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生命最重要》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案2篇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案2篇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案2篇篇一《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体会、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

2.体会家人养育自己付出的爱与辛苦。

3.了解身体受伤后面临的不便,有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

重难点体会、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有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资源1.课件2.准备装满书的书包。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回忆保护蛋宝宝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孩子们,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活动,保护蛋宝宝,体验当妈妈,那现在老师采访一下你们,经过这一天的保护行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关键字:累、辛苦、不容易、碎了、脆弱师:老师发现你有一个词用的特别好,那就是“脆弱”,其实我们的生命也跟蛋宝宝一样,是非常脆弱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生命”这个话题。

活动一:活动体验,感受孕育不易(一)、采访互动1、采访家里有弟弟妹妹的同学,你们的妈妈在怀孕时与平时有哪些不同?交流2、小结:孕育一个小生命真是太不容易了,下面我就来亲身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情景吧!(二)、体验“五分钟孕妈妈的生活”过渡:我们每个人准备了装满书的书包,这个重量相当于怀孕妈妈怀中足月胎儿的重量。

其实怀孕妈妈的肚子增加的不仅是这个重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

1.请同学按以下要求做动作:(课件出示)(1)弯腰捡起地上东西(2)弯腰穿鞋、系鞋带(3)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将装满书的书包挂在胸前,模拟怀孕妈妈再做这几个动作,坚持5分钟。

注意:要保护好肚子里的“宝宝”哦。

2、分享体验感受“平时完成这些动作容易吗?那刚才体验时是什么感受?如果让你再坚持五个小时、五天甚至五个月,你会是什么感受?”3、小结:孩子们,我们的妈妈孕育宝宝至少需要280天,在这280天里,妈妈不仅要忍受身体的强烈不适,还要注意衣食起居,在孕育的过程中,妈妈真是太不容易了!(板书:孕育不易)活动二:回忆点滴,理解养育、成长不易过渡:同学们,不仅孕育孩子的过程不容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案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案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懂得:生命的诞生和孕育是艰辛的,生命的成长也是不容易的,生命来之不易,任何人都要珍爱生命;2.通过课前与父母交流、模拟怀孕体验,收集有关资料,课堂交流等方法,学生领悟到:生命来之不易,体会父母为自己生命诞生和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艰辛,我们要学会珍爱生命,健康成长;3.激发学生对父母和家人的感激之情,领悟生命的珍贵,学会珍爱生命。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第一个小叛逆期,此时会出现想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同时又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常常精力充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生活经验不足,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比较容易“闯祸”,甚至伤害身体,危及生命。

另外,三年级的孩子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因此让孩子们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爱护身体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贵是非常重要的。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懂得生命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体会、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入场,重视兴趣(一)看图答题1.分别出示孙悟空,葫芦娃,小婴儿的图片。

2.分别询问他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3.指名学生回答师过渡:传说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葫芦娃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孕育开始的呢?是的,小宝宝都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的,从生命的形成、孕育、到一天天长大都充满了爱。

你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家人要付出多少心血吗?(二)我是小记者1.出示调查表格师过渡:同学们,你知道自己出生时的事情吗?小时候你有没有调皮、捣蛋,做危险的事情呢?请你做个小记者,采访一下爸爸和妈妈,了解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吧。

2.观看同学采访视频(提前准备好)(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由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生命的珍贵。

而调查的内容正是家长平日和孩子们相处时不易聊到的内容,透过本课此调查环节,让孩子们聆听自己出生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不易,生命也来之不易。

课时教案(生命最宝贵)

课时教案(生命最宝贵)

优质课时教案(生命最宝贵)第一章:生命的宝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 生命的独一无二3. 珍惜生命的意义4. 生命价值的追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宝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珍惜生命,提高生命价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生命的独一无二,引用典型案例。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珍惜生命,提高生命价值。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生命宝贵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命计划,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第二章:尊重生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生命是每个人的责任。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的意识,提高人际交往中的同理心。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生命。

二、教学内容1. 尊重生命的定义和意义2. 尊重生命的重要性3. 尊重生命的实践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尊重生命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

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生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尊重生命的定义和意义,引用典型案例。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尊重生命。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尊重生命的感悟文章。

2. 制定一个尊重生命的行动计划,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生命。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优秀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优秀教案

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生命最宝贵》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内容是根据《部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制的教学内容,本次授课对象为三年级学生。

该教材部分内容介绍了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价值,及保护生命的重要意义。

本次授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保护的意义和方法,提高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

2.理解生命的价值,了解生命受到威胁的形势。

3.知道生命保护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保护生命的意义。

2.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性,知道保护生命电视剧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把握生命保护的意义。

2.如何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性。

四、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2.讲解生命保护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

3.观看生命保护相关的教育片段,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五分钟)让学生看一组图画,包括一个正在喝水的人,一个正在拥抱的夫妻,一个正在穿衣服的婴儿。

让学生思考,这些人们的行为都涉及到什么?为什么这些行为和生命有很大的关系?第二步:小组讨论(十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提问:“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你们知道生命保护有什么方法吗?”第三步:听讲解(十分钟)讲解小组讨论的结果,补充生命保护的相关知识,介绍生命的价值和受到威胁的形势。

第四步:观看教育短片(十分钟)播放生命保护相关的教育短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脆弱性。

第五步:小组讨论(十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与组长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家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第六步:反馈总结(五分钟)组长代表小组进行反馈总结,让整个班级加深对生命保护的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估1.教学观察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反馈总结的表现。

2.教学问卷评估:收集学生在课程过程中对于生命保护意义和方法的看法和认识。

课时教案(生命最宝贵)

课时教案(生命最宝贵)

优质课时教案(生命最宝贵)第一章:珍爱生命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

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尊重他人的生命。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珍爱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1.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1.4.2 新课导入:介绍珍爱生命的意义。

1.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1.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第二章:尊重生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尊重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生命。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引导学生懂得敬畏生命,不轻易伤害他人。

2.2 教学内容尊重生命的定义和意义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敬畏生命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尊重生命的意义,分享自己对尊重生命的理解。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尊重生命的定义和意义。

2.4.2 新课导入:介绍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

2.4.3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2.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尊重生命的理解。

第三章:热爱生活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勇敢面对困难。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

3.2 教学内容热爱生活的定义和意义热爱生活的表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热爱生活的意义,分享自己对热爱生活的理解。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热爱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3.4.2 新课导入:介绍热爱生活的表现。

3.4.3 实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精品教案设计)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精品教案设计)




生命最珍贵 第一课时
1.我的出生
2.生命的孕育
3.生命的成长
4.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我出生的那一天》
2、提问:大雄是捡来的吗?大雄的爸爸妈妈爱不爱大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思考。
讲授新课
【我的出生】
时光穿梭机:我出生的过程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的孕育】
1、做一做:成长手册(一)
2、看一看:怀孕妈妈的生活
3、采访一下妈妈:怀孕的过程当中有哪些辛苦和担忧,有哪些激动和喜悦?
4、小感悟:从妈妈的描述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5、小活动:体验五分钟妈妈
6、小小分享会。
7、做一做:成长手册(二)
【我的做一做:我的成长手册(三)
5、说一说: .
(1)翻看你的成长手册,你的感受如何?
(2)从父母的孕育、养育过程当中,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5、总结:从生命的形成到生命的孕育,我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和成长都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呵护下,学会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采访妈妈感受妈妈的爱,体验五分钟妈妈感受妈妈的辛苦。
分享成长故事,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家人的呵护,从而懂得要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
从生命的形成到生命的孕育,我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和成长都倾注了家人无尽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呵护下,学会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课题:生命最宝贵
教学内容
生命最宝贵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家人的爱,感受父母孕育、养育的辛苦,感恩父母。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再到人类。

2. 生命的多样性:动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态。

3. 生命的价值:生命对于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价值。

2. 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生命的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价值。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讨论、表达,深入了解生命。

5. 课后作业:布置与生命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2. 生命的多样性3. 生命的价值七、作业设计1. 列举三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 画一幅描绘生命多样性的图画。

3. 写一篇关于生命价值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生命起源、生命多样性、生命价值的理解程度。

2.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以及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两课时

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两课时

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两课时标题: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教学设计引言: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无尽的创造力和前进动力的源泉。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和价值观。

通过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第一课:生命的意义与尊重(60分钟)(一)导入:生命的意义(10分钟)1. 教师以生命的定义和意义为教学导入。

2.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探究和认知。

(二)活动一:探讨生命的尊重(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生物并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生物的观察和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每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和价值。

(三)讲解:生命的珍贵(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画、图片等方式,展示人类、动物和植物等生命的奇妙和珍贵之处。

2. 向学生讲解人类对生命的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性,启发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四)活动二:反思生命的价值(1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我对生命的态度和认知有哪些改变?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感悟,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之情。

二、第二课:培养积极生活态度(60分钟)(一)导入:积极生活态度的重要性(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思考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

2. 向学生传达积极生活态度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充满活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二)活动一:批判消极思维(2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消极思维的特征和危害。

2. 给学生分发学习案例,让他们分成小组进行批判性思维讨论,并提出积极引导方案。

(三)活动二:培养积极生活态度(20分钟)1. 学生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积极引导方案。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培养积极生活态度的原则和方法。

(四)讲解: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解读与生命相关的名言警句。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名言背后蕴含的生命智慧,激发他们对积极生活的思考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生命最重要》教案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学生的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等):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

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卑闭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学家所说的“风暴期”、“精神饥饿期”、“第二反抗期”。

他们不能明辨是非,遇事好冲动,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如不及时引导、教育,很可能会走上歧路,甚至是不归路。

因此明确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深刻认识体会生命的重要及存在的价值,增强呵护生命的意识。

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方式与手段:这一堂课的教学方式有讲授法、游戏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我的具体教学手段有以下几种:
1、提问引导:师生互动,逐步深入
2、分组讨论:生生互动,拓展思路
3、游戏探究:升华认识,同情共鸣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深刻认识体会生命的重要及存在的价值,增强呵护生命的意识。

能力目标:懂得生命最重要,并在生活中珍爱生命。

情感目标: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本活动适合七年级学生使用,参加人数在40-50人之间。

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教学用PPT、100元人民币。

教学活动步骤(包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同学们,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大家的收获真不少。

我们深刻认识了生命最重要,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板书设计:
生命最重要
1、为什么生命最重要?
生命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以生命最重要!
2、生命如此重要,我们又该怎样对待生命?
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③善待他人的生命,不能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教学反思与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等问题):
教育者常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作为教师就是要用无比爱心,为孩子们编织五彩的梦想,铺设人生的道路。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注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策略构建教学内容,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多向性信息交流,构成媒体运用、学生协作学习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现场,让学生的思维穿越在虚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体验探究,产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困惑,促进知行的统一,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数量、男女比例对本节课活动无太大影响,课前可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