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

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比较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Data):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字符、数字、图形等),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信息(Information):指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含义的数据,对决策者行为产生影响,是数据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信息的分类: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3、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4、按照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分别简单解释各类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2、时效性

3、不完全性

4、等级性

5、变换性

6、价值性

分别解释各性质的含义并举例加以说明。

三、信息的度量

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对事物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来决定的数据资料所消除的人们认识上"不确定性"的大小,也就是数据资料中所含信息量的大小。信息量的单位:比特(Bit)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量的计算公式:

H(x)=-∑P(Xi)㏒2P(Xi) i=1,2,3, …,n

解释公式,并布置两道题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课堂提问)计算下列问题的信息量:

1、掷一枚硬币时正反面的情况

2、猜测某顾客A的房间号

总结:系统的信息量的增加总是表明不确定性的减少,有序化程度的增加。信息度量表述了系统的有序化过程。由此:信息是任何一个系统的组织性、复杂性的度量,是有序化程度的标志。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系统和信息系统

(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根据系统的概念分析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目标性

3、相关性

4、环境适应性。

(二)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进一步说明概念: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流动。若几个信息流联系组织在一起,服务于同类的控制和管理目的,就形成信息流的网,称之为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结构: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

1、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

2、信息传输系统: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二、信息系统的类型(按照处理对象划分)

1、作业信息系统:是用来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和支持办公事务,并更新有关的数据库,它是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构成。

2、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

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三、信息系统的发展(作图描述从计算机出现以来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

(DSS)三个主要阶段。补充介绍了自动数据处理系统(ADP)、综合数据处理系统(IDP)、高层主管信息系统(E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战略信息系统(SIS)、业务流程再造(BPR)、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电子商务系统等等信息系统,

第三节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信息和管理的关系: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有效地管理好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所以,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因为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作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就是对信息的需要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而且在质量方面也要求其正确性、精确性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工系统越来越无法应付现代管理对信息的需要,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能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数据流收集、组织和控制起来,经过处理,转换为对各部门来说都不可缺少的数据,再经过分析,使它变成对各级管理人员作决定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

二、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组织的管理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a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b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c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d支持计划的优化。

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的支持

3、信息系统对领导职能的支持

4、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第四节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

一、决策和决策过程

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决策科学先驱西蒙(simon)教授提出的决策四阶段模型

(1)智能阶段:指的是进行决策活动时,首先要发现问题或某种可能性,寻找用于决策的信息资源以及用于决策的条件等。

(2)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决策者要分析可用的信息资源来设计行动方案,在一般情况下,实现目标的方案不止一个,而是两个或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

(3)选择阶段:就是从各种可能的备选方案中,针对决策目标,选出最合理的方案。

(4)实施阶段:就是按照选择的决策方案实施决策活动。

二、决策的科学化

管理的性质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决策问题数量多、复杂程度高、难度大。传统决策方法不能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因此决策科学化就被提上了日程。

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三、决策问题的类型

(一)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可以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来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

(二)非结构化决策:指的是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以依照,主要是根据决策者自己的经验、判断力、个人偏好等等来对当时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作出决定。

(三)半结构化决策:介于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之间的。这样的决策问题一般可以适当建立模型,但是没有办法确定最优方案。

举例作表加以说明。

第五节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1·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2·如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实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3·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企业管理?

4·如何提高企业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

5·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性质;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层次

2、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企业的环境和内部条件密切关系,在MIS应用中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3、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性质。

2、影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难点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在给出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之前,首先了解什么是管理系统、企业管理活动的层次结构以及MIS 提供信息的流程。在此基础上给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有体系地传送、存储、变换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从而形成或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或业务的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面向管理决策

2、综合性

3、人机系统

4、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

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总结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采用数据库,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能够提供决策支持。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因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核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又覆盖了管理业务的各个层面,因此它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划分:

(一)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

1、战略管理:是用来处理中、长期事件,支持企业的长远计划,比如市场战略的制定、产品品种

的开发等。

2、管理控制:是用来支持企业的中期计划,比如资源的获取、人员的招聘培训等。

3、运行控制:是处理企业的基本活动,它记录了企业的每一次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补充关于3个基于管理任务层次划分的信息系统具体的工作流程(课件)

(二)基于管理职能的系统结构

从管理职能可以划分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销售与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物资供应子系统、人事子系统、财务会计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以及高层管理子系统等。

分别介绍各子系统的功能,并补充几个典型子系统的框架结构。(课件)

(三)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

横向上的各管理层的信息系统是贯穿于纵向上的各职能部门的,纵向上的各功能子系统也是贯穿于横向上的各管理层次的。举例说明,从横向上比如就业务处理层来说,业务处理信息系统就能够支持比如销售与市场部门的有关销售定单、推销定单等的处理,还能够支持生产部门的关于生产指令、装配单、成品单、废品单等的处理,支持人事子系统的比如人员的基本情况数据、工资变化、工时、福利等的处理;

纵向上的各功能子系统,销售与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物资供应子系统、人事子系统、财务会计子系统等也包括战略层、控制层和业务处理层,只是每个层次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以销售与市场信息系统为例来说明。市场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广告、促销、产品管理、定价、销售预测、销售自动化以及销售业务管理等。业务处理层它所关心的是比如顾客定单的输入数据、要开的发票等,而控制层考虑的是比如预算和花费、广告和促销分析,销售分析与趋势等等,在战略层的战略信息系统,它支持市场销售部门的长远市场计划、新产品/新市场的计划以及制定顾客服务战略模型。

纵横综合就形成了一种完全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是由纵向的各职能部门的功能子系统组成,而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即就是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控制。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软件系统或软件模块所组成的系统结构,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根据课件上的图讲解)。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影响MIS应用有以下这几个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的特征,组织规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组织的系统性,信息处理与人。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管理信息系统是与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紧密结合的系统,由于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的特征是不同的,进而造成管理方法上的差异,肯定就要关系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那么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着企业开发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系统总体规划之前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根据企业的劳动对象以及生产加工过程的特点,可以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归纳为两种形式,一个是流程式生产,一个是离散式生产。

1、流程式生产:指的是进行生产加工的物料只能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要受到生产设备专用性的限制,物料只能同时在一个地方进行加工,灵活性比较小,比如采掘业就是属于流程式生产。所以在这类生产管理中,就要利用现代的一些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物料的存储和运输管理上。

2、离散式生产:它要求各基本作业之间设有相当的储存,使每项作业可以相互独立地进行,它能够更合理的安排进度,充分利用人力、设备等资源。比如制造业生产过程就属于离散式生产,它的生产过程就是将原材料加工成零件,由零件组装成部件,最后总装成产品,当然这些过程都是可以相互独立的进行。这类生产过程的计划和管理就更为复杂,企业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就需要更多的现代化管理理论与方法来支持。

二、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组织的规模就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所以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系统分析员就要根据组织的规模来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1、大规模的组织它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所以通常是从应用效果来考虑,倾向于系统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功能上的完整性。

2、小规模的组织由于受资金上的限制,常常以系统的性能为代价,采用一些低档的配置。小组织在系统开发中除了考虑资金情况以外,还要求系统能尽快创造效益,往往在没有认真进行系统分析的情况下仓促的应用,使得系统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要承受更大的风险。

三、组织的规范化程度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决定管理信息的开发、应用的成败。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的人机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它的成功应用必须以规范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因而在系统开发之前,就必须对不规范的管理进行规范化。(举案例分析见课件)

四、组织的系统性

解释系统性的组织是怎样的:一个系统性的组织它的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意思就是能够准确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这样的系统,它的管理和决策才能够在各管理环节的支持下准确进行。

一个组织其结构应该是具有系统性的,从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整个流程,都需要相应部门配合协调,如果达不到,这个企业组织就是松散的,导致各部门不能协同工作,最

终是整个企业失去运作动力而瘫痪。

五、信息处理与人

由于企业中的有些决策问题属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没有通用的公式模型可以利用,需要依赖于人对事物的观察和判断,依赖于人的经验,同时结合现代化管理手段,就是基于计算机的管理信

息系统,所以在处理非结构化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吸收人的经验和智慧,把计算机与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计算机的长处在于:

1·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

2·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

3·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是:

1·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2·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根据信息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1、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是一个包含各综合统计部门在内的国家级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纵向联系各省市、地市、各县直至各重点企业的经济信息系统,横向联系外贸、能源、交通等各行业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综合经济信息系统。比如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等等。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工厂、企业,主要是进行管理信息的加工处理,这是一类比较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应具备对工厂生产监控、预测和决策支持的功能。例举典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制造资源规划MRP-II)。

3、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

面向事业单位,主要进行日常事务的处理,例举一个中小型商场通常使用的用于多台收款机和服务器构成的零售点销售系统,简称POS,并介绍其工作流程。

4、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

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就是办公自动化,主要应用局域网、打印、传真、印刷等办公自动化技术,以提高办公事务效率。例举一个简单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介绍它的功能体系。

5、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指从事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这类信息系统专业性很强,信息相对专业,主要功能是收集、存储、加工、预测等,技术相对简单,规模一般比较大。比如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材料管理信息系统、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等。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要使各级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从各种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好地投人到决策工作中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管理信息系统就不能只是对原手工系统的简单的模拟,它还必须能够在仿真原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下,达到一个新层次。这就需要计算机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的结合才能使系统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简单介绍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常用的管理方法:

1、制造资源规划(MRPII)

2、企业资源规划(ERP)

3、准时制生产(JIT)

4、最优化生产技术(0PT)

5、敏捷制造(Agile)

分析各管理方法的优劣,重点介绍以下两种目前常用的管理方法:1、制造资源规划(MRPII);

2、企业资源规划(ERP)。

第五节制造资源计划(MRPII)

一、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概念

是一种在对一个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安排的基础上,以达到最大的客户服务、最小的库存投资和高效率的工厂作业为目的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具体功能(见课件)。

因此,MRPII系统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二、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作用

MRPII系统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制造企业管理,在解决制造企业物料供应与生产计划的矛盾、计划相对稳定与用户需求多变的矛盾、库存增加与流动资金减少的矛盾、产品品种多样化与生产活动的条理化的矛盾等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制造资源计划MRPII的局限

信息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要求企业之间加强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企业之间即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信息管理要求扩大到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而不单单是对企业的制造资源的集成管理,这些就是MRP-II系统所不能解决的。

第六节企业资源规划(ERP)

一、ERP系统概念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MRP-II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

资源计划)ERP是在现代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进步的新技术条件下MRPII的发展。ERP突破了MRPII 的局限,把供需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看做是受控对象集成进来。

二、ERP系统的概念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三、ERP系统的功能模块

有经营预测、分销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运输管理、设备管理、总帐管理、应付管理、应收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会计管理、工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举例详细说明ERP系统的工作流程(ERP流程通俗演绎!)

一天中午,丈夫在外给家里打电话:“亲爱的老婆,晚上我想带几个同事回家吃饭可以吗?”(订货意向)

妻子:“当然可以,来几个人,几点来,想吃什么菜?”

丈夫:“6个人,我们7点左右回来,准备些酒烤鸭番茄炒蛋凉菜蛋花汤。。。。。。,你看可以

吗?”(商务沟通)

妻子:“没问题,我会准备好的,”(订单确认)

妻子记录下需要做的菜单(MPS主生产计划),具体要准备的菜:鸭酒番茄鸡蛋调料。。。。。。(BOM

物料清单),发现需要:1只鸭,5瓶酒,4个番茄,。。。。。。(BOM展开),炒蛋需要6个鸡蛋,蛋花汤需要4个鸡蛋(共用物料)。打开冰箱一看(库房),只剩下2个鸡蛋(缺料)。来到自由市场,妻子:“请问鸡蛋怎么卖?”(采购询价)

小贩:“1个1元,半打5元,1打9.5元。”

妻子:“我只需要8个,但这次买1打。”(经济批量采购)

妻子:“这有一个坏的,换一个。”(验收,退料,换料)

回到家中,准备洗菜切菜炒菜。。。。。。(工艺路线),厨房中有燃气灶微波炉电饭堡。。。。。。(工作中心)。妻子发现拔鸭毛最费时间(瓶颈工序,关键工艺路线),用微波炉自己做烤鸭可能就来不及(产能不足),于是决定在楼下的餐厅里买现成的(产品委外)。

下午4点,电话铃又响:“妈妈,晚上几个同学想来家里吃饭,你帮准备一下。”(紧急订单)

“好的,儿子,你们想吃什么,爸爸晚上也有客人,你愿意和他们一起吃吗?”

“菜你看着办吧,但一定要有番茄炒鸡蛋。我们不和大人一起吃,6:30左右回来。”(呵呵,不能并单处理)

“好的,肯定让你们满意。”(订单确认)

鸡蛋又不够了,打电话叫小贩送来。(紧急采购)

6:30,一切准备就绪,可烤鸭还没送来,急忙打电话询问:“我是李太,怎么订的烤鸭还没送来。”(采购委外单跟催)

“不好意思,送货的人已经走了,可能是堵车吧,马上就会到的。”门铃响了,“李太,这是您要的烤鸭。请在单上签一个字。”(验收入库转应付帐款)

6:45,女儿的电话:“妈妈,我想现在带几个朋友回家吃饭可以吗?”(呵呵,又是紧急订购意向,要求现货)

“不行呀,女儿,今天妈妈已经需要准备两桌饭了,时间实在是来不及,真的非常抱歉,下

次早点说,一定给你们准备好。”(哈哈,这就是ERP的使用局限,要有稳定的外部环境,要有一个起码的提前期)

送走了所有客人,疲惫的妻子坐在沙发上对丈夫说:“亲爱的,现在咱们家请客的频率非常高,应该要买些厨房用品了(设备采购),最好能再雇个小保姆(连人力资源系统也有接口了)。”

丈夫:“家里你做主,需要什么你就去办吧。”(通过审核)

妻子:“还有,最近家里花销太大,用你的私房钱来补贴一下,好吗?”(哈哈哈哈,最后就是应收货款的催要)

还可再加上成本核算,总帐,决策分析等等。

例如:

……送走了所有客人,妻子拿着计算器,准确地算出了今天的各项成本(成本核算)和节余原材料(车间退料),并计入了日记帐(总帐),把结果念给丈夫听(给领导报表),丈夫说道“值得,花了145.49元,请了好几个朋友,感情储蓄帐户增加了若干”(经济效益分析)。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 、了解数据处理的目是为管理决策服务,了解数据处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2 、掌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数据文件概念;了解常见的数据组织

3 、掌握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模式、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初步掌握信息模型建模方法(E—R模型);掌握关系模型概念

二、教学重点

1、E—R模型的建立。

2、关系模型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

关系模型中范式的理解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述

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及通信技术的总称。

1、计算机硬件技术

硬件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的设计、体系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及输人/输出电路的工作原理。

2、软件技术

软件技术就是研究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其所依赖的基础理论(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

理等)和基本方法(如系统开发方法等)。

3、数据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结合分散在远程的终端装置或其他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彼此连接起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设备总称。

解释数据通信系统模型(见课件)

(1)编码

(2)调制

(3)解调

(4)译码

第二节数据处理

一、数据处理的概念

指把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一)数据处理的目的

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3·保存和管理己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二)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

1、数据收集

2、数据转换

3、数据的筛选、分组和排列

4、数据的组织

5、数据的运算

6、数据存储

7、数据检索

8、数据输出

二、数据组织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大量数据以一定的形式存放在各种存储介质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及内在联系的表示方式决定着数据处理的效率,因而设计数据结构是数据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数据结构

1、解释数据结构的一些相关概念:

(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由于数据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基本单位可大可小,小到可以是一个字符,大到可以是一

个国家的地图或一本书等等。

(2)、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称为结构。

(3)、彼此具有一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称为数据结构。

这些关系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由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联系形式,所以反映在数据关系上也就各不相同。

(4)、结点:在数据结构中,表征某一数据结构特点及其连接方式的基本单位。

(5)、结点有关的结点的地址称为指针。

指针的作用:每个结点只有一个指针,指向其下一个结点,称为单项链。当结点指针多于一个

时,就可以构造多种复杂的数据结构,如双向链表、树、图等。利用指针可以把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分离开,数据的物理存储位置可以任意安排,而在逻辑上通过指针把它联系起来。(6)、若干带指针的结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链。(见书60页图3.5)

数据结构又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两个方面。

(1)、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抽象)关系,如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等。

(2)、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是指在计算机上如何具体表示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有:顺序存储、链接存储、索引存储及散列存储)同一种逻辑结构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物理结构来实现它。

2、线性表

(1)线性表的概念:

线性表是指数据的结构形式本质上是一维的线性关系,其中的每个结点都是同一类型的数据结构。着重强调线性表中的每个结点都是同一类型的数据结构。(见书60页表3.1职工登记表)(2)对线性表进行顺序存储

顺序表:把线性表的结点按逻辑次序依次存放在一组连续的存储单元里,结点在计算机内的存放位置完全由结点在线性表中的顺序号决定,用这种方法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

检索顺序表的公式:

LOC(k i)=LOC(k1)+L*(i-1)解释并举例说明。

讲解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结点的做法,并举例说明。

结论:线性表仅适用于经常进行检索、但数据不经常变动的情况。

(3)对线性表进行链接存储

链表结构在每个结点设有链指针,用来指示下一个结点的位置,结点本身可以存放在任意一组存储单元中,这些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

讲解在链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结点的做法,并举例说明。

结论: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指针表示,所以,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中,只需改变前后结点的指针,而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移动。

3、树

树的概念:树是结点之间有分支的、层次关系的结构。

树形结构的作用:可以把复杂的数据联系表示成固定长度的记录,从而方便了数据的处理。

举例见书62页图3.8。

(二)数据文件

1、数据文件的概念

数据文件(简称文件)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

解释数据文件的一些相关概念:

(1)记录是文件中可存取的最小单位,它由若干数据项构成。

(2)数据项是文件中可使用的最小单位。

(3)记录中能惟一地标志该记录的数据项称作主键。此外,还可能把另外一些数据项定为副键。主键和副键统称鉴别键,它们的功能是用来鉴别和搜索记录。

举例说明(见课件)

2、数据文件的组织方式:文件内部构造数据的方式。

(1)顺序文件:顺序文件中,各记录是按文件建立时的逻辑顺序存放,在对文件进行记录访问时是按照关键字的顺序来进行的,所以当记录的逻辑顺序与物理存储顺序一致时,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

例:职工情况登记表

(2)索引文件:包括数据区和索引区。数据区中存放记录,索引区是一个连接索引和数据记录地址的表,由两部分组成:记录的关键字;存储区地址。所有的索引构成一个索引表。对记录进行访问时,先根据关键字从索引表中查出记录所在的位置,然后再到该位置取出该数据。

例:见书64页图3.9

(3)直接存取文件(散列文件):记录的地址是由关键字的一个函数所决定的,该函数称为散列函数。散列文件一般用在关键字分布范围广,而记录的个数比关键字的范围小的情况。

例:对于一个有800个学生记录,关键字为7位的学号的文件。

3、数据文件的操作

(1)数据文件的建立

(2)数据文件的修改

(3)数据文件中记录的删除

(4)数据文件的排序

(5)数据文件的更新

(三)数据库

数据库是比文件系统更高级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由于文件是由同一类型的记录构成的,所以只能适用于单项的应用场合。

对于一个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而言,要求从整体上解决问题,不仅要考虑某个应用的数据结构,而且要考虑全局数据结构。

为了实现整个组织数据的结构化,就要求在数据组织结构中不仅能够描述数据本身,而且要能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复杂的应用中,应采用数据库组织数据。

第三节数据库技术

一、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构成

(一)数据库DB的概念

它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1、计算机系统

2、数据库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4、人员

(1)数据库管理员

(2)系统程序员

(3)用户

二、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用户要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的数据库模型,称为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可用实体联系模型 (E-R模型)来表示。

3、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模型转换成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4、物理结构设计:是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三、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

解释实体联系模型的一些相关概念:

1、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实际事物(如图书)或抽象事物(如借阅图书)。

2、实体的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如图书实体用(总编号,分类号,书名,作者,单价)等多个属性来描述。

3、联系: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联系的类型

(1)一对一联系:如班和班长

(2)一对多联系:如工商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

(3)多对多联系:如选修课,一个学生可同时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同时被多个学生选修

举例说明E-R模型的建立(见课件)

例举工厂物资管理的E-R模型(见书71页图3.11)

四、数据模型

(一)数据模型的概念:

数据模型指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1、关系模型的概念:

目前,在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支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其中,关系模型是三种数据模型中最重要的模型。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关系数学和关系演算等数学理论处理数据库系统的方法。它是以“二维表”这一统一形式来描述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

2、关系模型中的主要术语:

(1)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的结构,其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1,……,属性名n)

(2)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一个具体关系)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组,每一行是一个元组。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一个具体记录。

(3)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称为属性,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

(4)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即不同元组对同一个属性的取值所限定的范围。如性别只能是

男或女。

(5)关键字: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

(6)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这个字段(属性)就称为外部关键字。

3、关系模型的特点:

(1)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

(2)关系是规范化的关系

(3)关系模型易于理解,操作直接方便。

五、关系的规范化

规范化理论研究关系模式中各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对关系模式性能的影响,探讨关系模式应该具备的性质和设计方法。规范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判别关系模式优劣的标准,为数据库设计工作提供了严格的理论依据。

1、范式的概念:范式表示的是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程度,也即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

根据满足的约束条件的不同来确定范式。

(一)第一范式(1NF)

定义: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分析实例进一步理解第一范式的定义。(见书74页表3.5和3.6)

(二)第二范式(2NF)

定义: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分析实例进一步理解第二范式的定义。(见书75页表3.7)

(三)第三范式(3NF)

定义: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分析实例进一步理解第三范式的定义。(见书76页表3.8)

2、补充实例(见课件)

3、补充从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具体方法

(1)如果两实体间是1:n的联系,就将“1”方的关键字纳入“n”方实体对应的关系中作为外部关键字,同时把联系的属性也一并纳入“n”方的关系中。(举例见课件)

(2)如果两实体间是M:N联系,则需要对联系单独建立一个关系,用来联系双方实体,该关系的属性中至少要包括被它所联系的双方实体的关键字,如果联系有属性,也要归入这个关系中。(举例见课件)

(3)如果两个实体间是1:1联系,而且联系本身并无属性,转换时只要在一方的关系中增加另一方的关键字作为属性项,就能实现彼此间1:1联系。(举例见课件)

提问:如果两个实体间是1:1联系,联系本身可否有属性?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指的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有:

1、网络介质

指的是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也就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传输媒体。

(1)有线网络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2)无线网络介质:微波、卫星信道等

2、网络协议

指的是网络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一组约定,具体规定了设备间通信的电气性能、数据组织方式等。

3、节点

指的是网络中某分支的端点或网络中若干条分支的公共汇交点,也就是在网络中起到信息转换或信息访问作用的设备,起信息转换作用的节点比如集中器、交换中心等,起信息访问作用的节点比如终端、微机等等。

4、链路

是指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

补充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发展过程:

1、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概念及结构

实际上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亦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结构作图描述。

2、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概念及结构

是由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结构作图描述。

3、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概念及结构

相对于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中只能进行同种计算机互连的每个厂商各自封闭的系统而言,它可以和任何其它系统通信,是相互开放的。

补充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资源共享

2、信息传输

3、分布式处理

4、综合信息服务

(二)网络拓扑结构

1、概念

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结构,换句话说它是研究网络上各个点的物理布局。

2、分类

(1).点到点式网络拓扑结构

a星形结构

b环形结构

c树形结构

(2).广播式网络拓扑结构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

简称LAN,是由一组相互连接具有通信能力的计算机组成的,并分布在较小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

结合第二部分局域网技术进行讲解。(书80页)

2、广域网

指的是在一个广泛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广泛的范围是指地理范围而言,可以超越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甚至及于全球。

3、因特网

也称为国际互连网,它把各个国家网、区域网连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系统,包含各种不同领域的应用系统,能够提供商务、政治、经济、娱乐、新闻、科技等各类信息,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

4、综合服务数字网络

简称ISDN,是网络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其特点是未来的终端设备、电话、传真机、电视机等全是数字化的设备,信息交换设备也是数字式的,数据传输信息已经不再有模拟信号,就只有数字信号。

作业:

* 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2 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务流的关系。

**3 采用自动化作业信息系统的企业能获得哪些竞争优势?为什么说当大多数企业采用EDI

后,竞争优势就变成了竞争需要?

* 4什么是系统?系统具有什么特性?

* 5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为哪几类?

**6 知识管理有哪些内容?如何理解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

* 7 MIS的技术基础是什么?

* 8简述数据库的特点和组成。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理解诺兰阶段模型;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的作用和内容。

2、掌握MIS战略规划的内容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法)。

3、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基本原理,了解面向对象开发方法、CASE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企业系统规划法和关键成功因素法。

2、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和原型法。

三、教学难点

企业系统规划法中U/C矩阵的应用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

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当第一台计算机被应用到组织的管理中到现在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成长过程,在70年代诺兰就提出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发展四个阶段理论:

1、开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组织中只有少数人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是分散控制的、没有统一的计划。

2、扩散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家都学会了计算机使用方法,应用面迅速扩大,在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费用方面都产生了危机。

3、控制阶段:就是组织开始制定管理方法,控制对计算机的随意使用,使得计算机使用正规化、制度化,推行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

4、综合阶段:开始对各种应用加以综合,建立良好的控制方法,使得信息系统的工作与组织的目标一致,在这个阶段信息系统的应用逐渐成熟。

在此之后,诺兰又提出了一个六阶段模型,将该模型细化。就是书上的图4、1,他提出:在组织引进信息系统后,开始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初装、蔓延、控制)中人们注意的多是计算机的管理,然而在后三个阶段(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中,人们开始注意组织的数据资源管理。这就是诺兰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指的是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然后根据需要逐步增加有关管理控制方面的功能。一些组织在初装和蔓延阶段,各种条件尚不完备,通常是采用这种开发策略。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缺点是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它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小型系统的设计。而大型系统就应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

三、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

(一)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开发工作的标准。

(二)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单位的现状。

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四、MIS战略规划的组织

(一)规划领导小组

(二)人员培训

(三)规定进度

(四)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

1、确定规划的性质。

2、收集相关信息。

3、进行战略分析。

4、定义约束条件。

5、明确战略目标。

6、提出未来的略图。

7、选择开发方案。

8、提出实施进度。

9、通过战略规划。

补充举一个系统规划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可以了解要完成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需要进行以下这些工作:1、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具体推动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2、对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获取他们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支持,3、对企业目前的任务及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并确定企业的重要信息及功能需求,4、从整体上规划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及初步方案,这一步是开发组与企业关于最终系统的初步共识,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从该初步方案中了解未来系统是否能满足其需求及目标,该初步方案的着眼点在于描述整个系统“是什么”,而不是“如何开发”或系统内部的细节,因此,初步方案中只描述最终产品的总体功能框架及关键信息需求,还包含未来系统的交付使用、验收程序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等。5、初步进行成本估算、制定时间进度计划并确定近期要完成的系统功能,6、与开发组签定合作协议。

第二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一、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BSP法的作用

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二)BSP法的工作步骤

1、准备工作。

2、调研。

3、定义业务过程:定义企业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也可以叫做识别业务过程或者识别管理功能组,企业过程指的是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上相关的业务活动,那么定义企业过程,就是要确定、识别出这些企业管理中的业务处理活动,比如材料需求、销售、库存控制等。

4、业务过程重组。

5、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指的是支持业务过程所必须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

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三)U/C矩阵的应用

BSP方法就是根据前面定义出的业务过程和定义的数据类建立U/C矩阵来划分子系统。在U/C 矩阵,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业务过程,U字母代表的是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C字母代表的是过程对数据类的产生。再调换过程和数据类的顺序,这里过程的顺序是要以业务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来排列,而数据类的顺序则是尽量使矩阵中的C最靠近对角线来排列。再把U和C比较密集的区域用粗线条框起来,这样形成的框再起一个适当的名字,就构成了子系统。

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通过分析找出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因素来确定信息系统的需求,从而进行规划。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就是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目标,然后分析影响企业目标的各种因素,并确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指导老师: ******* 院系:商学院 专业班级: ******** 姓名: ******** 学号: ******** 实验日期: 2011.7.11 实验地点:一机房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践性教 学,是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信息系 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初步掌握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等 系统工程方法,进一步加强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 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2.本课程设计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上机操作及实验。 3.按照任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任务内容:进入山东轻工业学院主页,在“网络资源”区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输入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学号及密码),进入本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充分熟悉本系统 的前提下,完成下列任务要求。 2.任务要求: ①按照课程讲解的系统分析步骤和理论对本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②绘制不少于 3 个的主要业务流程图。 ③描述上述主要业务流程图的逻辑处理功能。 ④分析本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并描述改进的逻辑处理功能,绘制业务流 程图。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按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本课程 1 学分,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 任务要求②占30 分,任务要求③占30 分,任务要求④占30 分,考勤及实践表现占10 分。五.本课程设计自2011 年 6 月 27 日至 2011 年 7 月 1 日。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 一、信息 (一)信息 远在我国唐代,诗人中在《暮春怀故人》诗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美妙绝句。信息一词,、及其澳门则将其译为“资讯”。我们日常应用的信息不是一个精确的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概念在逐步扩展、渗透和运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广义的信息定义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目前可以说还没有定论。 人们对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定义: 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是系统有序的度量; 信息表现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知识。 信息论者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而控制论者认为:“信息就是人与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互相交换的容的名称”。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对于信息,我们无需去研究哪一种定义更为确切,但关于信息有两点应该明确: (1)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的;

(2)信息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从本质上讲,信息存在于物质运动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正如一位美国科学家在一首诗中所描写的那样: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 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 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信息的作用就在于把物质、能源构成的混浊、杂乱的世界,变成一个有序的世界。减少人的不确定性,增强世界的有序性。 信息是现代社会中和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资源要素。 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信息是可以传递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形成知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是事物变化和状态的客观反映。由于事物及其状态、特征和变化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反映这种客观存在的信息,同样带有客观性。 2、信息的共享性 物质、能量是守恒的,在交换过程中遵循等值交换原则。任何物和能,某人占有了它,别人就没有它。而信息则不同,是可以共享的。交换信息的双方都不会失去原有的信息,反而会增加一些信息。

2020年《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XX有限公司 MS-CARE-01 社会责任及EHS手册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 2020-1-1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学时学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16学时。3学分。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共开设5个实验项目。实验1-4侧重单项技能训练,实验5为综合性实验。 四、指导教师 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课程编号:B0105071S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课内总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 16 实验课教师:刘长贤课程属性:必修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实验性质 本课程为该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本实验为该课程的课内实验,需要16个学时完成。 2.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用友ERP软件中供应链模块的使用方法,了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熟悉企业运作的基本流程。 通过学习Insightful Miner软件的分类决策树功能,掌握数据挖掘软件的操作方法,并能结合企业职领域的场景进行设计与应用。 3.实验任务 根据实验内容说明完成各项操作,掌握企业中采购、销售、库存管理领域、总账模块的各项业务的实现方法,了解数据项的含义,体会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和重要性。并采用反向工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导入收集到的数据,将其进行分类,掌握数据挖掘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准备工作 1.请务必仔细阅读指导书上的每句话! 2.开机后进入2000操作系统,用友软件安装在2000环境中 3.A室:请启动SQL Server服务 4.B室:请使用↓进入TF-XP2010系统 5.校正当前系统时间,改为当前正确时间 实验一采购管理练习题 一、建账工作(点击“开始”—“程序”—“U8管理软件”—“系统服务”—“系统管理”) 1、注册“系统管理员”(点击“系统”—“注册”—操作员为admin口令为空帐套选择(default)--“确定”) 2、增加操作员:lm 刘敏(点击“权限”—“用户”—“增加”,填写编号(lm)和姓名(刘敏),点击“增加”“取消”,然后退出) 在后面二的操作中必须用编号登录,不能用姓名登录 3、创建账套(点击“账套“—“建立”) 账套如果建立不正常,后面登录时会提示“不存在的会计年”,建立过程中会看到启用会计期为当前日期,不正常的账套会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案 课程概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总学时:18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有《管理学基础》、《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企业管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着重于通过上机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系统开发方法与使用技术的学习,提高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管理业务的能力,使之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维护员、操作员,并具有成为系统管理员和分析设计员的持续学习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技能。 实验主要内容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二基础档案设置 实验三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实验四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实验五总账管理系统银行对账 实验六总账管理系统期末处理 实验七 UFO报表管理(一) 实验八 UFO报表管理(二) 实验九 UFO报表管理(三)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目的】 掌握用友ERP-U8软件中有关财务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充分理解财务分工的意义。 【实验内容】 1. 建立单位账套 2. 增加操作员 3. 进行财务分工 4. 备份账套数据 5.账套数据引入 6.修改账套数据 【实验资料】 1. 建立新账套 (1) 账套信息

账套号:001;账套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默认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2006年1月;会计期间设置:1月1日至12月31日。 (2)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单位简称:光明公司。 (3) 核算类型 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RMB);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会计制度;账套主管为学生本人;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 (4) 基础信息 该企业有外币核算,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需要对存货、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 (5) 分类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2 其他:默认 (6) 数据精度 该企业对存货数量、单价小数位定为2。 2. 财务分工 (1) 学号的后4位学生本人(口令:1)--账套主管 负责财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各项初始设置工作;负责财务软件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的有效、安全、正常运行;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审核、记账、账簿查询、月末结账工作;负责报表管理及其财务分析工作。 具有系统所有模块的全部权限。 (2) 002 陈亮(口令:2)--出纳 负责现金、银行账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出纳签字”权限,具有“总账-出纳”的全部操作权限。 (3) 003 赵红(口令:3)--会计 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管理工作以及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凭证处理”的全部权限,具有“总账-凭证-查询凭证、打印凭证、科目汇总、摘要汇总表、常用凭证、凭证复制”权限,具有“总账-期末-转账设置、转账生成”权限。 【实验要求】 1. 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操作指导】 1. 启动系统管理 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进入“用友ERP-U8〖系统管理〗”窗口。 2. 登录系统管理 (1) 执行“系统”|“注册”命令,打开“注册〖系统管理〗”对话框。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曲靖师范学院管理信息 系统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比较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Data):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字符、数字、图形等),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信息(Information):指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含义的数据,对决策者行为产生影响,是数据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信息的分类: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3、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4、按照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分别简单解释各类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南电子教案

实验一信息搜索方法及企业信息化战略分析 一、实验题目 信息搜索方法及企业信息化战略分析 二、实验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2课时。 三、实验目的 1、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 2、学会Google和Baidu的高级搜索技巧。 3、通过分析沃尔玛如何用信息技术提升其竞争力理解信息化对一个企业的战略意义。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 (1)掌握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收集关于沃尔玛的资料,分析沃尔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其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每人提交一份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二信息系统分析(一)——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一、某厂产品库存管理系统业务流程调查范例 某厂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家生产照明灯的老企业,每年工业产值在四千万元左右。该厂目前生产的产品如表l所示。 表1 某厂产品品种规格、单价及定额储备

理、库存帐务管理和统计报表,并且应当随时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提供库存查询信息。为了防止超储造成产品库存积压,同时也为了避免产品库存数量不足而影响市场需求,库存管理组还应该经常提供库存报警数据(与储备定额相比较的超储数量或不足数量)。 产品入库管理的过程是,各生产车间随时将制造出来的产品连同填写好的入库单(入库小票)一起送至仓库。仓库人员首先进行检验,一是抽检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二是核对产品的实物数量和规格等是否与入库单上的数据相符,当然还要校核入库单上的产品代码。检验合格的产品立即进行产品入库处理,同时登记产品入库流水帐。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退回车间。 产品出库管理的过程是,仓库保管员根据销售科开出的有效产品出库单(出库小票)及时付货,并判明是零售出库还是成批销售出库,以便及时登记相应的产品出库流水帐。平均看来,仓库每天要核收三十笔入库处理,而各种出库处理约五十笔。每天出入库处理结束后,记帐员就根据入库流水帐和出库流水帐按产品及规格分别进行累计,以便将本日内发生的累计数填入库存台帐。 产品入库单如表2所示,出库单如表3所示,入库流水帐如表4所示,出库流水帐如表5和表6所示,而库存台帐帐页如表7所示。 产品库存的收发存月报表是根据库存台帐制作出来的。产品库存查询是通过翻阅几本帐之后实现的。目前库存报警功能尚未实现。 表2 产品入库单第册号 表4 产品入库流水帐页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完整篇.doc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31 案例3:海尔集团:信息化助力创造世界名牌 1.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22年的发展历程使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成长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销售额最大、生产的产品品种和规格最多、出口量最大的企业集团,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海尔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一年一个新台阶,是和海尔集团高度重视、运用、推广、发展信息化工作分不开的。 2.海尔信息化:三个阶段上三个台阶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基础应用、总体构架和优化调整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时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应用阶段:企业自发地提出了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搭建海尔集团的骨干网络和基础的办公应用,主要代表是构建的基础网络和OA应用。从1997年到现在,海尔集团已经构建了千兆为骨干的企业内部网,覆盖40多个销售公司和30个电话中心,实现数据、视频、IP电话三网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总体构架阶段:进入WTO之后,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化竞争对手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挑战,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改造海尔集

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1998~2003年,海尔内部进行了40多次结构调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业务流程再造的最佳模式。为了适合集团的战略发展需求,突出了流程再造成果,加速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海尔集团系统地设计和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框架和系统,配合业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业务应用平台,使海尔的供应链运行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2000年,海尔成为国内首家企业发布和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网上支付。 (2)建立全球领先的网上协同交易平台(B2B):2000-2001年,建立了海尔集团的电子协同商务平台,2005年1-4月份实现网上交易250亿元。 (3)集成的同步供应链管理平台:2000年,在集团范围内实施了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与成本等应用。 (4)生产的跟踪与控制:2000-2004年,在集团各产品事业部实施了MES全程跟踪生产质量。 (5)一站到位的顾客服务系统:从1998-2005年分四期,构建了集中的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覆盖全国超过5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超过10000个服务网点和全国42个大中城市的备品备件管理。 (6)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设计与模具加工系统:应用了业界领先PRO/E、UGII、Cimatron、C-Mold等,可以为用户提供

信息系统技术教案设计

第1课电子期刊初规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子期刊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2. 能灵活应用艺术字,文本框和背景图片的插入,并且对其进行设置。 (二)情感态度与世界观: 体验使用PPT创作作品的喜悦与成就感,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PowerPoint软件,创建和保存PPT文件。 2. 背景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应用。 3. PowerPoint软件与其他软件的区别。 4. 学生对电子期刊相关知识的认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课件导入,教育引导 师:展示纸质期刊《少年博览》,大家一起说说:期刊有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封面,目录,正文和封底(如教材P3) 师:电子期刊比纸质期刊有哪些有点,大家一起想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多媒体表现形式,使容更加生动; (2)通过网络传播,发行量巨大,让更多的人知道; (3)互动性强,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读者的反馈; (4)运营成本低,节省了印刷成本,发行投递的成本,时间的成本; 通过展示电子期刊并回顾思考电子期刊相对于纸质期刊的优势,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2. 规划设计期刊封面 (1)展示电子期刊的封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封面的版面组成,并思考各部分所应用的技术。 学生认真观察期刊封面并回答。

教师归纳:期刊封面由刊名,卷期,封面标题和图片组成。 所用到的技术:背景图片的插入,艺术字的标题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各部分制作的技术,讨论各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交流合作能力。(2)任务:学生动手制作封面 首先打开PowerPoint,选择幻灯片版式。再动手制作封面。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能自己制作简单的封面了,现在我们来完成书上P6中的第二题制作封底幻灯片。 3. 展示作品并评价 教师任选一个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4. 总结: (1)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容: 选择幻灯片版式; 背景图片的填充效果; 艺术字标题的插入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2)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教学反思 同学们已经能熟练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但对于图片的插入和文本框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2 目录制作要先行 1、教学目标 1、了解运用“绘图”工具可以操作的常用功能。 2、会根据目录包含的容,并结合作品风格,对版面进行规划。 3、能根据主题风格,选择、添加合适的背景。 4、掌握用文本框、自选图形添加文字的方法,会制作栏目名称。 教学重点 1、能结合主题,根据目录包含的容,规划设计封面的版面。 2、能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素材添加背景、文字。 教学难点 1、电子期刊封面的规划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2017版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上机指导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属学院 专业班级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7年2月16日

实验一 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一、实验目的 (1)能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网络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动态。 二、实验内容 (1)网络搜索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以一个系统为主,熟悉该系统的功能 (2)分析各模块中应设计的数据表。 (5)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根据网上搜索,选定一个具体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对象(如淘宝平台,本校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 2、了解各模块的功能并分析各模块中具有的数据表。 五、实验环境(硬/软件要求):微机:每人1台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每个学生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及目的,操作步骤及运行结果; (3)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写明实验体会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一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让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工作的重点,掌握系统规划报告说明书的写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根据网上搜索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动态(如淘宝平台,本校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选定一个具体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后续研发对象。 (2)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工作: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确定系统的总体目标、总要求、主要功能结构、性能要求、投资规模、资源分配、可行性等,对系统进行全面规划。本规划内容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背景 (2)现行业务状况,存在的问题 (3)说明项目开发的目标(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 (4)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5)拟采用的信息系统的方法 (6)项目小组的角色分配 (7)项目开发过程时间进度、人员、资金安排 三、实验环境 硬/软件要求:微机:每人1台;软件:Windows XP,Office2003或以上(包括Access)四、实验报告 学生提交一份***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规划书 规划书提交要点: 一、背景 二、现行业务状况,存在的问题 三、说明项目开发的目标和约束 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五、拟采用的信息系统的方法 六、项目小组的角色分配 七、项目开发过程时间进度、人员、资金安排

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教案

厦门湖里区人才中心信息治理系统 建 议 草 案 厦门鑫顶点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电话: 086-592-5325610 传真: 086-592-5325620 邮件: market@https://www.360docs.net/doc/117753990.html, 本方案要紧从系统分析、系统方案、客户服务、系统维护、日程安排五个方面。讲述如何进行“湖里区人才中心”信息治理系统的建设、维护、运作过程,从湖里区人才中心的经济实力、信息规模、人才配备、技术条件等方面动身,并结合人才行业的目前与今后进展方向,提出的可行性建议方案。本系统的不单为区人才提供强大的信息治理系统,并使配套网站“特区人才网”成为权威、专业的人才中介服务商务网站,协助你公司的人才治理系统与国际网站无缝接轨,并使网站进展成为集企业招聘、人才求职、毕业生公布、社会考试、社会、政策法规、行业动态等全方位人才中介服务网。

模块划分为:机构简介、人才求职、企业招聘、培训进展、行业动态、政策法规、个人助理、企业助理、治理系统等九个功能模块。 2.4.1 机构简介: 提供机构的各类介绍信息与服务信息及其网站的背景及其综合介绍,目的是让扫瞄者对你机构与网站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信息包含公司介绍、业务介绍、服务介绍、联系信息、网站介绍、加盟体系、网站声明、意见反馈、刊登广告、合作伙伴、网站地图、在线反馈等。 2.4.2 人才求职:(采纳动态语言开发) (1).会员注册: 让个人会员注册与公布个人信息,个人简介,教育经历,培训经历,工作经历,工作技能,个人照片,详细介绍,求职意向,

并公布到网站的人才信息库,让企业检索人才档案库并扫瞄并查阅其信息。为保证网站上人才信息的正确性,依照会员的级不限制保证合法个人会员才能进行一些相关操作,会员信息必须人才网业务人员审核后才能对企业进行公布,其操作依照系统采纳开关设定功能(如公布人才信息功能可依照系统开关可设定成三种公布模式:1、自由会员公布2、验证会员公布3、收费会员方能公布,以此保证网站上人才信息的正确性),会员可依照的需要设定其简历格式,简历上依照会员的级不加盖不同的人才网印章。 会员级不分类:(1.自由会员 2.验证会员 3.收费会员) a. 会员由网站直接注册,会员级不为自由会员,其注册信息必须通过人才网业务人员审核后设定其级不为验证会员。 b. 会员由人才网业务人员直接输入,其会员级不直接设定为验证会员。 c. 会员交纳费用给人才网,由人才网业务人员进行输入,会员资格设定为收费会员,并输入其在人才网的个人帐号,以后每月依照系统设定的收费标准直接扣款,直到存款不足。 (2).工作查询: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1)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Experi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0820010S0) 一、前言 1、课程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从学科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是运用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的一套新的学科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从课程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管理学、信息学、数据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践,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管与工相结合的专业基础课。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环节,重点在于将学习到的知识、理论应用于实践,体会认识,形成观念;同时,在实践中,发展知识、理论,拓宽认知,积累经验。真正达到“知行合一,行为终极”的目的。 2、课程性质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也是管理学、经济类各专业的学科共同课。 3、学分与学时 本课程为1学分,14学时。 4、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要让学生将学习得到的知识、理论变为实践中的经验、理念,从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思维、信息素养,养成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通过收集信息了解问题,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系统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生存环境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思考的能力。 【教学要求】:

(1)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新应用,通过体验实验感受信息技术; (2)强调“信息思维”,注重信息数据,通过数据库、数据分析实验感受信息社会环境; (3)清楚信息技术的价值在于实际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成功应用案例的收集实验感受现代企业生存、竞争的根本; (4)实践教学环节要以理论教学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尽可能地通过实践体会、掌握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信息思维习惯。 5、使用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全校管理学、经济类各专业的本科学生。 6、先修课程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管理学》。 二、实验课程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心得总结【精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和手工作业,利用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和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整理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心得体会及总结,供你参考!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这门学科,感觉受益不浅。众所周知,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管理系统中信息处理和决策的整个过程,并探讨计算机的实现方法。它是一个由人、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输、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可促使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企业处于一个信息灵敏、管理科学、决策准确的良性循环之中,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在开始做实验时,通过老师的帮助我会熟练的使用 c c 20 绘制流程图了,在分析了系统开发的背景、意义,目标以及可行性分析与需求分析后,用它绘制了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功能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编制了相应的数据字典。在同学们的耐心的帮助下,我对 B的基本操作比较熟悉了,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用的开发工具,界面设计是所见即所得的效果,以后我会努力学习它,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另外更熟练的运用了数据库,通过编代码的方式来建立表格,实现增删改的操作,并把数据导入到 B中,实现相关的操作。 最近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指导时,发现这些实验内容对动手实践的能力要求比较严格,我们每位同学努力操作了都不一定会顺利做出来,我们一定要在了解学习地基础上去模拟这样的操作流程,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这样的开发流程。学习不能是被动的,更需要自己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就尽可能的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不会临场慌乱。而我也坚信,这些都必定会对我以后的学习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小组在开发系统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在更深入的学习和运用理论课的同时,还必须要完成各项上机的实验报告,尽管比较繁琐,我们还是需要好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的。课程设计实验课结束了,我想现在也到了复习的紧要关头,我必须提高复习的效率,在之后的时间里面,我一定要理解老师讲解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其要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也可以为将来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指导,毕竟这门课的实践性很强,属于开发系统的必备知识。 我觉得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我们电子商务的学生而言。我觉得平时上课学习的理论知识是远不够用的,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并且也要多做练习题,这样才有利于更好的了解管理信息系统。最后也要谢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积极的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为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而努力! 通过半年的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使我全新的认识了管理这个概念。现代的管理,无论是国家管理还是企业管理,除了需要正确的管理理论,适应的管理方法,还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撑。现在的管理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会系统,也是一个技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课堂理论知识我我们实践的基础,是我们的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知识保证。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仅仅需要的是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一定的实践能力,而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对这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讲,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与其它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课程不侧重于讲解技术本身,重点在于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后面列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给出,教学要求的层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2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 3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 4 .初步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 5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参考Word)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 课程代码:16020051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 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 学时学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16学时。3学分。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 本实验开设对象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共开设5个实验项目。实验1-4侧重单项技能训练,实验5为综合性实验。 四、指导教师 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五、实验设备配置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指导书

软件项目管理实验指导书 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2017-5-2

说明 本书适用于软件工程专业《软件项目管理》的实验指导,共8个学时。覆盖软件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一、实验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进行的分析和管理活动,通过本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如何来制定软件项目的进度计划、规模成本估算、质量计划、项目配置计划及团队管理计划等,为今后从事软件项目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了解和掌握软件项目管理计划的制定过程,并通过对一个实际案例的计划制定过程,提高软件项目管理的实际能力。 *4.了解当前流行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与配置管理工具。 二、实验容及学时分配: 1.分解项目工作 (2学时) 2.软件项目进度计划编制 (2学时) 3.项目规模成本估算 (2学时) 4.软件项目质量、团队、沟通及配置管理计划编制 (2学时) 5.软件项目开发阶段各种管理(1)(2学时) 6.软件项目开发阶段各种管理(2)(2学时)

三、实验考核: 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做实验时的表现考核为依据,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分别每次实验写一个报告,最后写成综合报告提交。

实验所用项目说明 1、项目简述 本项目是为某公司开发一个《网上招聘系统》,由于这个公司的规模比较大,需要招聘的员工也很多,每次招聘总能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如何挑选合适的应聘者常常是公司比较棘手的事情,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多工作量。为此,公司希望有一个自动化招聘系统能够给他们带来工作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及时招聘到满意的人才。 为实现企业与人才的有效联系,弥补招聘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该企业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由科达新公司开发该《网上招聘系统》。 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通过这个招聘系统维护知识题库、编制问卷、发布职位和与这个职位相应的问卷。 应聘者可以通过网上提交自己的简历并同时回答相应的问卷。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通过这个招聘系统可以统计整理这些简历,并根据应聘者的简历和问卷分数提取出需要面试的人员,然后按照一定的方式通知面试人员参加面试,在面试过程中,记录相应的面试结果。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浏览人员简历和面试的相关信息。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案

名师精编精品教案 黄冈师范学院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实 验 教 案 授课班级:旅游20XX级 指导教师:杨鹤 20XX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1 -实验二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 - 5 -

实验一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实验项目编号】419013550001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实验目的】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概念、步骤和方法,掌握通过绘制E-R图进行关系型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设备】 1.微型计算机; 2.Windows XP操作系统,Microsoft Visio; 【实验步骤及内容】 一、数据库设计的概念和步骤 数据库的设计主要经过下列五个步骤: 1. 需求分析:明确系统建设的目标,制定规划,组织队伍,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通过调查进行功能需求分析,确定数据与处理的关系,形成数据字典。 2. 概念结构设计:将分析结果抽象成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形成实体、属性、联系,形成基本E-R图。 3. 逻辑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关系模式,确定主键;采用规范化理论来对关系模式进行优化。 4. 物理结构设计:进行索引和存储结构设计。 5. 系统实施:将上述设计的成果付诸实际。 本实验主要介绍用E-R图进行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并演示使用SQL Server进行数据库实施的过程。 二、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3介绍 1. Office Visio是微软推出的一款绘图工具,他能够方便商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就复杂信息、系统和流程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和交流。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该工具的2003版本。 2. Visio能够帮助用户创建具有专业外观的图表,以便理解、记录和分析信息、数据、系统和过程。创建Visio 图表非常简单、快捷,令人印象更加深刻。 3. 目前,Visio已经成为图表绘制的标准,很多专业机构都要求提交的文档资料中,插图必须使用Visio来进行绘制。因此,学习Visio的使用,不光对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知识非常重要,也是文档处理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要素。 三、用Microsoft Visio进行E-R图的绘制 1. 打开Microsoft Visio,在“选择数据类型”中点击“框图\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系统管理实验

实验一系统管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实验使学习者系统地学习系统管理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掌握在系统管理中设置用户、建立企业账套和设置用户权限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 已安装用友U8管理系统,将电脑系统时间修改为“2006年1月1日” 三、实验资料 2.账套信息 账套号:300 单位名称:北京华兴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简称:华兴公司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1号 法人代表:杨文 邮政编码:100088 税号:100011010266888 启用会计期:2006年1月 企业类型:工业 行业性质:新会计制度科目 账套主管:周健 基础信息:对存货、客户进行分类 分类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 客户分类编码级次123 部门编码级次122 存货分类编码级次122 收发类别编码级次12

结算方式编码级次12 四、实验要求 1.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管理 (1)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 (2)执行“系统—注册”命令,打开登录系统管理对话框 (3)系统中预先设定了一个系统管理员admin,第一次运行时,系统管理员密码为空。 2.增加用户 (1)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系统管理,执行“权限—用户”命令,打开“用户管理”对话框 (2)单击“增加”按钮,打开“增加用户”对话框,录入编号“001”、姓名“周健”、口令及确认口令“001”、所属部门“财务部”,在所属角色列表中选中“帐套主管”前的复选框(3)单击“增加”按钮。依次设置其他操作员。设置完成后单击“取消”按钮退出 3.建立账套 (1)执行“帐套—建立”命令 (2)录入帐套号“300”,帐套名称“华兴公司”,启用会计期“2006-1” (3)单击“下一步”按钮,录入单位信息 (4)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核算类型”对话框 (5)单击“帐套主管”栏的下三角按钮,选择“【001】周健”,其他采取系统默认 (6)单击“下一步”,打开“基础信息”对话框 (7)分别选中“存货是否分类”及“客户是否分类”前的复选框 (8)单击“完成”按钮,弹出系统提示“可以创建帐套了吗”,单击“是”,稍后打开“分类编码方案”对话框 (9)按所给资料修改分类编码方案 (10)单击“确定”按钮,打开“数据精度”对话框 (11)默认系统预置的数据精度的设置,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现在进行系统启用的设置?”,单击“否”,结束建账过程 4.设置用户权限 为王东赋权 (1)执行“权限—权限”命令,打开“操作员权限”对话框,选中“002”号操作员王东(2)单击“修改”按钮,打开“增加和调整权限”对话框 (3)单击“(GL)总账”前的复选框,双击总账、凭证前的“+”号标记,展开其下级菜单(4)单击“(GL0209)恢复记账前状态”前的复选框,取消选中状态 (5)单击“确定”按钮返回 为张平赋权 (1)在操作员权限窗口中,选中“002”号操作员张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