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鉴定 土壤 中微生 物 的种 群 及 数量 ;微生 物 生态 功 能 多样
性 主要 通 过分 析测 定土 壤 中的一 些 转化 过程 ,如 有机 碳 、 氮 矿化速率 、土壤氮 固持率 、硝化作 用以及 土壤 中酶的活
性 等。
能量来抵制毒 害 ,土 壤质量差。 3 3 3 土壤酶 活性 .. 土 壤 酶包 括 氧化 还 原 酶类 、水 解 酶
2 1 物理特性 .
城 市绿地土 层排列凌乱 ,许 多土 层之 间没 有发生 学上 的联系 ,腐殖 质层被 剥离或者被 埋藏 ,其 土层破碎 且没有 统一规律 ,土 层深浅 变异较大 。土壤 中人工杂 质较 多 ,包 括建筑和 家庭废弃物 、碎砖块 、木炭 、煤渣 、钢渣 、混凝 土块 、金 属、铁钉 、陶瓷 、骨头 等 ,以 及工业废物 、泥碳 ( 堆肥混 合物 ) 自然土壤发生层的碎块混合在一起 。有些 层 与 次完全由固体废 弃物组成 。 土壤压 实和板 结是 城 市 土 壤 的物 理 特 性 之 一 。 城 市 绿 地 土 壤 因紧 实 而 减 少 了总 空 隙 度 ,降 低 了孔 隙 的 比
土壤 质量指标 体 系中重要 的参数之 一 。在标 示土壤过 程或
土 壤健康 变化时 ,微 生物商 要比微 生物碳或 全碳单 独应用 有效得 多 ,因为商是 一个 比值 ,它 能够避免 在使用 绝对量 或 对不同有机 质含量进行 比较时 出现 问题 。q O 值较低的 C 土 壤 中微生物 对碳 的利 用效 率较高 ,维持相 同微生物 生物 量 所需的能量就 少 ,土壤 质量就越好 ;土壤微生物 的q O C 值 增大 ,表 明土壤微生 物受 到重金属 的胁迫 ,需要更 多的
1 城市绿地 的概念 、分类及功能
城市绿地有广 义 和狭 义2 概 念 。狭 义 的城 市绿 地 , 种 指 以 自然 植 被 和 人 工 植 被 为 主 要 地 表 覆 盖 类 型 的城 市 土 地 。而 广 义 的 城 市 绿 地 ,指 城 市 规 划 区范 围 内 的 各 种绿地 。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效果评估研究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效果评估研究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和效果评估的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应用前景和挑战。
1.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1.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组合来降解或转化污染物的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外源生物修复两种方法。
原位生物修复主要利用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和植物来修复污染物,包括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和天然补充。
外源生物修复则是通过引入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或植物来修复污染土壤。
1.2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堆填、土壤热解、土壤气相抽提和土壤水洗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与土壤分离,实现污染物的去除或减少。
物理修复技术对于一些易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修复效果较好。
1.3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剂改变土壤环境条件,使污染物发生物化学反应,从而转化为无害或难溶于水的物质。
化学修复技术包括还原、氧化、配位和螯合等方法。
化学修复技术的应用广泛,可以有效地处理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2. 效果评估方法2.1 污染物残留量测定污染物残留量测定是评估修复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其中的污染物进行测定,可以确定修复后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
2.2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通过观察土壤中的生物反应来评估修复效果。
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包括土壤微生物活性测定、土壤酶活性测定和土壤动物多样性调查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壤中生态系统的恢复情况。
2.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是评估土壤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物理性质测定包括土壤质地、容重、含水量和通透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进而评估修复效果。
3. 应用前景和挑战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探讨

土壤污染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探讨发布时间:2021-10-27T09:09:15.28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月第16期作者:张珍珍[导读] 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张珍珍32091119950906****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对土壤污染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探讨可以有效的推动对于土壤保护的力度,并且可以根据土壤所受破坏进行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得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当然了,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只有应用到科学的评价方法才能准确评价出土壤的真实情况,还能够及时的提出保护措施对土壤进行有效的保护。
本篇文章就是针对此来进行探讨的,以求做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使得我国多土壤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方法;评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土壤问题,解决好土壤问题对于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因此,对土壤污染环境监测工作要求严格,要力求最好土壤监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对土壤问题进行有效的监控和保护工作,还能够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土壤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一定要协调好人与土壤的关系,使人的日常生活对土壤的影响力度逐渐缩短,并且还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做好土壤监测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质量分析和方法探究,可以较好的实现对土壤的监测工作。
1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环境的现状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工业的发展,早些年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对于环境的污染力度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对土壤的污染及其严重。
但是,我国对于土壤的监管力度并不足,尤其是对土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探讨问题更是不足,这对于土壤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不利于土壤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的土地占有面积还是很大的,但是人口基数大,这就需要合理的进行土地开发,不能乱砍滥伐,使得土壤造成极大的污染,相应的政府也为了改良土壤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工作,如土壤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去对土壤环境进行有效的保障,并且还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汪媛媛;杨忠芳;余涛【摘要】阐述了土地质量及土壤质量评价的内涵,综述了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以反映土壤质量评价的发展过程.系统总结了土壤质量评价最新研究进展,指出土壤生物学指标的研究是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除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外,将土壤质量与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能更有效地预警和监测土壤变化的趋势.%On the basis of elucid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The latest progress on soil quality assessment was summarized, an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soil biological indicators would be the orientation of soil quality research. All those soil quality indicators used to be divided into physical ,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indicators, but combining the soil quality with social economic indicators could early warn and monitor the changes of soil more efficiently.【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36【总页数】7页(P22617-22622,22657)【关键词】土壤质量;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作者】汪媛媛;杨忠芳;余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5土壤作为土地的重要载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资源,因此,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发展[1]。
土壤环境检验流程及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检验流程及评价方法土壤环境检验流程及评价方法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们的健康,需要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土壤环境检验的流程和评价方法。
一、土壤环境检验流程1.筹备阶段:确定检验目的和范围,制定检测方案和计划,安排人员和设备,准备样品和标准品。
2.采样阶段:根据检测目的和范围,确定采样点位和数量,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和工具进行采样。
采样时要避免与污染源接触,避免人为污染。
3.样品处理:将采样得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破碎等。
根据需要,可对样品进行制备,如干燥、研磨、筛分等。
处理后的样品应密封保存,避免样品的污染和破坏。
4.样品分析:对样品进行分析,包括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生物分析。
化学分析主要检测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物理分析主要测土壤的物理性质,生物分析主要检测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物多样性。
5.数据分析和处理:根据分析结果对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含量和指数。
可以通过比较检测结果和标准值,评估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
6.评价与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和评价方法,对土壤环境进行评价,给出评价结论和建议。
编写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检验目的和范围、样品信息、分析方法和结果、评价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报告要客观、准确、清晰。
二、土壤环境评价方法1.单项评价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单项评价,判断土壤某一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比较常用的指标有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2.综合评价法:根据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土壤环境的整体污染状况。
常用的方法有指数法和层析法。
指数法将各项指标通过统计方法加权求和,得到污染指数,进而评价土壤的污染程度。
层析法将各项指标进行排序,得到土壤样品的层次分布图,从而评价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
3.对照法:将检测结果与相关的环境标准进行对照,判断土壤是否超出了标准限值。
如果超出限值,则视为污染,否则视为合格。
第七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居民生活、商业、机关 开采、挖掘 工业 农业
熟悉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1、城市固体废物
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居民生活、商业活动、市政建设与维护、机关办公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一般分为:
(1) 生活垃圾
(2) 城建渣土
(3) 商业固体废物
(4) 粪便
2、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和污染趋势的一般方法 1)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入量 2)计算土壤污染物的输出量 3)计算土壤污染物的残留率 4)预测土壤污染趋势 2.农药残留模式 农药最终残留量:R=Ce-kt 农药残留率:f=C1/C0 农药数年后的残留总量:Rn=(1+f+f2+....+fn-1)C0
第七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位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多孔表 层。
土壤发育过程:地球表面岩石经过漫长的风化过程, 形成颗粒细碎的土壤母质,母质再 经过成土作用发育成土壤。
影பைடு நூலகம்土壤形成的因素
1.成土母质的影响 2.气候的影响(水分、温度) 3.生物的影响 4.地形的影响 5.成土时间的影响 6.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4.评价标准的确定 1.土壤环境背景值 2.土壤临界含量 3.其他标准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评价
5.评价模式与指数分级 1.单因子评价 2.多因子评价 3.质量分级 4.评价图编制
单因子评价
单因子评价:分别计算各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1.Pi=ρi/si
2.根据累积数量计算
1)确定Xa、Xc、Xe
重污染级: Pi >3
土壤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分析评价方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
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
评价标准常采纳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
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办法。
一、污染指数评价(一)单项污染指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普通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
计算公式如下:Pip=Ci/Sip 式中:Pip——土壤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调查点位土壤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mg/kg;Sip——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kg,见表8.3。
按照Pip的大小,可将土壤污染程度划分为五级(见表8.4)。
(二)综合污染指数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举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举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CPI)包含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元素标准尺度因素和价态效应综合影响。
其表达式:CPI=X·(1+RPE)+Y·DDMB /(Z·DDSB)式中:CPI一一综合污染指数;X、Y—一分离为测量值超过标准值和背景值的数目;RPE——相对污染当量;DDMB——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Z——用作标准元素的数目。
1.计算相对污染当量(RPE)式中:N——测定元素的数目;Ci——测定元素i的浓度;Cis——测定元素i的土壤标准值;n——测定元素i的氧化数。
对于变价元素,应考虑价态与毒性的关系,在不同价态共存并同时用于评价时,应在计算中注重凹凸毒性价态的互相转换,以体现由价态不同所构成的风险差异性。
2.计算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MB )式中:CiB——元素i的背景值;其余符号同上。
3.计算土壤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式中:Z——用于评价元素的个数,其余符号的意义同上。
用CPI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见表8.5。
土壤污染的检测与评估方法

土壤污染的检测与评估方法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有效地检测和评估土壤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污染的检测与评估方法,并分点进行阐述。
一、现场调查和采样1.确定研究区域:选择可能存在污染的地区,包括工业区、垃圾填埋场附近等地。
2.现场调查:了解土壤使用历史和周围环境信息,包括潜在的污染源以及周边水体、植被情况。
3.采样方法:根据现场调查结果,选择不同深度和距离的样点进行采样。
常用的采样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和室内采样。
二、土壤样品处理和分析1.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送往实验室,在避光、避热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切割等。
2.理化性质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分析,包括土壤质地、土壤颜色、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
3.污染物检测:使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对土壤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三、土壤污染程度评估1.污染物标准比对:将检测结果与相关的土壤污染物标准进行比对,评估土壤污染的程度。
2.风险评估:根据污染物的毒性和土壤环境条件,评估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风险。
四、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源头治理:通过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土壤继续污染。
2.修复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包括土壤剥离、渗透气、生物降解等。
3.管理措施:建立土壤保护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能力。
五、国内外案例分析1.国内案例:对中国境内的土壤污染案例进行分析,了解污染源、污染程度以及防治措施的实施情况。
2.国外案例:借鉴国外的经验,分析国外的土壤污染案例,探讨其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的检测与评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掌握土壤污染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土壤样品处理和分析、污染程度评估以及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
n 内梅罗污染指数(PN)= {[(PI均)2+ (PI最大]2/2}1/2
n 污染等级分级
•Ⅰ PN≤0.7 Ⅱ 0.7<PN≤1.0 Ⅲ 1.0<PN≤2.0 Ⅳ 2.0<PN≤3.0 Ⅳ PN>3.0
清洁(安全) 尚清洁(警戒限)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污染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法
用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x)95%置信度的范围 (x±2s)来评价: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该元素缺乏或属于 低背景土壤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在x±2s,则该元素含量正常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x+2s,则土壤已受该元素污 染,或属于高背景土壤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土壤质量指标(续)
土壤质量评 价中常用的 指标介绍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国外经验
n 内容体系
•保护土壤资源自身的“土壤自然质量指导值/标 准”
•保护土壤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土壤环境和健康质量指导值 /标准”
n 方法论上
•Ⅰ类标准的制定上尽可能考虑不同土壤的母质和性质, 基于区域内土壤的背景值
•Ⅱ、Ⅲ类标准的制定考虑人和生态受体对土壤污染物的取 食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等引起的直接暴露风险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1995
• 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 ---
HJ 350—2007
• 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 333-
2006
•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HJ 332-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综合污染指数
法 •综合污染指数(CPI)包含了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元素标准尺
度因素和价态效应综合影响。其表达式: • CPI=X·(1+REP)+Y·DDMB/(Z·DDSB) • X、Y分别为测量值超过标准值和背景值的数目,RPE-相对污 染当量,DDMB-元素测定浓度偏离背景值的程度,DDSB-土壤 标准偏离背景值的程度,Z为用作标准元素的数目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标准制定的方法
•一级标准
•二级和三级 标准
•土壤背景值即地球 化学法
•生态环境效应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评价因子
n 重金属及无机毒物 n 有机毒物 n 酸碱度 n 总氮 n 总磷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评价方法
n 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法 n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 n 背景值及标准偏差评价法 n 综合污染指数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 评价法
土壤肥力质量是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和生产生物物质 能力的,是保证粮食生产的根本。
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 染物的能力。
土壤健康质量是土壤影响或促进人类和动植物健康 的能力,是土壤环境质量在人类和动植物体上的反 应。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土壤质量指标
n 描述性指标 n 分析性指标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灰色关联法——是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 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 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 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 即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 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 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 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因此, 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 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污染权重的确定方法
•以专家咨询值为 判定依据的赋权方
法
•以因子标准值为判定依 据的赋权方法
•权重确定方法
•以因子实测值 为判定依据的
赋权方法
•以因子实测值与标准 值为双重判定依据的赋
权方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以专家咨询值为判定依据 的赋权方法
Delphi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系以一系 列问卷向各类专家征询意见,依据所有专家对原 问卷的答复再拟定下一份问卷,再次向各类专家 征询意见,直到大多数专家的意见看法趋于一致 才获至结论,此法通常较适合作长期预测。
2006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级别 土壤 pH值 项目
镉
汞
砷
≤ ≤ 水田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
一级
二级
自然背景
<6.5
6.5~7.5
>7.5
0.20
0.30
0.60
1.0
0.15
0.30
0.50
1.0
15
30
25
20
三级 >6.5
1.5 30
旱地 ≤
15
铜 农田等 ≤
35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 量标准
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 污染指数之和)×100%
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 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 测样本总数)×100%
•
赋
•主观赋权法
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 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 合评价。
•模糊评价法 •专家调查法
权 方 法
•客观赋权法
•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 关系或各项指标的变 异系数来确定权数进
因子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 熵值法聚类分
行综合评价
析法
变异系数法灰 色关联分析法、 TOPSIS法
神经网络分析 法
判别分析法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i=1
n 简单赋权法
以某因子的标准值为Si,则相应的权重为:
Wi=(1/Si)/•n(1/Si) •i=1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以因子实测值为判定依据的赋权
方法
熵赋权法——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
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 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 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 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 评价的影响越大。
标准分级
n Ⅰ类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 用水源地和其他保护地区土壤标准 ,旨在保护 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n Ⅱ类为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 等土壤 ,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不对植物和环境造 成危害和污染
n Ⅲ类为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 土壤和矿区附近的农田土壤 (蔬菜地除外)
•注:①重金属(铬主要是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
• 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 •
②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 ③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砷采用水田值,铬采用旱地值。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n USDA-NRCS设计的 Maryland土壤质量评价手册将土壤动 物、有机质颜色、根系和残留物、表土紧实性、土壤耕性、 侵蚀状况、持水性、渗透性、作物长势、pH 状况和保肥性 分为差、中、好 3 个等级,对每个项目各个等级的特征有详 细描述,在对这些项目等级评定的基础上得到土壤质量的定 性状况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以因子标准值为判定 依据的赋权方法
n 阈值赋权法
此法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中因子在各级别间的平均相对 差值的大小来赋权的。标准差值越大,说明指标危害 性较小,故权值也应较小。
fi= [1/(m-1•m)-1][(Si,j+1-Sij)]
•j=1
Wi=(1/Si)•/n (1/Si)
n 其它
•环境介质:考虑了某些土壤污染物因侵蚀、地表径流或淋溶进入 地表水体或地下水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入地下水或室内空气、 土壤污染物的迁移等带来的潜在风险,并进行量化表征
•土地利用方式:考虑农业、居住区第7、讲土工壤业环境和质商量评业价、方法饮研用究进水水源地等 展
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级标准的制定过分强调 统一 二级标准难以操作 标准中铅的临界含量定值 偏高 标准中有机污染物种类过 少 重金属形态选用单一
•X Y
CPI
0 0
0
评价
背景状态
•0 ≥1
•≥1 ≥1
•
0<CPI<1
未污染状态,表示偏离背景值相对程度
≥1
污染状态,数值越大表示污染程度相对
越严重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污染权重的确 定
第7讲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 展
污染权重的确定方法
•层次分析法
•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
•功效系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