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老中医:幽门螺杆菌是胃癌最大的祸根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最大的祸根一、幽门螺杆菌是中国胃癌最大的祸根我国胃癌的发病数在全球占44%,死亡数占50%,全球每年大约有100多万的新发胃癌患者,其中约有50万都在中国。
由此可见,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
关于诱发胃癌的因素,目前已知的主要包括遗传因素(携带特定的基因突变)、感染因素(携带幽门螺旋杆菌)、饮食因素(过量摄入高盐、烟熏食物,缺少蔬菜水果)和习惯因素(喝酒、抽烟、缺乏运动等)。
在这些因素中,最大的外因就是幽门螺杆菌。
据估计,我国有50%以上的人都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总数超过了7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也是导致我国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柳叶刀子刊上发布过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胃癌研究,该研究使用我国嘉道理生物库的样本,并进行长达10年的随访,发现非贲门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94.4%,贲门癌为92.2%,普通人群为75.6%。
这项研究表明,不管是贲门癌还是非贲门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是我国人群患胃癌的巨大风险。
我国大约80%的非贲门胃癌以及60%以上的贲门癌,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在胃窦、幽门等位置的胃粘膜上,在繁殖生长的时候会产生毒素,对胃黏膜直接造成伤害,还会激发人体免疫炎症反应,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引起胃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
而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发展至胃癌,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二、2种食物或加速胃癌进展,少吃为好胃癌的发生和饮食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长期摄入下面几种食物可能会加速胃癌的发展,最好要少吃。
1、烧烤如果长期大量吃烧烤可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科的副主任雷敏提到,肉类在经过高温烘烤后,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容易变性,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苯并芘、杂环胺等,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诱发胃癌的发生。
2、腌制食物在腌制食物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产生,硝酸盐进入胃部后会形成亚硝胺,亚硝胺类物质属于致癌物质。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要点一、概述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的总体策略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
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
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
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二)体征一般胃癌尤其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的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是体检可获得的唯一体征。
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的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的可能。
③胃肠梗阻的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
有关癌症的这些问题,你都知道答案吗邓春燕

有关癌症的这些问题,你都知道答案吗邓春燕发布时间:2023-07-06T04:41:05.6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邓春燕[导读]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癌症是指由于某些基因突变或异常,使细胞失去对生长和分化的正常调控,从而发展为具有恶性特征的肿瘤。
癌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癌症死亡。
以下是癌症相关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癌症和预防癌症。
一、癌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癌症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遗传突变和环境因素。
遗传突变可能是个人先天存在的缺陷,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
而环境因素包括吸烟、饮食、暴露于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
此外,慢性感染和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在癌症发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导致细胞分裂变得不可控,从而导致细胞分裂失控,产生了癌细胞。
癌细胞是一种非常狡猾的细胞,它们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从而阻止正常细胞生长。
二、常见的癌症有哪些?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烟草和酒精导致的。
在美国,大约有90%的男性和70%的女性患有癌症。
全球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90万人,而其中将近一半的患者是在50岁及以上。
从地域上来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癌症负担国家,每年约有近300万人患上癌症,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5%以上。
在国内,肺癌、乳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的四大主要恶性肿瘤。
三、不同类型的癌症有什么不同特点?与其他类型的疾病相比,癌症有许多不同之处,并且不同癌症均有自身特点,例如:乳腺癌比肺癌更容易发生转移;胃癌和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症;胃癌和肝癌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还有些癌症发展速度极快,在发现后立即治疗,也往往难以逆转,如胰腺癌。
四、如何发现癌症?癌症早期往往缺乏典型症状表现,因此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部分患者也会因此丧失手术根治机会。
中国癌症发病率世界第一

中国癌症发病率世界第一提起癌症,我们总是莫名的恐慌。
不仅仅是因为癌症的疼痛难忍,而且还是因为癌症患者逐步侵袭到我们的身边人。
癌症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我们对于癌症却是束手无策。
但是数据表明,我国癌症发病率世界第一。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吧!每分钟就有8人确诊患癌半个世纪前国人对癌症还很陌生,而如今癌症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
2015年癌症死亡人数高达281.4万,新发病例429.2万,每分钟就有8人确诊患癌。
按中国人均寿命74岁计算,国人一生中患癌率达22%。
其中肺癌、胃癌、肝癌、与食管癌最为常见,占全国癌症病例的57%。
地域不同,癌症分布也不同河南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区由于长期吃过快过粗过烫过咸的食物,导致食管黏膜受损,易发食管癌。
沿海地区由于易感染病毒性肝炎,且潮湿炎热的气候又利于黄曲霉素滋生,易发肝癌。
辽宁山东甘肃江苏福建地区则因长期食用熏烤盐腌类食品,易发胃癌。
为什么癌症的病发率这么高各类癌症轮番登场,不断挑动国人神经。
癌症发病率呈井喷之势,和我国控烟不力有很大关系。
肺癌在所有癌症中发病率最高,而10个死于肺癌的人9个是烟民,7.4亿国人深受二手烟危害!香烟中的70多种致癌物除了引发肺癌,还可诱发喉癌口腔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
西方国家60年代就开始控烟,抗癌效果显著,而我国由于烟草业政企合一,控烟成效总是令人一声叹息!除控烟不力,各类污染也难逃其咎。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各种有害微尘也和肺癌肆虐有脱不开的关系。
此外,我国土壤污染范围高达40%,主要污染物无机砷可导致皮肤癌、膀胱癌及肾癌的高发。
而农村地区的胃癌和肝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又和食品及水污染脱不开干系。
现代化的生活也助长了各种癌变。
久坐少动会使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增加结直肠癌患病风险。
现代人的作息紊乱又会引发内分泌失调,使机体产生过多自由基,容易引发淋巴癌。
大城市乳腺癌高发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低哺乳率,尤其产后不哺乳,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增加癌变几率。
一例胃癌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治疗经过
2023.3.6 患者气促胸闷不适明显缓解,血氧较前 明显改善(鼻导管吸氧,氧流量 5L/min,SPO2:94~96%), WBC:6.2*10^9/L, 无 发 热 , 心 律 齐 : 波动在100次/分。
2023.3.12 患者SPO2:95%~96%,呼吸频率20~22次/分, 遵医嘱停止氧气吸入后患者SPO2:94~95%, 继续给予雾化、拍背咳痰、监测血糖等处理,患 者恶心呕吐症状缓解。
治疗经过
2023.3.2 患者术后第一天,T38.3℃,SPO2下降(85%-91%),心率快,115--130次/分,自觉咽部有痰,痰 难以咳出,稍感气促不适,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呼吸浅快,血气分析:酸碱度:7.387;二 氧化碳分压:35.5mmHg;氧分压:58.5↓ mmHg ;D-二聚体:8.52 ↑ ug/ml。降钙素原 7.76ng/ml↑,考虑:I型呼吸衰竭 床旁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速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非特异性T波异常;异常心律心电图。 处理:呼吸内科急会诊,升级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雾化Tid,机械排痰、拍背咳痰。
2023.3.10 予 拔 除 尿 管 , 患 者 C-反应蛋白61.2mg/L , 白 蛋 白 31.6g/L,呼吸频率较前稍稳定,SPO2:96%,炎性指标 下降,肛门开始排便排气,白蛋白:30.5g/L,患者出现 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胆汁样液体,遵医嘱予盐酸甲氧 氯普胺10mg静脉注射Bid,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3-12
7.8
7:00
11.5 11.5 11.0 10.4 7.5 11.7 10.4 8.4 9.3 10.0 9.0
术后血糖值(mmol/L)
11:00
15:00
2023中国最新癌症报告统计

2023 中国最新癌症报告统计简介癌症是一种以异常细胞的不受限制增长和侵袭其他组织为特征的疾病。
每年,数百万人死于癌症,这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大挑战。
本文将提供2023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的统计数据,包括各种癌症类型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一些预防措施。
癌症概述癌症是一组疾病,其中异常细胞在身体中快速增长,形成肿瘤。
在早期阶段,癌症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体验到疼痛、疲劳、体重下降等症状。
癌症可以发生在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包括肺部、乳房、结肠和直肠、前列腺、胃等。
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统计数据根据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以下是一些关键统计数据:1. 癌症发病率在2023年,中国全国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以下是一些常见癌症类型的发病率统计数据:•肺癌:发病率最高,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30%。
•胃癌:发病率排名第二,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15%。
•肝癌:发病率排名第三,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10%。
•结肠和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8%。
•乳腺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2. 癌症死亡率癌症死亡率是评估癌症对人类生命的威胁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癌症类型的死亡率统计数据:•肺癌:死亡率最高,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35%。
•胃癌:死亡率排名第二,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15%。
•肝癌:死亡率排名第三,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12%。
•结肠和直肠癌:死亡率相对较高,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10%。
•乳腺癌:在女性中死亡率较高。
3. 癌症预防措施尽管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预防措施:•吸烟和二手烟暴露:避免吸烟和尽量避免二手烟暴露可以降低肺癌、口腔癌等癌症的风险。
•饮食健康: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胃癌、结肠和直肠癌的风险。
•运动和体重管理: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乳腺癌和结肠癌。
胃癌的发生原来身体早有信号,出现一个就要提高警惕啦,具体指哪些信号呢?

胃癌的发生原来身体早有信号,出现一个就要提高警惕啦,具体指哪些信号呢?展开全文我国胃病患者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达42%,人体的胃脏是最多病的脏器,胃胀,胃酸,打嗝,反酸,胃疼…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胃病最可怕的疾病。
而我国每年新发胃癌近50万人,占全球的一半,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
胃癌多是“拖”出来的,一旦饭后有4种迹象,别迟疑,赶快就医!1、饭后腹胀异常上腹部不适也是胃癌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后有饱胀感,甚至在只吃了少量的食物后,你也会感到异常的饱。
经常反复发作,但持续时间并不长,症状也不是很剧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因此被忽视。
2、消化不良胃癌导致最早出现的腹部症状包括胃灼热和消化不良。
胃灼热,一种胸部和上腹部的烧灼感,是因为胃酸回流到食道,就会引起灼烧,出现常说的“烧心”症状。
而胃里长有肿瘤,因此会导致胃里食物分解不当,进而导致打嗝和消化不良的其他症状。
3、恶心呕吐在胃癌早期时,患者就会出现在吃进东西后恶心呕吐等感觉,由于这种症状跟其他胃病相似,因此要综合来判断。
一般来说,恶心常常是胃癌引起消化道梗阻所致,随着时间延长以及病情的加重,患者会由恶心、呕吐慢慢演变成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等异常,这时就一定不能耽搁,抓紧就医才好。
4、出现黑便食物在经过消化吸收后,排出体外,这时我们可以看便便的颜色来判断病情。
一般来讲,出现黑便时,往往提示肿瘤已是中晚期,胃癌也是如此。
因为胃癌会导致消化道或者小肠出血,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就会使患者粪便呈现黑色。
医生提醒:4种食物是胃癌“祸根”,饭桌上常有!食物一:好吃的麻辣烫麻辣烫作为现在一种特色饮食,深受年轻男女的喜爱。
好吃的麻辣烫以麻、辣、烫为特点,这些特点能充分刺激人的食欲,但对肠胃的刺激也不小。
经常吃麻辣烫,反复刺激胃粘膜,会让胃粘膜产生炎症反应,如果让你的胃粘膜常年处在一个炎症—修复—炎症—修复的过程中,势必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这些人容易患上胃癌

这些人容易患上胃癌,你知道吗?胃癌已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
相比欧美人,中国人的胃受伤几率更高,更易被胃癌盯上。
携康长荣出国就医的专家提醒:胃癌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早期发现、早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90%。
1.胃癌是否有人种、地域、年龄等差异?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中国新增胃癌病例为40.5万人,占世界新增病例的42.5%。
事实上,胃癌的人种、地域差异较明显。
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中国、日本、韩国3个国家的胃癌总人数约占全球的70%左右。
这与该地区的人种遗传性,饮食中烧烤、腌制类食物吃得较多,吸烟率高等因素有关。
具体到大陆地区,胃癌也更“青睐”偏好高盐饮食的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或相对贫困地区的人群,如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甘肃、内蒙、东北三省等地。
从年龄上看,胃癌的平均发病年龄为五十八九岁,但患者从几岁到90多岁都有。
我碰到的最小的胃癌患者年仅9岁,具体病因不详。
近10年,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处于总体平稳、略有上升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发病率增速较快,高于全国水平,且绝大多数属于弥漫型胃癌,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2.胃癌有癌前病变吗?胃癌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是患胃癌的高危因素。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多阶段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胃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少数可能会有黑便或呕血。
而一旦症状较明显,往往说明胃癌已进入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逐渐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浮肿,可出现持续性上腹痛,有呕血及黑便等。
3.哪些是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如何早期发现?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 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震惊!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4月20日,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在北京正式召开。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许多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中晚期的胃癌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
而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
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要做规律的筛查,以免延误诊治。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我国专家学者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肠道肿瘤患者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存在胃肠道肿瘤其它高危因素等。
此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胃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其中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携带者一生中有80%的概率发生遗传性浸润性胃癌。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4月·长沙)》及《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对我国早期胃癌筛查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总结如下:
1. 血清学筛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被称为"血清学活检"。
当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血清PGⅠ和(或)PGR(PGⅠ与PGⅡ比值)水平降低。
一般以"PGⅠ≤70 μg/L 且PGR≤3"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临界值。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目前常用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但上述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均低于40%,因此目前主要通过几项指标的组合进行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3)其他方法:
此外,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等也是常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血清G-17水平的升高可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血清G-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Hp的血清学检测常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此外,C13、C14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Hp检测试验。
2. 内镜筛查
(1)胃镜筛查:
胃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目前在早期内镜的基础上亦衍生出了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特殊内镜检查技术,从而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并提供更加丰富的病理学信息。
但是胃镜检查依赖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且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痛苦,患者接受度较差,即便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尚未能实现用内镜进行大规模胃癌筛查。
因此,首先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更为可行的筛查策略。
(2)无痛内镜筛查:
无痛的胶囊内镜可减轻患者检查的不适,但其主要适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存在较大的漏诊率。
近年来,有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磁控胶囊内镜出现,但都缺乏临床验证数据。
综上所述,据国外经验,胃癌早期及癌前病变的筛查对于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卫生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国民胃癌预防及早期筛查的意识,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筛查及医治措施,从而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