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管理博弈论教学大纲-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五、教学大纲 -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XXX(黑体三号,居中)
一、课程编码:XXX (宋体五号,以下内容一律是宋体五号,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课内学时:学分:
二、适用专业: XXX
三、先修课程: XXX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我校化学与化工相关学科研究生的了解和掌握文献检索的各种基本原理与理论,掌握我校图书馆购买的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式与方法,尤其是与化工与环境、材料科学获 XXXXXXX
五、教学方式
XXX
六、教学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国内外著名的资源检索系统介绍 2学时
1.1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1.2中国知网
1.3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1.4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1.5 Web of Knowledge
1.6 OCLC FirstSearch
1.7 ProQuest数据库平台
2.国内著名的期刊数据库检索系统 2学时
2.1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2.2万方数字化期刊
2.3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2.4全国期刊联合目录
2.5龙源期刊网
XXXX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XXX
八、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
1. 作者XXX,XXX.书名XXX[M].出版地XXX:出版社XXX,出版年XXX.
XXX
九、大纲撰写人:XXX
十、任课教师:XXX
1。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博弈论英文名称:Game Theory二、课程代码及性质ECN5011 学科(大类)基础课必修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学分:2.5四、先修课程先修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五、授课对象本课程面向经济学院经济各专业的二年级本科生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博弈论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博弈论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博弈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策略互动的主要因素、以及机制设计的基础知识。
牢固掌握的内容包括: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均衡,完全信息展开型博弈,贝叶斯均衡,动态博弈,可理性化,动态博弈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均衡解的概念、求解、刻画与运用。
课程难点:运用合理的均衡解概念分析策略互动场景。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辅以讨论、辩论环节。
教学手段:主要课程内容采用幻灯片演示的方法。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教学内容1(教师课堂教学4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4学时)教学内容:占优均衡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二)教学内容2(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纳什均衡(纯策略与混合策略)、以及在产业组织中的应用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三)教学内容3(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不完全信息博弈与贝叶斯均衡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四)教学内容4(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序贯博弈与子博弈精炼均衡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五)教学内容5(教师课堂教学4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4学时)教学内容:委托代理模型等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六)教学内容6(教师课堂教学8学时+ 学生课后学习8学时)教学内容:信息经济学课后文献阅读:无课后作业和讨论:课后作业十、教学参考书及文献博弈论基础,罗伯特·吉本斯著,高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86603课程名称:博弈论及竞争战略英文名称:Game Theor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电子商务战略等相关课程二、课程简介博弈论是近年来现代经济学中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研究多人决策问题,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都有许多可用博弈论分析或解决的决策问题,因此博弈论在经济学理论和应用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关键。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产生相互作用时各个主体之间的最优决策以及决策均衡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博弈论已是一门被广泛接纳的理论知识课程,博弈论之所以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信息问题在经济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博弈论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
Game theory is the most rapidly developing branch of modern economics in recent years. Game theory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multi person decision making, and there are many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 that can be analyzed or solved by game theory at all aspects of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game theory is widely used in economics and applied science, and it is the key to master modern economics.Game theory is the optimal decision-making and decision-making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various subjects when the behavior of the decision-maker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In Western economics textbooks, game theory is a widely accep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cours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mainstream economics because information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broadens and profoundly changes the way of thinking of economist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课程教学目标是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思想,帮助学生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获得必要的决策科学基本知识,认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系统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电子商务领域的博弈问题,通过现象看本质,学以致用。
博弈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6043802 课程名称: 博弈论 英文名称: Game Theory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时: 48 学 分: 3 适用对象: 经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微积分、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相互影响时的最优决策以及相应的均衡结
果,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许多固有看法,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现象。目前,博弈论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研究 中重要的研究工具,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
一般认为,最早始于 1944 年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一书的出版。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本课程将主要介绍非合作博弈 部分,非合作博弈按信息是否完全可分为完全信息博介绍四种基本的博弈 模型,分别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学习这些博弈模型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实经济现象。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博弈论为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讨论在行为主体在相互影响下的
最优决策及其均衡结果。博弈论已经成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经济 学标准的分析工具,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具 有经济学、微积分和概率论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博弈论的 思想与逻辑,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知识,正确分析现实问题,做出理性决策。 要求理解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掌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四种基本博弈类型的逻辑、分析方法以及求 解均衡的技术方法。在现实经济中运用博弈的思想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课程名称代数学-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课程名称:代数学一、课程编码:1700102课内学时: 48 学分: 3二、适用学科专业: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三、先修课程:高等代数四、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群论(含群同态,群在集合上的作用,Sylow定理,有限生成Abel群的同构分类等),环论(含理想,素理想,极大理想,欧几里得整环,主理想整环,唯一因子分解整环等),域论(含域扩张,域扩张的性质,域扩张的自同构群,伽罗瓦扩张,伽罗瓦理论的基本定理等)和模论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群论、环论、域论以及模论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结果,掌握这些代数对象的基本研究方法,熟悉各个定理的灵活运用,提升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
五、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与讨论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近世代数的历史与发展,笛卡尔积,等价关系 3学时2.循环群与图形的对称群 3学时3.n元对称群,子群, Langrange定理 3学时4.群的直积与直和 3学时5.群同态,正规子群,商群与同态基本定理 3学时6.可解群,单群,Jordan-Holder定理 3学时7.群在集合上的作用,轨道-稳定子定理,Sylow定理 3学时8.有限生成的Abel群的结构 3学时9.环同态,理想,商环,素理想和极大理想 3学时10.欧几里得整环,主理想整环,唯一因子分解整环 3学时11.域扩张的性质,分裂域,正规扩张,可分扩张 3学时12.域扩张的自同构群,伽罗瓦扩张 3学时13.伽罗瓦理论,本原元素,迹与范数 3学时14.模的概念,模同态,正合序列,投射模与自由模 3学时15.主理想整环上的有限生成模的结构 3学时16.主理想整环上的有限生成模的同构与分类 3学时七、考核与成绩评定期末卷面成绩60%-70%,平时作业成绩30%-40%八、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1. 丘维声,近世代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 Hungerford Thomas W., Algebra, 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73, Springer,1980.九、大纲撰写人:胡峻。
博弈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博弈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博弈论基础英文名称:Game Theory课程编号:X4080251学时数:32其中实验(实训)学时数: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适用专业:金融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应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博弈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理解策略形式的博弈,掌握博弈三要素和博弈的基本分类,理解囚徒困境、“抓钱博弈”。
重点和难点:博弈要素、囚徒困境2.同时决策博弈基本要求:掌握纳什均衡的定义,理解优势策略均衡,理解纳什均衡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纳什均衡3.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基本要求:理解混合策略与期望支付,了解反响函数法,掌握纳什定理和奇数定理,了解多重纳什均衡及其甄别。
重点和难点:纳什定理4.序贯决策博弈基本要求:掌握序贯决策博弈与博弈树,理解策略与行动,了解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 了解倒推法。
重点和难点:序贯决策博弈与博弈树5.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基本要求:掌握正规型表示与展开型表示,理解同时决策与序贯决策的混合博弈,了解树型博弈的子博弈,了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重点和难点:同时博弈与序贯博弈的正规型表示与展开型表示6.重复博弈和策略性行动基本要求:理解囚徒困境的有限次重复,理解囚徒困境的无限次重复,掌握重复次数不确定的情形,.掌握策略性行动的分类。
重点和难点:囚徒困境的有限次、无限次重复7.零和博弈基本要求:掌握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了解最小最大方法、直线交叉法,理解零和博弈的线性规划解法,了解霍特林模型。
重点和难点: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的线性规划解法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四、课程其它教学环节的要求本课程以教师讲课为主,并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以学生课后实践为辅,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经济实践与经济讨论的活动如举行经济辩论、撰写小论文等。
管理博弈论详解

1.2 博弈结构和博弈分类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博弈中的博弈方 博弈中的策略 博弈中的得益 博弈的过程 博弈的信息结构 博弈方的能力和理性 博弈的分类和博弈理论的结构
1.2.1 博弈中的博弈方
博弈方: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 人或组织 博弈规则面前博弈方之间平等,不因博弈 方之间权利、地位的差异而改变 博弈方数量对博弈结果和分析有影响 根据博弈方数量分单人博弈、两人博弈、 多人博弈等。最常见的是两人博弈,单人 博弈是退化的博弈
静态博弈 有限策略博弈 合作博弈 常和博弈(含零和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 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多人博弈
动态博弈 无限策略博弈 非合作博弈 变和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博弈
情侣之战
讨价还价的胜算
大家的事情由谁管?——修路纠纷
朝核六方会谈,博弈中开花结 果
一、单人博弈——只有一个博弈方的博弈
例一:单人迷宫
扩展形 A,1 右 A B 0 出口(奖金M) M 0 右 左 B,1
入口
左
例二:运输路线
自 然 好天气(75%) 商 人 水 路 陆 路 -7000 -10000 坏天气(25%) -16000 -10000
好天气 (75%)
0
坏天气 (25%)
本讲主要内容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什么是博弈论 博弈结构和博弈的分类 几类经典博弈模型 博弈论历史和发展的简要评述 博弈论在我国的应用 训练题
1.1 什么是博弈论
博弈:源于游戏的一种决策思想和方法
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一、课程编码:2100163课内学时:32学分:2二、适用学科专业: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动员学、能源与气候经济等三、先修课程:初级微观经济学四、教学目标使学习者在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更深刻、全面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知识知识,对微观经济分析方法和技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经济学在工商管理等学科和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式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学小组讨论、汇报为辅助。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导论3学时1.1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企业目标与利润的实现1.4经济制度2消费者选择8学时2.1预算约束2.2消费者偏好2.3消费者均衡2.4斯卢茨基方程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5需求弹性及其应用案例分析3消费者选择的应用3学时3.1劳动供给3.2跨期消费3.3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案例分析4生产者理论4学时4.1生产技术4.2利润最大化4.3成本曲线案例分析5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3学时5.1完全竞争市场概述5.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5.3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6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3学时6.1垄断市场6.2寡头6.3垄断竞争案例分析7博弈论与竞争策略5学时7.1博弈论基础7.2几种典型博奕模型及应用7.3企业的策略行为案例分析8小组汇报和考试3学时七、考核与成绩评定本课程建议以开卷考试为主,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专题论文(或案例汇报)情况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八、教科书、参考书1.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费方域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2.李健.微观经济学—中级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3.埃德温·曼斯菲尔德.应用微观经济学〔M〕.王志伟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4.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张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九、大纲撰写人:曾春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管理博弈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2100181
课内学时: 32 学分: 2
二、适用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
三、先修课程: 经济学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管理博弈论的基本思想、理论与方法,提升学生从博弈视角认识、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能力,为其开展管理与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方法论和有效的理论工具。
五、教学方式
课堂教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课堂习题解析、自学的教学方式。
六、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管理博弈论概述(4学时)
1.1关于博弈论
1.2博弈论的产生与发展
1.3博弈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1.4博弈论的基本内容
2.合作博弈论(4学时)
2.1合作博弈的含义
2.2双人合作博弈
2.3多人合作博弈
2.4夏普利值
3.完全信息静态博弈(6学时)
3.1博弈的战略表述式
3.2纳什均衡
3.3库诺特寡头竞争模型
3.4贝特兰德双头垄断模型
3.5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4.完全信息动态博弈(6学时)
4.1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4.2扩展式表述博弈的纳什均衡
4.3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4.4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应用——斯坦克尔伯格的寡头竞争模型
4.5重复博弈
5.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6学时)
5.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贝叶斯纳什均衡
5.2贝叶斯均衡的若干例子
5.3贝叶斯博弈与混合战略
5.4双向拍卖
5.5显示原理
6.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6学时)
6.1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6.2信号传递博弈
6.3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与声誉模型
6.4精炼贝叶斯均衡的再精炼及其他均衡概念
七、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测试、作业、论文报告、考勤等)+期末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考核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八、参考书及学生必读参考资料
1.侯光明,李存金.管理博弈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存金,侯光明.管理博弈论习题解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九、大纲撰写人:李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