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十二文

合集下载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注释版(注:本文为《声律启蒙》一书的全文注释版,旨在深入解析并解释每一个章节的内容。

以下为详细注释内容:)第一章:西京夜行船本章主要描写了一位来自西京的少年乘船晚归的情景。

通过对少年沉思的描绘,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

同时,文章使用了多种声律和修辞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表达效果。

第二章:游园不值本章以游园的形式,描绘了园中景物如何凋敝、人们如何浮躁的现象。

同时,通过对照凋零的花木和将要离世的人们,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寻求永恒的思量。

第三章:杂诗本章是一系列独立的杂诗,题材广泛,包括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人情世故的嘲讽和对人生的感悟等等。

每首诗都借助不同的手法和情感刻划出了各自独特的意境。

第四章:暮江吟本章主要描述了夜晚江边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通过描绘江水的流淌、月亮的升起以及人们的欢笑声,表达了对夸姣生活的憧憬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

第五章:滁州西涧本章以滁州西涧的景色和传说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通过描写自然体面和描绘历史故事,营造出一种寓意深远的氛围。

第六章:重九登高本章主要描写了作者登高过程中所见所感。

通过描绘登高的艰辛和登峰造极的欢喜,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坚持和对困境的克服。

第七章:夜泊牛渚怀古本章以夜泊牛渚为背景,通过怀古的手法,展示了对逝去历史的回顾和对文化传承的思量。

文章通过对牛渚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今日繁华的疑惑。

第八章:望海潮本章主要描绘了作者远眺海潮的景象和所引起的情感波动。

通过描绘海潮的浩渺和自然界力量的壮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无常的思量。

第九章:登岳阳楼本章以登岳阳楼为背景,通过对楼上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愁思和情感纠结。

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和传说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生的疑问。

第十章:怀江南本章以怀念江南的心情为主线,通过描绘江南的风景和特色,展示了作者对江南的钟爱和对忧伤故国的思念。

声律启蒙十二文

声律启蒙十二文

jiāduìɡuó,wǔduìwén 家对国,武对文sìfǔduìsān jūn四辅对三军jiǔjīnɡduìsān shǐ九经对三史júfùduìlán fēn菊馥对兰芬ɡēběi bǐ,yǒnɡnán xūn 歌北鄙,咏南薰ěr tīnɡduìyáo wén迩听对遥闻shàoɡōnɡzhōu tài bǎo 召公周太保lǐɡuǎnɡhàn jiānɡjūn 李广汉将军wén huàshǔmín jiēcǎo yǎn闻化蜀民皆草偃zhēnɡquán jìn tǔyǐɡuāf ēn争权晋土已瓜分wūxiáyèshēn巫峡夜深yuán xiào kǔāi bādìyuè猿啸苦哀巴地月hénɡfēnɡqiūzǎo衡峰秋早yàn fēiɡāo tiēchǔtiān y ún雁飞高贴楚天云【解析】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皇帝身边的四大辅佐大臣。

《尚书大传》称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为“四辅”。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

而在中华文传统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

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诗云:“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篇1.原文家对国,武对文。

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薰。

迩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欹对正,见对闻。

偃武对修文。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

马燧对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

蔡惠对刘蕡。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

事父对忠君。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1.注释第一段注释•“家对国,武对文”:家庭和国家相对,武力和文治相对。

•“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大臣,有不同说法,一般指四个辅佐天子的官职。

•三军:春秋时,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后泛指军队。

•“九经对三史”•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一般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

•三史:通常指《史记》《汉书》《后汉书》。

•“菊馥对兰芬”:“馥”(fù)和“芬” 都是香气浓郁的意思,菊花的香气和兰花的芬芳相对。

•“歌北鄙,咏南薰”•歌北鄙:歌唱北方边鄙之地的粗陋音乐。

鄙,边境地区。

•咏南薰:相传舜唱南风歌,其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的句子,用来表示君主对百姓的关怀。

•“迩听对遥闻”:迩(ěr),近的意思。

近听和远闻相对。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召公:周文王之子,曾为周太保,辅佐成王,在周初的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李广:西汉名将,被称为“飞将军”,抗击匈奴,作战英勇。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土已瓜分”•闻化蜀民皆草偃:西汉文翁为蜀郡太守,推行教化,使当地百姓像风吹草伏一样顺从教化。

•争权晋土已瓜分:春秋末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争夺权力,最终瓜分晋国。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36 声律启蒙十二文(三)

通用新版声律启蒙36 声律启蒙十二文(三)
译文:汉代的蔡茂对唐朝的刘妥
山明对水秀
译文:山色明媚对水景秀丽。
五典对三坟
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的书
译文:五帝之“五典”对三皇之“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
译文:唐代有李白和杜甫,晋朝有陆机和陆云。
历史典故
“唐代有好多特别优秀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是他们之中最有名的 。 所以一提“李杜”,大家就都知道,说的是李白和杜甫了。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是李白的超级粉丝。咱们之前说过,李白本来 在朝廷里当了点官,但是太爱 喝酒了,耽误事,皇帝就让他离开了长安,到各个地方四处游玩去了 。 就在这时候,正在游玩的李白遇见了杜甫。杜甫这个小粉丝看到自 己的偶像,会怎么样呢?别人咱 们说不好,反正,杜甫可兴奋了,就给李白写了好多好多的诗。 李白一看,这个小兄弟的诗写得还挺好,就对杜甫有了好感。他们就 约好,一起游山玩水去了。从那时候起,杜甫和李白就成为了一辈子 的好朋友。
鸟 翼长 随,凤 兮洵 众 禽 长;
hú wēi bù jiǎ hǔ yě zhēn bǎi shòu zūn
狐威不假,虎也真 百 兽 尊。
谢谢·观看
事父对忠君
译文:侍奉父母对效忠君主。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雨晴鸠唤妇:据说天将要下雨时,雄鸠占巢躲雨就会把雌鸣逐出窝去,雨过天晴雄 鸣又会急切地唤雌鸠回巢。
霜冷雁呼群:秋天大雁南飞时,相互呼叫,提醒同伴不要离群,以共御霜天寒冷。 译文:雨停之后,雄鸠呼唤雌鸟回巢;寒霜落下,大雁呼朋引伴。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历史典故
李林甫这个人没什么文化,他就怕那些读书人考试做官,抢了他的 位置。所以,要把那些对手都给除掉。皇帝当时年纪已经大了,特别 相信李林甫,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就这样,杜甫失去了做大官的机会 。虽然后来,杜甫也断断续续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可是始终没能实 现自己的理想。 但是,做不了大官反而给了杜甫接近老百姓的机会,他就生活在老百 姓中间,深深了解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杜甫把它们都写到诗里,杜 甫的诗歌也就有了更高的境界。所以,人们管杜甫叫“诗 圣”,就是说他像古代的圣人一样,关心百姓。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课堂PPT)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课堂PPT)

镂空龙纹青铜俎
湖北当阳赵巷4号春秋墓出土漆 俎,长24.5厘米,宽19厘米
11
虬髯:拳曲的连鬓胡须。
12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一、注释
5.馥:香。
13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歌北鄙,咏南薰,迩听对遥闻。
一、注释
1.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即《周易》《尚 书》《诗经》《春秋》《礼记》《仪礼》 《周礼》 《论语》《孝经》。三史:《史记》《汉书》 《后汉书》。 2.武对文:“武” 是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 “文”相对。文这里专指社会科学,社会科 14
7
鞋拔子脸
前央视节目主持人 李咏
台湾演员 金城武
8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朱元璋画像
真相 不少朱元璋的“鞋拔子”画像中的服饰,都体现出鲜明 的清代服装特点。比如:在明代笔记《七修类稿》中,还有 这么一种说法:朱元璋生性多疑,害怕刺客来刺杀他,所以 故意派人画了很多奇怪的画像,四处散布,使外人无从知晓 他的真实相貌,这样,刺客也就找不到下手目标了,这就是 朱元璋“伪像”的来源。明朝诸位帝王画像和朱元璋画像比 较明朝皇帝各有其画像,先抛开朱元璋不论,其他人都有一 个相似的地方,就是脸部较宽,都是方脸、虬髯(音求然) 的国字脸。十几个人长的都很像,这其中只有一个例外,他 是明武宗朱厚照,他的脸形是相对狭长,和朱家的传统不符。9
一、注释
1.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即《周易》《尚 书》《诗经》《春秋》《礼记》《仪礼》 《周礼》 《论语》《孝经》。三史:《史记》《汉书》 《后汉书》。 2.武对文:“武” 是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 “文”相对。文这里专指社会科学,社会科 2
《声律启蒙—十二文》相关知识

声律启蒙十二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声律启蒙十二文注音注释及译文

十二文jiā家duì对ɡuó国,wǔ武duì对wén文,sì四fǔ辅duì对sān三jūn军。

jiǔ九jīnɡ经duì对sān三shǐ史,jú菊fù馥duì对lán兰fēn芬。

ɡē歌běi北bǐ鄙,yǒnɡ将jūn军。

wén闻huà化shǔ蜀mín民jiē皆cǎo草yǎn偃,广hàn汉jiānɡ听duì对yáo遥wén闻。

zhào召ɡōnɡ公zhōu周tài太bǎo保,lǐ李ɡuǎnɡ咏nán南xūn薰,ěr迩tīnɡzhēnɡ争quán权jìn晋tǔ土yǐ已ɡuā瓜fēn分。

wū巫xiá峡yè夜shēn深,yuán猿xiào啸kǔ苦āi哀bā巴dì地yuè月;hénɡ衡fēnɡ峰qiū秋zǎo早,yàn天yún云。

雁fēi飞ɡāo高tiē贴chǔ楚tiān【注释】家:卿大夫统治的地方叫家。

国:周朝时诸侯的封地叫国,汉朝以后侯王的封地也叫国。

四辅:官职名,相传是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

三军:按周朝规定,诸侯大国可以设立三军,每军12500人。

后来成为军队的通称。

三军的具体称谓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晋国叫上军、中军、下军,楚国叫左军、中军、右军。

现在称海军、空军、陆军为三军。

九经:指儒家的九部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易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三史:指《史记》、《汉书》和《后汉书》三部纪传体史书。

再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馥:香,香气。

苏轼《千秋岁》一文中有“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芬:香气。

鄙:边境,边远的地方。

清朝彭端淑《为学》一文中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声律启蒙·十二文之一jiāduìɡuó,wǔduìwén 家对国,武对文sìfǔduìsān jūn四辅对三军jiǔjīnɡduìsān shǐ九经对三史júfùduìlán fēn菊馥对兰芬ɡēběi bǐ,yǒnɡnán xūn 歌北鄙,咏南薰ěr tīnɡduìyáo wén迩听对遥闻shàoɡōnɡzhōu tài bǎo 召公周太保lǐɡuǎnɡhàn jiānɡjūn李广汉将军wén huàshǔmín jiēcǎo yǎn 闻化蜀民皆草偃zhēnɡquán jìn tǔyǐɡuāfēn 争权晋土已瓜分wūxiáyèshēn巫峡夜深yuán xiào kǔāi bādìyuè猿啸苦哀巴地月hénɡfēnɡqiūzǎo衡峰秋早yàn fēiɡāo tiēchǔtiān yún 雁飞高贴楚天云【解析】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四辅:古代皇帝身边的四大辅佐大臣。

《尚书大传》称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为“四辅”。

三军:现代的概念是指陆、海、空三军。

而在中华文传统化中“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个兵种。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

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

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工等。

[唐]李白《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诗云:“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云:“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九经: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

声律启蒙十二文全文及解释《声律启蒙十二文》是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创作的一组儿童启蒙教材,最早创作于1735年。

这组散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押韵的方式,通过十二种不同的主题,向儿童传达了丰富多样的知识和美好的价值观念。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声律启蒙十二文》的全文及解释。

第一篇文与字这篇文章旨在通过诠释字与文的关系,教导儿童如何运用字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文中举例解释了字与文的衍变过程,鼓励儿童主动思考和学习文字的构造与运用。

第二篇文与义这篇文章着重强调了文与义的关系,为儿童介绍了文字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通过一些简短的故事和古诗词,文章告诉儿童文字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教导正确的用字和表达方式。

第三篇文与音《文与音》一文是以音韵学为基础,介绍了中文文字与音节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实例,告诉儿童字音的规律和变化,增加了他们对字音学习的兴趣。

第四篇文与腔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文与腔的关系,让儿童了解文学作品和传统戏曲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作者以京剧中的“二黄腔”为例,向儿童展示了腔调与文本交融的艺术魅力,引导他们对不同文化形式的欣赏。

第五篇文与旨《文与旨》一文以文学作品的意义为主题,向儿童传递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和民谣,教育儿童要懂得区分善恶、美丑,培养正确的判断力和道德意识。

第六篇文与类这篇文章介绍了文与类的关系,教导儿童如何归类和分类。

通过对事物相似性和区别性的分析,文章引导儿童培养逻辑思维和辨别能力,提高他们对文字信息的理解。

第七篇文与修《文与修》这篇文章重点是教导儿童如何运用文学修辞手法美化语言。

通过讲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故事,作者告诉孩子们可以通过文辞华美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

第八篇文与史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文与史的关系,通过阐述古典诗词的魅力,引导儿童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文章教育儿童重视历史,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第九篇文与传这篇文章主要告诉儿童文字和文化的传承关系,通过举例说明古代文化作品的流传方式,引导儿童尊重传统文化,并且要有意识地传承和发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李杜:唐朝的李白、杜甫,均为著名诗人。晋机云:晋朝的陆机陆 云兄弟,均为著名的文人。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鸠唤妇:三国时吴人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说,雄鹁鸠灰色,脖颈上没有彩 色的羽毛,天阴下雨时则将身边的雌鹁鸠赶走,天将转晴时又大声鸣叫将雌鹁鸠 唤回,俗语讲“天将雨,鸠逐妇”,就是指这种鸟。雁呼群:大雁在群飞迁徙时, 经常鸣叫以互相呼应。
十二 文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歌北鄙,咏南熏,迩听对遥闻。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士已瓜分。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 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家对国,武对文,四辅对三军。
四辅:官职名,见于《尚书· 洛诰》,指天子身边的四个 辅佐大臣。后代帝王的“四辅”所指官员不一,都是依托 《尚书》所说而产生的。三军:根据周朝的礼制,天子六 军,诸侯大国三军,每军12500人。春秋各大国三军名称 不一,如晋国设中军、上军、下军,楚国设中军、左军、 右军等,后来三军成为军队的通称。
歌北鄙,咏南熏,迩听对遥闻。
《孔子家语· 辩乐解第三十五》。书中记载说:“殷纣好为 北鄙之声,其废也忽焉。”(商纣王喜欢唱北边边境地区 的歌,所以他的灭亡十分迅速。)而圣明天子虞舜则弹五 弦之琴,唱南风之歌,歌词里唱道:“南风之熏兮,可以 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民之财兮。”(南风 吹来是多么和熙呀,可以替我的百姓化解愤怒忧愁呀;南 风的到来多么按时呀,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财物呀。)鄙, 边境上的城邑;北鄙,代指北边边境地方的歌谣。薰,和 煦;南熏,南风,代指南风之歌。 迩(音ěr):近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
马燧:字洵美,唐大历年间人。他先跟从其兄马炫学习文学,后来看到 天下动乱,便改学兵书战策,屡立战功,封北平郡王。此处仅以其字面 与“羊欣”构成对仗。羊欣:晋和南朝宋之间的人,擅长书法和医术, 宋时曾任新安太守。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梁宰相:南朝的陶弘景隐居句容句曲山(即茅山,在今江苏西南部), 曾辅佐萧衍夺取齐的帝位,建立了梁。萧衍(梁武帝)称帝后屡次征 聘他,而陶氏不肯出山,国家有大事,武帝则入山咨询,时人称之为 “山中宰相”。汉将军:东汉的冯异辅佐光武帝刘秀从王莽手中夺回 刘氏天下,胜利后诸将争功,只有冯异一人独坐大树下,当时军中称 之为“大树将军”。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花有艳,竹成文,马燧对羊欣。 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 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欹对正,见对闻,偃武对修文。
欹:倾斜,歪向一边。偃武:停息武备、停止战争。偃, 停息。修文:提倡文教德化(用儒家经典教导百姓,用 道德感化百姓)。
巫峡夜深,猿啸苦哀巴地月; 衡峰秋早,雁飞高贴楚天云。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巫山县与湖北巴东县交 界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中说,巫峡中“常有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 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衡峰:湖南 南岳衡山有峰名回雁峰,据说大雁冬天向南迁徙,至此 峰便不再南行。贴:紧挨着。此字在现代汉语中读平声, 而中古是个入声字,属仄声,所以能和上联的平声字 “哀”构成对仗。楚:春秋战国时江南的一个国家名, 南岳衡山在其国土之内。
好景有期北岭几枝梅似雪; 丰年先兆西郊千顷稼如云。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贲。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 雨晴鸠唤妇,霜冷雁呼群。 酒量洪深周仆射,诗才俊逸鲍参军。 鸟翼长随凤兮洵众禽长; 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尧对舜,夏对殷,蔡惠对刘贲。
中国上古时代的五位部落首领,即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施帐解围嘉道韫,当垆沽酒叹文君。
道韫(音yùn):指晋谢安之侄女谢道韫。《晋书· 列女传》记载说,道韫嫁与 王凝之为妻,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与客人讨论问题,被客人难住,道韫欲为其 解围,便在客人座前设一青色帷帐,坐在帷帐之后申张其小叔的观点,客人都 不能难住她。嘉,认为……好、赞赏,此处作动词。文君:西汉蜀地大富翁卓 王孙的女儿。《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文君寡居,因羡慕司马相如的 才学,与相如私奔,开一酒店谋生,卓文君当垆买酒,司马相如则和雇来的人 一起充当酒保。当,面对着。垆(音lú) ,酒店安放酒瓮酒坛的土台子。沽, 卖酒。
闻化蜀民皆草偃,争权晋士已瓜分。
上联出自《汉书· 循吏传》。西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地太守, 为改变蜀地少数民族鄙陋的民风,他挑选品质优秀的小吏到京 城学习政务,并提倡文教,在当地开办学校,提高文士的地位, 结果蜀地百姓都闻风而化,民风大变。班固称赞说:“至今巳 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到现在巴蜀地区喜好文雅之事, 这都是文翁教育感化的功劳啊。)草偃(音yǎn),像草一样 随风而倒伏;偃,原义为面朝天向后跌倒,引申指草的倒伏。 下联是说春秋末年,晋国掌握国家大政的六卿之间因为权利的 分争,勾心斗角,最后留下韩、赵、魏三家,到晋定公37年 (公元前475年),他们三家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事史称 “三家分晋”,是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声诗》“瓜分”写 作“三分”,不知所本,疑误。“瓜分”对“草偃”,极工。]
羊车对鹤驾,朝旭对晚曛。
羊车:羊拉的小车,多用于宫廷内部或供小儿乘坐。《晋书· 胡贵娱传》 记载,晋武帝喜乘坐羊车在宫内游走,羊车停在何处便在何处歇宿,妃 子们为了争宠,在自己的门前插上竹叶、洒上盐水来吸引拉车的羊; 《晋书· 卫玠传》记载,卫玠年幼时乘羊车到市场上去,一城人都跑去观 看,认为他漂亮无比。故后人以“羊车”代指君王或美童。鹤驾:题名 为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上说,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喜欢吹笙,能 吹出凤凰鸣叫的声音。后来有个仙人浮丘生将他接上了崧高山。三十多 年后,有人看见他骑着仙鹤停留在山巅上,几天后拱手与人告别离去。 故后人多以“鹤驾”代指仙人或太子。矄(音勋):日落时的余光。
召公周太保,李广汉将军。
周太保:周天子的太保,召公于周武王时曾任此职。召(音 shào)公,又称召伯,姓姬,名奭,为周的同族,因封于 召,故称召公,卷上十灰注中的召虎即其后人。李广:西汉 陇西成纪人,汉文帝、汉武帝时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擅 长骑射,为边郡太守时,匈奴不敢入侵,称之为“汉之飞将 军”。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 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 妃子骑,夫人轩,旷野对平原。 匏巴能鼓瑟,伯氏善吹埙。 馥馥早梅思驿使,萋萋芳草怨王孙。 秋夕月明苏子黄岗游赤壁; 春朝花发石家金谷启芳园。
儿对女,子对孙,药圃对花村。 高楼对邃阁,赤豹对玄猿。
邃(音suì ):深邃、幽秘。赤豹:在中国古老的传说当中的仙兽。在 中国古老的传说当中,赤豹是伴随在美丽山鬼身边的仙兽。《诗经》 赤豹黄罴。玄猿:亦作“玄蝯”。黑色的猿。《诗经》落自玄猿哭。
蔡惠:汉人。原注引《汉书》说,蔡惠梦见得到一 棵谷穗又失去了,郭乔给他圆梦说,“禾”旁加 “失”字是“官秩”(官爵的等级)的“秩”,你 应当会升官了。后来果真升了官。刘蕡(音fén): 唐人,据《旧唐书· 刘蕡传》记载,他参加朝廷的考 试,在对策(一种文体)中极言宦官对国家的危害, 考官不敢录取他,同考的人说,刘蕡不能录取,而 我们能录取,这真叫做厚颜无耻。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 出关老子,着道德五千言。
诣(音意):往、到。阙(音què):古代宫殿或墓门前大道两旁竖立的建筑 物,后用以代指宫殿、皇宫。王通:隋人,唐代诗人王勃的祖父。据杜淹《文 中子世家》记载,王通“西游长安,见隋文帝”,献《太平策》十二策,以古 论今,推崇用道德统一天下,“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从容自在地,就像 将天下放在手掌中玩弄一样)。老子:春秋战国时楚苦县人,名李耳,字聃, 故又叫李聃、老聃。据说他西出函谷关,为关尹(官名)喜(人名)著《道德 经》(即《老子》),全文共五千字,此书后成为道家的经典。言,此处是 “字”的意思。
山明对水秀,五典对三坟。
五典: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便附会为上古五位贤君少昊、颛顼、高 辛、尧、舜之书。三坟: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便附会为上古三位贤 君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三坟”:指伏羲本山坟作《易》曰《连 山》,神农本气坟作《易》曰《旧藏》,黄帝本形坟作《易》曰《乾 坤》,供称三坟。
唐李杜,晋机云,事父对忠君。
十三 元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 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 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 轻尘生范甑,积雪拥袁门。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诣阙王通献太平十二策; 出关老子着道德五千言。
幽对显,寂对喧,柳岸对桃源。
幽:隐藏,不公开的;寂:静,没有声音;柳岸:植柳的水岸。宋苏轼 《好事近· 黄州送君猷》词:“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桃花 源”的省称。南朝陈徐陵《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嶠断来宾。”唐 杜甫《北征》诗:“缅思桃源内,益嘆身世拙。”明张煌言《赠卢牧舟大 司马》诗:“并州正有来苏望,忍説桃源可避秦。”
莺朋对燕友,早暮对寒暄。
莺朋:朱文公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寒暄:冷 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白居 易《桐花》:“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
鱼跃沼,鹤乘轩,醉胆对吟魂。
鹤乘轩:古代卫国懿公荒淫,他让鹤乘轩车,后来敌人攻打卫国,老百姓说: “鹤有禄位,皇上让鹤去打仗好了。” 醉胆:醉酒后的胆量。形容豪气。金元好问《过希颜故居》诗之一:“缺壶 声里《短歌行》,星斗阑干醉胆横。” 吟魂:诗人的灵魂。
九经对三史,菊馥对兰芬。
九经:儒家的九部经典,各书所说的名称小有不同,宋代刻 印的《九经白文》所列的名称为:《易经》、《尚书》、 《诗经》、《左传》、《礼记》、《仪礼》、《周礼》、 《论语》、《孟子》,这是唐宋时期形成的名称。到后来再 加上《孝经》、《尔雅》、《公羊传》、《谷梁传》,就成 为儒家的十三经了。三史:魏晋六朝时以《史记》、《汉 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以后《东观汉记》失传,便 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三史”指纪 传(始于司马迁)、编年(始于左氏春秋)、实录(始于梁 而盛于唐)三种体栽的史书。 馥(音fù):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