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社会热点最新预测:华南虎照片事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华南虎事件折射诚信危机素材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华南虎事件折射诚信危机素材

华南虎事件折射诚信危机自从2020年10月12日上午陕西省林业厅对外宣布,今年10月3日16时30分镇坪县村民周正龙拍摄到珍贵的濒危物种华南虎照片,并当场奖给周正龙两万元奖金以来,迄今为止已经多日了。

在这段时间里,在中国,尽管发生了无数大大小小值得国人关注的“事件”,可是围绕着华南虎到底是真还是假,上到官员专家,下到一般的社会大众,无数的眼球为“华南虎事件”而转动,一场又一场观点对立、态度鲜明的争辩激烈地对峙着,一篇又一篇激昂尖锐的文章出现在内地的各大媒体上。

是什么牵动了国人轻易不动感情的神经?是什么让这么多的人,投入到这场看起来与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激辩当中呢?“打虎”“挺虎”全民审视第一个怀疑照片真伪的帖子10月13日出现在网上,接着,10月18日,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傅德志介入,对照片真假进一步怀疑,再后来周正龙随陕西省林业厅进了京,但照片的真假依然是个谜;然而,在互联网上、在媒体上,一场质疑照片真假的口水仗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场口水仗形成泾渭分明的“打虎”与“挺虎”的两大阵营。

“打虎”的人说,华南虎的照片有假,是拼贴而成的。

人不可能在这么近的距离并用了闪光灯拍老虎,老虎依然无动于衷;为什么不同时间、不同机位拍摄的老虎,斑纹却几乎完全重合?老虎身上的色调为什么与四周环境不协调?镜头本可将虎拉得更近,但拍摄者却没有这样做,将焦点放在了树叶而非老虎身上?“挺虎”的人说,照片上华南虎的眼睛有一个从半睁半闭到虎目圆睁的变化,这说明一个正处在打盹状态的老虎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

10月17日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公开表态:野生华南虎照片的公布是慎重的、负责任的。

诚信危机一触即发“打虎”的成员除个别专家及民间法律界人士外,大都是网民。

“挺虎”的人却包括了陕西地方官员和其聘请的鉴定专家,也包括一部分网民。

当两派的激辩正如火如荼之时,又有人发现“照片”上的华南虎与“年画”上的老虎极为相似。

“年画虎”的出现,使“打虎”派占了上风,而“挺虎”派却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观点。

从法律角度看“华南虎照片事件”

从法律角度看“华南虎照片事件”

目录从法律角度看“华南虎照片事件”争论:变性手术是否涉嫌故意伤害罪许霆案尘埃落定后的法理思考许霆案类似司法考试真题题目答案为盗窃罪从法律角度看“华南虎照片事件”摘要: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事件,随着周正龙以造假,涉嫌诈骗罪而被批捕,终于水落石出。

随着陕西省新闻发布会上简短的表述,闹腾了9个月的华南虎事件终于可以画上句号了。

关键词:华南虎造假诈骗前后历时了半年,在这场事件中,争论和讨论最多的是真假、正义、诚信、道德、政府的责任等等,但很少有人提及如何追究法律责任的问题,为此,从法律的角度,谈一些想法。

2007年10月13日,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七组村民周正龙,在该县神州湾一处山崖旁,用胶片和数码照相机同时拍摄到两组清晰的野生华南虎照片,经陕西省林业厅组织野生动物专家和影像专家共同鉴定,照片是真实的。

从而宣告失踪了2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新被发现!到2008年2月3日,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对省林业厅在未实地调查和专家鉴定下擅自发布发现华南虎消息予以公开通报批评。

随后陕西省林业厅公开检讨,承认发布虎照未经程序审批。

虽然没有很公开坦承虎照为假,但为整个事件暂时划了一个段落。

2008年两会期间,针对华南虎事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未发现华南虎实体及活动痕迹的确凿证据。

接下去的无非是鉴定虎照真或假的问题。

如果是真,当然最好,如果是假,除了政府部门应该认真反思,考量诚信之外,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纵观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它涉及法律领域之广实属罕见。

一、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华南虎照”事件中的公共管理启示

“华南虎照”事件中的公共管理启示

“华南虎照”事件中的公共管理启示一张华南虎的照片让“华南虎”这一绝迹已久的动物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和谈资中。

随着“华南虎照”被判定为假照而真相大白,这一起看似简单的农民造假案却并未尘埃落定,人们对此事的关注也并未止步于此。

事实上,这起造假案是否已经真的水落石出,只是一个农民图利而为呢?就此给出一些评价,并由此事引出了政府在公共管理上应该重视的一些启示。

标签:华南虎照政府公共管理评价启示0引言随着2008年11月17日,“华南虎照”案终审判决周正龙获刑2年半,缓期3年执行。

这一起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风波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

事实上,从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因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本月3日拍摄到华南虎照片,并确认照片为真,到2008年11月17日的终审判决,该事件已经纷纷扰扰了一年有余,该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同样波澜起伏,到现在虽然认定照片作假,但周正龙本人却坚持“照片是真的”这一说法。

1“华南虎照”事件始末(图解)1.12007年“虎照”事件嘘声四起,疑云密布“华南虎照”出炉(10月12日)-打“虎”派首质疑(10月19日)-官方力挺“虎照”(10月30日)-质疑声音四起(11月8日)-政府系列举措(11月15日至12月4日)-外界控诉“虎照”(11月20日)-法院初次回应(12月18日)政府再度回应(12月19日)-政府回应结论(12月27日):已将虎照送去鉴定,真伪结果很快将能获悉。

1.22008年“虎照”事件看似完结,未完待续第三方控诉(1月7日)-官方首致歉(2月4日)-周正龙被抓(6月初)-政府出举措(6月29日)-周正龙获刑(9月27日一审)-周正龙终审(11月17日)-事件还未完:12月19日,周正龙突然发表声明,否认虎照作假要求再鉴定,并称认罪时故意签名周正尤,自称曾遭逼供。

周正龙欲翻案挺虎派蠢蠢欲动。

打虎派则称周翻案是暗示有关人士兑现承诺。

周正龙华南虎案

周正龙华南虎案

华南虎照案再起风波资料图片:2007年10月公布的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图片来源:中新网人物简介:周正龙,陕西省镇坪县农民。

2007年10月,他所拍的华南虎照片被陕西省林业厅公开,其照片真实性受到各方关注和质疑。

2008年6月底,陕西省政府宣布周正龙拍摄虎照造假,13位官员受到处分;11月17日,周正龙因诈骗和私藏枪支弹药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刑三年执行。

2010年5月初,周正龙被取消缓刑,入狱服刑。

4月27日,周正龙刑满出狱。

这位曾经引起巨大风波的农民,没有打算停止他的找虎事业。

他说:“有一天真找到老虎,你们咋个面对我周正龙?”近两年的监狱生活没有改变周正龙的倔强和反复,似乎完全抹掉了之前在法庭上认错的记忆,他准备申诉,重新“要一个说法”。

4月27日当晚,周正龙出狱回到家中,媒体记者闻讯而至,他又一次进入争议的旋涡。

这个农村里的聪明人,有着特殊的斗争策略和强烈地掌控媒体的意识。

猎人的策略“我是个自由人。

”周正龙重重地把烟盒拍在桌子上,“现在我什么话都敢说”。

出狱当晚,面对家里的众多媒体,他说,“我知道你们想抢这个新闻,我给你们这个机会”。

但是,机会并不是那么容易给的。

第一天,他要求每家媒体和他预约时间。

每家“只说一条新闻”,要有提纲,稿子必须他过目,“我以前就吃了媒体的亏”。

第二天,他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有人偷拍他,没有偷拍的媒体也不给机会,“谁让你们没有帮忙制止?”周正龙有着猎人的敏感和多疑。

所有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都不能冲着他,即使放在墙角也必须掉头冲着墙面。

谁坐在他面前有翻包的动作,他都会停止抽烟,盯着对方的手,看是否有录音的迹象。

他的耳朵很敏锐。

有记者隔着七八米远拍他扫地,轻按了一下快门,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

他直起身子说,“删了”。

最终,他的策略从每家一条新闻,变成了所有媒体只能问三个问题。

通过三个问题,他表达了自己冤枉,会继续申诉;监狱对他很好,值得表扬;他是一个农民,他很缺钱三个意思。

华南虎事件案例解析剖析

华南虎事件案例解析剖析

骆光临:陕西省新闻办宣布周正龙已经供认其拍摄的“华南虎
”照片是用老虎画拍摄,陕西方面已经为我正名,诉讼没有必 要继续进行,初步决定撤诉。
骆光临手持撤诉申请书
媒 体 报 道
媒 体 报 道
表情一:欢呼胜利
表情二:无比痛心
表情三:深究到底
郝劲松:华南虎的事情,是由陕西省公安机关来侦查,这合程 序吗?本事件明显涉及陕西省政府的官员,公安厅和林业厅是兄
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 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
的致歉信》
原告骆光临
骆光临律师孟宪生
事件经过
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 向公众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警方 披露周正龙伪造“虎照”全过程 。
2006年,周正龙在为省华南虎调查队做向导期间,听说拍到活体野生华南虎 照片,就可得到至少100万元的奖励。 周正龙以治精神病为由,委托数名村民找老虎画。 周正龙将得到的老虎画,顺着老虎图案进行折叠,将多余部分折到老虎图 案背后,用胶带纸粘贴,分别于去年9月27日、10月3日两次拍摄假虎照。
事件经过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彩村七 组村民周正龙,于2007年10月3日用 胶片和数码照相机同时拍摄到两组清 晰的野生华南虎照片,经陕西省林业 厅组织野生动物专家和影像专家共同 鉴定,照片是真实的。 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之一
事件经过
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陕西 发现华南虎,并公布了周正龙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周 正龙当场获得2万元奖金。但这一轰动性的消息随即引来 广大网友质疑,指可能是纸老虎造假。
事件结果
2008年11月17日,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旬阳县法院大审判庭对“华南虎 照”造假者周正龙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周正龙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 刑两年,并处罚金2000元;犯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总和刑期三年零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宣告缓刑,缓刑考验 期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另有包括陕西省林业厅2名副厅长在内的13名官员受

“媒体奇观”下的“华南虎虎照”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媒体奇观”下的“华南虎虎照”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媒体奇观”下的“华南虎虎照”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摘要本文就“华南虎虎照”事件带给人们的反思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并指出媒体肩负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华南虎媒体奇观信息机会主义媒体社会责任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happening of South China tiger's photo from five aspec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edia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society and the mass.Key wordsSouth China tiger media spectacle information opportunismmediaaccountability美国学者凯尔纳曾提出的“媒体奇观”概念,是指“能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其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①2007年秋冬,华南虎虎照真伪之争充斥着我国各种报刊版面、电视节目、网络论坛之中,给我们制造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媒体奇观。

从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举行虎照发布会,宣布野生华南虎再现大巴山区引发“华南虎虎照”事件,到12月4日,国家林业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华南虎调查结果”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新闻依旧“在路上”。

12月9日,虎照真伪之争终于峰回路转。

国家林业局已要求陕西省林业厅本着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和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委托国家专业鉴定机构对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等原始材料依法进行鉴定,并如实公布鉴定结果。

CCTV《新闻调查》播出《华南虎照疑云》,堪称“华南虎虎照”事件的集大成者。

至此,“虎照”事件基本告一段落。

此番热闹中,相关政府关部门和官员、专家的表演,包括网络等新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的表现十分值得深思。

那么,“虎照”事件究竟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日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围绕此话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讨论。

华南虎照

华南虎照

6月29日,警方在现场展示周正龙拍照用的虎图
6月29日,警方在发布会现场展示从周正龙家找到的虎图。
这是警方在发布会现场展示的幻灯图片。
事件发展
• 12月3日,来自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认为 虎照为假。 • 12月3日,陕西省林业厅发表声明,未就照片鉴定做 出回应。 • 12月4日,国家林业局称,华南虎照片中的老虎是真是假, 是否是活体,都难以评估该地区野生华南虎的生存状况; 国家林业局不会“越位”鉴定华南虎照片的真伪。 • 12月10日,围绕“华南虎照片”事件,青年法律学者郝 劲松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递交诉状,状告国家林业局。 郝劲松在诉状中请求法院撤销国家林业局此前对他作出的 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并请求法院判令国家林业局受 理其提出的复议申请。
事件发展
• 2008年5月8日,美国著名华人刑侦专家李 昌钰博士在福建一场专题演讲中,否认了 “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并说:“照片 后期处理得相当好,我只能说咱们中国农 民很不错,PS的水平太高了。”Fra bibliotek事件发展
• 2008年11月17日,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 旬阳县法院大审判庭对“华南虎照”造假者周正 龙案进行公开开庭审理。经过长达12个多小时 的庭审,安康市中院二审判决被告人周正龙犯诈 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2000元; 犯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总和刑期三年零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两年 零六个月,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三年,并处罚 金200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事件发展
• 12月19日,在国家林业局举行的新闻发布 会上,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卓榕生表示,国 家林业局已要求陕西省林业厅委托国家专 业鉴定机构对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 等原始材料依法进行鉴定,并如实公布鉴 定结果。当日,陕西省林业厅信息宣传中 心主任关克表示,陕西省林业厅已正式收 到了国家林业局指示。林业厅正在积极贯 彻落实国家林业局的指示,委托公众认可 的鉴定机构对华南虎照片进行重新鉴定。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集锦(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集锦(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集锦(续)2. 呼唤真相我们呼唤真相刘云发帖人:版主“要呼唤”发帖内容:真相是大家都十分渴望知道的,它涉及到一个人的道德底线。

这段时间大家之所以对华南虎事件这么关注,就是因为此事件除了引起了民众对华南虎的好奇心外,还上升为一个考量个人道德底线的问题。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希望这件事是真的,都不希望被骗。

就此事,请各位网友畅所欲言,发表看法。

网友“还言真挚”:如果这场全民打假揭黑行动无疾而终,现代版“指鹿为马”得以成功演绎,那将是文明的倒退、科学的悲哀和社会道德底线的崩溃。

谎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谎言变成真理。

网友“真心姐姐”:年画是年画,照片是照片,这是两个概念。

说到底,“华南虎事件”就是那些毫无新闻素质的记者折腾的,周正龙既是造假者,也是受害者。

网友“真是气愤”:诚信,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基石。

一个不追求真相的民族将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将是一个堕落的、可怕的社会。

欺上瞒下、造假护假、掩盖真相与“八荣八耻”的价值取向水火不能相容!网友“甄哥哥”:骗子成了“民族英雄”、大牌明星,人气盖过“神舟”和“嫦娥”的总设计师,这不仅预示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在诸多年轻群体心目中的大面积坍塌,也彰显了传媒文化的堕落与蜕变。

网友“相互携手盼明天”:一个假话连篇、狡黠圆滑、差点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造假农民,俨然一副国家元首检阅仪仗队般的姿态,踏着红地毯,向他的粉丝们频频招手走进官方传媒陕西电视台“都市榜样”的颁奖现场。

在这里,“黑”和“忒”成了都市榜样!——“周老师,和我一起拍个照!”——“周老师,帮我签个名!”高潮迭起的火暴场面影射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所面临的道德危机。

网友“甄士隐”:作家韩寒说周正龙的反义词原来是陈冠希。

“虎照门”事件是假的,但周正龙希望大家都认为它是真的;“艳照门”事件是真的,但陈冠希希望大家都认为它是假的。

网络新闻与生活还是有差距的。

网友“还言真挚”:周正龙拍的纸老虎已经被网友用常识和中学数学证明了一万遍,我军高等学府的顶级专家、学者不惜“导弹打苍蝇”专文论证“周老虎”,足见学界精英对纸老虎事件危害性的忧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社会热点最新预测:华南虎照片事件一、背景资料“华南虎”照片事件:2020年10月3日,中国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宣称于神洲湾拍摄到濒危动物野生华南虎的照片。

陕西省林业厅于当月10号确认照片所拍确为华南虎。

但照片公布后,照片和其中老虎的真实性受到了许多质疑。

2020年11月,照片中的老虎被发现与一张年画上的老虎极为相似,而因该年画生产于2002年,照片中老虎的真实性受到了更多强烈质疑。

但陕西省林业厅相关官员坚持照片老虎为真,引发网民和民众的强烈质疑,并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怀疑。

2020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通报周正龙所拍摄照片中“老虎”实为老虎纸画。

网络反应网络上,亦有不少网民对此表示质疑,其后更创立新成语—“正龙拍虎”,意指某人在利益集团的驱使下做出的欺骗广大民众的行为且终沦为利益集团推脱责任的牺牲品。

二、语言运用:1、盘点2020年的国内大事,看点多多。

下面是一些热点新闻中的关键词:华南虎汶川限塑令奥运山西矿难神七三聚氰胺请人选两个词语,以“最让我”(遗憾、愤怒等情感)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做出简要评价。

(6分)示例:华南虎——最让我遗憾的词语。

虽然无缘得见真正的华南虎是一种遗憾,但比这更让人遗憾的是整个闹剧使我们对社会的诚信与公正产生了怀疑。

1、(6分)参考答案:汶川——最让我感动的词语。

苍天无情人有情,无数个普通人用他们的热血、汗水谱写了一曲曲爱的颂歌。

限塑令——最让我欣慰的词语。

在饱尝苦果之后,我们终于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并真正开始了行动。

奥运——最让我激动的词语。

国人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中华健儿的热血最终铸就了辉煌。

山西矿难——最让我无奈的词语。

本可避免的悲剧再一次上演,几百条鲜活的生命在滚滚而来的财富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神七——最让我振奋的词语。

人类的智慧使我们朝着未知世界又前进了一步,我们的探索永不停息。

三聚氰胺——最让我愤怒的词语。

在利益与道德的天平上,有些人又放错了砝码。

(评分标准:每一句3分,评述得当2分,语言流畅1分)三、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5题。

从“虎照”事件中感受民意的力量①“虎照”事件高潮迭起,在众多“打虎派”的不懈努力之下,“虎照”为假的结论已经基本坐实,在此基础上的继续追问,将直指“虎照”出笼、鉴定、发布过程中的真相,并因此而揭示出真相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链条。

②为“虎照”为假的结论钉上最后一颗钉子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邀请各相关领域专家做出的鉴定,和美国华裔“神探”李昌钰的“初步意见”。

但“虎照”事件的真正转折点,显然是早于这些“权威意见”的对“年画虎”的发现。

自从“年画虎”被发现,并确认其出版日期早于“虎照”的拍摄日期,关于“虎照”的真伪便再无悬念,公众的注意力和“打虎派”的追问目标,已经转向“假虎照”背后的真相。

③从“虎照”面世,到被质疑、被追究,乃至一步步逼近真相的过程,再次提醒我们关注到如下的事实,即过去一直肩负议题设置和追究真相之责的媒体,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得不将上述责任,让渡给了以网络为工具和传播平台的网友,以及网友背后为其提供动力和支持的民意。

而媒体则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一个目击者和鼓动者的角色,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媒体有坚决或犹疑、乐观或悲观的不同态度,但就总体而言,媒体已经不再处于事件推动的核心位置,而是将其让位于参与其中的海量的匿名公众。

尤其是在“年画虎”的发现、确认过程中,“人肉搜索引擎”表现出的巨大能量和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以往显得神通广大的媒体相形见绌。

④回顾“虎照”事件的整个过程,民意在两个不同向度上都起到了核心的主导作用,其一是公众追究真相的强烈愿望,不但已经远远超出“虎照”当事人的预料,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议题设置,并推动媒体跟进的引导作用。

尤其是在事件的后期,网络民意一经发动便可以无限复制、放大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这种追究真相的动机,或许与传统媒体所阐释的动机并不完全合拍,甚至不乏以往在“铜须门事件”或“虐猫事件”中曾经表现出的那种舆论暴力色彩,但其正面的启示和作用却不容忽视,即通过网络渠道而获得凝聚和表达的民意,对所有伤害公众利益和情感的事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反应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意不再是一种无形弥散的氛围和空气,而是一个能够对事件做出有力反应的有形存在。

即使在事后做出过检讨和反思的“铜须门事件”和“虐猫事件”中,这种凝聚起来的民意,也有着维护公共道德底线的正面诉求。

⑤其二,则是在强烈愿望的推动下,民意在追究真相过程中表现出的实际能力,已经远远超出媒体所能达到的程度。

尽管这种能力在以往的“铜须门事件”和“虐猫事件”中也都有过充分的展示,但当这种能力在直接涉及公共事务的“虎照”事件中发挥出如此巨大作用时,却给人以从未有过的鼓舞。

以往人们对舆论监督的期待,主要集中于媒体的作用,而从“虎照”事件中,却可以看到另外的希望。

⑥不过与媒体的特性和作用一样,网络民意也并不掌握任何实际的权力,因此,公众在借助网络而逼近真相之后,最后揭破真相,并对当事各方做出相应处理的权力,仍然掌握在公权力的手中。

这也就是公众一面锲而不舍地寻求真相,一面充满焦虑地呼吁法律或行政机构介入的原因。

⑦而与以往不同的是,面对在愿望和能力方面都具备充分能量的民意,公权力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回应,却不能再有任何傲慢和迟钝。

以此分析,不管陕西省林业厅在“虎照”事件中,究竟是何种角色和动机,都表现得不够成熟。

从其对“虎照”做出肯定的鉴定,并向公众发布那一刻起,陕西省林业厅就已经将自己置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并一路被网友和媒体追赶得狼狈不堪。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对网络民意追究真相的愿望和能力估计不足。

(《北京青年报》2020年1月7日)2.下列对“民意的力量”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民意有追究事件真相的强烈愿望,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议题设置并推动媒体跟进的引导作用。

B.民意始终是一种无形弥散的氛围和空气,对事件能做出有力反应。

C.民意在追究真相过程中表现出的实际能力远远超出媒体所能达到的程度。

D.民意有对当事双方做出相应处理的权力。

E.民意也促使公权力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积极的回应。

3.解释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6分)答:4.作者在第④⑤段中提到“铜须门事件”“熊猫事件”有什么用意?(6分)答:5.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民意的?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答:2.选B,D。

( B项,在伤害公众利益和情感的背景下,民意就不再是一种无形弥散的氛围和空气。

D项,这种权力仍然掌握在公权力的手中。

)3.网络民意是指以网络为工具和传播平台征集的公众意见和愿望。

4.是为了说明民意在追究事件真相过程中有着维护公共道德底线的作用;也是为了说明民意追求真相的动机有时与传统媒体所阐释的动机不完全合拍,甚至表现出舆论暴力色彩。

5.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既有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及评价,也有个性化的理解阅读,能力级别为F。

答题时可以有三种观点:赞同、反对、辨证看待。

只要答出一种观点,理由充分即可。

四、写作:适用话题举隅话题1、真与伪据《新京报》报道,自从2020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该省安康市镇坪县发现了华南虎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陕西省林业厅组织了野生动物和影像专家鉴定,结果证实照片是真实的。

随即,有人质疑照片的真实性,陕西省林业厅17日出面驳斥照片“造假说”,并声称该地区可能有多达8头华南虎。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学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傅德志在网站上指出,周正龙所拍华南虎照片有假,说“自己敢以脑袋担保”,并劝周“早日投案自首”。

日前,周正龙作出回应:“看他的脑袋能保多久。

”周称,如果照片作假,他可以去坐牢,儿子也可以坐牢。

为此,有人在2020年10月23日《证券时报》撰文说,以科学与法律的标准来审视华南虎风波,应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最基本的视角。

围绕华南虎照片的真伪掀起的这场“赌命”闹剧极大地背离了科学与文明的本义,泛起一股强烈的市井吵架中的粗鄙与庸俗气息。

事实上,这场“华南虎风波”都是因为缺失起码的科学理性与法律文明而造成的。

华南虎的有无,完全可以交给相关的科考专家判断;华南虎照片的真伪,完全可以由技术来进行鉴别。

对真相进行不懈地探求,必须对科学有起码的尊重。

而“以脑袋担保”的科学工作者与“以拉上儿子一起坐牢”的现代公民,却在以暴力与漠视生命的方式对待问题分歧,这是对科学理性的侮辱,是在亵渎文明的尊严。

话题2、信任正是由于知情权与监督权的缺失,才导致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质疑的背后则表明了人们的自我意识正在逐渐觉醒,而这并非一时一地的现象。

可以说,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哪怕镇坪的华南虎最终被证明是真实存在的,也难保下回类似的事情不会被民众普遍质疑。

更重要的是,因质疑而失去的不仅仅是真相,还可能是民心。

话题3、诚信世上有一种虎的皮毛,永远闪亮,那是一只纸老虎;世上有一种鸟的羽毛,无论在哪里,都掩盖不了它的光芒,那是一只敢于拍虎的说谎鸟。

都说天荒地老出奇人,这世上还有一种奇人,不必等到天荒地老,只要缓刑就已足够,他的谎言,足以让真相天荒地老,足以让严肃的法律判决轻飘得如一纸空文,足以让善良的人们等得雪满白头。

是真话总要闪光的,周正龙符合官方态度的台词,如今终于为“无法生活”而起义了。

老虎年画、木质虎爪模具等造假工具今日犹在,造假现场还原历历在目,虎照为真,则司法蒙羞,虎照为假,则缓刑判决为周正龙与天下人同声一笑。

若当日司法食周正龙的真话而肥,则今日官方与司法必再食周正龙的谎言而吞声。

话题4、知错能改长达8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最初坚决否认,到后来的躲闪回避;从部门出面厘清责任,到法律介入拿出结论,人们看到了面对公共事件有关方面的迟疑和犹豫,也看到了在这其中的变化与成长。

当“华南虎”跃出虎坪镇,成为政府公信力的一种符号和象征;当无数人在漫长的等待中产生疑惑感到失望,陕西省政府迟到的“正本清源”,让人们重拾信心——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能永不犯错,重要的是面对错误,能够有勇气纠正,有责任担当。

人们欣慰,还因为一波三折的“华南虎照”事件能有今天的结局,不仅显现了网络的力量,更见证着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

话题5、清醒(或觉醒)华南虎事件中,被人们反复提及的,是网友们的理性和成熟。

正是他们严谨的追寻和持续关注,华南虎的真伪才浮出了水面,华南虎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当网络民意推动“华南虎照”事件从科学问题走向公共事件,跌宕起伏的“真假之辨”,终于发展成政府与民意的互动过程。

虽然这种互动起初非常艰难,此后也时有脱节,但在峰回路转的每个瞬间,我们都能体味互联网上“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时代要求,也能看到保障人民群众表达权、监督权的艰辛努力——这让这场举国皆知的全民关注,不仅只是信息时代的“集体打假”,更是文明社会的自我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