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保护

合集下载

保护行人安全的措施

保护行人安全的措施

保护行人安全的措施1. 引言行人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保护行人安全不仅关乎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更是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人文关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此,各个城市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措施以保障行人的出行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保护行人安全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和前景。

2. 设施的改良2.1 人行道人行道作为行人通行的主要区域,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改善人行道的设施是保护行人安全的首要任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人行道改良措施:•拓宽人行道:扩大人行道的宽度,使行人有足够的空间通行。

特别是在繁忙区域或购物中心等地,拥挤的人流通常会导致行人之间的碰撞和交通堵塞。

•减少障碍物:移除或限制在人行道上放置障碍物,如摊贩、自行车、电动车等。

这样能够提高行人的通行速度,并减少因撞到障碍物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修补损坏的人行道:及时修复人行道上的破损、坑洞等问题,确保行人不会因此而摔倒或受伤。

2.2 路口设施路口是行人与车辆交汇的地方,是交通事故易发区域。

因此,在路口设置合适的设施能够有效地保护行人的安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路口设施改良措施:•斑马线和人行信号灯:设置斑马线和人行信号灯可以为行人提供安全的过马路通道。

人行信号灯的设置能够合理分配行人与车辆的通行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行人天桥或地下通道: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或高速道路上,可以建设行人天桥或地下通道,以分隔行人和车辆通行。

这样不仅提高了行人的安全性,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

•增加交通岛或人行道护栏:在较宽的路口,可以增加交通岛或人行道护栏,以限制行人横穿道路的地点。

这可以减少行人与车辆发生直接碰撞的风险。

3. 交通管理措施除设施的改良外,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也是保护行人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交通管理措施:•限速措施:在行人密集的地方,应设置适当的限速,以减少车辆对行人的威胁。

这可以通过设置限速标志或使用速度限制器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加强监管: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严查闯红灯、占用人行道等违法行为,以维护行人的安全权益。

行人保护法规

行人保护法规

行人保护法规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步行出行成为了现代都市居民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方式之一。

然而,由于行人在道路上的地位相对脆弱,他们的安全也备受关注。

因此,法律对行人的保护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行人保护相关的法规,并提供一些建议以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

首先,行人保护法规的核心是交通法规,其中包括了行人在道路上的权益和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行人有权在指定区域内行走,并享有交通安全保护。

同时,行人也有义务在道路上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使用。

其次,行人保护法规还涉及到车辆驾驶者的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车辆驾驶者有责任保证行人的安全。

在行人频繁出现的地方,驾驶者必须减速并保持警惕,以避免潜在的交通事故。

如果驾驶者违反交通规则,造成行人的伤害,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此外,行人保护法规还促进了城市规划和交通设施的改善。

法律要求在设计和建设道路时,要考虑行人的安全需要。

行人天桥、地下通道和人行道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以确保行人能够安全、便捷地穿行。

然而,法规的制定只是一方面,行人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样重要。

为了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育宣传。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安全教育活动、发布宣传材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行人保护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

第二,养成好习惯。

行人应该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信号灯和斑马线的使用。

此外,行人应尽量走人行道,避免在车辆频繁行驶的道路上行走。

第三,加强警务执法。

交警部门应加大对行人安全的执法力度,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处罚。

只有加强执法,才能有效地保障行人的安全。

总的来说,行人保护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了行人在道路上的安全。

但是,法规只是一个方面,行人自身的安全意识同样重要。

通过教育宣传、养成好习惯和加强警务执法,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确保城市步行者的交通安全。

如何保护行人的交通安全权益

如何保护行人的交通安全权益

如何保护行人的交通安全权益在现代社会,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行人的交通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行人是道路交通的最弱势群体,其交通安全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权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建设和完善行人交通设施是保护行人交通安全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道路中应该设置足够数量的人行横道线、斑马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以方便行人安全地过马路。

此外,还应合理规划步行道,确保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

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还应考虑到他们的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辅助设施,为他们提供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

同时,加强交通执法是确保行人交通安全权益的重要举措。

交通执法部门应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闯红灯、超速行驶、酒驾等违法行为,遏制因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

此外,要加强对非机动车和电动车的管理,严禁它们在行人专用道上行驶,确保行人的交通权益不受侵害。

教育宣传也是保障行人交通安全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校、社区、媒体等应该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栏、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市民对行人交通安全规则的认识和遵守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应该推广使用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等安全设备,提醒市民及时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此外,行人自身也要增强安全意识,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交通安全权益。

行人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穿越马路,坚持走人行横道和斑马线过马路,避免酒后行走,不佩戴耳机或使用手机等外部干扰物,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同时,行人还要谨慎选择道路,尽量选择有交通设施完善、交通状况相对较好的道路通行。

行人安全意识的提高和自律,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总之,保护行人的交通安全权益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建设完善行人交通设施、加强交通执法、加强教育宣传和行人自身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权益。

行人保障措施

行人保障措施

行人保障措施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车混行及交通拥堵等原因,我们对于行人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各种行人保障措施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实践。

道路建设在城市的道路建设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保障行人的安全。

例如:1. 建立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建设是为行人过马路提供直接通道,使行人在车流中穿梭不必遭到困难,对于保障行人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设立行人过街天桥行人过街天桥的建设则可在车辆行驶的道路上方,为步行者提供专门的通过道路的通道,从而保证行人在交通中的安全。

3. 确定限速标识和交通标志标线在道路上设置限速标志和交通标志标线可以引导车辆遵守交通规则,从而减少对行人的威胁。

交通管理除了道路建设,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交通管理来实现行人保障。

例如:1. 交警执法交警不仅仅是为了严格执行交通法规,更是在保障行人的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马路上帮助行人过马路等。

2.指挥交通在高峰期时,指挥交通的交警可以提供行人安全地过马路的时间和区域,使行人能够在车流中安全穿梭。

3.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和社区宣传中推广交通安全教育,焕发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有助于提升行人的安全。

市场监督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有权享受到安全的购物和服务环境。

我们可以通过对市场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例如:1. 增加市场监管人员加强市场监管人员的力量,定期巡查、检查市场环境,督促商家规范经营,从源头上消除行人遭受伤害的风险。

2. 完善市场规则和法律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和法律,通过法律制裁,让商家认识到保障顾客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商品和服务上更注重保障公众的权益。

总结行人保障措施不仅是我们在城市管理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更是要关注市民的安全和健康。

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推进,既要从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入手,也要从市场监管入手,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城市环境。

汽车行人保护装置原理

汽车行人保护装置原理

汽车行人保护装置原理
汽车行人保护装置是一种用于减轻车辆与行人碰撞时的伤害的安全装置。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视觉识别:汽车行人保护装置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装置,实时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行人、障碍物等,以实现对行人的识别。

2. 监测:当汽车行人保护装置完成行人的识别后,会对行人的位置、速度、行动等进行实时监测,以追踪行人的移动轨迹。

3. 风险评估:根据对行人的监测结果,汽车行人保护装置会进行风险评估,判断行人与汽车的碰撞概率和预计的撞击严重程度。

4. 预警与干预:当汽车行人保护装置判断存在潜在的碰撞风险时,会通过声音、光线、振动等方式向驾驶员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其注意行人的存在,并且可以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减速、自动刹车等,以减轻碰撞的严重程度或避免碰撞发生。

总的来说,汽车行人保护装置利用先进的感知技术和计算能力,通过实时识别、监测、风险评估与干预等过程,提供给驾驶员行人碰撞的预警和干预,以保护行人的安全。

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

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

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交通安全的关注,行人保护已经成为汽车安全评价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评估汽车的行人保护性能,2024版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正式发布。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规则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对汽车行人保护性能的改进和促进。

一、规则的制定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行人在城市道路上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汽车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汽车和行人之间的交通关系日益突出,因此行人保护成为汽车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价汽车的安全性能,c-ncap决定对行人保护规则进行更新。

二、规则的主要内容1.行人碰撞测试c-ncap规定所有汽车在进行碰撞测试时,必须考虑行人保护性能。

测试时,试验车辆以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撞击行人假人模型,评估汽车在行人碰撞事故中的保护能力。

该测试旨在评估汽车前部结构及防撞设计对行人的保护效果。

2.主动安全系统评价c-ncap规定汽车在行人保护评价中还需考虑主动安全系统,如预碰撞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发生碰撞前主动预警或采取紧急制动等措施,有效减少行人碰撞事故的发生,对提高行人保护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3.车辆修饰的考虑c-ncap规定在进行行人保护评价时,还需考虑汽车的修饰情况。

例如前保险杠的设计是否利于减少行人受伤,车身的边缘处理是否足够圆滑等。

这些细节上的考虑能够更好地保护行人在发生碰撞事故时的安全。

三、规则的意义1.提升汽车行人保护性能通过建立行人保护评价规则,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时将更多地考虑行人保护性能,加强汽车的安全性能,减少行人碰撞事故带来的伤害。

2.促进汽车行人保护技术的创新制定行人保护评价规则,将会促使汽车制造商不断创新,致力于研发更加安全的汽车行人保护技术,提高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3.增加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能的了解消费者通过c-ncap行人保护评价规则,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汽车的安全性能,在购车时将更加关注汽车的行人保护性能,从而提高整个汽车行业对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

碰撞中行人保护措施

碰撞中行人保护措施

碰撞中行人保护措施介绍碰撞中行人保护措施是指在交通事故中,采取措施保护行人的生命和安全。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道路交通日益繁忙,行人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碰撞中行人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重要性行人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之一,在碰撞事故中往往是最脆弱的环节。

因此,采取行人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1. 人命关天碰撞事故中,行人易受伤害,甚至丧生。

行人保护措施的落实,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中行人的伤亡。

2. 交通秩序维护行人保护措施有效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交通效率。

当行人感到被关注和保护,他们会更加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交通阻塞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社会稳定通过加强行人保护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进而减少了事故后的纠纷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现存问题在碰撞中行人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 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部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无法及时发现行人,从而引发碰撞事故。

2. 道路标志不明显有些道路标志设置不合理,或者被建筑物、广告等遮挡,行人无法正确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3. 驾驶员速度过快部分驾驶员超速行驶,导致无法及时刹车避让行人。

4. 行人自身问题一些行人跨越道路时不注意交通状况,或者非法穿越马路,增加了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碰撞中行人保护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广告宣传等形式,加强行人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

2. 增加交通标志及设施增加道路标志和交通设施,确保行人可以清晰、准确地了解交通规则和行驶环境。

3. 强化惩罚力度对于违反交通规则或者妨碍行人通行的驾驶员,应加大处罚力度,以起到警示和威慑作用。

4. 提高驾驶员素质加强驾驶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安全意识。

同时,引入智能驾驶技术,降低人为因素对行人安全的影响。

5. 引入交通管理技术采用交通管理技术,如红绿灯优化控制、智能监控等方式,提高交通流畅度,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行人保护 国标车型

行人保护 国标车型

行人保护国标车型
行人保护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拥堵和人们对出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国标车型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以更好地保护行人的安全。

一辆符合行人保护国标的车型应该具备先进的安全系统。

这个系统应该包括行人识别和预警功能,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准确地识别行人并及时发出警报。

此外,车辆还应该配备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当行人出现在车辆的行驶路径上时,车辆能够自动刹车,避免潜在的碰撞事故发生。

车身设计也是保护行人安全的重要环节。

国标车型应该在车身前端采用一些柔软的材料,如软质塑料或橡胶材料,以减少行人碰撞时的伤害。

此外,车辆的前部也应该设计成圆润的形状,以减少行人碰撞时的冲击力。

同时,车辆的车灯和车身标识应该采用高亮度的LED灯,以提高行人对车辆的识别度。

车辆的驾驶员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他们对行人保护的意识。

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在行人多的地区,要保持谨慎驾驶,注意行人的存在。

此外,驾驶员还应该掌握车辆的安全技巧,如紧急制动和避让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大对行人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行人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行人保护的监管,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推动行人保护国标的落地和执行。

行人保护是汽车行业的重要任务,国标车型应该在安全系统、车身设计、驾驶员培训和社会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改进,以更好地保护行人的安全。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升行人保护的措施,才能使我们的城市交通更加安全和有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6581
Row Score 0.00 0.00 5.50 4.00 3.00 5.50 11.50 12.00 13.25 11.25 10.00 7.50 6.50 0.00 Total Score
12 8293 5504
5476 8013
11 7753 5186 2338 1393 983 803 664 693 662 846 1050 1376 2373 4992 7675 10 4388 4850 2224 1651 1372 1043 960 966 992 1080 1448 1751 2333 5131 4240 9 2172 3937 2023 1309 1344 1332 1402 1455 1455 1519 1444 1475 1947 3846 2277 8 7 6 915 1202 1194 1180 1376 1307 1405 1494 1437 1310 1398 1432 889 1071 780 599 463 450 357 492 336 439 469 609 771 1031 777 678 536 392 461 460 467 460 459 390 535 671 751
准备模型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Adult head
Leg form
三个模型的单位制均为质量-kg,时间-ms,长度-mm
Child head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一. 准备模型
二. 头部保护 三. 腿部保护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腿部保护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Deck-LS-DYNA
外包络面Partset
发动机罩Partset 选择半载地面线的任意点
前保险杠横梁Partset
生成目标碰撞点 Deck-LS-DYNA-SAFETYPedestrian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90.00 90.00 / 160 = 56.25%
NCAP评分: 24 × 56.25% =
13.50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一. 准备模型
二. 头部保护 三. 腿部保护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腿部保护
导入模型
约束六个自由度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将腿模以include导入。腿模用的单位制为kg , ms, mm.需要用transform卡片更改单位制。 FCMAS,FCTIM,FCTLEN分别代表质量,时间和长度的缩放系数。
Tongji Automot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一. 准备模型
二. 头部保护 三. 腿部保护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准备模型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Base model
Impact model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腿部保护
2.总体分析结果
碰撞点/ Y轴距离 (mm) UPR Limit LWR Limit LL01 0 LL02 -50 LL03 -100 LL04 -150 LL05 -200 LL06 -250 LL07 -300 LL08 -350 LL09 -400 LL10 -450 LL11 -500 LL12 -550 BASE 胫骨加速度 剪切位移 弯曲角度 (g) (mm) (deg) 150 6 15 200 7 20 277 4.5 12.7 263 4.8 11.9 248 4.9 13 257 4.7 12.6 268 4.3 12.1 308 5.3 13.9 388 6.9 16.6 449 6.9 15.5 480 7.2 15 493 7.4 17.1 531 7.3 18.7 409 7 18.8
头部保护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外包络面Partset
发动机罩Partset
挡风玻璃Partset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头部保护
生成头部保护的碰撞目标点 碰撞点位置
基于Euro NCAP Grid取点方式,共生成160个点 儿童头部碰撞点为99个,WAD1000-WAD1700 成人头部碰撞点为61个,WAD1700-WAD2100
生成文件的路径
碰撞速度(mm/s)。腿模的 速度为40km/h
选择腿模的include文件
Master File选中impact model,在 impact model的k文件中添加腿模与 外包络面的接触。
SetID10010921为外包络面的Partset SetID91000001为腿模的Partset
头部保护
整体分析结果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HIC < 650 650 ≤ HIC < 1000 1000 ≤ HIC < 1350 1350 ≤ HIC < 1700 1700 ≤ HIC 1.00 0.75 0.50 0.25 0.00
7 2300 2200 2100 2000 WAD on Centerline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1400 1300 1200 1100 1000 13 6496
40km/h
250mm
L1A
L1B
L2A
L2B
L3A
L3B
半载地面线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腿部保护
腿部模型沿运动方向向后移的距离(mm)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腿部模型Partset或Elementset 腿部模型的局部坐标系 碰撞时腿部模型的最低点的z轴 坐标。高于半载地面线250mm 腿部模型的速度方向与全局坐标系的X 轴的夹角。设置为0°。
Green Yellow Orange Brown Red Grid个数: NCAP满分: Grid得分: 百分比:
26 × 1.00 57 × 0.75 34 × 0.50 17 × 0.25 26 × 0.00 160 24
= = = = =
26.00 42.75 17.00 4.25 0.00
-1
0
5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腿部保护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1点处得加速度曲线,剪切位移曲线和弯曲角度曲线。根据法规规定 加速度曲线取node 80001的加速度曲线(g/s) 剪切位移曲线取deforce– discrete element 60001-relation rotation 弯曲角度曲线取deforce– discrete element 70001-relation rotation
5 710 888 736 574 548 623 617 684 608 629 544 564 705 843 691 4 769 961 870 724 711 788 785 911 797 779 672 694 821 908 734 3 1040 970 932 914 809 985 1072 1093 1100 1010 798 869 903 991 996 2 1 0 1023 1107 1008 958 1039 1166 1284 1176 1064 927 940 1061 977 1193 1028 1022 968 1136 1170 1131 959 999 929 1117 2009
腿部保护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外包络面Partset
发动机罩Partset
前保险杠横梁Partset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腿部保护
生成腿部保护的碰撞目标点 碰撞点位置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腿模位置
基于Euro NCAP Grid取点方式,共生成13个点 因车前端左右对称,只需计算右边7个点。
Column Score 2.00 4.75 5.25 7.00 7.75 7.75 7.50 7.00 7.25 7.25 7.50 6.75 5.00 5.00 2.25
90.00
参考数据
最大可获得的Grid得分百分比为90/160=0.5625 头部行人保护的得分为24*0.5625=13.5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
2014-7-10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X1 行人碰撞分析
一. 准备模型
二. 头部保护 三. 腿部保护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成人头部 保护区域
WAD2100
WAD1700 WAD1500
儿童头部 保护区域
WAD1000
Tongji Automotiv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头部保护
行人保护碰撞分析
头部模型Partset或Elements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