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仿真软件辅助电机学教学的探索
matlabsimulink在电机中的仿真

模块化设计
集成优化工具
Simulink的模块化设计使得电机的各个部 分可以独立建模,然后通过模块的连接来 构建完整的系统模型,便于管理和修改。
Matlab提供了多种优化工具,可以对电机 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性能 。
Matlab Simulink在电机仿真中的挑战
模型复杂度
电机的数学模型通常比较复杂,涉及大 量的非线性方程,这给模型的建立和仿
电机仿真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数学建模
根据电机的物理原理, 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 包括电路方程、磁路 方程和运动方程等。
参数识别
根据实际电机的参数, 对数学模型进行参数 识别和调整,提高仿 真的准确性。
建立仿真模型
在Matlab Simulink 中建立电机的仿真模 型,包括电机本体和 控制系统的模型。
验证设计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电机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提前发现并修正设计中的问题。
性能预测
仿真可以帮助预测电机的性能,包括转速、 转矩、效率等,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仿真可以验证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否正确, 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降低成本
仿真可以减少试验次数,降低试验成本,缩 短研发周期。
04
案例分析
直流电机仿真案例
总结词
通过Simulink对直流电机进行仿真,可以模拟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等过程,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详细描述
在直流电机仿真案例中,我们使用Simulink的电机模块库来构建电机的数学模型。通过设置电机的参数,如电枢 电阻、电枢电感、励磁电阻和励磁电感等,可以模拟电机的动态行为。通过改变输入电压或电流,可以模拟电机 的启动、调速和制动等过程,并观察电机的响应特性。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仿真研究

摘要:基于Matlab/Simulink,本文设计了一个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案,详细阐述了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并用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了仿真。
实验证明,用Matlab/Simulink开发的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
关键词: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无刷直流电机;仿真平台;脉冲宽度调制随着汽车电子器件的飞速发展、车用电控单元(ECU)的日新月异,无刷直流电机在汽车电器设备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寿命长、效率高等特点,且适合很多高档汽车。
同时,车内环境的复杂很多机械安装的困难,在不宜安装转子磁极位置传感器的地方,必须使用无位置传感器策略驱动无刷直流电机。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刷直流电机的仿真方法。
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本文采用理想化的无刷直流电机模型,它具有如下特点:电机定子绕组排列空间对称;各相电气参数,如定子每相电阻、每相自感以及相间互感均相同;电机永磁体转子产生的磁场在电机气隙中的空间分布为理想梯形,且平顶部分维持120°电角度;逆变器的功率开关(MOSFET或者IGBT)的导通电阻为零,关断电阻无穷大,导通与关断均不需要时间。
图1说明了理想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永磁体转子处于图1(b)中的0位置时,定子C相和B相上感应出的反电动势分别处在正负平顶部分,此时通过触发功率开关S5和S6使得B相绕组反向导通,C相绕组正向导通,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向B相和C相馈入直流电,且此时两相绕组中电流幅值相等、方向相反,ic=-ib。
当永磁体转子又继续旋转了60 缃嵌龋珻相的反电动势波形的平顶部分结束,A相反电动势开始进入平顶部分,因此要进行C相到A相的换相,此时关断逆变器C相上桥臂的功率开关,同时触发A相上桥臂功率开关,如果忽略换相电流的动态过程,逆变器立刻向B相和A 相馈入直流电。
电机控制基于Simulink的仿真

• 模块插入
– 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模块,只需将这个模块移到线上就 可以自动连接。
电机控制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设计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连线操作
• 连线分支
– 使用鼠标右键单击需要分支的信号连线(光标 变成“+”),然后拖动到目标模块。
来自Signal Routing 的Bus Creator
电机控制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设计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3 Simulink模型仿真
• 系统模块参数设置与系统仿真参数设置
– 双击系统模块,打开系统模块的参数设置对话框。 – 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合适的模块参数。
•AB/Simulink设计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 使用工作空间变量作为系统输入信号
Simulink 与 MATLAB 的数据交互是相互的,除 了可以将信号输出到MATLAB工作空间中之外,用 户还可以使用MATLAB工作空间中的变量作为系统 模 型 的 输 入 信 号 。 使 用 Sources 模 块 库 中 的 From Workspace模块可以将 MATLAB工作空间中的变量 作为系统模型的输入信号。此变量的格式如下所示:
电机控制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设计
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5 Simulink与Matlab的接口设计
• 由MATLAB工作空间变量设置系统模块参 数
– 模块参数可以是常量也可以工作空间变量 – 直接使用MATLAB工作空间中的变量设置模块 参数。 – 使用变量的表达式设置模块参数。
电机控制课程设计:MATLAB/Simulink设计
电机控制基于Simulink的仿真

电机控制基于Simulink的仿真电机控制是现代工业中普遍使用的技术应用,其目的是控制电机的转速、转向、转矩等参数,来满足不同的运动要求。
而Simulink则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可用于电机控制的建模和仿真分析。
本文主要介绍电机控制基于Simulink的仿真方法和实现过程。
一、基本原理在电机控制中,要确定电机的转速和电磁转矩,需要对电机的电源输入、电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和仿真。
其中,电机的运动学特性主要由转速和运动方向决定,动力学特性则由电机的电力、磁力和机械特性共同决定。
在建模时,可以采用模板库中现有的模型进行拼接组合,也可根据实际控制系统特性,自行设计模型进行仿真。
二、建模方法1、电机构建模在建模时,首先要得到电机的运动及动力学参数,并将其录入Simulink中。
一般情况下,电机的运动学参数可直接由编码器获取,而电机的动力学参数则需要通过实验测量得出。
对于直流电机等单一类型电机,可利用MathWorks公司提供的电机模板进行建模;而对于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等复杂电机,需要手动建立模型。
2、速度/位置控制模型在模型中,需要建立反馈控制回路,并选定控制器类型。
其中,速度/位置控制器主要分为P、PI、PID、LQR等多种类型,具体选择哪种控制器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在建立速度/位置控制模型时,需要考虑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以保证系统达到预期效果。
3、驱动器模型驱动器是指将控制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电机的电力输入信号的电路。
在仿真中,常常使用MOS管等现代电子器件来模拟驱动器的功能。
驱动器模型的建立需要依据实际硬件最大输出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进行调整。
三、仿真实现在Simulink中,将电机结构、速度/位置控制器和驱动器三者组合成完整的控制系统模型。
仿真时,需要指定电机的输入电压、控制器的PWM输出频率、控制器的增益系数等参数,并在控制器输出之前进行限制,以确保输出不会超过驱动器的最大电压值和电流值。
电机控制基于Simulink的仿真

控制系统 设计:用 于控制系 统的设计、 分析和优 化
THNK YOU
汇报人:
等
仿真结果分析: 分析仿真结果 包括步进电机 的转速、转矩、
位置等参数
仿真优化:根 据仿真结果对 步进电机控制 模型进行优化 提高控制精度
和稳定性
Simulink仿真的优 缺点和实际应用
Simulink仿真的优点
强大的建模能力:可以模拟 各种复杂的系统
易于使用:图形化界面易于 理解和操作
高效的仿真速度:可以快速 得到仿真结果
仿真结果分析和优化
仿真结果:电机转速、电流、扭矩 等参数
优化方法:调整控制参数、优化控 制算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结果分析: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际工 况的差异
优化效果:提高电机控制精度、降 低能耗、提高效率
仿真案例分析
案例一:直流电机控制仿真
直流电机控制仿真概述 直流电机控制仿真模型搭建 直流电机控制仿真参数设置 直流电机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搭建控制电路:包括电源、 控制器、电机等
设定仿真参数:如转速、 转矩、电流等
运行仿真:观察电机运行 情况分析结果
参数设置和仿真运行
电机模型选择: 根据实际需求选 择合适的电机模 型
控制策略设置: 设置PID控制器 参数如比例、积 分、微分系数等
仿真时间设置: 设置仿真运行的 时间范围
仿真运行:点击 运行按钮开始仿 真运行观察仿真 结果
闭环控制: 通过实时检 测电机的转 速、转矩和 位置并根据 检测结果调 整控制参数 实现对电机 的控制
自适应控制: 根据电机的 运行状态和 环境变化自 动调整控制 参数实现对 电机的控制
电机控制算法
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在电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难 。采 用传 统 的实验 教学 方法 已不能满 足 实验教 学 现
代 化发 展 的要求 , 切 需 要 采用 新 的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迫
Malb是 一种 科学 计算 软件 , 门 以矩 阵 的形 式 t a 专 处 理数 据 , 它将 高性 能 的数 值 计 算 和 可视 化 集 成 在 一 起, 广泛 应 用 于 各 个 领 域 的 分 析 、 计 和 仿 真 工 作 。 设 Smuik是 在 Malb环 境 下 对 动 态 系统 进 行 建 模 、 i l n t a
Vo . No 8 Au . 2 1 1 28 . g 0 1
M t b Smui al / i lk仿真技术在 电机 实验 a n 教 学 中的应 用
李建 海 ,皮之 军 ,张晨 亮 ,王 文
( 军航 空 工程 学 院 基 础 实验 部 ,山 东 烟 台 2 4 0 ) 海 6 0 1
摘
要 :为提 高 实 验 教 学 质 量 , 电机 实验 教 学 中 引 入 了 Malb仿 真 技 术 , 善 了 电 机 实 验 内 容 。 以直 流 电 在 t a 完
机 起 动 实 验 为 例 , 绍 了 Smuik仿 真 实 验 的 详 细 过 程 。实 验 表 明 采 用 虚 实 相 结 合 的 实 验 方 法 具 有 重 要 介 i l n
仿 真和分 析 的一个 软 件包 , 在该 软件 环境 下 , 户从 模 用
来 提高 教学 效果 。采 用专 业仿 真 软件进 行 虚拟 实验 教 学 是一个 值 得推 荐 的方 法 , 往 可 以取 得 事 半 功 倍 的 往 效果 。本 文 以 直 流 电 机 实 验 为 例 , 阐 述 Malb 来 t / a
Simulink仿真技术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教学中的应用

AR 输出 转 节器AR 给 = 则 带 内 的 S 的 作为 矩调 T 的 定T, 构成 转矩 环 转
速 、 链 闭 环 矢 量控 制 系 统 的结 构 图 如 图 1 示 。 磁 所
图1 异步 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的结构图 绝 大 部分 教 材 上关 于 “ 步 电机 矢 量 控制 变 频 调速 ” 异 内容 至 此 而止 。 而关于坐标变换具体实现方法 、 转速 、 转矩 、 磁链调节器的设计 、 矢量控 制变频 调速系统 的性能则不再述及 ,而且对这部分内容的课 堂教学也 仅仅限于传统 的“ 授 + 讲 板书 ” 这种 教学模 式 , 这种枯燥乏味而且缺乏 互动和直观感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总感觉到似懂非懂 、 似是而非 , 总有 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对于这部分内容 , 不但学生怕学, 而且老师也怕教。 3基于 S l k . i i 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变频 调速 系统的仿真模型 mu n 在今天的信息化 、 化时代 , 网络 只有充分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教 学手段 ,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 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 的需要 , 提 高教学效果 , 保证教学质量 。 M t b 将 aa 软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 l 段就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笔 者 经 过 多 年 的 教 学 实 践 , 用 Smuik和 Sm Pw r ytm下 的 利 i l n i o e s S e 库元件搭建了一个异步 电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模 型 ,并将 其成功地运用于矢量控制教学 中, 取得了 良好的教学效果。带转矩 内环 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 2 所示 ,限于篇幅 具体建模过程不再详述。 4异步 电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系统 的性能分析 . 为 了验 证 仿 真 模 型 的 正确 性 ,也 为 了对 矢 量 控 制 的有 效 性 和 系 统 性 能有更直观的认识, 我们进 行了如下仿真实验 : 电机在空载情况下启 动 , 定 转 速 为 n=10 r n 当 t 1 s , 给 * 0 0/ , = . 时 突加 负 载 转 矩 T= 0 . mi 2 L1Nm。仿 真结果如图 3 ~图 5所示 。
采用MATLAB-Simulink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模型仿真和调速研究

采用MATLAB/Simulink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模型仿
真和调速研究
1.引言
随着高性能永磁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永磁同步电机因为其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功率因数和高效率而得到发展,且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
传统的控制方式由于引入了位置传感器而给当前的调速系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占据了比较大的有效空间,使系统编程复杂。
因此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变得越发的重要。
2.PMSM的坐标系和数学模型
永磁同步电机在定子三相(ABC)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方程:
式中,三相绕组的相电压瞬时值分别为A u 、B u 、C u ; A i 、B i 、C i 是相电流的瞬时值;s R 是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的每相绕组电阻; A ψ、B ψ、C ψ是永磁体的磁链在各相绕组的投影。
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磁转矩方程为:
3.SIMULINK仿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mulink 仿真软件辅助电机学教学的探索张建辉,许莹莹(华东交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介绍了Simulink 的特点及其仿真建模的方法,并给出了用Simulink 仿真软件来辅助电机学教学的具体仿真实例.实践表明,在电机学教学中使用Simulink 仿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难点,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关键词:仿真软件;电机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TM301;TP2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014301-0063-04电机学是高校电类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所研究的对象具有实用性、普遍性,是其他后续课程的基础,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关键性地位,是该专业每个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课程.但调查显示,电机学是部分学生大学期间最讨厌的两门课之一.电机学之所以被公认为一门难学难教的课程,主要是由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和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的.电机中,电磁量随时间、空间坐标的复杂变化、旋转关系及部分电磁量的非线性关系让学生难以理解;同时,繁多的课程内容令学生“应接不暇”.电机学的研究对象本来比较实际具体,但传统教学过多地依赖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实验条件受到制约,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很少,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要打破这种僵化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教学中引入Simulink 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弥补硬件实验条件的不足.1Matlab/Simulink 动态仿真软件由美国MathWorks 公司推出的Matlab 软件是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计算机仿真软件,旗下的Simulink 动态建模仿真工具,具有建模方便、直观,更改参数容易,能动态显示图形等优点,在自动控制、电机拖动仿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电机学课程的教学上也能利用其发挥作用.对电机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主要采用Simulink 下的SimPowerSystems 库.它包括6个子模块库:电源(Electrical Sources )子库含有单相交流电源、直流电压源、受控源、三相交流电源等;元件子库(Elements )有各种支路、负载和开关、变压器等主要电力设备元件;附加子库(Extra Library )含有各种附加的控制、测量模块和特殊变压器等模块;电机子库(Machines )有直流、交流、控制等各种电机;测量子库(Measurement )含有电压、电流和阻抗等测量元件;电力电子子库(Power Electronics )里有GTO 、IGBT 、MOSFET 、Thyristor 等各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建立仿真模型时,只需通过鼠标点击相关模块库内的模型,简单拖移到模型窗口,即可建立所研究系统的仿真模型,再利用模型元件的属性对话框设置相关参数后就可以直接对系统仿真.使用Simulink 提供的示波器(Scope )模型,可显示观测点的信号波形.从而使得复杂的系统建模和仿真变得十分容易,而且这种方式非常直观、灵活,特别适合初学者.收稿日期:2009-10-27基金项目: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基金项目(TS10331)作者简介:张建辉(1979—),男,河南郾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第38卷第1期2010年3月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Vol.38No.1Mar.201064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总第38卷2应用实例2.1直流电机直接起动仿真分析直流电机直接起动时会造成巨大的冲击电流,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允许的.因起动时间很短,在实验室无法准确观测,为了加深理解该知识点,采用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很直观地观察起动电流的大小和整个起动过程.他励直流电动机直接起动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在Simulink模型窗口,选择直流电压源(DC Voltage Source)、定时器(Timer)、理想开关(Ideal Switch)、电压测量(Voltage Measurement)、示波器(Scope)、直流电机(DC Machine)和集线器(Demux)等模型,按图1进行连接,建立仿真模型.然后把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幅值设置为240V,定时器延时时间设为0.5s.运行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整个起动过程从0.5s开始,一直延续到1.3s,起动最大冲击电流达到了320A,是额定电流的几十倍.它非常形象地显示了直接起动的特点,这样的效果是在实验室中无法观测到的.2.2直流电机分级起动仿真分析在讲授直流电机分级起动时,学生很难想象分步切除起动电阻时会造成什么样的现象.借助Simulink软件可以形象地展示整个分步切除电阻的过程,还能观测到切除时刻造成的冲击.分步切除电阻的仿真模型可用开关(Breaker)和定时器(Timer)来实现,如图3所示.3个开关分别并联在3个起动电阻两端.起动开始时,3个电阻全部串入;2.8s时开关Breaker1闭合(切除电阻R1);4.8s时开关Breaker2闭合(切除电阻R2);6.8s时开关Breaker3闭合(切除电阻R3);整个模型封装之后作为直流电机起动变阻箱模块(Subsystem1)放置于图4的直流电机分级起动仿真模型中.在Simulink窗口中,放置直流电压源(DC Voltage Source)、定时器(Timer)、理想开关(Ideal Switch)、起动变阻箱模块(Subsystem1)、电压测量(Voltage Measurement)、示波器(Scope)、直流电机(DC Machine)和集线器(Demux)等模型,按图4进行连接,建立仿真模型.然后把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幅值设置为240V,定时器延时时间设为0.8s.运行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清晰地看到,整个起动过程从0.8s 开始,一直延续到7.3s,其中在2.8、4.8、6.8s分别切除了电阻R1、R2、R3,最终完成起动.整个图4他励直流电动机分级起动仿真模型n(r/min)图5他励直流电动机分级起动仿真波形n(r/m in)图1他励直流电动机直接起动仿真模型图2他励直流电机直接起动仿真波形图3直流电机起动变阻箱仿真模型R1R2R3n(r/min)2010年第1期张建辉,等:Simulink仿真软件辅助电机学教学的探索65过程电机速度上升比较平稳,起动电流、起动转矩冲击相对于直接起动已大大削弱.采用Simulink仿真形象地展现了分级起动的动态过程,这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巩固知识帮助很大.2.3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仿真分析异步电机是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电机,相对于直流电机来说,其理论概念更加抽象,学生普遍反应难度较大.在讲授异步电机的实际应用时,采用Simulink仿真可以把抽象的控制方法形象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异步电机的能耗制动方式,与前面所述的直流电机起动控制一样也是动态过程,在实验室不容易观测,借助于Simulink仿真效果就比较好.由于能耗制动过程涉及模型结构的变化,因此整个仿真过程分成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建立制动前的稳态运行模型,在Simulink模型窗口,选择3个单相交流电压源(AC Voltage Source)、电压测量(Voltage Measurement)、异步电机(Asynchr-onous Machine)、示波器(Scope)和总线选择器(Bus Selector)等模型,按图6进行连接,建立仿真模型.仿真时把3个单相交流电压源的幅值设置为311V,初相位分别设置为0°、366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总第38卷明显.例如,将制动电阻R z 的阻值由原来的“2”,其制动时间由原来的0.3s延长到0.75s ,如图10所示.通过Simulink 仿真,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限于篇幅,这里只举了常用的几个实例.此外,在讲授变压器的空载运行、并网运行,直流电机调速,交流电机旋转磁场,异步电机起动、调速、制动以及同步发电机空载、短路、不对称运行等内容时,采用Simulink 仿真进行辅助教学,效果都非常不错.3教学效果笔者已在最近3年的电机学课程中使用Simulink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理论知识通过仿真模型直观展现出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Simulink 仿真软件比较适合初学者,学生很快就能上手,学生课下利用Simulink 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仿真验证,特别具有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3)计算机仿真能力大大提高.随着Simulink 软件在电机课程学习中的使用,使学生的计算机建模、仿真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为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结论Matlab/Simulink 是一种有效的仿真工具,用它来辅助电机学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上的难点,使课程中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在实验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与仿真方法相结合是一条值得推广的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张建辉,许莹莹.电机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55-58.[2]肖金凤,朱荣辉,盛义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教学改革研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3,15(6):97-99.[3]潘晓晟,郝世勇.MA TLAB 电机仿真精华50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范建凤)图9三相异步电机能耗制动后仿真波形N (r/m in )图10调节制动电阻后的能耗制动仿真波形N (r/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