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极环加成反应

合集下载

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在叠氮推进剂中的应用

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在叠氮推进剂中的应用
1,31,3-偶极环加成反应
周环反应有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和σ 移位反应。而其中的 环加成反应又分为[2+1]环加成,[2+2]环加成,[4+1]环加成。1,3偶极加成和[4+2]环加成即Diels-Alder反应。 本文主要介绍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的基础上,综述了该反应在 聚叠氮基缩水甘油醚(GAP)侧基改性、叠氮化合物固化以及在GAP推进 剂中的应用情况。
含有叠氮侧基的聚醚粘合剂可以与含有乙炔基的化合物 通过环加成反应形成三唑粘合剂。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 通过环加成反应形成三唑粘合剂。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这种 反应简单且非常有效,直接使用GAP可以合成一系列的1 GAP可以合成一系列的 反应简单且非常有效,直接使用GAP可以合成一系列的1,2,3 一三唑基缩水甘油聚合物及衍生物。 一三唑基缩水甘油聚合物及衍生物。
[3+2]环加成(1,3-偶极环加成)中常见1,3-偶极体
R
C N O 腈氧化物
+
-
R
N NR' C 腈亚胺
+
-
R
N O CH2
+
-
N 氧化醛亚胺
1,3一偶极环加成反在叠氮推进剂中的应用
常用的含能叠氮黏合剂
叠氮粘合剂是侧链带有叠氮基团的含能预聚物,常用的含能粘合 剂有聚叠氮基缩水甘油醚(GAP)、双叠氮甲基氧杂丁烷聚醚(BAMO)和 叠氮甲基氧杂丁烷聚醚(AMMO)等。 这类粘合剂应用在推进剂中,能够提高推进剂的比冲和燃速,改善 温度敏感系数,是高能低特征信号、低易损性推进剂理想的含能粘合 剂。
对GAP高聚物叠氦侧基改性 高聚物叠氦侧基改性
尽管含能粘合剂GAP在能量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尽管含能粘合剂GAP在能量性能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固体 GAP在能量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冲压发动机中,GAP推进剂在低压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差 推进剂在低压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差。 冲压发动机中,GAP推进剂在低压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差。为了 改善燃烧性能, 改善燃烧性能,可以通过添加弹道改良剂或者燃速调节剂来改 变压强对GAP燃烧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较好的燃烧性能。 GAP燃烧性能的影响 变压强对GAP燃烧性能的影响,从而获得较好的燃烧性能。

环加成反应简介

环加成反应简介

环加成反应摘要:环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其基础理论前线轨道理论也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

本文主要简介环加成反应和前线轨道理论,并对前线轨道在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环加成反应前线轨道理论 Diels-Alder反应环加成反应(Cycloaddition Reaction)是两个共轭体系结合成环状分子的一种双分子反应, 它是由两个或多个不饱和化合物(或同一化合物的不同部分)结合生成环状加合物,并伴随有系统总键级数减少的化学反应。

这类反应是合成单环及多环化合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有关环加成反应最早是德国化学家Diels与其学生Alder等在1928年通过环戊二烯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4+2]环加成实现的。

常见的环加成反应类型除[4+2]外,还包括[3+2], [2+2+2], [3+2+2], [4+2+2]等。

环加成反应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将不饱和链状化合物直接转变成环状化合物,包括三元、四元到九元、十元环等,且原子利用率高。

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药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前线轨道理论简介前线轨道是由日本理论化学家福井谦一提出的,他指出化合物分子的许多性质主要出最高占据分子轨道相最低未占分子轨道所决定的。

凡是处于前线轨道的电子,可优先配对。

这对选择有机合成反应路线起决定性作用。

鉴于前线轨道理论对于有机化学发展的重要性,他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1 前线轨道的几个基本概念分子周围的电子云,根据能量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能级轨道,根据能量最低原理,电子优先排入能量低的轨道。

前线轨道理论中,将用HOMO表示;未占有电子的能量最低的轨道称之为最低占有轨道,用LUMO表示(如图1-1)。

有的共轭轨道中含有奇数个电子,它的最高已占有轨道只有一个电子,这种单电子占有的轨道称之为单占轨道,用SOMO表示。

在分子中,HOMO轨道对于电子的束缚最为薄弱,LUMO轨道对电子的吸引力最强,因而前线轨道认为,分子加发生化学反应,本质上就是HOMO轨道与LUMO轨道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化学键的过程。

C82与甲亚胺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C82与甲亚胺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热潮.除了 Co C0 6 和 7 ,由于高压液相色谱(P C 技术 的 HL)
进 步, 多高碳 富勒烯 已经 被成功 分离 出来【 . 目 许 3 到 】
前为止, 人们 已经分离表征了 C6 ,的一种异构体I , 、C 的三种异构体[ 1 、C 0 8 0 8的一种 异构体 【】 8的一种 异  ̄】 n、C 2 构体I C4 钔 8的九种异构体I 但对高碳富勒烯化学 、 n 】 叫 等,
自从 18 9 5年富勒烯被发现 以来【, l 随着 Co J 6宏观量 合成 的突破 【 2 】 ,在世界 范围 内掀起 了富勒烯化学 的研 究
反应 , 如亲核加 成、 自由基加成 、环 加成 以及各种形式 的氢化、 卤化等. 加成反应是 富勒烯 化学修饰的重要 环 途 径。 的反应条件温 和 、收 率较高, 物具有 较好 的 它 产
性质 的研究,与 Co C 0 比还远远 不够. 6和 7相
研究较 多 的一类反应 ,1 极予 是多种 多样 的,如 叶 ,偶 3
富勒烯 的化学修饰 为富勒烯 的应用奠定 了基础,是 目前富 勒烯化 学研 究最 为 活跃 的领 域之 一【 .富勒 烯 l 的曲面结构使整个分 子具有 三维 兀共轭结构,但在分子 . 中只能检测 到微弱的总环 电流,因此 它更倾 向于烯烃 的
尚贞锋水 樊 玲
( 开大 学化 学系 南
李瑞芳
天津 3 0 7 ) 0 0 1
许秀芳
摘要
利用半经验 P 方法,研究 了C 2 甲亚胺叶立德 l 一 M3 8与 , 偶极 环加成 反应的机理与区域选择性,计算 结果表明: 8 3 c2
的1 一 。 偶极环加成反应遵循分步机理, 3 是一个放热反应: 反应活化 能随着 所加 成键 的键 长增大而增加, 无论是从热力 学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修饰卟啉化合物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修饰卟啉化合物
Ab ta t sr c Re e t c nl y, te h mo iiain f p r h rn y ,3 dp l r c co d i o i su id ne sv l d f t o op y i b 1 - ioa y la d t n s t de i tn iey. Th c o i e
维普资讯
第 2 0卷 第 5期
20 0 8年 5月
化 学 进

V0 . O No. 12 5

PROGRES N CHEM I T SI S RY
M a ,2 0 y 0 8
13偶极环加成 反应 修饰 卟啉化合物 * ,.
汪 磊 冯 亚 青 一 赵 冰 薛金 强 李 玉坤
Wa g L i F n a i n e eg Yx n lg
Z a ig Xu iqa g L u u hoBn e Jn in i k n Y
(col f hmcl n ne n n eho g ,Taj nvr t,T柚j 00 2 hn ) Sho o e i 西 er gadTcnl y i i U i sy i i 3 0 7 ,C ia C aE i o nn ei n
cc ad i rdc pas pr n r ei po dnmcte p P T a oet ht— nizr rna ic yl d io po ut l i o at l n ht y a i hr y( D ) spt i po s si rf i o tn ya m t o n o a na l o e te o i t a i l
d r aie y t e ra t n fp r h rn d p ls w t i oa p ie uc s C6 ec. i ic s e d t e 1, - ioa e v t sb h ci so o yi io e h dp lr h ls s h a 0 t i v e o p i o s ds u s d a h 3 dp l n r c co d i o fe p d d p r h rn w t zm eh n l e i f re y l a d t n o x a e o yi ih a o ti e yi sr e rd. i n p d e

苯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苯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苯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作者:张志鹏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47期苯炔作为有机化合物中活泼的中间体,反应活性高,在低温条件下就可以发生反应。

苯炔是指缺失两个氢原子的去氢苯,它主要包括三种结构,分别为l,2-去氢苯、l,3-去氢苯、l,4-去氢苯(图1),但一般情况下仅指1,2-去氢苯及其杂环类似物。

它参与的反应大致分为三类:周环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和过渡金属催化的反应。

其中周环反应就可以大概分为四种,主要包括D-A反应;[2+2]环加成反应;l,3-偶极环加成反应;1,4-偶极环加成反应;苯炔参与的ene反应。

苯炔的亲核加成反应分为多种,最主要的是:与氮和碳负离子的亲核加成反应。

苯炔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主要是通过钯催化反应制备多环芳基化合物。

1 周环反应1.1 Diels-Alder反应苯炔中碳碳三键的亲电性很强,在周环反应中可以转化成环戊二烯、呋喃、吡咯、四苯基环戊二烯酮等,然后再与其他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Snieckus等先用邻硅基芳基磺酸酯生成了中间体苯酰胺苯炔,再将苯酰胺苯炔与呋喃反应,最后得到了产率为63%的环加成的产物。

同样,氨基甲酸酯苯炔也可以与呋喃发生Diels-Alder反应,并且生成与其相似的产物,且产率为79 %,比上述苯酰胺苯炔与呋喃反应的产率都高。

Buszek等人发现,二卤素取代的吲哚,会在叔丁基锂的乙醚溶液中失去卤素原子生成苯炔的衍生物,然后衍生物与呋喃进一步发生加成反应,也会生成萘的衍生物。

Guitián小组将苯炔与两分子的呋喃发生反应,苯炔会与呋喃发生两次Diels-Alder反应的串联过程,然后选择性的得到了多芳环衍生物,再将多芳环衍生物经过酸化等简单操作,最终合成了大稠环芳烃。

李健等以CsF为催化剂,将苯炔在60℃条件下与亚甲基吲哚酮发生反应,在这种反应方法下可以生成含有萘结构的吲哚酮,这种方法在以后制备含萘结构吲哚酮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物构型的推定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物构型的推定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物构型的推定金杰;李菲菲;陈广美;刘瑾【摘要】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有多种选择性,因此产物往往也是由多个异构体组成.天然产物青藤碱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杂环化时,产物理论上有四个异构体,实验中只发现两个异构体.本文分析了青藤碱1,3-偶极环加成反应中的选择性,再根据产物的1H NMR、13C NMR、NOESY相关谱、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的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和软件模拟,最终确定了所得两种产物异构体-1和异构体-2的构型.本文的推定方法,在判定具有类似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物结构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期刊名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36)005【总页数】4页(P466-469)【关键词】1,3-偶极环加成;异构体;构型;选择性;青藤碱【作者】金杰;李菲菲;陈广美;刘瑾【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2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基于三原子4π电子偶极体系与亲偶极体的重键发生[3+2]加成,生成五元杂环(特别是五元含氮杂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反应[1-5].在对天然药物青藤碱的1-位进行杂环化时,我们使用间甲基苯基腈氧化物与青藤碱1-位C=C取代物1进行了1,3-偶极环加成反应(Scheme 1).此反应理论上有四个异构体A1、A2、B1、B2.Scheme 1 青藤碱衍生物的合成Scheme 1 Synthesis of sinomenine derivatives但在实验中我们只得到了其中的两个异构体:异构体-1和异构体-2.那么异构体-1和异构体-2分别对应A1、A2、B1、B2四个异构体中的哪两个呢?通常情况下,培养产物的单晶,再做单晶衍射,就会得到产物的绝对构型,但这种方法不仅花费大,而且需要首先培养出产物的单晶.本文将说明如何根据1,3-偶极环加成反应选择性,以及产物的1H NMR、13C NMR、NOESY相关谱,结合理论计算和软件模拟,来分析和确定异构体-1和异构体-2的构型.1,3-偶极环加成反应表现出三种选择性[2](Fig. 1):区域选择性(regioselectivity),生成一对区域异构体A、B;非对映选择性(diastereoselectivity,这里是endo/exo selectivity),比如区域异构体A是endo-A、exo-A一对非对映异构体;对映选择性(enantioselectivity),比如endo-A又是endo-Aa、endo-Ab一对对映异构体.Fig.1 1,3-偶极环加成的选择性Fig.1 Selectivities of 1,3-dipolar cycloadditon对于由芳基腈氧化物参加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同样也存在区域选择性.由于偶极体的中心N原子在产物异口恶唑啉中是以C=N双键形式存在,其3位取代基与环在同一个面上,产物的endo型和exo型相同,因此,非对映选择性消失,只有对映选择性.但是,如果重键带有具有手性中心的取代基时,由于手性中心不能相互呈镜像关系,则其对映选择性将会转变成为非对映选择性(diastereoselectivity,这里是diastereofacial selectivity),见Fig. 2.青藤碱是一个多环体系,并且含有手性原子,可以看作一个手性的取代基。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1,3-偶极环加成反应

冯亚青1 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噻唑并[3 [3, a]嘧啶类化合物 嘧啶类化合物, 李筱芳 ,于贤勇 ,冯亚青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 有机化学2010年第30卷第5 2010年第30卷第 735有机化学2010年第30卷第5期,735-739
BREAD PPT DESIGN
BREAD PPT DESIGN
Yamada等利用 酮亚胺与钴(III) (III)阳离子的络合 Yamada等利用 B-酮亚胺与钴(III)阳离子的络合 物催化氮-芳亚甲基苯基氧化胺(2,R2=Ar,R3 =Ph)与 物催化氮-芳亚甲基苯基氧化胺(2, =Ar, =Ph)与 (2 甲酰基- 环戊烯的1 偶极环加成反应。 1-甲酰基-1-环戊烯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反应 液中加入NaBH4的乙醇溶液猝灭环加成反应, NaBH4的乙醇溶液猝灭环加成反应 液中加入NaBH4的乙醇溶液猝灭环加成反应,将环加成 产物的醛基转化为更稳定的醇,产物19保持了1 19保持了 产物的醛基转化为更稳定的醇,产物19保持了1,3-偶 极环加成反应的收率、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极环加成反应的收率、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BREAD PPT DESIGN
通过六氢- 芳基-lH-比喃[2, d]并嘧啶-2(8aH)通过六氢-4-芳基-lH-比喃[2,3-d]并嘧啶-2(8aH)[2 并嘧啶 硫酮与丁炔二酸二甲(DMAD)的加成反应, (DMAD)的加成反应 硫酮与丁炔二酸二甲(DMAD)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 的吡喃一嘧啶并噻唑类化合物。 的吡喃一嘧啶并噻唑类化合物。
BREAD PPT DESIGN
叠氮基与碳叠氮基与碳-碳双 碳三键或碳键、碳-碳三键或碳氮三键的1 氮三键的1,3一偶极 环加成反应通常有很 多优点。 多优点。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物构型的推定

1,3-偶极环加成反应产物构型的推定

l , 3一偶极 环加 成 反应 是基 于三 原子 4 电子( ) 偶 极 体系 与亲 偶极 体 的重 键 发 生 [ 3 +2 ] 加成 , 生成 五 元杂 环 ( 特 别是 五元 含 氮杂 环 ) 的一种 非常 重要 的有 机 反应 [ 卜5 1 . 在 对 天然 药 物青 藤 碱 的 1一位 进 行 杂 环化 时, 我们 使用 间 甲基 苯基 腈氧 化物与 青藤碱 1 一位 c=C取代 物 1 进行 了 l , 3 一偶 极环加 成 反应 ( S c h e me 1 ) .
1 , 3一偶 极 环 加 或反 应 表 现 出 三 种 选 择 性 J ( F i g .1 ) : 区域 选 择 性 ( r e g i o s e l e c t i v i t y ) , 生

ch S e me 1 青藤碱衍生物的合成
Sc h e me 1 Sy n t h e s i s o f s i n o me n i n e d e r i v a t i v e s
此反 应理 论 上有 四个异构 体 A1 、 A 2、 B 1 、 B 2 .
但在 实验 中我 们 只得 到 了其 中的两 个 异构 体: 异构体 一l和异构 体 一2 . 那 么异 构 体 一1和 c o 异 构体 一2分别 对应 A1 、 A 2 、 B 1 、 B 2四个 异构 体 中的哪两 个 呢?通 常 情 况下 , 培 养 产物 的单 晶 , O 再 做单 晶衍 射 , 就会 得 到产 物 的绝对 构 型 , 但这 种方 法不 仅 花 费 大 , 而 且 需 要 首 先 培养 出 产 物 的单 晶 . 本 文将说 明如何 根据 1 , 3 一偶 极环 加成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6 —0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CONTENTS
1 背景介绍
2 各项反应
3
总结
BREAD PPT DESIGN
背景介 绍 1,3-偶极环加成反应(1,3-dipolar
cycloaddition)是发生在1,3-偶极体和烯烃、炔烃或 相应衍生物之间的环加成反应,产物是一个五元杂环化 合物。烯烃类化合物在反应中称亲偶极体。德国化学家 Rolf Huisgen首先广泛应用此类反应制取五元杂环化合 物,因此它也称为Huisgen反应。
BREAD PPT DESIGN
通过2-芳亚甲基-6,7-二氢-5H-噻唑并[3,2-a]嘧啶-3酮与靛红、肌氨酸的l,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 的螺噻唑并嘧啶类化合物,以期为药物筛选提供先导化合物。
李筱芳 ,于贤勇 ,冯亚青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噻唑并[3,2-a]嘧啶类化合物, 有机化学2010年第30卷第5期,735-739
BREAD PPT DESIGN
反应介 绍
通过1-苄基-3,5-双芳亚甲基哌啶-4-酮与靛 红、脯氨酸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 列新的螺哌啶-六氢吡嗪类化合物。
令玉林,刘彬,李筱芳,于贤勇,易平贵 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螺哌啶 一六氢吡嗪
类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02(2010)04一0101-03
BREAD PPT DESIGN
在氧化剂存在下吡啶叶立德与查尔酮进行1,3-偶 极环加成反应,一锅法合成2-苯基-3-乙酰基中氮茚, 以及用类似的一锅法合成1-苯甲酰基-2-苯基-3-乙酰基 吡咯并[2,I-a]异喹啉化合物。
王炳祥,徐助雄,吴婧 吡啶叶立德与查尔酮1,3.1偶极环加成反应制备2-苯基-3乙酰基中氮茚 有机化学 2006年第26卷第11期,1587~1589
2-芳亚甲基.6,7-二氢.5H-噻唑并[3,2-a]嘧啶.3-酮与 由靛红及肌氨酸原位反应生成的甲亚胺叶立德的1,3-偶极环加 成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对反应液的TLC检测表明 只有一种产物生成。
以前曾认为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经过一个双自由 基的中间体完成的,但现在大多认为1,3-偶极环加成反 应经过五元环的过渡态,是总电子数6π体系的协同反 应。它受溶剂的极性影响很少,而且是立体专一的顺式 加成反应。分子内或逆向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都是可 以发生的。
BREAD PPT DESIGN
BREAD PPT DESIGN
总结:
1-苄基-3,5-双芳亚甲基哌啶-4-酮与由靛红及脯氨酸原位反 应生成的甲亚胺叶立德的1,3-偶极环加成具有反应时间短 (20min)、收率高(>86%)的特点,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仅生 成一种产物。
通过六氢-4-芳基-1H-吡喃[2,3-d]并嘧啶-2(8aH)-硫酮与 丁炔二酸二甲酯的加成、环合反应得到一系列新化合物甲基 (2Z)-[5-(4-芳基)-3-羰基-5a,7,8,9a-四氢-5H,6H-吡喃[2, 3-d][1,3]并噻唑[3,2-a]并嘧啶-2(3I-i)-甲叉基]乙酯。具有 反应时间短(2-3h)、副反应少、后处理简单、收率高(>90%)的 特点。理论上该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
BREAD PPT DESIGN
在硝酮与缺电子烯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 中,常用的亲偶极体为3-(3-取代丙烯酰)-嗯唑烷-2-酮。
BREAD PPT DESIGN
Yamada等利用 B-酮亚胺与钴(III)阳离子的络合 物催化氮-芳亚甲基苯基氧化胺(2,R2=Ar,R3 =Ph)与 1-甲酰基-1-环戊烯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反应 液中加入NaBH4的乙醇溶液猝灭环加成反应,将环加成 产物的醛基转化为更稳定的醇,产物19保持了1,3-偶 极环加成反应的收率、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
BREAD PPT DESIGN
本工作以低廉的氯化苄和取代氯化苄为原料,替代通 常的溴化物,合成了苄叠氮(3a),对甲基苄叠氮(3b),对 氰基苄叠氮(3c),对氟基苄叠氮(3d),4,4'-联苯二苄叠 氮等(3e ),有效降低反应成本。
HU.Yan—Hong ,LIU,Shi—Ling TONG,Qin—Yu HUANG,Fa—Rong,SHEN, Yong—Jia QI,Hui—Min,DU,Lei。 Synthesis of 1-(Substituted benzy1)1,2,3-triazoles by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READ PPT DESIGN
通过六氢-4-芳基-lH-比喃[2,3-d]并嘧啶-2(8aH)硫酮与丁炔二酸二甲(DMAD)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 的吡喃一嘧啶并噻唑类化合物。
姚飞,曾荣今,王慧,沈鹏飞 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新型的吡喃一嘧啶并噻唑类化 合物 中图分类号: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02(2011)02—0101—04
BREAD PPT DESIGN
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合成五元杂环化合物的常 用方法。其中,以硝酮为1,3-偶极化合物、1,2-二取 代烯烃为亲偶极体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合成异嗯 唑烷衍生物的重要途径。
胡晓芬 冯亚青冰 李筱芳 手性Lewis酸催化硝酮与烯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有机化学 2005年第25卷第1期,1~7
叠氮基与碳-碳双 键、碳-碳三键或碳氮三键的1,3一偶极 环加成反应通常有很 多优点。
反应模块化
高产率
反应条件简单
立体选择性
后处理简单
BREAD PPT DESIGN
此类反应是经典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的精华。 故自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K.B.Sharpless提出点 击化学的概念以来,叠氮基参与的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
就在药物合成、分子印迹、超支化聚合物制备、纳 米材料的修饰等众多领域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重视。
叠氮基参与 的1,3-偶极 环加成反应
含能材料黏合剂 俊杰,夏宇,张晓勤,曲贵晨,常伟林,王建伟 1,3一偶极环加成反应 在含能材料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0621.3;TJ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2191(2011)03—0025—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