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西方行政学说

西方行政学说1. 引言西方行政学是研究公共行政的学科,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源于西方国家。
本文将介绍西方行政学的起源、发展和主要理论流派,并探讨其在现代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2. 西方行政学的起源与发展西方行政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公元前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的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家对政府和行政组织的运作进行了研究。
然而,西方行政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
2.1 爱德华·杰宾斯爱德华·杰宾斯是西方行政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9世纪提出了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范畴,并奠定了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
他主张政府的职能是服务公众,行政活动应该合法和合理。
2.2 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提出了理性官僚制度这一概念,强调行政组织应具备明确的组织结构、明确的职权和责任,并且以法律规章为准则运作。
2.3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西方行政学理论流派。
该理论强调个人的理性选择对公共行政决策的影响,认为政府官员是有个人动机和利益的,他们会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做决策。
2.4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西方行政学理论流派,其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强调效率、市场竞争和绩效评估。
3. 西方行政学在现代公共管理中的应用3.1 政府改革西方行政学为政府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借鉴西方行政学的知识和经验,各国政府可以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流程再造和人员管理改革,提升行政效能。
3.2 政策制定与执行西方行政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政策制定与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制定者可以借鉴行政学的理论和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方案;在政策执行阶段,行政学提供了管理和监督的工具和方法,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3.3 公共组织管理西方行政学关注公共行政组织的管理和运作。
在现代公共管理中,行政学提供了许多管理模型和方法,如财务管理、绩效评估和人力资源管理,用于提升公共组织的管理能力和效能。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导论:西方行政学的发生与开展历程一、西方行政学的发生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2、1845年法迷信家M·A·安培〝树立管理国度之迷信〞的想象;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宣布开创性的«行政学研讨»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别,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讨。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宣布〈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白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
〔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讨范围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停止系统研讨和论述。
行政学实际体系得以构成。
〔发生背景〕二、西方行政学的开展历程多种分段方法: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迷信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时期〔二战后〕;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实际时期〔X*:1900-30〕、行为迷信时期〔Y*:1930-60〕、系统实际时期〔Z*,1960后〕;C、夏书章:构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生长阶段—迷信管理时期〔20年代后〕、迷信化时期〔40年代始〕;D、教材观念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西方行政学的批判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西方行政学的开展与运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应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求时期〔20世纪80年代〕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代表人物著作及观念:威尔逊:行政学开创人,«行政学研讨»,主张政治与行政分别,树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别实际作了进一步发扬;泰勒:美管理学者,«迷信管理原理»,倡议迷信管理;法约尔:法管理学者,〈普通管理原理〉,提出了普通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那么〕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承袭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心,以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一致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那么。
西方行政思想史

西方行政思想史1、行政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三个阶段。
3、古希腊早期的学者主要有泰勒斯、毕达格、皮亚王、梭伦、克娄布鲁、奇仑、弥尔七贤。
4、《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
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5、《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共1362年。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6、《群书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以辑录前人著述作谏书,为唐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创建“贞观之治”提供警示的匡政巨著。
7、《利维坦》:是霍布斯的代表著作。
书中强调指出,统治者的权力是不受契约限制的,国家权力不可分割,不可转让。
这种君主专制主义学说具有反民主的性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问题,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8、简述《六经》对伦理政治理论的影响。
《礼》:提供了将政治与伦理熔于一炉的规范模式。
《书》《春秋》:提供了与伦理与历史人物与事件褒贬之中的思路。
《诗》:提出了兴观民怨的民情观察与意志表达的基本方式。
《乐》:寓教化于规制了的音乐之中的情感控制策略。
《易》:提供了“易”与“不易”的伦理与政治辩证致思的思维框架。
9、行政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尔逊、古德诺、泰勒、法约尔。
10、新公共行政学开始于60年代,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森。
11、古德诺的著作《政治与行政》,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思想。
12、合法性统治的三种影响类型:传统型、魅力型、法理型统治13、福莱特创立了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0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1. 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31年代表人物:威尔逊:因发表行政学开山之作<<行政学研究>>并主张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而被誉为行政学创始人.古德诺:美国行政学家,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做了进一步发挥.泰勒:倡导科学管理运动,将政府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联系在一起。
法约尔:被誉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奠基人并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
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由此而带来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府行政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来指导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政府更好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于是行政学应运而生。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 22年代表人物:韦伯:现代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发表西方官僚制研究理论的基石《论官僚制》。
怀特:发表美国第一本行政学教材《行政学导论》。
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指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并对公共行政进了综合研究。
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并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福莱特:创立了动态行政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过渡架起了桥梁。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西方行政学所谓的“正统时期”。
之所以称之为“正统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和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他们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做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试图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3.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 18年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世界各国放弃了传统庸俗经济学所倡导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干预。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一、西方行政学产生的背景1、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以及行政权力的扩大,即“行政国家”的出现提出了研究要求。
2、“文官改革运动”的发展(绅士政府——政党分肥——功绩制)3、科学管理运动的发展(泰勒——科学管理之父)4、多种学科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政府行政管理实践二、西方行政学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1)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鼻祖)《行政学研究》(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政治与行政》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1)马克斯••韦伯现代官僚理论奠基人《论官僚制》行政组织的三种类型: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合理化—合法化组织(2)怀特1926《行政学导论》当代人事管理的两大支柱:选拔人才、职位分类3、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1)巴纳德《经济人职能》(2)西蒙有限理论决策决策应该用“令人满意”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P181)(3)林德布罗姆渐进决策渐进决策的三个基本准则: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为大变原则、稳中求变原则(P246)4、西方行政学的应用与发展时期(60年代)(1)德罗尔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2)里格斯行政生态研究5、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1)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P306)(2)德鲁克目标管理6、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1)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公共选择学派从经济学视角考察政治理论和政治行政问题(P340)三、威尔逊公共舆论监督思想(P27)威尔逊的行政监督思想主要是通过他对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分析而得到阐述的。
他说“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群众舆论将其什么作用?准确的答案似乎是:公共舆论将其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为了对制定基本政策的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公众的批评则是完全安全而且是有益的,是完全不可缺少的。
简述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简述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阶段
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威尔逊时代(1887-1913年)。
1887年,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发表了《西方行政管理学》一书,从此西方行政管理学开始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研究学科和实践活动,标志着西方行政管理学开始兴起。
在这个阶段,威尔逊以政治科学的角度,把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提出了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原则。
2.第二阶段:泰勒斯时代(1914-1939年)。
在这个时期,美国政治学家泰勒斯发展并系统化了威尔逊的理论,把西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扩展到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行政管理与行政改革、决策理论和行政决策技术、内部管理和服务理论等方面。
3.第三阶段:当代时代(1940年以后)。
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行政管理学不断发展和发展,从重视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和网络设计到关注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问题,以及从政府行政管理到公共行政事业以及跨界和国际政策的管理,西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化,学科不断深入发展。
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历程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美国学者W·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标志着西方公共行政学的诞生,西方行政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西方行政学者针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与行政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行政学也发展成一门具有高度理论综合性和最具实践性的学科。
一百多年来,行政学发展迅速,内容庞杂,流派众多,但在其发展中却始终贯穿着一条深层的主线——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趋向。
西方行政学主要有三个基本阶段。
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尔逊、古德诺、韦伯、法约尔和怀特等人。
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行政学的学科地位并使其理论化和系统化。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都在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着〈行政科学论文集〉;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西方行政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西方行政学者针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与行政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行政学也发展成一门具有高度理论综合性和最具实践性的学科..一百多年来;行政学发展迅速;内容庞杂;流派众多;但在其发展中却始终贯穿着一条深层的主线——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趋向..西方行政学主要有三个基本阶段..一、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尔逊、古德诺、韦伯、法约尔和怀特等人..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行政学的学科地位并使其理论化和系统化..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都在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科学管理运动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才促成了西方行政学的形成和兴盛..可见;西方行政学在提出和创立阶段就具有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因素..1912年泰勒出版了着名的科学管理一书;在书中他强调应当实施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向管理要效率”并进而提出了着名的科学管理理论..因此;我们说;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行政学上的运用;“使其在一开始就具有了科学化和合理化的色彩”..然而;理论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迟早会与时代和生产力的发展显现出不相适合的地方..尽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因其研究的是作业现场的操作效率问题;这就使其理论不可避免的缺乏“一般性”的特征..继泰勒之后;法约尔受到科学管理原理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改进了泰勒看待管理问题的角度;进一步将管理定义为“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还确定了14条管理原则和管理五要素说..其理论不仅是用于企业界;而且被政府管理机关所普遍采用;正因为法约尔理论具有的“一般性”;使他成为“直到本世纪上半叶为止;欧洲贡献给管理运动的最杰出的人物”..但是;他在“管人”的问题上;同泰勒一样主张以纪律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所以他的组织理论也没有摆脱“机械模式”..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创立了官僚制的组织理论;这使他成为当代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同时又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他的官僚制主张的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式..他的官僚制科层制组织理论在许多规定上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因素..他提倡合理的分工;认为合理的分工有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他提出了“人事制度应当合理合法”;他主张“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的”;同时他主张官僚组织应当依照规章办事;而不应当随心所欲的进行..二、西方行政学的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各国放弃了传统的庸俗经济学所倡导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开始了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干预..与之相适应;各国行政管理在行政治职能、行政体制、行政方法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发展;同时行政学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行政学发展到20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传统的行政学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其中批评意见最为彻底的是美国着名的行政学家西蒙..他认为传统的行政学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他主张将行为主义引介到行政学的研究中来..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基于“有限理性”的概念来发展他的理论;他认为所谓的“绝对理性”在实施上是不存在的..他的研究开拓了行政理论新的视野;使人们摒弃了传统行政理论中“绝对理性”的假设;使行政学的研究更具科学性..传统的行政管理的思想及做法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显现出了其从创立之初就具有的缺陷;尤其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更是受到了现实的挑战..着名的帕金森定律就指出了传统的官僚组织机构存在的无效活动以及机构臃肿、抵消的弊病..尽管帕金森的观点有些过激并且明显存在着片面性和不良的倾向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至少道出了政府机构中存在的某些过分追求形式、一味地追求奢华的不良作风..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管理思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的发展和要求;引起了雇员强烈的不满;因而人的问题受到了管理当局和行政学者的重视..麦格雷戈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为基础;通过对传统的人为人天生就是懒惰和逃避劳动的人事管理理论—X理论的批评;进而提出了“鼓励人创造;发挥人的潜力”的Y理论..三、行政管理的“新公共管理主义”阶段..始于八十年代初至今;其特点是与经济学上的新自由主义相一致;强调政府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政府改革的技术手段;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学进入到了“重建”运动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政府再造运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以经济学方法讨论政府行政问题为主要特征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政府官僚主义的美国学者奥斯本..伴随着行政学的飞速发展;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即所谓的“科学上的认同危机”..面对危机与挑战;学者们转向了把行政学与经济学纳入同一轨道的研究模式;美国着名的经济学家布坎南通过对政府失败及其改进的深入探讨;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政府失败说”..布坎南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分析了政府失败的根源;即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同时;针对“政府失败”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体现了经济自身内在逻辑和外部世界发展的要求;其“政府失败说”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经济理论缺乏独立的政治决策分析的缺陷;有助于解决预算赤字为何难以消除的原因”;指出了政府行为存在的缺陷;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九十年代伊始;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了新的一轮政府改革的热潮;其中对美国政府行政改革产生很大影响的行政学说;就是由奥斯本等人在其风靡一时的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的企业家政府理论..奥斯本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十项原则——亦是企业家政府的十大特征;这对各国政府重新审视现时代的政府角色、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纵观近代行政学研究;各种方法、各派理论、各种观念层出不穷..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的发展;西方行政学不断改变自己的分析框架;不断更新研究内容;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这些理论引起了现代西方行政学研究的革故纳新;并呈现出了科学化、合理化和合法化的趋势..一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演绎分析转向归纳分析..传统的西方行政学研究注重演绎分析;从已经确定的基本原则出发;把这些原则作为行政学的规范标准..而现代西方行政学的研究表明;这些研究方法过于形式主义;不适应千变万化的行政管理的要求..因而当代的行政研究注重从现实的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出发;收集有关行政活动的事实;从中分析一定的行政原则;再来指导行政活动..二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价值分析转向实践分析..传统的行政研究比较注重分析“应然”;侧重说明的是行政的理想与目标..而现代的西方行政学研究则比较注重研究事实;即分析“已然”;分析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的现实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核实等手段;发现行政管理中的问题;找出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以便达到价值分析后确定的理想和目标..三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生理分析转向心理分析..传统的行政学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行政人员的重点是放在其生理活动、工作环境、休息时间、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以期通过改善行政过程中的生理条件来提高行政效率..而现代行政学认为;行政人员需要更深一层次、更为基本的需要;这就是行政人员的心理需要和感情需要;只有生理和心理需要均得到满足;行政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四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比较分析转向生态分析..传统的行政研究比较注重分析行政的发展过程;然后逐步转向在空间上比较分析各种行政体系和行政现象的异同..而现代西方行政学则认为这种方法不够全面;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社会的风俗习惯也不同;因而行政分析应当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比较研究只能在同一模式的社会之间进行;而对于不同生态条件的社会;则应当发现和寻求最适合这一社会的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的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行政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西方行政学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在这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西方行政学者针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与行政现象,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行政学也发展成一门具有高度理论综合性和最具实践性的学科。
一百多年来,行政学发展迅速,内容庞杂,流派众多,但在其发展中却始终贯穿着一条深层的主线——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趋向。
西方行政学主要有三个基本阶段。
一、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尔逊、古德诺、韦伯、法约尔和怀特等人。
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行政学的学科地位并使其理论化和系统化。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都在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西方的科学管理运动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才促成了西方行政学的形成和兴盛。
可见,西方行政学在提出和创立阶段就具有科学化和合理化的因素。
1912年泰勒出版了著名的《科学管理》一书,在书中他强调应当实施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向管理要效率”并进而提出了著名的科学管理理论。
因此,我们说,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行政学上的运用,“使其在一开始就具有了科学化和合理化的色彩”。
然而,理论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迟早会与时代和生产力的发展显现出不相适合的地方。
尽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因其研究的是作业现场的操作效率问题,这就使其理论不可避免的缺乏“一般性”的特征。
继泰勒之后,法约尔受到科学管理原理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改进了泰勒看待管理问题的角度,进一步将管理定义为“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还确定了14条管理原则和管理五要素说。
其理论不仅是用于企业界,而且被政府管理机关所普遍采用,正因为法约尔理论具有的“一般性”,使他成为“直到本世纪上半叶为止,欧洲贡献给管理运动的最杰出的人物”。
但是,他在“管人”的问题上,同泰勒一样主张以纪律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所以他的组织理论也没有摆脱“机械模式”。
20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创立了官僚制的组织理论,这使他成为当代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同时又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
他的官僚制主张的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式。
他的官僚制(科层制)组织理论在许多规定上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因素。
他提倡合理的分工,认为合理的分工有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他提出了“人事制度应当合理合法”,他主张“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的”,同时他主张官僚组织应当依照规章办事,而不应当随心所欲的进行。
二、西方行政学的第二阶段。
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
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在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各国放弃了传统的庸俗经济学所倡导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开始了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干预。
与之相适应,各国行政管理在行政治职能、行政体制、行政方法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发展,同时行政学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
行政学发展到20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传统的行政学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其中批评意见最为彻底的是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西蒙。
他认为传统的行政学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他主张将行为主义引介到行政学的研究中来。
西蒙行政决策理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基于“有限理性”的概
念来发展他的理论,他认为所谓的“绝对理性”在实施上是不存在的。
他的研究开拓了行政理论新的视野,使人们摒弃了传统行政理论中“绝对理性”的假设,使行政学的研究更具科学性。
传统的行政管理的思想及做法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显现出了其从创立之初就具有的缺陷,尤其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更是受到了现实的挑战。
著名的帕金森定律就指出了传统的官僚组织机构存在的无效活动以及机构臃肿、抵消的弊病。
尽管帕金森的观点有些过激并且明显存在着片面性和不良的倾向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至少道出了政府机构中存在的某些过分追求形式、一味地追求奢华的不良作风。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传统管理思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的发展和要求,引起了雇员强烈的不满,因而人的问题受到了管理当局和行政学者的重视。
麦格雷戈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为基础,通过对传统的人为人天生就是懒惰和逃避劳动的人事管理理论—X理论的批评,进而提出了“鼓励人创造,发挥人的潜力”的Y理论。
三、行政管理的“新公共管理主义”阶段。
始于八十年代初至今,其特点是与经济学上的新自由主义相一致,强调政府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政府改革的技术手段,这一时期,公共管理学进入到了“重建”运动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声势浩大的政府再造运动。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以经济学方法讨论政府行政问题为主要特征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政府官僚主义的美国学者奥斯本。
伴随着行政学的飞速发展,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即所谓的“科学上的认同危机”。
面对危机与挑战,学者们转向了把行政学与经济学纳入同一轨道的研究模式,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布坎南通过对政府失败及其改进的深入探讨,创立了影响深远的“政府失败说”。
布坎南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分析了政府失败的根源,即政府工作的低效率。
同时,针对“政府失败”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体现了经济自身内在逻辑和外部世界发展的要求,其“政府失败说”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经济理论缺乏独立的政治决策分析的缺陷,有助于解决预算赤字为何难以消除的原因”,指出了政府行为存在的缺陷,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九十年代伊始,伴随着西方经济危机的加深,发达国家政府又掀起了新的一轮政府改革的热潮,其中对美国政府行政改革产生很大影响的行政学说,就是由奥斯本等人在其风靡一时的《重塑政府》一书中提出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奥斯本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十项原则——亦是企业家政府的十大特征,这对各国政府重新审视现时代的政府角色、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纵观近代行政学研究,各种方法、各派理论、各种观念层出不穷。
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的发展,西方行政学不断改变自己的分析框架,不断更新研究内容,不断采用新的研究方法。
这些理论引起了现代西方行政学研究的革故纳新,并呈现出了科学化、合理化和合法化的趋势。
(一)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演绎分析转向归纳分析。
传统的西方行政学研究注重演绎分析,从已经确定的基本原则出发,把这些原则作为行政学的规范标准。
而现代西方行政学的研究表明,这些研究方法过于形式主义,不适应千变万化的行政管理的要求。
因而当代的行政研究注重从现实的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出发,收集有关行政活动的事实,从中分析一定的行政原则,再来指导行政活动。
(二)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价值分析转向实践分析。
传统的行政研究比较注重分析“应然”,侧重说明的是行政的理想与目标。
而现代的西方行政学研究则比较注重研究事实,即分析“已然”,分析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的现实情况,通过调查、分析、核实等手段,发现行政管理中的问题,找出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以便达到价值分析后确定的理想和目标。
(三)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生理分析转向心理分析。
传统的行政学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行政人员的重点是放在其生理活动、工作环境、休息时间、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等方面,以期通过改善行政过程中的生理条件来提高行政效率。
而现代行政学认为,行政人员需要更深一层次、更为基本的需要,这就是行政人员的心理需要和感情需要,只有生理和心理需要均得到满足,行政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四)西方行政学的研究从比较分析转向生态分析。
传统的行政研究比较注重分析行政的发展过程,然后逐步转向在空间上比较分析各种行政体系和行政现象的异同。
而现代西方行政学则认为这种方法不够全面,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社会的风俗习惯也不同,因而行政分析应当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
比较研究只能在同一模式的社会之间进行,而对于不同生态条件的社会,则应当发现和寻求最适合这一社会的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