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民俗风情
高山族的风俗

高山族的风俗高山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高山区域。
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高山族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这些传统习俗凝聚着高山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山族的风俗习惯。
一、婚俗习惯高山族的婚俗习惯独具特色。
在高山族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种神圣而庄重的事情,因此婚礼仪式非常隆重。
首先,婚礼的地点一般选择在家族祖先的墓地旁,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和纪念。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会穿上传统的高山族服饰,新郎头戴红色头巾,新娘则戴上花环。
在婚礼上,还会有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喜庆的气氛洋溢。
二、节日习俗高山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每年这些节日都会成为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刻。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高山族的新年是根据农历来计算的。
在这一天,人们会互相拜年,祭祀祖先,亲朋好友相聚,共度欢乐时光。
此外,高山族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三、服饰习俗高山族的服饰非常独特,展示了他们浓厚的民族特色。
男性一般穿着黑色长袍,头戴红色头巾,脚踩蓝色布鞋;而女性则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袍,头上戴着花环,脚踩绣花鞋。
高山族的服饰绣制精美,图案多样,展现了高山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四、饮食习俗高山族的饮食以米饭、玉米和土豆为主食,同时也注重食用肉类和蔬菜。
高山族人民喜欢吃辣,因此他们的菜肴通常都带有辣味。
另外,高山族还有一种特色食品,叫做“酥油茶”,这是一种由茶叶、牛奶和酥油煮制而成的饮品,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
五、民间艺术高山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绘画等。
舞蹈是高山族人民最喜欢的表演形式之一,他们的舞蹈动作矫健而优美,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音乐方面,高山族的乐器种类繁多,有笛子、二胡、锣鼓等,人们常常在节日和庆典上演奏音乐,增添欢乐气氛。
此外,高山族的绘画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常常以山水、花鸟为题材,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六、信仰习俗高山族人民信仰多神,他们相信神灵的庇佑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高山族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俗

高山族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俗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
你知道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今天,店铺为大家推荐高山族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俗。
高山族的民族特色过去在高山族各支系中普遍存在着身体毁饰的习俗,如拔毛、凿齿、穿耳、束腹、纹身等。
4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习俗逐渐趋于衰退,但其残余影响还在。
拔毛指的是拔除体毛,有的支系是男性拔除,有的是女性拔除,有的是男女皆拔。
男性用竹片夹子拔掉,女性以细麻线绞拔,有的甚至以火炭燎烧,并不觉得痛苦。
凿齿是在十二岁至十六岁时,拔掉左右两个门牙或两个犬齿。
有的直接用小铁棒抵在牙上用石头敲掉欲拔之牙。
有些无拔牙缺齿习俗的支系,愿将牙齿染成黑色,以黑齿为美。
穿耳尤以排湾人与阿美人的男子最为突出。
他们耳垂穿孔较大,一般用铅盘,贝壳和竹管做耳饰,并将琉璃珠用丝线连在雕有花纹的竹管一端,结扎在脑后的头发上,来防止摆动掉落。
束腹是一些支系男子的特殊习俗。
束腹带是用厚竹片弯成的,两端钻孔,穿麻绳以勒紧,勒扣在后腰。
从十二三岁起直到五六十岁停止,昼夜都紧束在腰腹,以使胸部和腿部肌肉发达健康。
纹身各支系具体情况不同,有的男纹女不纹,有的女纹男不纹。
有的以纹身为美饰,有的以纹身为勇武的象征。
受原始宗教的影响,认为纹身可以得到祖先灵魂的保佑,去灾免祸。
除纹身外,还有纹面的。
无论以什么方式毁饰身体,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美观、勇武、联姻、纪功、尊贵。
高山族的的饮食习惯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
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
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
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
平埔人还特产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肠内草浆伴上盐即食)。
昔日饮食皆蹲踞生食,饮食、烹饪、享用十分考究。
高山族

高山族高山族的节日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曹人、鲁凯人、阿美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雅美人的飞鱼祭,等等。
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常与祭祀合一。
纷繁复杂,台湾当局倡导因繁就简,调整合并,以上列举的是现在流行的主要节庆。
在节庆期间,除歌舞聚宴外,还增添了体育比赛、文化展览、游艺活动等。
高山族的服饰台湾高山族九个族群的传统服饰各有特色。
如排湾男人喜欢穿带有刺绣的衣服,用动物的羽毛做装饰物,女子盛装有花头巾、刺绣长衣、长袍;阿美人有刺绣围裙,男人有挑绣长袍、红羽毛织披肩;布农男人以皮衣为主,女子有缠头巾、短上衣、腰裙;卑南人以男子成年和女子结婚时的服装最为华丽漂亮。
高山族的饮食台湾高山族早期多以小米、蕃薯为主食,食皆用手。
后来,随着大陆移民的增多,逐渐吸收了汉民族的饮食方式,改用筷子,大米逐渐成为主食。
不过,不少高山族部落仍保留着不少传统的特色,如兰屿的雅美族的吃鱼有男女之别限制。
高山族人喜欢饮酒,其用小米所酿制的酒,也呈现出特有的饮酒文化。
高山族的民居高山族的住所,依建屋造房原料区分,可以分为木屋、竹屋、茅屋、石屋和草顶地下房屋五类。
①木屋:又可分为大型与小型两种,阿美人、排湾人、卑南人为大型木屋,以方木为往,木板为培,以茅草或木片盖顶;泰雅人大部分属小型木屋,呈长方形,以圆木为柱,小径圆木为壁,栓皮盖顶。
②竹屋:新竹、苗栗一带的泰雅人、赛复人多为竹屋,以粗竹为柱,再将租竹劈为两个,以砌瓦竖列为壁,平铺为屋顶。
③茅屋:布农人和曹人的一部分为茅屋,以圆木架为梁柱,以茅管竖列为墙,茅草盖顶。
④石屋:部分排湾人、布农人,以及鲁凯人为石屋,以片石砌墙,圆木为梁柱,再以片石盖顶、铺地。
⑤草顶地下房屋:以圆木为梁柱,支撑深入地面下的屋架,以茅草盖顶。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高山族是一个历史古老的民族,自古以来,他们就有一些独特的传统风俗活动,以庆祝重大的节日。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风俗往往围绕着他们的宗教信仰,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高山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
最重要的节日是母亲节,母亲节是高山族中最受重视的节日,也是高山族中最为浪漫的节日。
母亲节庆祝的是母亲对家庭的牺牲和付出,家庭成员们会于节日前准备些特殊的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另一个重要的节日是祭祖节,它是为了纪念先祖而举行的节日。
祭祖节是高山族中比较隆重的节日,人们会把先祖的照片放在家里,拜祭祖先,烤火,烧烤,跳舞,唱歌,喝酒。
除了母亲节和祭祖节外,还有其他节日,如雨神节,它是为了祈求雨水而举行的节日。
还有谷神节,它是为了祝贺丰收而举行的节日;还有芦笙节,它是为了纪念远古的历史而举行的节日。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是一个精彩的文化艺术秀,它们蕴藏着古老文化的精髓,也传承着高山族的历史精神,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蜚声中外的高山文化风采。
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高山族有什么风俗习惯高山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高山族社会的发展比较缓慢,有的到现在甚至还处于原始状态,仍在贫困之中。
这样的一个民族有着的风俗习惯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高山族的风俗习惯节日与习俗高山族一般每年有两个主要节日,一是播种节,一是丰收节。
后者的规模特别大,差不多等于汉族的春节。
各家届时都要屠宰家畜、酿酒、做糕等,祭祀祖神,饮宴作乐,一般延续10天左右。
他们特别崇拜祖先;相信灵魂不灭,认为万物皆有灵魂,灵魂有善有恶。
外出时挂菖蒲于胸前,夜间行路涂炉灰于额上,避免恶灵近身。
有病用茅叶、鸡卵、兽牙抚摩患处。
还普遍迷信征兆和占卜,常根据征兆决定事情的行止。
如日食、月食、彗星出现、鸡夜鸣、犬长嚎、蛇出洞、小鸟小兽横道、人被毒刺挂、跌跤、打喷嚏等都是凶兆。
儿童的头不许随便抚摸。
女人专用的小锹、厨具、织机等和男人的弓箭、农具、武器等不准异性接触。
女性权力高高山族的基层社会组织是“社”,若干社集合成一个部族。
有的部族里,女性权力一向比男性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遗风。
在部族公共事务上,他们的长老、祭司、甚至头领,大都由妇女充任,执政掌权。
在阿美族和雅美族里,婚后的丈夫几乎把最好吃的、用的都给妻子享受。
妇女们不仅在家中享受主人的待遇,社会地位也大都比男子高。
精美的服饰高山族同胞的衣着服饰最引人注目。
他们的衣服主要用麻和棉布制成,又因地区的不同各有差异。
但一般男的有背心、短褂、短裤、包头巾、裹腿布和披肩等。
女的穿有袖或无袖胴衣、围裙、裤或裙子。
妇女还喜欢在衣襟、衣袖、头巾、围裙上刺绣精美的图案。
高山族男女喜欢赤足,不论男女都佩带头饰、耳饰、手镯、脚环、项链等。
排湾族男子的头冠甚至还比妇女头冠更复杂、美观。
阿美族人喜欢在衣服的袖、领、下摆镶上细条的衬色花边,腰部系半腰裙、黑布,或以豹牙、毛、贝壳、铜、银、鹿角等,制成头饰或耳饰来打扮自己。
泰雅族和赛夏族男人,经常在额头当中和嘴唇下施有刺墨,成为蓝记。
高山族有什么礼仪

高山族有什么礼仪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
那么关于高山族的礼仪有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高山族的礼仪有什么吧?高山族的礼仪高山族性格豪放,热情好客。
喜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举行宴请和歌舞集会。
每逢节日,都要杀猪、宰老牛,置酒摆宴。
布农人在年终时,用一种吃“希诺”的植物叶子,包上糯米蒸熟,供本家同宗人享用,以表示庆贺。
高山族节日宴客最富有代表性的食品是用各种糯米制作的糕和糍粑。
不仅可作节日期间的点心,还可作为祭祀的供品。
也将糯米做成饭招待客人。
高山族各族的祭祀活动很多,诸如:祖灵祭、谷神祭、山神祭、猎神祭、结婚祭、丰收祭等种种,以排湾人的五年祭最为隆重。
届时除摆酒席供品外,还伴以各种文体活动。
婚礼及宴请的场面十分丰盛和壮观,尤其要准备大量的酒,届时参加者都要豪饮,并有不醉不散的习俗。
“丰收祭”这天,族人自带一缸酒到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吃边饮酒,庆贺一年的劳动收获,每年举办一次。
排湾人在欢庆的日子里常用一种木质的、雕刻精美的连杯,两人抱肩共饮,以表示亲密无间,如有客至,必定要杀鸡相待。
布农人在宴客时先把鸡腿留下来,待客人离去时带在路上吃,意为吃了鸡大腿,走路更有气力。
鲁凯人善以垒石为灶烤芋头,经烘烤的芋头外脆里软,便于携带,也常带给客人路上食用。
排湾人婚庆时,将小米磨成粉,加水搅糊,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置于沸水锅中烧,熟后捞出食用。
介绍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一个统称。
2008年,总人口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
高山族聚居地区主要在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
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邹、排湾三种语群。
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
高山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高山族有哪些风俗习惯高山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对中国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指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除汉族外的中华民族人口。
那么台湾高山族又有什么独有特色的风俗习惯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高山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一、居住习俗高山族过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处,或辟竹编茅,架木为屋。
住宅类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顶地下房屋等,但十分讲究造型和实用相结合。
大都呈长方形或四方形,有门无窗。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二、婚嫁习俗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
男女大多自由恋爱结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爱情,有的阿美妇女到男方家赠物表示相思。
高山族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非常自由,父母从不干涉。
当姑娘到了结婚年龄时,家里就会为她准备单独的住处。
排湾人婚庆时,将小米磨成粉,加水搅糊,包入鱼虾(虾露出尾巴),捏成鸡蛋大小的团,置于沸水锅中烧,熟后捞出食用。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三、丧葬习俗丧葬形式,泰雅人、布农人、曹人多行屋内葬,埋尸于死者床下。
排湾人、达悟人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将死者埋葬在屋前后空地,对恶死者,一律就地埋葬。
高山族的风俗习惯四、民族禁忌禁忌是带有宗教意义的禁规。
它是人们慑于大自然的威力而采取的避祸远害的消极手段。
高山族有许多关于狩猎、农耕、祭祀及其他方面的禁忌,其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性的恪守这些禁规,避免不可觉察的危险,特别是死亡的发生,以维护生产、祭祀的正常活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不受影响和干扰。
禁忌一旦被触犯,大家预感到可能蒙受某种祸害而惶惶不安,当即中止正在进行一切活动,采取祈祷、咒语、喷酒、祭献等祓禳方式,解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犯禁的人,轻则受罚,承担祓禳飨宴的一切费用,重则处死赎罪。
在高山族禁忌中,有些是共同的,各部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守。
具有普遍意义的'禁忌,属于视觉的,如:禁忌遇见横死者及其葬地、遇见动物交尾等;属于触觉的,如禁忌接触神物、接触死者的器物等;属于行为的,如禁忌排气、打喷嚏、同族性交等。
有关高山族资料

有关高山族资料高山族概述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秦淮、曹、排湾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
高山族的手工工艺主要有纺织、竹编、藤编、刳木、雕刻、削竹和制陶等。
高山族地区处于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海拔500 至2000米,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
高山族生活习俗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
[3]仅以幅布遮阴,毛皮围腰。
但接触汉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穿长衫女着裙,讲究服饰美。
衣服除兽皮、树皮外,多用自织麻布并加彩纹装饰。
男子衣饰类型,北部常见无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带;中部常见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见对襟长袖上衣、腰裙、套裤、黑头巾等。
女子衣饰类型包括短衣长裙和长衣短裳。
雅美人服饰简单,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着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
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
平埔人还特产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肠内草浆伴上盐即是。
昔日饮食皆蹲踞生食,现在饮食、烹饪、享用十分考究。
高山族嗜烟酒、食嚼槟榔.高山族高山族过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处,或辟竹编茅,架木为屋。
现在住宅类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顶地下房屋等,但十分讲究造型和实用相结合。
大都呈长方形或四方形,有门无窗。
高山族还有黥面、文身、凿齿、涅齿、穿耳、除毛、束腹等身体装饰习俗、身体装饰一般出于成年、美观、联姻、纪功、尊贵等目的。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
男女大多自由恋爱结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爱情,有的阿美妇女到男方家赠物表示相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族的蛇药
高山族人的蛇药远近闻名。据说,古时 候有一户人家叫“麻出模阿那”的,男主 人上山打猎,不幸被毒蛇咬伤。正当他毒 发口渴找不到水时,焦急中把生长在石头 上的一种野草,放入口中嚼烂取汁解渴。 嘿,奇迹出现了!他的伤口虽然还是肿的, 但头不晕了。他挣扎下山,告诉族人。后 来,被毒蛇咬伤的人,也用这草治疗,药 到病除。从此,这种草就叫“麻由模”, 成了高山族同胞医治蛇伤的圣药。
文化传播:
高山族民俗风情
高山族
高山族,现有人口约4 0 万,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其余3000多 人,散居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许多支系,主要包括阿 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鲁凯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赛 夏人。高山族以稻作农耕经济为主,以渔猎生产为辅。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地区高山语差别较大。目前起码 有1 5 种语言,大致可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没 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等,都 有歌舞抒情寄意。因为高山族支系较多,所以表现在音乐歌舞上的风格 也是丰富多彩的。高山族的舞蹈具有集体性的特点,凡重大活动,都集 体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
褒 忠 愍 难 亿 万 世 英 灵 如 在 永 励 黄 魂
抗 暴 歼 敌 九 百 人 壮 烈 捐 生 长 埋 碧 血
嚼槟榔
在我们高山族同胞居住的山寨里,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堆放着一些 岩石,岩石跟前栽着高大的槟榔树,在岩石和槟榔树上,紧紧缠绕着许多蔓生 的葛藤。 槟榔树、岩石和葛藤为什么缠得这样紧密呢?据说,里有个动人的故事. 这是以前的事儿了。在台湾南部的—个山沟里有—家兄弟俩,哥哥叫宾郎,弟 第叫严实。他俩相依为命,一天到晚在山上靠打猎为生。一天,兄弟俩在—座 山上打猎,一直奔到天黑,也没有猎捕到一只野物,只好空着手在家走。忽然, 他俩听到紫竹林里传来阵阵女人的呼救声: “救人啊!救人啊!” 宾郎和严实急忙跑进紫竹林里,只见一只凶狠的老雕把一个挖野菜的姑娘仆倒 在地,用利瓜挖出了姑娘的心脏和双眼,张开大嘴吃进肚里。它刚要吞食姑娘 的肝肺,宾郎拉起弓来,一箭射进了老雕眼睛。老雕疼得尖叫—声,急忙向空 中飞去。 宾郎和严实见这样一个俊俏的姑娘惨死在地上,很不忍心。怎样才能把姑 娘救活呢?他们想了老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哥哥焦急得直跺脚,弟弟竞伤 心得哭了起来.他们想啊想,还是宾郎有办法,他安慰弟弟协 “莫哭! 莫 哭!有办法了!”
高山族男子的头饰
盛 装 的 高 山 族 男 子
高山族轶事
• 背篓会 • 麻由模 • 雾社起义
背篓会
农历八月十五夜晚,高山族同胞要举行 “背篓会”:月亮升起来了,青年男女在 槟榔林里唱歌跳舞。然后,小伙子敏捷地 爬上树去,摘下二三十个槟榔,追逐在前 面边跑边躲的姑娘,将一个个槟榔,扔入 她们花纹精致的小背篓中。自然,姑娘只 接意中人投来的果实,给小伙子的报答就 掏出准备好的绣花荷包扔过去。
一天,哥哥宾郎在家侍候她,弟弟严实到山上打猎。傍晚,严实从山 上回来,走到窗前,听见哥哥在同藤嫚说话。哥哥说: “阿妹,你的 心思我全知道,你是为我们兄弟俩的婚事而愁病的。说心里话,我非常 爱你,可是,我弟弟也非常爱你。我是哥哥,应该把幸福让给弟弟,我 看,你就嫁结严实吧。” 藤嫚已泣不成声: “你们俩都是好人, 哪一个我也舍不得!天啊,这可叫我怎么办!” 严实听到这里,再 也站不住了。他为了让藤嫚解除痛苦,让哥哥得到幸福,就走出家门, 一头撞死在门旁的山脚下,哥哥听见动静,走出来一看,心都痛碎了, 也一头撞在山脚下,倒在弟弟的身边。天色晚了,藤嫚还不见宾郎和严 实回家,她放心不下,拖看病体走出来—看,哥俩都撞死了.她难过极 了,也一头撞在山脚下,倒在兄荣俩的中间。 后来,弟弟严实的尸首变成了一块大岩石;哥哥宾郎的尸首变成了 一棵结满圆果的大树,人们都管它叫摈榔树;藤嫚的尸首变成了一据枝 繁叶茂的葛藤,紧紧地缠绕在岩石和槟榔树上。人们都说,他们3个人死 后,还在相亲相爱着。 人们把槟榔果、岩石末、葛藤叶弄到一起,捣粘糊,放在嘴里嚼,立刻 就变成红色。从此后,高山族男女青年,在谈情说爱的时侯,嘴里就嚼 着血红的槟榔,互相表达忠贞的爱情。在接待客人的阶侯,也给客人嚼 摈榴,以表达客主之间的亲密感情。
小鸟让他们伸出手来,便从嘴里吐出两颗宝珠,说:“这是两颗避水珠,你 们把它含在嘴巴,到海里去治服火龙,让火龙驮着你们到玉山,才能及时逮回老 雕。我在这儿看护姑娘,你们赶紧去吧。” 兄弟俩辞别了小鸟,急忙跑到海边,跳进海里。他们找到火龙,同火龙搏斗 了两天两夜,终于把火龙治服了。他们骑着火龙,向天空飞去。不大工夫,就飞 到玉山。玉山顶上,刮着寒风,飘着大雪。火龙顶住寒风,融化了大雪,他们终 于在悬崖顶上的一个石洞里,找到了老雕。老雕因为眼睛受伤正在昏睡,他们趁 此机会,逮住老雕,很快飞回了紫竹林。兄弟俩逼着老雕,把姑娘的眼睛和心脏 吐出来,送还姑娘的眼窝和胸膛里。藤嫚姑娘救活了,他们这才放走了火龙和老 雕。 宾郎、严实兄弟俩告别了小鸟,把藤嫚领到家,像亲兄妹一样对待她。平时, 他俩到山上打猎,藤嫚就在家里酿酒、舂米、做饭和缝补衣裳。天长日久,兄弟 俩都深深地爱上了这个俊俏的姑娘。藤嫚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两个好心肠的小伙子。 她想: “可惜只有一个身子,要是能变成两个人,让他俩都得到幸福,那该多 好呀?”藤嫚天天这样想,越想越发愁,不久,就愁病了。每天,哥俩都轮流在 家侍候她。
高山族服饰
女子服饰
男子服饰
高山族女子服饰
泰雅、赛夏、曹、阿美地区的女子多穿对襟 长袖上衣,配腰裙,戴护腿。泰雅、赛夏的女 子穿单裙,朱欧女子穿左右双合裙。排湾、阿 美女子穿长裙。布衣、排湾、鲁凯女子用黑、 红布缠头,外箍彩绣头带,穿大襟衣,右衽, 左右开衩都很高,配裤子。雅美女子穿背心, 围腰布,冬天用方布围裹,并在左肩打结。大 陆的高山族女子穿对襟衣,内有胸衬,配筒裙, 头戴红或紫色软布花环。喜庆日子里高山族男 女都穿盛装,其衣裙裤带五彩斑驳,腿部和衣 物上佩戴贝珠、料珠、银、骨、羽毛等饰品, 有的还穿珠裙、贝衣等。
高山族贝衣 (由6—10万颗 贝珠串在麻织衣料的表面, 是酋长或富有者的服饰)
盛 装 的 高 山 族 女 子
高山族男子服饰
高山族男子的服装,一般都配有羽冠、角冠、花冠。 一般兄弟民族妇女喜以花为冠,高山族男子以花为冠可 以说是一个特点。有些部族的男子还要佩戴耳环、头饰、 脚饰和臂镯、手镯,显得绚丽多彩。 其帽子也很有特点,男子上山戴藤帽。帽顶上有圆 形的图案,这是雅美人图腾的标志。祭祀时高山族人喜 戴高大的银盔。银盔是财富积累的纪录,他们把用实物 换来的银币铸成银圈,做成头盔,父传子,子传孙,世 代相承。继承人最少在头盔上增加一个圈,儿子多把银 盔拆成圈分发给众儿子,在这基础上再铸出新的头盔, 世代相传,连绵不断。每到节日或新船下水时,人们举 行各种庆祝活动常带这种银盔帽子。这是一种勤劳节俭 和财富的象征。高山族各部族之间的服饰还有一些差别。 服饰是文化的象征,是民族审美特征的外化,高山族的 服饰有追求多样化的色彩和偏向明丽华美的风格。
泰雅族丰年祭
泰雅族的丰年祭,是把传统的狩猎祭与收 割祭二者合起来举办的。丰年祭下午跳舞狂欢 时,由头目向族人宣布恩爱的男女青年将结婚 成对,其它年青人不得再追求,以成全他们。 泰雅族的舞蹈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姿态,表 现祭祀、收获、渔猎等方面的生活状态与习俗。 能歌善舞的泰雅男女,常在舞蹈时左右摇摆上 身,伴以顿足、招手、摇臂和相互调笑的夸张 动作,跳出复杂而具有特殊风格的舞蹈。
丰年祭
丰年祭又称为“丰收节”、“丰收祭”或 “收获节”,在每年秋收季节举行,为期一周 左右。是台湾原住民最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 祭典,和汉族的春节地位相当。由于居住环境 及种植作物不同,农作物的成熟期、收获期也 不同,因此各地的节期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在 收割、尝新、入仓等收获的各个环节开始或结 束时,都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向祖先神灵祷 告,祈求保佑农作物顺利收获,并预祝来年五 谷丰收、人畜两旺。祭礼之后,举行聚餐、歌 舞、游戏及篝火晚会等,人们举杯同饮,欢歌 共舞,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与欢乐之中。
邹族(曹族)丰年祭
《高山青》歌曲里所唱的“阿里山的姑娘 美如水啊”,指的就是邹族的少女。邹族 早期于每年8月收割时举行丰年祭,是一年 中各种祭典的合并,如收割祭、播种祭、 除草祭等,一连举行三天。节日中,他们 一直保留着礼仪性集体舞蹈“丰收舞”, 充分表达了邹族人们获得丰收的喜悦。 后来,邹族丰年祭于每年的阳历2月15日 举行,按传统举行迎神祭、团结祭、送神 祭、路祭及家祭等,结束后一连三天通宵 达旦歌舞狂欢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
❤ 播种祭
❤ 丰年祭
阿美族 泰雅族 排春播结束之日)
早期原住民除狩猎外,多采用游耕或火耕。 每年新年到一月之间,族内长老会前往附近山 区寻觅新的农地进行开垦。开垦后的园地,到 了播种季节﹝二月至三月间﹞,部落头目召集 族人代表讨论播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开始准 备播种祭——决定行祭日期、人选及传达一般 禁忌的规定。选定祭日後,再派部落代表二人 「左行祭」,返回部落向头目报告情况,再由 总头目告诉族人各家户播种时间。结束之後, 为祈祖先护佑丰收,部落族人再举行赐福祭。
高山族的节日 高山族的服饰 高山族的轶事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
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但由于高山族社会是 一个灵魂崇拜及祭祀盛行的社会。灵魂被认为 充斥于宇宙万之中。从浩渺苍穹的日月星辰、 浮云彩霞、霹雳闪电,到辽阔大地的山川湖海、 飞禽走兽、虫蛇游鱼,无不具有神秘的灵魂。 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常与祭祀合一。纷繁 复杂,台湾当局倡导因繁就简,调整合并,以 上列举的是现在流行的主要节庆。在节庆期间, 除歌舞聚宴外,还增添了体育比赛、文化展览、 游艺活动等。
阿美族丰年祭
阿美族的丰年祭有着慎终追远、传承 薪火的重要意涵。在阿美族部落中, 男子 负有护卫族人安全的重任,要通过祭奠仪 式训练并成长。所有男子分成儿童、少年、 勇士、青年之父、长老和头目等六个年龄 阶层,各个年龄阶层负担不同的工作职责。 “丰年祭”上,长老先坐在中间,其它年轻 人按照年龄分组依序围绕着长老们跳舞, 并不时向部落长老敬酒,长老可以藉此机 会,观察谁有领导能力,可成为下一个部 落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