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目的:对部品和产品性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特性加以控制。
以确保符合政府法规和企业对于产品安全、尺寸、性能的要求。
2.适用范围:本企业的产品与过程,之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过程。
3.参考文件:3.1《文件管理程序》。
3.2《产品设计开发管理程序》。
3.3《生产过程管理程序》。
3.4《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3.5《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3.6《产品检验和试验管理程序》。
4.权责:4.1文件签核的拟稿栏:研发部,审核,研发部主管,核准:研发部上二级主管。
4.2研发部负责新产品设计时间的特殊特性的确定与标识。
4.3生产工程部负责制造过程的特殊特性的确定与标识。
5.定义:5」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法律法规要求、公司确定的产品和过程的特性,对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6.程序内容:6.1特殊特性分为以下两类:6.1.1安全特性:国家法律法令强制规定的关于产品及过程中会严重危险人身安全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如易燃,噪声无线电干扰、漏电、高压等。
6.1.2特殊特性: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指非安全性/符合性)如外观、尺寸、配合、功能、可靠性等。
6.2特殊特性的确定:6.2.1安全特性的确定:根据产品的质量、技术要求,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例如安全元气件、PT、电源线、开关、保险丝等。
6.2.2特殊特性的确定:6.221如顾客指定,则按顾客的要求确定。
6.222参考法律法规要求或行业规范。
6.223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的关键特性,如关键部品控制清单、关键过程列表和关键特性(KPC)清单等等,也包括部品的设计图纸的关键尺寸(也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必检尺寸和IQC进料检验的必检尺寸)和产品的关键技Jit参数(也是生产过程中必须100%检验的技Jlt参数)等等。
6.224特性的标识:6.224.1特性的标识符号:6.224.1.1客指定,按顾客的要求标识。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功能的特性,其管理对于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特殊特性的管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二、定义和分类1. 特殊特性: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功能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环境要求等。
2. 分类:根据特殊特性的性质和管理要求,将特殊特性分为技术特性、安全特性和环境特性三类。
三、技术特性管理1. 技术要求的明确:对于产品或服务中的技术特性,需明确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性能指标、功能要求、测试标准等。
2. 技术评估和验证: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对技术特性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其满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3. 技术文档的管理:对于涉及技术特性的文档,需进行版本控制、审批流程管理,确保技术文档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四、安全特性管理1. 安全要求的明确:对于产品或服务中的安全特性,需明确具体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性能、安全控制措施等。
2. 安全风险评估:在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3.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对于涉及安全特性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其对安全特性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五、环境特性管理1. 环境要求的明确:对于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特性,需明确具体的环境要求,包括环境适应性、环境保护要求等。
2. 环境影响评估:在设计和开发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定潜在的环境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3. 环境监测和改进:对于涉及环境特性的产品或服务,进行环境监测和改进,确保其符合环境要求,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管理要求1. 责任与授权:明确特殊特性管理的责任和授权,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 流程和程序:建立特殊特性管理的流程和程序,包括技术评估流程、安全风险评估流程、环境影响评估流程等。
3. 监督和审核:对特殊特性管理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和目的特殊特性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殊属性或特殊要求的特性。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旨在规范特殊特性的识别、记录、评估、控制和监控过程,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术语和定义1. 特殊特性: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殊属性或特殊要求的特性,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特性、工艺特性、功能特性等。
2. 特殊特性管理:指对特殊特性进行识别、记录、评估、控制和监控的过程。
三、特殊特性管理流程1. 特殊特性识别:a.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要求,识别可能存在的特殊特性。
b. 将特殊特性与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要求进行关联,确保特殊特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特殊特性记录:a. 将识别到的特殊特性记录在特殊特性管理系统中,包括特性的描述、要求、相关文件等。
b. 确保特殊特性的记录准确、完整且易于查找。
3. 特殊特性评估:a. 对特殊特性进行评估,包括特性的可行性、风险和影响分析等。
b.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和要求。
4. 特殊特性控制:a. 制定特殊特性的控制计划,包括特殊特性的检验、测试、验证等控制活动。
b. 确保特殊特性的控制活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5. 特殊特性监控:a. 对特殊特性的控制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特殊特性的稳定性和符合性。
b. 定期进行特殊特性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四、特殊特性管理的要求1. 识别和记录特殊特性的过程应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或错误。
2. 特殊特性的评估应综合考虑可行性、风险和影响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特殊特性的稳定性和符合性。
4. 特殊特性的监控和评估应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进行管理评审和改进。
5. 特殊特性管理过程中的记录和文件应妥善保存,确保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
五、特殊特性管理的责任和权限1. 特殊特性管理的责任应明确分配给相关部门或个人,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能力和资源。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1目的为使在公司内部更好的识别、确定顾客的和公司定义的特殊特性要求,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顾客要求得到满足。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到产品特殊特性、关键/特殊过程的产品的质量控制。
3定义特殊特性:可能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或法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其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特殊特性分为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
3.1产品特殊特性:在图纸或其他的工程技术资料上所描述的零部件或总成的特点与性能。
如尺寸、材质、外观、性能等特性。
3.2过程特殊特性: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如温度、电压、电流、粘度等),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其变差必须被控制在一定的目标值范围内以确保关键产品特性的变差保持在其目标值之内。
3.3关键过程是指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损失的工序。
3.4特殊过程是指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测量和监控加以验证的工序,该工序的产品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其不合格特性才能暴露出来。
例如:钎焊、焊接、清洗、涂装、制管等过程。
4职责技术部负责:a)产品特殊特性、关键/特殊过程的识别、确定;b)负责编制关键/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c)根据需要编制关键/特殊过程检验指导回d)负责组织对其确认或再确认。
4.1APQP小组参与产品特殊特性的识别、确定。
4.2质量管理部负责关键/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5工作流程及内容《记录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工装管理规定》《设备管理规定》《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控制程序》7质量记录8。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精选全文完整版

5.1 特殊特性的制定
5.1.1 在项目开发或合同评审时市场部负责查明、确认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并反馈给技术质量部。
5.2.2 在先期质量策划时,技术质量部组织各相关部门(项目小组成员)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顾客要求、产品性能要求等确定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编制《初始/正式特殊特性清单》,然后根据特殊特性清单及其他相关文件制定《过程流程图》。
5.2 特殊特性的分类、内容及标识
5.2.1 本公司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又可统称为特殊特性。其可等同于顾客要求的特殊特性标识。如顾客无特殊要求,则在公司内部均采用统一的标识。如顾客有特殊要求时,由技术质量部在向顾客提交相关带有特殊特性的文件时,则必须转化为顾客的标识后再提交。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1.目的
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和控制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以保证品的质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控制。
3.定义
3.1 特殊特性: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或过程参数,其影响到安全性或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影响到产品的配合和功能以及后续生产过程,或者是由顾客要求的,在验证活动中要求特别关注的特性。根据其影响的不同,又分为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
3.6 过程特性:指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亦称过程参数。可加修饰语,如关键过程特性、重要过程特性。
4.职责
4.1 技术部:负责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在相关的文件中进行标明。
4.2 相关部门:参与特殊特性的选定并对自己所管辖范围内出现的特殊特性进行管理。
4.3 市场部:查明顾客所有的特殊特性,并向公司内传递。
3.2 非特殊特性:有合理的预计变差,且不大可能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及配合/功能的产品或过程参数。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引言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者服务中具有特定属性、特殊要求或者特殊功能的特性。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性能,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定义1. 特殊特性:指产品或者服务中具有特定属性、特殊要求或者特殊功能的特性。
2. 特殊特性管理:指对特殊特性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特性识别、特性评估、特性控制和特性验证等过程。
三、特殊特性管理流程1. 特性识别特性识别是指对产品或者服务中的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和记录。
具体步骤如下:(1)采集产品或者服务的相关信息,包括设计要求、客户需求等。
(2)识别产品或者服务中可能存在的特殊特性。
(3)记录特殊特性的具体要求和相关信息。
2. 特性评估特性评估是指对特殊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影响和重要性。
具体步骤如下:(1)对特殊特性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2)评估特殊特性的重要性,确定其对产品或者服务质量和性能的影响程度。
(3)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计划,包括特性控制和特性验证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3. 特性控制特性控制是指对特殊特性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1)制定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工艺控制、设备控制、人员培训等。
(2)实施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确保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3)监控特殊特性的变化和趋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特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 特性验证特性验证是指对特殊特性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1)制定特殊特性的验证计划,包括验证方法、验证标准等。
(2)进行特殊特性的验证,比对实测结果和规定要求,确认特性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记录特性验证的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和存档。
四、特殊特性管理的要求1. 严格按照特殊特性管理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2. 针对不同的特殊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确保特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特殊特性与特殊过程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与特殊过程管理规定特殊特性与特殊过程管理规定1. 引言本旨在制定特殊特性与特殊过程管理规定,以确保在有特殊特性与特殊过程的项目中能正常运作并达到预期目标。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涉及特殊特性与特殊过程的项目。
2. 定义与术语2.1 特殊特性:指项目中独特且与众不同的特性,通常需要特定的技术或工艺来实现。
2.2 特殊过程:指项目中需要独特的流程或操作来完成的过程。
2.3 项目团队:指责任人、项目经理、技术专家等组成的项目执行人员团队。
3. 特殊特性管理流程3.1 特殊特性鉴定3.1.1 项目团队在项目启动阶段应识别和鉴定特殊特性,并明确其对项目目标的重要性。
3.1.2 鉴定特殊特性时,项目团队应考虑项目的技术要求、风险因素、需求以及法规要求等因素。
3.1.3 鉴定结果应记录在特殊特性鉴定报告中。
3.2 特殊特性计划3.2.1 根据特殊特性鉴定报告,项目团队应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计划,明确特殊特性的具体要求和管理措施。
3.2.2 特殊特性管理计划应包括特殊特性的实施时间、实施方式、负责人及相关资源需求等信息。
3.2.3 特殊特性管理计划应经项目经理审核并获得相关方的批准。
3.3 特殊特性实施3.3.1 特殊特性的实施应按照特殊特性管理计划进行,确保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3.2 特殊特性实施过程中应进行记录及验证,以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实施。
3.3.3 如果特殊特性的实施发生偏差或问题,项目团队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报告给项目经理。
4. 特殊过程管理流程4.1 特殊过程鉴定4.1.1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团队应识别和鉴定特殊过程,并明确其对项目目标的重要性。
4.1.2 鉴定特殊过程时,项目团队应考虑流程的复杂性、难度、风险因素以及组织资源等因素。
4.1.3 鉴定结果应记录在特殊过程鉴定报告中。
4.2 特殊过程计划4.2.1 根据特殊过程鉴定报告,项目团队应制定特殊过程管理计划,明确特殊过程的具体要求和管理措施。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是指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对特殊特性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特殊特性是指对产品性能、质量、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特性,需要特别注意和管理。
遵循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一、特殊特性的定义和分类1.1 特殊特性的定义:特殊特性是指对产品性能、质量、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的特性,需要特别注意和管理。
特殊特性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关键尺寸、关键工艺、关键材料等。
1.2 特殊特性的分类:特殊特性可以根据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和管理难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一般特性等。
二、特殊特性管理的流程和要求2.1 特殊特性管理流程:特殊特性管理包括特性识别、特性评估、特性控制、特性验证等环节,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流程和文件记录。
2.2 特殊特性管理要求:特殊特性管理要求对特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控制,确保特性符合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
三、特殊特性管理的工具和方法3.1 特殊特性管理工具:特殊特性管理可以借助质量功能展开(QFD)、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统计过程控制(SPC)等工具进行分析和控制。
3.2 特殊特性管理方法:特殊特性管理方法包括建立特性管理手册、开展特性培训、制定特性控制计划等,以确保特性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四、特殊特性管理的重要性和效益4.1 重要性:特殊特性管理是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2 效益:通过严格遵循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产品缺陷和客户投诉,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特殊特性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5.1 持续改进:特殊特性管理需要不断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5.2 优化:特殊特性管理可以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管 PM √
人事 HR √
资讯 MIS √
资材 MA √
文 制 (修) 订日期 修
件 订
修 内
订 容
记
录 页 码 版本号
核
准
审
查
修
订
标 题
笑嘻嘻思想
编
号
ED-3-04 A/0 2 2理办 法
页
码
`发 布 日 期
1.目的: 增强产品安全性,功能性和配合性以及产品质量责任的认识,识别产品和过程中的关键特性和重 要特 性,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监控,确保顾客的要求得以满足.当出现问题时,能提供详实的证据 证明本组织对涉及产品/过程安全性的控制是可靠的.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组织生产的或顾客指定的产品关键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 质量术语 a 关键特性(代号<A>)--涉及到人身安全和可能违反法律法规的产品或过程的特性. b 重要特性(代号<B>)--涉及到产品的使用功能、性能或内外部配合的产品等过程的特性。 C 一般特性(代号<C>也可无标识)除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以外的质量特性,对产品的使用性能 及寿命影响不大且不致引起客户申诉的特性。 4 职责 1:工程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殊特性的识别以及制定《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 2:项目小组集体智慧。 5 管理内容 5.1 按《产品先期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工程部门应对产品质量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并制定《产 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通过新产品试制,进行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整和完善。 5.2 特殊特性识别后, 应按规定的符号标注在 《工艺过程流程图》《P-FMEA》《控制计划》《检 、 、 、 验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 、 5.3 特殊特性识别原则 5.3.1 特殊特性识别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包括产品特性及过程参数。 5.3.2 顾客对特殊特性有明确要求时,则应履行顾客要求。 5.3.3 关键特性的识别 产品与安全、环境及生产国与输入国有毒有害物质方面的要求有关的特性及生产过程对上 述特性有关键影响的过程参数,均属关键特性。 5.3.4 产品在配合、功能、性能方面所具备的相关特性,以及可能影响上述特性的过程参数,均 属于主要特性。 5.4 相关表单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5.5 公司产品关键特性及重要特性的规定。
标 题 ELECTRIC CO.,LTD
万丰电机(宁波)有限公司
编
号
ED-3-04 A/0 1 2012.8.31
版本\修改号
特殊特性管理规 定
页
码
`发 布 日 期
分发 单位 代号 数量
总 经理 GM √
管代 M.R √
工程 ED √
制造 MD √
生技 IE √
品管 QC √
采购 PU √
总务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