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3)

(2)彼得原理 美国管理组织学者彼得与记者霍尔在1969年合作出版《彼得者,每个人都想晋升到他不能胜任的职位。如果每个人都降一级,做他能胜任的工作,就会使组织效率大大提高。人类任何有组织的事业都受到彼得原理的支配,行政组织也不例外。
42、巴纳德的组织要素与平衡理论来源:
41、行政组织中的帕金森定律与彼得原理
(1)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是1909年出生的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行政学理论家。他在1958年出版《帕金森定律》(或为《官场病》),剖析了英国行政部门的种种弊病,其中所反映的这些“弊病”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在各国引起反响。他认为官场通病主要有三种:其一,职工人数与工作量毫不相关,职工人数总是不断膨胀;其二,现代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工作效率却越来越低;其三,组织的低效源于自发的嫉妒病;其四,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究的办公环境是组织衰退的征兆。
(3)关于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设置与运行的原则
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必须贯彻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原则。这五项原则是毛泽东在40年代的精兵精政工作中提出来的,至今仍然是我国行政组织建设的指导原则。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必须根据国家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来设置机构和任用人员,机构必须精简,人员必须精干。只有这样,才能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建成人民所期望的廉价政府。②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都与组织建设的不科学、不完善有关。因此,为了铲除行政机关的官僚主义,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多次指出,必须将反对官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原则。
47、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
企业家政府理论也是美国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行政学派,是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不勒在1992年合著的《重新创造政府》中首先提出来的,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经营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到政府中来,使政府能够注重投入,提高行政效率,以重新塑造政府形象。这种理论主张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的行为方式,希望政府能向企业一样充满活力,参与竞争,树立顾客意识,简政放权,放松规制,从而建立一个花钱少,办事效率高的政府。他们认为企业局应当具备十大特征: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第一节生平与著作一、单选:(《行政学研究》)的发表,是行政学发展的一个起点,它标志着行政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诞生。
二、单选:(威尔逊)是行政学的奠基人,对现代行政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关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的提出,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行政学,并标志着行政学这门独立学科的正式产生。
第二节现代行政学理论一、单选:行政学研究的基本概念:“行政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学者(劳伦斯·冯·施塔因)于1865年在其著作《行政学》一书中提出。
二、单选: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
他认为,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第三节思想的传播四、简答: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1.强调劳动方法的标准化,即将工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艺经整理后归纳成原理和规则,建立科学的作业方式。
时间以及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的工作量即是这方面的努力。
2.建立差别计件工资制度,对于不同的工作表现支付不同的工资率。
3.科学地培训工人,改变凭经验选择作业方法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4.管理职能的专业化,职能工长制则是这一专业化的体现。
5.劳资双方的合作,双方将注意力从对现有利益的分配转向把利益做大。
第四节分析与评价一、简答:科学管理的局限性:首先,泰罗的科学管理建立在经纪人的人性假设上。
其次,泰罗的科学管理只考虑组织内的因素,因而忽略了外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再次,泰罗的科学管理注重对效率标准的追求,忽略了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念。
最后,泰罗的科学管理本身有些内容的“科学性”也是有问题的。
第三章法约尔的管理组织思想第一节生平与著作一、单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法约尔最主要的代表作。
第二节管理组织思想一、单选:(等级制度原则)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核心。
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

行政组织理论第一章绪论1、组织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实现共同目标的工具。
P12、最初出现的人类组织是家庭、氏族、部落,以后逐渐产生了阶级,出现了国家。
P13、英文的“组织”,则来源于“器官”。
P24、组织是两个以上的人、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群体系。
P25、广义的行政组织:国家的行政机关。
狭义的行政组织: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
P26、我国的行政组织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即国家院系统。
P37、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P3物质: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核心),经费,物资设备精神: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8、职位是行政组织的基本元素和细胞。
行政组织结构是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观表现。
P39、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阶级性是其核心。
P610、行政组织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是一致的,目的都是实现人民大众的利益。
P611、主动性只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
不属于传统行政组织的特征。
P812、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1)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组织经济建设更成为行政组织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3)文化功能:①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②进行科学文化教育;(4)社会功能。
P12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四大类。
P12第二章行政组织的演变1、外国奴隶制时期最典型的国家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三国。
P252、古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早王朝时期就开始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
国王称为法老,是最高统治者。
在地方,行政长官是国王的命官——州长。
P253、雅典是古代奴隶主民主共和政体的典型。
雅典是城邦民主制,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执政官负责日常国事的治理。
P264、人民大会是立法机关,元老院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执政官是最高官职,拥有最高军事权和行政权,作为行政首脑。
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复习资料

1、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要素(人员、经费、物资设备)和精神要素(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目标,这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存在的基本功能; 权责结构,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 人际关系,也对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行政组织的性质(论述题)(1)一般性质作为社会各类组织的一种,行政组织具有所有组织所的普遍共性,即它具有组织的一般性质。
①静态的组织结构。
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它是由按照职能目标分工、权力指挥关系、责任归属、工作程序设置的各个层级、各类部门、各个职位等所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体系。
②动态的组织过程。
从动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把人、财、物、时间、信息、知识、环境等因素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联系和配置起来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
③生态的组织环境。
从行政组织与整个社会的关系来看,行政组织是处于外在社会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子系统。
它必须不断地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人员、物资与信息的双向交流。
④心态的组织意识。
人们在加入组织时,必然会将个人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等心态因素带进组织之中,使组织成为人们心态意识的汇合及他们在相互交往和思想沟通过程中的感知状况。
(2)特殊性质。
无论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统治的角度,行政组织在具有社会组织一般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质。
①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行政组织建立及运行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贯彻统治阶级的意志。
阶级性是组织的核心。
②社会性指行政组织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社会性是组织的基础。
③权威性政府行政组织作为管理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着这种权力,是国家权力的具体实行者、体现者,它拥有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权威,运用各种手段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生活秩序。
自考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考点汇总复习资料

考点概述一、选择题、填空题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2.古典威尔逊、泰罗、法约尔、韦伯、古立克。
3.古典研究的目标是经济和效率;范围是组织、行为程序和行政原理静态研究;在规范方法。
4.行政学创始人是威尔逊了《行政学研究》,标志着行政学诞生。
一、选择题、填空题《国家》达尔文的社会变化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布隆赤里。
文官制度改革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提高政专业素养;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彭德尔顿法案政党分赃制进行改革,实行"功绩制"行政职能实施和行政权力控制保证是公共舆论。
一、选择题、填空题舆论监督第四权力机关".权威性、独立性、有效性和适当性。
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最早主张建立行政科学,开启领域。
提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思想揭示公共舆论的重要作用,构建运作原则。
考点概述重难点分析一、选择题、填空题《科学管理的原理》科学管理之父核心是工时研究;工资刺激系统;职能性组织。
3.任务和奖金科学管理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一、选择题、填空题工人和管理层思想革命"。
组织互利的交换体系。
等级制依然是控制和协调机制。
吉尔布雷斯成功的管理在于人一、选择题、填空题传统方式;过渡方式;科学方式。
驱赶式昆斯伯里侯爵式直线指挥中央集权。
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三、简答题四、论述题①②③四、论述题①②③考点分析一、选择题、填空题2.法约尔焦点组织"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工作方式的管理方式一、选择题、填空题5.劳动分工职能专业化一、选择题、填空题核心是等级制度。
首创精神"2~5"原则。
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三、简答题组织三、简答题考点分析一、填空题、选择题组织理论之父"。
官僚制理论社会、历史和经济货币经济一、填空题、选择题法理型统治理性国家。
西方行政理论复习资料

1.传统公共行政—广义的传统公共行政包括狭义的公共行政理论和行为科学公共行政。
传统的公共行政包括威尔逊的行政学理论、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的“官僚制”、怀特的系统化行政学理论综合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2.三新:即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①新公共行政(弗雷德尼克森)—是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而言的,以弗里德里克森为代表的理论。
主张:A.公平行政、民主行政:a.公平、正义是公共行政的主导价值,政府肩负着实现社会公平的责任;b.行政公平的内涵: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对外公平;c.民主是行政的目的, 行政民主:内部民主和外部民主B.新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的价值性和规范性a.坚持顾客取向②新公共管理—以管理学的角度批判官僚主义,推崇私营机构的管理技术,认为分权、放松机制等是医治公共管理机制僵化疾病的组织原则。
a.新公共管理理论遭到质疑和批判b.思想—管理的自由化和市场化c.新管理主义—效率准则、公共选择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d.其理念在《重塑政府》一书中得到提炼和普及,成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企业家政府理论③新公共服务—是在对传统行政学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那些一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为主导的行政模式。
本质是:对传统行政学理论和新公共理论的一种扬弃。
4.多元化的行政观—(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包含着计划活动,它关注政治和政策制定,主要集中与政府的行政部门,它不同于私营部门行政,它主要关心法律的执行;公共行政运用管理、政治及法律的理论和过程来实现立法、行政及司法部门的指令,为整个社会或社会的局部提供所需要的管制与服务功能。
以管理、政治和法律等多元认识视角和研究途径来认识和探究公共行政,以全面系统把握行政之本质。
5.渐进决策理论(林德布诺姆):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取渐进方式岁现行政策进行编辑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西方行政学说复习资料及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单选题)1994年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
A、后现代行政理论
B、组织行为理论
C、企业家政府理论
D、政府绩效理论
答案:C
2.(单选题)从思想渊源来看,威尔逊的行政学说受到了来自欧洲大陆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的影响。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3.(单选题)奥斯本强调,改进政府工作效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
A、改革政府的不当决策
B、改革政府的不良体制
C、改革政府的不良作风
D、改革政府的错误行动
答案:B
4.(单选题)里格斯将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主权在民、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神圣不可侵犯等观念叫做()。
A、政治准则
B、政治形态
C、政治神话
D、政治法典
5.(单选题)登哈特认为,()已经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一个主题。
A、社区
B、社团
C、志愿性组织
D、街坊群体
答案:A
6.(单选题)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最能够代表西方行政学理论主要发展趋势的理论是()。
A、公共治理理论
B、公共管理理论
C、新公共服务理论
D、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7.(单选题)所谓“新公共管理”(NPM),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
A、欧洲现象
B、美国现象
C、日本现象
D、西方现象
答案:A
8.(单选题)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评声中,真正能够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替代性新理论模式而被提出的是()。
A、公共环境理论
B、新公共服务理论
C、公共行政理论。
《西方行政学说》完整版复习资料

西方行政学说》期末复习指导书---填空题一、填充题1.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行政学是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P32.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从行政学研究的起点和具体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对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作了明确界定。
P133.韦伯是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之一,因此,有人把韦伯称作组织理论之父。
P364.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科学管理运动密切相关的,而对于这场运动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的乃是泰勒。
P405.泰勒所谓的第一流的工人是适合于其工作而又愿意努力干的人。
P426.法约尔对于管理的定义是通过将经营与管理进行比较并对管理活动的要素分析来揭示的。
P507.怀特作为西方行政学的奠基人,尤其擅长人事行政问题的研究。
他坚信行政管理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原则。
P658.怀特指出,端正官纪应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进行,这两个途径要相互补充,灵活运用。
P759.综观古利克的整个行政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明显具有一体化和实践性的特征。
P9610.古利克的个人兴趣一直都主要在公共财政、人事和城市政府这些领域。
P9411.厄威克认为,管理过程由三个职能组成:计划,组织和控制。
P10312.巴纳德认为,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
P11113.在行政学研究中,西蒙是以事实与价值因素的区别为其方法论的出发点。
区分这两种因素的理论依据是逻辑实证主义学派的知识理论。
P12614.林德布洛姆对渐进分析的层次进行了划分,即划分为简单的渐进分析、断续的渐进分析和策略分析三个层次。
P15015.沃尔多著有《公共行政的事业》等大量行政学名著,是西方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
P16616.里格斯基于对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及文化、历史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比较研究,而创立了行政生态学这个重要的行政学分支学科的。
P18517.行政生态学是以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大133次校考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
一、单选(20')
1、被西方国家称为第四权利机关的是社会舆论。
P14
2、行政学脱胎于政治学。
P2
3、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注重于对效率标准的追求。
P42
4、在保持命令统一的前提下,为迅速而及时的解决一般事务从而使组织最上层专注于重大问题,这是法约尔的“跳板”理论。
P58
5、在官僚制中意味着行政管理从传统的“人治”转向现代的“法治”的体现是管理的非人格化。
P69
6、传统型统治作为普通的形式是世袭制。
P72
7、古立克认为理想政府的首席行政官员应该主持计划。
P89
8、以下属于古典时期行政学说的是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
P1
(备注:古典时期行政学说P1、新古典时期行政学说P101、当代公共行政学说P283)
9、在复辟理论中,古立克在进行协调努力中倾向于、强调于目的。
10、在福莱特看来,群体过程的核心是创造。
P104
11、霍桑实验共分为五个阶段。
P137
12、巴纳德把自己的主要贡献归结为“动态性”概念和“结构性”概念。
P148
13、西蒙对决策的分析首先建立在他提出的一种新的决策理论模式上,他把这一模式称为满意人模式。
P179
14、在棱柱社会中,由于同时来于国内国外的变革压力的结果被称为“共生性”变革。
P218
15、埃佐尼把渐进模式和理性模式结合为“综视决策模式”(也称“混合扫描决策模式”)。
P261
16、威尔达夫斯基对公共行政学的贡献是行政预算研究。
P266
17、在沃尔多看来古典学派推崇民主的美国使命的思想,要实现这一使命一定要先建立一个高效率的政府。
P289
18、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代表是卡斯特。
P304
19、在政治市场中决定人们互相交换关系得以建立的依据是个人利益。
20、以下与泰罗的传播的企业管理理念相违背的是员工之间的沟通。
P32--P40 B卷增加的单选:
21、最早使用行政一词的学者是施塔因。
P5
22、韦伯认为效率最好的组织类型是: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二、多选(10')
1、威尔逊的主要学说著作有《国会制政体》、《行政学研究》、《国家》、《美国的宪法政府》。
P2--P4
2、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概念,在他看来经营包括的活动有: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P47
3、巴纳德概括的管理职员的能力的有: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体制、促成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规定组织目标。
P168
4、古立克认为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单人任务分组归类任务有:目标、程序、服务
对象、地点。
P95
5、登哈特认为在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思想来源中,当代性的理论先驱有: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民主、公民权利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理论;组织人本主义理论;新公共行政学。
B卷增加的多选:
6、巴纳德的社会协作合作学派构成组织的要素:共同目标、协作意愿、合作交流。
P153
三、名词解释(30')
1、政党分赃制:政党分赃制就是竞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当成“战利品”分配给本党成员,从而形成一种“任人唯党”、“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选官制度。
P11
2、领导:领导是寻求从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引导企业达到它的目标,既保证包括“管理”在内的六项基本职能的顺利完成。
P47
3、纪律:纪律是一种“协定”、一种规范,在实质上表现为和企业及其下属人员之间的协定相一致的服从、勤勉、积极的举止以及尊敬的态度。
P52
4、官僚制:官僚制就是建立于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一种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具有专业化功能以及固定规章制度、社科分层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形式,是一种理性地设计出来的,以协调众多个体活动,从而有效地完成大规模管理工作,实现以组织目标为功能的合理等级制组织。
P64
5、群体:群体是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可以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促成群体的成员间的互相配合、和睦共处。
P104
6、等级制度:等级制度即层级制度,就是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
P55
四、简答题(20')
1、简述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及十四点原则。
P51--P57
答:法约尔指出,社会组织的健康和正常活动取决于某些条件,他用“原则”这个词来表述这种条件的概念,因此,所有的加强社会组织或便利其发挥作用的管理规章和程序都属于原则。
他的十四点原则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主要内容如下:(1)劳动分工;(2)权利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2、简述威尔逊的公共舆论监督理论的主要内容。
P13--P15
答:(1)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社会权威性。
威尔逊认为在各种社会监督中,公共舆论的监督应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权威性,西方国家也因此将公共舆论监督称为“第四权力机关”。
(2)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威尔逊特别强调公共舆论既要学会又要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想采取行动,并且应当处于超然的独立地位。
如果公共舆论丧失独立地位和批判精神,那么其对政府的监督也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意义。
(3)公共舆论监督应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适当性。
公共舆论监督主要是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行监督,而不是事无巨细、一应俱全。
尽管公共舆论监督对于增强政府的责任感、防止官员腐败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却存在一定的限度,不能干涉到政府正常的运作。
3、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P42--P43
答:(1)泰罗的科学管理建立在经济人的人性假设上,但后来的研究表明,组织中的个人行为受到大量泰罗认为与生产力无关的变量的影响。
(2)泰罗的科学管理只考虑组织内的因素,因而忽略了外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3)泰罗的科学管理注重对效率标准的追求,忽略了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念。
(4)泰罗的科学管理本身有些内容的“科学性”也是有问题的。
比如在基本支付比率和奖金多少方面,他是“按两个标准”确定得,都缺乏客观性;另外泰罗主张劳资双方的合作,但他不能从阶级利益的角度去分析劳资双方产生冲突的根源。
4、简述福莱特的动态管理理论关于整合失败后的后果。
P107--P108
答:(1)个人潜力得不到发挥(2)这个社会单位的总体实力因而削减(3)人事关系紧张,容易被人利用操纵。
五、论述题(20')
1、论述韦伯的理想官僚制的优点。
P68--P70
答:(1)组织的严密性:理想的官僚体制是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等级结构体系则完全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加以确定。
法规、规章和制度对所有职位的责任和权限都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整个官僚组织权利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井然有序。
(2)管理的非人格化:在官僚组织的行政管理中,任何程序都必须以法律、制度为根本准则,占主导地位的是形式的、非人格化的、普遍主义的理性精神。
它体现着一种科学、高效、公正的管理模式,意味着行政管理开始由传统的“人治”转向现代的“法治”。
(3)技术的高效率:官僚体制的组织广泛传播的决定性的原因,向来是由于它的纯技术的优势超过任何其他的形式。
在官僚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是详细具体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这种合理性决定了官僚体制具有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率等优势。
(4)统治的知识化:官僚组织的行政管理意味着根据知识进行统治,这是它固有的特别合理的基本性质。
根据教育程度和专业资格录用官员,打破了传统的门第之见和经济特权,使得官僚组织能够广泛地招纳优秀人才,并且有助于职业专家和技术官僚人格类型的发展,从而确保个人在任用和晋升方面的平等权利。
统治的知识化是现代官僚制的重要特征,它从根本上保证了官僚组织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2、简述林德布洛姆关于分支方法特征的总结。
P246
答:(1)价值目标的选择和对必要行动的经验分析两者不是截然不同的,而是密切相关的。
(2)既然手段和目的不能分开,那么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不恰当的,或是有限的。
(3)检验最佳政策的典型方法是,政策分析家是直到对某一项政策取得一致意见的,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达到某种一致目标的最恰当手段。
(4)分析的有限性,包括会忽略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后果、一些可能采取的重要备用方案,以及一些受影响的价值因素。
(5)进行比较,从而减少对理论的依赖。
(备注:没标页码的题目是书上没有详细介绍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