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_小别墅速成(Revit_软件)
bimrevit课程设计

bim revit 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BIM Revit软件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软件操作,能够运用Revit进行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创建和编辑。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BIM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Revit的基本界面和操作。
3.理解Revit中的建筑元素和对象。
4.熟悉Revit的建筑设计和布局工具。
5.能够创建和编辑Revit中的建筑模型。
6.能够运用Revit进行建筑信息的共享和协作。
7.能够利用Revit进行建筑分析和模拟。
8.能够运用Revit进行建筑可视化和渲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按照Revit软件的使用流程和功能模块进行。
具体内容包括:1.BIM和Revit简介:介绍BIM的概念和应用,Revit的特点和优势。
2.Revit基本操作:学习Revit的界面和操作,包括菜单栏、工具栏、视图控制等。
3.建筑元素和对象:学习Revit中的建筑元素和对象,包括墙、门、窗、楼梯等。
4.建筑设计工具:学习Revit的建筑设计工具,包括绘制、修改、复制、粘贴等。
5.建筑布局和立面:学习Revit的建筑布局和立面设计,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6.建筑信息共享和协作:学习Revit的建筑信息共享和协作功能,包括共享模型、设置权限等。
7.建筑分析和模拟:学习Revit的建筑分析和模拟功能,包括结构分析、能源分析等。
8.建筑可视化和渲染:学习Revit的建筑可视化和渲染功能,包括渲染设置、材质管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Revit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让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建筑项目案例,让学生了解BIM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Revit软件,让学生亲手创建和编辑建筑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BIM-Revit-结构钢筋混泥土别墅教程

料
资
进入 F1 平面视图,按照该设置 照下图绘制二层结构柱。
训
培
部
内
业
进
慕
柏
然后依据前面的方法给二层结构柱添加钢筋。
七 绘制一层特殊地方的梁并添加钢筋
进入 F1 平面视图,选择与下图中相对应的梁类型进行绘制并添加钢筋
料 资 训 培 部 内 业 进 慕 柏
然后选择类型为 QL 的梁依次绘制一层圈梁并添加钢筋 如图
筋保护层。然后在选择钢筋形状为 1 的,将放置方向改为平行于保护层,选择钢筋的直径为 16R 然后依下图放置
训 培 部 内 业 进 慕
每一个混泥土构件都可以设置钢筋保护层,选中该柱子看到实例属性栏中有该柱子六个面的设置,选择其他面钢
柏 筋保护层的下拉菜单,可以设置不同厚度的保护层,并且钢筋的位置也会随着保护层的厚度而变化。
要先建立标高。 然后再选择 120x300 的梁在如图所示绘制
柏
料
然后将该梁向下偏移 230. 再绘制剩余的地圈梁:在梁的类型选择器里选择 DQL,然后在如图进行放置
资
训
培
部
内
业
进
慕
柏
然后再将刚才梁都向下偏移 450 如图
2) 给地圈梁添加钢筋
同样的选中要添加钢筋的梁,然后在速博选项卡下钢筋面板下选择梁,然后进行梁配筋的设置
料 资 训 培 部 内 业 进 慕 柏
然后对二层的圈梁进行绘制并添加钢筋,完成后如图所示
料 资 训 培 部 内 业 进 注意:若柱子与梁类似于这样相交,一定要先画柱子并添加完钢筋再绘制梁,如果在给柱子添加钢筋之前就绘制
相交梁的话,再用速博给柱添加钢筋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识别该柱子的高度为柱子底部到柱子与梁相交处,那么 柱子与梁相交处的上面那一截柱子是没有钢筋的。
BIM 小别墅教程

目录第1章:绘制标高和轴网 (1)1.1新建项目 (1)1.2项目设置与保存 (1)1.3 创建标高 (2)1.4 编辑标高 (4)1.5 创建轴网 (5)1.6 编辑轴网 (6)1.7练习 (7)第2章:墙体的绘制和编辑 (8)2. 1 绘制地下一层外墙 (8)2. 2 绘制地下一层内墙 (10)2.3练习 (11)第3章:门窗和楼板 (12)3.1插入地下一层门 (12)3.2放置地下一层的窗 (14)3. 3窗编辑‐定义窗台高 (14)3. 4创建地下一层楼板 (15)3. 5 复制地下一层外墙 (17)3.6编辑首层外墙 (19)3. 7绘制首层内墙 (21)3. 8插入和编辑门窗 (22)3.9创建首层楼板 (23)3.10整体复制首层构件 (27)3.11编辑二层外墙 (28)3.12绘制二层内墙 (30)3.13插入和编辑门窗 (31)3.14编辑二层楼板 (32)3.15练习 (36)第4章:玻璃幕墙 (37)4.1实例应用 (37)14.2练习 (39)第5章:屋顶 (40)5.1创建拉伸屋顶 (40)5. 2 修改屋顶 (41)5. 3 二层多坡屋顶 (42)5. 4 三层多坡屋顶 (44)第6章:楼梯和扶手 (46)6. 1 创建室外楼梯 (46)6. 2 用梯段命令创建楼梯 (47)6. 3 编辑踢面和边界线 (50)6. 4 多层楼梯 (50)6. 5 坡道 (51)6. 6 带边坡的坡道 (52)6. 7 主入口台阶 (54)6. 8 地下一层台阶 (55)6.9练习 (55)第7章:柱、梁和结构构件 (56)7. 1地下一层平面结构柱 (56)7. 2一层平面结构柱 (56)7. 3二层平面建筑柱 (57)7.4练习 (58)第8章:内建模型 (58)8. 1二层雨篷玻璃 (58)8. 2二层雨篷工字钢梁 (58)8. 3地下一层雨篷 (60)8.4练习 (63)第9章:场地 (64)9. 1地形表面 (64)9.2建筑地坪 (66)9.3地形子面域(道路) (67)9.4场地构件 (68)231第1章:绘制标高和轴网概述:标高用来定义楼层层高及生成平面视图,标高不是必须作为楼层层高;轴网用于为构件定位,在Revit 中轴网确定了一个不可见的工作平面。
revit小别墅建模

REVIT建模步骤: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说明一下REVIT建模的一般步骤,该实例为一个模型室的设计,形体较为方正,由于设计中使用到了一些节能策略,某些地方又有一些特殊的构件。
通过本实例,在了解基础的操作同时,也能学习到基础的建构件的做法。
一.新建一个项目打开REVIT后单击“新建项目”即可,默认情况下会使用REVIT自带的中国样板文件二.绘制轴网和标高轴网绘制方法:“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轴网”画出一条轴线画第二条轴线,该案例中采用的是3900间距的轴网将鼠标放在轴网一端→向右移动,出现一条水平的虚线捕捉线→然后输入数据“3900” →回车键→画出第二条轴线可以依照以上方法,画出所有轴线,如果像本实例一样,轴线之间尺寸都是相同的,也可以使用“阵列”命令选择一条画好的轴线→“修改轴网”选项卡→“阵列”→点选轴线→向右水平移动→输入间距“3900” →回车键→输入阵列数“10” →回车键依照以上轴线画法,完成轴网,横向轴网的间距分别为8100,3600,8100轴网的常用设置:更改轴网符号一般情况下轴网会按照阿拉伯数字一直排列下去,可以把横向的轴线改为用大写字母表示双击轴网旁的小球→输入大写字母“A”→回车键以后再画横向轴线时,便会从大写字母A开始排列不显示轴网编号或者两头显示轴网编号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旁边的小方框→可切换是否显示轴网符号修改轴网符号位置点选一条轴线→单击轴网编号附近的折断符号→拖拽小圆点,将轴网编号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标高的绘制方法:标高在REVIT建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VIT建模中很多图元的定位都需要依靠标高来进行,因此建立一套精确详细的标高会使后面的建模过程方便很多。
标高绘制最好再轴网绘制之后进行,因为先画过轴网的话,绘制标高的时候会在里面图上显示轴网的位置,在绘制标高的时候能够有所参照。
在左侧的REVIT项目浏览器中,打开“南立面”视图“常用”选项卡→“基准”面板→“标高”将鼠标移动至标高线左侧端点,直至出现竖向虚线捕捉线,输入需要偏移于该标高线的高度,这里这条标高线为±0.000,输入偏移数量为“5400”,回车向右移动鼠标,将标高线拉至需要的位置,这里我们拉至第六条轴网线的旁边按照以上方法,画出剩余的标高线,结果如下轴网的绘制工作便完成了标高的相关设置:改变标高名称,在标高比较多比较复杂的时候,需要建立完善的标高名称,以便以后建模过程的使用,本实例中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分别用L1和L2来表示。
BIM软件Revit基础速成教程127页

目录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第二章:标高与轴网 第三章:墙体的搭建 第四章:门窗与楼板 第五章:玻璃幕墙 第六章:楼梯的搭建
第七章:扶手栏杆 第八章:屋顶 第九章:场地 第十章:视图样式 第十一章:门窗样式 第十二章:布图与打印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第一章:Revit 基础知识
本章要点:
同时如需一次性还原已编辑过轮廓的墙体,选择墙体,单击“重 设轮廓”命令,即可实现。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5、附着/分离 选择墙体,自动激活“修改墙”选项卡,单击“修改墙”面板下
的“附着”命令,拾取屋顶、楼板、天花板或参照平面,可将墙连接 到屋顶、楼板、天花板、参照平面上,墙体形状自动发生变化。单击 “分离”命令可将墙从屋顶、楼板、天花板、参照平面上分离开,墙 体形状恢复原状。
点击进入墙体构 造编辑对话框
设置墙体的粗略 比例样式
点击“构造”栏处的结构编辑,进入墙体构造编辑对话框。墙体 构造层厚度及位置关系(对话框向上,向下按钮)可以由用户自行定 义。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创建新的墙类型: 在“类型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复制”按钮,在弹出的“名称”对 话框中输入新的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命名。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本章要点:
– 墙体的绘制
– 编辑墙体
学习目标:
结束本章的学习后,学员需要: 掌握绘制墙体方法,了解如何设置墙体高度、位置、材质以及如何替 换墙体类型。
第三章: 墙体的搭建
3.1 墙体的绘制 单击“常用”—“构建”—“墙”下拉按钮。可以看到,有墙、
结构墙、面墙、墙饰条、分隔缝等五种类型选择。设置墙高度、定位 线、偏移值、墙链,选择直线、矩形、多边形、弧形墙体等绘制方法 进行墙体的绘制。
Revit教程--小别墅案例(完整版)

Revit教程--小别墅案例(完整版)一、绘制标高和轴网1.1 标高的作用和设置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视图-平面视图-标高,双击需要设置的标高视图,如标高1。
在属性面板中,可以修改标高的名称、偏移量、基准等属性。
在绘图区域中,可以拖动标高线的端点或中点来调整标高的位置和方向。
在项目浏览器中,可以通过右键菜单或拖放的方式来复制、删除、重命名或隐藏标高。
1.2 轴网的作用和绘制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视图-平面视图-地面层,双击需要绘制轴网的平面视图。
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绘制-轴网或者快捷键WA。
在属性面板中,可以修改轴网的类型、名称、偏移量等属性。
在绘图区域中,可以按照图纸要求绘制水平或垂直的轴网线,并在每个交点处添加轴网标记。
在项目浏览器中,可以通过右键菜单或拖放的方式来复制、删除、重命名或隐藏轴网。
二、绘制首层墙体2.1 墙体的类型和创建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视图-平面视图-地面层,双击需要绘制墙体的平面视图。
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结构-墙或者快捷键WA。
在属性面板中,可以修改墙体的类型、位置、基准、高度、偏移量等属性。
在绘图区域中,可以按照图纸要求绘制不同类型和位置的墙体,并在每个端点处添加墙体连接符号。
在项目浏览器中,可以通过右键菜单或拖放的方式来复制、删除、重命名或隐藏墙体。
2.2 墙体的编辑和调整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视图-平面视图-地面层,双击需要编辑和调整墙体的平面视图。
在绘图区域中,可以使用选择工具或过滤器来选择需要编辑和调整的墙体。
在修改工具栏中,可以使用移动、旋转、镜像、裁剪、延伸等工具来改变墙体的位置和形状。
在属性面板中,可以修改墙体的类型、位置、基准、高度、偏移量等属性。
在项目浏览器中,可以通过右键菜单或拖放的方式来复制、删除、重命名或隐藏墙体。
三、绘制首层门窗3.1 门窗的类型和加载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视图-平面视图-地面层,双击需要加载门窗的平面视图。
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结构-门或者快捷键DR,或者选择结构-窗或者快捷键WN。
BIM_小别墅速成

图 3-27
完成后的地下一层外墙如图 3-28 所示,保存 文件。
3.5.2 绘制地下一层内墙 接上节练习,单击选项卡“常用”-“墙”命
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普通砖 -200mm”类型。 “绘制”面板选择“直线”命令,选项栏“定 位线”选择“墙中心线”,单击“图元属性”按
图 3-28
BIM_小别墅速成
方法二:切换至立面视图,选择窗,移动临时尺寸界线,修改临 时尺寸标注值。 进入项目浏览器,鼠标单击“立面(建筑立 面),双击“xx 立面”从而进入 xx 立面视图。 在 xx 立面视图 中如图 4-26 选择“固定窗 0823:C,移动临时尺寸控制点至“
“标高线,修改临时尺寸标注值为“后按“Enter”键确认修改。
插入地下一层门 接上节练习,打开“-1F”视图,单击选项卡“常用”-“门”命 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 “装饰木门-M 类型。 在选项栏上选择“在放置时进行标记”,以便对门进行自动标 记。要引入标记引线,请选择 “引线”并指定 xx。如图 4-18 所示
图 4-18 将光标移动到 3 轴“普通砖”的墙上,此时会出现门与周围墙体 距离的灰色相对尺寸,如图 4-19 所示。这样可以通过相对尺寸大致捕 捉门的位置。在平面视图中放置门之前,按 xx 可以控制门的左右开启 方向。 在墙上合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以放置门,调整临时尺寸标注蓝
绘制面板选择“直线”命令,移动光标单击鼠标左键捕捉 E 轴和 2 轴交点为绘制墙体起点,然后顺时针单击捕捉 E 轴和 1 轴交点、F 轴和 1 轴交点、F 轴和 2 轴交点、H 轴和 2 轴交点、H 轴和 7 轴交 点、D 轴和 7 轴交点、绘制上半部分墙体,如图 3-26 所示。
图 3-25
图 3-26
BIM-Revit练习-房屋设计

第1章:绘制标高和轴网概述:标高用来定义楼层层高及生成平面视图,标高不是必须作为楼层层高;轴网用于为构件定位,在Revit中轴网确定了一个不可见的工作平面。
轴网编号以及标高符号样式均可定制修改。
软件目前可以绘制弧形和直线轴网,不支持折线轴网。
在本章节中,需重点掌握轴网和标高的2D,3D显示模式的不同作用,影响范围命令的应用,轴网和标高标头的显示控制,如何生成对应标高的平面视图等功能应用。
1.1实例应用2.5.1 创建标高在 Revit Architecture 中,“标高”命令必须在立面和剖面视图中才能使用,因此在正式开始项目设计前,必须事先打开一个立面视图。
开始项目设计。
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立面(建筑立面)”项,双击视图名称“南立面”进入南立面视图,如图2.31所示。
调整“2F” 标高,将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层高修改为3.3米,如图2.32所示。
图2.31图2.32绘制标高“F3”,调整其间隔使间距为3000毫米,如图2.33所示。
图2.33利用“复制”命令,创建地坪标高和-1F。
选择标高“F2”,单击“修改标高”选项卡下“修改”面板中的“复制”命令,选项栏勾选多重复制选项“多个”。
移动光标在标高“F2”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垂直向下移动光标,输入间距值3750后按“Enter”键确认后复制新的标高,如图2.34所示。
继续向下移动光标,分别输入间距值2850、200后按“Enter”键确认后复制另外2根新的标高。
分别选择新复制的3根标高,单击蓝色的标头名称激活文本框,分别输入新的标高名称0F、-1 F、-1 F-1 后按“Enter”键确认。
结果如图2.35所示。
图2.34 图2.35至此建筑的各个标高就创建完成,保存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Revit Architecture中复制的标高是参照标高,因此新复制的标高标头都是黑色显示,而且在项目浏览器中的“楼层平面”项下也没有创建新的平面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绘制标高和轴网概述:标高用来定义楼层层高及生成平面视图,标高不是必须作为楼层层高;轴网用于为构件定位,在Revit中轴网确定了一个不可见的工作平面。
轴网编号以及标高符号样式均可定制修改。
软件目前可以绘制弧形和直线轴网,不支持折线轴网。
在本章节中,需重点掌握轴网和标高的2D,3D显示模式的不同作用,影响范围命令的应用,轴网和标高标头的显示控制,如何生成对应标高的平面视图等功能应用。
1.1实例应用2.5.1 创建标高在 Revit Architecture 中,“标高”命令必须在立面和剖面视图中才能使用,因此在正式开始项目设计前,必须事先打开一个立面视图。
开始项目设计。
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立面(建筑立面)”项,双击视图名称“南立面”进入南立面视图,如图2.31所示。
调整“2F” 标高,将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层高修改为3.3米,如图2.32所示。
图2.31图2.32绘制标高“F3”,调整其间隔使间距为3000毫米,如图2.33所示。
图2.33利用“复制”命令,创建地坪标高和-1F。
选择标高“F2”,单击“修改标高”选项卡下“修改”面板中的“复制”命令,选项栏勾选多重复制选项“多个”。
移动光标在标高“F2”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垂直向下移动光标,输入间距值3750后按“Enter”键确认后复制新的标高,如图2.34所示。
继续向下移动光标,分别输入间距值2850、200后按“Enter”键确认后复制另外2根新的标高。
分别选择新复制的3根标高,单击蓝色的标头名称激活文本框,分别输入新的标高名称0F、-1 F、-1 F-1 后按“Enter”键确认。
结果如图2.35所示。
图2.34 图2.35至此建筑的各个标高就创建完成,保存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Revit Architecture中复制的标高是参照标高,因此新复制的标高标头都是黑色显示,而且在项目浏览器中的“楼层平面”项下也没有创建新的平面视图。
而且标高标头之间有干涉,下面将对标高做局部调整。
2.5.2 编辑标高接上节练习完成下面的标高编辑。
按住“Ctrl”键单击拾取标高“0F”和“-1F-1”,从类型选择器下拉列表中选择“标高:GB_下标高符号”类型,两个标头自动向下翻转方向。
结果如图2.36所示。
单击选项卡“视图”-“平面视图”-“楼层平面”命令,打开“新建平面”对话框,如图2.37所示。
从下面列表中选择“-1F”,单击“确定”后,在项目浏览器中创建了新的楼层平面“-1F”,并自动打开“-1F”作为当前视图。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立面(建筑立面)”项下的“南立面”立面视图回到南立面中,发现标高“-1F”标头变成蓝色显示。
保存文件。
图2.36 图2.372.5.3 创建轴网下面我们将在平面图中创建轴网。
在Revit Architecture中轴网只需要在任意一个平面视图中绘制一次,其他平面和立面、剖面视图中都将自动显示。
接上节练习,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F1”视图,打开首层平面视图。
绘制第一条垂直轴线,轴号为1。
利用“复制”命令创建2~8号轴网。
单击选择1号轴线,移动光标在1号轴线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水平向右移动光标,输入间距值1200后按“Enter”键确认后复制2号轴线。
保持光标位于新复制的轴线右侧,分别输入4300、1100、1500、3900、3900、600、2400后按“Enter”键确认,绘制3-9号轴线。
选择8号轴线,标头文字变为蓝色,单击文字输入“1/7”后按“Enter”键确认,将8 号轴线改为附加轴线。
同理选择后面的9号轴线,修改标头文字为“8”。
完成后垂直轴线结果如图2.38所示。
图2.38 单击选项卡“常用”-“轴网”命令,移动光标到视图中1号轴线标头左上方位置单击鼠标左键捕捉一点作为轴线起点。
然后从左向右水平移动光标到8号轴线右侧一段距离后,再次单击鼠标左键捕捉轴线终点创建第一条水平轴线。
选择刚创建的水平轴线,修改标头文字为“A”,创建A号轴线。
利用“复制”命令,创建B-I号轴线。
移动光标在A号轴线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垂直向上移动光标,保持光标位于新复制的轴线右侧,分别输入 4500、1500 、4500、900、4500、2700、1800、3400后按“Enter”键确认,完成复制。
选择I号轴线,修改标头文字为“J”,创建J号轴线(目前的软件版本还不能自动排除I、O等轴线编号)。
完成后的轴网如图2.39所示,保存文件。
图2.39 2.5.4 编辑轴网绘制完轴网后,需要在平面图和立面视图中手动调整轴线标头位置,修改 7 号和 1 / 7 号轴线、D号和E号轴线标头干涉等,以满足出图需求。
偏移D号轴、1/7号轴线标头,如图2.40所示。
图2.40标头位置调整:在“标头位置调整”符号上按住鼠标左键拖拽可整体调整所有标头的位置;如果先单击打开“标头对齐锁”,然后再拖拽即可单独移动一根标头的位置。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立面(建筑立面)”项下的“南立面”进入南立面视图,使用前述编辑标高和轴网的方法,调整标头位置、添加弯头,结果如图2.41所示。
图2.41同样方法调整东立面或西立面视图标高和轴网。
至此标高和轴网创建完成,选中所有轴线并锁定,保存文件。
本章学习了标高和轴网的常用创建和编辑方法,从下章开始创建地下一层平面墙体等建筑构件。
练习1、完成小别墅练习的标高绘制2、完成小别墅练习的轴网绘制第3章:墙体的绘制和编辑上章完成了标高和轴网等定位依据设计,从本章开始将从地下一层平面开始,分层逐步完成别墅三维模型的设计。
本章将创建地下一层平面的墙体构件。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1F”,打开地下一层平面视图。
利用编辑墙中的方法新建“基本墙:外墙饰面砖”墙类型,其构造层设置如图3-24所示。
图3-24 3.5.1 绘制地下一层外墙新建了墙类型后,即可直接选择墙类型,直接绘制墙体。
接上节练习,单击选项卡“常用”-“墙”命令。
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剪力墙”类型, 单击“图元属性”按钮打开“实例属性” 对话框,设置实例参数“基准限制条件”为“-1F-1”,“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1F”,如图3-25所示。
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
绘制面板选择“直线”命令,移动光标单击鼠标左键捕捉E轴和2轴交点为绘制墙体起点,然后顺时针单击捕捉E轴和1轴交点、F轴和1轴交点、F轴和2轴交点、H轴和2 轴交点、H轴和7轴交点、D轴和7轴交点、绘制上半部分墙体,如图3-26所示。
图3-25图3-26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外墙饰面砖”类型,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图元属性” 对话框,同样设置实例参数“基准限制条件”为“-1F-1”,“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1F”,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
选择“绘制”面板下“直线”命令,移动光标单击鼠标左键捕捉E轴和2轴交点为绘制墙体起点,然后光标垂直向下移动,键盘输入“8280”按“Enter”键确认;光标水平向右移动到5轴单击,继续单击捕捉E轴和5轴交点、E轴和6轴交点、D轴和6轴交点、D轴和7轴交点绘制下半部分外墙,如图3-27所示。
图3-27完成后的地下一层外墙如图 3-28 所示,保存文件。
3.5.2绘制地下一层内墙接上节练习,单击选项卡“常用”-“墙”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普通砖-200 m m”类型。
“绘制”面板选择“直线”命令,选项栏“定位线”选择“墙中心线”,单击“图元属性”按图3-28钮打开“实例属性”对话框,设置实例参数“基准限制条件”为“-1F”,“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1F”,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
按图3-29所示内墙位置捕捉轴线交点,绘制“普通砖-200mm”地下室内墙。
图3-29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普通砖-100mm”,“定位线”选择“核心面-外部”,单击“图元属性”按钮打开“实例属性”对话框,设置实例参数“基准限制条件”为“-1F”,“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1F”,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
按图3-30所示内墙位置捕捉轴线交点,绘制“普通砖-100mm”地下室内墙。
图3-30完成后的地下一层墙体如图3-31所示,保存文件。
图 3-31练习完成小别墅练习地下一层的墙体绘制第4章:门窗和楼板概述:在三维模型中,门窗的模型与它们的平面表达并不是对应的剖切关系,这说明门窗模型与平立面表达可以相对独立。
此外门窗在项目中可以通过修改类型参数如门窗的宽和高以及材质等,形成新的门窗类型。
门窗主体为墙体,它们对墙具有依附关系,删除墙体,门窗也随之被删除。
4.6实例应用4.6.1 插入地下一层门接上节练习,打开“-1F”视图,单击选项卡“常用”-“门”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装饰木门-M0921”类型。
在选项栏上选择“在放置时进行标记”,以便对门进行自动标记。
要引入标记引线,请选择“引线”并指定长度。
如图4-18所示图4-18将光标移动到3轴“普通砖-200mm”的墙上,此时会出现门与周围墙体距离的灰色相对尺寸,如图4-19所示。
这样可以通过相对尺寸大致捕捉门的位置。
在平面视图中放置门之前,按空格键可以控制门的左右开启方向。
在墙上合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以放置门,调整临时尺寸标注蓝色的控制点,拖动蓝色控制点移动到F轴“普通砖-200mm”墙的上边缘,修改尺寸如图4-20。
相对尺寸临时尺寸图4-19 图4-20值为“100”,得到“大头角”的距离,“装饰木门-M0921门”修改后的位置如图4-21。
图4-21 图4-22 同理,在类型选择器中分别选择“卷帘门:JLM5422”、“装饰木门-M0921”、“装饰木门-M0821”、“推拉门-YM2124”、“YM1824:YM3267”门类型,按图4-22所示位置插入到地下一层墙上。
图4-23完成后地下一层的门如图4-23所示,保存文件。
4.6.2 放置地下一层的窗接上节练习,打开“-1F”视图,单击选项卡“常用”-“窗”命令。
在类型选择器中分别选择“推拉窗1206:C1206”、“固定窗0823:C0823”、“C3415”、“固定窗0624:C0624”类型,按图4-24所示位置,在墙上单击将窗放置在合适位置。
图4-24 4.6.3 窗编辑——定义窗台高本案例中窗台底高度不全一致,因此在插入窗后需要手动调整窗台高度。
几个窗的底高度值为:C0624-250mm﹑C3415-900mm﹑C0823-400mm﹑C1206-1900mm。
调整方法如下:方法一:在任意视图中选择“固定窗 0823:C0823”,单击“图元属性”按钮打开“实例属性”对话框,修改底高度值为400,如图4-25。
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方法二:切换至立面视图,选择窗,移动临时尺寸界线,修改临时尺寸标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