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
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听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有感

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听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有感三、要上好语文课,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1、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
从那些名师、专家的课和讲座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身的文化修养都很高。
所以他们能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很好地驾驭课堂。
在听了名师们的讲座之后,我私底下曾和一位名师交谈,说她的语文课为什么上得那样好?你猜她是怎样回答的?她说,她从四十岁才开始教语文课,之所以敢站在全国这么多观众面前讲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书本。
由此,我想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要多读书,多学习。
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只有将读书学习视为提高自身生命质量的源泉,只有能真正静下心来快乐地输入,自觉地输出,这样才能既利于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语文老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老师如果能以自己这些过硬的基本功经常去影响学生,学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其次,语文老师还要有一点“万金油”,作为驾驭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诸如音乐、绘画能力等。
在课堂上要能够随机应变,机知灵活地驾驭课堂,该歌唱时就歌唱,该画画时就画画……情由景生,景随情出。
总之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然就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样,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也充实了课堂教学,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语文老师要有满腔的激情,去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盎然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有意注意是短暂的,特别是小学生,其学习兴趣极易转移,身心也会产生疲倦。
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有满腔的激情感,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去刺激和感染学生,教师不要将工作中的不满的情绪带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认真读书,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也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品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
总之,要真正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上好语文课确实不易。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

1、第一天见到自己的学生,不妨把自己的名字大方地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大声称呼自己。
假如他们直呼你名,你要夸赞他勇气可嘉;假如他略去了你的名字,叫你:“X老师,您好!”你要立刻回应:“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2、当课堂出现你不喜欢的噪音时,最好的办法不是大声喊“静下来”,而是将你带着威严的目光盯住一个学生,等他安静了,你再盯住下一个学生,不用多久,教室里马上安静下来了。
3、学生有进步或者回答很精彩的时候,你要带头鼓掌,掌声要真挚热烈;请学生回答问题或帮你做事时,千万不要用食指戳点,而是要将手掌朝上,轻柔上抬。
4、找“犯了错误”的学生谈话时,要让他坐在你的对面,不要急着开口批评,而是用眼睛盯住他,然后要他自己说哪里错了;找“心理有疙瘩”的学生谈话时,要让他坐在你身边(小于50厘米),先用手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然后才开始疏导。
5、带上一个本子,找个无人的中午去各个班级转转,看看每个班级墙面上班主任贴挂着的东西,记下你觉得有创意的做法,然后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哪些值得自己借鉴。
6、开首次家长会之前,先表扬开会没迟到的家长和手机关机的家长:“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到的最早的是XXX家长,此外XXX、XXX等家长也很准时,可见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非常重视;有的家长一见会议开始,马上关闭了手机,这素质真是了不得。
我为我们班有这样的家长感到欣慰!”估计立马会有家长悄悄关机,并且以后开会基本上不会有家长迟到了。
7、当你单独和某个学生相处时,要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你很在乎他,他的微小进步让你很开心。
8、批评一个学生之前,先起码找三个优点表扬他。
9、端端正正地在备课本上写好每一个字,哪怕你的字不漂亮。
除非你读懂了一份优秀教案的设计意图然后去“照样画葫芦”,否则尽量不搬抄。
自己设计朴实可操作的教案更有用。
10、记住,每天课后或睡前反思记录自己当天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比什么都重要。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激情焕发生机活力彰显灵慧

激情焕发生机活力彰显灵慧激情焕发生机活力彰显灵慧湖北省竹山县沧浪中学熊彩宝语文是一门陶冶性情、提高修养的学科。
语文教师营造的“激情课堂”就是星星之火,能让学生笔者多取课堂感,思路更清二、激情让学生焕发生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奇易动的特征,鲜活灵动的个性,自然决定了他们涌动的激情。
而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唤醒和激励学生,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地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
学生的激情一旦被点燃,他们在课堂上精神会更振奋,情绪会更高涨,注意力会更集中,发言会更踊跃,思维会更活跃,观念会更异彩纷呈,作业会更一丝不苟,教学效果自然会更佳。
因激情他们的志更显露、趣更浓厚、笑更灿烂、语更甜美、眼更迷人、行更活跃、思更童化、智更灵慧,呈现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状态。
具体地说,有了激情,他们的预习会自发自主、会多角度触摸、多手段运用、多思考问题、多提出问题、多解决问题;他们进入课堂会精神振奋、情绪高涨、精力集中,这就是我们本质意义上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整个是一种令人畅快淋漓的境界。
碰撞、好四、激情让教材流光溢彩《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素养、倡导的学习方式、阶段目标、评价要求等,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材体现出来的。
若教材把握好了,发挥好了,课程的大体精神就基本得到落实。
所以,教师要跟学生一道好好研究、吃透、用好教材。
有激情的教师通过对文本读赏、感悟、对话,让文本蕴含的情感尽情显露、尽情喷发。
有了激情,就有了对教材的重视、关注、钻研;就有了对教材的深刻见解、使用构想、效果期盼;就有了课堂的运用自如、适量适度、渐入佳境;就有了师生或异或同的感受、启迪、收获;就有了师生体悟、实践、应用、升华。
教材中有柔情就“激”出一泓清泉,碧波荡漾;有温情就“激”出馨香怡人,心情舒畅;有亲情就“激”出体贴入微,亲近无间;有闲情就“激”出自由自在,悠然自得;有友情就“激”出无所顾忌,倾吐胸臆;有别情就“激”出依依相惜,恋恋不舍……如此,教材的人性、人文、人情色彩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材文本中的喜怒哀。
走进语文,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走进语文,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摘要: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无不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
走进语文,学会咬文嚼字,学会逐字逐句推敲,才能真正达到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关键词:语言文字品味魅力如何走进语文?需要教师不断地唤醒,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话语者。
让学生知晓,我们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
真正达到品味文字“魅力”的追求。
一、“因字成词”忧人心遥想当年,正值年幼,总爱钻到自己家西边的一座书场里,听江湖艺人“说书”。
什么《薛仁贵征东》……听了一本又一本。
记得第一次作文,用上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两个四字词,竟赢得了老师的啧啧称赞。
之所以在这里怀旧,是因近段时间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教学案例:我校在家长开放日,各老师向家长展示教学风采。
结果学生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师:谁能给“脚”字组词?(生:小脚丫、大脚、臭脚、洗脚店。
)师:谁能给“摩”字组词?(生:摩托车、按摩店。
)师:谁又能给“勾”字组词?(生:勾画、勾引、勾三搭四……)听课的家长听得是哈哈大笑,而笔者却听得心惊肉跳。
可以肯定,这些小学生生活的天地里,一定少有我们70、80后家长、老师们当年流连忘返的书场,而包围着他们的,大多是所谓的“洗发店”“洗脚店”等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成熟?……它引起我们深思: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靠它传情达意。
由此可见,净化语言文字环境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作为教师的我们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语文,走进文字,对文字产生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
二、“坐怀不乱”几多乱曾经让学生给“坐怀不乱”写一段话。
学生轻而易举地道出了以下三个案例:生1:小女孩在电视演播现场唱京剧,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主持人见她聪明可爱,抱起了她,她仍毫无惧色,有问必答。
这小女孩真是“坐怀不乱”。
生2:一支足球队正面临一场关键比赛,球队教练端坐在指挥席上,闲看风云变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十大妙招教案》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必修的科目,对于学生的中小学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需要采用一些特别的教学妙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下面是一份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十大妙招的教案,可供老师们借鉴。
一、活泼大方的身体语言老师应该在课程上充分利用身体语言来传达信息,比如笑容、手势、表情等,可以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老师可以尝试每当讲解某个知识点或者讨论某个话题时,微微一笑或者挥动手臂,从而引导孩子们更加关注。
二、魅力四射的教学道具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啦啦队、布娃娃、手势信号牌等等。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具,并结合故事和互动等方式来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领出每个孩子的主角感在课堂学习中,老师应该尽量多地鼓励孩子们参与,在语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们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主角,从而可以帮助孩子们体验故事情节中的各种生动形象,以便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
四、学生主动表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说好习惯需要长期的时间。
老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中给学生很多机会用自己的语言发表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方面。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演示诗歌的韵律、文字的音调、语调的变化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让学生更加熟悉诗歌、名言、成语等方面的用法,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并最终提高语文学习的成绩。
六、利用绘画带好课绘画是太多孩子喜欢的领域,它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表现力等方面。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绘画让学生在完成绘画的同时培养表达和语言能力。
七、背诵床前明月光在语文学习中,背诵名篇名句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魅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们背诵古诗名篇等等,越多背诵的成语越多,语文底子就越深厚。
八、细心倾听,真正感受教师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表达和情感,去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并且积极调整课堂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求。
英语教师的语言魅力

- 164-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Third, speaking and writing skills should also be taken seriously in examination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ommonly exists the problems of time-consuming, poor efficiency and dummy English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long existing English examination system still focuses on students’ receptive skills, i.e. listening and reading. However,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two productive techniques, which reflect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re seldom tested. Therefore, English teachers spend most of the time training students’ receptive skills at the expens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peaking and writing. Dumb English and high mark but poor ability have almost become byword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examinations and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ductive skills. Only through these ways can Chinese students can avoid Mute English and speak a fluent English.Last but not the least, teachers should spare no efforts to build a democratic and lively circumstance in class which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desires in study but also form an incentive for students to be active in language outputs in class. According to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the optimal acquisition will take place when learner has low anxiety and is not worried about “saying face”. Teachers should be tolerant with the languages errors committed by students and be more supportive when students fail so as to reduc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nd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 When students feel safe in class, they will be more wiling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front of others, contribut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oral and writing abilities.Some may criticize Swain for having no direct evidence that pushed out put promotes L2 learning. Still, the output hypothesis occupies an undeniable place in SLA literature largely because her criticism of the input hypothesis is based on solid observation (Ding, 2004). Actually, both input and output are essential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s a result,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se two factors and get as much as input as well as output as possible to make our language acquisition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on the rise, talents good at English are badly needed in our country. W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try our best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abilities so as to participate well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eferences:[1]Krashen,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2]Swain,M.(1993).The output hypothesis:just speaking and writing aren't enough.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158-164. [3]Swain,M.(1995).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4]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5]饶素梅.Swain“输出假设”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视界,2013,(05):117,186.英语教师的语言魅力宁夏平罗县第四中学/王燕学高为师,体现知识素养之美。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教师的语言如同熠熠生辉的繁星,照亮学生求知的道路。
恰当而精彩的课堂用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下为您精心整理了 50 句教师精彩课堂用语:1、“你的想法很独特,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想到的吗?”这句用语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2、“你今天的表现让老师刮目相看,继续保持!”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你认真思考了!”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赞扬,激励他们积极思考。
4、“不要着急,慢慢说,老师在认真听。
”当学生回答问题有些紧张或表述不顺畅时,给予耐心和安慰。
5、“你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加油!”让学生知道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关注和认可。
6、“这道题虽然有点难,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攻克它!”激发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7、“你的回答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再想一想。
”既肯定了学生的部分成果,又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
8、“大家看,_____同学的方法是不是很巧妙?我们一起为他鼓掌!”通过表扬个别同学,带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
9、“老师发现你这节课比上节课进步多了,真为你高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都被老师关注着。
10、“没关系,大胆尝试,错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
”消除学生的顾虑,鼓励他们勇于尝试。
11、“你的思路清晰,表达准确,太棒了!”对学生优秀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12、“这个知识点有点难理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共同解决难题,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13、“我相信只要你认真听讲,这部分内容对你来说不是问题。
”给予学生信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14、“你观察得真仔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善于发现的精神。
15、“不要怕困难,老师会一直支持和帮助你的。
”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感受到老师的支持。
让词语教学魅力四射

让词语教学魅力四射永安路小学韩小燕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然而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竭力回避或者“滑过”,或者教得一丝不苟,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 一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照搬、照抄、照背参考书或字典对词语的解释,显得呆板,缺乏生命活力。
那么,怎样让词语教学情趣盎然呢?片段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桂林山水》词语教学片断(出示词语: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暇的翡翠怪石嶙峋危峰兀立拔地而起峰峦雄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师:这些个词谁会念?生: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暇的翡翠怪石嶙峋危峰兀立拔地而起峰峦雄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师:字音读准了,能读出感觉,读出意思吗?(生茫然,这样的“词语教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头一次。
)师:波澜壮阔一般情况用来形容什么?生:大海。
师:对啊,波澜壮阔的大海见过吗?那该怎么读?生:(齐)波澜壮阔。
(有进步,但还不到“位”,还不够“味”。
)师:声音放开点,再有气势点。
生:波澜壮阔。
(很有气势的样子。
)师:再读这些词。
评析: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知晓“波澜壮阔”的意思,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
此时,这些词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象征意义。
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
——走进名师课堂有感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及学术交流活动”,期间我聆听了4位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收获很多。
置身于名师的课堂,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大方的教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所展示出来的精湛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使我深受启迪,尤其是他们魅力四射的教学语言,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一、以别开生面、精彩巧妙的语言导入新课。
语文课的导语就是语文课的开场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就像磁铁,能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来。
”4位名师的课,导入各有特色:
湖北名师、恩施市实施小学的田祥珍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作文课《编动物童话故事》是以谈话开始的:“老师考考你们,我姓什么?(昨天教师已和学生见过面)昨天我是用什么来介绍自己的?(唱歌)田老师给大家许下了什么诺言?(让每个人都爱上写作文)今天我就是兑现诺言来啦!”然后激情地和大家打招呼:“同学们好!”“(老师好!)”“同学们语文课快乐!”(学生沉默片刻后笑着说:“老师语文课快乐!”)面对台下几千名教师和领导,教师充满亲和力的语言,让学生变得大胆、自信,消除了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为更好地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作好了准备。
湖北省优秀教师、黄冈市团风县实验小学的刘敏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精心设计了这样的谈话内容:“你们平时怎样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说、唱、写……)“在古代,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忧用一首首诗表达出来,所以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古代诗人张继
的名作《枫桥夜泊》。
”这样的开场白,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搭建了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还巧妙地引出了古诗的教学。
由全国优秀教师、武昌实验小学胡媞老师执教的五年级阅读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师以恰到好处的幽默润色课堂:在欣赏完一组风光图片之后,教师导入课题并书题,接着说:“同学们,走进课文,其实就是坐到威尼期的小艇上,照相机带了吗?”学生一片茫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时,老师笑着说:“其实照相机就是大家的眼睛。
读完课文后,把你最想拍下的镜头告诉大家。
”这时学生轻松地笑着进入了课文的朗读。
教育家期维特罗夫说:“教育是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
”胡老师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仅为了博得学生一笑。
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悟出“笑外之音”,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作用。
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汉阳区教科中心的李莉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习作指导课《学写儿歌》以诵读大家耳熟能详、童叟皆知的古诗《咏鹅》开课,学生自由读后,教师启发:“七岁的骆宾王为什么能把一只普通的鹅写得如此可爱有生趣呢?”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是的,生活中,大自然中自己喜爱的,觉得有趣的故事,都可以写成儿歌。
”以学生熟知而富有童趣的内容引入,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跳入大自然,跳进快乐的童年生活记忆里,为下面的创编作好了铺垫。
这些别开生面,设计巧妙的导语,就如精彩的第一锤,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准确生动、恰当机智的语言评价学生。
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充满生机。
这次听的四节课,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给了我极深的印象,令我折服,那不是单一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而是准确而又机智地对学生的表现不失时机地运用丰富而又恰当的语言作出评价。
如:《枫桥夜泊》一课,刘老师的评价语言:“谢谢你,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眼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看得出你在思考。
”“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心里。
”;《威尼斯的小艇》中胡老师这样评价学生:“你是眼光独特的游客,在关注他们的动作。
”“看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吸引你。
”这些饱含深情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更加大胆地表达。
当学生回答问题很正确、有独到、精僻的见解时,刘老师评价学生:“你在用心灵思考、你有诗人的潜质。
”“好词好语不断从你口里冒出来。
”这些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而当学生回答得不太准确或表现不理想时,老师也总能适当评价,如《枫桥夜泊》一课,一个学生站起来朗读古诗,有些胆怯,读得不太流畅,声音也特别小,老师说:“虽然你的声音很小,但你还是读得清清爽爽,‘寒山寺’的‘寺’是平舌音,你读得很准确。
”,有个学生朗读时,总是把“眠”读成“mín”,经过大家的几次纠正,终于读正确了,教师说:“只要你有了自信,你就能做得更好,把掌声送给他。
”教师正是用宽容的态度,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得到了尊重与赏识,增强了自信。
教师用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课堂氛围,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感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
三、以扣人心弦、精炼自然的语言进行过渡。
名师的课总是令我们拍岸叫绝,这四节课的过渡语的设计恰如其名,扣人心弦,既使教学环节过渡如流水般自然,又起到了深入文本,升华情感的作用。
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交流了感受,初步理清文脉后,胡老师说:“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威尼斯,其实,威尼斯真正的魅力我们还得用心去走进她,感受她,下面给大家自由观光的时间,默读课文,围绕小艇,在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作批注。
”这样精心设计的过渡语,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要求,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学写儿歌》一课在导入时解读了《家》这首儿歌之后,李老师说:“其实,李老师既喜欢这些短小、有趣的儿歌,更喜欢儿歌中写到的有趣、可爱的事,读到儿歌,就仿佛回到了快乐的童年,像这样把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事学着写成儿歌,一定很有意思。
”自然地让学生明确了此课的目的,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热情。
《枫桥夜泊》一课,当钟声响起,学生进入诗中的意境,感悟当时诗人的情怀,带着钟声特有的意境,学生再次品读诗句,这时,教师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深情地说:“此时此刻,天地之间只剩下张继的‘愁眠’,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传来,一遍遍、一声声……这钟声想对张继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下来,请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下那钟声好像要对张继说些什么?”教师精彩的语言,带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学生仿佛步入千年前的那个“不眠之夜”,听到那幽渺凄清的阵阵钟声,看到了那位孤寂落寞的诗人,由读到写,学生进入了文本的精彩世界中,增进了情感体验,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精炼,巧妙的过渡语言,如语文课中的调料,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以丰富优美,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言是语文教育真正的“灵魂的粮食”,这几节课教师个性化的语言极富感染力。
《枫桥夜泊》一课中,刘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以丰富多彩的词
句,将我们带入诗文的意韵中,经典的古诗不仅浸润启迪着孩子们的心灵,也感染、打动了听课者的心,教师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挖掘文本内涵,用丰富、优美的语言达到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配以幽静、清冷的画面,伴着低沉、悠远的钟声,以声情并茂、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染学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受到熏陶,引领学生进入那个多年前的失眠之夜,通过反复的诵读,在学生脑海中植下一个生动而充满文化内涵的意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古诗文化。
胡老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4自然时,引导学生抓住“极窄”和“拥挤”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理解“操纵自如”这个词,教师以“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能——”这样的句式,引出了“游刃有余”、“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等词语,来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受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教师丰富的词句,不仅使教学语言富有新鲜感,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在《编童话故事》一课中,田老师则以挑动人心的语言来激励学生:“比比谁写得有趣?”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在教学中还有个小插曲,教师准备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编童话故事的要求,却误将下一个环节的课件按钮点了下,一只活泼可爱的鹿“蹦”上了屏幕,学生一片哗然,此时,老师却沉着而轻松地说:“听说我们要编童话故事,这只可爱的小鹿都等不及了,急着出来和大家打招呼,想成为你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呢!让他在一边等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编童话故事的要求吧!”教师机智风趣而富有童趣的语言,转移了学生注意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成就了一堂生机盎然的语文课。
语言是语文教师的生命,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的不懈追求。
四位名师的语文课,充满活力、焕发着勃勃生机,让我真正品味了教师教学语言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