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镜头参数的含义

合集下载

摄像头镜头参数概念-sensor简介分析知识讲解

摄像头镜头参数概念-sensor简介分析知识讲解
4
一.Lens基本参数
CRA(主光线入射角)
指从镜头射出的主光线射入sensor的角度。
在光学系统中, Sensor上光能的接受效率不仅与CRA有关,还与Sensor的 Micro Lens开口布局有关。
因此在做Lens设计的时候CRA要尽量符合Sensor厂家提供的CRA参考值,这样才能 和他们的Sensor布局相配合,提高光能接收效率。通常镜头的CRA小于芯片的 CRA,且允许有2°-3°的偏差。因为因为镜头CRA太过小于芯片的CRA,就会出现像 面四角偏暗(受光不足)的情况,此时的光线到达不了pixel的边缘;镜头的CRA 大于芯片的CRA时,光线会折射到临近的pixel上,导致pixel间出现串扰,出现 图像的偏色,且在图像四周表现更明显。
16
二.Sensor
灵敏度(摄像头的光电转换能力) 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弱光情况下,灵敏度越高越好,但灵敏度过高时,图像噪 音信号较多, 清晰度可能会下降,影响画质。
17
二.Sensor
白平衡(传感器对在光线不断变化环境下的色彩准确重现的能力表示) 人眼所见到的白色或其他颜色同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光源的色温、物体的反 射或透射特性、人眼的视觉感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5
一.Lens基本参数
景深:指在被摄物体聚焦清楚后,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 其影像仍然清晰的范围
6
一.Lens基本参数
MTF(光学传递函数):常常用于光学系统 描述镜头的分辨能力,数值上为像的对比度与物的对比度的
比值 SFR(空间频率响应):常常用于成像系统 1mm的宽度中所能分辨的线对数
每一个空间频率下对应一个MTF值,MTF介于0-1之间
人类的眼睛之所以把一些物体看成白色的是因为人的大脑可以侦测并且更正像这样的 色彩改变,因此不论在阳光、阴霾的天气、室内或荧光下,人们所看到的白色物体颜 色依旧。

相机参数的基本知识

相机参数的基本知识

相机参数的基本知识相机是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必备工具,而相机参数则是决定照片质量和拍摄效果的重要因素。

了解相机参数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相机。

本文将介绍相机参数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一、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的多少。

光圈的大小由一个F值表示,例如F2.8、F4等。

光圈越大,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多,拍摄的照片亮度越高;光圈越小,进入相机的光线越少,拍摄的照片亮度越低。

光圈还会影响景深的大小,大光圈可以实现背景虚化效果,小光圈可以拍摄出整个景物清晰的效果。

二、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相机镜头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它决定了相机感光器件(如CMOS或CCD)所接收到的光线的时间长度。

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例如1/500秒、1/1000秒等。

快门速度越快,相机感光器件所接收到的光线越少,拍摄的照片会更加清晰,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场景;快门速度越慢,相机感光器件所接收到的光线越多,拍摄的照片会有一定的运动模糊效果,适用于拍摄流水、星轨等特殊效果。

三、感光度感光度也被称为ISO值,它表示相机感光器件对光线敏感的程度。

感光度越高,相机感光器件对光线的敏感度越高,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下拍摄出明亮的照片,但同时可能会产生噪点;感光度越低,相机感光器件对光线的敏感度越低,适用于在较亮的环境下拍摄照片,可以减少噪点的产生。

四、白平衡白平衡是相机校准色彩的一个参数,它决定了照片中白色物体的色彩是否真实。

不同的光源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白天阳光的色温较高,室内灯光的色温较低。

相机的白平衡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光源来调整,以确保照片中的白色物体看起来真实而不发生偏色。

五、对焦方式对焦方式决定了相机镜头对焦的方式和精度。

常见的对焦方式有单点对焦、区域对焦和全局对焦等。

单点对焦是将焦点锁定在画面中的一个点上,适用于拍摄静态物体;区域对焦是将焦点放在画面的一片区域上,适用于拍摄移动的物体;全局对焦是将整个画面都保持在焦距范围内,适用于拍摄风景等大范围的景物。

单反镜头参数

单反镜头参数

单反镜头参数1. 焦距焦距是衡量镜头视角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

焦距越长,镜头的视角就越窄,看起来物体越来越远;焦距越短,镜头的视角就越广,看起来物体越来越近。

在单反相机中,焦距决定了镜头拍摄的视野范围。

2. 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进光量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由一个数字来表示。

光圈值越小,光线进入镜头的数量就越大,镜头进光量越大;光圈值越大,光线进入镜头的数量就越小,镜头进光量越小。

光圈的大小不仅会影响照片的曝光和景深效果,还能对暗部细节和背景虚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指的是镜头能够对焦的最近距离,也就是镜头能够拍摄到物体的最近距离。

在一些拍摄特定主题的镜头中,对焦距离可能会成为一个关键因素。

对焦距离较近的镜头适合于拍摄微距、静物等近距离的主题,而对焦距离较远的镜头则适合于拍摄远距离的主题。

4. 镜头类型在单反相机的镜头市场上,有着不同类型的镜头可供选择。

常见的镜头类型包括:•广角镜头:视角宽广,适合拍摄大场景和近距离的主题。

•标准镜头:中等焦距,适合多种拍摄场景,是一种常用的全能镜头。

•望远镜头:焦距较长,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拉近,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题。

•长焦镜头:与望远镜头类似,但焦距更长,用于更远距离的拍摄。

•微距镜头:对焦距离非常近,适合拍摄微小物体的细节。

5. 镜头防抖技术许多镜头都配备了防抖技术,可用于减少由手持相机时的抖动引起的模糊。

防抖技术通常可以通过光学和电子两种方式实现。

光学防抖通过调整镜头元件的位置来抵消相机的晃动,而电子防抖则是利用图像传感器的平移或旋转来纠正抖动。

防抖技术可以大幅提升拍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

6. 镜头重量和尺寸镜头的重量和尺寸也是购买镜头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较大的镜头通常相对较重,不适于长时间的手持拍摄,但它们通常在光学性能上更出色。

较小的镜头则更轻便,便于携带,但可能在光学性能方面稍逊一筹。

选择镜头时需要根据使用需求和个人喜好综合考虑。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

摄像机镜头主要性能指标1. 焦距:焦距是指从镜头中心点到成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

焦距越长,镜头可以拍摄到更远距离的景物,同时视角也变窄。

而焦距较短的镜头则可以拍摄到更广角的景物。

2.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最大开口直径,以F数来表示。

例如,F1.4是一个大光圈,而F4则是一个小光圈。

较大的光圈可以让更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从而提高拍摄在低光条件下的表现。

同时,大光圈还可以产生较浅的景深效果。

3.对焦距离: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正常对焦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对焦距离越短,镜头越适合拍摄近距离的物体。

对于需要拍摄微距等特殊场景的摄影师来说,对焦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4.形变:形变是指在镜头拍摄广角景物时,图像发生的畸变现象。

常见的形变有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高质量的镜头会尽量减少形变的产生,以保证图像的形状是准确的。

5.反差度和分辨率:反差度是指镜头的成像能力,也就是图像中亮度变化的程度。

分辨率是指镜头能够捕捉到的图像细节的程度。

高质量的镜头应该具备较高的反差度和分辨率,能够呈现出鲜明的图像细节和细微的亮度变化。

6.噪点:噪点是指在低光条件下,图像中出现的像素颗粒状的噪声。

镜头的噪点性能关系到拍摄的图像质量。

高质量的镜头可以在低光条件下获得更少的噪声,从而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7.彩色畸变和色散:彩色畸变是指在镜头拍摄彩色图像时,不同颜色的边缘出现的色差现象。

而色散是指镜头折射光线时,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的不同颜色的光线出现不同的折射角。

高质量的镜头应该能够减少彩色畸变和色散的发生,以保证图像的色彩准确性。

8.防抖功能:防抖功能是指镜头通过光学或机械方式来减少拍摄时的抖动,以获得更加稳定的图像。

这对于手持摄影或者长焦拍摄来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因为抖动而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

9.镜头构造:镜头的构造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复杂的光学构造可以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和纠正光学问题。

而镜头的材质和工艺也会影响到镜头的质量和性能。

光学镜头参数详解

光学镜头参数详解

光学镜头参数详解光学镜头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参数会直接影响照片的成像效果。

在选择和使用光学镜头时,了解和理解这些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光学镜头参数。

1.焦距(Focal Length):焦距是指镜头成像的距离,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

较小的焦距表示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较大的焦距表示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的目标。

例如,24mm的镜头适合风景摄影,而200mm的镜头适合远距离的拍摄,如野生动物摄影。

2.光圈(Aperture):光圈是指进入镜头的光线通过镜头后,形成的光线的阀值大小。

光圈大小由F 值来表示,通常以f/加数字的形式表示。

较小的F值表示大光圈,光线进入镜头的数量多,可以获得较大的透视深度和模糊效果;较大的F值表示小光圈,光线进入镜头的数量少,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和清晰的图像。

如f/2.8的镜头适合夜间摄影,f/16的镜头适合风景摄影。

3.焦平面(Image Plane):焦平面是指通过镜头成像所形成的图像的平面。

这个平面在照相机内部,通常是在胶卷或者数码传感器上。

焦平面的位置直接决定了照片的清晰度和对焦效果。

镜头和焦平面的距离越近,对焦效果越好。

4.最小对焦距离(Minimum Focusing Distance):最小对焦距离是指镜头能够拍摄清晰图像的最近距离。

对于微距摄影或者拍摄小型物体,这个参数非常重要。

能够实现较短最小对焦距离的镜头更适合近距离的摄影,如拍摄昆虫或者花朵。

5.镜头构造(Lens Construction):镜头构造包括镜头组的数量和类型。

一般来说,镜头组越多,光线传输效果越好,成像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不同类型的镜头构造会对成像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球面镜头、非球面镜头等。

不同的构造能够满足不同摄影需求。

6.镜头口径(Lens Diameter):镜头口径是指镜头前端直径的大小,它决定了可适配的滤镜和镜头盖的尺寸。

在购买滤镜或者其他配件时,需要考虑镜头口径的大小。

镜头基本参数讲解

镜头基本参数讲解

镜头基本参数讲解镜头是由多个透镜、光圈和对焦环组成的。

其中玻璃镜片是镜头的核心,但仅有玻璃镜片是不够的,光圈控制与对焦机构也是镜头组成的重要机构。

镜头的光圈可以分为固定光圈和可变光圈,其中可变光圈又可分为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

同样的,对焦机构也有手动和自动之分。

在使用时,操作者需要观察相机显示屏来调整可变光圈和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明亮程度及清晰度。

镜头的焦距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光学后主点)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

平行光通过镜头后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所说的焦点。

焦距不仅仅描述镜头的屈光能力,且可作为图像质量的参考。

一般镜头失真随着焦距的减小而增大,因而选择测量镜头,不要选择小焦距(小于8mm)或大视场角的镜头。

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镜头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也就越小。

焦距越长,视场角就越窄;焦距越短,视场角就越宽。

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最后一个面到其像面的距离。

通过目标物所需视场及透镜的焦距,可确定工作距离(WD)。

工作距离和视场大小由焦距和CCD大小来决定。

在光学系统中,以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物体通过镜头的最大成像范围的两边缘构成的夹角叫做视场角。

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第一个面到所需成像物体的距离。

它与视场大小成正比,有些系统工作空间很小因而需要镜头有小的工作距离,但有的系统在镜头前可能需要安装光源或其它工作装置因而必须有较大的工作距离保证空间,通常FA镜头与监控镜头相比,小的工作距离就是一个重要区别。

景深(DOF)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摄物体前后的一定范围内都能够成像清晰的距离范围。

景深的大小与光圈大小、焦距、被摄物体距离以及相机的CCD大小等因素有关。

在摄影中,景深的大小是影响照片清晰度和美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镜头对某一物体进行聚焦时,胶片或接收器上会出现相当清晰的图像。

在镜头轴线前后一定范围内的点也会形成较为清晰的像点,这个范围就是相机景深。

景深表示在垂直于镜头光轴轴线的同一平面内的点,满足图像清晰度要求的最远位置与最近位置的差值。

监控摄像头参数详解

监控摄像头参数详解

监控摄像头参数详解一、不可小瞧的镜头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

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1、镜头的主要参数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

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

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视场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

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

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

F=焦距(f)/通光孔径。

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

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按视角的大小分类按光圈分类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1、感光元件的作用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

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 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大形成视频信号输出。

镜头库常用参数解释

镜头库常用参数解释

镜头库常用参数解释:镜头结构:镜头的结构主要指的是构成镜头的镜片数目情况。

一个镜头往往是由多块镜片构成,根据需要这些镜片又会组成小组,从而把要拍摄的对象尽可能清晰、准确的还原。

由于不同厂商、不同产品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因此绝不能简单的认为镜片的数目多好还是数目少好!不同镜头的镜片数目是用数字标识的,可谓一目了然。

比如“佳能EF28-105/3.5-4.5U”,标识为12组15片,这也就是说,这款镜头共有15片镜片,这15片镜片又分为12个镜头组,有的为1片成组,有的为两片成组,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对同样性能的镜头,一般认为透镜片数多些的成像质量好些,但对性能不同的镜头则不然,如变焦镜头的透镜片数则少得多。

然而,定焦镜头的成像质量一般却要高于变焦镜头。

焦距:理论上指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影像时,透镜(或透镜组)的第二节点至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因为第二节点与镜头中心十分接近,通常位于镜头中心略偏后一点点,所以也可以理解为“镜头中心至胶片(现在可叫感光器)平面的距离。

焦距长视角小景深小,焦距短视角大景深大。

标准镜头指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对于画幅为24×36mm的135相机的标准镜头焦距为50mm。

对于135相机来说,焦距在30mm 左右、视角在70°左右称为广角镜头;焦距在22mm左右、视角在90°左右成为超广角镜头。

焦距在200mm左右、视角在12°左右的称为远摄(长焦)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以下的称为超远摄(长焦)镜头。

(其实远摄镜头和长焦镜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现在已经不再区分了)镜头光圈:光圈值=焦距/光圈直径光圈值越大光圈越小,相同的曝光时间的进光量就越小,而且,根据本人经验,其拍摄清晰距离范围的也就越广,反之,范围越小。

大光圈的好处有除了可以减少曝光时间过长带来的手抖,和拍高速运动物困难的问题,还可以增加背景虚化,提高照片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镜头参数的含义1。

佳能AL:非球面镜片,英文全称 Aspherical 。

标记有此“ AL ”文字的佳能镜头,表明其在设计中采用的不是球面镜片。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镜片的数量,在降低重量和减小体积的同时,能提供更好的光学性能。

非球面镜片一般用来解决广角和变焦镜头中的眩光和边缘变形等问题。

另外在长焦镜头中也能提高光学素质。

宾得的镜头也同样使用“ AL ”来表示其使用了非球面镜片。

DO:衍射光学,英文全称 Diffractive Optical 。

标记有此“ DO ”文字的佳能镜头,配备多层衍射光学镜片,同时具有萤石和非球面镜片的特性。

简单地理解,这“ DO ”标识一般属于高档的佳能镜头。

EF:电子卡口,英文全称 Electronic Focusing 。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EOS 系列相机使用的电子自动对焦镜头,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

它能够应用在全画幅和 APS 画幅的佳能 SLR 和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红色圆点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F-S:APS 画幅数码单反专用电子卡口。

这是佳能专门为其 APS 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电子镜头,同样也是我们较常见的佳能镜头。

它只能够应用在 APS 画幅的佳能 DSLR 上,其显著特点是在接口处有一个白色方形用于对准机身卡位。

EMD:电磁光阑,英文全称 Electromagnetic Diaphragm 。

拥有此项技术的镜头可以电子控制开放和收缩光圈。

Float:浮动功能,英文全称 Floating System 。

这是佳能的一种镜头设计方法。

在近距离拍摄时,采取浮动设计的镜片会对近距离的像差进行补偿,以获得更优良的像质。

FP:焦点预置,英文全称 Focus Preset 。

拥有此标识的镜头,一般也属于佳能的高档专业镜头。

焦点预置功能可以让镜头记忆一定的对焦距离,设置距离以后,镜头便能自动回复到所设置的对焦距离,此对焦回复功能甚至在手动对焦模式下亦有效。

FT-M:全时手动,英文全称 Full time Manual 。

拥有全时手动的佳能镜头,可以在 AF (自动对焦)状态下,再手动调整镜头焦点。

IS:影像稳定器,英文全称 Image Stabilizer 。

这类镜头安装了佳能特有的影像稳定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抵消手抖动而引起的影像模糊。

这也是佳能高档专业镜头普遍拥有的标识之一。

L:豪华,英文全称 Luxury 。

它只会出现在佳能的专业镜头标识信息中,是顶级佳能民用镜头的标志。

这类镜头通常前端还有红色装饰圈,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红圈头”。

S-UD:S-UD 玻璃,英文全称 Super-UD glass 。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S-UD 玻璃镜片。

S-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一片 S-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D:UD 玻璃,英文全称 UD glass 。

这样的标识说明该镜头使用了 UD 玻璃镜片。

UD 玻璃的光学性能接近萤石,两片 UD 镜片的作用与一片萤石镜片的作用相当。

USM:超声波马达,英文全称 Ultra-Sonic Motor 。

使用 USM 技术的镜头可以实现无声、快速响应的自动对焦。

另外,标有“ Ultrasonic ”字样的镜头也同样是指使用了超声波马达。

2。

尼康AI: Automatic Indexing自动最大光圈传递技术发布于1977年,是Nikon 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

AI是指将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测光系统以便进行正常曝光测量的过程和方法。

当一个AI镜头被装在兼容AI技术的机身上时,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在机械连动拨杆的自动接合和驱动下传递给机身的测光系统,以实现全开光圈测光。

Nikon F2A、F2AS、Nikkormat EL2、FT3和FM是第一批获益于这项技术的机身。

代表镜头:Nikkor AI 50/1.4 AI-S:Automatic Indexing Shutter自动快门指数传递技术在1981年,Nikon对全线AI镜头卡口进行了修改,以便使它能够与即将投入使用的FA高速程序曝光方式完全兼容,这些修改后的新镜头就是AI-S卡口Nikkor 镜头。

根据镜头光圈环和光圈直读环上的橙色最小光圈数字以及插刀卡口上的打磨凹槽,非常容易识别。

当AI-S镜头用于Nikon FA机身时,它能够根据自身的焦距向机身提供信息以选择正常程序或高速程序,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方式时,它们能够在非常宽的光照范围内提供一致的曝光控制。

(因为AI-S镜头是为FA上的曝光“自动化”而定制的,因此机身的自动曝光连动拨杆能够非常流畅地控制AI-S镜头的光圈,以达到更为快速而精确的曝光控制)。

代表镜头:Nikkor AIS 50/1.4AF:SWM 马达自动对焦。

拥有此标识的尼康镜头,说明其采用了采用 SWM 马达。

此类镜头配合具有 AF 功能的机身,可以实现自动对焦;对于 AF 和 MF (全手动对焦)卡口兼容的机身而言, AF 镜头用在 MF 机身上,通常要丧失自动对焦能力。

AF-S: Silent Wave Motor静音马达代表该镜头的装载了静音马达(Silent Wave Motor,S),这种马达等同于佳能的超音波马达(ultrasonic motor),可以由“行波”(traveling waves)提供能量进行光学聚焦,可高精确和宁静地快速聚焦,可全时手动对焦。

可支持AF-S 镜头自动对焦的相机有 F5 ; F4; F100;F90X;F90;F80;F70;F65;D1;D1X;D1H;D100,其余的机身可以接用,也可以测光,但不能自动对焦。

代表镜头:28-70mm f/2.8 ED-IF AF-S Zoom-NikkorD型镜头:Distance 焦点距离数据传递技术代表镜头可回传对焦距离信息,作为 3D(景物的亮度,景物对比度,景物的距离)矩阵测光的参考以及 TTL 均衡闪光的控制。

1992年推出。

代表镜头:28-105mm f/3.5-4.5D AF Zoom-NikkorCRC:Close Range Correction 近摄校正。

采用浮动镜片设计,保证近摄时光学素质不下降,例如AIS 24/2.8、AF 85/1.4D IF之类均采用了CRC技术。

DC : Defocus-image Control 散焦影像控制尼康公司独创的镜头,可提供与众不同的散焦影像控制功能。

镜头的前端有一个散焦定位转环,该环上的光圈值从F2到F5.6共4挡,分别标在环的左右,用R (后景散焦)与F(前景散焦)来指示。

这是一种特殊的定焦镜头,其最大特点在于容许对特定被摄体的背景或前景进行模糊控制,以便求得最佳的焦外成像,这一点在拍摄人像时非常有价值,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根据所想要表现的来控制照片的各个部分,这也是其它厂家同类镜头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尼康只有2支DC 镜头:AF DC 105mm f/2D、AF DC 135mm f/2DDX:DX 系列镜头。

这类镜头是尼康生产的专门为 DSLR 使用的 APS 画幅的镜头,不可以使用在全画幅机型上。

另外,“ IX ”字样的标识也是尼康用于其 APS 画幅机型的镜头。

ED : 超低色散,英文全称 Extra-Low Dispersion 。

拥有此标识的尼康镜头采用了复消色散设计和采用特殊低色散玻璃镜片,用于减少彩色像差,从而提高长焦镜头像质,改善反差和提高清晰度。

宾得的镜头也使用“ ED ”字样作为使用超低色散技术的标志。

G型镜头与D型镜头不同的是,该种镜头无光圈环设计,光圈调整必须由机身来完成,同时支持3D矩阵测光。

这样的设计减轻了镜头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种镜头与F5、F100、F80、F65、F60、F55、F50、F401、PRONEA和D1机身完全兼容,对于F4、F90F90X、F70、F801和F-601等机身,只能使用程序曝光和快门优先曝光模式。

与剩下的其他机身不兼容。

G型Nikkor镜头操作更为简便,理论上没有误操作,因为它无需手动设置最小光圈。

这是塑料AF镜头的延续,针对那些几乎从不手动设置镜头的摄影者。

现在Nikon有将G型头推广的趋势。

代表镜头:28-80mm f/3.3-5.6G AF Zoom-NikkorIF :内调焦功能,英文全称 Internal Fousing 。

常规的镜头是靠移动整个镜头系统或者移动前镜组来实现对焦。

在长焦和长焦微距镜头中,标记有“ IF ”字样的镜头的是靠移动镜头内部的镜片组来实现对焦的,大大地改善了微距能力。

采用内调焦功能的好处是:保持在任何焦点处镜头的实际尺寸不改变。

同“ IF ”一样作用的还有“ RF ”(后部调焦)功能。

使用“ IF ”或“ RF ”来表示内调焦功能的还有适马、腾龙和图丽。

IX镜头1996年Nikon为APS相机Pronea发布的价廉、紧凑的镜头。

性状与塑料AF-D 镜头相同。

不能适配于非APS机身。

减少了预留给反光镜的空间,意味着这类镜头不同用于35mm相机,而且像场也太小,不足以覆盖35mm胶片。

但是标准的AF 镜头却可以用于APS相机。

Micro : 微距镜头是指这只镜头是微距镜头,或有微距拍摄的功能。

代表镜头:105mm f/2.8D AF Micro-NikkorN:New 新型Nikon一些改进型镜头的标志,例如著名的AF 80-200/2.8D ED(N)N/A:全时手动对焦与佳能的FTM一样。

M/A:手自一体调焦方式,英文全称 Manual/Auto focusing 。

拥有该标识的尼康镜头,具备手动 / 自动调焦切换功能。

P型镜头:内置CPU镜头机身内置聚焦马达是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但这个策略对巨大的望远自动镜头并不能很灵,这使得Nikon新机身无法高效使用望远镜头。

1998年Nikon 发布了内置了CPU手动聚焦长焦镜头(P),以满足AF机身先进的自动曝光功能,从而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尽管P型镜头看起来和AI-S镜头是一样的,但这些镜头却拥有AF镜头的电子和大部分性能。

目前只有3支P型镜头:500/4 IF-ED、1200-1700/5.6-8 IF-ED和45/2.8。

PC - Shift:移轴镜头移动镜头光轴调整透视的镜头。

多用于建筑摄影。

RF : Rear Focusing 后组对焦技术与IF不同的是,RF镜头由后组镜片(rear lens groups)完成对焦。

由于后组镜片比前组镜片要小,易于驱动,所以保证了迅捷的对焦速度,而且镜头长度一样不变。

RF对改善成像质量亦有贡献。

代表镜头:85mm f/1.8D AF Nikkor S:Slim 轻薄Nikon一些薄型镜头的标志,例如AIS 50/1.8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