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案例分析
(完整版)ABC理论案例分析

(完满版)ABC理论案例解析ABC 理论解析关于 ABC理论的案例,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初中刚高升中那一阶段。
我初中时的数学成绩不说是素来出类拔萃,但也位列前几,所以我对数学充满了信心。
但在高中第一次的数学摸底测试中,我考砸了,我感觉很失败,很着急,我知道应该努力,但我已经失败了一次,害怕再次失败,甚至害怕高中三年的数学将会素来这样下去。
不知不觉,期中考来临了,我感觉这是一个“一雪前耻〞的机会,考数学时我很紧张,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适合时的情况,攥着笔的手心冒汗,浑身燥热,一开始得选择题就卡壳了,我想尽方法去解题,但越紧张越做不出来,此后成绩发下来了,毫无疑问,我又考砸了。
现在用 ABC理论来看,引起性事件〔 A:Activatingevent〕为考试的失败,而不合理信念〔 B:Belief〕那么有:我从前的成绩很好,所以升学后的数学成绩必然好;一次的失败证明自己能力差,今后也会失败:我数学考试失败了,其他同学会认为我的学习很差;失败是件特别糟糕的事情等等。
这些不合理的信念造成了此后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 C:consequence〕:考前害怕、担忧、焦躁不安,在考场上紧张万分,以致身心疲备,考试成绩下降。
关于这样的问题,要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 ,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 ,这就是所谓的 (D:Disputing),而这也和当时老师父亲母亲的做法相像。
①一次失败可否意味着永远的失败:自然不是,应该单独思虑每一次失败的详尽情况。
任何事情不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有遭到失败的时候。
②我数学考试失败了,其他同学会认为我的学习很差:别管别人怎么想,真切起作用的是自己怎么想,也许那次考试是相当难的一次考试,但它仅是众多考试的一次。
每个人都会失败,但从长远来看,失败会使我们更加刚毅起来。
③我从前的成绩很好,所以升学后的数学成绩必然好: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不是一模一样的,也许你在某个阶段成绩优秀,但其实不决定你今后的成绩素来优秀,不一样的阶段所需求的能力是不一样样的,要做的是转变不适合的学习方式,培养适合的能力。
abc理论案例分析

abc理论案例分析ABC理论案例分析。
ABC理论是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对成本、效率和活动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企业运营。
在实际应用中,ABC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分布不均,找到成本的真正驱动因素,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ABC理论的应用。
某电子制造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为了更好地控制成本,他们决定引入ABC理论进行成本分析。
首先,他们对公司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分类,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等。
然后,他们对每个活动的成本进行了核算,发现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下,一些活动的成本分配并不准确,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不合理分配。
通过ABC理论的分析,他们发现在生产加工环节中,一些高成本的活动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需要的,而在产品检验环节中,一些低成本的活动却对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于是,他们调整了资源的分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检验环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不合格品率,同时减少了在生产加工环节中的不必要成本支出。
通过ABC理论的应用,该公司成功地优化了成本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不合格品率,使企业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ABC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成本的真正驱动因素,还可以指导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之,ABC理论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而ABC理论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认识到ABC理论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管理中,从而获得更好的经营效果。
abc理论案例

abc理论案例ABC理论案例。
ABC理论是一种行为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由特定的事件(A)、个体的信念和解释(B)、以及事件引起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所决定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ABC理论来分析和解释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反应。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ABC理论的应用。
案例一,小明的恐惧。
小明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他有着严重的恐高症。
每当他站在高楼的阳台上,他就会感到极度恐惧,全身颤抖,无法自控。
根据ABC理论,A代表着小明站在高楼阳台上这个事件,B代表着小明的信念和解释,C代表着小明的恐惧情绪和行为后果。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可能认为高楼阳台是非常危险的,他可能会掉下去,这种想法导致了他的恐惧情绪和行为后果。
案例二,小红的愤怒。
小红是一名职场女性,她经常因为同事的一些小事而感到愤怒。
比如,同事们不按时完成工作,导致她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
根据ABC理论,A代表着同事们不按时完成工作这个事件,B代表着小红的信念和解释,C代表着小红的愤怒情绪和行为后果。
在这个案例中,小红可能认为同事们不负责任,这种想法导致了她的愤怒情绪和行为后果。
案例三,小李的沮丧。
小李是一名大学生,他在一次考试中考得很差,导致他感到非常沮丧和失落。
根据ABC理论,A代表着考试考得很差这个事件,B代表着小李的信念和解释,C 代表着小李的沮丧情绪和行为后果。
在这个案例中,小李可能认为自己很笨,无法取得好成绩,这种想法导致了他的沮丧情绪和行为后果。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ABC理论对于解释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件、个体的信念和解释以及情绪和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
ABC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学理论,它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个体的情绪和行为。
通过分析事件、个体的信念和解释以及情绪和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绪ABC理论的案例分析

情绪ABC理论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有一个年轻人,自我感觉很有才华,但在生活上遇到很多波折,于是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有一天他决定跳海,但他刚跳下去就被一个老渔民用渔网捞了起来。
他很生气,冲着老渔民嚷道:
“你什么意思,把我捞起来干什么?”
老渔民说道:
“年轻人,为什么跳海呀,你这么年轻多可惜呀!”
于是年轻人就对老人诉说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
老渔民听完,说道:
“哎呀,你今天遇到我,运气来了。
我正好是治怀才不遇的专家,我帮你治治吧。
”
年轻人很诧异,急忙问老渔民医治之法。
老渔民说:
“我有秘诀,如果你想知道,就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
老渔民说着,顺手从沙滩上拣起一粒沙子,往旁边一扔,说:
“年轻人,帮我去把我刚才扔掉的那粒沙子拣过来,然后我就告诉你。
”
年轻人听了很生气,说道:
“你想耍我呀?这么多沙子,我怎么知道哪粒是你扔掉的呀?”老人听了,笑着说:
“别生气,我这还有个条件,如果你满足了我这个条件,我也告诉你。
我这里有一颗珍珠,我把它扔到沙滩上,你去给我找回来。
”
很显然,年轻人轻而易举地把珍珠拣了过来,交给了老渔民,并很虔诚地说:
“老人家,我把珍珠拣过来了,可以告诉我秘诀了吧?”
老渔民一脸安详,说道:
“年轻人,秘诀我已经讲完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有些人之所以有怀才不遇的感觉,是因为自己是无数沙子中的一粒,跟旁边的沙子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自己是一颗珍珠,那么伯乐就会更容易地发现我们。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伯乐,而是因为自己不是一匹真正的在万马丛中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千里马。
ABC法案例分析(黄鹏)

ABC法案例分析(黄鹏)——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传统完全成本法的比较案例:某公司本月投产的A、B两种产品当月全部完工,有关资料见表7-3 表7-3 A、B两种产品的生产及成本资料其中,制造费用是由4种作业所发生的,见表7-4要求:分别采用作业基础成本法及传统完全成本法计算A、B两种产品单位成本。
解1:采用作业基础成本法•先计算各项作业动因分配率,见表7-5再计算A、B产品消耗作业量的成本,见表7-6• B 产品单位成本=90+55+294000/8200=180.85(元)••解2:采用传统完全成本法以机器小时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A产品机器小时=3 ×100=300(小时)B产品机器小时=2 ×8200=16400(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395800/(300+16400)=23.70(元/小时)A产品制造费用= 23.70 ×300=7110(元)B产品制造费用= 23.70 ×16400=388680(元)A单位成本=95+50+7110/100=216.10 (元)B单位成本=90+55+388680/8200=192.40(元)表7-6 两种方法单位成本计算比较表单位:元结论:在传统成本法下,高产量、生产过程简单的B产品成本计算结果显著高于作业基础成本法的计算结果;而低产量、生产过程复杂的A产品成本计算结果则恰恰相反。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后一类产品每件所消耗的间接费用显著高于前一类,而传统完全成本法却无法对此做出反映表7-7 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涉及作业成本分析(发给你们的案例是按B班的要求,考试的还要简单),全面预算管理讨论,变动成本和边际贡献应用,业绩考核与投资决策,管理会计职能与管理会计人员作用理解等。
abc时间管理案例分析

ABC时间管理案例分析ABC公司是一家创立于2010年的初创企业,专注于软件开发和服务领域。
随着业务的不断壮大,公司的团队逐渐扩大,项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时间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ABC公司的时间管理案例,探讨时间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1. ABC公司的时间管理现状ABC公司的团队成员普遍面临时间管理方面的挑战。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许多员工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导致项目进度推迟或质量受损。
部分员工存在拖延的现象,无法有效安排时间。
此外,任务优先级不清晰、沟通不畅等问题也影响了时间管理的效果。
2.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压力,进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时间管理成为企业和员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3. ABC公司的时间管理实践ABC公司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时间管理情况。
首先,公司引入了项目管理软件,帮助团队成员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
其次,公司组织了时间管理培训课程,帮助员工建立有效的时间管理习惯。
同时,领导层也加强了对员工的时间管理监督和指导,促进团队的时间管理能力。
4. 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在实践中,ABC公司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时间利用率。
首先是制定任务清单和优先级,有助于员工清晰地了解工作重点和紧急程度。
其次是采用时间块管理法,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小块,并集中精力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合理规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细分任务和设定合理的休息时间等方法也能有效提升时间管理效果。
5. 结语时间管理对企业和员工来说至关重要。
ABC公司通过时间管理案例分析,深刻认识到时间管理对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逐步优化时间管理策略和方法。
企业和员工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时间管理技巧,发挥时间的最大效益,从而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发展目标。
情绪ABC理论(自身案例)分析1

情绪ABC理论(自身案例)分析1又到一届运动会,我们班进行组织运动员报名。
到最后就剩1500米和800米没人报,班里同学经常见我去运动场锻炼跑步。
班里同学就起呼喊叫我报名,那是我担心自己不能跑得好名次,当时就找理由拒绝了。
在那以后有关班级活动,我都没兴趣不关注。
学习上,自己又经常努力投入学习。
成绩没有提升反而波动很大认为自己很笨,开始烦躁懊恼,相比别的同学。
那些看上去整天不学的考得比自己还高,心里不是滋味,又受到一些同学的讽刺。
自己开始对学习失去信心,上课感到枯燥只想用睡觉渡过。
最后,没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心里无奈又苦楚。
A:担心自己做不好,自信心和决心不够。
B:要跑得好名次,独行拒绝集体活动,学不学都一样的想法。
C:脱离群体,心态消极,成绩下降。
分析:由于担心自己做不好,对自己没信心引发过后脱离群体,心态消极,成绩下降,这些都是由要跑得好名次,学不学都一样的错误认知,不是自己不行、脑子笨。
这些负面情绪是由自信心不够犹豫不定造成。
反驳:要跑得好名次——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都不一样,不都能做第一,只要尽力去努力,即使失败了也会有人为你鼓掌。
独行决绝集体活动——人活着难免要与人进行接触,接触就必然会发生某种关联。
而且有些事是自己一个人做不到的,懂得与人合作才能更好发现自我。
学不学都一样——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学习是要理解,要从问题总结方法经验。
学习一定要心思平静,行动和方法来点起波澜。
结论:认识了自身信心不足之后,我开始积极看待考虑事情。
人际关系与学习生活随之产生变化。
对自己更有信心,学习能够循循渐进,心情更乐观了。
abc理论案例

abc理论案例ABC理论案例。
ABC理论是一种行为分析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特定的刺激和相应的结果所决定的。
ABC理论包括三个要素,A代表行为发生的刺激,B代表行为本身,C代表行为产生的结果。
这一理论在心理学、教育学和行为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具体说明ABC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一,小明的学习行为。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分心、不专心的情况。
在ABC理论中,A代表刺激,这包括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同学的交流声、窗外的风景等。
B代表行为,即小明的学习状态,包括专心听讲、分心玩手机等。
C代表结果,比如学习成绩、老师的表扬或批评等。
通过ABC理论的分析,可以发现小明分心的原因可能是课堂刺激不足引起的,而结果是学习成绩下降。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增加课堂刺激,从而提高小明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二,公司员工的工作表现。
在企业管理中,ABC理论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假设某公司的员工工作表现不佳,经理可以运用ABC理论来分析。
A代表刺激,包括工作环境、工作任务等;B代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表现;C代表结果,比如工作绩效、奖惩措施等。
通过ABC理论的分析,经理可以找出员工工作不佳的原因,是否是因为工作环境不良或者任务过于繁重,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
案例三,家庭教育中的孩子行为管理。
ABC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孩子经常撒谎的问题,父母可以通过ABC理论来分析。
A代表刺激,包括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等;B代表孩子的行为,比如撒谎;C代表结果,比如家长的责骂或者信任度下降。
通过ABC理论的分析,父母可以找出孩子撒谎的原因,是因为家庭环境紧张还是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引导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
综上所述,ABC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刺激、行为和结果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sher电器公司财务数据比率分析一.背景分析(一)宏观经济变量:1989年,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
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上升当中。
通货膨胀率:3-4%(二)行业分析:Fisher是经营电器用品的批发商。
上游是各大电器制造商,下游是房屋承包商(55%)和电器零售商(45%)。
电器批发商竞争激烈,下游可以选择电器批发商。
在整个价值链中,下游最有力量。
存货和付款周期是批发商竞争的两个点。
存货的用处在于:1)可以保证供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2)免受价格上涨之苦。
3)大订单可以从制造商那里得到一定的折扣。
付款周期:行业要求60天付清货款,如果20天之内付款,可以有2%的折扣。
行业特点:近三年电器用品每年都要因为通货膨胀提价大约3-4%。
其销售量受新住宅开工量影响较大,近四年新住宅市场稳定增长,未来两年,预计销售量将以10%的速度连续增长,售价也将每年平均提高4%。
(三)企业分析:企业在过去四年销售额和利润持续增长。
公司利润的40%来自温哥华分公司,分公司之间盈利能力差别较大。
股权结构:一股独大。
默里拥有fisher72%的股份。
二.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一)结构分析1.资产结构的分析(1)总资产1988年,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88%,公司的变现能力看起来不错。
(2)流动资产1988年,公司现金占流动资产0.4%, 应收帐占37%, 存货占60%。
Fisher公司是经营电气用品的批发商,所以将大量资金用于应收帐款和存货上,可能有不良资产的性质。
(3)固定资产1988年,公司土地、房屋、设备分别占固定资产的15%、42%、43%。
Fisher公司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其运营不需要过多的土地。
2.负债区权益的结构分析(1)负债/权益1988年,公司负债占总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的70%。
公司处于负债经营。
(2)负债(长期/短期)1988年,公司短期负债占总负债的86%,主要组成部分为银行贷款和应付帐款。
(二)趋势分析1.损益表中的总量趋势分析(1)销售收入,毛利,EBIT,EBDIT,利润总额,净利润年份 1988 1987 1986销售收入 3765648858 42450增长比例 13% 15%毛利 782889849981销售情况基本上呈现逐年上升的状况(2)销售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年198819871986 销售成本2982833466 38877增长比例16% 12%管理费用27063114 3144增长比例 16% -1%销售费用10281730 1130增长比例 53%10%成本及费用在三年中资本上随销售量的增加在逐年上升。
87年到88年53%的销售费用增加主要是因为88年温哥华分公司利润低和Fisher公司对加拿大西部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积极举措。
3.资产负债表中的总量趋势分析(1)总资产,流动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总额年份 1988 1987 1986总资产1958624496 27896增长比例 25% 14%总资产逐年稳步上涨,是由于公司在经营规模阔大时对资产投资的逐年加大。
(2)负债总额,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公司流动负债每年逐步增长,长期负债在86年到87年有大幅度增长(129%)。
(3)股东权益由于销售规模的逐年扩大,股东权益逐年稳步增长。
(三)比率分析流动性比率:1.流动资产=流动比率流动负债1998年:24554/16781=1.461987年:21136/15018=1.411986年:17050/12202=1.40流动资产-存货=速动比率流动负债1998年:24554-14716/16781=0.59 1987年:21136-12372/15018=0.581986年:17050-1348/12202=1.29现金+短期债券+应收账款=快速变化比率流动负债1998年:94+9104/16781=0.551997年:100+7582/15018=0.511996年:6212/12202=0.509现金+短期债券=现金比率流动负债1998年:94/16781=0.0056 1997年:100/15018=0.00671996年:02.资产效率比率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日赊销額1998年:9104*365/49620=66.9687582*365/43104=64.204年:1997.1996年:6212*365/38254=59.272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1998年:49620/9104=5.4501997年:43104/7582=5.6851996年:38254/6212=6.158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存货1998年:38877/14716=2.6421997年:33466/12372=2.7051996年:29828/1348=22.128销售额=运营资金销售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998年:49620/(24554-16781)=10.2431997年:43104/(21136-15018)=7.0451996年:38254/(17050-12202)=7.891销售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1998年:49620/27896=1.7791997年:43104/24496=1.7601996年:38254/19586=1.953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1998年:49620/3342=14.84743104/3360=12.829年:1997.1996年:38254/2536=15.0843.盈利能力比率(1)经营盈利能力比率毛利=销售毛率销售收入1998年:9981/49620=0.2011997年:8984/43104=0.2081996年:7828/38254=0.182经营收入(EBIT)=经营收益率销售收入1998年:2795/49620=0.056 1997年:2623/43104=0.0611996年:2268/38254=0.059EBIT+折旧+摊销=经营收益率(补充)销售收入暂时没有折旧和摊销的数据净收入=净收益销售收入1998年:721/49620=0.0151997年:929/43104=0.0221996年:818/38254=0.021(2)资产盈利能力比率经营收益(EBIT)=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1998年:2795/27896=0.1001997年:2623/24496=0.1071996年:2268/19586=0.116经营收益(EBIT)=投资收益率长期债务+股东权益1998年:2795/(2831+8284)=0.2511997年:2623/(1971+7507)=0.2771996年:2268/(862+6522)=0.307净收益(净利润)=股权收益率股东权益1998年:721/8284=0.087 1997年:929/7507=0.1241996年:818/6522=0.1254.债务管理比率总债务=债务比率总资产1998年:19612/27896=0.7031997年:16989/24496=0.6941996年:13064/19586=0.667股东权益=股权比率总资产1998年:8284/27896=0.2971997年:7507/24496=0.3066522/19586=0.333年:1996.)EBIT经营收益(=利息倍数利息费用2795/1460=1.914 年:19982623/912=2.867 年:19972268/753=3.012 年:1996摊销+折旧+EBIT=现金流倍数=利息费用暂时没有折旧和摊销的数据EBIT=债务支付倍数税率)1-本金支付(利息+????EBIT=固定支付倍数=税率)红利支付)(本金支付+(1-利息+????5.市场比率净收益=每股收益=在外流通的普通股数每股市价=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市场价值市场账面价值比率==每股账面价值每股红利=红利收益率=每股市价三.与决策相关的财务分析(一)分析思路:1.联邦银行是否接受Fisher公司的1000万美元贷款,取决于1989年Fisher 万美元。
1000之和是否大于50%与存货的75%公司用来抵押的应收帐款的.2.如果达成此贷款交易,1000万美元是否足够?这主要取决于为了达成1989年Fisher电气公司预计的销售增长,由此引起的资金缺口EFN数量与1000万美元相比较。
3.Fisher公司的信贷需求即是EFN。
4.默里提出的抵押品是否令人满意,取决于Fisher公司用来抵押的应收帐款的75%与存货的50%之和是否大于EFN。
(二)基本假设: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与销售额相关的项目都与销售额的增长率相同。
公司的预计销售增长率为:1989年Fisher(三)年销售额为基础,以1988Q(1+10%)*P(1+4%)=PQ*(1+10%)(1+4%) 年的销售额为:1989=49620*(1+10%)(1+4%)=56765.28:率为销售增长计,因此1989年Fisher公司的预(56765.28/49620)-1=14.4%年预计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为:(四)1989损益表年度1989198资产负债表资产流动资产现金107.53694应收帐款10414.989104存货16835.114716预付费用640640流动资产合计27997.6224554固定资产土地494494.(五)由上述报表可知:1.抵押品价值为:应收帐款*75%+存货*50%=10414.98*75%+16835.1*50%=16228.78(千美元),大于贷款总额10000(千美元),所以联邦银行达成此交易是可行的,风险低。
2.1989年Fisher公司的信贷需求为EFN=10209.59(千美元),因此,1000万美元的贷款,仍然无法实现Fisher公司在1989年计划的销售增长目标。
3.默里提出的抵押品价值为16228.78(千美元),大于EFN值10209.59(千美元),所以其抵押品还是令人满意的。
其他考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