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的语言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
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50-60%的土地上。
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有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不包括转用或者兼用汉语的情况):瑶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高山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泰耶尔语、赛德语、邹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布语、排湾语、阿眉斯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邵语、萨斯特语、耶眉语共13种语言;景颇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景颇语、载瓦语;怒族的不同支系分别使用怒苏语、阿侬语、柔若语;裕固族使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门巴族使用门巴语、仓拉语。
因此,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共使用72种语言。
这些语言分别属于五个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藏语系又可分为汉语和藏缅、苗瑶、壮侗三个语族。
属于藏缅语族的有藏、门巴、仓拉、珞巴、羌、普米、独龙、景颇、彝、僳僳、哈尼、拉祜、纳西、基诺、怒苏、阿侬、柔若、土家、载瓦、阿昌等语言;属于苗瑶语族的有苗、布努、勉、畲等语言;属于壮侗语族的有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难、拉珈、黎、仡佬等语言。
阿尔泰语系又可分为蒙古、突厥、满-通古斯三个语族。
属于蒙古语族的有蒙古、达斡尔、东乡、东部裕固、土和保安等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西部裕固等语言;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有满、锡伯、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语言。
属于南亚语系的有佤、德昂、布朗等语言。
属于南岛语系的是高山族诸语言。
属于印欧语系的是属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和属印度-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
此外,朝鲜语和京语的系属尚未确定。
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都是经历了历史上语言功能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语言发展至今成为本族母语,是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高山族

•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
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自己
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
为秦淮、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
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居住在台湾的
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
学很丰富,有神渔猎生产为辅。高山族的手
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
削竹和制陶等。
民歌特色
• 1、现代高山族民歌中,反映生产劳动和斗争的有耕作、 狩猎、捕鱼和祭祀、会饮、祝年等歌;反映恋爱和婚姻的 有恋歌、抒情示爱歌、婚礼、思妇、念夫等歌;一般生活 民歌包括怀乡歌、悲歌、禁忌歌、迎宾、送宾、怀念、思 家等歌。
• 2、高山族民歌颇多采用自由节拍,规整节拍中以偶数 拍 子,特别是 拍最常见。曹地区民歌也使用拍。高山族民歌 的歌词在形式上有明显的特点,如儿歌 的歌词多采用连 环句法;排湾民歌常用比喻和含蓄手法, 赛夏矮灵祭祭 歌的词句非常整齐。
•
民歌音乐
•
高山族音乐有民歌与器乐两大类。民歌比器乐丰富,
可分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和叙事歌 4类:①劳动歌 是
降雨和祛除疾病。④叙事歌是以叙述历史来缅怀 祖先和
颂扬部落头人等为内容的传说故事歌。
高山族民歌——阿里山的姑娘
• 这首歌你听过吗?
阿里山的姑娘歌词
• 高山青 • 涧水蓝 •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 阿—— •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 高山长青 • 涧水长蓝 •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 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在农耕、狩猎、捕鱼及其他劳动中唱的,以农业劳动 歌
最多。②生活歌分抒情歌、朗诵歌、讽刺歌、舞歌酒歌、
高山族

高山族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近亲之间不 通婚,如有违犯者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地区的青年男女 有恋爱的自由,泰雅男子向女方求婚,以 吹口哨表示爱情。阿美则是女子亲自到男 家,以赠物表达思慕之意。阿美、排湾等 族群男子向女子求婚时,求婚者必须竞相 入山砍相思木负至女家,以善负重和最多 又最快来竞争。这种求婚方式,男子必须 苦练好几年。
在许多民族的观念中,死亡是很神秘的事情,高 山族也不例外。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 有强烈的崇拜祖先的观念,各族群都有祖灵祭祀。 他们把灵魂分为善恶两种,死亡也分为善死与恶 死。善灵自然是善死的灵魂,即祖灵,是要祭祀 的;恶灵是指死于非命的人变成的,这些恶灵常 常在人间做怪。对于恶死之人,多采取简单掩埋 法,死地多插标识以避之,居室亦多废弃,或请 巫师禳逐。对于善死者就有许多收殓和埋葬等仪 式,各族群形式不同。
丰年祭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举行。届时,全村男女老少聚焦田野, 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人主持。将去年全村集资委托饲养的一头猪, 挂上红花、红绸后宰杀。人们分为若干组,上山砍柴火,燃起篝火, 团团围坐。主持的人将一块块猪肉分到每人手上,边烧肉吃边引吭 高歌,预祝丰收。 公休期间不得在田里作工,犯者其家的农作物受病虫害。
高山族民俗风情

高山族的蛇药
高山族人的蛇药远近闻名。据说,古时 候有一户人家叫“麻出模阿那”的,男主 人上山打猎,不幸被毒蛇咬伤。正当他毒 发口渴找不到水时,焦急中把生长在石头 上的一种野草,放入口中嚼烂取汁解渴。 嘿,奇迹出现了!他的伤口虽然还是肿的, 但头不晕了。他挣扎下山,告诉族人。后 来,被毒蛇咬伤的人,也用这草治疗,药 到病除。从此,这种草就叫“麻由模”, 成了高山族同胞医治蛇伤的圣药。
文化传播:
高山族民俗风情
高山族
高山族,现有人口约4 0 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 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 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 夏人。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地区高山语差别较大。目前起码 有1 5 种语言,大致可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没 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等,都 有歌舞抒情寄意。因为高山族支系较多,所以表现在音乐歌舞上的风格 也是丰富多彩的。高山族的舞蹈具有集体性的特点,凡重大活动,都集 体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褒 忠 愍 难 亿 万 世 英 灵 如 在 永 励 黄 魂
抗 暴 歼 敌 九 百 人 壮 烈 捐 生 长 埋 碧 血
嚼槟榔
在我们高山族同胞居住的山寨里,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堆放着一些 岩石,岩石跟前栽着高大的槟榔树,在岩石和槟榔树上,紧紧缠绕着许多蔓生 的葛藤。 槟榔树、岩石和葛藤为什么缠得这样紧密呢?据说,里有个动人的故事. 这是以前的事儿了。在台湾南部的—个山沟里有—家兄弟俩,哥哥叫宾郎,弟 第叫严实。他俩相依为命,一天到晚在山上靠打猎为生。一天,兄弟俩在—座 山上打猎,一直奔到天黑,也没有猎捕到一只野物,只好空着手在家走。忽然, 他俩听到紫竹林里传来阵阵女人的呼救声: “救人啊!救人啊!” 宾郎和严实急忙跑进紫竹林里,只见一只凶狠的老雕把一个挖野菜的姑娘仆倒 在地,用利瓜挖出了姑娘的心脏和双眼,张开大嘴吃进肚里。它刚要吞食姑娘 的肝肺,宾郎拉起弓来,一箭射进了老雕眼睛。老雕疼得尖叫—声,急忙向空 中飞去。 宾郎和严实见这样一个俊俏的姑娘惨死在地上,很不忍心。怎样才能把姑 娘救活呢?他们想了老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哥哥焦急得直跺脚,弟弟竞伤 心得哭了起来.他们想啊想,还是宾郎有办法,他安慰弟弟协 “莫哭! 莫 哭!有办法了!”
高山族

弓 琴
嘴 琴
高山族:
历史概况
族群简介 民居饮食 服饰、婚姻、丧葬习俗 传统节日
宗教信仰及禁忌
杰出人物 文学、音乐、舞蹈、美术
历史概况
据2000年统计,分布在祖国大 陆的高山族共有4488人,主要集 中在河南、福建、广西、浙江等 省区以及北京、南京、上海等城 市。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 族约有50万,主要聚居在中部山 区和东部的纵谷平原及兰屿岛屿。 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 的民族,被誉为“歌舞繁荣 的社会”。其杵舞和长发舞 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纹面的泰雅族妇女
邹 族
身着传统服装的鲁凯族男子
民 居 饮 食
高山族的传统房屋一般用竹子做围墙,用木棍做立柱与 横梁,以茅草盖顶。高山族喜欢一个宗支同住一处,每个 村庄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体宿舍——公廨。 高山族的房屋依照建筑材料可以分为木屋、竹屋、茅屋、 石屋和草顶地下房屋等五类。高山族人民也非常重视房屋 的装饰,主要表现在柱、檐桁、横梁、槛楣和门板、独石 的雕刻艺术上 。排湾人、阿美人、卑南人住的是大型木屋, 木柱是方形的,屋顶覆盖茅草或者木片。 新竹、苗栗一带 的泰雅人、赛夏人多住在竹屋里。他们选择粗大的毛竹或 者圆木做柱,以加强房屋的牢固,屋顶是用劈开成半的竹 片或木头的茅管编排成墙,茅草盖顶。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 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山区以粟、 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 农业,少数捕鱼、狩猎。烤鹿肉和酸鹿肉是高山族的风 味食品,高山族嗜烟酒、食嚼槟榔,普遍爱食用姜 。
丧葬:高山族人去世以后要给死者穿上生前最喜爱的衣
服,无棺椁,但是有固定的墓地。 泰雅人、布农人、曹人多 行屋内葬,埋尸于死者床下。排湾人、达悟人行野外墓葬, 阿美葬。
台湾高山族

台湾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是台湾原住民族群之一,分布在台湾岛的中央山脉地区。
他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是台湾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高山族在台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他们是古老的台湾原住民族之一。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高山族的祖先可能是从亚洲大陆迁徙到台湾的一支族群。
高山族的祖先经过数千年的迁徙和生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生活方式。
高山族的居住地主要集中在台湾的高山地带,如中央山脉和阿里山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高山族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他们一直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环境下,高山族发展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成为台湾原住民族中独特的存在。
高山族的文化传统十分丰富多样,包括语言、宗教、音乐、舞蹈、传说、工艺等方面。
高山族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是台湾原住民族中最为多样和复杂的语言之一。
他们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相信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和神灵。
高山族的音乐和舞蹈富有激情和节奏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高山族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流传千年,丰富了台湾的文化遗产。
他们讲述了许多关于神灵和英雄的故事,展现了高山族人民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和敬畏。
高山族的工艺品制作精美,主要包括木雕、竹编、织布等,体现了高山族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高山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
由于长期的封闭生活和外界的影响,高山族的文化传统和语言面临着濒危的风险。
同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对高山族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山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面临着崩溃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高山族的文化遗产,台湾政府和社会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加强教育和文化交流,培养高山族的年轻一代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通过保护高山族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村落,维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通过推广高山族的文化艺术和手工艺品,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高山族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独特的存在和影响力。
【56个民族一家亲】高山族

【56个民族⼀家亲】⾼⼭族⾼⼭族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是我国统⼀多民族⼤家庭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图⽚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站)民族简介(歌舞晚会《海歌⼭魂凤凰情》剧照[国家民委信息中⼼赵⾃胜摄影]图⽚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站)民族⽂化语⾔:⾼⼭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
各地区⾼⼭语差⽐较⼤。
起码有15种语⾔,⼤致可分为"泰雅"、"曹"、"排湾"三⼤语群,泰雅⼈、排湾⼈、布农⼈等⼗多个分⽀。
没有通⽤的民族⽂字。
散居于⼤陆的⾼⼭族通⽤汉语⽂。
居住房屋:⾼⼭族过去是依⼭傍⽔,巢居⽳处,或辟⽵编茅,架⽊为屋。
住宅类型有⽊屋、⽵屋、茅屋、板岩⽯屋、草顶地下房屋等,但⼗分讲究造型和实⽤相结合。
⼤都呈长⽅形或四⽅形,有门⽆窗。
宗教信仰:⾼⼭族还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仪式。
他们崇拜精灵,各地信仰的神不⼀,有天神、创造宇宙之神、⾃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灵妖怪。
(歌舞晚会《海歌⼭魂凤凰情》剧照[民族画报社陈涛摄影]图⽚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站)饮⾷特点⾼⼭族的饮⾷以⾕类和根茎类为主,⼀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
⼭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稻为主粮。
除雅美⼈和布农⼈之外,其他⼏个族群都以稻⽶为⽇常主⾷,以薯类和杂粮为主⾷的补充。
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以芋头、⼩⽶和鱼为主⾷,布农⼈以⼩⽶、⽟⽶和薯类(当地称地⽠)为主⾷。
平埔⼈还特产⾹⽶,喜⾷“百草膏”(⿅肠内草浆拌上盐即⾷)。
⾼⼭族嗜烟酒、⾷嚼槟榔。
民族服饰男⼦服饰:⾼⼭族男⼦的⾐饰式样,⼤体有四种类型:⼀是以泰雅⼈、赛夏⼈和北部阿美⼈为代表的北部型。
其特征是⽤两幅⿇布拼缝成⽆袖筒外褂;⼆是以曹⼈和布农⼈为代表的中部型。
其特征是以⿅⽪为⾐料,上⾐为带⽑的⿅⽪背⼼,外披⿅⽪披肩;三是以排湾⼈、卑南⼈、鲁凯⼈和南部阿美⼈为代表的南部型。
其特征是对襟长袖上⾐,腰部系半腰裙,或系⼀条宽腰带⽽垂其两端作为前裙;四是兰屿岛上雅美⼈的雅美型。
高山族

贝珠衣和银盔
贝珠衣是是高山族中泰雅人独特的衣饰文化。贝珠衣有多种形式,最尊贵的
一种是部落领袖或猎首英雄于凯旋归来参加盛会时所穿,也是结婚时重要的 聘礼。 除了贝珠衣以外,珠裙、珠帽、绑腿亦以贝珠串成。珠裙常使用于 订婚或女子生产后男方送给女方家长的答谢礼。珠帽则为头目所佩戴。披肩 是泰雅族服装的特色之一。 贝珠衣是用贝雕琢成小圆形孔的珠粒,用麻线穿起来,按横线排列缝在衣服 上,一件珠衣大约需五六万颗贝珠。制作一件贝衣非常复杂困难,要花很长 时间和很大精力来完成。因此,它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过去一般用作高山 族酋长或族长的礼服。目前在中国大陆,仅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和厦门 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有收藏。
宗教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
婚祭、丰收祭等种种,以五年祭最为隆重。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 种文体活动。
信仰
• 高山族还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仪式。他们崇拜精 灵,各地信仰的神不一,有天神、创造宇宙之神、自 然神、司理神和其 他精灵妖怪 。祭仪有农事祭(包括 开垦祭、播种祭、除草祭、收刈祭、新谷入仓祭等, 主要的是粟祭)、狩猎祭、渔祭、祖灵祭等。盛行巫术, 其中卜占方法有鸟卜、梦卜、水占、竹占、瓢占、饭 占等,并有多种形式的巫书。由于汉族移民和荷兰、 西班牙殖民者的影响,高山族宗教信仰复杂。汉族带 去了佛教、西方侵略者带去了基督教、天主教等。这 几种宗教都在高山族群众中生根,现在,高山族宗教 生活中形成原始宗教信仰、佛教和西方宗教等交错并 立的局面。
各组都有丧忌风俗,如在一定期间留在家中不出门,停工,不
饮酒、不高声说笑、不穿美衣、不出猎等。但各族之禁忌项目则 多少不一。也有类似丧服的习俗。
丧服之期限也会因族而异,泰雅族与赛夏族既因亲属关系与行 辈之长幼而有差别。一般来说,以夫妻间的服丧最重,有长远一、 两年之久。此间不能再婚,更不能美饰。子女对父母,子守丧一 年,女守五个月之久。曹族的同氏族者需要守孝五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族的语言
高山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于南岛语系又称马来一玻利尼西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据统计,共有22种语言。
除已近消亡的平埔人语言外,尚有15种。
根据语音、词汇、语法形态上的差异,大体可以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
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阿美语、布农语、卑南语、赛夏语、鲁凯语、雅美语等。
其中雅美语与菲律宾的巴丹语接近。
现在不少高山族同胞已能使用汉语,而且高山族语言中还吸收了不少汉语闽南话借词。
这些措词与农耕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器具有关,反映了历史上高山族与汉族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关系。
高山族语言与古越人语言一样,也是多音节的粘着语,不同于汉字一字一音的孤立语。
如,“船’为“卡苏”、“打猎”为“卡妈路苦”等。
学者们认为,高山族语言与同源于古越人的壮侗语族各族的语言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同源关系。
高山族虽然还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但近年来,在排湾人和布农人地区发现的“绘画木板”与“记事木板”,却反映了高山族图画文字的雏形。
“绘画木板”绘制了对多个图像,可归纳出14种会意形象,如骑马的童稚,戴羽冠、横枪手肩、持枪前进、手提敌首、舞蹈等人像,心及鹿、百步蛇等;“记事历板”用桧木制成,镌刻着各种结构单一的符号,如▲表示一天,q表示架平锅煮酒,■(长方形)表示禁忌砍柴。
此外还有表示背篓里有芋、有粟,以及表示狩猎、耕垦、鹿猎、饲养、娱乐、等刻画符号。
‘绘画木板’与“记事木板”所刻画的形象与符号,已初具萌芽记事的特征。
它反映了高山族早期农耕兼狩猎的原始经济文化类型,可以说是高山族人民对自己历史的一种写照。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