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吕布篇教案之一
介绍吕布PPT课件作品

人物生平
效力董卓
• 吕布因其勇武被并州刺史丁原任为骑都
尉,后屯于河内,任其为主簿,大见亲 待
• 。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大将军何进
密谋诛杀宦官,并为执金吾。董卓入京 之后,诱吕布杀丁原,并任他为骑都尉, 非常信任、喜爱他,不久再任他为中郎 将,封都亭侯。
当时,王允、士孙瑞、杨瓒等密谋
暗杀董卓,于是拉拢吕布,吕布答应,
成功刺杀董卓,任职奋武将军,假节,
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投靠各方
董卓死后两个月,其旧部属李傕和郭汜等本想解散部 队,归隐田野,途中遇贾诩献计,召集旧部,攻入京城, 吕布战败,于是仓皇出逃。吕布先投靠袁术,但因袁术 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绝, 于是吕布改投袁绍。在袁绍处,吕布与他联手大破黑山 军,但吕布又恃著功劳,向袁绍请兵,袁绍不应许,吕 布将士又多暴横,所以吕布又被袁绍赶走。之后吕布投 靠了张杨。
不从复智 虎 评 国未 复勇
——
被古无慧 那 》 志有 ,,陈 消到常的样) 若唯而寿
历
灭今,谋的译 此利无: 的,眼略 勇 文 吕不 是英“
史
。没中, 猛 : 布夷 视奇吕 有有轻 , 吕 臧灭 。之布
评
象的抚 却 布 洪也 自略有 这只狡 没 有 传。 古,虓
价
样是诈 有 咆 第( 及轻虎
的私而 超 哮 七《 今狡之
《三国演义》描写他持方天画戟,骑 赤兔马,头戴金冠;“三英战吕布”时关 羽、张飞、刘备三人围攻吕布,亦未能将 其战倒;又直接写他成为丁原、董卓的义 子,加上自己姓吕,所以张飞说他是“三 姓家奴”;加插了王允使计,以美女貂蝉 离间他与董卓的“连环计”。 并州定襄县 (今山省太原市以北、忻州市东南部)东 南的中霍村据传是吕布故里,有“霍清 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 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
吕布连招教学教案模板

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吕布的基本技能和特点。
2. 熟练掌握吕布的连招技巧,提高实战能力。
3. 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意识和策略思维。
教学重点:1. 吕布基础技能连招2. 进阶技能连招3. 中途快速换装技巧教学难点:1. 吕布连招的时机把握2. 团战中吕布的定位和作用教学准备:1. 王者荣耀游戏客户端2. 吕布角色及铭文、出装推荐3. 教学PPT或视频教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吕布的技能动画和英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吕布在王者荣耀中属于什么类型的英雄?他的技能有哪些特点?二、技能讲解与基础连招教学(10分钟)1. 技能讲解:- 被动:吕布的普攻带有真实伤害并回复生命值。
- 一技能:附魔状态下的下一次普攻带有真实伤害和生命回复。
- 二技能:释放后周围目标越多护盾越厚,其次可以减速敌方。
- 三技能(大招):跳跃击飞敌人,造成伤害和减速效果。
2. 基础连招教学:- 1技能+闪现:用于快速接近敌人或躲避敌方技能。
- 大招+闪现:通过闪现增加大招伤害的命中率,落地击飞敌人。
三、进阶技能连招教学(15分钟)1. 进阶连招讲解:- 21大招闪招:通过二技能附魔、一技能放出后迅速放出大招,在伤害瞬时叠加时也可以增加AOE幅度,最终接闪现来增加技能命中率。
2. 演示进阶连招:- 教师现场演示进阶连招,讲解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实战演练与指导(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尝试使用吕布进行对抗。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五、中途快速换装技巧教学(10分钟)1. 换装时机:- 根据战局和装备需求,适时进行换装。
2. 推荐出装:- 开局:鞋子、小布甲、守护者之铠、破军。
- 中期:根据战局和装备需求进行选择。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吕布连招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实战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3. 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吕布连招,并在实战中运用。
三国演义吕布篇教案之二

《三国演义-吕布篇》教案之二教学目标:1、在学生阅读的基础和教师布置的练习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吕布生平和性格特点。
2、掌握部分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背诵“赤兔马”诗二、师生共同分析吕布为人和事件。
六、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司徒(官名,职位相当于宰相)王允,设计使董卓和吕布两人反目成仇,董卓最终命丧于义子吕布之手。
你知是何计吗?观二人皆好色之徒,用连环计,先将貂禅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然后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
有诗叹之曰:“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貂禅简介:貂蝉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美女,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貂蝉故里在太原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
在“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对联一幅:“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姓任,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
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
不久董卓专权。
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
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
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欲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予关羽。
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
七、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jué)听贾诩(xŭ)却说吕布杀了董卓后,董卓部属李傕等领西凉兵前来复仇,吕布大言:“量此鼠辈,何足数也!”当他部将李肃被西凉军劫寨,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来见吕时,布大怒曰:“汝何挫吾锐气!”遂斩李肃,悬头军门。
吕布亲率大军与西凉军对峙。
李傕当然打不过吕布,但他用计: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另外领军抄击其后,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
张、樊二公,却分兵两路,径取长安。
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
吕布果然中计,后知京城危急,急领军回,背后李傕、郭汜[sì]杀来。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教案设计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其背景故事。
2.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3. 掌握运用逻辑和情感两种分析方法来理解和评价人物。
4.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主要人物介绍及其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
3. 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分析。
4. 人物行为和决策分析。
5. 人物对于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对该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人物介绍(15分钟)依次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吕布等,并简要说明他们在故事情节中的重要地位。
3. 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分析(20分钟)通过带有情节片段的引导,让学生感知并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鼓励学生观察人物言行和与他人的互动,从中推测人物的性格特点。
4. 人物行为和决策分析(25分钟)以故事中的经典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行为和决策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尝试理解人物做出某些选择的动机和目的。
5. 人物对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影响(20分钟)分析各个人物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从宏观角度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战争进程和历史发展的贡献或影响。
6. 总结和讨论(15分钟)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与发现,加深对三国演义人物的理解,并展开讨论,比较不同人物之间的异同点。
四、教学辅助工具:1. 三国演义电子文本或纸质书籍。
2. PPT演示材料,包括人物形象和情节片段等。
3. 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白板笔。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情况,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 口头回答问题:询问学生关于人物的问题,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同的人物特点和对故事情节的贡献,评估他们的群体合作和思维深度。
六、教学延伸:1. 阅读三国演义全文,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复杂性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标题: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三国演义》导读与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 学生能够分析《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4.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三国演义》的背景与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文本导读与分析(30分钟)1. 教师借助教材或其他资源,逐章节导读《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剧情;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三、角色扮演与情景再现(4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故事情节或场景;2.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特点;3. 各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学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4. 教师适时介入,指导演员发挥角色特点,加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
四、文本解读与写作练习(30分钟)1. 教师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或描写,请学生分析、解读,并进行讨论;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创作角色对话、解读文本或描述故事情节;3. 学生互相分享并互评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学生需要继续阅读、思考和分析《三国演义》;2. 鼓励学生展示对于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国演义情节教案

三国演义情节教案一、引言《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战争纷争和各种英雄豪杰的故事。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本教案将根据《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经典情节,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文学巨著。
二、情节一:桃园三结义1. 情节梗概朋友关羽、张飞和刘备在桃园结拜为兄弟,发誓生死不离。
2. 教学目标通过讲述桃园结义的情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重义气、讲情谊的传统美德。
3. 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展示桃园三结义的情景。
- 分组讨论并总结桃园结义故事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观念。
三、情节二:赤壁之战1. 情节梗概曹操率大军进攻东吴,被刘备和孙权联合打败。
2. 教学目标通过讲述赤壁之战的情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智谋和合作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重演赤壁之战的关键场景。
- 分组讨论并总结赤壁之战中出现的军事战略和智谋。
四、情节三:三顾茅庐1. 情节梗概刘备多次上山拜访诸葛亮,最终诸葛亮愿意出山辅佐刘备。
2. 教学目标通过讲述三顾茅庐的情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和重视智慧的文化传统。
3. 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重演刘备去茅庐请诸葛亮的场景。
- 分组讨论并总结三顾茅庐过程中体现的智慧和人才选拔的原则。
五、情节四:卧龙诸葛亮1. 情节梗概诸葛亮为刘备提供智谋,协助刘备建立了蜀国。
2. 教学目标通过讲述卧龙诸葛亮的情节,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智者的形象和重要性。
3. 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展示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
- 分组讨论并总结卧龙诸葛亮在故事中的智慧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六、情节五:三英战吕布1. 情节梗概关羽、张飞和刘备联合对抗吕布,在激战中展现了勇猛无敌的战斗力。
吕布的技能连招教学设计

吕布的技能连招教学设计作为三国时期最具威名的猛将之一,吕布以其强大的战斗力和卓越的战术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技能连招堪称经典,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轻松击败敌人,还能够让玩家感受到真实的三国战场氛围。
本文将为各位玩家详细介绍吕布的技能连招教学设计,帮助玩家在游戏中更好地驾驭吕布的力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吕布的技能组合。
吕布的技能包括:技能A“方天画戟”、技能B“戟顶”和技能C“无双”。
这三个技能组合在吕布的连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吕布的技能连招设计。
1. 普通攻击连招:吕布的普通攻击连招是他最基础的技能连招。
玩家可以通过不断点击普通攻击按钮来实施连击。
普通攻击连招可以有效地消耗敌人的生命值,并且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可以将敌人击退或击倒。
2. 技能A“方天画戟”连招:技能A是吕布的主要输出技能。
在连招过程中,技能A可以有效地击退敌人,并造成大量伤害。
在使用技能A时,玩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位置,以最大化技能的效果。
3. 技能B“戟顶”连招:技能B是吕布的位移技能。
在连招过程中,技能B可以帮助玩家更好地调整自己的位置,躲避敌人的攻击,并重新找到最佳的进攻时机。
在设计连招时,玩家可以通过在技能A或普通攻击之后使用技能B,快速进行位移和再次攻击,达到更好的连招效果。
4. 技能C“无双”连招:技能C是吕布的终极技能,也是他最强大的技能之一。
在连招过程中,技能C可以对范围内的敌人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击退。
在使用技能C时,玩家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位置,以最大化技能的效果,并确保不会被敌人打断。
在设计吕布的技能连招时,玩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灵活和机动性:吕布是一个非常机动的角色,玩家需要合理运用技能B和普通攻击连招进行位移,躲避敌人的攻击,并找到最佳的进攻时机。
- 技能的组合使用:在连招中,玩家需要合理组合使用吕布的技能A和技能C,以最大化输出和伤害效果。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abf02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b.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1.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猜一猜: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二、说一说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
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
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吕布篇》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1、在学生阅读的基础和教师布置的练习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吕布生平和性格特点。
2、掌握部分文言词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讲讲吕布生平
二、师生共同分析教师练习
1、吕布最先在《三国演义》出场是在董卓于温明园中。
当时董卓屯兵城外,横行街市;出入宫庭,略无忌惮。
当是时,董卓欲废帝,立陈留王。
诸官听罢,不敢出声。
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卓视之,乃荆州刺史丁原也。
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
这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李儒急进曰:“今日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日向都堂公论未迟。
”
此时,吕布事荆州刺史义父丁原。
凭借威武的相貌和历来的名声,使丁原免遭劫难。
2、人报丁原引军城外搦战。
卓怒,引军同李儒出迎。
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建阳指卓骂曰:“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
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董卓未及回言,吕布飞马直杀过来。
董卓慌走,建阳率军掩杀。
卓兵大败,退三十余里下寨。
千军万马,有吕布一人得也。
但战场上始终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
董卓手下虎贲(bēn)中郎将李肃深知吕布弱点,曰“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
”
你知道吕布的弱点是什么吗?
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董卓也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他送给吕布的钱财也颇多。
尤其是“赤兔”马。
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后人有诗单赞“赤兔马”:(背诵)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
3、吕布在利益的驱使下,是夜二更时分,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
原正秉烛观书,见布至,曰:“吾儿来有何事故?”布曰:“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原曰:“奉先何故心变?”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
”
感言:是谁不仁,丁原乎?吕布乎?
吕布寒门出身,年轻的时候因为“骁勇有力在并州当差”,被荆州刺史丁原看中,惺惺相惜,待他非常好,后来收他为义子,便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自始至终对吕布信任有加。
可以说,丁原是吕布的第一个伯乐。
直到吕布提刀闯入营帐,要杀他时,依然没有醒悟。
悲哉,丁原!
4、次日,布持丁原首级,往见李肃。
肃遂引布见卓。
卓大喜,置酒相待。
卓先下拜曰:“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布纳卓坐而拜之曰:“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
”卓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
卓自是威势越大,自领前将军事,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hù]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感言:先杀义父,再认义父,吕布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弑父背主,让人鄙视。
5、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董卓废嫡立庶,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时曹操行刺董卓未果遭通缉,在家乡陈留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
十八路诸侯会聚洛阳,歃]血为盟,袁绍为盟主。
两军阵前,吕布出战。
文中叙道:
吕布出阵: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
且看吕布的威武与勇猛,他与诸将交手过程与结果:
①河内名将方悦:。
②张杨部将穆顺:。
③孔融部将武安国:。
④北平太守公孙瓚:。
⑤张飞:。
⑥张飞、关羽:。
⑦三英战吕布:。
感言: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但他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他没有善终。
可见一个真理:性格决定命运。
赞拜不名:臣子朝拜帝王时,赞礼官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
这是皇帝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
入朝不趋:谓入朝不急步而行。
古代臣子入朝必须趋步以示恭敬,入朝不趋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殊遇。
剑履上殿:古代得到帝王特许的大臣,可以佩剑穿鞋上朝,被视为极大的优遇。
威福莫比:语出《书.洪范》:谓当权者妄自尊大,恃势弄权。
此四点:形容权臣威势无双,权势滔天,目中无人,不将皇帝放在眼中的意思。
五、歃血为盟shà xuè wéi méng :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出自《三国志》裴注的《曹瞒传》,意思是人才如吕布,马如同三国名马赤兔,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万里挑一。
①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
②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
③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
吕布挥戟拍马来迎。
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
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
④北平太守公孙瓚:战不数合,败走。
⑤张飞: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⑥张飞、关羽:两人夹攻吕布。
三匹马丁字儿厮杀。
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⑦三英战吕布:个围住吕布。
转灯儿般厮杀。
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
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
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
三、学生复习,并注意字翻译和部分句子的解释
四、作业:完成后一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