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向光性实验

合集下载

植物向光性实验报告

植物向光性实验报告

7.几天后从A、B、C三组各挑出一颗现象较明显的种子移入 装有湿润土壤的大烧杯,进行对比。
实验结果:A组直立生长。 B组明显弯曲。 C组直立生长。
实验结论:当植物受到单侧 光照时弯向光源方向生长。
1.种子萌发过程不易控制。 2.实验中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时 时间不宜过长。 3.观察完植物生长情况后应保 持透光孔方向于观察前一致。
2.将湿润土壤分别装入三个小烧杯,距烧杯口约1cm。
3.将已发芽的种子分为A、B、C三组,每组约2~4颗种子, 分别埋入土壤,露出胚芽鞘。 4.A组不作任何处理,B组用剪开洞的纸盒罩住,C组用不透 光纸盒完全罩住。 5.A组放在太阳光下进行均匀光照,夜晚时用白炽灯代替。 B、C两组放在白炽灯下进行单侧光照。 6.定期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
几天后从abc三组各挑出一颗现象较明显的种子移入装有湿润土壤的大烧杯进行对比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 下的生长情况,验证植物的生长具 有向光性。
实验原理:再现达尔文的植物向光 性实验。 实验用具:植物幼苗(玉米盒、台灯、剪刀。
1.用剪刀将一个不透光的纸盒剪出一个直径约2cm的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八 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实验八 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实验八 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植物向光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实验原理
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单侧光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在地心引力(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表现出向重力性运动。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
2.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3)2h后打开纸盒观察两合欢的小叶。
(4)将2号合欢放到阳光充足处,1号合欢用纸盒罩上,2—3h后打开纸盒观察两株合欢的小叶。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分析:放在光下的合欢小叶X开,放在纸盒中的合欢小叶合拢。1号、2号均如此,说明合欢对光照具有感性运动。
〔1〕取四粒同样大小、同样饱满、刚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平放在一个培养皿内,使其胚根尖端朝向培养皿中央。四粒玉米分别位于罗盘的东、西、南、北位置。
〔2〕将滤纸翦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上。在滤纸上面填满棉花,并浇足清水。
〔3〕盖上培养皿盖,用胶带把培养皿底与培养皿盖粘连在一起〔切不可密封以保证通气〕,整个培养皿竖立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
答案
实验题目:验证植物的感性运动。
实验要求:判断植物是否具有感性运动。
实验用具:小叶数目较多的合欢(盆栽),不透光的纸盒。
实验假设:合欢对光照具有感性运动。
实验预期:有光与无光时,合欢小叶开合不同。
实验步骤:
(1)取两株长势相同的,小叶数目较多的合欢(盆栽),分别编为l号、2号。
(2)将1号合欢放在有阳光处(窗台)培养,将2号合欢用一不透光的纸盒罩住。
方法步骤
一个比较完整的实验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拟定实验题目。
2.提出假设(一种可检验的解释)。

植物的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

结论:胚芽生长与尖端有关 切下第一个嫩芽的尖端 打开 2打开光源 个盒子的小孔 第二步 过一段时间 …… 思考: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哪里?
结论: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过一段时间…… 第三步 将两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套在幼芽上 思考:是不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 弯曲生长呢?
第四步
将2个幼芽的尖端都切下
我们都知道当种子变成嫩芽时
就在光合作用下开始生长。
下面我们看几幅图。 思考:他们为什么不向上长 而是朝着一个方向斜着长呢?
为了找到原因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
实验目的:学会设计植物向光性 运动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 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 定,在单侧光的刺激下,植物 表现出向光性运动。
一个小小的生长素能影响了千千万 万的植物生长,使他们从一粒种子 长成参天的树…… 生命是奇迹的! 让我们看看植物 生命的奇迹。
制作人:

何 李 源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胚芽弯曲生长的过程:
1.胚芽鞘尖端细胞产生
生长素向下运输。 2.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在背光
一侧分布多,向光生长。 3.背光的一侧细胞生长快, 向光的一侧细胞生长慢。
生长素合成的部位:
在生长活跃的部位 茎尖、芽尖、根尖 发育的种子
生长素的作用:
1.刺激细胞的伸长。 2.促进细胞分裂,使茎伸长根生长。 3.促进果实发育。
一个放在琼脂上
第四步
然后将2个琼脂放在幼芽顶边
结论:胚芽鞘的尖端确实能产 第四步 过一段时间…….. 生某种物质促进生长 思考:这种物质什么?
1934年,荷兰科学 家郭葛等人从植物 器官中分离出这种 物质,经过鉴定是 吲哚乙酸。由于该 种物质能够促进植 物生长,因此把它 命名为生长素。

植物向光性实验

植物向光性实验
2、预测:经过一定时间的单侧光 照射之后,幼苗弯向光源方向生 长。

四、实验设计流程
准备实验材料用品 培养材料(植物幼苗) 材料(植物幼苗)处理 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五、具体方法步骤
(一)、准备实验材料用品:
实验前准备好小麦种子、 豆浆杯、泥土、不透光的纸盒、 台灯、数码相机、剪刀。

豆浆杯

燕麦种子



纸 盒


(二) 、培养植物幼苗
准备好材 料后,种 植燕麦, 培养燕麦
幼苗
培养的燕麦幼苗
(四)、幼苗处理
单侧光照射 (实验组)
自然光照射 (对照组)
(四)、观察结果
五、得出结论
植物幼苗生长具有向光性,经 过一定时间的单侧光照射之后, 幼苗弯向光源方向生长。
讨论:植物为什么向光弯曲?
单侧光使背光一侧比向 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 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生 长的快,结果使得茎朝 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
一、实验目的
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 长情况,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 向光性。
二、材料、用具
1、材料:植物种子(花生、玉米、 小麦等)、泥土。本次试验用小 麦种子。
2、用具:豆浆杯(小花盆)、不 透光的纸盒、台灯、剪刀、数码 相机。
三、实验假设及预测结果
1、假设:植物幼苗生长具有向光 性,也就是幼苗会向着光源的方 向弯曲生长。

《科学植物向光性的实验》实验报告

《科学植物向光性的实验》实验报告

《科学植物向光性的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科学植物向光性的实验
实验目的:
1. 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制;
2. 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向光性表现。

实验材料:
1. 水培植物(例如豌豆或豆荚植物);
2. 透明的容器;
3. 光源(例如日光灯);
4. 针或细直尺。

实验步骤:
1. 准备透明的容器,并填充适量水;
2. 将水培植物种子放入容器中的水中,并等待其生长成苗;
3. 将容器放置在光源旁边,确保光线照射在植物的一侧;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1. 观察到植物在光源一侧生长得更加向光源弯曲,即向着光源生长;
2. 植物的茎和叶片向光源弯曲的角度会随着光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实验分析:
1. 植物向光性,也被称为光躲避性,是植物对光的感知和响应机制。

植物通过向光生长,可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到光线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2.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植物激素的运输和光反应蛋白的参与控制的。

光线照射一侧的细胞会产生生长素,从而促进该侧的细胞伸长,导致植物向光源一侧生长弯曲。

3. 实验中观察到植物茎和叶片的弯曲角度会随光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光线在远离光源处变弱,植物的生长素分布相对均匀,导致植物不再产生明显向光生长的效果。

实验结论:
植物具有向光性,即向着光源生长。

光的刺激会导致植物的一侧细胞产生生长素,导致该侧细胞伸长,引起植物的弯曲生长。

解读达尔文的植物向光性实验

解读达尔文的植物向光性实验

解读达尔文的植物向光性实验
达尔文的植物向光性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被称为“生物物理学之父”。

它是1880年由英国著名学者达尔文进行的一个关于植物植株叶轮对光的反应的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
达尔文将大米植株放置在黑暗的室内,放置了4种不同的草木芽叶轮。

然后,他在植株上照了一束强光,看看叶轮的反应情况。

令人惊奇的是,虽然放置的位置是不同的,但是所有叶子都紧随着光而旋转,这表明植物有一种成长机制可以导致叶子紧跟光源,即向光性植物。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会针对自身需要的光照,凭借叶轮朝向光源发展。

早期的结果已被认为是生物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也被称为“光敏机制”。

它也带来了植物行为学的新兴发展。

由此可见,达尔文的植物向光性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被认为是生物物理学的重要发现,它也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植物朝向光源和行为的机理。

它也为研究光敏应激反应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开展植物行为学的研究,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植物与光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形成的原因。

向光性研究

向光性研究
一、向光性的研究
● 达尔文的实验
问题一:植物向光性是不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 鞘:
问题二:
向光弯曲生长与胚芽鞘的哪个部位有关?
问题三: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哪里?
达尔文实验结论: 向光弯曲的外因:单侧光 感光部位: 胚芽鞘尖端 弯曲部位: 胚芽鞘尖端下部
思考? 如何解释尖端感受光照刺激而下部弯曲?
思考: 1、詹森的实验结论是什 么?
2、对这个实验的严密性 有没有质疑?如果有,应 如何改进?
● 拜尔的实验
思考:
1、尖端放置的位置与后来 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胚芽鞘为什么会弯向放置 尖端的对侧?
2、拜尔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达尔文和詹森实验中单侧 光起什么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结论
3、拜尔实验能得出什么结 论?
直到1942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 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IAA外还有苯乙 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也具有生长 素效应
思考: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运输的方向 由尖端向下
弯曲的部位 尖端以下的部位
向光性解释
二、植物激素的概念: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从形态学上到形态学下
讨论: 1、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
2、从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
3、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 方案如何改进?
刺激在尖端以下的部位分布不均会导致向光性, 分布多,生长快.
● 温特的实验
朝对侧弯 曲生长
不生长也 不弯曲
思考:实验结论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未放胚芽鞘尖端的琼 脂块放在胚芽鞘的一侧?

植物向光性实验

植物向光性实验
每天放在书房中,分别放在台灯的右、左侧台,由灯进行定期光照。光照时间为晚上8:00到10点,白天再由太阳光照射。
如图:
实验材料:两个纸杯,适量的湿土壤,4株葱苗和暗箱的装置
实验结果:
实验组生长情况
时间
1号实验组
2号实验组
1月31日
2月1日
2月2日
2月3日
2月4日
2月5日
2月6日
2月7日
2月8日
2、为了研究问题②中种子种类是否影响了植物茎的生长快慢,我用上述实验的①号实验组作为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设置另外一组实验组为③号实验组:将部分湿棉花放入③号纸杯的底部,再放上芥菜苗两株,再埋入湿土壤,放入纸箱中,在前方扎入洞保证光照的进入和通风;
4、设计研究方案:
1、为了研究问题①中单侧光的方向是否影响植物茎的生长方向,由于在课本中学到,植物茎的生长方向随单侧光的方向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准备了两个纸杯,分别设置为①号和②号实验组。
先将葱苗的根放入①号纸杯的底部,再埋入湿土壤,放入纸箱中,在纸箱的左侧扎入较大的洞,保证光照的进入与通风流畅;
先将葱苗的根放入②号纸杯的底部,再埋入湿土壤,放入纸箱中,在纸箱的右侧扎入较大的洞,保证光照的进入与通风流畅;
2、为了研究问题②中种子种类是否影响了植物茎的生长快慢,我用上述实验的①号实验组作为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设置另外一组实验组为③号实验组:将部分湿棉花放入③号纸杯的底部,再放上芥菜苗两株,再埋入湿土壤,放入纸箱中,在前方扎入洞保证光照的进入和通风;
如图:
实验材料:一个纸杯,适量的湿土壤,2株芥菜苗,暗箱的装置和①号实验组
先将葱苗的根放入①号纸杯的底部,再埋入湿土壤,放入纸箱中,在纸箱的左侧扎入较大的洞,保证光照的进入与通风流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或实验,归纳出向光性的现象在植物中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使用归纳的方法验证植物其他几种向性运动。

三、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去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难点:同重点
课前准备:
绿豆种子,硬纸杯,剪刀,胶布,稻草等。

实验步骤:
1.实验前,取若干绿豆种子放温水中浸泡一天,使它充分吸水膨胀。

待绿豆种子发芽,进行实验。

2.取两只纸杯装上适量土和稻草,各播种发芽的种子10粒左右,在一只硬纸杯的一面,割开一个开口(小洞要与绿豆幼苗的顶端基本平齐),盖上用不透光的胶布包裹密封好的杯盖。

3. 让有孔一侧朝向光源,使光能从小孔射入,每天适量浇水并观查幼苗生长方向。

实验预期:
有小洞的杯内幼苗向洞的方向生长,另一只直立生长。

实验结果:
有部分幼苗死去(未透光的一只中死亡率较高),其余的还未生长超过2厘米,实验失败。

失败分析:幼苗的水分不足,且前段时间天气较冷,幼苗生长缓慢;未透光的一只中光照不足;开口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