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语文第15课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盾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字词及与作者相关的知识; 2、领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理清文章的抒
情线索; 3、在整体感知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找出
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 情感,并赏析关键语句; 4、学习象征、对照与及烘托的艺术手法, 复习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修辞手 法。
学习目标
衬托 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 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 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 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 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3、作者是从 哪些方面进行 具体描写来突 出白杨树的? 白杨树外形的 总特征是什么?
干 笔直 丈把高 无旁枝
白 枝 笔直 向上 靠拢 成为一束 杨 树 叶 宽大 片片向上 没有斜生的
楠木
白杨树
对 照
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 形成鲜明对照;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 党蒋介石们,划清自己与固执派的界限, 表明自己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 的热爱。
巩固练习
1、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 吗?说说理由。
①不矛盾。
②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 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 常见。“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 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 民。
•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的基本作用有二:一 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物, 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家把 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奇妙地告知给读者。
• 《白杨礼赞》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 《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审 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般说 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皮 光滑 有晕圈 淡青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15课《白杨礼赞》分层作业基础巩固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tǎn)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____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shào)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_______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虬.枝( )②婆娑. (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①平tǎn( )②shào( )兵(3)依据语境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A.至少宛然 B.最多竟然 C.最多宛然 D.至少竟然(4)对下列句子语气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为感叹语气。
B.“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为祈使语气。
C.“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为陈述语气。
D.“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为疑语气。
【答案】(1)①qiú suō(2)①坦哨(3)A (4)B【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虬枝(qiú zhī):盘屈的树枝。
婆娑(pó suō):盘旋舞动的样子。
(2)本题考查字形。
平坦(píng tǎn):没有高低凹凸。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课件第15课《短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共40张PPT)

◇希特勒宣扬诺尔曼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以此发 动战争,给其他民族、人民带来痛苦的伤害。
六、知识运用
以“我应当怎么活着”为主题,共同探讨这一重大 的人生问题,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深入思考 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示:可以用一句简要的话或名人名言来概括, 也可以用一两句歌词来表达)
七、小结
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境遇的人都有 不同的生存观,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也就有了不 同的结果,或成功,或失败,或碌碌无为,平平淡 淡。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都能够重新 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他人、对社 会有用的人。 人不会因为获得许多爱而觉得人生有 意义,却会因为付出许多爱而肯定生命的价值。
八、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1)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 迁)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五、建构新知
(3)名人:
◇观音愿承担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孽,耶稣为解救 整个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
◇毛泽东、周恩来、孙中山为实现民族解放、中华 复兴而活着。 ◇马丁路德金、林肯为实现黑人的解放而活着。 ◇马克思为替工人阶级谋福利,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而活着。
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 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 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 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2、理解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 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
渴望爱情
我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崇 高 而 伟 大 的 情 怀
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和《永久的生命》PPT优选课件

冰心:“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 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 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一九九七年九月,当她去世的噩耗传来,印度政府为她 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 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哀伤的眼泪。
“深深的苦海”指人类生存环境充满苦难,“濒临绝 望”说明没有完全绝望,面对人生的苦难,虽然免不 了磕磕碰碰,免不了各种阻碍,但是在这三种激情的 支配下,作者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
(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含义:
2、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 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像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 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 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2、文章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总提人生追求
分述追求理由
总结表明态度
文章总体结构
爱情带来狂喜
爱情摆脱孤独
我 (渴望)爱情
爱的结合能见到天堂
值
为
了解人类的心灵
得
什 (追求)知识 么
知道星星为何发光 理解毕达哥拉斯思想
为 它
而
活
饥饿中的孩子
活 (同情)苦难 被压迫被折磨者
着
着
孤苦无依的老人
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3、1950年,瑞典文学院授予他该年的诺贝尔 文学奖,以表彰他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 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文学 家
4、起草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 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成为保卫世界和 平的坚强战士——国际和平战士
思考:1、支配作者一生的是哪几种激情?
三种: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 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第15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情感脉落,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2.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体会和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品味语言,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及效果。
【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脉落,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及效果。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诵读古诗题白杨图茅盾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2.导入新课这首诗写了一种白杨树。
大家看他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白,白的那样朴素;绿,绿的那样富有生机,催人奋进。
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第一次看到白杨树时,就惊奇地叫了一声,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篇散文《白杨礼赞》。
今天我们就一起品读白杨,礼赞白杨。
二、知识简介1.作者简介茅盾 (198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1921年曾与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总称《蚀》三部曲)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虹》,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总称《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等。
茅盾文学奖: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中国作家协会以茅盾先生捐赠的25万元稿费为基础,于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奖”,目的是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茅盾文学奖,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2.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
当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
他目睹了北方抗日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
同时,他也看到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现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5 白杨礼赞第一课时

15 白杨礼赞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找出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 2.理清文章的抒情线索,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 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难点) 3.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对白杨树以及像白杨 树一样的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素养)
精读细研
方法指导
象征 1.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意义不是事 物本身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 2.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主要是着眼于局部 的语言表达效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文章立 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表达象征意义之 前,往往要对这一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突出其某方面的特点, 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3.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 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白杨树
不平凡
外部形态
内在气质
精读细研 白杨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子的?
“黄绿错综”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写其色彩 写其辽阔 写其平坦
生长在高原上:雄壮、伟大;倦怠、单调。
精读细研
读第3段,找出白杨外形的“不平凡”。
外形
品质
干 笔直 丈把高 无旁枝
枝 笔直 向上
靠拢
叶 宽大 片片向上 不斜生
皮 光滑 有晕圈 淡青色
精读细研
把“四个难道”改成陈述句,大声朗读,体会两组句子 的不同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白杨礼赞(共56张PPT)

黄的是土, 未开垦的荒地, 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而成的 黄土高原的外壳
那就是白杨树,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 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2020/3/22
37
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象有何特
点?作者感受又如何?这些景观和 感受对表现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自然景象:黄绿错综,坦荡如砥,无边无垠 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 不平凡 ,接下来并不 说明道理,而是在第二自然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 了白杨树的 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四自然段起 承上启下 作用,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五段描绘了白杨树 的 外形 和性格 ,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七、八 段把白杨树和 北方农民 联系起来,点明了主题,最后 第九段以斥责 楠木 赞美白杨树结尾。
在文章中找出集中描写 白杨树的段落, 说一说白杨树与北方军民 有哪些相似点。
直那 的是 干力 ,争 笔上 直游 的的 枝一 。种
树 , 笔
笔
笔
那
直
直
是
的
的
力
枝
干
争
。
,
上 游
的
一
种
树
,
2020/3/22
人它 工的 似干 的通 ,常 一是 丈丈 以把 内高 绝, 无像 旁加 枝过 。
22
2020/3/22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 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 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 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 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研读语段:七八段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意志
相同的地域,相同的品质
思考
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五课《白杨礼赞》课件

象征手法
现在,我们且从比较简单的例证中获得一般的理解,如五星红旗象征新中国, 星条旗象征美国。因为国家是一种理念,不是一般的感情,所以是象征,而不是 抒情。在本文中,白杨树直接转化为一种政治和军事的理念,而不仅仅是感情。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白杨是一种理念的象征,本文即使有某些抒情的成分,也是 从属性的。
所有上述的句子,都不是直接的陈述,不是肯定的语气。一连串的以“难道”为开头的反问 句中,“难道”是委婉格修辞,是对读者想象的尊重和启发,比起肯定句,更具肯定的情感。这 里的反问,兼具了委婉和坚定双重功能。
象征手法
《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什么? 明确:象征是什么呢?简单地说,是在感性描绘中隐含理念,思想。象征与比喻 不同。如果是比喻,就是把白杨作为本体,去比作另一种东西,如白杨像闪光的 宝剑,本体是白杨,喻体是宝剑,二者共存。而把白杨直接说成是哨兵,那就不 能叫做比喻,而叫做暗喻。暗喻如果表现一般的感情,那还只是暗喻;如果表现 的是一种比较深刻的理念、思想,那就变成了象征。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教师点拨:强化情感的力度,不是感性的描绘,而是再次直接赞美,并且设置悬 念,引起读者的疑问:“不平凡”究竟表现在哪里?)
整体感知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 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第9段: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 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 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 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 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 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