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法制史试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和答案

C.宋教仁D.黄兴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441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管仲认为“国之四维”是【】
A.仁B.礼
C.廉D.义
A.闻命而自弛B.造请室而请罪
C.负荆请罪D.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42
16.晋代提出“无君论”的著名思想家是【】
A.楼康B.仲长统
C.鲍敬言D.拓跋宏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98
17.下列思想家中,曾经明确提出慎刑、恤刑法律主张的是【】
A.刘颂B.魏孝文帝
C.张斐D.杜预
5.根据《韩非子》记载.子产在审理案件时常用的方法是【】
A.倒言反事B.春秋决狱
C.刑讯逼供D.片言折狱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2
6.春秋时期“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是【】
A.管仲B.邓析
C.韩非D.贾谊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37
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
A.仁B.礼
C.义D.利
A.理大罪,赦小过B.原情定罪
C.审刑名D.平恕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56
21.宋明时期,认为“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家是【】
A.丘浦B.朱熹
C.张居正D.王安石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73
22.明代反对“与民争利气主张废除“榷盐”制度的思想家是【】
A.朱熹B.张居正
C.丘洁D.王安石
A.龚自珍B.魏源
C.洪仁歼D.康有为
2014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基础模拟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A.吊销
B.撤销
C.撤回
D.注销
【答案】B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本题中,甲公司凭借伪造的申请材料而获得行政许可,因此,应予以撤销。
附带性审查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提出对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所进行的合宪性审查。附带性审查往往以争讼事件为前提,所审查的也是与诉讼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可知C项正确。
宪法控诉的代表国家是德国而不是美国,故D 项错误。
11、关于回避的复议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关于规章,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单选第41题)
A.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B.行政机关实施许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C.规章可以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选项D错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可知,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非“规章”。
13、某工商局以涉嫌非法销售汽车为由扣押某公司5辆汽车。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工商局可以委托城管执法局实施扣押
B.工商局扣押汽车的最长期限为90日
A.一案件被告人提出审理该案的审判员王某是被害人从前的朋友,申请回避,被当庭驳回,被告人不能申请复议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该纯文字文档答案附带评分标准】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A.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D.应以抢夺罪加重处罚正确谜底:A(1分)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徇情枉法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D.执法人员正确答案:B(1分)3.行贿罪在主观上的法律特征是【】A.故意犯罪B.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C.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D.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物质利益的目的正确答案:B(1分)4.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A.中国公民B.一般主体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答案:A(1分)5.依照法律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指使、强令他人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违章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A.应以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B.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C.应以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定罪处罚D.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正确谜底:B(1分)6.我国刑法规定的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不能是【】A.古代钱币B.港币C.台币D.外国货币正确答案:A(1分)7.我国刑法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A.有意犯罪,并且具有谋利的目的B.有意犯罪,并且具有出售的目的- 1 -8.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包括【】A.飞机B.小型出租车C.火车D.船只正确谜底:B(1分)9.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具有一定地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正确谜底:B(1分)10.构造卖淫罪犯罪对象的“他人”【】A.只限于女B.包括女性和男性C.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D.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和男性正确答案:B(1分)11.设想竞合犯属于【】A.处断的一罪B.法定的一罪C.实质的一罪D.实质的数罪正确答案:C(1分)12.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情节严重”属于【】A.犯罪主观要件B.犯罪客观要件C.犯罪客体要件D.综合性要件正确答案:D(1分)13.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特征的是【】A.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B.刑法针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C.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最少有差错D.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只能是有意正确答案:D(1分)14.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是【】A.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B.利用有故意的工具C.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D.利用共犯的行为正确答案:D(1分)15.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A.适用最轻的刑种处罚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轻的科罚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轻的科罚D.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科罚正确谜底:C(1分)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是【】A.训诫B.责令具结悔过C.赔礼致歉D.拘役正确谜底:D(1分)17.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A.公安机关B.群众检察院C.人民法院D.法院合议庭正确答案:C(1分)18.我国刑法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原则是【】A.普遍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 2 -正确答案:C(1分)19.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B.从轻原则C.从新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D(1分)20.下列各种刑法解释中正式的刑法解释是【】A.文理解释B.司法解释C.比较解释D.补正解释正确答案:B(1分)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真题单选题答案解析

2014年司法考试法制史真题16.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渎职犯罪的内容。
关于秦朝司法官渎职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故意使罪犯未受到惩罚,属于“纵囚”B.对已经发生的犯罪,由于过失未能揭发、检举,属于“见知不举”C.对犯罪行为由于过失而轻判者,属于“失刑”D.对犯罪行为故意重判者,属于“不直”【答案】C【解析】秦律重视故意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诬告者,实行反坐;主观上没有故意的,按告不审从轻处理。
17.《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关于唐代类推原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类推是适用法律的一般形式,有明文规定也可“比附援引”B.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重于同类案件C.被类推定罪的行为,处罚应轻于同类案件D.唐代类推原则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答案】D【解析】《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即对律文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轻案;凡应加重处罚的罪案,则列举轻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重案。
如疏议举律文说,谋杀尊亲处斩;但无已伤已杀重罪的条文,在处理已杀已伤尊亲的案件时,通过类推就可以知道更应处以斩刑。
又举例说,夜半闯入人家,主人出于防卫,登时杀死闯入者,不论罪。
律文没有致伤的条文,但比照规定,杀死已不论罪,致伤更不论罪。
唐代类推原则的完善反映了当时立法技术的发达。
18.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予以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B.缓决指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能确定者,可继续调查,待危害性确定后进行判决C.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D.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答案】C【解析】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复审程序后,分四种情况处理:其一情实,指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刑;其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其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其四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按留养奏请皇帝裁决。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 法经B. 九章律C. 唐律疏议D. 宋刑统答案:B2. 西周时期,以德治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A. 礼B. 法C. 刑D. 政答案:A3. 秦朝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中央机关是()。
A. 御史大夫B. 太尉C. 丞相D. 廷尉答案:D4. 汉代的“春秋决狱”是指()。
A.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审判B.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立法C.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教育D.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行政答案:A5. 唐代的“律”、“令”、“格”、“式”中,“格”是指()。
A. 刑事法规B. 行政法规C. 单行法规D. 礼仪法规答案:C6. 宋代的“折杖法”是指()。
A. 将死刑减为杖刑B. 将杖刑减为徒刑C. 将徒刑减为流刑D. 将流刑减为徒刑答案:A7. 元代的“四等人制”是指()。
A.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B. 蒙古人、汉人、南人、色目人C. 汉人、南人、蒙古人、色目人D. 南人、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答案:A8. 明朝的“大诰”是指()。
A. 皇帝的诏令B. 皇帝的训诫C. 皇帝的敕令D. 皇帝的法令答案:D9. 清朝的“秋审”是指()。
A. 对死刑案件的复审B. 对流放案件的复审C. 对徒刑案件的复审D. 对杖刑案件的复审答案:A10.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指()。
A. 军事组织B. 行政组织C. 经济组织D. 社会组织答案:A11. 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B. 《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 《中华民国宪法》答案:B12.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了()。
A. 科举制度B. 八股文C. 缠足D. 剃发易服答案:A13. 国民政府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最高机关是()。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法制史考前密卷00223(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法制史考前密卷00223(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国家是()A. 郑国B. 晋国C. 楚国D. 秦国【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战国时期,“改法为律”者是()A. 李悝B. 商鞅C. 韩非D. 吴起【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在秦律中,男子服筑城的苦役、女子服舂米的劳役称为()A. 隶臣B. 城旦舂C. 舂D. 鬼薪白粲【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A. 《武德律》B. 《开皇律》C. 《贞观律》D. 《永徽律疏》【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清代最主要的法律形式是()A. 律B. 例C. 会典D. 诰【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在清末修律的“礼法之争”中,“法理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刘坤一B. 张之洞C. 劳乃宣D. 沈家本【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保险法》产生于()A. 清末B. 北洋政府时期C.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宋朝中央设置的国家财政机构是()A. 三司B. 三公C. 治粟内史D. 二府【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公开宣布、承认收继婚合法化的是()A. 周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刑事法律中最主要的罪名是()A. 反革命罪B. 汉奸罪C. 盗匪罪D. 战争罪【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夏商通行的“五刑”包括墨、劓、膑、宫、大辟,均以残害人的肢体为特征,后世统称为()A. 五刑B. 徒刑C. 酷刑D. 肉刑【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民法典草案是()A. 《大清民律草案》B. 《户部则例》C. 《中华民国民法》D. 《井冈山土地法》【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商朝将犯罪者处死后晒成肉干的酷刑是()A. 醢B. 脯C. 炮烙D. 劓殄【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实施用挨饿的方法迫使囚犯招供的“测罚”之刑的是()A. 南陈B. 南梁C. 北魏D. 北齐【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五代十国时期制订的最重要、最完善的法典是()A. 《大梁新定格式律令》B. 《同光刑律统类》C. 《江南刑律统类》D. 《大周刑统》【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行政诉讼机关是()A. 平政院B. 行政法院C. 行政院D. 立法院【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的立法机构是()A. 立法院B. 司法院C. 行政院D. 国民政府【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秦律中区分故意和过失,其中称故意为()A. 眚B. 非眚C. 不端D. 端为【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A. 《武德律》B. 《贞观律》C. 《永徽律疏》D. 《唐六典》【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元英宗时期由地方官吏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称之为()A. 《经世大典》B. 《大元通制》C. 《至元新格》D. 《元典章》【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1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宪法是()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C. 《中华民国约法》D. 《中华民国宪法》【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南京国民政府宣称,立法的最高原则是()A. 三民主义B. 三权分立C. 民主共和D. 五权宪法【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法经》中类似于近代刑法典总则的篇目是()A. 《杂法》B. 《捕法》C. 《具法》D. 《囚法》【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秦律规定的发布反对或推翻秦朝统治的言论构成()A. 诽谤罪B. 妄言罪C. 妖言罪D. 非所宜言罪【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5题中央司法机关设律博士始于()A. 曹魏B. 晋C. 南朝陈D. 北魏【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6题宋代法律效力高于律的法律形式是()A. 敕B. 令C. 格D. 式【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7题廷杖盛行于()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8题清朝将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为()A. 巡按御史B. 提督C. 科道D. 总督【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9题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唯一的一部正式宪法是()A. 《中华民国训政纲领》B.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 《五·五宪草》D. 《中华民国宪法》【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0题在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中,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是()A. 《井冈山土地法》B. 《兴国县土地法》C.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D. 《关于改变富农策略的决定》【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卷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卷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50分)1.我国古代旬子曾说过:“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说明了下列哪些道理?( )A.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法律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B.人的认识水平会限制法律作用的发挥C.法律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D.法律涉及人的外部行为,不涉及人的思想2.中国古代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
A.大统式B.至元新格C.元典章D.宋刑统3.律学家张斐、杜预为下列哪部律作注?( )A.汉律B.曹魏律C.晋律D.北齐律4.上请原则开始于下列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宣帝D.隋文帝5.中国古代强制男性犯人修筑城墙等劳役、女性犯人服舂米劳役的刑罚是( )。
A.鬼薪白粲B.城旦舂 C 复作D.作如司寇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政体是( )。
A总统制B.责任内阁制C.民主共和制D.虚君共和制7.清政府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关是( )。
A会审公廨B.法院C法部D.初级审判厅8.明代由皇帝指定的翰林学士在大内办公,简称为( )。
A内阁B.枢密院C申明亭D.都察院9.中国近代惟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文献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宪法》10.秦朝官卿中负责司法审判之官是( )。
A 卫尉B.奉常 C 少府D.廷尉11.汉武帝时,由张汤制定的关于宫廷警卫方面的专门法律是( )。
A,《九章律》B.《傍章律》C.《越宫律》D.《朝律》12.宋代为使皇帝独揽军权,在中央设置的最高军事机构是( )。
A参知政事B.枢密院C中书门下平章事D.兵部13.北宋初年实行的刑罚制度方面的一项新规定是( )。
A.折杖法B.贼盗重法C.重法地法D.刺配之刑14.唐太宗时增设的、作为对某些死刑犯宽宥处理的流三千里并劳役三年的刑罚叫( )。
A.刺配B.流刑C.充军刑D加役流15.唐朝对大案、疑案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长官共同审理,称( )。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法制史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法制史课程代码: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刑起于兵”,“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之语出自( A )1-10A.《商君书·画策》B.《周礼·秋官》C.《尚书·吕刑》D.《左传·昭公六年》2.商朝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制定了行政法律规范,称为( C )1-17A.《国宪》B.《九章》C.《官刑》D.《法经》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 C )2-26A.律B.格C.诰D.科4.西周时期的刑书,称为( C )2-25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5.西周的五刑制度中,“死刑”称之为( B )2-28A.具五刑B.大辟C.弃市D.孥戮6.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 C )3-47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秦代7.公元前513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 C )3-45A.范武子B.赵盾C.赵鞅D.邓析8.在中国古代法律中,“贼罪”是指( A )3-51A.“害良”B.“窃货”C.强奸D.“诈伪”9.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 A )4-72A.公室告B.非公室告C.州告D.诣阙告诉10.汉刑制改革的具体原因,源于(B. )5-86A.淳于公上书B.缇萦上书C.萧何上书D.张汤上书11.汉初受命制定《九章律》的是( A ) 5-78A.萧何B.赵禹C.张汤D.叔孙通12.解释唐律律文的“疏”始作于( B )7-137A.唐太宗时B.唐高宗时C.唐玄宗时D.唐敬宗时13.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律”,称为( D ) 7-136A.《武德律》B.《开皇律》C.《开元律》D.《贞观律》14.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夫妻双亡后由近亲属指定的养子,称为(A )8-175A.命继子B.立继子C.嫡子D.庶子15.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审判权的是( A )导论-5A.地方行政长官B.专职法官C.军事长官D.监察官16.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典总则的是( A. )7-143A.名例律B.卫禁律C.户婚律D.断狱律17.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 B )7-134A.律B.令C.格D.式18.入赘婚盛行于( C )9-197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9.《大清律例》规定“以价易出,约限回赎”者,称为( B )11-239A.卖B.典C.买D.赎20.清末“礼法之争”中“法理派”代表人物是( A )13-279A.沈家本B.张之洞C.劳乃宣D.梁启超21.清末预备立宪始于( C )13-267A.修订法律B.设立议院C.召开国会 CD.官制改革22.《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颁布于( C )13-270A.1902年B.1906年C.1911年D.1912年23.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体例上共分为( D )13-278A.二编B.三编C.四编D.五编24.“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B )13-277A.《唐律疏议》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25.《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完成于( B )13-277A.1908年B.1911年C.1912年D.1919年26.“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的修律原则,产生于(B )13-274A.唐代B.清末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A )14-294A.责任内阁制B.中央集权制C.君主立宪制D.总统制28.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D )16-327A.立法制度B.司法制度C.行政制度D.监察制度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原则中,提出实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机构为( D )17-351A.人民代表会议B.资政院C.参议会D.工农兵会议(苏维埃)3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公布于( D )17-361A.1931年B.1932年C.1933年D.1934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关市律》B.《置史律》
C.《田律》D.《除史律》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71
9.汉朝经过一定立法程序修订后颁布的基本法律形式称为【】
A.律B.格
C.式D.例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80
10.西汉提倡“春秋决狱”的是【】
A.张汤B.杜预
16.对《宋刑统》的制定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A.《大中刑律统类》B.《大周刑统》
C.《开成格》D.《天福杂救》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62
17.标志着元朝建国以来法典编纂基本完成的是【】
A.《元典章)B.《至元新格》
C.《大扎擞》D.《大元通制》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93
18.元朝将全体国民分为四等,第二等是【】
31.秦朝死刑执行方式主要有(【】
A.具五刑B.族诛
C.腰斩D.车裂
E.弃市
正确答案:ABCDE(2分)教材P64
32.汉朝刑法有关维护皇帝专制权力的罪名有【】
A.不敬、大不敬B.矫制
C.僧越D.诽谤
E.犯钟
正确答案:ABCDE(2分)教材P84
33.与唐律相比,《宋刑统》在体例上的变化有【】
A.律救合编B.篇下设门
A.五听B.神判
C.公室告D.非公室告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8
3.西周时将故意犯罪称为【】
A.非终B.告
C.非告D.惟终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7
4.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程序是【】
A.一夫一妻制B.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C.同姓不婚D.六礼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5
5.春秋时期作《竹刑》的是【】
C.君主制D.共和制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71
26.南京临时政府所制定的保障民权方面的法令有【】
A.《禁止买卖人口文》B.《值重农事令》
C.《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D.《金库则例》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98
27.《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机构是【】
A.立法院B.参议院
C.约法会议D.国会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07
28.《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颁行于【】
A.清末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18
29.损害中国司法主权的领事裁判权收回于【】
A.晚晴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临时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46
2014
中国法制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
【该文档附带教材出处和评分标准】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0.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府法律规定,雇佣劳动者每日劳动时间不得超过【】
A.6小时B.8小时
C.10小时D.12小时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53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A.子产B.叔向
C.驷歂D.邓析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46
6.《杂律》篇目最早出现于【】
A.《法经》B.《九章律》
C.《傍章》D.《开皇律》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51
7.下列云梦秦简的篇目中.涉及到法律内容的是【】
A.《工人程》B.《日书》
C.《为吏之道》D.《封诊式》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60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十款天条》D.《太平条规》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56
24.晚清的《法院编制法》废除了清初的三法司制度.规定实行【】
A.四级三审制B.四级两审制
C.三级三审制D.三级两审制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84
25.清末所颁布的《十九信条)规定,实行【】
A.总统制B.责任内阁制
21.清朝中央政府各部门就本部门行政事务进行编制,交由皇帝批准生效的单行法规称为【】
A.则例B.律例
C.格式D.科比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34
22.明清时期官员私人聘请的行政、司法事务顾问称为【】
A.书吏B.幕友
C.青吏D.僚属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50
23.太平天国时期,由洪仁玕制定的一部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革命纲领称为【】
C.《武德律》D.《贞观律》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28
14.唐律规定属于“不孝”罪的行为有【】
A.谋杀祖父母B.谋毁宗庙
C.别籍异财D.亲属之间相互侵害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12
15.宋朝法律规定,父母至少一方健在时收养的儿子称为【】
A.嫡长子B.庶子
C.立继子D.命继子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救五刑的是【】
A.赎刑B.墨刑
C.徒刑D.谴刑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3
2.2.商朝的审判制度可以概括为【】
A.南人B.汉人
C.色目人D.蒙古人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95
19.中国法制史上唯一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古代令典是【】
A.《晋令》B.《唐令》
C.《魏令》D.《大明令》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06
20.中国历史上最早废除宰相制度的王朝是【】
A.宋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17
C.董仲舒D.张斐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00
11.“准五服以制罪”始见于【】
A.《新律》B.《北齐律》
C.《北魏律》D.《泰始律》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14
12.古代直诉制度形成于【】
A.汉朝B.西晋
C.隋朝D.唐朝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24
13.隋朝制定的第二部法律是【】
A.《开皇律》B.《大业律》
C.立“起请”条D.篇目由12篇改为7篇
E.律例合编
正确答案:ABC(2分)教材P168
34.清朝中期以后典权制度完备的主要表现有【】
A.明确“典伸的定义B.区分典与卖
C.明确出典人的回赎年限D.明确房屋出典后的风险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