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资料单

合集下载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来降低城市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制定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城市下水道和改善城市绿化体系,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需要合理规划城市下水道系统,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合理规划城市下水道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并且能够将雨水有效地利用起来,减少城市的用水量。

此外,海绵城市还需要改善城市的绿化体系,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的整体规划,制定合理的城市布局和用地规划,合理分布城市下水道系统、绿化体系和建筑设施。

其次,需要加强城市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的洪涝风险,确保城市的安全运行。

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多部门合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实施还需要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需要解决城市土地和资源的有限性问题,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其次,需要解决政府和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和意识问题,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和参与度,并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

最后,还需要解决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总之,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一项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下水道系统和改善城市绿化体系,可以降低城市的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实施需要从城市规划、监测和预警、部门协作等多个方面入手,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模板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模板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12020年4月19日《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一、编制背景及概况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谈到“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本质是经过控制雨水的产汇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进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目标。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层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涉水顶层设计,是保护城市水生态、改进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方案,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管控依据和支撑。

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75号),要求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 ]50号),要求全国各市按规定要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住建部海绵城市12位专家联合发表《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的文章,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定位、内容、编制方法等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这些充分说明了专项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印发,形成了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架构,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提供了规划引导。

二、主要工作内容专项规划对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件、问题识别、需求分析进行了总结,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建立了海绵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结合海绵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本底条件,划定了深圳市六类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并提出了建设指引;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分解到全市九大流域、25个管控单元并提出了分级分类的目标管控指引;结合本地现有特点,对水污染治理、排水防涝、雨水调蓄、河湖水系的生态修复等进行灰绿结合的技术设施系统布局;确定了24个近期建设区域,并编制了重点区域详细规划案例,对涉及“黑臭”、“内涝”治理的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对规划保障体系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

XX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方案公示1 、海绵城市解读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水来调节城市微气候,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海绵城市建设两个最明显的作用:通过调蓄,缓解城市洪涝灾害,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实现雨水的综合利用。

2、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十大新城拓展范围。

总规划面积约460平方公里,研究范围886平方公里。

3 、规划目标实现“四水三自”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四水”即:实现水生态健康、水安全保障、水环境良好、水资源节约;“三自”即:建立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式。

4、规划原则(1)统筹兼顾、系统协调“安全、资源、环保”目标三位一体,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利用水资源、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多规融合、全面统一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有关专项规划相协调,并全面协调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与协调。

(3)生态优先、保障安全充分发挥山、水、林、田、湖等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发挥植被、土壤等自然下垫面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发挥湿地、水体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努力实现城市水体的自然循环。

强化生态廊道的生态隔离、水源涵养作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一江两岸、六港入湘、湖泊多姿、山谷相间”的生态空间格局为骨架,创建具有株洲特色宜居山水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以人为本,适度开发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在确保生态廊道连续及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生态廊道生态服务功能开发,将游憩体闲、文化展示、娱乐健身、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注入生态廊道,建设优质人居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验收资料清单-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验收资料清单-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验收资料清单
一.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审查意见、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图纸会审记录和设计变更文件;
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技术交底;
三.专项监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四 . 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出具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主要材料、设备、构件的技术(产品)标准,认定证书、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见证试验报告;
六.工程相关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
七.分项工程、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
八.现场实体检验记录、检测报告和系统性能检验报告;
九.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十.观感质量综合检查记录;
十一.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十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标准需要提供的资料。

联系人:联系电话:
XX市海绵办。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说明一、编制背景及概况201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谈到“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本质是通过控制雨水的产汇流,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自然状态,从而实现“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五位一体的目标。

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层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涉水顶层设计,是保护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提高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方案,为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管控依据和支撑。

2015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要求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2016年,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建规[2016]50号),要求全国各市按规定要求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年,住建部海绵城市12位专家联合发表《做好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的文章,对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定位、内容、编制方法等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这些充分说明了专项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印发,形成了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架构,为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提供了规划引导。

二、主要工作内容专项规划对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件、问题识别、需求分析进行了总结,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建立了海绵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结合海绵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本底条件,划定了深圳市六类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并提出了建设指引;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分解到全市九大流域、25个管控单元并提出了分级分类的目标管控指引;结合本地现有特点,对水污染治理、排水防涝、雨水调蓄、河湖水系的生态修复等进行灰绿结合的技术设施系统布局;确定了24个近期建设区域,并编制了重点区域详细规划案例,对涉及“黑臭”、“内涝”治理的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对规划保障体系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海口市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专篇编制内容清单

海口市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专篇编制内容清单

海口市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专篇编制内容清单完整的设计文件(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文件)1、方案设计部分:说明书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01 项目概况:明确项目区位、使用性质、红线面积、本地条件等和海绵城市设计相关的要素信息。

02 前期准备:包括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

资料收集:地勘:地基承载力、渗透系数、土壤结构图纸:总平图、建筑、单体给排水、景观、室外排水、周边市政排水管线设计参数:设计目标、暴雨强度公式、降雨资料等03 设计原则说明海绵城市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海绵城市方案设计应充分体现建设的自然属性,大力推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渗透,在优先保障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水环境的最大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建设。

设计原则应包括对现状地形态度、对人与自然的考虑等等。

04 设计基本控制目标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

控制目标一般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等。

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专篇内容应结合项目当地水环境现状、水文地质条件等特点,根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中的硬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结合规划区发展规模,说明建设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对应设计降雨量、面源污染消减率。

除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物消减目标,还应设定其他目标,例如设计降雨目标、水资源利用目标、透水铺装率、绿色屋顶率、下沉绿地率或者峰值控制目标等等。

05 项目基底分析06 总体方案设计:包括设计依据、技术路线、汇水分区划分、总方案设计、方案指标核算、海绵设施大样图,内涝积水点整治等内容。

07 达标校核:需提供水力模型,并详细说明模型构建的过程及参数选择,对比分析各重现期模拟效果出流流量、径流峰值、出流峰值(3年、5年、10年、20年、50年一遇需要做水力分析,100年、200年一遇需要做应急方案设计)。

需提供模拟源文件备查。

08 海绵设施节点设计海绵设施节点设计应参考海口市海绵城市标准图集。

09海绵城市维护方案至少考虑不低于30年的维护方案和海绵城市设施。

2023年度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资料清单

2023年度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资料清单

2023年度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资料清单
一、最新的相关规划文件
1、相关部门提供最新的防洪排涝、污水、河网水系、城市绿地、环境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
2、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重点区或试点区(启动区)实施方案;
二、法规、规范性文件相关文件(2016~2020年)
1、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文件;
2、黑臭水体治理相关文件;
3、内涝积水点治理相关文件;
三、项目计划及完成情况
1、2016~2019年之前实施的有关绿地景观、河湖水系治理、黑臭水体、城乡雨污水、雨水利用、市政道路项目清单及点位图;
2、2020年计划实施的房建、市政、水利、绿化等建设项目清单计划及点位图;
3、2016~2019年积水点、内涝点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清单、计划及点位图;
4、2016~2019年实施的项目中有关海绵城市元素的设施清单内容;
5、不少于3个“已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到规划建设流程”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资料。

四、监测数据
1、建成区范围内所有河道断面2016~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
2、建成区范围内泵站、重要雨水管网系统节点等有关雨水系统流量、液位监测点位及2016~2020年数据;
五、基础资料
1、2016~2019年建成区遥感影响及水域面积变化图、数据;
2、2016~2019年雨水资源化利用方案、清单及相关佐证资料;
3、2016~2019年污水再生利用方案及现状,佐证材料;
4、内涝防治达标佐证材料;
资料清单。

00-房屋建筑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资料清单

00-房屋建筑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资料清单
施工单位
18、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
19、质量检查报告(勘察、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
20、验收方案(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21、设计海绵设施的设计变更相关资料(如果有)
设计单位
22、责令整改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如果有)
建设单位
23、海绵城市建设自评报告
建设单位
注意:上述资料应附正式签字盖章版的复印件或扫描件。
房屋建筑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资料清单
资料清单
备注
1、规划设计条件
建设单位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
3、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
4、施工许可证
建设单位
5、海绵城市目标取值计算表
设计单位
6、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方案自评表
设计单位
7、下垫面分类布局图
设计单位
8、海绵设施分部总图
设计单位
9、场地竖向及径流路径设计图
设计单位
10、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书
建设单位
11、工程总平面图
设计单位
12、海绵设施施工剖面图
设计单位
13、海绵设施所用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
施工单位
14、海绵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
15、海设施施工记录
施工单位
16、海绵设施施工监理日志
监理单位
17、工程竣工报告(施工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资料单
一、规划局
1、城区总体规划电子版(图纸格式.dwg、说明书格式.doc)
2、新建城区总体规划电子版(图纸格式.dwg、说明书格式.doc)
3、规划城区地形图(1:1000,需要测算径流系数)
4、近期规划及近期道路建设情况
5、管线综合规划
6、城市排水防涝工程规划(规划图纸电子版)
7、城市水系图及水系规划(规划图纸电子版)
8、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规划总图电子版)
9、城区道路竖向规划(规划图纸电子版)
10、城市道路停车场地专项规划(规划总图电子版)
11、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规划总图电子版)
12、城市污水工程专项规划(规划总图电子版)
13、城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规划总图电子版)
14、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分布情况统计
15、试点区域的范围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住建局
1、近10年城市内涝次数、内涝原因、积水深度、积水范围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2、现状中心城区内近10年积水点的情况及形成原因(包括:积水点分布图、积水深度、积水时间、积水面积等)。

3、排水管渠现状图(1:1000,对于易积水地段,还需提供雨水口布置图)、泵站等分布图(包括现状雨水分区排放情况,现有排水管渠断面、位置、管内底标高、流向、坡度、材质、建设年限等)。

此项建议委托方对城区排水管网进行普查。

4、现状排水管网的设计重现期、径流系数(按区域和路段分别统计)。

5、现状排水泵站(包括立交和排涝泵站)的基本资料(包括:泵站性质,设计重现期、服务面积、设计流量、设备配置、运行情况)。

6、现状调蓄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水库、湖泊、自然坑塘、人工调蓄池等调蓄设施的位置、调蓄能力、汇流情况)。

7、已完成的各条道路施工设计图或道路雨水工程竣工图。

8、应急设施单位时间的排水能力。

三、水利局
1、城市防洪专项规划
2、城区和城区外围主要水库、湖泊、坑塘、湿地等的设计资料(包括:是否具有防洪功能、流域面积、库容、最低水位、正常设计水位、相应防洪标准下的设计防洪水位等)。

3、河道防洪堤坝、蓄水坝(橡胶板、滚水坝等)、各类闸门、滞洪、蓄洪、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

4、台前县水资源状况,城市水源地及备用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情况。

5、台前县水环境质量状况。

6、台前县水生态、水安全现状。

四、气象局
1、造成内涝的降雨情况(包括:最大场降雨量及最大小时降雨量)
2、最新暴雨强度公式
3、近30年的日降水量
4、近30年的日蒸发量
五、环保局
1.环境监测报告
六、林业局
1.城区周边防护绿地建设情况及相关规划
七、市政园林局
1.供水概况
2.水再生利用(污水处理厂分布、工艺、规模等)
3.合流制溢流污染现状(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