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拌种的优势
麦田应用吡虫啉拌种的优点

田 种应用于麦田的优点。
- . .
● ■ -
关键 词 :小麦 ;吡 虫啉 ;拌种 :优 点
以及所选 品种 的不同引起所得千粒重数据存在差异圈 。
2 . 3 对 小 麦 品 质 的影 响 。 在 吡 虫 啉 2 . 5 2~7 g拌
J
∞
1前 言
蚜 虫 是 麦 田的主 要 害 虫 ,除 吸食 小麦
5 9. 6 6.
二: 2 . 1 防治蚜虫的效果。用吡虫啉拌种能显
『 2 】刘 爱 芝 ,李素 娟 ,韩 松 . 吡 虫啉 拌 种 对 小麦 蚜
虫的控 制 效果 及增 产 作 用研 究初报 【 T 1. 河 南农 业科 学 ,2 0 0 5( 1 1 ) :6 3 ~6 4 .
的在 棚 的南侧 ,南北 行 栽培 的 ,在 棚 的顶 部 。隔一
定 的距离 捅一 个洞 ,一般 2 1 1 1 一个 ,通 风孔 随天气 逐渐 转暖 而逐 渐增 多 ,放 风 量应 掌握 循 序渐 进 ,逐
步适 应 的原 则 ,防 治冷风 伤 苗 , 同时注 意 寒流 的侵 袭 。 当西 瓜 瓜 蔓长 有 l 5片 叶时 ,也 就 是在 开花 前
种 量相 同条件 下 ,防 蚜 效 果 随拌 种 量 的增
加 而上 升 ,同 时持效 期也 得 到延 长 ;在 拌种 剂量 相
0 5 6 0 0 1 邯 郸 市农 业科 学 院 肖 磊 张 彦 波
董 策 张希太
同下 ,随播种 量 的加 大 ,前 中期 防治 效果 差异 不 显 著 ,后 期 防治蚜 虫效 果增强 ,持 效期 延 长【 ” 。 2 . 2 产 量 效 应 。麦 田应 用 吡 虫 啉 拌 种 ,其 小 麦 的 产量 效应 是个 核 心 问题 。研 究表 明 ,小麦 千粒 重 较 未 拌种 田增加 9 . 4 1 % ~1 3 . 4 1 %,单 穗 重也 得 到 了增 影 响生长 ,还易 遇倒 春寒 ,造 成瓜 苗 受 到寒 害 。 因 此 ,早春 露地 小 拱棚 西瓜 定植 时 间 ,当外 界气 温 稳
种衣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的优势和区别

种衣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的优势和区别吡虫啉(Ivermectin)和噻虫嗪(Thiamethoxam)是两种常用的种衣剂,都属于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农业和家庭防虫。
优势和区别如下:一、杀虫谱和作用机制:1.吡虫啉的杀虫谱更广泛,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包括蚜虫、飞虱、螨虫、螟虫、甲虫等。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引起虫体麻痹和死亡。
2.噻虫嗪则主要用于防治叶螨、潜叶蛾、蓟马、叶甲、吸浆虫等害虫。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昆虫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干扰虫体的神经递质传递,最终导致虫体麻痹和死亡。
二、效果和持效性:1.吡虫啉的效果相对较好,一般对绝大多数害虫有较高的致死率。
它还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可在作物上持续保持防虫效果。
2.噻虫嗪也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但相对来说,其对一些绵蚜类害虫的防治效果较为有限。
其持效性一般较短,需要经常进行补刷。
三、剂型和应用方式:1.吡虫啉和噻虫嗪都有可溶性粉剂、悬浮剂、乳油剂等多种剂型,方便不同作物和防治对象的使用。
2.吡虫啉通常通过喷涂、种衣、膜剂等方式施用,以达到全面的防治效果。
3.噻虫嗪一般通过喷涂方式施用,也可以作为种衣剂来处理种子,以实现对多种害虫的防治。
四、环境影响和安全性:1.吡虫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较广,安全性较高,对农作物和有益生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2.噻虫嗪在农业中使用较为常见,但其对有益昆虫,如蜜蜂、蝴蝶等的毒性较高,并且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五、抗药性和孕妇安全性:1.吡虫啉由于其特有的杀虫机制,具有较低的抗药性问题。
此外,它对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2.噻虫嗪相对来说易产生害虫抗药性,需要注意合理使用。
此外,由于缺乏充分的研究,噻虫嗪在孕妇安全性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吡虫啉和噻虫嗪是两种常用的种衣剂,吡虫啉具有更广泛的杀虫谱和较长的持效期,而噻虫嗪主要用于对叶螨、潜叶蛾等害虫的防治。
在环境影响和安全性方面,吡虫啉相对较安全,而噻虫嗪对环境和非目标昆虫的影响较大。
吡虫啉防治和拌种

吡虫啉创新用法,造就奇迹imidaclopridIUPAC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控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酯酶受体,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亡。
吡虫啉特性:生物抽提迅速被植株根系吸收代谢物活性加强咪唑衍生物提高16倍,亚硝基衍生物提高6倍亚致死作用趋避作用系统分部机制分布于植株全身逆境屏蔽改善植株对恶性环境的抵抗力诱导抗性获得对病害的免疫力靶标害虫:(杀虫谱广,高活性)同翅目:飞虱,蚜虫,蓟马,烟粉虱,叶蝉,介壳虫类鞘翅目:金龟子、叩头甲幼虫鳞翅目:微型鳞翅目幼虫双翅目:蝇类幼虫两种作用:内吸胃毒杀虫活性,触杀活性两个结果:直接杀死,趋避作用适用作物:(安全性高)大田作物: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等经济作物:棉花,油菜,向日葵等蔬菜:黄瓜,茄子,菜豆,香菜,生菜,瓜类,辣椒,番茄,土豆等果树:柑橘,芒果,香蕉,梨,葡萄,核果,草莓等使用方法:(多样性,系统活性,长持效性)叶面处理:喷雾土壤处理:沟施,撒施,淋/滴灌其它处理:躯干注射,拌种高性价比:吡虫啉价格从140万/吨,下滑到08年的8万每吨,到现在的13万每吨。
推荐使用水稻浸种:1、预防黑条矮缩病;2、持效防治前期白背飞虱,具有很好的趋避作用3、健壮秧苗,提升秧苗抵抗力;4、增发新根,可提前移栽返青,防坐蔸。
黑条矮缩病:分蘖期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产量损失高达85.16%。
这主要是因为分蘖期发病可导致禾苗死亡或严重矮缩抽穗很少。
拔节期发病的矮缩l/3以上,不能够完全抽穗,结实率低,产量损失48.04%。
棉花1、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系统抗逆性——抗旱;2、持效防治前期蚜虫,蓟马,盲蝽象和棉蓟马——45-60天;3、提高棉花产量;使用方法:苗床土壤处理,移栽前一个礼拜,每3000株,施用卡美乐5克兑水浇灌;7-8月叶面处理,5克/亩喷雾。
吡虫啉对棉花高温生理生化反应:见下图图1、叶绿素荧光降低;图2、光合能力增强明显;图3、过氧化物酶比不处理低,说明忍受高温压力小;蔬菜:(针对有些作物喷雾叶面吸收弱,灌根能提高吡虫啉利用率)1、持效期更长久(对蚜虫,粉虱,跳甲幼虫);2、能发挥吡虫啉的系统活性,激活植物潜能。
60%吡虫啉SC种衣剂拌种对水稻苗期虫害的防治效果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吡虫啉的功能主治

吡虫啉的功能主治1. 吡虫啉简介吡虫啉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通常用于农业领域,可用于防治各种害虫。
它属于异噻唑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性和长效性的特点。
2. 吡虫啉的功能吡虫啉具有以下功能:2.1 杀虫功能吡虫啉具有优良的杀虫效果,可广泛用于防治农作物和园艺作物上的各种害虫。
它可通过接触和胃毒作用杀死害虫,具有较长的残效期。
2.2 预防功能吡虫啉可作为预防性杀虫剂使用,可以有效预防田间作物和果树上的害虫。
在农作物生长的早期阶段使用吡虫啉可以有效保护作物免受害虫损害。
2.3 治疗功能吡虫啉还具有一定的治疗功能,可用于治疗某些作物上已经受到害虫侵害的情况。
通过有效的治疗,可使受害植株恢复生机,减少损失。
2.4 防治范围广泛吡虫啉适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包括但不限于蓟马、飞虱、甲虫、蚜虫、蚜虫和叶螨等。
它的广谱性使得它成为防治不同农作物上多种害虫的首选杀虫剂。
3. 吡虫啉的主治对象吡虫啉适用于以下主要作物:3.1 水稻吡虫啉可用于防治水稻上的蓟马、叶螟、蚜虫等害虫。
它能够有效杀死这些害虫,保护水稻生长的安全。
3.2 玉米吡虫啉对玉米上的飞虱和甲虫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它能够迅速杀死这些害虫,减少对玉米的危害。
3.3 蔬菜吡虫啉可以用于防治各种蔬菜上的病虫害,如蚜虫、飞虱、甲虫等。
它能够快速有效地杀死这些害虫,并保护蔬菜的生长。
3.4 果树吡虫啉适用于果树上的多种害虫,如飞虱、蚜虫、甲虫等。
它能够防止这些害虫对果树的危害,保障果实的安全产出。
3.5 其他作物除了以上提到的作物外,吡虫啉还适用于多种其他作物,如大豆、棉花、小麦等。
它可以有效防治不同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吡虫啉时需遵循以下注意事项:1.按照标签上的指示使用正确的剂量和方法。
2.严格遵守使用间隔和安全期限。
3.使用前必须读取并理解使用说明书,并保持环境卫生。
4.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如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等。
5.避免吡虫啉接触皮肤、眼睛和口腔。
吡虫啉这几种使用方法比喷施效果高3

吡虫啉这几种使用方法比喷施效果高3~5倍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高效广谱杀虫剂,商品名有咪蚜胺、蚜虱净、扑虱蚜、比丹,一遍净、大功臣等,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内吸性强,传导性好,持效期长,尤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吡虫啉除了用于叶面喷施,还可用于土壤处理、灌根、拌种等,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比喷施高3~5倍,持效期长达50~90天,为什么农民在生产中却很少使用呢?吡虫啉的主要特性(1)杀虫谱广: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类、蓟马类、叶蝉类、飞虱类、粉虱类、甲虫类等地上害虫,还可用于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稻象甲、稻负泥虫等地下害虫。
(2)内吸性强:吡虫啉具有很强的内吸性,使用后,能在几分钟内快速被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是内吸性最快的杀虫剂之一。
(3)传导性好:吡虫啉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后,还能快速传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将隐藏在叶片背面或喷不到地方的害虫彻底杀死。
杀虫更加彻底。
(4)稳定性好:吡虫啉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均匀分散在作物根系周围,能持续被作物的根系吸收。
(5)持效期长:吡虫啉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和稳定性,不易光解和水解,叶面喷施持效期可达15~25天,用于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达50~90天,大大减少了施药次数和农药投资成本。
(6)高效低毒:按照农药毒性分级,吡虫啉是一个高效低毒杀虫剂。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5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
急性吸入LC50(4h)>5323 mg/m ,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首选药剂。
(7)混配性好:吡虫啉性质比较稳定,能与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混合使用,增效作用均十分显著,不但扩大了防治范围,还延缓了抗药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成本。
使用方法吡虫啉由于具有以上这些优良特性,不但能用于叶面喷雾,还可用于拌种、土壤处理、浸根、灌根等多种使用方法,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均十分显著。
吡虫啉拌种技术说明

70%吡虫啉湿拌种剂使用技术产品说明本产品有卓越的的内吸性,有一定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拌种后通过作物的根部吸收,向上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能有效防治作物苗期的蚜虫、蓟马、叶甲、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并趋避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该药剂配伍性好,可以和绝大多数种子处理杀菌剂混合使用。
产品特点:1、简单易行,省工省时省药,不受天气影响,田间药效发挥稳定2、苗齐苗壮,长势旺,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作物的产量3、大幅度减少通过飞虱、蓟马等传播病毒病的发病率,无农药残留污染,提升农作物的价值。
使用方法:1. 马铃薯将马铃薯种薯切块后,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20克加水1.5~2升(千克)拌种薯150千克(一亩地种薯),均匀喷洒在种薯切块上,晾干(阴干)后及时下种。
2. 花生播种前3~5天,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兑水250毫升即半斤水拌花生种25~30斤/亩,充分拌匀,于阴凉处晾干。
3.玉米播种前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兑水200~250毫升(即4-5两)拌玉米种子20~25斤,充分拌匀,于阴凉处晾干。
4. 小麦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20克,兑水250-300毫升,混合均匀配成溶液,将25-30斤小麦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也可以用盆),用配好的包衣液均匀洒在小麦种上,搅拌均匀,摊开晾干后播种;也可使用手动或电动拌种机拌种。
5. 大豆大豆播种前,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对水200~300毫升(即4-6两)混合均匀,拌大豆种子15~20公斤,可有效防治蚜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6. 西瓜: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加50毫升水,拌种1斤,也可蘸根、浇灌根。
7. 辣椒播种时选用饱满的辣椒种子,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10克药剂兑水30毫升拌200g(可移栽1亩大田),晾干后及时播种。
注意事项:1 .不要在水泥上地面拌种,用大盆或者铺一层塑料布(油布),防止药剂被土壤吸收影响药效。
2.人工或者机器拌种时都应充分搅拌,使每粒种子均匀粘满药液,充分吸收。
吡虫啉拌种的标准用量 -回复

吡虫啉拌种的标准用量-回复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常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
它属于新一代的氨基烟碱类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优点。
使用吡虫啉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土壤中的害虫,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吡虫啉拌种的标准用量。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吡虫啉拌种的目的。
吡虫啉拌种主要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土壤中的害虫,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使用吡虫啉之前,我们需要对目标作物和土壤中的害虫进行调查和鉴定。
第一步是确定目标作物和目标害虫。
不同作物对害虫的耐受性和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目标作物和地区常见的害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吡虫啉产品。
第二步是确定使用的吡虫啉产品。
吡虫啉产品有不同的配方和剂型,如颗粒剂、水溶性粉剂、悬浮剂等。
选择合适的产品可以根据目标害虫的特点和环境条件来确定。
第三步是根据土壤情况和目标害虫的密度确定用量。
一般来说,吡虫啉的使用剂量较小,但具体的用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常见的吡虫啉拌种用量范围为每公顷使用0.5-1.0千克。
可以根据土壤类型、害虫密度、作物品种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用量。
第四步是准备工作。
在使用吡虫啉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田间杂草和留茬,以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土壤的水分状况,保证作物根部的吸收能力。
最后,在使用吡虫啉时要注意液体的均匀搅拌和混合,确保吡虫啉能够充分分散在土壤中。
第五步是使用吡虫啉拌种。
将准备好的吡虫啉产品均匀撒播在拌种器中,根据目标用量将吡虫啉产品与种子混合均匀。
在进行拌种的过程中要注意,吡虫啉不可过量使用,以免产生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六步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后续管理。
一般来说,吡虫啉会持续在土壤中发挥作用,但需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害虫的再度侵害情况来进行补种和追肥等管理措施。
总结起来,吡虫啉拌种的标准用量需要根据目标作物、目标害虫、土壤情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虫啉拌种的优势
近几年拌种剂已经成为农资市场的一只猛虎,其发展速度之快、之猛远远超出了农资人的预测,这其中不单有众多国内厂家,也不乏德国拜耳、巴斯夫、杜邦、日本株式等国外厂家,产品也是鱼目混珠,质量参差不齐,笔者通过实验和市场的调查,发现吡虫啉拌种是当今市场发展的一种趋势,未来必定独霸拌种剂市场,具体原因有:
一、吡虫啉拌种后可促进植物的生长
1、对植株体内保护酶系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业大学在各类作物上进行的拌种试验完全验证得出结论,吡虫啉在适量浓度下,可有效提升植株体内保护酶系活力及根系活力,从而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活力。
2、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吡虫啉拌种后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种子萌发前后体现
为生长调节作用,种子萌发后则表现为刺激生长。
二、吡虫啉拌种后可控制虫害
1、作用方式独特
在拌种应用中发现,吡虫啉拌种小麦、玉米、高粱等单子叶植物,可全生育期防治蚜虫;由于吡虫啉在土壤中可高效被植株吸收、可在植株中代谢为杀虫活性更高的物质,且吡虫啉逐渐分解后在非致死剂量下也可对害虫发挥拒食和驱避效果。
加之吡虫啉在部分植株体内特殊
的输导机制,吡虫啉拌种最大优势体现在持效期长,尤其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及蛴螬等部分鞘翅目害虫。
2、可预防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是目前植保界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至今为止尚未发现对植物病毒病真正具有治疗活性的药剂。
而近乎所有植物病毒病均由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播,阻止害虫取食,是杜绝病毒病最可靠的手段。
试验表明,吡虫啉拌玉米种后,每株虫量显著降低,表明确实对灰飞虱产生明显的驱避效果,并对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效果突出,且增产效果显著。
3、对环境安全
吡虫啉拌种后即可有效阻止鸟类刨食未出芽的种子,又不会毒害鸟类。
且对农田中的有益生物,如瓢虫、蚯蚓无不良影响。
这意味着吡虫啉拌种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稳定,不存在常规化学农药喷施后可能导致的害虫再猖獗。
综上所述,吡虫啉拌种后可持久防治多种害虫、杜绝植物病毒病、促进植株生长及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促进分蘖、提升结实率,最终确定大幅度提升产量。
并且吡虫啉拌种技术较为绿色环保,已经得到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各个科研院所及国家职能部门的高度评价:
一拌三防:持久防治蚜虫、灰飞虱、蓟马、盲蝽蟓、跳甲等地上害虫;
有效控制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杜绝或减轻由各类昆虫传播的植物病毒病。
一促三增:促进植物生长;
增强植株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增加根系及分蘖;
增加产量。
一低三高:高活性:几克即可满足虫害防治需要;
高安全:正常使用对植物生长无害;
高选择:只杀害虫,不伤天敌;
低残留:农药残留低,满足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在发达国家吡虫啉用于拌种的量已占到整个吡虫啉使用方法的60%以上,但我国由于制剂工艺水平和推广的限制还比较低,目前占到5%左右,因此产品的发展空间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