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前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不仅是各学科的基石,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提高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总结小学数学的必备知识点,供广大学生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的认识1.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就是从1开始不断往后数的整数,用N表示。

包括1、2、3、4、5、6等。

2.整数的认识:整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0三种数的总称,用Z表示。

包括-3、0、5、7等。

3.分数的认识: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数,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

例如:$\\frac{3}{4}$,其中3为分子,4为分母。

4.小数的认识:小数是用十进制表达出来的有限或无限的分数,例如:0.5、1.2、3.14159等。

5.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是表示分数的一种方式,其中以100为底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例如:25%就表示$\\frac{25}{100}$。

算数基本运算1.加减法的口算和公式:加法口算,减法口算,加减混合口算;加法公式,减法公式。

2.乘除法的口算和公式:乘法口算,除法口算,乘除混合口算;乘法公式,除法公式,乘方公式及其运用。

3.多项式运算: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数字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及余数。

里程碑1.计数:认识自然数质数、合数,用算术基本定理分解自然数(正整数),认识奇数、偶数,掌握有理数范畴内的数要有位数、小位代大位和位数比大小等概念及方法。

2.数字排列:认识数字排列的规律方法,进行数字排列,能把数字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并判断其顺序的大小。

3.推理:掌握类比推理,数型推理,形式推理等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4.算术基本定理:认识算术基本定理、从算术基本定理中推导出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掌握用公式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分数的认识及分数的运算1.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

2.带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带分数加减,带分数乘法,带分数除法。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认识1-10的数字及其书写形式。

2.数的比较:通过大小比较,认识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

3.数的顺序:数数并认识数的排列顺序,如升序、降序等。

4.加法:通过物体相加、图形相加等方式,学习1-10的加法运算。

5.减法:通过物体相减、图形相减等方式,学习1-10的减法运算。

6.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线段、直线、射线、点、面等。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进制:学习十进制的认识,如百位、十位、个位等。

2.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一定的计算能力。

3.数量关系:学习相等的概念,如多少个物体相等,多少个物体与多个物体相等等。

4.时钟和日历:认识时钟和日历,学习时间的概念,如小时、分钟、年、月、日等。

5.分数:了解基本分数概念,如半、四分之一等。

6.长度、重量和容量:认识和估算常见的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乘法和除法:学习十以内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如2乘以3等于6,6除以3等于2等。

2.数的积和商:懂得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果称为积和商,如2乘以3的积是6,6除以3的商是23.数量的增减:学习一定范围内数的增减规律,如30减去20等于10,20加上30等于50等。

4.近似计算:通过估算的方法,进行近似计算。

5.几何形状的分类:学习识别和分类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6.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读法:学习大数的读法和记数法,如百、千、万等。

2.分数和小数: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换算,如1/2等于0.5等。

3.运算问题: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运算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三角形和四边形: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如等边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

5.数据统计与分析:学习如何统计和分析数据,如制表、图表等。

6.简便计算:学习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如乘法口诀、几何公式等。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分数的进一与退一:学会将分数进一和退一,如2/5进一等于3/5等。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它涵盖了整个数学领域中最基本的知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建立了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同时培养了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1. 数的认识:小学数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对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法、大小比较、数的顺序等。

学生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这些基本的数的概念。

2. 加减法: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口诀、进位、退位等运算规则,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5. 分数:小学阶段,学生也会接触到简单的分数概念,学会分数的读法、大小比较、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6. 算式的化简:小学数学中,学生还需要学会简单的算式的化简,包括公式化简、乘法分配律等内容,从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算式运算问题。

7. 数据统计:小学数学中,学生也会接触到数据统计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等,从而能够分析和解读数据。

8. 几何:小学数学中,学生还会学习简单的几何知识,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等内容,从而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的几何图形。

第2篇示例:小学数学涵盖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各种数学知识,是学生们建立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

下面就是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读法:从一到十,十到二十,一百以内的数,以及整数的读法;2.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3.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字的能力;4. 数的奇偶性:奇数和偶数的概念;5. 数的进位退位:十以内数的进位和退位;6. 数的量和重:认识长、面积、体积等量的概念。

二、加减法1.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实现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2. 进位和退位:十以内加法运算中的进位和退位;3. 数的应用:认识数的应用,解决生活问题。

三、整数1. 正整数和负整数:认识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2. 整数的加减法:实现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减法运算;3. 整数的比较:认识整数的大小关系,比较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大小。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小学数学的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形状、量与单位、数据与图表、运算与应用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归纳:一、数与代数: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零,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运算。

2.整数:包括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可以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3.分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和整数部分,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4.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可以进行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以及四舍五入。

5.负数:介于零和正整数之间的数,可以进行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

6.数的比较:可以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7.数的正负:正数和负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空间与形状:1.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点、线、面、角、直线、射线和线段等。

2.几何图形的分类: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有圆、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菱形等,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台等。

3.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矩形的周长为长和宽的两倍,矩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三角形的面积为底边长度乘以高的一半,圆的周长为直径乘以π,圆的面积为半径的平方乘以π。

4.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长方体的表面积为长方体的六个面积之和,长方体的体积为长方体的长乘以宽乘以高,球的表面积为球的直径的平方乘以π,球的体积为球的直径的立方乘以π除以65.图形的位置关系:包括在内和在外、相交和相切等。

三、量与单位:1.长度的单位:包括米、分米、厘米、毫米等,不同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2.容积的单位:包括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不同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3.质量的单位:包括千克、克、毫克等,不同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4.时间的单位:包括年、月、日、小时、分钟、秒等,不同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5.温度的单位:包括摄氏度和华氏度,可以进行换算。

四、数据与图表:1.数字的读写: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普通数以及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学六年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建议

小学六年级《数的认识》整理和复习建议
性质;三是商不变的性质;四是整除的一些性质( 性质;三是商不变的性质;四是整除的一些性质( 或特征)。 或特征)。
复习内容
3.数和数的运算பைடு நூலகம்间的关系: 3.数和数的运算之间的关系:一是分数与除法 数和数的运算之间的关系
的关系;二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的关系;二是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基本性质与 比的基本性质的关系;三是通过整数、小数、分数 比的基本性质的关系;三是通过整数、小数、 百分数的互化,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百分数的互化,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四是通过 整数、小数、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在本质上的同一性 反映整数、小数、分数等之间的关系; ,反映整数、小数、分数等之间的关系;五是通过 因数和倍数反映整数的一些关系。 因数和倍数反映整数的一些关系。
复习目标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在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 100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 的自然数 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 8.在 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的自然数中 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知道整数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点归纳一、数与代数1.数系与数的认识:自然数、零、整数、有理数2.数的大小比较:大小关系、相反数、绝对值3.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4.分数与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表示、相等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5.线段与角:线段的度量、角的度量、直角、锐角、钝角6.代数式与简单方程:代数式的认识、简单方程的解法二、图形与几何1.点、线、面:点的位置、线的性质、面的性质2.图形与变换:平移、翻转、旋转3.简单的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圆、正方体、长方体等4.图形的认识与图形的性质:对称性、边与角的关系、图形的分类5.分类计数与统计图:组织数据、图表的表示与分析三、数据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调查数据的收集、用表格整理数据2.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数据进行预测3.概率与随机事件:概率的认识、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实际问题的概率计算四、计算与运算1.运算法则: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2.四则运算的应用:问题的翻译和解答、速度、比例、百分数的应用3.分数运算的应用:问题的翻译和解答、比例和百分数的应用4.算式推理与估算:推理问题、估算问题五、数学思想方法1.问题的分析、解决和评价: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法的选择、方案评价与讨论2.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探索、综合应用问题的拓展与建模六、数学文化1.数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数学成就的了解、数学家及其贡献的了解2.数学活动的体验: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七、计算机与数学教学1.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学探索和建模2.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思维、数学学习的影响:理解数学概念的替代、思维方式的改变、学习策略的调整总结: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与概率、计算与运算、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也兼顾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文化的认识。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数的概念与运算1. 数的认识:小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

了解数的性质,如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

2. 数的运算: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学会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二、图形与几何1. 图形的认识:了解常见图形的名称、特点及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图形的测量:掌握长度的基本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图形的变换: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基本变换,学会运用这些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三、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函数的概念,会画简单的函数图像,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2. 方程的初步认识:了解方程的概念,会解简单的线性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会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

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3. 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概率的概念,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五、生活中的数学1.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时间的加减法以及时间的乘法(如计算火车运行时间)。

2.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计算:掌握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3. 钱的计算:掌握钱的加减法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学会找零钱及计算购物时的总花费。

4. 图形的组合与拼摆:了解如何将简单图形进行组合或拼摆成更复杂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解题技巧与思维训练1. 解题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如观察法、尝试法、列举法、归纳法等,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2. 思维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七、数学文化与欣赏1. 数学史话:了解一些数学史话,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圆周率的计算等,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
整数的概念
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 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 数的整除:
(1)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2)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3)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5)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6)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7)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8)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9)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10)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11)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1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5)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6)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17)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18)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19)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20)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21)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22)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23)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24)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5)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6)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7)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小数的概念
1 小数的意义:
(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4)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 小数的分类:
(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2)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 、5.26 都是带小数。

(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4.33 …… 3.1415926 ……
(5)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3.555
…… 0.0333 ……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7)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8)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9)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
1 分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 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3)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
(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百分数的概念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