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

合集下载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分析【摘要】眼科护理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但在实践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对策。

我们列举了常见的眼科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环境等。

接着,我们分析了影响这些风险因素的因素,并提出了加强眼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

我们强调了眼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眼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对策、风险管理、建议、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眼科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医疗工作,涉及到眼部健康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方面。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眼科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眼科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有必要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高眼科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现代医疗环境下,眼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眼科护理涉及到眼部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任何疏忽或错误都可能导致患者的视力受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近视率的不断上升,眼科护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如何有效管理眼科护理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成为当前眼科护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为提高眼科护理质量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眼科护理是关于眼睛健康和疾病预防的重要领域。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探讨常见的眼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及加强眼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眼科护理风险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眼科护理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为改善眼科护理质量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人们对眼科护理风险因素的认识,促进眼科护理水平的提升,保障患者视力和眼睛健康,为促进眼科护理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

从健康指导中检查和培训交流沟通能力
Add Your Text
从护理病历书写中提升病情观察和规范记录能力
从抢救过程中考察及训练应急能力
护士综合 能力培训
从疑难病例查房中培训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
常见护理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危重病人的特点
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各种侵入性操作多 监护导线多、留置的导管多 营养状况差、自身免疫力低下
随着护理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护理理论研究的不断 深入,现代护理要求临床护士能够进行科学思维、 决策和行动,进而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满足其需 求.ICU护士面对的是一种有未知因素的高风险服 务,因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需要护士能 够及时准确并且要有预见性地做出正确的决策.预 见性思维不仅能对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观察、分析 、评价与预测,而且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看待问 题,提出防范措施,同时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 理安全的目的.
几种导管相关感染的预见性护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见性护理
无禁忌症者床头抬高30-45度 每天评估呼吸功能,尽早停用呼吸机 手卫生,标准预防 定期使用洗必泰进行口腔护理 呼吸机管路定期更换,有污染随时换 加强气囊压力的监测,注重气囊上滞留物清除 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防止反流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见护理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角膜干燥、溃疡的预见性护理
加强眼部的清洁 昏迷患者眼睑不能闭合者遵医嘱给予眼药水或眼 药膏点眼 给予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双眼 给予胶布封住上下眼睑,启封时动作轻柔 防止异物入眼
常见护理并发症的个预见性护理 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垂足的预见性护理
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 清醒患者指导床上主动活动,昏迷患者定期加强 被动肢体功能锻炼 双足底放置软枕或穿布鞋预防垂足 足部防垂变形垫的使用

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防范和缺陷

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防范和缺陷

眼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防范和缺陷摘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问题一直是临床所重视的课题之一。

对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护理实践,探讨提升眼科护理质量措施。

眼科手术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护理质量监管力度不足、宣教及心理指导工作不足、环境问题等,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调整护理管理对策,才能确保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文章就眼科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眼科手术;安全隐患;护理管理1导言近年来,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

眼睛作为人身体暴露在外的器官之一,受到外界伤害的概率较高,一旦受到伤害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眼科在临床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护理风险因其特殊性而增加,目前眼科工作护理缺陷已成为眼科护理工作重点关注的课题。

2眼科手术中的安全隐患2.1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视力障碍,尤其是围术期的患者,很可能发生碰撞、跌倒、误食等安全问题,而护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护理观念,对此防范不足,也没有向患者做好说明工作和帮助工作。

加上眼科护理人员不足,流动性较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思维模式固定,对于新技术、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差,在遇到紧急事件时不能及时做出应对,导致患者健康受损。

对于领导层而言,部分领导不能意识到眼科围术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防护设备缺乏,投入力度不足,未能广泛开展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

2.2医护缺少沟通因为患者失明或失聪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沟通交流能力,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了解患者内心所需,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部分患者因难以接受自身障碍而容易存在孤僻、抗拒治疗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帮其重拾信心,以乐观心态面对临床治疗;由于部分医护人员认为和患者之间无任何关系,所以对患者态度冷漠,缺少关心,难以实现良好的沟通效果,导致原本就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更加抗拒临床治疗。

2.3感染风险因素感染因素是护理工作当中一个影响护理质量比较严重的因素,导致出现感染的原因也较多。

眼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初探

眼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初探

加强与患者沟通, 告诉患者 留置胃管、 鼻肠管的目的和 意义, 做到班班宣教, 时刻提醒; 找出患者 自 行拔管的危险因 素,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管道 固定情况, 采取针对性 的措 施; 提高舒适度, 减轻患者的痛苦 , 及时让患者漱口, 给其湿 润 H唇, 做好 口腔护理。 咽喉疼痛时, 可给予西瓜霜等润喉 片, 减轻咽喉部不适; 适当和有效约束。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122 工作压力因素 ..
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整体素质及专 护士在工作中肩负着给予患者 良好护理服务的重任, 是 育的过程中, 提高道德修养及行为气质, 端正仪表及对待患者的 患者可信赖的保护者、 依赖者、 倾听者。 在生活中又扮演着多 业水平, 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自信心、 责任心、 同情心及关爱心, 重角色。 加之护理人员少 , 工作负担重, 常常导致护士超负荷 态度 ,
行嘲 。
E] 刘 蓉 蓉. 科 临 床 护 理 的 风 险 分 析 及 防 范 措 施 研 究 3 眼 [] 亚 太 传 统 医药 ,0 17 2 :0 —0 . J. 2 1 ,( ) 2 12 2 [] 刘 鲁 霞 , 红 , 红 . 4 邹 姜 眼科 患者 常 见风 险 因 素及 护 理 对
志 ,0 0 1 ) 5 — 4 2 1 ( 1 : 35 .
定程度上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进而影响眼科患者的
14 管理因素 .
预后 。
管理制度不完善, 业务培训力度不够 , 组织框架不清晰, 政策、 标准、 目标不明确, 设备物资管理不当, 管理监督不力, 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等都会影响到眼科 护理工作 的正常进
3— 4 36: 481 .
[ ] Ay a R nB, lu i M. pa nde tbt n 3 m nK, o C a d Un ln e xu ai o o

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
证转运安全。
• 转运途中监护
• 转运过程尽可能保持原有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 • 转运途中患者的情况及所有医疗行为应全程记录
•2020/12/17
•预见性护理
•22
院内与院际安全转运的预见性护理
• 转运交接
• 到达接收科室或医院后,转运人员应与接收科室 或医院负责接收医务人员进行正式交接以保持治 疗护理的连续性。
• 如有指征,应行胸管引流,转运中保持引流瓶在 患者胸部水平下60-100cm。
• 留置的各种导管应做好标记(深度、名称、置入
时间)
•2020/12/17
•预见性护理
•21
院内与院际安全转运的预见性护理
• 转运前的准备
• 准备好急救药品、氧气、监护器材 • 转运前应与接收方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保
在瞬间的抢救中充分发挥个体娴熟的抢救技能
思维在特殊环境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预见性护理
•10
危重病人的特点
1 2 3 4
•2020/12/17
• 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 • 各种侵入性操作多 • 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低下 • 监护导线多,留置导管 多
•预见性护理
重、忙 险、杂
•11
高危患者
• 急诊入院(信息受限) • 高龄(储备能力受限) • 严重的慢性疾病(储备能力受限,治疗观念受限) • 严重的生理异常(储备能力受限,治疗耐受) • 需要或近期经历较大的外科手术,尤其是急诊手术。 • 严重的出血或需要大量输血。 • 恶化或没有改善 • 免疫不全
•预见性护理
•2
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意义
• 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 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体现其自身价值 • 提高了护士独立思维与钻研的能力 • 促使了护士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 • 采取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保证了患者安全,避免了护

眼科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眼科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眼科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标签:眼科新上岗护士; 专科护理操作风险; 防范措施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规范化的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能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还能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1]。

眼科是门专业性比较强的独立学科,由于眼的特殊生理结构及重要性,使眼科护理面临较高的风险性,也对眼科专科护理操作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刚踏出校门的新上岗护士,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差,面临的风险就更大。

因此,分析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对提高新上岗护士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尤为重要。

1 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及原因分析1.1 护士缺乏相关法律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期间学到的法律知识少,缺乏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新上岗护士只是在岗前培训的时候才接触到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对自己在护理操作中的法律责任、义务不明确,缺乏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例如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操作前未认真核对医嘱,操作后未及时记录结果;非紧急情况下,盲目执行口头医嘱等,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2 不能自觉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流程,责任心不强新上岗护士由于受社会、时代的影响,普遍缺乏主动学习意识、自控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对于规范的操作流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考试,临床操作时存在散漫、游击习性,表现在操作时没有认真核对医嘱,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不按护理操作规程去做,例如眼别错误,点眼时没有再次核对,点右眼错点左眼;散瞳药错点了缩瞳药;点某些特殊眼水或注射某些特殊药物前,未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及全身情况,致使患者发生意外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1.3 专科操作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眼科护理操作专业性比较强,护士在实习期间接触的也少,多数是只看不做,大多都是在进入科室后才真正动手操作,加上年轻护士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很容易导致操作失误,例如球结膜下注射损伤角膜或术后患者注射位置不准确致使药物注入眼内,泪道冲洗手法生硬造成假道形成。

眼科护理操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

眼科护理操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

眼科护理操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摘要】通过对眼科护理技术操作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临床护士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自身法律意识;加强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和专科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正确执行医嘱,规避潜在风险。

【关键词】眼科护理技术潜在风险防范1 常见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1.1未专心致志地工作,服务意识差上班时间精力不集中,或者边干活边聊天,未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与血压,未及时发现病情,未及时向医生汇报,使得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对患者及家属咨询的问题不能耐心细致地解答,注意事项交待不清楚,术前、术后健康教育不到位,也易导致差错的发生。

如应告诫白内障术后患者散瞳后不能剧烈活动,否则可引起晶体脱位。

1.2专业技术不熟练因未能正确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操作方法,未掌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而造成失误及差错的发生。

如有些新上班的护士在为角膜溃疡病人点眼药水时,操作手法太重,按压到眼球,轻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重者加重了病情,延长了治愈时间而造成差错的发生;还有的护士在为病人做泪道冲洗时,因操作不熟练,损伤了周围组织,造成差错的发生。

对于阿托品等特殊药物更应注意,如给青光眼患者点错可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使眼压升高,严重时可造成失明。

1.3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护理人员不懂得使用沟通技巧,使沟通困难,会造成医务人员要表述的内容与患者做的不一致。

此外,如果护理人员说话不严谨,缺乏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对手术效果过分承诺,也易引起纠纷。

2 眼科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及其潜在风险2.1与医嘱有关的潜在风险2.1.1泪道探通术。

用泪道探针扩张泪道的方法。

当泪道有溢泪,但指压泪囊区无分泌物溢出及冲洗泪道无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时用此法扩张泪道,使泪道通畅。

此操作的关键是必须确保探针进入泪囊,否则属禁忌,以免造成假道或泪道出血。

但临床上有个别医生在泪小管阻塞探针不能到达泪囊情况下也下达泪道探针医嘱,要求护士执行。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及防范对策标签:眼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医院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又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眼科护理工作的护理风险也增大,分析眼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对提高护理人员应对能力和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尤为重要,眼的结构精细,即使轻微的损伤都能引起视力减退,甚至视力丧失,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关注病人安全,共创医患双赢的局面,成为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所追求的目标。

1眼科护理风险及其原因分析1.1专科疾病因素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均可引起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视野缩小、对比度降低、暗适应能力下降等症状,术眼敷料包扎患者行动不便,术后由于长时间卧床,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使眼科患者发生跌倒、碰伤等意外事故的危险性增高。

眼科手术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或小儿,护士多为眼科专科护士,对患者全身病情估计不足,解决问题的经验不够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1.2治疗、护理水平不过硬眼科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科学性、技术性,整个操作都要比较轻柔,当护士业务不熟悉,技术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或不能熟练掌握进针深浅度,如球后旁注射等,可导致眼球破裂,眼底出血等。

1.3 护士责任心不强在执行医嘱时有误,没有认真核对医嘱,如:打错针、发错药,发生眼别错误,出现眼部上药差错,如:青光眼病人点错阿托品是严重差错,可能给病人造成严重的损害,手术前没有再次确认病人及眼别,发生术眼错误,后果不堪设想。

1.4 暗室问题暗室是眼科患者接受检查的主要场所,室内光线暗淡,贵重光学仪器多,容易引起碰撞,不仅容易损坏光学仪器,还威胁着患者的人身安全。

曾经有过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暗室内碰伤,导致前臂骨折的事例。

1.5 服药安全问题由于眼科老年患者居多,服药种类也多,在服药过程中易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误吸等安全隐患,有研究表明,54%老年住院患者曾发生过忘记服药,25%患者曾有不能按时服药的现象,28%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曾发生丢失,撒落药物的现象,47%老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曾发生过呛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
发表时间:2019-11-18T15:25:20.3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4期作者:周海艳[导读] 通过患者的表情以及躯体动作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感受,不断地提高,对应急风险的预见性以及应对能力。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三病区 210009
摘要:随着当下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伴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于眼部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不仅仅针对于护理工作技术而言,更多的是对于护理工作的服务理念。

本文主要开展研究眼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

通过也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原因分析,得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采用研究对象,数据收集进行相应的的分析,旨为为提升护士的法律知识,以及自觉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流程,熟练各项专科操作对护患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在突发应急事故时增强应急应对能力。

研究结果为眼科护理操作风险的原因主要为护士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及对法律责任及义务不了解,因此不能够自觉地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的流程,在专科操作过程中也不熟练,对于护患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经常导致不必要的状况发生,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也比较差,因此很容易导致护患矛盾升级。

因此,对于眼科患者实施护理,不仅要全面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更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反馈给患者及家人,让患者及家人做好心理准备,也能够让患者及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这就很好的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很好地遵循了相关的流程制度。

在手术后对于患者要加强护理干预做好指导工作,这样也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研究结论:眼部专科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是护理者需要学习技能的重中之重。

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护理者的素质能力。

而且能够很好地提升应对应急风险的处理能力。

而这种处理能力能够对护患关系的密切有一个很好的防护,防止不必要的情况发生导致升级矛盾。

关键词:眼科护理;服务理念;护患关系;应急能力
一、眼科专科护理操作风险及原因分析
1.1护士缺乏相关法律知识
由于护士在学校期间学到的法律知识比较少,并且缺乏相关的医疗法律知识,因此,新上岗的护士仅仅只是在上岗培训时才接触到一些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法律责任以及相关义务并不了解,因此,缺乏对风险的预见性以及防范能。

比如没有履行告知义务,忽略了患者的知情权,可能引起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2不能自觉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流程
由于新上岗的护士受到当下社会时代的普遍影响,缺乏主动的学习意识,并且自控能力差,缺乏责任心,对于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考试,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进行一些特殊的眼药水以及注射某些药物时,没有认真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素质及实际情况,导致患者发生意外等,这些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3专科操作不熟练
由于眼科护理操作的专业性比较强,一些护士在实习期间接触的少更多的只是看,并不实际动手,因此操作起来并不熟练,临床的经验也不足。

大多数的护士都是在进入科室后才真正的动手实际操作,加上现在的护士普遍的年轻,在专业知识上都很匮乏,工作经验时间不足,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进行串联。

这样容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的状况。

比如球结膜下注射损伤角膜或术后患者注射位置不准确,导致药物进入眼睛内部,在泪道冲洗过程中手法生硬,因此容易造成假道行成。

1.4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由于护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因此不能及时给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核心上岗的护士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分内事,而忽视了患者的知情权与同意权。

不能主动对患者进行沟通的意向。

比如球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前,没有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配合,也没有认真评估患者眼部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患者容易紧张疼痛,因此很容易造成眼部组织损伤或者出血。

在操作完成后,也没有进行效果评价没有告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该怎么做,因此很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状况发生。

1.5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差
由于刚刚上岗的护士在专业知识上不熟练经验不足,当发生了应急事件时,容易惊慌失措,导致场面混乱不堪,不能够灵活处理,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二、防范措施
2.1加强医疗法律知识学习
在护士到岗后,应该对其加强医疗法律的学习,以及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首先要对其进行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及考核,定期组织护理安全教育,可将实际案例,作为教育素材结合具体的资料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避免一股脑的灌输。

2.2严把质量关,培养护士整体素质
护士长应加强核心制度培训考核以及落实可以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让每位新上岗的护士能够认真负责自觉履行相关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将安全责任意识贯穿于整个工作当中,对于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要重点作出警示,提前做好防范。

2.3制定切实可行的专科护理操作流程
要想熟练掌握眼科护理操作,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作为基础,只有熟练的掌握眼球个部位的生理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一步的操作原理更快的掌握要领,使得每项操作都做到稳准狠。

同时,各科室要持续改进各项操作流程,使其在实际运用当中,切实可行,新护士入岗后,应该有资历较深的护士负责带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讲解与解释在操作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充分的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2.4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市场的发展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于疾病的治疗,更多的是沟通理解以及关怀,因此护士不仅仅需要专业的知识功底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市场的发展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于疾病的治疗,更多的是沟通理解以及关怀,使得患者主动进行配合,加强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2.5加强新上岗护士对护理操作风险的预见性和应对能力
为培养新上岗护士对于护理操作风险的应对能力以及预见性首先要培养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严格的按照规章流程进行操作,使得上岗护士在初学时就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要密切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患者的表情以及躯体动作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感受,不断地提高,对应急风险的预见性以及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群.浅谈眼外科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0:181.
[2]高旭芯.浅谈眼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17:31-32.
[3]朱章玲,王晓薇.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216-218+284.
[4]石美琴,席淑新,彭峥嵘,吴沛霞,韩宇,傅瑾.护理措施分类与工作抽样法测量眼科病房护理工作量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5,02:52-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