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嘉莉妹妹_中自然主义赏析

合集下载

试析《嘉利妹妹》中的美国自然主义特征

试析《嘉利妹妹》中的美国自然主义特征

2017.05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从美国著名评论家麦考利的《美国自然主义的自然历史》一文中可以看出:美国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虽然深受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但又有其美国文学的自身特点,其中有六点被美国著名学者洛德.W.霍顿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品通常具有的特征,它们是“执意的客观性、坦率性、决定论哲学观、描写具有鲜明动物本性的性格特征的人物、悲观主义、对素材的超道德态度”。

一般评论家认为,只要达到其中几条标准,作品便可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的”。

《嘉利妹妹》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它大胆地、淋漓尽致地描写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的美国社会现实,并成功地塑造了男女主人公嘉利、赫斯渥的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因而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

但和作者后期其他现实主义题材小说相比,《嘉利妹妹》集中反映了作者自然主义哲学观,并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上述几个美国自然主义特征。

本文试从小说的纪实性、机械决定论哲学观,人物的动物性特征、超道德态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写作风格。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强调纪实性,而素材的真实性及典型社会环境的渲染正是小说《嘉利妹妹》的一个显著特色。

小说讲述的是在当时美国社会普通却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

19世纪末,美国正由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变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农村多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

主人公嘉利原是一位思想单纯的乡村姑娘,但不满于农村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对大都市的“美好”生活充满着憧憬和渴望,她只身来到芝加哥,以寻求理想中的物质“幸福”。

然而,严酷的现实破碎了她的美梦,迎接她的是失业和疾病。

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捉弄使她先后委身于推销员杜鲁埃和上流酒吧的经理赫斯渥。

赫斯渥携带偷得的巨款和嘉利出逃到纽约,被警方截获。

他交还了其中大部分钱后,便一蹶不振,最后自杀身亡。

而嘉利却在一个偶然机会中在百老汇的舞台上一炮而红,名利双收。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特色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特色
自然主义文 学认为客观 自然环境 不仅决定 着人 的善恶和本质 属性 ,也决 定着人 的性格和命运 ,因而 在 自然主义文学作 品中十分注重对环境 的描写。自然 主义 文学提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客观地再 现外 部 世界 ,提倡 对 自然生活 的客观真 实描写 ,以文字再现 环境对人物 的影响 ,反对浪漫 主义 和理 想主义。 自然 主义 文学 除了强调对客观环境的精准描摹外 ,还注 重 探 究 、揭示 和说 明事物 的内在规律 ,试 图找出影 响和 决定人类社会现象 的因素 ,说 明感情 的真正根 源。
<<嘉莉 妹 妹>>的 自然主 义 特色
◎殷 昊 (河南职业技 术学院 ,河南 郑 州 450046)
《嘉莉 妹妹》是美 国现 实主义作 家德莱塞 以 自然 主义 写作手 法创作 的一部 长篇小说 。小说 以新兴的 资本主义社会 为背景 ,塑 造 了一个 永不满足 的嘉莉 妹妹形象 ,真 实地再现 了客观环境 对人物命 运的决 定性作用。《嘉莉 妹妹 》是美 国都市生活 的一面镜 子 , 作者 以 自然 主义 手法 深刻地 揭示 和批 判 了 l9世 纪 美国社会道德 的沦丧与 虚伪。该小 说在创作 过程 中 贯穿 了真 实的 自然主义原则 ,注 重环境描 写 ,具有鲜 明的 自然主义风格 ,是美国现 代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一 )环境决定论的 自然主义写作风格 《嘉莉妹妹》中所体现 的 自然主义 不同于其他作 品中的 自然主义 ,主要表 现为环境对 人的本能欲 望 的控制 ,以及人在这种 控制力量推动 下只能一步步 地走 向罪恶 的深渊 。正如《嘉莉妹 妹》中的嘉莉 ,她本 身 并不 是一个放荡 的女人 ,但只是 由于生活 的压迫 和城市 的诱惑 ,才使她 不 自觉地 堕落下去 ,作者认 为 这一切都是环境造成 的。 《嘉莉 妹妹》讲 述 的故事 并不复 杂 :出生于 农村 贫 苦家庭 的嘉莉 ,是 一个天 真 、漂 亮 、一心追 求美好 幸福 生活的姑娘 ,小 时候 就想象着在雕 刻着华丽 图 案 的门廊里过一种无忧无虑 、心 满意足 的生活。18岁 那年 由于受周围环境 的影 响 ,她只身投奔 在芝加哥 的姐姐 ,希望能在那里 过上她想要 的富裕 、幸福和 自 在 的生活。一到芝加哥 ,她就被大城市带来 的活 力和 物质享受深深地吸引 了。但姐姐家的生活极其困难 , 处境非 常艰难 ,生活 的拮据 和姐夫 的冷淡 使得她不 得不 出去找工作。肮脏 的工作 环境 、下流 的男 工 ,现 实与理想之 间产生 了巨大 的反差。随着冬天的到来 , 嘉莉不仅生 病了 ,还 因为生病失去 了仅有 的工 作 ,处 于 困境 中的嘉莉面临着生存 与去 留的危机 。正在这 时 。她遇到 了在火车上认识 的推销 员杜洛埃 。不久 , 嘉莉就做 了杜洛 埃的情人 。虽 然杜洛埃让 嘉莉享受 到 了城市 的文明 ,但嘉莉并不 满足他 为她提供 的生 活 ,她要寻找能满足她新 的欲望 的机会 ,因而当酒店 经理赫斯特伍德 出现 时 ,嘉莉 毫不犹豫地舍 弃 了杜 洛埃 ,委身于富有 的赫斯特伍德 。嘉莉在环境的逼迫 下 ,一 步步地走向她所追 求的物质享 受和成功道路 , 她所有的行为都是外部环境作用的必然结果。同样 ,

简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简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1促使嘉莉 成功 的两大环境 因素 自然主 义在文学作 品中 的一个 显著特征 表现 为,人物 命运
由环境 因素和遗传 因素所决定 。其 中 ,环境 因素对 主人公 的影 响 是 显 而 易 见 的 。
1.1生 活 环 境 — — 繁 华 都 市 繁华都 市 … 一嘉莉命运 的转折点 ,迈向成功 的奠基石。 在 小说 中所提到 的大都市 ,即充斥 着华美建 筑和浓郁 时 尚 气息 的芝加哥及纽约 市。一座座 美轮 美奂 的剧院 ,一 间间金碧
外 国文 学
简析《嘉 莉妹妹 》中的 自然主 义
康 维华 (西安外 国语大学研究 生部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要 :自然主义思潮 于十九世 纪末期开始 流行 于欧洲和 美
国,并于二十世 纪初期发展 至顶峰 。德 莱赛的著作 《嘉莉妹妹》
是 自然 主 义发 展 至 巅峰 时期 的标 志 。 自然主 义 小说 立 足 于社 会
客 观 性 ,对现 代 社 会 中一 些 未 竞发 掘 的 角 落 进 行 详 细 的 调 查 ,在
写作过程 中力求对 事物的 纪实写真 ,强调在人物 的命运发 展 中
遗 传 因 素 和 环 境 因 素 起 的 决 定 性 作 用 。本 文 拟 从 自然 主 义 出
发 ,研 读并分析《嘉莉妹妹 》中成 就 了嘉莉 的遗传 因素及 环境 因
素,以期 能够客观 理解 自然主义 的长处和弊 端 ,为正确 ,全 面地
评 判 人 性 奠 定 基 础 。
关键词 :自然主义;遗传 因素 ;环境 因素
中 图分 类 号 :I106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673—21l1(2012)09—0147—02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二 、自然主义的特点分析
因 为自然 主义是在现 实主义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 的,所 以也具有描绘现 实生活 的特 点。但是 ,相 比于 现实 主义 ,自然主义则认 为文学应该与一切 政治 因 素相分 离 ,文学是客 观的 、绝对的。而现 实主义认 为 一 切 人 物 情 节 都 是 自然 流 露 的 ,不 应 该 以 特 定 的 方 式展现 出来。二者相比而言 ,自然主义更倾 向于将真 实 的事物记 录下来 ,以保 证其客观 存在性 ,而并不需 要深入地挖掘 事物的本质 内涵 ,寻 找真理 。当然 ,这 样 的结 果是使 文学作 品的思想深度减 弱 ,也 容易使 人们 对于 事物本身的 判断出现偏差 ,无法真正把握 事 物 之 间 的 内在 关 系 。
三、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自 然 主 义 文 学 是 对 新 社 会 现 实 的 反 映 与 再 现 , 将社 会 中 最 真 实 的 生 活 展 现 在 世 人 面 前 。可 以 说 ,自
然 主义是与 时代现 实紧 密结合 的一种 创作风 格 ,它 更注重 对环境及人物生活 的描写 ,强调 客观环境对 人物命运 的影响与决定作 用 ,同时也对 人性有着深 刻 的认 识。《嘉莉妹妹 》描述 了美 国在 工业化发展进 程 中 整 个 城 市 的 文 化 模 式 ,这 也 是 自 然 主 义 文 学 所 关注 的核心 内容所在 。西奥 多·德莱塞在对城市 的描 述过程 中 ,感 受到了城 市的冷漠 ,这 与最 初所怀有 的 向善性有着 巨大差异 。因此可 以发现 ,西奥 多 ·德莱 塞 的作 品中 ,是 对城 市生活 的一种 浪漫传奇 的展现 , 是 对资本 主义文化发展变迁 的真实再现 。
《嘉莉妹妹》中对其人 物的环境 因素与遗传 因素 进 行了细致的描写。故事 的主人公嘉 莉受到 了不 同 的环境影响 ,所以 ,她 一生所遭遇 的各种命运 结局都 与其环境 因素有 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嘉莉从小 生活 在 乡村 ,虽 然家境 贫寒 ,但她 的生 活非 常简单 快乐 , 所 以也很满足。当她离开这 片故 土后 ,在火车上认识 了德鲁埃 ,她被他的外表所 吸引 ,在 他的甜言 蜜语 中 爱上了德鲁埃。看到如此精细 的人 ,嘉莉感觉 自己非 常 落 后 ,自己 无 论 从 衣 着 鞋 子 还 是 见 识 上 ,都 十 分 寒 酸 。 所 以 ,在 到 达 芝 加 哥 之 后 ,她 被 大 城 市 的 繁 华 所 吸引。她 以为生活在 城市的姐姐一 定也是 非常富有 幸福的 ,可是 当她到 了姐姐 家后 ,才发现这 一切 都是 表象 ,她的姐姐家里仍 然十 分贫 穷。于是 ,嘉莉意识 到 ,她 无法从姐姐那里获 得更 多想要 的荣华 富贵 ,而 一 切都 必须依 靠 自己的努 力。嘉莉开始寻 找 自己的 生活保 障,她在鞋厂找到 了一份工作 ,但是 这份 工作 不 仅 劳 动 量 繁 重 ,而 且 工 资也 十 分 低 。尽 管 她 一 直 努 力做这份工作 ,但还是 因为一次生病而 失业 了。嘉莉 不得已 ,只好 求助于德鲁埃 。德鲁埃承诺可 以给她想 要 的生 活 ,但却无法给她 一生的依靠 ,嘉莉 因此离开 了德鲁埃 ,寻找到了更具 有实力的赫斯 渥。赫斯渥是 一 名酒店经理 ,比德鲁埃 更富有 。嘉莉对生活 的欲望 越 来越 强 烈 ,当赫 斯 渥 也 无 法 满 足 她 的 需 要 时 ,她 又 弃他而去 ,投奔赫斯特伍德。赫斯特伍德是 一个 有家 室的男人 ,虽然嘉莉不 愿委 身于他 ,但是 在他 的甜言 蜜语 攻势下 ,她 又投入 到他 的怀抱 ,心 甘情愿地 当起 了他 的情人 。嘉莉的生活 因此又富有起来 ,当赫斯特 伍 德的钱被 花光后 ,嘉莉被赶 了出来 ,她 不得 已又开 始 找工作养活 自己。 当她 在一次偶然机 会登 台表 演 后 ,却成 为一 名红星 ,各 种钱财 名利 冲她 而来 ,她最 终 获 得 了想 要 的 一切 ,真 正 过 上 了 城 市 人 的 生 活 。

德莱塞《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

德莱塞《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

基本内容
自然主义主张将人视为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强调社会和自然环境对 个体行为和命运的影响。在《嘉莉妹妹》中,这种影响无处不在。嘉莉,一个农 村姑娘,来到大城市芝加哥寻找幸福,却因贫困而出卖了自己的贞操。她的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被社会环境所左右,而她所做出的选择也无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基本内容
参考内容二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 碑意义的作品。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女孩嘉莉的生活和心路历程为线索,揭示了 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较量,同时也展示了主人公嘉莉的悲剧命 运。本次演示将主要探讨《嘉莉妹妹》中的社会悲剧。
一、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的冲突
德莱塞的社会悲剧《嘉莉妹妹》
在结论中,《嘉莉妹妹》是一部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现象的小 说。通过主人公嘉莉妹妹的经历,作者德莱塞揭示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所带 来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这部小说展现了社会的悲剧性,使读者深刻认识 到社会不公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对人性的真实描绘,使读者思考道德和社会问题 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嘉莉的经历是德莱赛笔下的自然主义杰作。她在大城市中为了生存而挣扎, 从贫困到成为演员的成功转变,都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决定性影 响。同时,她的命运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无力和无奈。尽管她努力追 求幸福,但最终还是被命运所左右,无法摆脱社会环境的制约。
基本内容
从自然主义的角度看,《嘉莉妹妹》所揭示的不仅是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 决定性影响,更是人类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无力和无奈。这部作品让我们深刻认识 到,个体的命运往往受到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人类在面对这些无法抗拒的 因素时,往往会显得无能为力。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浅析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浅析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浅析发表时间:2009-03-25T09:19:48.903Z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赵廷[导读] 《嘉莉妹妹》写于达尔文主义盛行时期,都直接来源于达尔文理论的进化论观点。

一.作品的创作背景《嘉莉妹妹》写于达尔文主义盛行时期,小说中的很多主题——斗争、生存和欲望,都直接来源于达尔文理论的进化论观点。

同时《嘉莉妹妹》创作于美国自然主义成熟时期——19世纪末期,美国自然主义受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强调人的特质是由遗传决定的,行为受到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支配,德莱塞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充分体现了这种自然主义风格。

他充满坎坷的一生使他有机会观察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纸醉金迷的上层社会到饥寒交迫的底层社会。

二.《嘉莉妹妹》独特的自然主义作为一个自然主义小说家,德莱塞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反映了自然主义特点。

达尔文主义和宿命论的主题以及他笨拙的语言风格是他小说的共同点,当然在《嘉莉妹妹》中也有体现。

但是,他又不断地挑战着传统的美国文学和信念,从而形成了《嘉莉妹妹》中独特的自然主义风格——理智、自由意志和本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德莱塞的进化论道德观。

1.理智、自由意志和本能之间的关系在《嘉莉妹妹》中,德莱塞详细描述了理智、自由意志和本能之间的关系:当人的本能与理智发生冲突时,本能总是占上风;而自由意志总是徒劳的,服从于本能。

受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展示了人的动物本能。

小说主人公嘉莉,18岁时怀着对大城市繁华生活的向往,登上了开往芝加哥的火车,并在火车上遇到了衣冠华丽的德鲁埃。

但是,迎接她的只有姐姐家的贫困潦倒,她不得不到一个鞋厂自谋生路。

之后,德鲁埃又提出要为她租一套房子,这对失去工作又无法在姐姐家继续住下去的嘉莉无疑是一个诱惑,她别无选择,只得委身于德鲁埃。

她的屈从说明社会和经济条件剥夺了她自由选择的意愿,因此,自由意志最终被本能战胜。

嘉莉的第二个情人赫斯特伍德也是一个缺乏理智的人,他受本能欲望的驱使,陷入情海,不能自拔,他为得到嘉莉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本能对理智的胜利。

浅析《嘉莉妹妹》中自然主义的体现

浅析《嘉莉妹妹》中自然主义的体现
关键 词 : 自然 主 义
介绍
欲望

环境
斗争
命 运


西 奥多 - 德莱 赛 (hco r i 17—95, 国现 代小 说 的先 T ez e e e 81 14)美  ̄r D s r l 驱和 代表 作 家 。他 的 小说 创 作 倾 向 主要 是 作 家 内心 冲 突 与客 观 社 会 现 实结 合 的 产物 。他 的小 说 打 破 了 1 世 纪末 期 传 统 的小 说 观 , 9 开创 了一 种大 胆 面 向 生 活 ,反 映现 实 的 小 说 形式 ,为美 国小说 创
作 开 辟一 条新 路 。 《 莉 妹 妹 》是 美 国著 名小 说家 西 奥 多 ・ 莱 赛 的 力 作 ,它 嘉 德 描写 一 个 天真 纯 洁 的少 女 从 小镇 来 到 大 城 市谋 生 的 故事 。小说 围 绕嘉 莉和 她 的两 个 情人 之 间 的瓜 葛 ,再 现 了 l 世纪 末美 国城 市生 9 活的 广 阔 画面 ,其生 活 的广 度 和 深度 可 与 巴尔 扎克 笔 下 的 巴 黎相 媲 美 。嘉 莉 是个 俊 俏 的农 村 姑 娘 ,她 羡 慕 大都 市 的物质 生 活 来 到 了芝 加哥 谋 生 。严 酷 的现 实 破 碎 了她 的美 梦 ,迎 接 她 的是 失业 和 疾 病 。在 走投 无 路 时 ,她 做 了推 销 员 杜 洛埃 的情 妇 ,后来 由 于更 大 的 欲望 又 做 了酒 店 经理 赫 斯 渥 的 情妇 。与赫 斯 渥 私奔 后 ,在纽 约 由 于偶 然 的机 会 她 成 了走 红 一 时 的演 员 ,挤 上 了上流 社 会 ,实 现 了她 的幻 想 。然而 ,所谓 的 “ 流社 会 生 活 ”又 给她 带 来 了 什 上 么 呢 ?她 感 到 空 虚 ,找 不 到 真 正生 活 的 意义 ,在 寂 寞 和 凄 凉 中 , 她 坐 在摇 椅 里 梦 想 着 那 终 不 可 得 的 幸 福 。

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摘要:19世纪后半期,自然主义者们写了许多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优秀小说,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和巅峰之作。

从自然主义的概念出发,以自然主义的观点,对《嘉莉妹妹》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是如何表现的,尤其是在小说女主人公嘉莉身上的体现。

关键词:嘉莉妹妹;道德;本能;自然主义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

《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个聪明美丽、爱慕虚荣的农村姑娘到芝加哥谋生的艰难历程以及谋生后的不幸和悲惨遭遇。

在长期以来,众多评论家都把嘉莉妹妹看作一个在道德、行为等方面堕落放荡的女人,对她的道德大加斥责和批判,或将嘉莉的成功归咎为一种悲剧命运并分析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

然而,本文从嘉莉妹妹自身的需要出发探讨她是如何从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农家女利用自己的潜在价值生存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上流社会,即生存之原则。

一.漂亮的容颜———前提条件有人说:漂亮是女人值得骄傲的资本,美丽是女人值得炫耀的财富。

嘉莉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前提条件便是她拥有漂亮的容颜。

正是上天赋予嘉莉最珍贵的礼物,使她拥有了傲人的资本,并在其人生道路上掌握了主动权。

可以说从一开始嘉莉的天生丽质就为她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当嘉莉离开家乡前往芝加哥的时候,德莱塞这样写到:“当时她十八岁”、“长的相当秀美”、“楚楚动人的身段”、“她是美国中产阶级——从最初的移民里算起已有整整两代了——里绝顶漂亮少女的典范。

”这时她的美属于一种自然、纯洁的美,略显羞涩腼腆,不带一丝杂质,就像一块毫无瑕疵的洁白的玉石。

而正是这种矜持又不矫揉造作的美,让列车上的推销员德鲁埃“早已坐不住了”。

德鲁埃挣钱毫不费力,非常讲究衣饰打扮,而且对女性有强烈的欲望。

嘉莉面容姣好、妩媚动人,深深地吸引了德鲁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笔者曾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个实验;对乐理、视唱程度相当的A、B两个班,在讲小调式时,A班此时视唱只唱小调式作品,边唱边分析;B班只在乐理课上选一些典型作品作简单分析,而视唱课对小调作品概不介绍,结果发现A班大部分同学对小调式的特点掌握清晰、分析作品透彻,而B班多数同学对小调式作品的分析仍感糊涂。

(二)乐理和视唱由同一老师任教,选用乐理与视唱进度相当、联系密切的教材。

两门课由同一老师任教,这样就使老师对两门课的进度有更好的把握,从而做到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使乐理教学与视唱教学融为一体。

现在有些院校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如河南的黄河科技学院,商丘师院等。

据笔者了解,由同一个老师任教班级学生的乐理视唱学习效果明显好于非同一教师任教的班级。

教材的选择对教学影响极大,原来的视唱教材极少有乐理内容,而乐理教材中的谱例也不多。

目前新的教材已改变了这种状况,现在视唱教材中有了很好的理论知识讲授,如许敬行、孙虹编著,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视唱练习》。

乐理教材有了更多的谱例,如贾方爵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基本乐理》。

选用此种联系密切的教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自学时也更易理解。

(三)加强乐理、视唱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横向联系音乐中的许多课程,如欣赏、民族民间音乐、合唱、音乐史等的学习对学生综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对它们的学习与对乐理和视唱的学习又能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在乐理学教学中,学生最易迷惑的就是调式调性的判断,而进行调式判断时首先要靠听觉分辨作品的五声性和西方性。

但如何能够分辨其是五声性作品还是西方调式体系作品,靠的是学生对音乐的基本鉴赏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在欣赏课上要认真去听、去辨别,而欣赏老师也应该对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去辨别。

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对于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都有了了解和掌握,辨别调式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同样,民族民间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起重要作用。

经过同学们对民歌、戏曲等曲型片断的实际训练,在视唱这些有特点的作品时,其音乐风格的把握就会更好一些,因律制原因产生的音准问题也会大大减少,学生对民族风格的视唱会唱得更有味,把握得更准确。

在这方面,如果乐理和视唱课需要,可会同其他科目的教师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一些适当的调整,使之与乐理、视唱教学相适应。

如有必要,也可请这方面的专家,就某一问题进行一次讲座,以加深同学们对某些问题的理解。

教师亦可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此方面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读;介绍一些音响资料,让学生有目的地听,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乐理和视唱。

总之,视唱与乐理相结合并密切联系相关科目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增加对音乐理论的感性认识,加强视唱时的理论指导,更增加了视唱课的趣味性,使乐理不再枯燥,视唱课不再单调。

当然,加强乐理、视唱与其他科目教学的联系并不是说这些课程什么地方都可以互融。

有些乐理知识如音律很难让学生唱出来。

但这并不能否认加强视唱、乐理与其他学科教学联系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刘建坤,商丘师范学院音乐系教师。

一、美国自然主义的产生内战之后,美国处于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背后,人们却普遍产生了一种悲观情绪,传统的理想主义被抛弃,宇宙的在规律性和机械性中蕴涵的漠然性使其变成了人类的敌人,至少已经不是人类慈祥的朋友。

斯蒂芬·克莱恩(Stephen Crane(1871-1900))的一首小诗God is cold[1] 便生动地反映了这种状况:一个人对宇宙说:/“阁下,我存在的!”/“不过,”传来宇宙的回答,/“你的存在虽是事实,却/并没有使我产生义务感。

”对这一思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

达尔文认为: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有三种,即:自然选择、性的选择及个体有生之期获得特性的遗传。

进化论的诞生,是对传统神学及理想主义神学的全盘否定,它取消了上帝设计师和创造者的地位,进而强调人类产生过程的机械性,以及人类进化过程的因果循环性。

受其影响,悲观、忧郁的新自然哲学应运而生。

新自然哲学指出,自然是一座对人类遭遇无动于衷的庞大机器,人类在自然中必然要为生存而相互竞争,而且,部分人的毁灭是人类进步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悲观的新自然哲学在文学中的反映就是产生悲观宿命的自然主义文学。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的“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以及美国内战后的社会状况,对自然主义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当时的主要作家往往把人置于庞大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中,从而显示其渺小、脆弱以及无可奈何。

 "生存"是人类活动的最高目标,道德规范对于实际生活已经毫无意义。

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西奥多·德莱塞。

二、德莱塞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西奥多·德莱塞 [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和代表作家,被认为是同海明威、福《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自然主义在书中主要表现为作者对失败者的深刻同情。

《嘉莉妹妹》中自然主义赏析文/姚晓鸣编辑:冯彬彬69美与时代 2003.11下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

20世纪初,德莱塞的头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在美国文坛上一出现,就产生了强烈反响。

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嘉莉的发迹与赫斯特伍德的败落,向当时流行的社会道德传统标准提出了挑战和抗议。

1930年路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答词中认为德莱塞才是荣膺该奖的更佳人选。

他说:“德莱塞常常得不到人们的赏识,有时还遭人嫉恨,但跟任何别的美国作家相比,他总是独辟蹊径,勇往直前,在美国小说领域里,为从维多利亚时期和豪威尔斯式的胆怯与斯文风格,转向忠实、大胆和生活的激情扫清了道路。

没有他披荆斩棘开拓的功绩,我怀疑你们中间有哪一位——除非他心甘情愿去坐牢——敢把生活、美和恐怖通通描绘出来。

”[2]又如门肯(H·L·Mencken)所言: “德莱塞之前和之后的美国文学的变化就如达尔文之前和之后的生物学上的变化一样大”。

[3]但作者多年来一直受到责难和攻击,因为那时美国正经历着一场急剧的社会变革, 整个美国文学沉湎于理想主义的时代,许多作家热衷于描写人生的乐观方面,豪威尔斯说过:“生活中笑盈盈的一面,那正是美国的特色”, 作品中往往充满虚无缥缈的理想或浪漫色彩,而对生活中的现实,贫富两极分化,掠夺者与被掠夺者之间生活悬殊,以及种种丑恶现象,则毫无反映。

今天,仍有很多批评家从心理分析、后结构主义等较新的角度分析德莱塞的思想渊源,如艾琳·盖牟(Irene Gammel)的《自然主义的性力量》和理查·林吉曼(Richard Lingeman)的《德莱塞:美国行程1908-1945》。

德莱塞对后世小说家的影响也能在理查·赖特(Richard Wright(1908-1960))等人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现在德莱塞的作品早已进入了世界文学宝库。

中国伟大的新文学运动先驱瞿秋白曾撰文介绍德莱塞,他在题名为《美国的真正悲剧》一文里,说德莱塞的“天才,像太白金星似地放射着无穷的光彩”,并指出“德莱塞是描写美国生活的极伟大的作家”。

三、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德莱塞1871年8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印第安纳洲的一个贫困的大家庭,像德莱塞自己回忆的那样,“许多年来……冬天的来临总使我充满了十分令人压抑的不可名状的恐惧”。

[4]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不同于其他作家,主要表现为他的主人公完全受环境、遗传、生理,特别是化学作用的支配,即在本能欲望的推动下会身不由己地陷入罪恶的深渊,因此,人不能为自己的错误或失败负责。

对竞争中的失败者寄予同情是德莱塞的自然主义的一大特点。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深化了的现实主义:更忠实、不加选择、不加评价地反映真实生活的侧面。

1900年,德莱塞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 1900),小说讲述了一个乡下姑娘嘉莉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红舞星宝座的全过程。

作者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描写了嘉莉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幻灭,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指出:在美国靠诚实的劳动是找不到出路的,只有出卖灵魂才能得到金钱和地位,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找到的。

在很多批评家看来,嘉莉是个淫荡堕落、道德败坏的女人;然而,作者显然对束缚人们欲望的清教道德伦理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认为正是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了人们的本能和欲望。

嘉莉先后委身于两个男人在德莱塞看来也并非放荡之举,而是外部世界力量作用的必然结果。

城市的富丽生活像磁石一样诱惑着她,在贫困和享乐之间,她只能选择后者, 对物质生活永无止境地追求的欲望给了她生活的动力,相比之下,道德根本不是现实的存在。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适者生存”的角度看,嘉莉的上升和赫斯特伍德的堕落是天经地义的。

从赫斯特伍德认识嘉莉的那天起,他们二人的命运就开始互相转化。

赫斯特伍德受本能欲望的驱使,陷入情海,不能自拔,他为赢得嘉莉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加深了他自身的最后毁灭;而嘉莉则风华正茂,她受剧院经理赏识一路扶摇直上只是因她无意之中的一个小动作所致。

在小说最后的一章里,嘉莉成为一个名噪一时的百老汇红舞星,而万念俱灭的赫斯特伍德以自杀了却了残生。

两人迥异的结局恰好符合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

但是,生存并不等于幸福,嘉莉又一次陷入了彷徨困惑的境地。

她过去孜孜以求的金钱和地位并没有使她幸福,嘉莉开始懂得真正的幸福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

因此,如果说无止境地追求本能的满足最终导致了赫斯特伍德肉体的毁灭,那么,嘉莉一味地向往物质享受必将带来精神的幻灭,这是“美国的悲剧”,也正是19世纪末悲观忧郁的新自然哲学的客观反映。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思想既不同于其他的自然主义作家,也和斯宾塞的观点存在相背之处。

例如,斯宾塞反对国家帮助穷人,因为他们是“不适者”,应该从世界上清除掉,为“适者”提供更多的空间;而德莱塞对竞争中的失败者的同情则处处可见。

在小说叙述赫斯特伍德盗窃巨款一章中,作者运用了潜意识手法:赫斯特伍德并无作案企图,只是偶然发现保险柜的门没关上,他把钞票放在手中把玩时无意将门锁碰上,造成骑虎难下、欲罢不能之势。

这样,他既拿走了钱又不必为此受良心的谴责。

这些细致的刻画流露出作者对失败者深刻的同情。

四、结语当然,自然主义在德莱塞以后的作品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