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1.doc

合集下载

职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职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职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司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兼职、临时人员。

3. 公司将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预防职工的疾病,有效维护职工的健康。

4. 本制度的管理者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

二、体检内容1. 体检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指标检查、血液指标检查、心电图、胸部X光检查等。

2. 体检内容会根据职工的工作性质和注意事项进行适当调整。

3. 体检设备和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合法证书,负责体检的医师必须具备专业资质。

三、体检周期1. 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2. 全职员工每年须接受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3. 特殊岗位员工可能需要按照工作性质的要求有额外的体检要求。

四、体检管理1. 公司将会根据体检报告对职工进行分类管理。

具体体现在每年的绩效考核中。

2. 公司将通过体检报告对职工进行定期的体检辅导。

3. 公司将通过体检报告对特殊情况下的职工进行特殊照顾。

五、体检费用1. 公司将无偿为全职员工提供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2. 特殊岗位员工的体检费用将由公司承担,具体标准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3. 公司将和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为公司员工提供优惠价格的体检。

六、保密条款1. 公司将对职工的体检报告和相关信息进行保密,不得对外泄露。

2. 公司将对职工体检信息进行合理使用,并且不得将体检信息用于不正当用途。

3. 公司将对违反保密条款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七、其他1. 公司将不定期对体检机构进行评估,合格的体检机构可以继续与公司合作,不合格的体检机构将取消与公司的合作资格。

2. 公司将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体检制度的调整和改进。

3. 公司将会通过内部宣传、员工手册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体检制度的宣传和普及。

以上即为公司职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所有员工都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主动接受体检,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员工的健康体检管理规定

员工的健康体检管理规定

员工的健康体检管理规定为了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确保员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体检对象公司所有在册员工,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工。

二、体检频率1. 员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

2. 对于从事高危害、高危险岗位的员工,应根据工作性质增加体检频率。

三、体检项目1.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心电图等。

4. 根据员工年龄、性别和职业特点,可适当增加其他体检项目。

四、体检费用1. 员工的体检费用由公司承担。

2. 对于因个人原因未能参加公司组织的体检,需自行承担相应费用。

五、体检安排1.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协调和通知员工参加体检。

2. 员工需按照人力资源部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体检。

3. 员工因特殊情况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体检,需提前向人力资源部申请,经批准后可自行安排体检时间。

六、体检结果处理1. 体检机构应及时向公司提供体检报告。

2.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和保管员工体检报告。

3. 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公司应给予员工必要的关心和支持,包括建议就医、休息等。

七、保密原则1. 员工体检结果属于个人隐私,公司应严格保密。

2. 未经员工本人同意,公司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员工体检结果。

八、本规定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公司保留对本规定进行修改和调整的权利。

九、实施日期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以上是关于员工健康体检管理的规定,旨在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并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公司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3篇)

公司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3篇)

公司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职工的工作效能,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在职职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劳务派遣员工等。

第三条公司将按照国家和地方关于职业健康体检的规定制定相关细则,并定期进行修订以适应公司的实际情况。

第四条公司将职业健康体检纳入职工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鼓励职工进行健康体检,促进职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

第五条职业健康体检由公司委托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职工可自行选择合作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公司将与合作医疗机构签订协议,保证体检质量和信誉。

第六条公司将为职工支付一定比例的职业健康体检费用,并以发票的形式给予职工报销。

第七条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将由医疗机构向职工个人提供,并将个人体检结果报告进行归档保存,作为职工健康监测和控制的依据。

第八条职业健康体检的具体项目和标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和医疗机构共同制定,以适应不同职业的需要。

第二章职业健康体检的内容和要求第九条职业健康体检的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职业健康咨询等项目。

职工在进行体检前应提前了解体检项目和要求。

第十条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包括但不限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病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职业病健康监护情况等。

第十一条职业健康体检应在医学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体检结果准确可靠,并及时告知职工结果。

第十二条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包括正常和异常两种情况。

对于体检结果异常的职工,公司将提供相应的改善措施和支持。

第十三条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应严格保密,只限职工本人和有关医疗人员知晓,未经职工本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透露。

第十四条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将作为公司职工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据,公司将根据体检结果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健康咨询、健康宣教等。

第三章职业健康体检的管理和实施第十五条公司将按照一定的频次和周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确保职工的健康状况得到定期监测和控制。

公司员工年度体检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年度体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员工的健康管理,提高员工健康水平,预防疾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及外聘人员。

第三条公司将每年组织一次员工年度体检,确保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体检时间及范围第四条员工年度体检时间:每年统一安排在每年的9月至11月。

第五条体检范围:公司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试用期员工及外聘人员)。

第三章体检项目及标准第六条体检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基础检查;2. 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专科检查;3. 妇科、男性科检查(仅限女性和男性);4. 胸部X光、腹部超声、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5. 健康风险评估。

第七条体检标准:1. 体检项目根据员工年龄、性别、岗位等因素,由公司统一安排;2. 体检结果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执行。

第四章体检组织及实施第八条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员工年度体检工作,具体包括:1. 制定体检计划;2. 选择体检机构;3. 安排体检时间;4. 收集体检费用;5. 跟踪了解体检结果。

第九条体检机构:1. 选择具有资质、服务良好的体检机构;2. 体检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持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具备完善的体检设施和设备;(3)具备专业的体检团队。

第十条体检费用:1. 体检费用由公司承担;2. 体检费用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执行。

第五章体检结果处理第十一条体检结果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整理、归档,并通知员工本人。

第十二条体检结果异常者,人力资源部门应跟踪了解其复查及治疗情况。

第十三条公司对体检结果异常的员工,将提供以下帮助:1. 建议员工及时就医;2. 协助员工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3. 提供医疗咨询及健康指导。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员工健康体检管理规定

员工健康体检管理规定

员工健康体检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对员工健康的管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的健康体检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康档案,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健康指导。

第四条企业可以委托医疗机构进行员工的健康检查,也可以设立健康管理中心,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健康体检工作。

第五条员工在体检过程中应当如实填写个人的健康情况,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

第二章健康体检内容第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制定详细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常规体检项目和特殊职业体检项目。

第七条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体温、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等基本检查。

第八条特殊职业体检项目包括对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健康问题进行检查,如噪音工作环境下的听力检查、化工企业的毒物接触检查等。

第九条健康体检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员工,并根据检查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和防护措施。

第十条对于发现有潜在健康风险的员工,企业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调整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等。

第三章健康管理措施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康管理制度,明确健康管理的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第十二条健康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健康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三条健康管理人员应当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和药品,建立健全的急救体系。

第四章各方合作第十六条企业应当与相关的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员工健康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对员工的健康管理义务,如有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小公司员工体检管理制度

小公司员工体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员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正式员工。

第三条公司将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确保员工身体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第二章体检安排第四条体检时间:1. 每年组织一次全面体检,体检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2. 特殊情况或员工个人需求,可另行安排体检。

第五条体检对象:1. 公司全体正式员工;2. 退休员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参与体检。

第六条体检项目:1. 基本体检项目:血压、心率、视力、听力、身高、体重、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胸片、B超(肝、胆、脾、胰、双肾、输尿管、膀胱)、乳腺彩超(女性)、甲状腺彩超(女性)、前列腺彩超(男性)等;2. 妇科检查(女性):妇科常规检查、白带常规、乳腺彩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3. 特殊检查:根据员工个人需求或体检医生建议,进行相关专项检查。

第七条体检经费:1. 体检费用由公司承担;2. 特殊检查费用由员工个人承担。

第三章体检组织实施第八条体检组织:1. 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体检计划,组织实施体检工作;2. 各部门负责人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员工体检的组织工作。

第九条体检地点:1. 体检地点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保交通便利、环境舒适;2. 体检地点应具备完善的体检设施和专业的体检医生。

第十条体检报告:1. 体检结束后,公司将及时将体检报告发放给员工;2. 员工应认真阅读体检报告,如有疑问,可向人力资源部或体检医生咨询。

第四章健康管理第十一条建立员工健康档案:1. 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体检结果、健康状况等信息;2. 健康档案实行保密制度,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查阅。

第十二条健康教育与咨询:1. 公司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健康意识;2. 员工如有健康问题,可向人力资源部或体检医生咨询。

第五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在岗员工体检管理制度

在岗员工体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在岗员工。

第三条体检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第二章体检时间与对象第四条体检时间:1.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时间为每年的第一季度。

2. 对有特殊需求的员工,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临时体检。

第五条体检对象:1. 全体在岗员工。

2. 新员工入职前需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3. 离职员工在离职前一个月内需进行体检。

第三章体检项目与标准第六条体检项目:1. 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常规检查。

2.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胸部X光、B超等生化检查。

3. 乙肝两对半、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筛查。

4. 女员工妇科检查。

5.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第七条体检标准:1. 体检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检查标准的,视为体检合格。

2. 体检结果异常的,需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3. 体检过程中,如发现疑似职业病或传染病,应及时隔离治疗,并上报相关部门。

第四章体检安排与组织第八条体检安排:1. 体检时间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提前通知员工。

2. 体检地点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指定。

3. 体检当天,员工需携带身份证、体检表等材料。

第九条体检组织:1. 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体检工作。

2. 体检过程中,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与体检机构沟通,确保体检顺利进行。

3. 体检结束后,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整理、归档体检资料。

第五章体检费用与报销第十条体检费用:1. 体检费用由单位承担。

2. 如员工因个人原因放弃体检,费用不予报销。

第十一条体检报销:1. 体检结束后,员工需将体检报告提交给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2. 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后,将体检费用报销给员工。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

公司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公司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员工健康管理,提高员工健康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健康体检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公正、公开;2. 定期、全面、系统;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 保障员工身心健康。

第二章体检组织与实施第四条公司设立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健康体检工作。

第六条健康体检办公室负责以下工作:1. 制定健康体检计划,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2. 选择体检机构,签订体检合同;3. 组织员工进行体检,确保体检质量;4. 收集、整理、分析体检数据,建立员工健康档案;5. 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6. 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第七条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员工健康体检,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体检时间和项目。

第八条员工体检项目应包括:1. 内科检查;2. 外科检查;3. 眼科检查;4. 耳鼻喉科检查;5. 口腔科检查;6.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检查;7. 心电图、胸部X光片、彩超等影像学检查;8. 其他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增加的检查项目。

第三章体检费用与报销第九条健康体检费用由公司承担,按照国家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条员工体检费用报销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 员工按照体检计划参加体检,体检费用由公司承担;2. 员工因个人原因未参加体检,其体检费用不予报销;3. 体检费用报销需提供相关凭证。

第四章健康管理与促进第十一条公司建立健全员工健康档案,定期分析体检数据,对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管理。

第十二条公司对体检中发现的高危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疾病风险。

第十三条公司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员工健康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健康体检管理制度1漣水嘉瑭制衣有限公司員工健康檢查管理制度1、目的為了預防和早期發現職業禁忌病症和職業病患者,保障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健康,讓公司和員工及時瞭解員工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時做出相應的治療,特制訂本規定。

2、適用範圍本制度適用於漣水嘉瑭制衣全體員工。

3、權責人資部負責組織、安排員工年度體檢,管理員工體檢結果並反饋給生輔室做相應處理。

人資部負責安排新員工入職體檢,並把體檢結果作為是否符合本廠健康要求標準之依歸,體檢報告須隨員工人事資料妥善歸檔保存。

4、具體規定4.1體檢時間4.1.1年度體檢:每年5月份體檢一次。

4.1.2入職體檢:正式上班前一天完成體檢。

4.2體檢專案:(檢查項目)4.2.1肝功能五項4.2.2胸透4.2.3內科、五官科。

4.3體檢費用4.3.1員工年度體檢費用由公司與合作體檢醫院核對後支付。

4.3.2員工入職體檢費用由員工本人承擔,入職滿3個月後公司給予報銷。

4.3.3員工自行增加體檢項目的,產生的體檢費用由員工本人承擔。

4.3.4 員工注射疫苗的,產生的費用由員工本人承擔。

4.4體檢流程4.4.1年度體檢由人資部確定體檢時間,統一安排員工在指定的地點進行體檢。

4.4.2入職體檢由人資部開出《體檢檢查單》,填上體檢員工的基本資料,蓋人力資源騎縫章。

新員工持人力資源部開具的體檢單自行到公司指定醫院體檢。

4.5體檢結果的處理4.5.1人資部對員工體檢結果進行整理,保密並保存員工體檢結果。

4.5.2人資部在取得醫院體檢報告一周內,將體檢報告發給員工本人。

4.5.3生輔室給攜帶傳染病的員工講解清楚其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並提醒其及時進行治療。

必要時請體檢醫院到公司進行健康知識的講座培訓。

4.5.4對沒有乙肝抗體的員工,人資部要求員工及時注射乙肝疫苗。

4.6體檢人員資格認定4.6.1員工年度健康檢查:該年度入職人員不納入,以入廠工作年資超過五個月以上員工為服務對象。

4.6.2員工入職建康檢查:全廠職工入職時均須辦理。

5、本規定最終解釋權歸人資部,此前與本規定相衝突者,均以本規定為准。

6、本制度自發佈之日起正式生效執行。

7、相關附件附件1:《體檢檢查單》01-05员工奖惩管理制度1员工奖惩管理制度01-05 B/0版1目的1.1使对员工的奖惩成为激励机制的有效组成部分;1.2确保对员工奖惩的公正性和合理性;1.3规范员工奖惩的操作程序;1.4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2主要职责和权限2.1总经理:负责员工奖惩的批准;2.2副总经理:负责员工奖惩的审核;2.3行政部:负责员工奖惩的审核,必要时做适当的事实调查,提供决策建议,并对奖惩效果进行调查和评价;2.4各部门主管:提出奖惩建议,并执行奖惩决议;2.5财务部:执行经济奖惩核算;3内容3.1奖惩原则3.1.1所有的奖惩均应以激励为原则,即通过处罚使过错者改正错误,对其他员工有所警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通过奖励来鼓励员工再接再厉,使其更努力工作,并为其他员工树立榜样;3.1.2受到处罚的员工并不代表其不称职,受到奖励的员工也不代表其完美无缺,而只是他们在某一方面有差错或有贡献。

3.1.3奖励和处罚都会有负面影响,各级管理者在建议和执行奖惩措施时应充分做好相应的思想工作。

3.1.4各级管理者不得将职位的升迁看作奖励,避免向接受奖励者作出不当承诺。

3.1.5当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超过公司期望的成绩时应予以奖励,对工作团队中表现最优秀的员工应适时予以奖励;3.1.6当员工在非本职工作上为公司作出显著成绩时应予以奖励,包括降低成本、为公司赢得信誉、检举违法违规失职行为以及损害公司利益者等;3.1.7当员工违反国家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工作调配和损害公司利益时应予以惩处;3.1.8在工作中出现失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泄露公司商业和技术机密者应予以惩处;3.1.9当员工违反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原则时应予以惩处。

3.2奖励3.2.1奖励分为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2类,经济奖励包括一次性奖金和薪酬增长,精神奖励包括通报表扬、通报嘉奖、先进评选。

3.2.2.1评选先进个人的条件a.在日常工作中遵纪守法,兢兢业业,脚踏实地;b.能够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操作,工作中没有较大的失误;c.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d.由较强的服务意识,为其他岗位员工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持;e.在某些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可以破格当选为先进个人;f.副部长级别以上员工不参加先进个人评选。

3.2.3先进个人的评选在每年年底进行,由行政部组织,各部门推荐,企管会最后审定。

3.2.4当选的先进个人将颁发奖状,并在公司年终总结会议上颁奖,届时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奖励。

3.3处罚3.3.1处罚分为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2类,行政处罚分为行政警告、记小过、记大过、辞退,经济处罚作为辅助处罚措施与行政处罚一同执行。

3.3.2职,则可一次性全部扣除。

3.3.3二次行政警告升级为一次记小过,二次记小过升级为一次计大过,二次大过升级为辞退;3.3.4经济处罚可单独执行,适用于不足以进行形成行政处分或未明文规定的轻微过失,处罚额度视事件的危害程度,在20~500元之间,由主管人员确定,总经理最终批准。

3.4下列行为被视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将被辞退:3.4.1触犯国家法律法规;3.4.2泄露公司商业和技术机密;3.4.3通过职务便利为其他组织谋求利益;3.4.4通过职务便利通过其他组织为其个人谋求利益;3.4.5通过欺骗、作假等手段牟取个人利益;3.4.6从事各类有损公司形象的活动者;3.4.7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恶劣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20000元以上);3.4.8故意侵占或破坏公司财物者;3.4.9服务态度恶劣,与客户争吵,影响公司声誉;3.4.10欺诈、蒙骗客户者;3.4.11散播不利于公司的谣言或挑拨劳资双方感情者;3.4.12煽动其他员工偷工懈怠,干扰公司正常工作者;3.4.13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打击报复或包庇行为;3.4.14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威胁领导和同事,给正常工作带来严重危害者;3.4.15对同事实施骚扰而不知悔改者,包括侵犯性语言、污秽的语言、不恰当的评论、姿态、身体接触或在工作场所构成威胁或侵犯气氛的行为;3.4.16工作时间喝酒(招待客户除外)、睡觉、消极怠工行为;3.4.17因工作调动,不服从分配和调动者,三天内不办移交,六天内不到新岗位工作者;3.4.18伪造本人身份证、学历、经历、健康等的证明或隐瞒真实情况的;3.4.19连续旷工3天以上,一年累计旷工4天;3.4.20一年中被二次记大过者;3.5有下列行为者将被处以记大过处分:3.5.1对下属考核明显不公正并造成严重后果的;3.5.2在工作时间擅离职守;3.5.3外出工作未办理外出手续擅自离开公司者;3.5.4携带危险或违禁物品进入工作场所者;3.5.5野蛮作业,在公司内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者;3.5.6虚报工作成绩或领先伪造工作记录者;3.5.7遗失公司重要文件和物品者;3.5.8违反安全规定,引起安全隐患者;3.5.9工作失职或未完成工作任务,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者(5000元以上);3.5.10主管包庇职员舞弊,弄虚作假;3.5.11从事第二职业,影响本职工作或给公司带来技术及经济损害,经批评教育,在一个月内仍不改正者;3.5.12工作不力,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拒绝完成,屡教不改者;3.5.13遇非常事故,故意回避逃离者;3.5.14连续旷工二天者。

3.6有下列行为者将被处以记小过处分:3.6.1长时间占用电话作私人用途的;3.6.2员工之间相互攻击、推诿、扯皮,造成工作延误者;3.6.3发现了问题但不及时处理又隐瞒不报;3.6.4工作时间内串岗聊天;3.6.5对下属考核不公正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3.6.6违反公司其它规定,给客户带来损失或损害公司声誉好形象者;3.7有下列行为者将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3.7.1代他人打卡考勤和帮他人打卡考勤;3.7.2累计三次违反各类设备和工艺操作规程的行为;3.7.3累计三次违反各项业务流程(紧急情况除外);3.7.4违反重要的和关键的操作流程的行为(紧急情况除外);3.7.5累计三次违反公司安全文明礼仪规范的行为;3.7.6累计三次违反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的行为(紧急情况除外);3.7.7不服从上级合理安排、指示的行为。

3.8各级主管人员在作出临时性的规定时,应以Email或书面的形式传达到相关人员,若执行临时性规定者未提出异议而按照要求执行,主管人员可依此作为处罚依据提出处罚要求;3.9部门主管若未按照上述要求采取奖惩措施,其自身将受到处罚。

3.10奖惩审批流程01-35奖励通知单01-34处罚通知单3.10.1各部门在要求奖惩时应填写《奖励通知单》和《处罚通知单》,在事实确凿的情况下,可直接由行政部出行政公告执行奖励和处罚;3.10.2职能部门在提请经济奖励和处罚措施时应明确相关人员的奖惩金额;3.10.3奖惩建议应表明行政奖励和处罚形式。

4本制度修订后从2009年10月1日起执行。

供给(S6),建筑行业需求(S7),建筑行业竞争(S8),土地开发价格(S9),税收政策(S10);2.2 主要影响因素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关系分析综上所述,工程项目造价(S0)的各主要影响因素有的相互影响、有的又相互制约;并且有的是直接影响,有的又是间接影响,各影响因素有的又相互关联递进。

如工程项目造价主要影响因素里的人工成本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等众多因素影响;又如国内生产总值受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因素影响等等。

通过向相关的专家和教授进行咨询和调研,综合分析得知这些要素的相互影响关系(包括直接和间接影响)如下:建筑材料价格(S1)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人工费用(S2)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机械设备费用(S3)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国家建筑、信贷等政策(S4)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国内生产总值(S5)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建筑行业供给(S6)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建筑行业竞争;建筑行业需求(S7)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建筑行业竞争(S8)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建筑行业供给;土地开发价格(S9)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税收政策(S10)影响:工程项目造价,建筑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国家建筑、信贷等政策,国内生产总值,建筑行业供给,建筑行业竞争,土地开发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