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拌种后可促进植物的生长
吡虫啉:业已成熟的拌种剂

各 类作物上进行 的拌种试验完全验 证得出结论 ,吡虫
力及根系活力 ,从 而促进植株生 长 ,提高植株活力 ;
上世纪 国外报导 ,种子经吡虫啉拌种处理 后 ,对 后 即可有效 阻止鸟类刨食未 出芽 的种子 ,又 不会毒 害
啉在适量 浓度 下 ,可有效提 升植 株体 内 保护 酶系活 鸟类有强烈 的忌食 功能。在 实 际应用 中,吡虫 啉拌种 如 吡虫 啉用量 过大 ,则会 抑制植株 体 内 保护 酶系及 鸟类。在实 际拌种应 用 中,发现吡虫啉拌种后对农 田 根系活力 , 进而抑制植株生长 , 导致一系列药 害症状 : 中的有益生物 ,如瓢 虫 、蚯蚓无不 良影响。这意 味着 种子霉烂 、种子不 能萌芽 、生长抑 制、结 实率及 产量 吡虫啉拌种后对生态 环境影响较小 ,有利于生态平衡 降低 等等。 的稳定 ,不存在常规化学农 药喷施后可能导致 的害虫 对种子 萌发的影 响 :吡虫啉拌种后对 种子萌发 的 再猖獗 。 影 响 ,主要 集 中在两个 方面 :种子萌发前 后体现为生
On~, H N 第 一个作用于烟碱 型乙酰胆碱受 体的氯化烟酰类 化合 个 因抗性 问题被停止使用的农药成分。
+、
物 ,现 已在 6 0多个 国家进行 了登记 。
D 近 十年来国 内许多学者在 积极地探索 吡虫 啉在 各
吡虫啉属于神经 毒剂 ,其作用靶标 是害虫虫体神 种不 同作 物上的不 同施药方法 ,希 望能找到一种充分
经 系统 突触后膜 的烟 酸 乙酰胆碱酯酶 受体 ,干扰害虫 发挥其 内吸活性 ,既能达 到对 靶标害虫毒杀 的 目的 , 运动神 经系统 正常的刺激传导 , 因而表 现为麻痹致死 。 又 能对 非靶标生物及环境友好 ,持效期较长的 合理使
这 与一 般传统杀虫剂 不 同,因而对有 机磷 、氨基 甲酸 用方法 。 酯 、拟 除虫 菊酯类杀虫 剂产生抗性 的害虫 ,改用吡虫
如何用吡虫啉拌种【吡虫啉拌种技术】

如何用吡虫啉拌种【吡虫啉拌种技术】吡虫啉拌种技术前言:国内吡虫啉产品的剂型多为供喷雾法使用,用于种子及土壤处理的吡虫啉制剂所占比例极少。
全世界范围内,吡虫啉用于土壤及种子处理的量,约占总用量的60%左右,目前中国远低于这一水平;国家农业部于xx年秋季在四川召开的秋播作物工作会议上,要求将中国秋播作用拌种量所占比例提升至70%以上。
吡虫啉拌种市场在中国具有极大的潜力。
尽管农业部药检所早在2000年后已下发一批吡虫啉专业拌种剂(含湿拌种剂、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但因市场接受问题,销量有限,基本没有造成成型影响。
自xx年前后,因拜耳、青岛华垦加大高巧牌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广力度,加之吡虫啉拌种的卓越表现,吡虫啉拌种快速被市场接受。
尤其是xx年高巧在河南、山东小麦、花生拌种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带动吡虫啉拌种剂市场。
目前吡虫啉拌种剂市场极为混乱,大量厂家,包括国家知名制剂企业。
利用广大农民、农资经销商对种子及土壤处理专用剂型认知上的缺失,纷纷将吡虫啉喷雾用剂型,尤其是高含量吡虫啉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修改包装后用于拌种处理。
尽管吡虫啉对种子是安全的,但农药中大部分助剂、溶剂、填料对种子萌发存在一定药害风险。
这类产品本质上属于私自扩大农药登记范围,不但药效难以保证,且存在极大的药害风险。
近两年已有大量类似事件报导。
吡虫啉拌种核心技术表现为用药剂量,吡虫啉拌种对剂量要求极高:如剂量不足,则吡虫啉拌种的持效期优势无法体现;如剂量过大,则对作物种子萌发及生长存在明显抑制作用。
吡虫啉拌种效果直接取决于剂型:非专业拌种剂剂型受其中助、溶剂限制,存在极大药害风险,且药物利用率难以预计,无法准确把握剂量。
尽管吡虫啉在无作物土壤中是稳定,半衰期可达150天之久,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吡虫啉在耕地中降解较快,根据国家环境所的数据,吡虫啉在东北黑土中半衰期为4天,红壤中为10天,水稻土为11天。
麦田应用吡虫啉拌种的优点

田 种应用于麦田的优点。
- . .
● ■ -
关键 词 :小麦 ;吡 虫啉 ;拌种 :优 点
以及所选 品种 的不同引起所得千粒重数据存在差异圈 。
2 . 3 对 小 麦 品 质 的影 响 。 在 吡 虫 啉 2 . 5 2~7 g拌
J
∞
1前 言
蚜 虫 是 麦 田的主 要 害 虫 ,除 吸食 小麦
5 9. 6 6.
二: 2 . 1 防治蚜虫的效果。用吡虫啉拌种能显
『 2 】刘 爱 芝 ,李素 娟 ,韩 松 . 吡 虫啉 拌 种 对 小麦 蚜
虫的控 制 效果 及增 产 作 用研 究初报 【 T 1. 河 南农 业科 学 ,2 0 0 5( 1 1 ) :6 3 ~6 4 .
的在 棚 的南侧 ,南北 行 栽培 的 ,在 棚 的顶 部 。隔一
定 的距离 捅一 个洞 ,一般 2 1 1 1 一个 ,通 风孔 随天气 逐渐 转暖 而逐 渐增 多 ,放 风 量应 掌握 循 序渐 进 ,逐
步适 应 的原 则 ,防 治冷风 伤 苗 , 同时注 意 寒流 的侵 袭 。 当西 瓜 瓜 蔓长 有 l 5片 叶时 ,也 就 是在 开花 前
种 量相 同条件 下 ,防 蚜 效 果 随拌 种 量 的增
加 而上 升 ,同 时持效 期也 得 到延 长 ;在 拌种 剂量 相
0 5 6 0 0 1 邯 郸 市农 业科 学 院 肖 磊 张 彦 波
董 策 张希太
同下 ,随播种 量 的加 大 ,前 中期 防治 效果 差异 不 显 著 ,后 期 防治蚜 虫效 果增强 ,持 效期 延 长【 ” 。 2 . 2 产 量 效 应 。麦 田应 用 吡 虫 啉 拌 种 ,其 小 麦 的 产量 效应 是个 核 心 问题 。研 究表 明 ,小麦 千粒 重 较 未 拌种 田增加 9 . 4 1 % ~1 3 . 4 1 %,单 穗 重也 得 到 了增 影 响生长 ,还易 遇倒 春寒 ,造 成瓜 苗 受 到寒 害 。 因 此 ,早春 露地 小 拱棚 西瓜 定植 时 间 ,当外 界气 温 稳
养花吡虫啉的作用和用途

养花吡虫啉的作用和用途养花吡虫啉是一种杀虫剂,属于杀虫螨菌类药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性的特点。
它主要用于防治各种花卉上的虫害,包括蚧虱、螨虫、白粉虱、叶蝉等害虫。
养花吡虫啉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害虫的外壳,影响其呼吸系统,进而导致其死亡。
它具有强力的触杀和胃杀作用,可以有效地消灭危害花卉生长的害虫。
同时,养花吡虫啉也会抑制害虫的生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害虫数量的增长。
养花吡虫啉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首先,将药剂稀释成适合的浓度,然后用喷壶均匀喷洒在花叶和花枝上,确保能够覆盖到害虫的密集区域。
一般建议在早晨或傍晚使用药剂,避免阳光过强对药效的破坏。
对于害虫比较顽固的情况,可以每隔7-10天重复喷洒,直至害虫完全消灭。
养花吡虫啉除了可以用于防治各种花卉上的虫害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殊的用途和作用:1. 杀菌作用:养花吡虫啉除了对虫害有杀灭作用外,对一些花卉上的真菌、细菌等病原体也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使用养花吡虫啉喷洒在花叶和花枝上,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花卉上的病害。
2. 提高光合作用:养花吡虫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花卉的光合作用,提高叶片的光能捕获能力,增加叶片的光合效率,从而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发育。
3. 促进开花:养花吡虫啉还可以促进花卉的开花,并延长花期。
使用养花吡虫啉喷洒在花叶和花枝上,可以刺激花卉植株的生长,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加花芽的发育和开花数量。
4. 营养补充:养花吡虫啉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可以作为花卉生长的营养补充剂使用。
适量的喷洒养花吡虫啉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总结起来,养花吡虫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花卉防治害虫的化学农药,具有杀虫、杀菌、促进光合作用、促进开花和营养补充等多种作用和用途。
在使用时应注意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施用,避免超量使用对花卉造成损害。
另外,使用药剂后应及时清洗喷洒工具,避免残留药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吡虫啉拌种的好处

吡虫啉拌种的好处
国内吡虫啉产品的剂型多为供喷雾法使用,用于种子及土壤处理的吡虫啉制剂所占比例极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吡虫啉拌种的好处。
吡虫啉拌种的好处:
一、吡虫啉拌种后可促进植物的生长
①对植株体内保护酶系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吡虫啉在适量浓度下,可有效提升植株体内保护酶系活力及根系活力,从而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活力。
②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吡虫啉拌种后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种子萌发前后体现为生长调节作用,种子萌发后则表现为刺激生长。
二、吡虫啉拌种后可控制虫害
①、作用方式独特
在拌种应用中发现,吡虫啉拌种小麦、玉米、高粱等单子叶植物,可全生育期防治蚜虫;由于吡虫啉在土壤中可高效被植株吸收、可在植株中代谢为杀虫活性更高的物质,且吡虫啉逐渐分解后在非致死剂
量下也可对害虫发挥拒食和驱避效果。
加之吡虫啉在部分植株体内特殊的输导机制,吡虫啉拌种最大优势体现在持效期长,尤其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及蛴螬等部分鞘翅目害虫。
②、可预防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是目前植保界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至今为止尚未发现对植物病毒病真正具有治疗活性的药剂。
而近乎所有植物病毒病均由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播,阻止害虫取食,是杜绝病毒病最可靠的手段。
试验表明,吡虫啉拌玉米种后,每株虫量显着降低,表明确实对灰飞虱产生明显的驱避效果,并对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效果突出,且增产效果显着。
③、对环境安全
吡虫啉拌种后即可有效阻止鸟类刨食未出芽的种子,又不会毒害鸟类。
吡虫啉拌种的好处就介绍到这里,吡虫啉拌种后可持久防治多种害虫、杜绝植物病毒病、促进植株生长及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促进分蘖、提升结实率,最终确定大幅度提升产量。
小麦拌种配方

小麦拌种配方一、小麦拌种配方介绍小麦拌种是种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哦,它能给小麦带来很多好处呢。
就像给小麦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它在生长初期能更好地抵御各种病虫害,还能提高它的发芽率和生长活力。
二、常用药剂及成分1. 杀菌剂像戊唑醇就是很常用的一种。
它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的纹枯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
它的作用原理是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让病菌无法侵害小麦。
苯醚甲环唑也是不错的选择。
它对小麦的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具有内吸性,能被小麦吸收并在体内传导,持续发挥作用。
2. 杀虫剂吡虫啉是常见的用于小麦拌种的杀虫剂。
它主要针对小麦蚜虫等害虫,蚜虫会吸食小麦的汁液,影响小麦的生长,吡虫啉可以杀死蚜虫,保护小麦。
噻虫嗪也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剂。
它不仅能防治蚜虫,还对地下害虫如蛴螬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3. 营养剂磷酸二氢钾是常用的营养剂。
它能给小麦补充磷和钾元素,促进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分蘖,让小麦长得更健壮。
微量元素肥料,比如硼肥、锌肥等,虽然用量不多,但对小麦的生长也很重要。
硼肥可以促进小麦的花粉发育,提高结实率;锌肥可以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
三、配方比例及适用情况1. 一般的防病防虫配方如果主要是为了防治病害和蚜虫,可以用戊唑醇和吡虫啉搭配。
戊唑醇可以按照种子重量的0.2% - 0.3%使用,吡虫啉按照种子重量的0.2% - 0.3%使用。
这种配方适合在病害和蚜虫发生比较普遍的地区。
2. 综合防治配方当需要同时防治多种病害和害虫,以及补充营养时,可以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虫啉+噻虫嗪+磷酸二氢钾的组合。
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各按照种子重量的0.1% - 0.2%使用,吡虫啉和噻虫嗪各按照种子重量的0.1% - 0.2%使用,磷酸二氢钾按照种子重量的0.2% - 0.3%使用。
这种配方适合在种植环境比较复杂,病虫害种类较多的地区。
3. 针对特定病虫害配方如果某个地区锈病特别严重,可以适当增加苯醚甲环唑的用量,比如按照种子重量的0.3% - 0.4%使用,同时搭配适量的吡虫啉和磷酸二氢钾。
吡虫啉这几种使用方法都比喷施效果好持效期更长

吡虫啉这几种使用方法都比喷施效果好持效期更长吡虫啉(Imidacloprid)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被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室内植物的虫害防治。
它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不仅结构上有多种剂型可选择,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方式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持效期。
本文将重点探讨几种吡虫啉的使用方法,分析其相对优势和适用场景。
一、土壤处理吡虫啉作为土壤处理剂,广泛用于果树、蔬菜和花卉的根系处理。
它可以通过灌溉、注射或混施的方式施用到土壤中,从而根据植物的需求提供长期的防治效果。
与传统的喷施方法相比,土壤处理可以更好地利用吡虫啉的特性,实现更长的持效期和更高的治虫效果。
土壤处理方法最常见的是灌溉法。
将吡虫啉溶解在适当的浓度中,通过灌溉系统向根系区域供水,使药剂充分被土壤吸收。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药剂损失和水分浪费,还能使吡虫啉均匀分布在根系周围,增加防治效果。
除了灌溉法,注射和混施法也是常用的土壤处理方法。
注射法主要适用于个别植株,通过在植株的根系区域注射吡虫啉溶液,使其直接吸收并传导到整个植株。
混施法则是将吡虫啉与土壤混合,然后再种植作物,通过土壤中的吡虫啉颗粒为植物提供防治效果。
土壤处理方法在应对长期虫害防治需求和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非常适用。
它可以确保植物从种植一开始就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种子处理吡虫啉还可以作为种子处理剂,用于提供种子的虫害防治效果。
种子处理是一种先进的、高效的防治方法,通过将药剂直接附着在种子表面,使种子在发芽和生长过程中具有防治虫害的能力。
吡虫啉在种子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和商业成功。
种子处理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控制吡虫啉的剂量和释放速度,确保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获得持久的防治保护。
同时,种子处理也避免了对环境和人体的浪费和风险,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符合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
种子处理方法主要有涂覆法和浸种法。
涂覆法是将吡虫啉溶液均匀涂覆在种子表面,形成保护层。
吡虫啉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
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
产品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药效和温度呈正相关,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吡虫啉产品性能:玉金刚一次拌种一季有效防治玉米整个生育期蚜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具有提高发芽率,促根壮苗,防虫防病有独特功效,对玉米粗缩病效果显著,提高作物产量20%以上。
使用技术和方法:1、用农贝得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0克兑水30-40 克搅拌,再加入10毫升赠品助剂稀释均匀。
2、将准备好的4-5斤玉米种子倒在盆内淋上药液,翻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粘上药液,阴晾一个小时即可播种。
理化性质【通用名称】吡虫啉(英文:imidacloprid 日文:イミダクロプリド)其它名称在我国的商品名称很多,如海正吡虫啉、一遍净、蚜虱净、大功臣、康复多、必林等。
【化学名称】1-(6-氯吡啶-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2-基胺【分子式】C9H10ClN5O2【分子量】255.7【理化性质】无色晶体,有微弱气味,熔点143.8℃(晶体形式1)136.4℃(形式2),蒸气压0.2μPa(20℃),密度1.543(20℃),KowlogP=0.57(22℃),溶解度水0.5lg,L(20℃),二氯甲烷50-100,异丙醇1-2,甲苯0.5-1,正己烷<0.1(g/L),20℃),pH15-11稳定。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260mg/kg,急性经皮LD50>1000mg/kg。
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蓟马、白粉虱及马铃薯甲虫和麦秆蝇等。
蚜虫【制剂】70% WS, 10% WP, 25% WP, 12.5% SL,2.5%WP剂型 2.1%胶饵,2.5%和10%可湿性粉剂,5%乳油,20%浓可溶性粉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虫啉拌种后可促进植物的生长
拌有益新型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①对植株体内保护酶系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业大学在各类作物上进行的拌种试验完全验证得出结论,吡虫啉在适量浓度下,可有效提升植株体内保护酶系活力及根系活力,从而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植株活力。
②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吡虫啉拌种后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种子萌发前后体现为生长调节作用,种子萌发后则表现为刺激生长。
(2)、吡虫啉拌种后可控制虫害
①、作用方式独特
在拌种应用中发现,吡虫啉拌种小麦、玉米、高粱等单子叶植物,可全生育期防治蚜虫;由于吡虫啉在土壤中可高效被植株吸收、可在植株中代谢为杀虫活性更高的物质,且吡虫啉逐渐分解后在非致死剂量下也可对害虫发挥拒食和驱避效果。
加之吡虫啉在部分植株体内特殊的输导机制,吡虫啉拌种最大优势体现在持效期长,尤其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及蛴螬等部分鞘翅目害虫。
②、可预防病毒病
植物病毒病是目前植保界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至今为止尚未发现对植物病毒病真正具有治疗活性的药剂。
而近乎所有植物病毒病均由刺吸式口器害虫传播,阻止害虫取食,是杜绝病毒病最可靠的手段。
试验表明,吡虫啉拌玉米种后,每株虫量显著降低,表明确实对灰飞虱产生明显的驱避效果,并对由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效果突出,且增产效果显著。
③、对环境安全
吡虫啉拌种后即可有效阻止鸟类刨食未出芽的种子,又不会毒害鸟类。
且对农田中的有益生物,如瓢虫、蚯蚓无不良影响。
这意味着吡虫啉拌种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稳定,不存在常规化学农药喷施后可能导致的害虫再猖獗。
综上所述,吡虫啉拌种后可持久防治多种害虫、杜绝植物病毒病、促进植株生长及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促进分蘖、提升结实率,最终确定大幅度提升产量。
并且吡虫啉拌种技术较为绿色环保,已经得到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各个科研院所及国家职能部门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