经济活 动区位已经不是以前那样被动地接近原材 料地,而是通过重新组织原材料地来达到 现代社会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的要求。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Energy Resources on Economic Locations
城市的经济地租及其土地分化
the Economic Rental and Grades in Urban areas
城市区位型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
the Profitable Scope of the Industry in the Form of Urban Location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distance)
经济区位模型(体系)的理论都是构筑一种使 社会全体的空间摩擦最小化的合理经济区位, 或者是在这种空间摩擦制约下的能够达到最大 合理性。
第二节 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Influence of Productive Factors on Location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底特律消失?
Disappearance of the city of Detroit
Volvo公司供应商园的例子
a model of Volvo’s suppliers
Volvo 哥德堡工厂 (Goteborg)
Volvo 根特工厂 (Ghent)
Volvo公司供应商园的例子
a model of Volvo’s suppliers
Influence of Productive Factors on Location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和数学家柯布,以 美国制造工业的产出P、雇佣劳动量L及 固定资本量C的数据为基础,导出著名的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如下:
P bL C
k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Energy Resources on Economic Locations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Energy Resources on Economic Locations
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比较
Comparison between classical and modern location theories 古典区位理论 区位主体上只考虑一个生产地 考虑区位主体的单一部分 区位目标:利润(或成本) 缺乏、轻视区位选择上的具体目标 区位选择基准:成本最小 区位因子的影响是固定的 现代区位理论 考虑企业内外多个生产地 考虑区位主体的各个方面 还考虑非金钱上的收益及满足 有具体明确的目标 考虑各种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 不确定性 区位因子的影响是动态的 现代区位理论考虑资金、信息、 折旧器件、地域文化、决策机 制、动态的企业目标以及企业 组织
一、区位和区位理论
Location and Location Theories
(二)区位理论 Location theories
1.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human activities)所占有 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 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2. 区位主体,它指区位中占有其场所的事物。讨论经济活 动的区位理论则构成经济区位理论(economic location theory)。 3.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 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蝴蝶兰的例子 Butterfly orchid 气候,土壤 vs. 技术(品种创新,生产,包装,运 输,etc.)和产销的信息和网络
上海鲜花港新建蝴蝶兰专用温室2.8 万平方米(2003年7月)
二、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Factors
(二)区位因子 Location Factors
Influence of Productive Factors on Locations of Economic Activities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要素投 入和产出(效用再创造的产物)之间是有一定 的技术关系的,这种技术关系通常用生产函数 来表示: x=f(y1,y2,…) 式中:x代表产出; y1,y2分别代表生产要素的投入,即产出是投入 的函数。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Land on Economic Locations
工业土地利用,经济区位起决定性作用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Land on Economic Locations
农业土地利用,土地自然特性和经济地理 位置的共同体现
工业区位因子图示
Elaboration of Industrial Location Factors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Factors
在区域经济学中,为了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 布局问题,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末一 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 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如 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离自然资源供给源的 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 成的经济利益差异。 区位单位、区位因素、区位决策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Capital on Economic Locations
四、资本因子Βιβλιοθήκη 经济区位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 of Capital on Economic Locations
二、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Factors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 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 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 就区位因子而言,对区位主体的区位给予大的影响因子是 主要因子,相对影响比较小的为次要因子。就一般工业区 位而言,米勒将劳动力、资本、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作为主要因子,而将用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自然 条件以及其它要素归结为次要区位因子。
古典理论不考虑这些因素
二、区位条件和区位因子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Factors
(一)区位条件 Location Conditions
1.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2.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区位主体不 同,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3. 就某一区位主体而言,对其局部场所(区位)的要 求随时间而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一、区位和区位理论
Location and Location Theories
(一)区位 Location
1.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 “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域经济学中,所指的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 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工业、居住、城市) 3.区位既然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那么人类活动 的领域和空间的扩展必然导致区位的发展与变化。
1.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2.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 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 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3.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 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区位因子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 Factors
考虑经济因子中的成本因子是区位理论研究的传统思 维,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