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总产出30页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0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一、重要名词解释货币数量论:一种认为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到的货币量的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的理论。
名义变量:按货币单位衡量的变量。
真实变量:按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
古典二分法: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货币中性:认为货币供给变动并不影响真实变量的观点。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易手的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也称为货币周转率,指一单位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
)⨯=⨯,它把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岀数量方程式:即方程式M V P Y的美元价值联系在一起。
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率所进行的一对一的调整。
皮鞋成本:当通货膨胀鼓励人们减少货币持有量时所浪费的资源。
菜单成本:改变价格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如果P是用货币衡量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那么1/P就是用物品与服务衡量的货币价值。
而供给与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联邦储备与银行体系共同决定货币的供给,而货币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虽然许多变量都影响货币需求,但有一个变量最为重要:经济中的平均物价水平。
在长期中,物价总水平会调整到使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水平。
图1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物价水平横轴表示货币量,左边纵轴表示货币价值(1/P),右边纵轴表示物价水平(P)。
货币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因为美联储将货币供给量固定了。
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当每一美元买的东西减少时人们想持有的货币量就更多。
显然,当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经济中注入货币时创造了超额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增加;货币的注入增加了人们对物品与服务的需求,然而经济中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因此这种对物品与服务需求的增加就引起价格上升;而物价水平上升又增加了货币需求量,最终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水平上升。
根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可得到的货币量决定了货币的价值,而且货币量増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宏观经济学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0~t1——幼年期,c<y, s<0, 负父母的债
t2—青壮年期,c<y, s<0, 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 储蓄,放债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 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
假设条件:
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 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 不考虑价格变动
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
• (1)y=yp+yt, c=cp+ct • (2)cp=βyp, β为消费倾向 • (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
暂时收入用于储蓄。 • 2、应用:
(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恒常收入, 现实消费=恒常消费,所以现实APC< 恒常APC,现实APS<恒常APS (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 所以,临时性的政府税收政策失效。
APC=c / y=(α+βy ) / y=α/ y+β=α/ y + MPC (1)APC<MPC (2) α/y→0, APC→MPC
c APC= α /y + β MPC= β在图中表现为斜c= α率+ β y
α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α )<0。
450
o
y
3.3.2 线性消费函数(3)
MPC和APC的比较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也就是45度线模型 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 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
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 3.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 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
宏观经济学第二篇

11
课堂作业
假设某一经济状态有如下模型: Y = C + I + G C = 160 + 0.75 Yd Yd = Y - T T = -100 + 0.2Y I = 100 + 0.1Y G = 400 (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个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I为投资、G 为政府支出)
7
“破窗理论”、“蜜蜂的寓言”与节约悖论
• “破窗理论”:法国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夏在其著作《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里说了一个故事——一个顽童打破了一户人家的玻璃窗,为了修复,户主就需 要花钱购买新玻璃,还要雇工匠安装,玻璃店也有了新生意。虽然户主蒙受了 损失,但就此产生了工匠、商店、工厂和运输方面的新需求,又使另外的一些 人得到了好处。
总需求: Y = C + I ····················(2)
总需求=总供给 I = S···························(3)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 经济增长均衡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 经济增长收缩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 经济增长扩张
• 蜜蜂的寓言:《蜜蜂的寓言》是出版于1720年的一本书,作者为荷兰人曼德维 尔——很早以前有一个蜂群,他们每天过着奢侈的生活,这个时候,蜂群繁荣 昌盛,欣欣向荣,蜜蜂们都生活得很好。可是,蜂王为了向蜂群表示他的良好 品质,下达了一道旨意,说从今以后在他的王国里,大家要过简朴的生活。从 这道意旨颁布以后,大家勤俭节约,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可是带来的结果确 是这个蜂群的没落,蜂群一日不如一日,最终整个蜜蜂王国就这样没落了 。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2024/7/19 胎(汽车厂/消费者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5
从种植小麦到零售面包
小麦 面粉 面包 零售 总计
2024/7/19
售价
100 150 250 300 800
中间产品 价格 0 100 150 250 500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增值
100 50 100 50 300
6
第二、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 流量而非存量。
注:转移支付(tr)不包括在内。
2024/7/19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19
对政府支出的说明:
并不是所有政府支出都进入GDP。与当年最终 产品和劳务对应的政府支出才计入GDP,否则 不计入GDP。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不计入GDP。转移支出 包括失业救济金、退伍军人津贴、养老金等。 政府支出的这些项目不是对当前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购买,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 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全社会的总收 入并没有变动,因此不计入GDP。
2024/7/19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20
净出口:NX=X―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终产 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原 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中既 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进口品,只 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品的购买支出, 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2024/7/19
宏观经济学总产出课件
25
中国按部门法计算的GDP(1997 年;亿元)
部门
(1)农业 (2)采掘业 (3)食品制造业 (4)纺织缝纫及皮革制造业 (5)其他制造业 (6)电力及蒸汽等供应业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宏观经济学第2讲

恒等关系
由于将存货视为支出的一部分和将利润算 为销售和支出的差额,这使产出总是等于 支出,产出总是等于收入。这种关系就是 核算体系的恒等关系,但它并非关于经济 如何运行的表述。
产出=支出;产出=收入
29
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法的内容
GDP = 总支出 AE(Aggregate Expenditure)
公债利息
36
注意
后两者不计入GDP,我们要把与生产无关的, 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带来 的价值排除在GDP 的计算之外。
37
4、净出口,计为 :NX = X ― 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 原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 买中既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 进口品,只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 品的购买支出,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外国公民从 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 B、小于
49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对 B、不对 C、可能对也 可能不对
50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51
4、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外国要素在国内收入
17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的总和。
18
(2)GNP: 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无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呆 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所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GNP。
常住居民包括:常住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 常住本国的外国公民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收入-支出模型(第13章)

在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中,涉及四个 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 际市场。只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决定的区 别
国民收入核算解决的是国民收入总量的计算问题, 它回答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国民收入总量 指标的数量是多少,是对客观经济状况的如实反映。
当消费增量Δc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 MPC > 0
例:收入由100元增加到120元,消费由80元增加到94元。 MPC=c/ y= 94-80/120-100 =0.7
2019/11/12
17
例题
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 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各是多少?
答:
自发性消费量:200 MPC: 0.8 APC:1
2019/11/12
18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 消费 MPC 1 9000 9110
2019/11/12
20
4.450图和消费Hale Waihona Puke 线CC3A
C1 C2
C0
O
2019/11/12
450
Y2
Y1
1、沿着消 费曲线移 动的图示:
Y3
Y
21
消费曲线平移图示
C
a2 a1 a3
450 O
2019/11/12
C2 C1 C3
Y
22
区分:“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消费曲 线的平移”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 • • • • • • • • •
4、市场交易原则:价值双向转移 市场交易:计入GDP 商品 卖方 买方 货币 非市场交易 家务劳动 :难题 ,不计入 农民自给自足的产品,我国计入 转移支付 :不计入 赠与:不计入 5、货币计算原则—-便于比较和加总,
• (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 GDP:按国土原则核算
• 3、政府购买(G) • 政府购买的各种商品 • 政府支付的劳务费 •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 4、净出口(X-M) • 净出口=出口-进口
支出法:GDP=C+I+G+(X-M)
• (二)收入法(成本法) • 各种要素所得加总得出GDP。 1、工资:劳动收入 酬金:包括应缴纳的工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津贴:工资补充 • 福利费:住房补贴等 2、净利息 =本期得到的利息-本期支付的利息 • 包括利息税 • 不包括个人之间因借贷发生的利息和购买政府 • 债券而得的利息 3、租金 个人出租土地收入 • 个人出租房屋收入 • 个人居住自己房子的“估算租金”: 4、非公司企业收入 指个体医生、农民和个体商贩的综合 性收入。
第二章 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MPS和SNA体系 MPS和SNA为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适应计划经济管理 需 要,由前苏联建立,以后为前东欧各国、中国、古巴 蒙古等国采用。 • SNA:国民帐户体系。由英国威廉。配第创立;1939 年在凯恩斯指导下逐步完善;1953年和1993年在联合 国的组织下进行补充和修订,被大多数国家采用。我 国在92年放弃MPS,使用SNA体系,与国际接轨,便 于横向比较同时又有我国特点,便于和历史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支出法
—— 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恒等 式,把一个国家在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各项支 出加在一起而得到的。
总支出可以分为以下几大项: 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
企业投资支出,计为:I
政府购买支出,计为:G
净出口,计为 :X—M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6
(1)家庭消费支出,计为:C —— 指家庭对商品和劳务的总消费,既包括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 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 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 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国民收入 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宏观经济学中有“国民收入 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里的国民 收入都是广义的。
名义GDP与实际GDP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 义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又称当年价GDP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 际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 年(称为基年)的价格。
实际GDP又称不变价GDP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7
潜在GDP和均衡GDP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0
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 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国民收入 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 保障支付;
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1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 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 的关系是
GNP或GDP减折旧:等于—— 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 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
加转 移支付:等于—— PI减个人所得税;等于—— DPI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六个总量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国民生产总值GNP
▪
国民生产净值NNP
▪
国民收入NI
▪
个人收入PI
▪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
1、国内生产总值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 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GDP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 以内经济产出总量;GNP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 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和资本等要素 所提供的产出总量。
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的价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 劳务的价格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6
GDP相关概念
国内生产的,又包括进口的。
耐用品支出 非耐用品支出 劳务支出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7
(2)企业投资支出,计为:I
资本品投资:指厂商对投资品即机器、厂 房等实物资本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厂商用于增加存货即增加原 材料和产品库存的支出。
家庭购买新房屋
2020/5/3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3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14
《曹冲称象》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小时候非常聪明。一 天,孙权派人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很想知道 大象的重量,问群臣有无良策。群臣面面相 觑,无言以答。突然,曹冲开口道:“把大 象放到一条大船上,把船身水浸到的位置刻 下印痕,然后再把很多石头装到船上,使水 又浸到刚才的记号。这时,把石头一块块称 一下,再进行汇总,石头的总重就是大象的 重量了。”曹操听了大喜过望,自此对曹冲 越加钟爱。
100
250
150
300
250
800
500
第二讲 总产出
增值 100 50 100 50 300
3
第二,GDP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三,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 最终产品的价格。
第四,GDP还包括某些非交易性产品和劳务的估算 值。
潜在的国民收入亦称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下)的国民收 入,指的是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或者 说是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所能实现的国民收入。这种国 民收入是在没有通货膨胀(上升)和失业的压力下达到的 最大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指的是在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一致时所决定 的国民收入。总需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用于商品和 劳务上的支出总量,它以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进行计 算。总供给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 和总产量,它可以表示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或充分就业量,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解决均衡的国民收入如何 决定。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8
GDP相关概念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 :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 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9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 。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 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注意:
第一,GD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 品。
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 劳务。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 品和劳务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2
从种植小麦到零售面包
小麦 面粉 面包 零售 总计
202100
0
150
第五,GD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第六,GDP包含有折旧。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4
2、国民生产总值 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 。
2020/5/3
第二讲 总产出
5
GDP与GNP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