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消化系统-论文
消化系解剖实验探讨论文

消化系解剖实验探讨论文【关键词】消化系解剖实验高职医学专业学生解剖实验课在进行到消化系统大体解剖实验之时,就进入了人体内脏系统学习和实验。
也是从简单的形态学习进入到复杂空间理解学习。
这部分实验内容较多,记忆和理解的内容也多。
为了在规定学时内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笔者在原有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对该实验做了改进。
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动手及观察能力培养。
现叙述如下,如有不妥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实验目的(1)掌握消化管的组成和上、下消化道的区分。
(2)掌握口、舌、牙、咽、食管、胃的位置、形态、分部及毗邻。
(3)掌握十二指肠、空、回肠、大肠的位置、分部、形态特点。
(4)掌握肝、胆、胰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
熟悉肝外胆道组成,胆汁产生排出途径。
(5)掌握腹膜、腹膜腔的形成,熟悉腹膜与脏器的位置关系。
2实验物品(1)打开胸、腹腔的尸体标本及模型。
(2)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及模型。
(3)男、女性腹、盆腔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及模型。
(4)消化管各段及消化腺的离体标本及模型。
(5)完整腹膜标本及模型。
3实验方法在打开胸、腹腔的尸体标本及人体半身模型上观察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上、下消化道的区分:(1)口腔:活体观察为主,两人一组相互观察对方口腔,辨认口腔的境界及口腔内主要结构。
主要有腭、腭帆、腭垂、腭舌、咽弓、咽峡、腭扁桃体的位置。
观察舌的形态、分部主要有舌体、舌根、舌乳头、舌扁桃体、舌系带、舌下阜、舌下壁。
观察牙的数量、分类、排列形态特点。
(2)咽:在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咽后壁冠状切面标本及模型辨认腭帆和会厌上缘,区别鼻、口、喉咽、咽鼓管咽口、圆枕、腭扁桃体、喉口。
(3)食管:在打开胸、腹腔的尸体标本上辨认食管起始及走行位置、分段。
在离体食管切开标本上观察内面的纵行黏膜皱襞。
(4)胃:在打开胸、腹腔的尸体标本上观察胃的位置、毗邻、贲门、幽门、胃底、胃大弯、胃小弯、角切迹。
在胃的切开标本上观察胃黏膜皱襞。
(5)小肠:在打开胸、腹腔的尸体标本上辨认十二指肠位置及形态,空、回肠的位置和形态。
消化系统作文600字左右

消化系统作文600字左右英文回答:The digestive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in our body that helps us break down food and absorb nutrients. It consists of several organs, including the mouth, esophagus, stomach, small intestine, large intestine, and anus.The process of digestion begins in the mouth, where food is broken down into smaller pieces by chewing and mixed with saliva. Then, the food travels down the esophagus and into the stomach. In the stomach, gastric juices break down the food further and turn it into a semi-liquid substance called chyme.Next, the chyme enters the small intestine, where most of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takes place. The small intestine is lined with tiny finger-like projections called villi, which increase the surface area for nutrient absorption. The nutrients are then absorbedinto the bloodstream and transported to the cells in our body.After the small intestine, the remaining waste material enters the large intestine. Here, water is absorbed from the waste, making it more solid. The large intestine also houses millions of bacteria that help break down any remaining undigested food and produce certain vitamins.Finally, the waste material is eliminated from the body through the anus in the form of feces.The digestive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our survival as it provides us with the energy and nutrients needed for growth and repair. Without a properly functioning digestive system, we would not be able to extract the necessary nutrients from food, leading to malnutrition and various health problems.中文回答:消化系统是我们身体中一个复杂的系统,帮助我们分解食物并吸收营养。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V1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V1人体消化系统是人体内部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这些器官通过协同作用来消化人们所摄入的食物,从而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1. 口腔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点。
在口腔中,牙齿和舌头帮助人们咀嚼和咽下食物。
唾液腺会分泌唾液来帮助食物咀嚼和吞咽,并且唾液还包含消化酶,如淀粉酶和蛋白酶,以帮助消化。
2. 食管食管是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的管道。
它由平滑肌组成,可以通过蠕动将食物向下推动。
3. 胃胃是一个拳头大小的器官,其内部被分成两个区域:贲门区和幽门区。
食物进入胃后,由于胃壁的肌肉收缩,可以形成搅拌和推动的效应,并且胃液的分泌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
此外,胃内还可以进行消毒和消化食物中的细菌。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主要的消化器官,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肠壁内部有许多纤毛和绒毛,可大大增加其表面积,从而更有效地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
胰液和胆汁在小肠内分泌,以协助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
5. 大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
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残渣推向肛门。
大肠内还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对有益菌群的维护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这些器官通过协同作用来消化人们所摄入的食物。
对于了解和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我们需要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论文

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摘要:营养学的研究重点是人体对食物的利用与代谢规律及科学确定人体对营养素需要量的科学。
人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及中间代谢又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
人体生理学所研究的消化、呼吸、排泄、循环、内分泌、神经等系统与营养学直接相关。
关键字:消化吸收消化道是一条长而盘曲的肌性管道。
据位置、形态、功能不同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及肛门等。
各类食物的消化:1、糖类的消化:正常人膳食糖类主要来源为淀粉,存在于所有谷类食物中,其次为蔗糖及牛奶中的乳糖。
食物中糖类经消化道各种酶作用水解成单糖后才被吸收。
消化过程如下:此外,根据近期研究发现,淀粉中有抗性淀粉存在,仅部分在小肠内消化吸收,其余则在结肠内经微生物发酵后吸收。
大豆及豆类制品中含有棉籽糖和水苏糖(胀气因子)。
没有分解的酶类,在大肠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产气。
豆腐和腐乳中的胀气因子已基本被去除。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也没有分解的酶类,不能被消化吸收。
但吸水性强,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胆固醇,排毒,降血糖等。
2、脂肪的消化:脂肪——脂肪酸+二酰甘油酯二酰甘油酯——脂肪酸+单酰甘油酯单酰甘油酯——脂肪酸+甘油3、Pro 的消化:豆类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问题;核蛋白的消化:——核酸+蛋白质核酸——低聚核苷酸——核苷+磷酸食物的吸收吸收作用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将大分子物质变成低分子物质,其中多糖分解成单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单酰甘油酯等,维生素与矿物质则在消化过程中从食物的细胞中释放出来,通过小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后,在小肠黏膜被吸收,吸收后经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为主动转运过程,并且需要Na+ 存在。
天然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后,其水解产物大约l/3为氨基酸,2/3为寡肽,这些产物在肠壁的吸收远比单纯混合氨基酸快,而且吸收后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进入门静脉。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1)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1)人体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它们共同协作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本篇论文将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仔细研究人体消化系统。
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人体消化系统主要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组成。
其中,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构成了消化道,肝脏、胆囊和胰腺为其配合器官。
1. 口腔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点,通过口腔摄入食物。
口腔内有齿齿、舌头、唾液腺和咽喉等结构,这些部分共同完成了食物的摄取、咀嚼和混合。
2. 食管食管是口腔和胃之间的一段肌肉管道,长约25厘米。
食物被咀嚼后呈现状况,通过肌肉收缩将食物向胃部推进。
3. 胃胃是人体消化道的第一个主要腔室。
它位于膈下,左上角相当于胸骨下缘水平线,右下角相当于大网膜(指盆腔膈下表面)的一级曲沟,左侧与脾相邻。
胃的内壁有许多褶皱,可以拉伸,容纳足够的食物。
同时,胃会分泌胃酸和胃液,进一步消化食物。
4. 小肠小肠是一个长达6米的通道,主要用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小肠中的细微结构叫做肠绒毛,其表面积很大,可以提高食物吸收的效率。
5. 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存储在直肠中,然后排泄出体外。
6. 肝脏、胆囊和胰腺肝脏、胆囊和胰腺是其他消化系统组成的配合器官。
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胆囊储存胆汁,根据需要释放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含有多种酶,对食物进行消化。
二、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人体消化系统庞大而复杂,各个器官和组织共同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
其主要功能包括:1. 摄取和咀嚼食物人们通过口腔摄入各种食物,然后通过牙齿和舌头对其进行咀嚼,将其变成易于消化的小块。
2. 分解食物胃和小肠中会分泌多种消化酶,可以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这些分子可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3. 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有大量的肠绒毛,吸收消化后的食物。
消化系统饮食护理论文

消化系统饮食护理论文消化系统饮食护理论文第1篇:消化系统中饮食护理的对策目前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癌类的药物,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患者的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癌症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相对于正常人要低,因此其胃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受损则更为严重临床上常常会出现各类消化系统的症状,例如恶心、呕吐等,这一系列的症状,都对患者日常的饮食情况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于一般人而言,饮食的方式与内容都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个癌症患者而言亦是如此。
根据目前统计的临床资料显示,病人在得到良好的饮食照顾的情况之下,其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恢复情况要好很多,并且可以更加有效抵抗来源于外界的各种压力。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癌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在34?76岁之间,癌症包括胃癌、肺癌、结肠癌、食管癌、乳腺癌、肾癌等十余种在治疗期间,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
1.2临床表现在所观察的患者当中,食欲不振的患者占93.6%,胃部不舒适的患者占54.8%,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占18.2%,存在口腔溃疡的患者占37.5%,口干舌燥的患者占26.9%,腹胀腹痛的患者占17.6%。
2饮食护理对策2.1癌症患者在接受了化疗治疗后,大多数都会有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出现,这就需要护理工作者掌握一定的营养搭配的知识,或是与营养师进行密切的合作,将食物烹调的方式进行调整,并且注意色香味的搭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病人的食欲,并且大力鼓励病人在进餐之前,尽量多做一些运动,或是通过食用少量的开胃药或是饮料果汁等,从而增加食欲倘若病人感觉到疲劳,可以嘱咐病人进行片刻的休息,等到患者的体力稍事恢复之后,再鼓励进食,在接受化疗治疗之后的患者,要少食多餐,食物尽量清淡可口,切忌油腻或是过甜以及过冷过热的食物,习惯用温盐水漱口,在患者发生严重的呕吐时,可以静脉注射少量的止吐的药物。
消化系统论文消化科论文消化性溃疡论文: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与特点分析

消化系统论文消化科论文消化性溃疡论文: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与特点分析摘要:目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与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老年组(年龄≥60岁)332例,非老年组(对照组)600例,比较观察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症状、首发症状)、并发症、溃疡发生部位、伴随疾病等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或极显著性差异(P<0·01,P<0·001)。
结论:老年性PU患者应早确诊、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2005~2009年收治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消化性溃疡患者332例,对其临床特点和诊疗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2005~2009年收治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消化性溃疡患者332例,按年龄分两组,老年组(年龄≥60岁) 332例,男269例,女63例;年龄60~85岁,平均70岁;十二指肠溃疡(DU) 259例,胃溃疡(GU)94例。
非老年组(对照组)600例,男416例,女184例;年龄15~59岁,平均37岁; DU 480例, GU 165例(包括复合性溃疡45例)。
通过两组的比较,观察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
统计学处理:在微机上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作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两组主要症状,见表1。
两组首发症状对照,见表2。
老年组溃疡并发出血、穿孔分别为74·19%、9·9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
癌变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
老年组死于并发症者为7·76%(18/232)与对照组2·25% (15/600)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
消化内科毕业论文

消化内科毕业论文消化内科毕业论文在医学领域中,消化内科是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涉及到人体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和症状。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消化内科学生,我不得不面对完成毕业论文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我在消化内科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及我所获得的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我选择了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我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导致胃癌发生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病例分析。
在实验室中,我使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来研究胃癌的基因变异。
通过对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基因测序,我发现了一些与胃癌相关的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转移,从而促进胃癌的发展。
此外,我还通过细胞培养和小鼠模型验证了这些突变的功能。
这些实验结果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除了实验室的研究,我还进行了大量的病例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我发现了一些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例如,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治疗方法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这些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指导治疗的依据,也为我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在论文的讨论部分,我对我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和总结。
我指出了胃癌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到多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同时,我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治疗策略,如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
这些策略有望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并提高治疗效果。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其次,实验室的设备和材料也对研究的进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然而,通过与导师和同事的合作,我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总的来说,我的消化内科毕业论文研究了胃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和病例分析,我发现了一些与胃癌相关的基因变异和预后因素。
这些结果对于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师范学院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
姓名:陈燕平____________学号:********* _ 系别:生物系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10级
指导教师:***
2010年01月10日
摘要: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和排除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消化系统的功能正常是机体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础,其某些部位出现问题,会影响机体正常运行,引起人体不良反应。
因此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探索常见因消化系统问题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病因,以及寻求解决的方法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人体消化系统结构功能
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简介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主要功能是完成食物摄取、消化,营养吸收以及将未消化的残渣排出体外,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其中大消化腺又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包括颊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1.消化道
(1)口腔。
口腔作为消化管的起始部位,包括很多种器官,主要有口唇、面颊、腭、牙、舌和口腔腺。
食物从口进入,牙执行咀嚼功能,把进入的食物切碎、撕断和研磨;舌起搅拌、感受冷烫和味道的作用,口腔腺则分泌唾液溶解食物,最后通过唇、颊、腭和舌的共同作用将食物推送到咽喉下部。
(2)咽。
咽介于口腔和食道之间,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全长约12 cm。
咽的后壁与侧壁较完整,前壁自上而下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因此,咽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在消化系统中,咽的主要功能是下吞食物,使之从口腔转入食管。
食团接触咽峡粘膜时即引起吞咽反射,接着在软腭上、鼻咽腔、舌根、咽缩肌、杓会厌肌、甲会厌肌、甲舌骨肌等的作用下,食团通过咽进入食管。
(3)食道。
食道处于咽喉和胃之间,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
其全长约为22~25 cm,可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其中颈部和腹部都很短,绝大部分位于胸部。
食道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咽喉传递到胃中。
在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一个高压区,其压
力比胃内压力高约1.33~4.00KPa,可阻止胃中食物及胃酸等物质反流到食管。
(4)胃。
胃位于膈下,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可以分为四个部位:喷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部。
其中喷们部上接食管,幽门下接十二指肠,平均长度25~30 cm,容量约为1000~2000 ml。
据活体x线钡餐透视,可将胃分为3种类型:钩型胃、角型胃和长胃。
可以把胃比喻成食物的贮运场和加工厂,其庞大的体积可以暂时储存食物,而其分泌的胃液可以消化食物,对食物起到加工的作用。
胃的蠕动还可以推动食物向前进入十二指肠。
(5)小肠。
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连胃幽门和下接盲肠,成人全长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段,位于腹腔的左上部,长约20~25厘米,形状呈“C”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等四部分。
大消化腺中的肝和胰分别以胆总管和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将胆汁和胰液注入肠内,确保食物在小肠内得到充分的消化。
空肠上端起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下端与回肠相连,长约2~3米,占据腹腔的左上部,其消化和吸收力强,蠕动快,肠内常呈排空状态,因而得名为空肠。
回肠介于空肠和盲肠之间,长约3~4米,占据腹腔的右下部,与盲肠交界处的环行肌增厚,起着括约肌的作用,可以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无法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则从小肠进入大肠。
(6)大肠。
大肠是人体消化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化道的下段,成人长约长约1.5~1.8米,口径较粗,肠壁较薄,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门。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较长时间,在此期间,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如氨、胆汁酸等),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
同时大肠还有一定的分泌功能,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使粪便易于下行,保护肠壁防止机械损伤,免遭细菌侵蚀。
2.消化腺
(1)腮腺。
唾液腺主要分为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其中腮腺最大,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两侧面颊近耳垂处。
腮腺的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并通过开口于与上颌第一磨牙相对的颊黏膜表面的腮腺导管排泄到口腔内,帮助消化食物。
腮腺炎是其上发生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腮腺呈半球形,以耳
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腮腺炎患者饮食宜软,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要多饮开水,保持口腔清洁,肿胀部位可用合适中药外敷。
(2)颌下腺。
唾液腺的一对,积小于腮腺,位于颌下三角,腺体主要在下颌舌骨肌下方,部分从该肌后缘转向其上方,左右各一个,并发出颌下腺导管,在口底粘膜下向前行走,开口于舌系带基部的两侧。
颌下腺能够分泌黏液和浆液状性质的口水,为进食时大量分泌口水的来源。
(3)舌下腺。
舌下腺是唾液腺中最小的一对,细长而略扁,位于口底粘膜深面。
其排泄管有大小两种小管约有5-15条,直接开口于口底粘膜。
舌下腺与味觉有很大的联系,舌下腺受损直接影响舌头对味道的辨别。
(4)肝。
肝是位于腹腔的上部,膈肌的下面,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之一。
肝脏分泌胆汁除了参与食物的消化外,还在体内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肝脏还有解毒和防御的作用。
(5)胰。
胰脏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组成。
它是一个狭长形的腺体,横卧于上腹部腹后壁的前方,全长14~20厘米。
在消化系统中,胰脏分泌的胰液竟胰管注入十二指肠,有分解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功能。
(6)胃腺。
胃腺处于胃粘膜上皮凹陷处,其分泌的胃液经过粘膜表面许多的小凹进入胃腔,维持胃内pH稳定,有助于食物在胃内进行消化。
二、基本功能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要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
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
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在消化过程中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
肠胃肌肉的活动,将大块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物或者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者物理性消化。
三.食物在肠胃内是怎样消化的
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食物在口腔内以机械性消化(食物被磨碎)为主。
因为食物在口腔内的停留时间很短,故口腔内的消化作用不大。
食物从食道进入胃后,即受到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和胃液的化学性消化作用。
此时。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参与下)初步分解,胃内容物变成粥状的食糜状态,小量的多次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推送。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开始小肠内的消化。
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食物在小肠内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以及小肠的机械消化,各种营养成分逐渐被分解为简单的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
因此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只留下难于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大肠内无消化作用,仅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淀粉,蛋白质,脂质的大致化学消化吸收。
淀粉在口腔内由唾液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在小肠中由肠液及胰液消化为葡萄糖。
全部被毛细血管吸收蛋白质,在胃中由胃液初步消化为蛋白胨,在小肠中由肠液及胰液消化为氨基酸。
全部被毛细血管吸收脂肪,在小肠中由胰液及胰液消化(胆汁促进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大部分被毛细血管吸收,小部分由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
四、消化系统的重要性
消化系统是人类八大系统之一,人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组成消化系统的各个结构缺一不可,它们相互协调,一起完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的吸收以及残渣的排除活动。
由于饮食习惯不良或其它原因,有些人的消化系统容易出现问题,影响正常生活。
目前,还有许多因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无法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消化系统的深层研究,使人类的消化系统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