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言文阅读04文言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导学案 - 副本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复习导学案 - 副本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导学案——特殊句式运河中学北校区高三语文组复习目标:1、掌握文言句式变化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句式变化的方法。

2、合作探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梳理句式的相关知识,并针对这一点做好相关的文言文翻译。

课前准备案一、温故而知新:特殊句式的分类回顾一轮复习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些,从必修教材中找一个典型例句,小组互相交流、讨论,每一个小组抽一成员为代表,进行交流,然后将文言特殊句式名称及例句写下来。

课堂学习案一、考点解读《考纲》明确指出: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词类活用。

这一考点在近几年江苏高考中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尤其体现在翻译题中。

掌握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辨别,从而正确地翻译句子。

二、知识归纳与点拨1、展示课前准备案中的知识梳理,并进行点拨总结: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原则和翻译原则。

2、自我反思:写下你的薄弱环节的知识构成并举例分析。

三、学习致用1、下面的小文段涵盖了多种文言特殊句式,请对画线句子的句式特征作判断,有语言标志词的必须指出来。

岳飞诉冤①岳飞者,南宋抗金名将也。

②为奸人秦桧所杀,③魂赴天庭,④诉冤于灵霄殿。

飞曰:“⑤吾事君以忠,事亲以孝。

⑥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之中,未敢自恤。

⑦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

⑧扶社稷于将倾,拯生灵于涂炭,⑨士民之有识者,云集麾下。

绳兀术,捣黄龙,迎二帝有回矣。

心之竭诚,人神共鉴。

⑩孰料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⑪为奸人害,如是正气不张,⑫则良善何恃?”帝命拘桧,庭杖而死。

2、合作探讨,理解高考文段。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 “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 “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考场罗盘针)4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考场罗盘针)4

要点搜索文言句式和用法考场罗盘针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结构、词类活用等方面。

词类活用的情况在前面实词中已经详细地讲过了。

这一考点一般不单独设题,而主要体现在句子理解和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上。

厂厂厂厂厂厂厂rr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厂厂厂厂厂蕊飢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第9童扩声纟统调音T畝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考场智多星1.“立足课本,把握课外” O对课文中出现的典范例句,进行完整的分类整理,熟练掌握其基本格式、标志词语、句式特征等,并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将习题例句进行比较、判断,逐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法规则,灵活运用” o掌握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文言句式是否存在词类活用、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古代汉语中的一些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作答时,可以从两者的不同点出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其句式特点。

3.“立足语境,文本为主” o准确判断和把握文言句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应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从整体语境中进行揣摩和把握,脱离了语境容易造成误读误判。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要点搜索三文言翻译考场罗盘针“理解并翻译文中画线语句”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种综合能力。

以主观题的题型岀现,比客观题的形式难度要大。

其考查内容,既涉及到对语言形式的把握,又涉及到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还要组织语言形成文字。

在2010年的18套高考文言文试卷中,只有北京卷是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深谙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是以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及偏义复合词,对常用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都有个准确把握。

另一方面是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要遵照原文的风格。

要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

【典例1】(2010 •辽宁高考)(阅读文本见分析综合中的“真题起跑线”)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1一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二考点细化: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三复习要求: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常见句式知识;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内容:(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例题1: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例题2: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弗"、"莫"等表示否定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例题3:注意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综合 04 文言文阅读 第3讲 文言虚词的积累之一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综合 04 文言文阅读 第3讲 文言虚词的积累之一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4 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虚词的积累之一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4 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虚词的积累之一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4 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虚词的积累之一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文言文阅读第3讲文言虚词的积累之一学习内容:一、文言实词回顾&总结:1.“常见实词"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①依据实词在运用中出现的频率;②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③中学教材文言实词多次出现的;④其他名篇经常出现的文言实词。

2.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同时谨记“文中的含义”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这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二、注重文言虚词的积累。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说明一:“在文中”,即要求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要求凭空历数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说明二:“常见用法”,一因阅读浅易古代诗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因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小.★对应练习[例1·而·1]下列对“而”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⑤吾尝终日而思矣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⑦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⑧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A。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知识3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课件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知识3文言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课件
译文:我把生命献给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常常担心不能为国尽忠而死,今天的事情,又 有什么可以让我吝惜(生命)的呢?
解析 画横线的句子中“何所”是表示比较的固定句式,可译为“有什 么”。
基础帮
【参考译文】 侯景攻克历阳后,将要从横江浦渡江,江子一率领一千余名 水兵想在下游迎击,副将董桃生逃跑,江子一只好退回南洲,收拢剩余士卒,步 行前往建邺,在文德殿拜见皇帝。皇帝对他发怒,他把具体情况作了报告,并 且说:“我把生命献给了国家,常常担心不能为国尽忠而死,今天的事情,又有 什么可以让我吝惜(生命)的呢?不死在宫阙之前,就必然死在宫阙之后。”
基础帮
例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及侯景攻陷历阳,自横江将度,子一帅舟师千余人于下流欲邀之,其副董桃
生走,子一乃退还南洲,收余众步赴建邺,见于文德殿。帝怒之,具以事对,且曰 :“臣以身许国,常恐不得其死,今日之事,何所复惜。不死阙前,终死阙后耳。 ”
(节选自《南史·江子一传》)
基础帮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以身许国,常恐不得其死,今日之事,何所复惜。
译文:正逢命令曹彬等进军讨伐幽州,皇帝向大臣们询问方针策略,张鉴 上书极力主张不可以。
解析 画横线句中“问群臣以方略”为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为“以 方略问群臣”。
基础帮
【参考译文】 张鉴字德明。张鉴出身将军之家,幼时能够爱好学习,进入 卫州霖落山修习学业,总共十多年。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及第,升为朝官,担任 大理评事。奉诏判决江左的案件,昭雪冤屈积案很多。历官为殿中侍御史。 正逢命令曹彬等进军讨伐幽州,皇帝向大臣们询问方针策略,张鉴上书极力 主张不可以。论者认为张鉴是燕人,阻止进军的主张不忠心,太宗置之不问。
解析 画横线句子中的“夫蜀者陛下之外厩”是有判断标志词语“者” 的判断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特殊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理解文言特殊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含解析)

理解文言特殊句式——抓住标志,翻译落实复习任务通晓文言常用特殊句式,形成翻译中的“句式意识”。

考情微观1.2021~2023年新高考卷文言文翻译题涉及的文言特殊句式详见学案51“考情微观”。

2.高考考查特殊句式的特点: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考查频率不及实词、虚词高,随文命题。

前备知识——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句式标志翻译格式奈何何如奈……何如……何若……何怎么/怎么办/怎么样为什么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何故怎么/为什么/什么原因何以为什么/怎么会凭什么……/根据什么……何所所……的是什么孰与……与……孰……与……比,哪一个更……理解小练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沛公曰:“孰与君少长?”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C.忠而被谤,能无怨乎?D.今日之事何如?答案C解析C项为表反问的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二、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句式标志翻译格式何……哉(为、也、也哉)怎么能……呢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如之何把(对)……怎么样;怎么能……呢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其)庸……乎安……哉(乎)哪里……呢难道……吗不亦……乎非……欤不也……吗不是……吗宁(独)……耶(乎、哉)哪里……呢/难道……吗顾……哉难道……吗理解小练2下列各句中,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的一项是()A.孔子云:“何陋之有?”B.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答案B解析“奈何”表示疑问。

三、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句式标志翻译格式何其一何多么/何等怎么那么/为什么那么直……耳惟……耳只不过……罢了只是……罢了理解小练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固定格式)(1)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024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导学案四考点突破学案4文言翻译——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

2024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导学案四考点突破学案4文言翻译——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

学历案4 文言翻译——找准三大得分点,巧解翻译六字诀【文言翻译·考势微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

“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

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需注意翻译的重点和翻译的方法。

【文言翻译•必备知识】熟知文言文翻译三大得分点【文言翻译•关键能力】牢记文言文三大得分点翻译方法1.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准确地翻译出来。

重要实词,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借助语境推断词义,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关键虚词——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代词、助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一定译准: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可不译: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特殊句式——用翻译格式准确翻译。

类型翻译要求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 )”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易忽略固定句式(结构) 按照固定的译法,准确翻译,不能生搬硬套谨记文言文翻译六字诀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具体如下:类型例析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节词、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思”换为“思考”词语不再使用,需替换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爪牙:爪子和牙齿等,需替换成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词语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中的标志词,要对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师应译出通假字替换成本字须臾成五采。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导学案三夯实基础学案4文言句式——根据语法,思考是否有特殊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导学案三夯实基础学案4文言句式——根据语法,思考是否有特殊句式和用法

学历案4 文言句式——根据语法,思考是否有特殊句式和用法【命题初探·微观考情】文言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等。

文言句式在文言文阅读中不单独命题,多在文言翻译中考查。

【文言句式·必备知识】掌握八大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分清类别,含有“是”的句子1.“……者,……也”。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者”“者也”。

例: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3.“也”字句。

例:此世所以不传也.。

(《石钟山记》)4.无标志句。

例:①今臣亡国贱俘。

(《陈情表》) 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③秦,虎狼之国。

(《屈原列传》)5.用“为、乃、则、皆、诚、即、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例: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皆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登泰山记》)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6.“是”为标志。

指示代词,这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表判断汝是.大家子。

(《孔雀东南飞并序》)二、被动句——看清标志词,译成“被”的意思1.有标志的被动句。

“于”字句:谓语+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师说》)“见”字句见+谓语百姓之不见.保。

(《齐桓晋文之事》) 见+谓语+于遂见.用于小邑。

(《归去来兮辞并序》)“受”字句:受+谓语+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为”字句:为……+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为……所”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为所”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无标志的被动句。

例:①感斯人言。

(《琵琶行并序》)②而刘夙婴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
学习内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这些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是指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抽象记忆特殊句式和用法。

•这种“不同”是指古今语法歧异的部分,根据“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这些“不同”被限定在歧异的主要方面。

一、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1.判断句
•判断句主要特点是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无判断词,常在主语后加“者”表提顿,在谓语后加“也”助判断。

•例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2.被动句
•被动句指在结构形式上表被动的句式,分“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等。

•例句: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倒装句
•倒装句包含: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三种。

其中宾语前置在考查时最受重视。

•例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虎兕出于柙(状语后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种:
•否定句+代词结构的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引领的宾语前置;
•用“之”或“是”字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4.省略句
•成分省略包含五种:
•主语省略、
•谓语省略、
•宾语省略、
•兼语省略、
•介词省略等。

二、特殊用法
“特殊用法”指词类活用。

即甲类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一类语法现象。

考查“不同的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进行。

不同的用法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如使动;形容词、名词活用如意动;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等。

三、断句(句读)
1.断句与“翻译”有联系。

它是侧重语言形式也涉及内容的综合性考查手段。

高考要考查对阅读材料的宏观掌握,更要从微观上把握,所以我们在介绍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特殊用法之后,才来讲解“断句”的方法。

• 2.断句跟“翻译”相同,又不同。

•翻译重视“直译”,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同原文保持一致;
•断句重视“意译”,即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在没有理解时还可以根据句式来断句。

★对应练习
[例1]在你认为该加注标点处画“/”
武则天读檄
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
[例2]在你认为该加注标点处画“/”
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例3]在你认为该加注标点处画“/”
阉权日重
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绝魏忠贤每伺帝制作酣时辄以诸部章奏进帝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阉权日重而帝不知悟
[例4]在你认为该加注标点处画“/”
太祖躬行节俭
太祖尝出猎雪初霁恐草上浮雪沾濡撷衣而行侍卫辈私语曰上何所不有而惜一衣耶太祖闻之笑曰吾岂无衣而惜之吾常以衣赐汝等与其被雪沾濡何如鲜洁为愈躬行节俭汝等正当效耳自是八旗臣民无敢以褕衣华服从事者[例5·西城二模卷·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取材自《战国策》)【注】涓人:太监。

[例6·东城一模卷·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钱塘人喜杀,日屠百鹅。

予自湖上夜归屠者之门百鹅皆号声振衢路若有所诉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有二能而不能免死又有祈雨之厄。

悲夫!
(取材于苏轼《仇池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