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的呼吸系统

动物的呼吸系统动物的呼吸系统是其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动物王国中的呼吸系统形式多样,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以及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1 呼吸系统的结构动物的呼吸系统主要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和气管;下呼吸道包括支气管和肺泡。
肺部是呼吸系统的核心组织,呼吸道与肺泡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完成气体的交换。
1.2 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呼吸、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通过呼吸,动物可以吸入富含氧气的空气,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满足能量代谢的需要。
同时,呼吸系统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
二、不同动物的呼吸方式不同的动物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呼吸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1 哺乳动物的呼吸方式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内,其呼吸方式为肺呼吸。
它们通过鼻腔将空气引入体内,经过气管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肺泡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肺泡是哺乳动物呼吸系统的重要结构,其内部富含血管,便于气体的交换。
哺乳动物的肺部不断地进行膨胀和收缩,调节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实现呼吸过程。
2.2 鱼类的呼吸方式鱼类的呼吸方式与哺乳动物有所不同,它们通过鳃来进行呼吸。
鳃是鱼类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鱼体的两侧。
鱼在水中通过张口将水流经过鳃裂,鳃裂中的血管将氧气吸收,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种呼吸方式使得鱼类能够在水中进行高效的气体交换。
2.3 昆虫的呼吸方式昆虫的呼吸方式与哺乳动物和鱼类有很大的区别。
昆虫的呼吸系统是一种气管系统。
昆虫体内有一系列的气管,与外界通过气孔相连。
气孔位于昆虫的腹部或胸部,可以通过扩张和收缩来调节气体的进出。
气管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昆虫的细胞组织,完成呼吸。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前倾运动使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 骨间距加大、声带紧张;复位时,两 者间距缩小、声带松弛。
(三)环杓关节
旋内使声带突相互接近,缩小声门; 旋外则作用相反,开大声门。
7
麦粒软骨 甲状舌骨外侧韧带
甲状舌骨膜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甲状舌骨正中韧带
(四)方形膜 前庭韧带
(五)弹性圆锥 又称环声膜
25
要点和难点
要点: 1 气管及支气管旳构成,分支。 2 肺旳构造和形态。 3 胸膜和纵膈旳形态与构造。 难点: 1 胸腔与胸膜腔区别。 2 肺段
26
16
左主支气管 左肺下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四、支气管肺段
支气管肺段 简称肺段
每个肺段支气 管及其所属旳 肺组织称支气 管肺段(肺 段),每肺各 有10段,各段 间借结缔组织 分开,有独立 旳血供。
17
五、支气管及肺段旳血液供给 肺动脉 —功能性血管 左、右侧支气管动脉 —营养性血管
18
第五节 胸膜
杓斜肌
9
甲杓肌 环杓侧肌 环杓后肌 环甲肌
杓会厌肌 杓横肌
环杓后肌
四、喉 腔
(一)喉口
杓状会厌襞
杓状会厌襞
前庭襞
前庭裂
声襞
(二)喉前庭
环杓后肌
(三)喉中间腔
喉室
声带
由声韧带、声带肌和喉粘膜构成。
声门裂 膜间部 软骨间部
声韧带 声带肌
声带和声门裂合称为声门 。
(四)声门下腔
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
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
构成:呼吸道、肺
鼻腔
口腔
上呼吸道:鼻咽 喉气管 Nhomakorabea下呼吸道:
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呼吸过程

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呼吸过程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用于实现气体的交换,使人体能够吸入新鲜空气并排出代谢废气。
呼吸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呼吸系统的构造以及呼吸过程。
一、呼吸系统的构造1. 鼻腔:鼻腔是人体呼吸的入口,通过鼻孔吸入空气。
鼻腔内部有鼻毛和黏液,可以阻止灰尘和细菌进入呼吸道,并提高空气的湿度。
2. 喉咙:位于鼻腔和气管之间,是空气通过的管道。
它包括喉头和声带,声带的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3. 气管: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由许多环状软骨构成,可以防止气道塌陷,同时也确保通畅。
4. 支气管:在气管分为两根支气管,分别连接到左右肺部。
支气管不断分支成为支气管树状结构,最终形成肺泡。
5. 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最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内。
左右肺分布在胸腔的两侧,肺组织内充满了许多小囊泡状的肺泡。
二、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是通过肺部进行的。
1. 吸气:当人体需要氧气时,横膈肌和肋间肌收缩,使胸腔腔内的体积增大,肺内压力降低。
同时,气道扩张,空气进入鼻腔或口腔,经过喉咙、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部。
最后,氧气通过肺泡中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被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中进行新陈代谢。
2. 呼气:当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排出时,横膈肌和肋间肌松弛,胸腔腔内体积减小,肺内压力增加。
这时,肺部收缩,排出富含二氧化碳的空气。
二氧化碳通过肺泡壁进入肺泡,并被排出体外。
除了正常呼吸外,人体还具备反射性的呼吸调节机制。
一旦大脑感知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或氧气含量的异常,将向呼吸肌发送信号,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以维持酸碱平衡和氧气供应。
总结:呼吸系统的构造与呼吸过程是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通过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器官的协同工作,实现了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正常呼吸和反射性的呼吸调节机制保证了人体的呼吸功能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2.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二、呼吸系统的功能1.气体交换:氧气从外界吸入肺泡,二氧化碳从肺泡排出体外2.呼吸作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3.体温调节: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有助于维持体温恒定4.声音产生:喉部肌肉的振动产生声音,通过鼻腔、口腔、咽等部位的共鸣形成言语三、呼吸系统的结构特点1.鼻:具有温暖、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2.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3.喉:是气体进入肺的门户,具有保护作用4.气管:分叉成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肺5.支气管:进一步分支成肺泡6.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众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四、呼吸过程1.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上升,胸廓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2.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体外五、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2.注意保暖,避免着凉3.合理膳食,增强体质4.加强锻炼,提高肺活量5.戒烟限酒,预防呼吸道疾病六、呼吸系统的疾病及预防1.感冒: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保暖2.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量饮水,休息3.肺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4.哮喘:避免接触过敏原,按医嘱用药,保持情绪稳定以上是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方法:回顾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明确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呼吸作用、体温调节和声音产生。
答案: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呼吸作用、体温调节和声音产生。
2.习题:简述呼吸道的组成。
方法:根据呼吸系统的组成知识点,列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组成部分。
答案:呼吸道的组成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
3.习题:为什么说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方法:分析肺泡的结构和功能,得出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

第一章呼吸系统总论1.1呼吸系统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织。
人类依靠呼吸系统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对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关疾病进行总论。
1.2 呼吸系统结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织两个主要部分。
1.2.1 呼吸道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喉部和气管。
其中,鼻腔是气体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通道,通过鼻腔进入体内的气体会被暖室湿化,并被鼻毛和粘液污染物净化。
咽部是连接鼻腔和喉部的通道,同时也是食物和空气共用的通道。
喉部包括声带,参与发声和呼吸调节。
气管是连接喉部和主支气管的管道,由环状软骨组成,起到支持和保护气管的作用。
1.2.2 肺组织肺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织,位于胸腔内。
人体有两个肺,左肺有两个叶,右肺有三个叶。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合,实现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1.3 呼吸系统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供给气体和调节酸碱平衡。
1.3.1 气体供给呼吸系统通过气道将氧气引入体内,供给身体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所需。
同时,通过排出二氧化碳,将体内代谢产物排除。
1.3.2 酸碱平衡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控制体内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气的吸入,从而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当血液过酸性时,呼吸系统会增加呼吸频率,加速二氧化碳排出,从而降低血液酸度;当血液过碱性时,呼吸系统会减少呼吸频率,减少二氧化碳排出,增加血液酸度。
1.4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癌等。
1.4.1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鼻塞等。
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流感、肺炎等。
1.4.2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特征是气道过度敏感和反复发作的气喘。
哮喘患者常伴有气喘、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窒息。
1.4.3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肺组织中。
肺癌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等。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体液调节机制
化学感受器调节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对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敏感,通过调节呼吸中 枢的兴奋性来影响呼吸运动。
激素调节
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可通过作用于呼吸肌和呼吸中枢,影响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
呼吸肌功能与调节
呼吸肌功能
呼吸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从 而实现肺通气。
呼吸肌调节
呼吸肌的收缩力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神经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呼吸肌的兴 奋性和收缩耦联来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力;体液调节则通过改变呼吸肌的代谢和 能量供应来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力。
05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及临床表现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塞 、流涕、咳嗽、喉咙痛等。
02
鼻腔内有嗅觉细胞,对气味分子敏感,能够将气味 分子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识别。
03
鼻腔内的黏膜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使吸入 的空气更加适合呼吸道的生理需求。
咽喉结构与功能
01
咽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通道,具有吞咽和呼吸的功
能。
02
咽喉内有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等结构,可以调节喉腔
的大小和形状,确保呼吸和吞咽的顺利进行。
03 使用空气净化器或空气加湿器,改善室内空气质 量。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 加强呼吸肌锻炼,如深呼吸、吹气球等,增强呼吸肌力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
鼓励吸烟者戒烟,减少被 动吸烟的危害。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各 级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内,左 右各一。
第七章-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

(一)鼻
(三)喉
1.喉软骨 有一块甲状软骨、一块环状软骨、一块会厌软 骨、一对杓状软骨。
2.喉肌 喉肌均为骨骼肌,其主要作用是使声带紧张和松 驰,声门开大和缩小。
3.喉腔 上通咽腔喉部,下通气管
(四)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 长11-13cm。分为左、 右主支气管。
❖ 气管和支气管由“C”形软骨 环和连于其间的环状韧带构 成。气管软骨具有支架作用, 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情开放 状态,以维持呼吸功能的正 常进行
二、肺
❖ 肺由各级支气管和无数肺泡组成,同 时肺还具有分泌功能。
1、位置:左右两肺位于胸腔内,纵隔 两侧,隔的上方。左肺窄长;右肺宽 短。
形态:幼儿呈淡红色;吸入杂质沉积, 颜色变深。
❖ 肺密度小于1,可浮于水面;未呼吸 过的胎儿肺不含空气,密度大于1, 入水沉。
❖ 肺内侧面中部的凹陷-肺门,是支气 管、肺动脉、肺静脉出入肺的门户。
混合静脉血PCO2是6.12kPa(46mmHg),比肺泡气 的5.32 kPa(40mmHg)高,血液中CO2向肺泡中 扩散,血液的PCO2逐渐下降,最后接近肺泡气的 PCO2。
影响因素
1、呼吸膜的厚度 呼吸膜很薄; 表面积大; 交换迅速
2、呼吸膜的面积 气体扩散速率与扩散面积成正比。 运动时,呼吸膜面积增加; 肺不张、肺实变、肺气肿或肺毛细管关闭和阻塞,
因此,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由此造成的肺 内压与大气压的压差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 力。
3)呼吸运动的形式
(1) 平静呼吸: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用力呼吸:吸气、呼气均为主动; 呼吸困难临床的表现:呼吸深大,鼻翼扇动,胸
部困压感等。 (2) 胸式和腹式呼吸: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 肺内压
人体呼吸知识点总结

人体呼吸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1鼻腔和咽喉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通过滤除空气中的粉尘、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护了肺部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鼻腔内的纤毛和黏液能够帮助清除空气中的杂质,同时,鼻黏膜上的微血管还可以将冷却并湿润的空气传递给肺部,有助于保护呼吸道。
咽喉是气道和食道的交汇处,它通过软腭和喉头等结构,将空气和食物进行分开,并向下传输。
1.2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连接咽部与支气管的管道,它有着软骨环支撑,以防止气管塌陷。
气管内部有粘液和纤毛,能够帮助清除异常物质,保护呼吸系统。
气管分支为两支支气管,分别通往左右肺。
1.3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它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内部充满了肺泡。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它通过膜上的毛细血管,将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与氧气进行交换。
这种气体交换过程是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
1.4呼吸肌呼吸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呼吸运动的主要肌肉,在吸气时,膈肌收缩,使得胸腔扩大,从而导致气压降低,空气自然流入。
在呼气时,膈肌放松,胸腔收缩,从而使得气压升高,空气被排出。
肋间肌则通过肋骨的上抬和下降,在呼吸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1.5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向体内引入氧气,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在描述呼吸系统的功能时,必须提到气体交换这一重要的生理过程。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中,氧气在呼吸过程中通过膜上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中,二氧化碳则相反地由血液中排出。
这种气体交换保证了细胞的氧气供应,同时也防止了体内二氧化碳的积累。
二、呼吸的生理机制2.1肺泡通气肺泡通气是指肺泡内外气体交换的过程。
在通气时,空气通过气道进入肺泡,与肺泡内的血管交换气体。
氧气进入肺泡,而二氧化碳则从肺泡排出。
这种气体交换是呼吸系统最基本的生理过程。
2.2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丘脑,它负责调节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
在静息状态下,呼吸中枢会自动调控呼吸频率,保持良好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两部分。
其中呼吸道又可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
2、呼吸道的作用是:鼻腔有鼻毛、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腺分泌的粘液,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减少对不良刺激的影响。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痰中含有病菌。
3、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
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它具有的特点:①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等,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消化和呼吸的共同器官是咽。
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
呼吸时会厌软骨像抬起的盖子,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又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为此,我们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的咳嗽。
呼吸的四个环节
1、肺通气
A、肺通气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即我们平时说的呼吸,一般每分钟16—18次,通过可以测定肺活量和胸围差来表示,肺活量是衡量肺脏功能强弱的标志产。
B、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呼吸运动是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胸廓是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C、呼吸运动的原理。
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并外展,胸骨上移→胸廓的横径加大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纵径加长→胸廓容积扩大→肺容积扩张→新鲜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肺泡内部分气体排出提外,即呼气。
因此,是胸廓的变化才引起吸气和呼气。
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D.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
a.原理: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会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
b.介绍模型:橡皮膜代表膈,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c.演示膈的运动:用手向下拉橡皮膜,使膈顶部下降,代表膈肌收缩,松开橡皮膜,使膈顶部回升,代表膈肌舒张。
归纳总结: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到达肺部,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变成了动脉血。
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4.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运送到组织细胞处,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氧气透过毛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内,同时,细胞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中。
进入细胞的氧气,参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交换的结果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5、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包括肺通气、肺的换气和组织气体交换。
它们的区别如下:
概念实现方式表示方式结果肺的通气
外界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
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呼气与吸气肺的换气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
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肺泡血液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动脉血组织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气体扩散
氧气
血液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动脉血变静脉血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