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分层提能限时练(三)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限时:45分钟)

[基础练]

扣教材练双基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答案】 C

2.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结构上,DNA多为双链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答案】 C

3.生物含有的核酸的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4.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使用盐酸的目的包括()

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③改变细胞膜的活性④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⑤将RNA与蛋白质分离⑥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⑦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⑧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A.①④⑥B.②④⑧

C.③⑤⑦D.②⑤⑥

【答案】 B

5.在人体中既是细胞膜的成分,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A.维生素D B.磷脂

C.脂肪D.胆固醇

【解析】4种成分中,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答案】 D

6.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分类和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不包括固醇和性激素,A项错误。B图左半圆内应都是动物细胞含有的糖类,右半圆内应都是植物细胞含有的糖类,两圆交叉部分为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而麦芽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B 项错误。蔗糖为非还原糖,属于二糖,C项错误。激素有的属于脂质(如性激素),有的属于蛋白质(如胰岛素);多数酶属于蛋白质,极少数酶为RNA,D项正确。

【答案】 D

7.在自然界中,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螺旋结构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破坏某蛋白质的螺旋结构一定不影响其功能

C.染色体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因转录受阻而影响表达

D.螺旋藻属于蓝藻,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含有8种核苷酸

【解析】DNA的螺旋结构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形成基本骨架;蛋白质的特定空间结构决定其功能,一旦破坏就会失去相应功能;染色体的高度螺旋化状态下,基因不转录;螺旋藻的遗传物质只有DNA,含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 C

8.糖类和脂肪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种糖类都可以直接被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

B.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脂肪含有更多的能量

C.有些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可以与某些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解析】生物体内的二糖和多糖不能直接被氧化分解。位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可以作为某些信息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与信息分子特异性结合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是结构物质,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答案】 A

9.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

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D.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解析】果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ATP中的“T”代表三个,即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不含磷脂。

【答案】 D

10.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________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_。存在于动物肝脏细胞中并能调节血糖的是________。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这种物质参与细胞中________的构成。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可用图中字母_____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

(3)若b中的含氮碱基为T,则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b 形成的多聚体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图中的多糖都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植物中淀粉是储能物质,动物细胞中糖原是储能物质,其中肝糖原存在于动物肝脏细胞中。纤维素作为构成细胞壁的结构物质,不参与供能。乙图表示核酸片段,每个核苷酸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1分子五碳糖,因此b表示1个核苷酸。碱基T仅存在于DNA分子中,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答案】(1)葡萄糖淀粉(肝)糖原纤维素细胞壁(2)b②(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样的

11.图1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其中C、D、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图2为动物细胞内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D物质。请据图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____________种,B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C→D→E”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试剂来染色观察D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4)除图2所示膜结构外,该动物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还包括______________,“乙―→丙―→丁”的物质转运过程说明生物膜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戊结构增加内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物质X通过丁结构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C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则C是DNA,D是RNA,因此A是核苷酸,真核生物体内含有8种核苷酸;E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B的组成元素一定含C、H、O、N。(2)A物质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前者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后者的五碳糖为核糖,前者碱基中含有T,后者碱基中含有U。

(3)C→D→E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即基因的表达;D为RNA,可用吡罗红染液染色。(4)图2中具有的膜结构分别为乙(内质网)、丙(高尔基体)、丁(细胞膜)、戊(线粒体),除此外,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还含有核膜和溶酶体膜;乙→丙→丁是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转运,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5)戊为线粒体,通过内膜凹陷形成嵴的方式增大膜面积。物质X为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胞吐。

【答案】(1)8C、H、O、N(2)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碱基(胸腺嘧啶、尿嘧啶)(3)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吡罗红(4)核膜、溶酶体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向内折叠形成嵴胞吐(或外排)

[能力练]

扫盲区提素能

12.若图中的各部分彻底水解,得到产物种类最多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图中①是mRNA,③是tRNA,它们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四种碱基

(A、U、C、G)、核糖和磷酸;④是多肽,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②是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蛋白质彻底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四种碱基、核糖和磷酸。

【答案】 B

13.如图是生物体内几种有机物组成以及它们各自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H、O、N、P、S等元素―→m1―→M1―→主要能源物质

―→m2―→M2―→主要储能物质

―→m3―→M3―→生命活动的承担者―→m4―→M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M3的种类不同取决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

D.不同的M4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m4的连接方式不同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主要功能,可以推断出M1、M2、M3、M4依次表示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比糖类耗氧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中产生不同的mRNA,合成出不同的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m3是指氨基酸,组成核酸的m4是指核苷酸;不同的核酸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

【答案】 B

14.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生物学功能

C.使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预期显色结果是呈现橘黄色

D.脂肪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比等质量糖类多,所以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解析】选项A,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选项B,脂质中的磷脂是生物膜的成分,固醇类物质性激素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脂肪具有储能作用;选项C,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呈现橘黄色;选项D,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 D

15.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T2噬菌体的物质组成,其实验方案如下:

(1)实验原理:DNA溶液遇甲基绿染液呈绿色,RNA溶液遇吡罗红染液呈红色。需要补充的另一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含T2噬菌体的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甲基绿染液,向B试管中滴加适量的吡罗红染液,向C试管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振荡均匀。

③比较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

(4)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A试管中呈________,说明有DNA存在,否则无。

②若B试管中呈________,说明有RNA存在,否则无。

③若C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无。

(5)该实验最可能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T2噬菌体为DNA病毒,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与DNA,可与不同的染色剂产生颜色反应。因此,可通过颜色反应相互对照探究其含有的物质成分。

【答案】(1)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2)染色剂的种类(3)②双缩脲试剂(4)①绿色②红色③呈紫色,说明有蛋白质存在(5)T2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2019届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四) 核酸、糖类与脂质

课时跟踪检测(四)核酸、糖类与脂质 一、选择题 1.(2018·安阳一模)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糖类相比,人血红蛋白特有的组成元素是N B.在细胞膜外表面能和糖类结合的只有蛋白质 C.细胞中糖类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D.糖类只有被彻底水解后才可参与细胞呼吸 解析:选C与糖类相比,人血红蛋白特有的组成元素是N和Fe;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细胞中糖类的合成需要酶的参与,催化糖类合成的酶为蛋白质;糖原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呼吸. 2.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一定不含糖成分的是() A.运载体和噬菌体 B.酶和激素 C.核糖体和染色体 D.细胞骨架和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解析:选D运载体可能是质粒,也可能是病毒等,都含有核酸,含有五碳糖,噬菌体含有DNA,含有脱氧核糖;酶的成分为蛋白质或RNA,RNA含有核糖;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 组成,其中RNA中含核糖,染色体含有DNA,含有脱氧核糖;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都不含有糖. 3.下列关于细胞膜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后,其细胞膜成分中的糖蛋白明显增多 B.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C.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含量 D.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头”部是疏水的,脂肪酸“尾”部是亲水的 解析:选B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后,其细胞膜成分中的糖蛋白明显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减小,癌细胞容易转移;细胞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4.(2018·韶关一模)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B.等质量脂肪氧化分解比糖释放能量多是因为脂肪分子中氧含量多

核酸、糖类和脂质

第4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考纲要求 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观察DNA 、RNA 考点一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考点突破 功能(P26):细胞内 的物质。在生物体的 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P26】 (1)实验原理(记忆) ① 和 对DNA 、RNA 的亲和力不同。__________使DNA 呈绿色;_____使RNA 呈红色。 ②利用甲基绿、吡罗红 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 和RNA 在细胞上的分布。 ③盐酸的作用:能够改变 , 同时使染色体中的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与染色剂结合。 (2) 结果 结论 【易错警示】 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分布实验中的4个注意问题 (1)选材:. 该实验能否选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 不能,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其中含有的色素会遮盖实验出现的颜色, 能否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法观察DNA 和RNA 的分布。 (2)缓水流冲洗目的:防止载玻片上的细胞被冲走。 (3)几种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①0.9%的NaCl 溶液(生理盐水):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②8%的盐酸:a.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 进入细胞; b.使染色质中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③蒸馏水:a.配制染色剂;b.冲洗载玻片。 ④吡罗红甲基绿染液:混合使用,且现用现配。

(4)DNA 和RNA 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只是量的不同,故结论中强调“主要”而不能说“只”存在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 考点突破 (1)比较DNA 和RNA 在组成上的区别: DNA 特有的结构: ;②RNA 特有的结构: (2)如果用A 、T 、U 三种碱基参与构成核苷酸,能构成几种核苷酸? (3).DNA 、RNA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和代谢产物 (4).核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错 【警示】细胞多样性的原因分析 不同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 分子的多样性; 而同一生物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转录形成的mRNA 不同)。上述两种情况下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均是蛋白质分子 的多样性。 【特别提示】要鉴别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需要 试剂 例1、在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连接两个相邻碱基A 和T 的化学结构是( ) A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B 、核糖—磷酸—核糖 C 、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D 、氢键 例2、(2010·江苏生物,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分层提能限时练(三)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限时:45分钟) [基础练] 扣教材练双基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答案】 C 2.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结构上,DNA多为双链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答案】 C 3.生物含有的核酸的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4.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中使用盐酸的目的包括()

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③改变细胞膜的活性④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⑤将RNA与蛋白质分离⑥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⑦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⑧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A.①④⑥B.②④⑧ C.③⑤⑦D.②⑤⑥ 【答案】 B 5.在人体中既是细胞膜的成分,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的物质是() A.维生素D B.磷脂 C.脂肪D.胆固醇 【解析】4种成分中,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 【答案】 D 6.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分类和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不包括固醇和性激素,A项错误。B图左半圆内应都是动物细胞含有的糖类,右半圆内应都是植物细胞含有的糖类,两圆交叉部分为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而麦芽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B 项错误。蔗糖为非还原糖,属于二糖,C项错误。激素有的属于脂质(如性激素),有的属于蛋白质(如胰岛素);多数酶属于蛋白质,极少数酶为RNA,D项正确。 【答案】 D 7.在自然界中,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螺旋结构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精选.)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案例 类型:教学设计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模块(高中):高中生物必修1 课题: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作者: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王春婷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全椒城东中学杨齐根 一、教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新人教版一《分子与细胞》第2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本节内容连同本章其他章节是对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学习,是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如平日膳食的主要食物,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分布,纤维素的作用、胆固醇的作用等,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将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但学生对于多糖的种类以及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不太容易理解,可以用比较形象的直观的图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设计 1、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讨论、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于本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让学生认识到教材知识源于生活实际。 3、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是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课堂组织设计 1、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糖尿病人的饮食,纤维素的作用,胆固醇的作用,肥胖的原因。 2、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于糖的种类及作用、脂质的种类及作用让学生进行自学并进行讨论。

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核酸、糖类和脂质 1. 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 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糖原 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答案:C 解析: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中含有脱氧核糖,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中含有核糖;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可产生葡萄糖,而在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线粒体吸收丙酮酸进一步氧化分解;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 2.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答案:C 解析:核酸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一个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DNA和RNA的不同点之一是组成核苷酸的五碳糖不同,组成D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组成R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核糖。因此,A、B、D都不是应选答案。 3.(xx·上海市联考)由1分子的磷酸、1分子的碱基和1分子的化合物a 构成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ATP脱去2个高能磷酸键,可形成b,则a为核糖 C.在禽流感病原体和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 D.若a为脱氧核糖,则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8种 答案:B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难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为本课的重点;而多糖的种 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一)化学组成:C、H、O,多数糖类的化学组成符合Cm(H2O)n, (二)糖类的分类: 1.单糖: 葡萄糖(理科班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可以写一下分子式和结构式)、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化学式) 2.二糖(化学式): 写出几种二糖的水解产物 3.多糖:概念,化学通式 淀粉:分解产物:葡萄糖 糖原:分布、分解产物 纤维素:分解产物 二.细胞中的脂质 化学组成:C、H、O、(P、N) 通常不溶于水,脂溶性 (一)脂肪 1.作用:储存能量的物质、保温、保护。 2.分布:动物的皮下、内脏周围 (二)磷脂: 1.作用: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2.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 (三)固醇 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协助钙、磷的吸收。 八、布置作业 基础: 1.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2.糖类的元素组成是。3

4 5.脂质的主要元素为,有些脂质含有和。脂质分子中 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的含量更多。 6.组成多糖的单体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变式训练: 1、淀粉、脂肪、胰岛素和DNA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2、分子式为C1864H3012N468O576S21和C12H22O11的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A.蛋白质和脂质B.核酸和脂质C.蛋白质和糖类D.核酸和糖类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B.葡萄糖、淀粉、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麦芽糖、果糖、乳糖 4、动物组织的一个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A.糖原和RNA B.糖原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5、细胞中的一种含碳化合物中氢原子是氧原子的两倍,这种化合物很可能是() A.脂肪B.糖类C.蛋白质D.核酸 6、单位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其所含的元素与氧化合时的耗氧量的特点是前者() A.含C、H多,氧化时耗氧多B.含C、H多,氧化时耗氧少 C.含C、H少,氧化时耗氧多D.含C、H少,氧化时耗氧少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 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看糖类相关视频,阅读教材结合已学生物化学知识,能够说出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2.通过观看脂质相关视频及资料,阅读教材,能够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通过教师讲解,结合生物大分子结构特点,能够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以及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基本技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并派代表讲诉,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举例、多媒体演示等,学会分析比较的方法。); 3.基本思想(通过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学习,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4.基本活动经验(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比较容易的一节。主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怎样深刻记住相关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四、教学方法 列表比较:利用分类比较,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合作探究: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知识主要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媒体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提高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五、课前准备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相关网站收集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 1.功能 2.组成元素

最经典总结-核酸 糖类和脂质

核酸 糖类和脂质 [最新考纲] 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3.实验: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考点一 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组成 (1)组成元素:C 、H 、O 、N 、P 。 (2)基本单位——核苷酸 核苷酸的组成成分:a.磷酸、b.五碳糖、c.含氮碱基,其相关种类:b 是2种,c 是5种。 (3)基本单位的种类?????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组成DNA 核糖核苷酸(4种)――→组成RNA ■助学巧记 巧记DNA 组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2.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三看”法快速确认DNA 、RNA

3.DNA和RNA的比较 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组成单位 成 分 碱基 共有A(腺嘌呤)、C(胞嘧啶)、G(鸟嘌呤) 特有T(胸腺嘧啶) U(尿嘧啶)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磷酸磷酸 功能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携带和 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 质的生物合成 (1)针对RNA病毒:是RNA病 毒的遗传物质 (2)mRNA:传递遗传信息 (3)tRNA:运输氨基酸 (4)rRNA:组成核糖体 (5)极少数RNA可作为酶,具有 催化功能 存在 ①真核生物:细胞核(主 要)、线粒体、叶绿体 ②原核生物:拟核、质粒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利用吡罗红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2016·四川,6A)(×) (2)核酸→核苷酸属于水解反应(2016·经典高考)(√) (3)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2014·江苏卷,1A)(√) (4)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2014·江苏,1D)(×) (5)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2013·重庆高考)(√)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中第2章第4节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蛋白质、核酸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代谢、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糖和脂的分类和比较能更好地培养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

为骨架。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 (2)尝试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有两个教学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第一个要求是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属理解层次,并与以后要学习的模块核心内容细胞代谢内容联系密切,所以确定为重点。细胞中主要有三种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2、3节学习了蛋白质和核酸,在这里有必要总结一下这三种生物大分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建立在碳的基础上,及生命的物质性和区别于非生物界的特殊性。教学难点有2个:多糖的种类,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学生对多糖的种类和功能在初中没有接触,很陌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4讲核酸、糖类和脂质课时作业(必修1)(生物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 B.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 C.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 D.DNA的复制和转录可在细胞质中进行 答案 D 解析DNA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由C、H、O、P等元素组成,A错误;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其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断裂,解旋酶作用的化学键是氢键,B 错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基因可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细胞质(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发生DNA的复制和转录,D正确。 2.(2018·江西上饶一模)关于核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没有DNA的生物一定没有细胞结构 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含量可能都不相同 C.细胞衰老时,核质比不变或减小 D.tRNA分子内也存在碱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可用于合成ATP 答案 C 解析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没有DNA的生物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A正确;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进行分裂的细胞的DNA含量会加倍,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中RNA 含量可能不同,B正确;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细胞体积变小,因此核质比变大,C错误;tRNA 分子呈三叶草形,其结构中也存在碱基对,其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合成ATP,D正确。 3.(2018·湖南郴州二模)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核酸和多糖是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为单体组成的多聚体 B.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Ⅰ可与O2结合生成水,其组成元素有C、H、O、N、P D.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答案 C 解析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菊糖、琼脂等,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菊糖的单体是果糖,琼脂的单体是半乳糖,A错误;蔗糖是非还原糖,B错误;还原型辅酶Ⅰ即NADH,可与O2结合生成水,其组成元素有C、H、O、N、P,C正确;T是DNA特有的碱基,U是RNA特有的碱基,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D错误。 4.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 TP、RNA、质粒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 B.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活动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高陵三中生物组司会宁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生物组司会宁 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中第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繁殖和遗传进化、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糖和脂的分类和比较能更好地培养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 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某同学没吃饭,出现头昏、心慌、四肢无力,他吃什么能尽快的给他补充能量?

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要学习的内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落实课程标准 本节课要实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一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馆、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合理膳食、关注健康 教学重点 1.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一轮复习)

第4讲核酸、糖类和脂质 [考纲明细] 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 一、核酸 1.核酸的结构层次 2.核酸的功能 (1)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核酸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4.DNA和RNA的比较

5.不同生物的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的情况

二、细胞中的糖类 1.组成元素:仅由C、H、O元素构成。2.种类和功能

3.合成部位 葡萄糖、淀粉:叶绿体。 纤维素:高尔基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三、细胞中的脂质 1.脂质的分类和功能 2.脂质的合成主要在内质网中进行。

四、细胞内的能源物质种类及其分解放能情况 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2.主要储能物质:脂肪。除此之外,动物细胞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淀粉也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3.直接能源物质:ATP。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的能量只有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利用。 4.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供能顺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5.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 五、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单体和多聚体 (1)单体: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2)多聚体:由许多单体相互连接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2.多聚体以碳链为骨架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都是有机物,单体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多聚体参与细胞和生物体的构成。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具有重要作用,故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 ●从容说课 本节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教学中可以按照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创设情境,让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图片,从平日熟悉的食物中思考我们如何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通过学生对糖类和脂质认识的基础为切入点,将学生引入新课。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平时常见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有些人在早晨空腹运动会发生晕眩?应怎么处理比较好?人的肥胖症状与饮食中的糖类和脂肪有什么关系?用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作为情境引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对糖类的学习上,教学方法可以是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由于糖类的知识比较容易理解,生活中接触较多,所以可尝试让学生当小老师,归纳整理糖类的种类和主要作用,懂得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存在糖类,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多糖三大类。多糖的种类是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可以利用教材上形象的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然后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习脂质的内容时同样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让学生了解脂质对于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结构组成和功能调节上的重要性,尽量联系人的身体健康,如肥胖、心脏病等,讨论脂肪对人体的利弊,认识脂肪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和脂肪过多造成的危害,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的重要意义 本节的最后一段内容,是对蛋白质、核酸、多糖三类生物大分子结构组成的高度概括。说明这三种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具准备 1.学生家庭的一般食谱。 2.学生查找的资料:标准体重怎么衡量。肥胖的原因。 3.实物投影仪。 4.平时膳食的几种食物图、几种二糖组成示意图、几种多糖的分子组成示意图。

第4讲 核酸、糖类和脂质

第4讲核酸、糖类和脂质 [真题演练] 1.(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准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解析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需要RNA片段作为引物,A项错误;真核细胞内DNA和RNA可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合成,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C项错误。 答案 D 2.(2017·海南高考)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 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 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 解析糖原只有C、H、O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 B 3.(2017·江苏单科)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准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解析本题考查了糖类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是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的,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单体聚合而成的多糖,B准确;蔗糖是非还原糖,C错误;蔗糖不是淀粉的水解产物,纤维素在C1酶和C X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纤维二糖在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D错误。 答案 B

核酸、糖类与脂质训练题

核酸、糖类与脂质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菠菜叶肉细胞中有关化合物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tRNA分子中只含有三个碱基 C.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D.C、H、O、N是组成酶所必需的元素 解析:选D 菠菜叶肉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一个tRNA 分子中含有多个碱基,其中一端相邻的三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二者的基本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 2.(2019·成都模拟)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位于DNA上 B.血红蛋白参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 C.抗体的合成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D.DNA和蛋白质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解析:选D RNA聚合酶识别位于DNA上的启动子,并启动转录过程;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所以抗体的合成需要DNA和RNA的参与;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 3.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其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核糖体前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RNA的合成需要以DNA为模板 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解析:选C r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rRNA的合成需要以DNA 为模板;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翻译时,mRNA的碱基与tRNA 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rRNA能催化肽键的形成,可见其具有催化功能,即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4.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 ①RNA ②染色体③脂肪④淀粉酶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核酸、糖类与脂质 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核酸、糖类与脂质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菠菜叶肉细胞中有关化合物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tRNA分子中只含有三个碱基 C.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D.C、H、O、N是组成酶所必需的元素 解析:选D菠菜叶肉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 是遗传物质;一个tRNA分子中含有多个碱基,其中一端相邻的三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二者的基本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 2.(2019·成都模拟)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位于DNA上 B.血红蛋白参与血液中氧气的运输 C.抗体的合成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D.DNA和蛋白质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解析:选D RNA聚合酶识别位于DNA上的启动子,并启动转录过程;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所以抗体的合成需要DNA和RNA 的参与;核糖体是无膜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分为附着

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 3.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其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核糖体前体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RNA的合成需要以DNA为模板 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解析:选C r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rRNA的合成需要以DNA为模板;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翻译时,m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rRNA能催化肽键的形成,可见其具有催化功能,即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4.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有糖类的是( ) ①RNA ②染色体③脂肪④淀粉酶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A RNA分子由核糖核苷酸组成,而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因此含有糖类;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含有脱氧核糖;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淀粉酶属于蛋白质,二者均不含糖类。 5.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公开课教学设计】《第4讲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教案

第4讲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第一课时 考点一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必修一课本P26)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在高考最新考纲中,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是Ⅱ类要求,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本章节复习中还有一个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第一课时暂不复习。这节课将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详细复习,为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4章复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进入一轮复习的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但是必修一的知识学习的较早,略所遗忘。高二学生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将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运用已经复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解答并分析高考题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核酸的功能的复习,体会核酸在遗传学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有关核酸知识高考题的解答和分析。 【教学难点】 有关核酸知识高考题的解答和分析。 【教学过程】

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 五碳糖有2种,核糖、脱氧核糖。 碱基有5种,A、T、C、G、U 由此组成的单体种类分别有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核苷酸4种。根据核苷酸的分子式,看下具体区别。 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例分析) 【过渡】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五碳糖中2号位置上的碳原子连接的-0H则为核糖,

总结2:DNA、RNA、ATP及核苷酸中“

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对于真核生物而言, 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过渡】那么,DNA、RNA以及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胞核,DNA转录场所:细胞核,翻译的场所:核糖体。RNA+蛋白质= 核糖体,DNA+蛋白质=染色体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教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概述糖的种类及功能; 概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做对比; 与同学交流、探讨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及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及知识转化能力; 养成良好的、健康的、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相关知识、细胞所含有的元素及化合物等知识,本节内容中所涉及的糖类和脂质在之前也有涉及;另外糖类和脂质在学生的生活中也经常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比较轻松,但是由于之前的学习不够深入,生活中掌握的知识也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掌握本节内容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介绍了细胞中的糖类、脂质以及生物大分子的骨架——碳链,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化学有较多联系,但糖类及脂质比较贴近生活,因此本节内容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组成外,还对学生的生活产生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把它应用到实际中去。 2.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细胞中糖的种类及功能; 细胞中脂质种类及功能;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 细胞中多糖的种类;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理念及策略:

通过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现象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再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浓缩之后,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清晰地展示出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教学方法及媒体: 1.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 2.教学媒体:课本、图片、几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式。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新授课 细胞中的糖类【情景创设】 问:请问大家参加过运动会没有 那么在运动会的很多项目中,特别 是长跑等长时间、高强度的比赛中 呢,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人在跑得过 程中会晕倒,在晕倒后我们常常是 把运动员浮起来之后立即给他喝 一杯葡萄糖,过几分钟之后就恢复 了,那么为什么会晕倒呢在晕倒后 喝一杯葡萄糖之后为什么很快又 恢复了呢 对了,葡萄糖能够给人体提供 能量,因此缺少能量而晕倒的人在 喝完葡萄糖之后人就有能量了,也 就恢复了,这就是说,糖类能给我 们提供能量,那么是不是只有糖类 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呢当然不是, 但是糖类却是给我们提供能量的 物种中最重要、最直接的物质,那 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糖 类是什么。 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答:有参加过。 答:缺乏能量。 答:因为葡萄 糖能提供能 量。 。 答:不是的。 听老师的介 绍,先对糖类 的作用有一点 通过举例吸 引学生注意 力。 留下问题, 引导学生思 考。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 传授知识。

高中生物_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导入: 以歌曲图片的形式引起大家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师:“课前已经让大家预习了糖类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角色扮演: 请几位同学任意选取自己喜欢的糖类朋友,然后自己扮演选取的糖类,并向大家隆重 的介绍“自己”! 2、找到小伙伴: 生活中最常见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和乳糖。每分子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手拉手表示脱水缩合的过程) 生:学生共同总结糖类的分类 探究一:细胞中的糖类 师:引导学生总结糖类的知识 1、元素组成 2、种类 3、功能 师:“糖类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物质,下面来看一看关于糖类的生活小常识” 例题1:人患急性肠炎的时侯,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液的成分中就含有葡萄糖 如果用蔗糖代替葡萄糖,可不可以? 例题2: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但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要定量摄取 探究二:细胞中的脂质 生: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细胞中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阅读课文P32--33 思考概括以下问题 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什么?(C、H、O,有些含有P、N) 2、常见的脂质有哪些?(脂肪、磷脂、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3、脂质的功能或作用分别是什么? 生:学生概括总结 师:脂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联系生活,小组讨论

1、小孩、年轻人多晒太阳能补钙,为什么? 晒太阳能将皮肤表面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的吸收。 2、胆固醇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能不能过多摄入脂肪类食物? 不是,过多地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正常人每天摄入的胆醇应低于300mg。过多摄入脂肪又缺少运动,有可能导致肥胖。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应适度。 探究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师:展示各种大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学以致用,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1.下列属于植物二糖的是 A.蔗糖纤维素 B.麦芽糖葡萄糖 C.淀粉纤维素 D.蔗糖麦芽糖 2.糖原和淀粉完全水解后的产物分别是 A.葡萄糖葡萄糖 B.葡萄糖果糖 C.核糖葡萄糖 D.乳糖果糖 3.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4.细胞中脂肪的主要作用是 A.激素的主要成分 B.储能的主要物质 C.储能的唯一物质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5.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 A.乳糖 B.淀粉 C.糖原 D.麦芽糖 6.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 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师:“健康的身体要从自己做起,最基本的就是每天的饮食。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大家每日三餐的饮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呢?大家回顾一下昨天一日三餐的食物,找同学说一下,其他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理?” 再一次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请每位同学做一下自己的健康营养师,制备一套健康的食谱和运动计划,并在课下相互讨论,选出最佳营养师。” 五、课堂小结 一、细胞中的糖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