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经验分享:色温和白平衡关系

合集下载

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白平衡是什么?白平衡与色温有什么关系?由于被摄对象的色彩会因照射光线颜色的不同而产生改变,因此在不同色彩光线下拍摄的图像会形成不同的颜色,这就是“色温”导致的差异。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则是相机纠正光线颜色偏差的功能。

下面具体看看白平衡与色温的关系吧!白平衡和色温说到“白平衡”免不了要说到“色温”。

所谓“色温”,以较通俗语言解释,就是光线的颜色,色温的计量单位为开尔文(简称K)。

色彩和开尔文的关系,起源于黑体金属的辐射光(对金属加热直到它发光)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色彩就是“色温”。

黑色金属体受热后开始发光为暗红色,继续加热变成黄色,再加热变为白色,最后就会变成蓝色。

如万里无云的澄清蓝天色温约为25000K-27000K,阴天和多云天空光为6500K-7000K,晴天日光平均直射光色温约为5400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K-6500K,钨丝灯的色温为2500K-3200K,标准烛光的.色温为1800K-1930K。

白平衡调整原理数码相机主要通过调整“红绿蓝”三色强度以修正光线造成的误差。

大多数相机除了“自动白平衡”或预设色温白平衡功能外,还提供自定义白平衡调整。

这种白平衡调节功能和传统彩色摄影时加色温转换滤镜作用相似,目的都是为了准确地还原色彩。

不过数码相机调整色温不需在镜头加滤镜,而是采用电子方式改变红、绿、蓝三基色的混合比例,把光线中偏多的颜色成分修正掉而确保图像呈现为摄影者所希望达到的色彩效果。

因此摄影者除了可以准确还原需要的色彩感觉外,也可针对白平衡调整色彩的原理,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色彩效果。

白平衡模式一般调整白平衡通过选择相机内相应的白平衡模式完成,相对来说相机预先设定的白平衡模式调整时方便快捷。

一般数码相机都有多种白平衡模式应对不同光源下色彩正常还原的需要。

常见白平衡模式为:自动、日光、多云、阴天、钨丝灯(白炽灯)、闪光灯、荧光灯等。

有些数码相机用图标表示相应光线的类型,在设定白平衡模式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光源类型的图标即可。

关于白平衡和色温

关于白平衡和色温

最近有位朋友问什么叫“白平衡”,他还听说用DC拍东西时需要校正白平衡,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色温是不一样的。

他想知道白平衡和色温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在白炽灯下拍出的图像色彩会明显偏红。

之所以在人眼中灯光和日光下的色彩都正常,就是因为大脑会对其进行修正。

大多数专业玩家都希望,用DC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尽可能一样。

不过,由于CCD等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必须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番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

色温(colo(u)r temperature)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

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

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色温定义:当某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光谱分布与不反光、不透光完全吸收光的黑体在某一温度时辐射出的光谱分布相同时,我们就把绝对黑体的温度称之为这一光源的色温。

色温(ColorTemperature)是高档显示器一个性能指标。

我们知道,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用一个纯黑体产生出同样的光谱时所需要达到的某一温度,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

现在的15英寸以上数控显示器肯定带有色温调节功能,通过该功能(一般有9300K、6500K、5000K三个选择)可以使显示器的色彩能够满足高标准工作要求。

高档产品中有些还支持色温线性调整功能。

在讨论彩色摄影用光问题时,摄影家经常提到“色温”的概念。

色温究竟是指什么? 我们知道,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

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光源的颜色常用色温这一概念来表示。

色温和白平衡是什么?

色温和白平衡是什么?

色温和白平衡是什么?白平衡和色温其实对很多摄影爱好者还是有很大的困惑和疑问的,现在就给大家讲讲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

简单的来说白平衡所指的是纠正色温的偏差值的。

来保证拍摄物体的色彩尽可能接近真实色彩!色温,就可以理解为颜色的温度。

具体指色彩偏暖或者偏冷,也就是大家说的暖光和冷光。

色温有数值,单位是开尔文(k)通常使用k来表示。

白平衡,字面上的理解是白色的平衡。

白平衡是描述显示器中红、绿、蓝三基色混合生成后白色精确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白平衡是随着电子影像再现色彩真实而产生的,在专业摄像领域白平衡应用的较早,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白平衡调整变得越来越简单容易,但许多使用者还不甚了解白平衡的工作原理,理解上存在诸多误区。

它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被摄物的色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等方式。

许多人在使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日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室内钨丝灯光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

如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就会减少这样的误差。

色温。

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会呈现蓝色。

光源的颜色成分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这个温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以区别其它,这就是色温。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这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

色温和白平衡的关系

色温和白平衡的关系

色温和白平衡的关系一、什么是色温?色温的书面定义“指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光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

换句话说就是“光源发光时会产生一组光谱、如果一个纯黑的物体要发出同样的光谱则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行,而这个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

再说直白点就是“色温就是指光线的颜色”,大家记的时候可以这样记,但是绝对不能这样去理解色温。

关于色温大家还要记住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冷色调;色温越低,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暖色调。

二、什么是白平衡?大家将一张白纸放在黄色灯光下,白纸会被渲染成黄色;大家将白纸放在蓝色灯光下,白纸会被渲染成蓝色。

即使被外界不同光线渲染成了其它颜色,但我们还是知道这张纸就是白色,只是在不同灯光下被渲染了而已。

但是相机不行,它可分辨不出来这是物体本来的色彩还是被渲染的色彩,当前是什么颜色它就给你拍出什么颜色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相机一个设定,那就是“白平衡”。

白平衡的作用就是将不同色温值下的物体还原其真正的色彩。

三、怎么用好白平衡?我在拍摄一个偏暖色调的场景时,不想要画面偏暖色调,想要还原画面中物体本身的色彩怎么办?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有以下几种操作:①“K”选项大家进入相机的白平衡菜单,哪里就会有一个“k”选项,选择这个“k”选项大家就可以手动调整色温值了。

举个列子:你拍摄的环境色温值为4000k,此时环境中的物体是偏暖色的,想要还原物体本身的色彩。

那么你就选择“k”选项,然后把色温值调为4000k,就可以还原物体本身的色彩了。

说直白点就是你在“k”模式下,把色温值调整到当前环境的色温值,就能还原环境中物体本身的色彩了。

可能有人会问了,我那知道当前环境的色温值是多少?这的确是个问题,所以你可以考虑下面的操作。

②场景模式相机内置了很多场景模式,比如:日光、阴天、钨丝灯、荧光灯等等,根据你拍摄的环境选择一个模式来拍摄就行。

因为是内置的模式,所以很简单粗暴,不那么精细,效果自然也不是很好。

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和色温的关系

白平衡和色温有什么关系?我们先了解色温和白平衡的概念。

了解了他们的概念,我们就快知道白平衡和色温有什么关系了。

1、色温:色温简单说就是光线的颜色,是光线在不同的能量下,眼睛所看到的颜色变化,以开尔文(K)为色温计算单位。

例如在打铁的过程中,铁在炉温中温度升高逐渐由黑色变成红色,这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色温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它很常见。

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从而看起来为黄色调,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

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同样,当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

比如红色的火焰、蓝色的火焰、白色的火焰;人眼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肉眼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

例如在钨丝灯下呆久了,并不会觉得钨丝灯下的白纸偏红,反而觉得这种光线下某种物体的颜色很正常,如果照明条件突然改成日光灯,就会觉查到白纸的颜色偏红了,但这种感觉也只能够持续一会儿。

而摄像机的CCD并不能像人眼那样具有适应性(从这点看来,摄像机是很诚实的),所以如果摄像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温不一致就会发生偏色,这也是为什么摄像机在性能测试时需要处于标准光源灯箱的实验室环境下了,因为不同的色温和其他的光线会干扰摄像机最终成像的效果。

2、白平衡:白平衡就是在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得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于人眼的视觉观看习惯。

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

这是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但不是全部,白平衡其实是通过摄像机内部的电路调整(改变蓝、绿、红三个CCD电平的平衡关系)使反射到镜头里的光线都呈现为消色。

如果以偏红的色光来调整白平衡,那么该色光的影像就为消色,而其他色彩的景物就会偏蓝(补色关系)。

色温与白平衡的口诀色温与白平衡的调节技巧

色温与白平衡的口诀色温与白平衡的调节技巧

色温与白平衡的口诀色温与白平衡的调节技巧导语:去年笔者跟随一批摄影老师前去,在实际拍摄中发现一个情况,偏灰白色的炊烟拍出来的画面怎么都少点意境。

直到一位老师跟我说:“你可以尝试用用白平衡或调节色温”,而后效果的确完全不一样了。

在这经历之前,笔者都是完全依赖自动白平衡进行拍摄,忽略其中的一些神奇效果,因此,今天和大家一起来说的就是这白平衡与色温。

光是影响摄影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光即有色,无光便无色。

比如在日出之时与夕阳下西下这一时间段的光源下,在钨丝灯光的室内或是在阳光明媚的白天等,拍出来的照片颜色效果都是反差极大的。

这说明一个现象,光和颜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有时为了还原真实的光线环境,我们必须用到白平衡,而白平衡设置是否合适,则影响了照片的色彩还原质量。

可能有些人会说,何必这么麻烦,用PS后期一调不就哦了,话没错,可对于我等小白们,并非每个人都会后期啊。

所以这里想纠正一个观念,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还是踏踏实实先学好摄影相关的基本知识及技巧,别完全依靠后期,如果前期能做好的事为什么不做好呢?因此要想跑得快,先学好走路吧。

白平衡、色温概念要弄清1、什么是白平衡白平衡就是以18%中级灰的“白色”为标准,让相机在不同光线环境中拍出来的照片色彩尽可能还原标准“白色”。

再简单点的说就是矫正照片偏色的过程。

相机测光以及测白平衡的标准2、什么是色温色温是光线在不同的能量下,人们眼睛所感受到的颜色变化,以开尔文(K)为色温计算单位,简单说就是光线的颜色。

大家常会在色温数值中看到K2000、K3200、K4000等不同的数值。

那么,我们知道了K是色温的单位,这些数值该怎么理解和记下呢?大家了解下面几个要点就好。

不同环境下的色温值(图片来源网络)A、和人物有关:K(开尔文温度)由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创立,此后便以其名为单位了。

B、打铁现象说色温原理:“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白平衡和色温调整

白平衡和色温调整

白平衡和色温调整在摄影和摄像中,白平衡和色温调整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们对于获得准确的色彩再现和视觉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白平衡和色温调整的概念、应用和常见的调整方法。

一、白平衡的概念与应用白平衡是指在摄影或摄像过程中,校正图像中白色(RGB三原色均值相等)在不同色温光源下的色彩偏差,以达到真实、准确的色彩效果。

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如自然光、白炽灯、日光灯等。

如果不进行白平衡调整,图像中的白色可能呈现出偏黄或偏蓝的颜色。

在实际应用中,白平衡的目标是保持图像中的中性颜色(白色、灰色)不受光源色温的影响。

这样可以确保整个图像中其他颜色的还原更加准确,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二、白平衡的调整方法在摄影或摄像过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白平衡的调整:1. 自动白平衡(AWB)自动白平衡是相机或摄像机内置的一种功能,它根据光线条件自动进行白平衡调整。

相机会根据场景中的主要颜色信息来决定白平衡的设置。

自动白平衡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下,但在特殊光线条件下,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hite Balance)预设白平衡是指利用相机或摄像机提供的预设选项进行白平衡的调整,例如日光、阴天、白炽灯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光源情况选择相应的预设选项,从而达到更准确的白平衡效果。

3. 手动白平衡(Manual White Balance)手动白平衡是指通过参考物体或参考图像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用户需要将相机对准一个白色或灰色的物体,通过按下相机的白平衡设置按钮,让相机读取该物体的光源信息,并进行白平衡的校正。

手动白平衡可以得到最准确的效果,适用于光线条件复杂或相机自动白平衡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

三、色温调整的概念与应用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偏暖或偏冷的程度,单位为开尔文(Kelvin)。

色温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图像的整体色彩温度,从而调整图像的视觉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色温调整广泛应用于摄影、电影制作和电视广播等领域。

摄影中的色温与白平衡掌握正确的色彩还原

摄影中的色温与白平衡掌握正确的色彩还原

摄影中的色温与白平衡掌握正确的色彩还原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捕捉瞬间的画面,记录下美丽的瞬间,并通过色彩的还原来传递出摄影师的情感和意图。

而摄影中的色温与白平衡是控制色彩还原的重要因素。

准确地掌握色温与白平衡,可以使照片中的色彩更真实、更丰富,为观者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一、色温的定义与原理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属性,用开尔文(K)为单位来表示。

通常情况下,光源的色温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两种。

冷色调的光源色温较高,呈现出蓝色或苍白色;暖色调的光源色温较低,呈现出黄色或红色。

在摄影中,不同的光源会对色彩的还原产生影响,因此,摄影师需要根据环境中光源的色温来调整相机的白平衡,以达到准确还原色彩的目的。

二、白平衡的定义与调整方法白平衡是指通过调整相机的参数,使得照片中白色或灰色区域呈现出中性的色彩,即不偏向冷色调或暖色调。

在日常摄影中,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第一种方法是使用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

现代数码相机普遍配备了自动白平衡功能,在摄影者使用自动白平衡功能时,相机会根据环境中的光源自动调整白平衡参数,以达到中性色彩的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下,但在特殊条件下会有一定的误差。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预设白平衡选项或手动调整白平衡。

现代数码相机提供了一些预设白平衡选项,例如日光、阴天、荧光灯等,摄影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

如果环境中的光源特别复杂或者相机自动白平衡的效果不理想,摄影者还可以选择手动调整白平衡参数,通过取样白色或灰色参考物来进行调整。

三、正确掌握色温与白平衡的重要性准确掌握色温与白平衡对于色彩还原至关重要。

错误的色温与白平衡设置会导致照片中的色彩偏差,使得画面失真、色彩不真实。

以日落时分为例,当太阳处于较低位置时,阳光经过大气层的散射作用会呈现出暖色调,如果此时将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为“日光”,照片中的色彩就会变得过冷,与实际的景色不符。

因此,在拍摄不同环境下的照片时,我们应该根据光源的色温来选择相应的白平衡设置,以准确还原照片中的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叫色温(光色)
我们大家都知道光是有颜色的——比较熟悉的,也是常挂在嘴边的——七色光。

光发出的颜色就是色温。

色温就是指光源光谱成份的颜色。

色温的单位用(K)表示,是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Kelvin)的英文缩写。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黄色时,我们就称它为低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蓝或蓝紫色时,我们就称它为高色温。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我们就称它为正常色温,并且任何一种色彩只有在白色的光线照射下才能得到自身的正常颜色。

1、色温的来历
色温是开尔文从零下273摄氏度对黑体进行加温测量而来的。

黑体在加温过程中,温度每升高1度,那么黑体的辐射值就升高一个值,这个值就是1K。

当黑体的温度不断上升直到发出可见的辐射光线时,光线也出现了颜色,并且光线的颜色随着温度不断的上升也在变化,这变化的光线颜色就是不同的色温值。

所以色温是由温度测量出来的,但只表示光线的颜色,不表示光线的温度。

当光线的颜色偏红橙色时,色温值是在2500K¡ª¡ª32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橙黄色时。

色温值是在3200K¡ª¡ª4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黄色时,色温值是在4500K¡ª¡ª54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是白色时,也称为正常色温,色温值是在5400K¡ª¡ª5600K左右,其中色温值是在5500K时光线发出颜色与正午的阳光颜色相
同,被称为标准色温值。

当光线的颜色偏青色时,色温值是在5600K¡ª¡ª6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色时,色温值是在6500K¡ª¡ª7500K左右。

当光线的颜色偏蓝紫色时,那么色温值是在7500K以上了。

2、色温的变化情况
(1)、晴天时一天中的色温变化:
当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景物由天空的散射光照明,因为天空是呈蓝紫色,所以色温偏高。

当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暂短时刻,景物被太阳光象涂了一层浅黄色,所以此时色温偏低。

当太阳略偏斜或顶射时,此时的色温为正常色温。

(2)、阴天的色温比晴天的色温高。

(3)、晴天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色温高。

(4)、晴天阴影下的色温比阴天的色温高。

是自然光线中色温最高的一种光线。

二、色温(光色)与白平衡的关系
白平衡在数码拍摄中非常重要。

白平衡用WB来表示。

它关系到色彩的正常还原与色调的运用,可以说白平衡就是色温的管理器。

如果拍出
的照片偏色,那么一定是白平衡的设置出了问题。

白平衡的设置有许多固定的模式。

在运用时可以根据现场光线的色温,选择与其相对应的色温模式就会使被摄物象获得比较准确的色彩还原。

白平衡相当于传统摄影在镜头上加滤镜校正色温,从而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

在白平衡模式中,每一个固定的白平衡模式都有一个固定的色温值,并且高色温光线所对应的白平衡模式一定是低色温值,低色温光线所对应的白平衡模式一定是高色温值。

当数码相机选用的白平衡模式的色温值与拍摄光线的色温值经过平衡后,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与标准色温值相近时,那么影像的色彩还原就正常;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仍然低于标准色温值,那么影像的色彩颜色或是偏红或是偏黄或是偏橙;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仍然高于标准色温值,那么影像的色彩颜色或是偏青或是偏蓝。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画面色调效果去调整相应的白平衡模式,这对于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需要有常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掌握的一门技巧。

在我们的数码相机中一般有以下几种白平衡模式:
1、自动模式:自动白平衡模式的范围大体在是在3000K¡ª8000K之间;
2、钨丝灯模式:钨丝灯光线的色温是3000K左右,那么钨丝灯模式的色温是8000K。

3、荧光灯模式:荧光灯光线的色温是4200K左右,那么荧光灯模式
的色温是6800K。

4、日光模式(标准模式):日光的色温是5500K左右,那么日光模式的色温是5500K。

5、闪光灯模式:闪光灯光线的色温是5600左右,那么闪光模式的色温是5400K。

6、阴天模式:阴天光线的色温是6000K左右,那么阴天模式的色温是5000K。

7、阴影模式:阴影光线的色温是7500K左右,那么阴影模式的色温是3500K。

8、K值调整模式:可以从2500K¡ª10000K进行数字调整。

数字越高得到的色温效果越低,画面色调越暧。

反之数字越低得到的色温效果越高,画面色调越冷。

K值的调整是对应光线的色温值来调整的:光线色温多少就调整K值多少,才能得到色彩正常还原的图片(因为所有的色温模式值都能从K值中调整出,所以我们一般都应该选择此种模式来进行调整色温)。

9、自定义模式:就是可以根据现场光线的色温,自行拟定一个能使色彩得到正常还原的色温模式。

当环境的光线色温比较复杂时,想要使影像的色彩得到正常还原,最好使用自定义模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为了让画面故意偏某种色调,那么在一般
情况下色温模式的运用尽量按整体色调趋向来运用。

就是说如果背景及光线偏暖调,那么相机宜采用暖调效果的模式(如阴天模式)拍摄;如果背景及光线偏冷调,那么相机可以使用冷色调效果的模式(如钨丝灯模式)拍摄。

另外,如果相机采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拍摄黑白影像,那么画面影所获得的反差也不同。

它类似于传统黑白摄影中在镜头上加不同色温的滤镜,从而增强或是减弱了某种色彩的影调。

对于照相机自动白平衡模式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一般是不使用的,因为凭他们的实际经验采用手动白平衡所得到的效果通常要好于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模式。

提示:
1、数码照相机上的自定义白平衡适用于经验和操作技巧非常熟练的发烧友和专业摄影师所采用;
2、对于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照相机上的自动白平衡已经可以应对绝大多数拍摄环境;
3、手动白平衡一旦设定合适,照片的色彩将非常之锐利,并可免去了后期的PS处理调整。

自动白平衡在后期PS对色彩调整几乎涉及到绝大多数的照片是在所难免的。

而经过后期PS色彩调整的照片,往往在调整过程中会出现当其中一种色彩调整到位了,而另一种色彩却偏色了,您必须不断地去寻求色彩的平衡点,想找到所有色彩的平衡点有时几乎
比登天还难,这就是为什么摄影发烧友和专业摄影师喜欢手动白平衡的一条重要原因之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