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箱设计
浅谈液压油箱的分类与设计

浅谈液压油箱的分类与设计作者:李彦彬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7期液压技术由于有很多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油箱是液压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辅助部件,下面我就从各方面介绍一下油箱的设计。
1、油箱简介油箱的用途与分类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存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油箱中安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和液位计等。
按照油箱液面与大气是否相通,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两种。
开式油箱应用最广,油箱中的液面和大气相通,为防止箱内油液被大气污染,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
在潮湿地区应用的油箱,在空气过滤器还应装一定量的干燥剂。
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它是将油箱完全封闭,充入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蓄能器),充气压力可达0.05MPa。
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成矩形油箱和圆罐型油箱。
矩形油箱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油箱,它既便于制造,又能充分利用空间,故一般(容量小于2000L)都采用这种方式,并且箱上易于安装液压元件,所以被广泛采用。
圆罐型油箱通常用于容量较大的场合。
它又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的由于油液较深,上部和下部的温差较大,所以使用时必须考虑油箱内部的油液具有良好的循环,并且此种油箱在内部清洁处理时和运输时都比较困难,因此,这种油箱很少采用。
所以容量较大的常用卧式圆罐型油箱,它们可按压力容器的方法来制造,两端可选标准化尺寸的封头。
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的特点,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使用。
按照液压泵于油箱的相对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上置式,下置式和旁置式三种。
上置式油箱把液压泵等装置安装在油箱的上盖板上,其结构紧凑,应用极为普遍,尤其是需要经常移动的设备上。
由于这种安置方法动力振动源在油箱盖板上,所以油箱体,尤其是上盖板必须具有较好的刚度。
它的上盖板有设计成可拆下与不可拆下(焊死)的两种。
有些专业生产油箱的厂商,对于较小的油箱进行系列化的批量生产,采用压铸件。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相关二维图纸)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液压油箱的设计与制作所属部门: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班级:xxx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韩钰日期:xxx摘要液压油箱是液压传动系统中重要的辅助部件,用来储存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同时兼有散热和分离油液中的水,气体以及沉淀杂质等作用。
在企业,设计液压油箱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初步考察员工对液压附件的选型和零件加工工艺的掌握情况。
该项目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油箱的基本组成,掌握接头及球阀的选型要领,以及最基本的零件加工工艺和焊接方法,提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液压油箱球阀接头液位计 Proe目录目录第1章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4)第2章油箱的总体设计 (5)2.1 油箱的功能要求 (5)2.2 油箱的总体尺寸确定 (6)第3章零件的详细设计 (7)3.1侧板的设计 (7)3.2前板的设计 (8)3.2.1匹配液位计的螺纹孔的设计 (8)3.2.2匹配放油阀的螺纹孔的设计 (10)3.2.2.1球阀的选择 (10)3.2.2.2过渡接头的选择 (10)3.3油箱盖的设计 (13)3.3.1空滤的选择 (13)3.3.2提手的设计 (14)3.3.3油箱盖的安装 (15)3.3.4油箱盖的密封 (15)3.4吊耳的设计 (15)3.5轮子的选择 (16)第4章结论 (18)参考文献 (19)第1章项目的背景及意义液压油箱是液压传动系统中重要的辅助部件[1],用来储存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同时兼有散热和分离油液中的水,气体以及沉淀杂质等作用。
在企业,设计液压油箱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初步考察员工对液压附件的选型和零件加工工艺的掌握情况。
该项目设计可以让我们理解油箱的基本组成,掌握接头及球阀的选型要领,以及最基本的零件加工工艺和焊接方法,提高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实验室里面摆放着液压油箱,但实际上我们很少去关注他。
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液压阀、液压缸、液压马达之类的元件。
实验室现存的液压油箱有一个缺点,就是移动不方便。
液压油箱设计要点

液压油箱设计要点一、油箱结构:一般採用抗腐蚀性钢材製作,且须考量油箱内表面防腐处理,并顾及与介质之相容性、处理后之可加工性及製造之经济性,条件允许时採用不銹钢製作是最理想的选择。
油箱必须有足够的容积,一方面须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因此油箱结构设计需具下述特点,以下针对其构成零件说明:(1) 油箱本体:厚度3~4mm,若油箱容积超过320L,厚度取4~6mm,侧壁须安装油位计以掌控实际油位高度。
(2) 维修盖:於本体侧壁设计一或多个维修盖,须配合密合垫、螺栓组装,避免洩漏。
其主要功用,便於清洗过滤器及油箱。
(3) 箱底:以倾斜的方式与壁板焊接成形,并於最低处安装洩油口,便於洩油。
(4) 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至最低液面以下,防止吸空和回油喷溅產生气泡。
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不小於3倍管径。
(5) Drain油管:於液压系统中,作為压力控制阀等组件之泄油功用,设计时须注意不可插入油液下,防止背压对系统產生影响。
(6) 回油管口须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增大回油管口之截面积,可减慢流速防止衝击箱底之沉积物。
(7) 吸油管末端可安装100μm之网式过滤器,防止大形异物吸入系统中,安装位置须利於过滤器的清洗与拆装。
(8) 空气呼吸器:防止油箱出现负压而设置的通气孔上须装空气滤清器,其容量至少為液压泵额定流量的2倍。
(9) 油箱盖:厚度為本体壁厚之3~4倍,製成凹状避免上方组件洩漏污染,并於盖上钻孔(含出回油管孔、注油口、通气孔以及安装液压集成装置的安装孔等)。
(10) 隔板:分隔吸油和回油区域,增加回油路径,有利於回油杂质沉淀、气泡分离及散热等优点。
其高度至少取最低油位的1/2,最高不超过最高油位之3/4,厚度与本体壁厚相等。
若考虑强制油空分离设计,其隔板高与液位同高,并於下方1/3处安装5mm2 mesh之不銹钢网,让油液通过时达到强制油空分离的效果。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液压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提供一些液压油箱设计的指南和实例,帮助您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油箱容量液压油箱的容量应根据系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而言,油箱容量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温度要求。
如果容量过小,油箱中的油会很快被消耗完,造成系统不稳定;如果容量过大,会增加设备的重量和占用空间。
因此,在设计油箱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工作参数来确定合适的容量。
油箱形状和尺寸油箱的形状和尺寸也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性能。
一般而言,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和散热面积,以保证油的冷却和气体的排放。
常见的油箱形状包括矩形、圆形和梯形等,选择合适的形状应根据系统的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来决定。
此外,油箱的进出口位置、出油口和返回口的布局等也需要考虑。
合理布局可以更好地控制油液的流动和分配,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油箱材料和密封在选择油箱的材料时,应考虑到其耐腐蚀性、强度和密封性等特性。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钢板、铝合金和不锈钢等。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材料时应根据液压油的特性来匹配,以确保油箱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油箱的密封方面,应尽量避免油液泄漏和气体进入。
可以采用密封垫、密封胶条和密封圈等密封元件来保证油箱的密封性。
油箱附件油箱的附件也是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常见的附件包括油位计、油温计、油过滤器和油液加油口等。
这些附件可以提供对油液油位、温度和清洁度的监测,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液压油箱设计的实例:案例名称: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箱设计案例描述:设计一个适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油箱,满足工作压力为20MPa,工作流量为50L/min,工作温度为50°C的要求。
设计步骤:1. 根据系统的工作参数,计算出油箱的容量。
根据经验公式,容量为工作流量的1.5倍,即容积为75L。
2. 根据油箱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选择一个矩形形状的油箱,尺寸为800mm×500mm×400mm。
内燃叉车液压油箱设计

式 中 : 为环 境 温度 ,K;J 液压 系 统单 位 V为 时间 的发 热 量 ( 位 :W ) N( 单 ,H 1—7 ,N 为 7 )
功 率 ,叼为效率 :K为 油 箱 的散热 系数 ,通风 不 良 时 ,K=8~9 W/ m ・K) ( ,通 风 良好 时 , K= l ( 5w/ m。・ ,采 用 风 冷 ,K=2 ( ・ , K) 3 W/ m K) 水冷 时 ,K=10~1 4w/ m 1 7 ( ・ ;A为 油 箱 散 K)
先计 算 出发 热 量 和 散 热 量 ,再 根 据 热 平 衡 计 算 出油 箱 容 积 。热 平 衡 计 算 时 ,假 设 液 压传 动 系 统 的能 量 损 失 全 部 转 化 为 热 能 ,用 于加 热 工作 液
体 ,而工 作 液 体 所 吸 收 的 热 量 仅 通 过 油 箱 向周 围
热 面 积 ,m ;C为 液 体 的 比 热 容 ,对 于 矿 物 油 , c 7 20 3J ( g・ ;m 为油 箱 内液体 的质 =16 5~ 9 / k K)
[ ]智少玲 .横梁式货 架的立柱 稳定性计算 [ ] 6 J.起重运输
机 械 ,19 ( ) 9 4 6 :4—1 . 1
理论上讲 ,只有 当 f 趋于无穷大时 ,油箱 中的温
度才能达 到绝 对 平 衡 状 态 ,此 时 温度 最 高 ,
面进 入 滤 油 器 内 。 回 油 管 口应 插 入 最 低 油 面 以 下 ,离 箱 底 距 离 大 于 管 径 的 2~3倍 ,避 免 飞 溅 起 泡 。 回油 管 口切 成 4 。 口 ,以增 大 散 热 面积 , 5斜 其 斜 口应 面 向箱 壁 ,以利 于散 热 、减 缓 流 速 和 杂 质沉淀。 6 油箱 的 内壁须 进 行加 工 处 理 。新 油箱 须经 ) 喷丸 、酸洗 和表 面清 洗 ,内壁 可 涂 与 工作 液相 容 的塑料 薄膜 层或 耐油涂 料层 。
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箱的构造与设计要点

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箱的构造与设计要点【技术答疑】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箱的构造与设计要点----------------------------------------一、液压油箱有哪些用途?答:液压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功能主要是储油和散热,也起着分离油液中气体及沉淀物的作用。
根据系统的具体条件,合理选用油箱的容积、形式和附件,可使油箱充分发挥作用。
二、液压油箱有哪些分类?答:液压油箱有开式箱和闭式箱两种。
1、开式油箱:开式油箱应用广泛,箱内液面与大气相通,为防止油液被大气污染,在油箱顶部设置空气过滤器,兼作注油口。
2、闭式油箱:闭式油箱箱内液面不直接与大气相通,而将通气孔与具有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相接,充气压力可达0.05MPa。
三、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箱的构造与设计要点有哪些?答: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开式液压油箱应用普遍,在系统设计时,注意以下要点: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以保证系统工作时能够保持一定的液位高度,同时考虑停车维修时能容纳油液自由流回油箱时的容量。
2、必须设置过滤器。
油箱的回油口一般都设置系统所要求的过滤精度的回油过滤器,以保持返回油箱的油液具有允许的污染等级。
3、设置油箱主要油口。
油箱的排油口与回油口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些,管口都应插入最低油面之下,以免发生吸空和回油冲溅产生气泡。
4、设置隔板将吸、回油管隔开,使液油流中的气泡与杂质分离和沉淀。
另外还可根据需要在隔板上安置滤网。
5、开式油箱上部的通气孔上必须配置空气滤清器。
油箱的注油一般不从油桶中将油液直接注入油箱,而是经过滤车从滤清器注入。
6、放油孔要设置在油箱底部最低的位置,使换油时油液和污物能顺利地从放油孔流出。
7、当液压泵和电动机安装在油箱盖板上时,必须设置安装板,通过螺栓加以固定。
8、为了观察向油箱注油的液位情况和在系统过程中看见液位高度,必须设置液位计。
9、按G8/T3766-1983中5、2、3a规定:“油箱的底部应离地面150mm以上,以便于搬移、放油和散热。
液 压 油 箱

液压传动
面体为宜。 若油箱的顶盖上要安放液压泵、电机以及阀的集成装置等,则 油箱顶盖的尺寸需根据待放件确定。
为防止油箱内油液溢出,油面高度一般不超足够的通流能力,其安装位置应保证在油面最低时仍 浸在油中,防止吸油时卷吸空气。为便于经常清洗过滤器,油箱结构的设计 要考虑过滤器的装拆是否方便。
(4)吸油管、回油管、泄油管的设置
液压泵的吸油管 1 与系统回油管 4 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以利于油 液散热及杂质的沉淀。管口都应插入最低油面以下,但离箱底的距离要大 于管径的 2~3 倍,以免吸空或飞溅起泡。 回油管口应切成 45° 斜角以增大 通流截面,并面向箱壁。吸油管的位置应保证过滤器四面进油。
阀的泄油管应设在液面上,防止产生背压;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泄油 管应引入液面以下,以防吸入空气。
(5)隔板的设置 为增加油液循环距离,利于油液散热和杂质沉淀,设置隔板 7,9 以将 吸、回油区隔开,其高度一般取最低油面高度的 2/3 。
(6)空气过滤器与油位指示器的设置
空气过滤器3的作用是使油箱与大气相通,保证液压泵的自吸能力,滤 除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并兼作加油口,一般将它布置在油箱顶盖上靠近边缘 处。油位指示器用来监测油位的高低,通常置于便于观察的侧面。
V qp
(6-5)
式中,V ——油箱的有效容量(L); qp ——液压泵的流量(L/min); ζ ——经验系数,min。
ζ值的选取:低压系统取2~4 min,中压 系统取5~7 min,高压系统为6~12 min。
图 分离式油箱
(2)基本结构 为了在相同的容量下得到最大的散热面积,油箱外形以立方体或长六
(7)放油口的设置 油箱底部制成双斜面或向回油侧倾斜的单斜面,在最低处设置油塞。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
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存储液压油
以供给系统各个液压元件提供所需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液。
液压油箱的设计和制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油箱容积和尺寸:液压油箱的容积应根据液压系统的需求确定,可
以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工作时间来计算。
油箱的尺寸要考虑
安装空间、配管连接以及维护保养等因素。
2.材料选择:液压油箱一般采用钢板焊接制成,常见的材料有碳钢和
不锈钢。
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油箱的强
度和耐腐蚀性。
3.结构设计:油箱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加工和安装的便利性,通常包括
一个油箱本体和各种附件,如进油口、出油口、排气口、油位表等。
同时,还应考虑油箱的密封性和压力容纳能力,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冷却设计: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油箱通常
需要设计冷却系统来降低油温。
常见的冷却方法有空气冷却和水冷却,可
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冷却器。
5.油箱内部布局:油箱内部应合理布置液压油管和液压元件,确保油
液的流通畅通和油品质量的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装液位控制装置和
过滤器等附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6.油箱的表面处理:为增加油箱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一般会对其进
行表面处理,如喷漆或镀锌等。
总之,液压油箱的设计和制作应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工作
环境和安装条件,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工艺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确保油箱的质量符
合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油箱设计
1、油箱一般为长六面体箱体,中小型油箱用钢板直接焊成,大型油箱必须先用角钢焊成骨架,然后在焊上钢板制成。
当容量在100L以内时,其壁厚为3毫米;容量在100~320L时,壁厚为3~4毫米;容量大于320L时,壁厚为4~6毫米。
油箱底脚高度一般为150毫米以上,利于散热。
若液压泵和电机需要安装在油箱顶盖上时,为避免震动,顶盖的厚度应为侧壁厚的3倍。
2、油箱内常设2~3块隔板,将回油区和吸油区分开,有利于散热、杂质的沉淀和气泡的溢出,也可以增加油箱的强度。
隔板的高度为油面高度的2/3~3/4。
3、油箱顶盖上应设置通气孔,使液面与大气相通,通气孔处应设置空气滤清器。
邮箱的底面应适当倾斜,并在其最低位置设置放油塞。
在箱壁的易见位置设置油位指示器。
4、泵的吸油口所安装的滤油器,其底面与油箱底面应保持一定距离,其侧面离油箱壁应有3倍管径的距离,回油口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回油口应切成45°斜口,以增大出油面积。
阀的泄露油管应在液面以上,以免增加漏油腔的背压。
5、油箱的内壁必须进行处理。
新油箱须经过喷丸、酸洗和表面清洗等,其内壁也可以涂一层与工作液相容的塑料薄膜或耐油涂料。
6、油箱的容量应能保证在设备的液压系统内充满油液时,其液面(最低液面)高于滤油器上端200毫米以上;在设备的液压系统停止运动时,油箱的液面不应超过油箱高度的80%;而当液压系统的油液全部返回油箱时,油液不可以溢出油箱外。
7、油箱的有效容积,当系统为低压系统时,取液压泵每分钟排除油液体积的2~4倍;中高压取5~7倍;若为行走机构,则取2倍。
若为高压闭式循环系统,按所需外循环油或补油量的多少而定;对于工作负载大,并长期连续工作的液压系统,油箱的容量需要按发热量,通过计算确定。
(≤2.5MPa低压,2.5<P≤8MPa中低压,8<P≤16MPa中高压,16MPa≤P≤32MPa 高压,>32超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