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 十二文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十二文,兼直译和意译,南日明诚

《声律启蒙》十二文,兼直译和意译,南日明诚

《声律启蒙》十二文,兼直译和意译,南日明诚为适应快餐文化,南日明诚提出古文直意译概念弥补了直译,意译的缺点。

直译一边看解释一边要看大量注解,意译则无法让学员确切掌握对字词的翻译。

直意译两者兼顾,使学员看古文翻译文章能一气呵成。

需要吟诵资料可与我联系十二、文1、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

家对国,武对文,四个辅佐大臣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九经《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对三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菊香对兰花芬芳。

歌北鄙,咏南熏,迩ěr听对遥闻。

殷纣喜好北方边境之歌,虞舜咏南风和熏,近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召公是周朝的太保,李广是汉朝的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士已瓜分。

闻文翁教化的蜀民皆像草一样随风而倒伏,争权晋土已被瓜分成韩、赵、魏三家。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长江巫峡夜深,猿啸好像苦哀地等巴地月亮;早秋衡山上回雁峰,向南迁徙的大雁高飞好像紧贴楚国天上的云。

2、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

歪对正,眼见对闻听,停息武备对修治文教。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xūn。

宫人以盐水洒地引诱晋武帝的羊前来;王子晋乘白鹤仙去,朝旭对傍晚夕阳。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suì对羊欣。

花有艳丽,竹刻成文,唐朝宰相马燧对南朝太守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梁国山中宰相陶弘景不出山,汉朝大树将军冯异不争功。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设置帷帐替小叔子解围,众人赞赏谢道韫;在酒台边卖酒,大家叹惜卓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好光景有时节,北山岭上几枝梅花似雪;丰年先有兆头,西郊千顷地里庄稼如云。

3、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贲。

唐尧对虞舜,夏朝对殷朝,蔡惠圆梦而加官,刘蕡fén策议宦官而落第。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山明对水秀,古书有三皇时期伏羲、神农、黄帝的《三坟》,五帝时期少昊(音浩)、顓頊(音专须)、高辛、唐、虞的《五典》。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注:本文为《声律启蒙》一书的全文注释版,旨在深入解析并解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

以下为详细注释内容:)第一章:西京夜行船本章主要描写了一位来自西京的少年乘船晚归的情景。

通过对少年沉思的描绘,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同时,文章使用了多种声律和修辞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表达效果。

第二章:游园不值本章以游园的形式,描绘了园中景物如何凋敝、人们如何浮躁的现象。

同时,通过对照凋零的花木和将要离世的人们,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寻求永恒的思量。

第三章:杂诗本章是一系列独立的杂诗,题材广泛,包括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情世故的嘲讽和对人生的感悟等等。

每首诗都借助不同的手法和情感刻划出了各自独特的意境。

第四章:暮江吟本章主要描述了夜晚江边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通过描绘江水的流淌、月亮的升起以及人们的欢笑声,表达了对夸姣生活的憧憬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第五章:滁州西涧本章以滁州西涧的景色和传说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通过描写自然体面和描绘历史故事,营造出一种寓意深远的氛围。

第六章:重九登高本章主要描写了作者登高过程中所见所感。

通过描绘登高的艰辛和登峰造极的欢喜,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坚持和对困境的克服。

第七章:夜泊牛渚怀古本章以夜泊牛渚为背景,通过怀古的手法,展示了对逝去历史的回顾和对文化传承的思量。

文章通过对牛渚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今日繁华的疑惑。

第八章:望海潮本章主要描绘了作者远眺海潮的景象和所引起的情感波动。

通过描绘海潮的浩渺和自然界力量的壮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思量。

第九章:登岳阳楼本章以登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楼上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愁思和情感纠结。

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和传说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生的疑问。

第十章:怀江南本章以怀念江南的心情为主线,通过描绘江南的风景和特色,展示了作者对江南的钟爱和对忧伤故国的思念。

声律启蒙十二文

声律启蒙十二文

jiāduìɡuó,wǔduìwén 家对国,武对文sìfǔduìsān jūn四辅对三军jiǔjīnɡduìsān shǐ九经对三史júfùduìlán fēn菊馥对兰芬ɡēběi bǐ,yǒnɡnán xūn 歌北鄙,咏南薰ěr tīnɡduìyáo wén迩听对遥闻shàoɡōnɡzhōu tài bǎo 召公周太保lǐɡuǎnɡhàn jiānɡjūn 李广汉将军wén huàshǔmín jiēcǎo yǎn闻化蜀民皆草偃zhēnɡquán jìn tǔyǐɡuāf ēn争权晋土已瓜分wūxiáyèshēn巫峡夜深yuán xiào kǔāi bādìyuè猿啸苦哀巴地月hénɡfēnɡqiūzǎo衡峰秋早yàn fēiɡāo tiēchǔtiān y ún雁飞高贴楚天云【解析】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皇帝身边的四大辅佐大臣。

《尚书大传》称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为“四辅”。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

而在中华文传统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

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诗云:“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声律启蒙|十二文(一)

声律启蒙|十二文(一)

声律启蒙|十二文(一)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声律启蒙》,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其中还包括大量诗词典故,是训练儿童应对,训练语音、词汇、修辞,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对于诗词初学者同样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十二文1 来自诗评万象00:0003:49声律启蒙十二文(一)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①。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②。

歌北鄙,咏南薰③,迩听对遥闻④。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⑤。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⑥。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⑦。

【注释】①四辅:官职名,见于《尚书·洛诰》,指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

后代帝王的“四辅”所指官员不一,都是依托《尚书》所说而产生的。

三军: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每军12500人。

春秋各大国三军名称不一,如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楚国设中军、左军、右军等,后来三军成为军队的通称。

②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隋唐九经包括《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宋代刻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论语》、《孟子》,到后来再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为儒家的十三经了。

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

馥:香。

③此两联均出自《孔子家语·辩乐解第三十五》。

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声律启蒙是清代著名文化人黄景仁创作的一部儿童韵文诗集,以声韵相似的文字组合,让孩子们通过诵读和听写来学习汉字和培养音韵感觉。

以下是声律启蒙全文的注音版:(一)[编者]序(伪托)癸卯正月吉日,所谓归甲乙属相相生,最喜明堂上日未落而变者。

胥臣黄景仁宗瞻御制“声蒙教坊席卷全真功果”一十二字请(乞)于明堂上行歌。

(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三)京、京、京,石径通幽径。

园中有桃树,花发正中红。

(四)单、单、单,洒扫别传病。

人人爱才子,家家爱才貌。

(五)列、列、列,岸边渐春晖。

河水复盈盈,脉脉含辽海。

(六)奔、奔、奔,六月梅雨季。

江南人家多,依约住西溪。

(七)比、比、比,卧听春潮起。

竹簸声不绝,岸芦随丝微。

(八)绿、绿、绿,愁翠迷神州。

河路阻遇溃,濮水缓泻流。

(九)殷殷歌,燕莺脆声玩斑竹。

横见双乌鸟,仰而急更走蜡烛。

(十)贝锦堂前芳草茂,南楼西陌红日红。

杨柳带缆渔船,蓼花浸酒卖瓜僮。

(十一)鹿角长城,暮角掉乡。

汉将歌、南雁回、北雁藏、万众瞩望。

经年未遇沈阳夜市红绡帐有海棠树,有富贵村庄。

(十二)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十三)张三丰夜深坐石床,葵花一现似断肠。

远处枯骨满秦城,只此开怀云日长。

(十四)梅花还可解劲尘,千里雪飘岂偶然。

风从北方来,何似解封后更甜。

(十五)铃、铃、铃,黄昏深中。

蛮笋柳,油云巜。

(十六)云、云、云,仓耳有盘文。

旭日落,棠梨木。

(十七)标、标、标,高阁生帅云。

殷殷漏中钟,松风微荡天。

(十八)菜、菜、菜,公忙极帝少。

馈馕豆肴漕麦食,穷困颠簸庙堂到。

(十九)老家杨柳贞静愁杀路傍人。

竹篱箐,犬吠起。

(二十)清、清、清,新品贺元夕。

酒楼灯,江槛花。

(二十一)藏、藏、藏,美人携高杖。

坐赠无尘臣,慌怆怀平章。

(二十二)守山老人逊青童,将与儿童登高冈。

吹云松子渔朝起,寄言山下桃花帮。

(二十三)鸣、鸣、鸣,妍媸不仔肩。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争议:丑版画像 因为大部分历史类书籍中的朱元璋,都长着一张标志性的“鞋拔子 脸”,模样十分丑陋。下巴奇长、耳朵肥大、满脸麻点的丑陋、猥琐(音委所)男人。 美版画像在故宫南熏殿所藏的官方正式版历代帝王画像中,朱元璋的面貌却与民间通行的“猪腰 子脸”大相径庭,反而显得天庭饱满,地角方圆,面如满月,不仅不丑,甚至还颇有英气。两种 观点截然相反,目前外界能见到的画像也主要集中在这两类,即一丑一俊,但版本众多。朱元璋 画像,既有宫廷的,也有民间的,版本达16种之多,有的相貌很滑稽,十分新鲜。对于这个问题, 当代人也争议不少,很多人就认为,民间通行流传的“鞋拔子”朱元璋画像,都是清王朝为了丑 化明朝而伪造出来的,并因此对清朝大加挞伐。当然,也有人说,朱元璋本来就长得丑,至于官 方画像,则是他出于美化自己的考虑才画出来的。有的人称朱元璋是五官超格、相貌超俗,乃大 富大贵的罕见帝王之相。
翻译: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召集画工画皇帝的容貌,大多的画都不合皇帝的心意。有位画工 画得很像,自己认为(皇帝)见了一定会奖赏。等到给皇帝看,也不合适。一位画工打听到皇上 的心意,形像有一点相似,再画得雍容端庄献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就诏令画若干幅赐给各诸 侯王。原来皇上的心思早已存在,只是其他的画工不能了解。
整理ppt
14
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b.祭祀,崇奉)
镂空龙纹青铜俎
湖北当阳赵巷4号春秋墓出土漆 俎,长24.5厘,宽19厘米整理ppt
11
虬髯:拳曲的连鬓胡须。
整理ppt
12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一、注释
5.馥:香。
整理ppt
13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朱元璋的那两张官方画像包括了所有后这张画像朱元璋帽子上的那块白色帽正红圈中圈出来的部分就是典型的清代特征在朱元璋本人所在的明代初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之一jiāduìɡuó,wǔduìwén 家对国,武对文sìfǔduìsān jūn四辅对三军jiǔjīnɡduìsān shǐ九经对三史júfùduìlán fēn菊馥对兰芬ɡēběi bǐ,yǒnɡnán xūn 歌北鄙,咏南薰ěr tīnɡduìyáo wén迩听对遥闻shàoɡōnɡzhōu tài bǎo 召公周太保lǐɡuǎnɡhàn jiānɡjūn李广汉将军wén huàshǔmín jiēcǎo yǎn 闻化蜀民皆草偃zhēnɡquán jìn tǔyǐɡuāfēn 争权晋土已瓜分wūxiáyèshēn巫峡夜深yuán xiào kǔāi bādìyuè猿啸苦哀巴地月hénɡfēnɡqiūzǎo衡峰秋早yàn fēiɡāo tiēchǔtiān yún 雁飞高贴楚天云【解析】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皇帝身边的四大辅佐大臣。

《尚书大传》称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为“四辅”。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

而在中华文传统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

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诗云:“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1.原文家对国,武对文。

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薰。

迩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

偃武对修文。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

马燧对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

蔡惠对刘蕡。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

事父对忠君。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1.注释第一段注释•“家对国,武对文”:家庭和国家相对,武力和文治相对。

•“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有不同说法,一般指四个辅佐天子的官职。

•三军: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后泛指军队。

•“九经对三史”•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一般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

•三史:通常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菊馥对兰芬”:“馥”(fù)和“芬” 都是香气浓郁的意思,菊花的香气和兰花的芬芳相对。

•“歌北鄙,咏南薰”•歌北鄙:歌唱北方边鄙之地的粗陋音乐。

鄙,边境地区。

•咏南薰:相传舜唱南风歌,其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的句子,用来表示君主对百姓的关怀。

•“迩听对遥闻”:迩(ěr),近的意思。

近听和远闻相对。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召公:周文王之子,曾为周太保,辅佐成王,在周初的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广:西汉名将,被称为“飞将军”,抗击匈奴,作战英勇。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闻化蜀民皆草偃:西汉文翁为蜀郡太守,推行教化,使当地百姓像风吹草伏一样顺从教化。

•争权晋土已瓜分:春秋末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争夺权力,最终瓜分晋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家小学 郑玲
阅读故事思考:
1,动物们到底是在怕谁呢?
2,为什么老虎觉得大家是在怕 狐狸呢? 3,读完故事你领悟到了什么道
理?





Hale Waihona Puke 尧对舜,夏对殷。 蔡惠对刘蕡。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 事父对忠君。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 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五典:“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
谓之‘五典’
三坟: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 仆射:古代官名,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
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思考:
1、回忆课文句子含义。
2、学习了今天的“十二文”的内容, 你有什么新的知识积累?
家庭作业

1、课余生活中有什么故事可以与 大家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