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星空》的赏析

合集下载

望星空郭小川诗歌鉴赏

望星空郭小川诗歌鉴赏

望星空郭小川诗歌鉴赏一、初遇嘿,你有没有读过郭小川的呀?就像突然闯进了一片神秘的森林,初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懵懂的探险者。

诗里的星空,那可不是简单的星星点点啊,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充满未知的宝库。

郭小川把星空描写得仿佛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世界,离我们那么远,却又好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他写道“今夜呀,我站在北京的街头上。

向星空了望。

”简单的几句话,就像一个朋友在跟你分享他当下的状态,一下子就把你拉进了那个情境里。

这难道不像是有人在你耳边轻轻诉说着他夜晚的奇遇吗?二、诗中的宇宙观郭小川笔下的星空,那是一种独特的宇宙观的展现。

在诗里,星空是那么的宏大,人在它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我就想啊,这多像我们在大海面前的感觉呢?小小的我们,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内心满是敬畏。

他诗里说“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

”这就好比是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大海,瞬间就被大海的浩瀚所淹没。

那我们在星空下的存在又何尝不是呢?这时候,你会不会也开始思考自己在这宇宙中的位置呢?这可不是那种枯燥的哲学问题,而是郭小川用诗给我们带来的一种触动心灵的感悟。

三、星空下的情感抒发再看诗中的情感啊,那真叫一个丰富。

郭小川就像一个感情充沛的歌唱家,在星空下唱出自己的心声。

有时候他像是在倾诉自己的孤独,就像一只离群的大雁。

“星星呀,你们是那么多情,你们从没有什么哀愁,一直到悬在天空,还在眨着眼睛。

”这就像是在对着星星诉说自己的烦恼,羡慕星星的无忧无虑。

可有时候呢,又充满了希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

这就好比是在寒冬里,突然看到了远处有一点温暖的火光。

这种情感的转换,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又真实,你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吗?四、诗歌的语言魅力咱得好好说说这诗的语言。

郭小川的语言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星空的大门。

他的用词既简单又精准,就像一个老工匠打造出来的精美器具。

比如“星空,奇怪而高,你越有哲理,我越想不通。

”这样的句子,简单得就像我们日常的对话,可是却充满了深意。

郭小川诗歌望星空意象

郭小川诗歌望星空意象

郭小川诗歌望星空意象
郭小川的《望星空》是一首充满思考和感情的诗歌。

诗人通过对星空和人间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宇宙无限和人类生命的有限的深思。

以下是对《望星空》意象的解析:
1. 诗人将全诗的情感核心聚焦在“望星空”这一行为上,展现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宇宙视角。

熟悉的是,星空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和科学家们灵感的源泉;陌生的是,诗人将星空与人间对比,表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哲思。

2. 诗中描绘的星空是美丽而宏大的,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然而,与此同时,诗人也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使人对生命的有限和宇宙的无限有更深入的认识。

3. 诗人还通过对“人民大会堂”和“长安街”的描绘,展示了人类社会的伟大成就和繁华。

然而,这些成就和繁华并不能消除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迷茫。

这种情感与星空的无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类生命的有限性。

4. 在诗的结尾,诗人重新仰望星空,感受到祖国和集体的力量。

这种力量使他重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他感到豪情万丈。

这种情感的转折增强了诗作的感染力,使读者在感受到诗人内心矛盾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望星空》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感情的诗歌。

诗人通过对星空和人间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宇宙无限和人类生命有限的深思。

同时,通过对“人民大会堂”和“长安街”的描绘,展示了人类社会的伟大成就和繁华。

这些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和感染力,使读者在欣赏诗歌艺术的同时,也能对生命和宇宙有更深入的思考。

郭小川的《望星空》的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的赏析

郭小川的《望星空》的赏析
望星空是由国内著名诗人郭小川作词作曲的一首歌,当提到这首歌时,我们尽管可能
想起一幅由天空上繁星点缀、充满着浪漫情调的画面,但它却有更深一层的内涵。

首先,这首歌让我们紧紧地拥有着奋斗的未来,只要努力,目标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郭小川在歌词中写到“心怀一句话,一定会到达目标所在”,她提醒着我们要使用梦
想像星星一样,分外美丽的安定闪烁,明确方向,尽力走向它;无论将来受到多大的挫折,也要坚定信念不改。

其次,这首歌更是一种在精神上丰富我们生活的作用。

“想要充实自己、被光包围”,只要我们努力追求,总有一天会被激励并充满希望;当你看到夜空星辰熠熠闪亮的时候,
你就会越发懂得自己的生活的美好、值得继续拼搏的意义。

再者,歌词中还富含着坚守初心的态度:切记不要迷失自我,也不要被物质的诱惑所
诱惑;它的歌词引导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内心,突破社会的压力,从容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实现成功之路!
此外,望星空还融合了另一方面的情怀,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她以一
曲激情的歌声,将这份思念载入音乐之中,把充满韵律的歌词诠释得淋漓尽致;它给我们
带来深深的感动,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是一种温情”这一句歌词里的真理。

总而言之,郭小川的这首望星空以其绚丽的歌词和抒情的旋律,勾起了我们怀着奋斗
的梦想,勉励自己坚守初心,实现一个美好的未来。

它富有着传递深切正能量的主旨,让
我们感受到能够勇敢走向未来的力量和勇气!。

矛盾的文本——浅析《望星空》

矛盾的文本——浅析《望星空》

之 《 年 颂 歌》 是 同类 作 品 。但 细 读 我们 会 发现 诗 歌 的前 半 里 的 人 ,尤 其 是那 个 政 治氛 围窄 前 高涨 的 时代 ,而 月还 是 十 十 .
部 分与 后 半 部分 ,无 论 是 从 抒情 者 身份 、还是 内容 、思想 和 年 国庆 的 日子 ,谁 能 不情 绪 激 昂。而 诗 人 笔下 的 第 三章 也突
“ ”也 不 再 是 个 体 的我 ,他 是 “ 们 ” 的 一 员 。 第 四章 我 我
激 荡 ! … ” ( 意 不是 “ 仃 ” ) 由于 内心 烦恼 而 来 到 遁 了 。原 来作 者 写星 空 的 壮丽 、浩 瀚等 ,只 不过 是 作 为 书写 我 注 我 J
北京 街 头徘 徊 ,虽 然 豪情 似 乎 还 在 ,但 诗 中仍 流 露 出 了进 退 选 择 的犹 豫 情绪 。接 _来 “ ”望到 的 是星 空 的 壮丽 ,想 到 F 我 的是 星 空的 永恒 。这 ~章 赞 美星 空 的意 旨很 明显 ,而 面 对 浩 了 、 消 失 了 。 那 么 星 空 的壮 丽 和 永 恒 能 给 “ ”勇 气 和 力 我 中 国 人 民伟 大 杰 作 的 陪 衬 ,从 而 讴 歌人 民和 祖 国 的 强 大 力 量 。这 一章 ,虽 然 “ ”仍作 为 抒情 者 存 在 ,但 只 能 以错 误 我 情 感 表达 者 的 身 份 向人 民、 国家 和 时代 忏 悔 , “ 的 , / 我 是 突 然 和星 空 一起 弱 了 、没 了 ,诗 歌 的抒 情 者 由此 转 换 为代 表
情感 倾 向的角 度 看都 不 是 一 回事 ,其 问存 在着 巨大 的 反差 ,
因此 笔 者 认 为 , 《 望星 空 》是 个 矛盾 的文 本 。
全 诗 共 阴章 ,前两 章 为 ‘ 分 ,后两 章 为 一部 分 。 我们 部

以望星空为例浅谈郭小川的诗歌艺术

以望星空为例浅谈郭小川的诗歌艺术

以《望星空》为例浅谈郭小川的诗
歌艺术
特色
《望星空》是郭小川的一首诗歌,其诗歌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意象化”。

在《望星空》中,郭小川将普通的星空放大到一种神奇的意象,运用优美的文字将“万家灯火闪烁”、“望星空如盘缠绵”以及“倚栏杆看星连绵”等富有情调的描写表现出来,形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意象世界。

此外,《望星空》还体现了郭小川独特的“精神感染力”。

诗歌中所用的叙述方式不仅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而且也使读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作者的思想之中,激发起读者对宇宙的渴望。

通过这种精神感染力,郭小川很好地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传达给读者,使其产生强烈的影响。

总之,《望星空》是郭小川诗歌创作的一个经典之作,在其中,郭小川巧妙地融合了意象化和精神感染力的艺术特色,使得读者可以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郭小川《望星空》

郭小川《望星空》

郭小川《望星空》教学要求:1、掌握《望星空》复杂而矛盾的思想感情;2、结构上的断裂及其内在的意蕴;3、本诗在当时的突破性之表现。

一、郭小川概述1、简介:郭小川(1919.9.2—1976.10),男,原名郭恩大,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党校三部等单位学习,进修马列主义和文艺理论。

1948年到1954年,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辑部主任。

1955年到1961年,任中央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

1962年调《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至文化大革命。

1962年郭小川调人民日报社任记者1966年被批判斗争、靠边站1968年被揪回作协批判、蹲牛棚1970年下放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3年被江青诬为修正主义分子1974年因林彪案被隔离审查1975年致胡乔木“万言书”1976年因吸烟失火窒息身亡,终年57周年。

生前出版诗集10部2、郭小川诗歌的突破与探索:《一个和八个》在题材和思想的探索上,无论于诗人个人还是整个诗坛,都是个惊人的突破。

诗中叙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临时随军监狱里一个奇特的“犯人”王金的故事。

他是我军的营教导员,因为特务嫌疑,跟三个出名的惯匪、四个开小差的士兵和一个奸细关在一起。

与一帮社会渣滓为伍,实在痛苦已极,然而他又难以自辩。

他的案情复杂:受党的派遣到天津海河做地下工作,不幸被日寇逮捕;临准时在一位无名难友的帮助下,潜水逃生,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

正当他努力为党工作时,却受到一个奸细案件的牵连,所有的证明材料都不利于他,同难人又死无对证,因此他无法取得组织的信任。

当时解放区正面临着日寇的大扫荡,严酷的环境不容许作进一步审查,结果他与那八个犯人一起被判处了死刑——这个故事也许太可怕了,但实际生活中是可能发生的。

诗人涉猎了一个文学创作望而生畏的领域,让主人公经受了一种特殊的考验。

望星空郭小川读后感

望星空郭小川读后感

望星空郭小川读后感读后感一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郭小川的《望星空》,那感觉可真是奇妙极啦!刚开始读的时候,就被那浩瀚的星空给吸引住了。

郭小川的文字就像是一双神奇的手,把我一下子就拉到了那片璀璨的星空之下。

我仿佛能感觉到自己仰着头,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那些闪烁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诗里说“人生虽是暂短的,但只有人类的双手,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这句话真的太让我感动啦!就好像在告诉我,虽然我们每个人在这大大的世界里都很渺小,生命也很短暂,但是咱们可不能小瞧了自己的力量。

咱们的双手能创造出好多好多了不起的东西,说不定还能给这整个宇宙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呢!还有啊,读到后面,我能感觉到诗人那种既向往星空的神秘和美好,又对现实生活充满了责任和担当的心情。

这让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有时候我总是爱做白日梦,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却忽略了眼前实实在在的生活。

《望星空》就像是给我敲了一个警钟,提醒我要脚踏实地,也要心怀梦想。

哎呀,读完这首诗,我心里像是被点亮了一盏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我决定以后要更加努力地生活,像诗人说的那样,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你们要是还没读,赶紧去看看,保证也会有很多感触的!读后感二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要来和你们唠唠我读郭小川《望星空》的感受。

刚翻开这篇诗的时候,我就被那种宏大的气势给震住了。

你想想,那广阔无垠的星空,在郭小川的笔下变得那么生动、那么迷人。

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好像飞起来了,飞到了那星星中间,周围都是一闪一闪的亮光,美极了!诗里有好多句子都让我忍不住反复琢磨。

比如说“在这无穷的世界上,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咱们的生命在这漫长的宇宙里真的是太短暂啦。

可是呢,就算短暂,咱们也得活出精彩来,像流星一样,哪怕只是一瞬间,也要留下最耀眼的光芒。

还有那句“但在严峻的生活中,我也曾感到过暂时的迷茫”,这简直就像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有时候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也会迷茫,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郭小川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望星空赏析

郭小川望星空赏析《郭小川〈望星空〉赏析》郭小川的《望星空》可真是一首很特别的诗呢。

咱们先来说说这诗里描写的星空吧。

那星空啊,就像一块超级大的黑色绸缎,上面缀满了闪闪发光的钻石。

也许郭小川在抬头望星空的时候,就像我们平常抬头看天一样,被那浩瀚的星空给震撼到了。

我想啊,他可能是在一个特别安静的夜晚,周围没有什么嘈杂的声音,就他自己和那片星空对视着。

诗里的星空感觉离我们好远好远,远得就像我想要得到全是一百分的成绩单那么遥不可及。

可是呢,郭小川却在这星空下有了好多好多的想法。

他看着星空,可能就开始想宇宙的奥秘了。

宇宙啊,那可是个超级大的谜团,就像一个怎么也解不开的九连环。

郭小川在诗里的情感好像很复杂呢。

有时候我觉得他对星空充满了敬畏,就像我们害怕严厉的老师一样,不过这种害怕是带着敬重的。

星空那么大,那么神秘,人在星空下就显得特别渺小。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晚上走在一条小路上,周围没什么人,我抬头看星星,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像一只小蚂蚁,在一个巨大无比的世界里。

这时候我就有点能体会郭小川的那种感觉了。

但是呢,他又好像有点失落。

也许他觉得在星空的伟大面前,人类做的那些事情好像都不怎么起眼了。

可是我又有点不太同意这个想法呢。

我觉得虽然星空很大很厉害,但是人类也很了不起呀。

你看我们能盖高楼大厦,能发明电灯电话,这些不都是很伟大的成就吗?这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大海很大就觉得小水滴没有价值一样呀。

再看看诗里的描写手法。

郭小川把星空写得活灵活现的,就像星空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

他用的那些词语就像魔法一样,让我们能在脑袋里想象出星空的样子。

这就好比我们画画的时候,用彩色的笔把一个原本单调的东西画得五颜六色、充满生机。

我还觉得呀,郭小川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心里装着好多东西。

可能有他对生活的一些困惑,也有对未来的一些期待。

他看着星空,就像是在和星空聊天一样,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倒了出来。

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对着自己的小宠物说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小川的《望星空》,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

表面看来,它与当时盛行的那些政治抒情诗有着一
副相似的面孔,但细细分辨,其中包含了诗人对个体生命与巨大的历
史洪流之间矛盾的敏锐感受。

在当时的时代共名观照下,郭小川强烈
地意识到个人的抒情、个人情感的迷失与软弱,最终必须汇入滔滔沸
腾的历史洪流之中,只是这种汇入在郭小川这里并非那么轻而易举,
它充满着矛盾、痛苦,而对这种矛盾与痛苦的敏感体验和有意无意的
表现,正是郭小川的大部分政治抒情诗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望星空》一诗,本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写于同
年4 到10月,历时半年,三易其稿17. 从创作的最初萌动而言,它与当时流行的“颂歌式”政治抒情诗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与当时沸沸
扬扬的“大跃进民歌”也有某种共同的情绪背景。

诗歌的内容是:一
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眺望,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心
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当诗人把目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
场,想到了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想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
概时,就感到自己“充溢了非凡了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
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在诗人的理性意识中,《望星空》是以比
较曲折、形象的艺术手法,歌颂“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歌颂人民在
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去建设美好、幸福的人间天堂”的时代主题,
但在诗歌的具体展开中,却明显的体现了感受与理念、诗学与政治要
求之间的矛盾。

全诗共有230 多行,分为4 章,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
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
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
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在伟大的宇
宙的空间,人生不过的流星般的闪光。

在无限的时间的洪流里,人生
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对人类的生命现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
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在这种忧郁与痛苦里,既折射出五十年代
后期违反客观规律的大跃进造成的严峻后果的时代背景,表现了作者
对历史挫折的严肃思考和感应;同时,也寓意了在历史的挫折面前,
革命者对自身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思考。

超越个人与具体的现实
事象之上的浩远的时空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慨、惆怅,给诗人一
贯明朗豪迈的诗风添加了深沉,但他所拥有的理想主义又使得这种感
慨并不流于消沉。

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她使
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而“当我怀着自豪的感
情,再向星空了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诗人的幻想一
经回到人间,便由衷地体察出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
了诘难,对人生的浩叹便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
的一个铺垫。

作者力图在这前后的一抑一扬,欲扬先抑之间,展示一
个在当时显得较为深刻、别致的思考角度和过程:不囿于现成流行的
观念,注意表述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
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并尝试
以一种超越局部时空限制的视界,以达到当代诗歌未曾达到的深度。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诗
人在这里触及到了个人、时代历史潮流与超越于宇宙恒常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人仰望星空时的遐思,终被广场上辉煌的灯火所淹没,个人终究会融汇于时代大潮之中,但个人与时代环境并不总是和谐的,相反常常有矛盾和冲突;不过个人一旦借助于恒常的自然景象抵达个人与历史背后的博大存在时,个人与历史都显现出它们的有限,“呵,星空,只有你,称得起万寿无疆!你观尽人间美景,饱看世界沧桑。

时间对于你,跟空间一样——无穷无尽,浩浩荡荡。

”尽管这种超越在诗歌的后半部分很快被否定,但这种在体认时代思潮对个人的超越和挟裹的同时,敏锐地感悟时代大潮和历史有限性的表述,在五十年代后期,整个诗坛都趋向于对现实不惜虚假的满足、歌颂,对个人融入历史的毫不犹疑作同样毫不犹疑的肯定的环境里,尤其显得可贵。

……
不过,诗人对个人、历史和恒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敏感,并不
保证诗歌对此有完满的表现。

当抒情主人公从急湍的历史时间之流中
短暂地离开,抬头向星空凝望时,他发现了一个超出个人、也超出具
体历史的博大存在,他站出了历史给予的位置,进入了人与宇宙对话
的情境。

但诗人并没有将此进一步引向生存图景的形而上把握和个体
生命的省思,相反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把这种超越性的思绪当作“虚无
主义”,让它在人民大会堂的灯光下曝光。

我们毕竟不能苛求处于那
个时代中的作者,这首诗毕竟是献给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的“颂歌”,
是作者对时代潮流总体认同的一种表现,至少在理智上是如此,只是
郭小川的这一颂歌与同时代的其他颂歌相比,体现了明显的主体意识
和个性色彩。

于是,真实的人生感受与理念间的矛盾使《望星空》出现了反讽
的情景:前半部分循着实境与遐想展开描写,后半部分却企望以理念
进行反拨,结果,不仅反拨没有成功,反而显出主观理念的人为性;
作者在主观上企望矛盾能在“人定胜天”的主题下得以解决,但在客
观上,“星空”仿佛以它“异常的安祥”注视着大地与个人的无谓抗
争。

难怪诗作发表后曾引起激烈的责难,认为此诗宣扬了人生渺小、
宇宙永恒的意思,完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资产阶
级、小资产阶级的虚无主义,而与当时“大跃进”的时代精神相抵触。

可见,前半部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感慨与当时一片乐观的时代气氛
是很不协调的,另一方面,在前半部分对望星空的超越性表现之后,
后半部分的反拨确实显得有点无力,前后的“矛盾”终究无法解决。

《望星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矛盾的文本,从这个文本中,可以折射
出时代思潮的状况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矛盾心态。

《望星空》是郭小川抒情诗篇中最富有艺术个性的力作之一,是诗人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辨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以取得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这是该诗在艺术构思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书写出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

诗人的用意并不是要赞美星空,否定人间,而是为了使诗取得“意外”和“突然”的抒情效果,特意根据感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采取了欲扬先抑(对天安门广场来说)和以虚衬实(以对星空的虚写来反衬对天安门广场的实写)的艺术手法,使诗情现得波澜起伏,并以汹
涌激荡的高潮作结,从而更艺术的用诗来批驳虚无主义的观点,说服人们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惆怅”和“忧伤”,鼓舞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短暂的人生,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洋溢着诗人对人生的热爱,也渗透着浓厚的宇宙意识和人类的庄严使命感,起主旋律是对人生的礼赞,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讴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