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特大黄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唐古特大黄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唐古特大黄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2990620.html,

唐古特大黄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作者:李超汪婷婷谢惠春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52-01

【摘要】: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x Balf)的野生品种植物的醇提物和对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作用研究降血脂效果作用的评价。大黄醇提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都能极显著的降低高脂模型血清中TC水平(p

【关键词】:青藏高原唐古特大黄降血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趋于年轻化[1]。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血液中长期过高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血管壁上过

多的脂类容易被自由基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2].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引起严重后果.此外高脂血症又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重要因素。

本文研究选择对降血脂有治疗作用的青藏高原道地药用植物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x Balf)分别用植物化学方法提取分离。利用高血脂症为动物模型.研究其大黄对小鼠从动物药理学实验的角度揭示藏药的降血脂效果及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LD4-2A低速离心机、奥豪斯Adventurer电子天平、微量移液器、HH?S11-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DF-206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万用电炉、PHSJ-4A型实验室PH计、WD-9415A 超声波清洗器、R-202旋转蒸发器、UV-9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生化试剂盒:总胆固醇试剂盒(干粉型)、甘油三酯试剂盒(干粉型)、低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干粉型)、高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干粉型).以上试剂均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批号090311。

1.2 实验动物来源

实验用昆明种小白鼠1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 g).清洁级.由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编号(青医动字01号)。室温(21 ±1) ℃.光周期12L∶12D条件下饲养.适应一周后开始实验。

降血脂的中草药

(1)单方。近年来临床上用于降血脂的单味中草药有: 泽泻:国内和日本对高血脂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提出本药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据上海、杭州等地治疗高胆固醇血症135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27例,其有效率分别为88%、72%,实验研究表明,泽泻可明显抑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其血胆固醇的含量,可抑制小鼠肠对胆固醇吸收及体内胆固醇合成,有助于胆固醇的运转和排泄。具有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分解和排泄作用。 山楂:国外应用山楂属植物制成各种制剂,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已多年。国内证明山楂的醇制剂、浸膏总皂甙,对实验家兔之动脉粥样硬化有降压降脂作用,可减轻脂类的沉积。 灵芝:实验研究表明灵芝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并能减轻实验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及延缓其形成。国内福建、北京、江西、南京均报导灵芝片剂及灵芝糖浆有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 首乌:上海、新疆等地以首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208例,有效率为86.7%、61.8%,本品主要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并促进血浆中胆固醇的运输和清除。此外,首乌还能促进纤维蛋白原的裂解,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决明子:据报道有用决明子煎剂、糖浆片剂治疗高胆固醇血症100例,总有效率为98% ,实验证明决明子具有抑制血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决明子所含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等有促进肠管运动、抑制胆固醇吸收有关。 茵陈:天津等地以茵陈代茶饮或片剂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共104例,发现本品有明显的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茵陈中所含的香豆素类有降脂活性,可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使主动脉硬化减轻。 虎杖:虎杖所含大黄素成分,可减少外源性胆固醇过多进入体内。动物实验表明虎杖有明显的降脂作用。临床报道有用虎杖治疗高血脂症124例,其降胆固醇有效率为47.1%~100%,其降甘油三酯有效率为27.2%~83.3%。 蒲黄:动物实验证明蒲黄可明显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促进其在粪便中排出,并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血清固醇的作用。 大蒜: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精油能阻止动脉脂质增生及胆固醇诱发的β脂蛋白增加和α-脂蛋白下降,还能明显降低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和主动脉粥样硬化。 绿豆和豆类膳食:国外已有豆类降低血胆固醇的报导,以绿豆作用最大。临床及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降糖机制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其降糖机制 概述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根据作用效果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可分为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糖的药物(双胍类、TZDs、ɑ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GLP-1的浓度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药理作用: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改善胰岛素抵抗;ɑ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SGLT-2抑制剂-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一、常用口服降糖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 (一)磺脲类药物 属于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血糖。常见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不良反应——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可导致体重增加。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 (二)格列奈类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常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一般不与磺脲类联用,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常见不良反应——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三)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常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不良反应:沙格列汀增加心衰患者住院风险。单独使用此类药物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或轻度增加。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利格列汀不需要调整剂量 (四)双胍类药物 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男性>132.6umol/l,女性>123.8umol/l或预估eGFR<45ml/min*1.73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的患者。造影检查如使用碘化对比剂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应注意维生素B12缺乏的可能。苯乙双胍易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五)噻唑烷二酮类(TZDs) 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主要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常见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水肿。TZDs的使用与骨折和心衰风险增加相关。禁用于心力衰竭、活动性肝病或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2.5倍及严重骨质疏松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六)ɑ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如腹胀、

红曲的应用状况及发展

滁州学院 课程论文 题目:红曲及红曲色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 考查学期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苏丹 学号 专业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成绩 指导教师蔡华珍

红曲及红曲色素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摘要:红曲是具有我国特色的自然资源,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该文中介绍了红曲色素及功能性红曲在国内外的生产及市场现状,考察了红曲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功能性红曲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红曲;红曲色素;应用领域;发展趋势 Abstract:Red koji is a kind of natural resour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food and medicine industry. Currentsituation about its production and marke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he problems in R&D, application andtrend of functional red koji are reviewed also. Key word:red koji;Monascus pigment; application; trend 前言 红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食两用品。近年来,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天然色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药理学家发现,红曲入药,是一种出色的降血脂、降血压天然药物。在李时珍主编的巨着《本草纲目》一书中即收载有若干个含有红曲成分的治病良方。中国中科院研究人员开发的以红曲为原料的降脂新药“乐脂平”,疗效可与美国公司开发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媲美,国外称之为“中国他汀”。此外,红曲色素是以红曲霉液体深层发酵液为原料精制而得到的一种天然色素。随着科学家对红曲霉的生理及药理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古老的红曲有望成为重要的新药来源。此外,经证实红曲还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各种活性酶与糖等。由于其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多系统、多靶点作用的特点。但是,大多数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橘霉素,从而影响到红曲产品的安全和出口。所以,红曲已成为适应国际发展大趋势的优良食品添加剂,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备受世人关注。 1、红曲的发展及应用 红曲的发展状况 红曲最早发现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

中药的降血脂原理

1 高血脂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目前,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中医采用天然药食两用药材研制成的降脂中药,因其具有降脂作用确切,毒副作用小,材料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等优势,近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就中医认识来讲,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为形体多肥胖,头晕头重,胸脘痞闷,肢麻沉重,苔白腻,脉弦滑。中医无高脂血症的病名,根据高脂血症产生的原因、致病特点和所致疾病,可以将其归纳到祖国医学中的痰浊、血瘀中去,进行辨证施治。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证实了高脂血症与痰浊、血瘀有十分相似的地方。中医认为脾为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又可运化水湿,调节人体的津液代谢,此外,中认为高脂血症患者多以肝肾阴亏多见,阴虚则肝热,易致气滞痰凝,这也是高脂血症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2 降血脂中药的种类 降脂中药药效研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几十种。从效果看,降血脂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胆固醇。①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蒲黄、泽泻、人参、五加皮、灵芝、当归、川芎、山楂、沙棘、荷叶、薤白、大豆、陈皮、半夏、怀牛膝、柴胡、漏芦等。②降甘油三醋为主的中药:大黄、绞股蓝、何首乌、银杏叶、女贞子、三七、枸杞、冬虫夏草、桑寄生、葛根、水蛭、茶叶、大蒜、姜黄、虎杖、决明子、马齿苋、月见草等。 3 中药降血脂作用机制 3.1 抑制胆固醇吸收。三萜类化合物中药,如泽泻能影响脂肪分解,

使合成胆固醇的原料减少而起到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脂肪肝的功效;含甾醇类植物与动物性固醇的化学本质一样,如豆类、蒲黄、海藻等多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在肠道中可与动物性固醇竞争,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含有醌类化合物的中药能促进肠蠕动,导致轻泻,如大黄、决明子、何首乌等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另外,中药中所含的纤维素、琼脂、果胶等都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3.2 促进胆固醇排泄。胆固醇被脂蛋白转运到肝脏后,90%转化为胆汁酸,排入肠道,经肝肠循环,其中大部分被重吸收,只有小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疏肝利胆的中药如柴胡、茵陈、姜黄、黄连、枳壳、蒲黄等均有促进胆汁排泄的功能,从而降低血脂。 3.3 调整血脂代谢。如蜂王浆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促进胆固醇的转化和清除;人参对人体许多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调节多种细胞中cAMP (环磷酸腺苷)的含量,cAMP可促进脂类分解代谢,减少脂质在血管壁内沉积;灵芝则通过抑制脂质的结合转化作用而使血脂降低;其他如冬虫夏草、女贞子、山楂等补益中药,均可调整血脂代谢而降血脂。 4.地龙降血脂的原理。 4.1溶解新鲜及陈旧性血栓:血栓是血管中的“定时炸弹”,堵在脑部导致脑梗,堵在心脏,导致心梗、心绞痛。活性地龙蛋白富含纤溶酶、纤溶 酶原激活物和胶原酶,不仅能溶解新鲜血栓,还能溶解陈旧性血栓,对心 脑血管病的预防,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意义重大。DxU6MCW。ieetIEH。qZPKzGL。 4.2改善全身微循环:活性地龙蛋白能溶解微血管内的微栓,让硬化的微血管恢复弹性,从而解除微血管的堵塞、扭曲变形情况,改善微循环;VA7AZzi。3gZcfx5。wqSR3mS。

唐古特大黄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2990620.html, 唐古特大黄对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作者:李超汪婷婷谢惠春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52-01 【摘要】: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x Balf)的野生品种植物的醇提物和对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作用研究降血脂效果作用的评价。大黄醇提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都能极显著的降低高脂模型血清中TC水平(p 【关键词】:青藏高原唐古特大黄降血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趋于年轻化[1]。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血液中长期过高的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血管壁上过 多的脂类容易被自由基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2].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引起严重后果.此外高脂血症又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重要因素。 本文研究选择对降血脂有治疗作用的青藏高原道地药用植物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 Ex Balf)分别用植物化学方法提取分离。利用高血脂症为动物模型.研究其大黄对小鼠从动物药理学实验的角度揭示藏药的降血脂效果及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LD4-2A低速离心机、奥豪斯Adventurer电子天平、微量移液器、HH?S11-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DF-206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万用电炉、PHSJ-4A型实验室PH计、WD-9415A 超声波清洗器、R-202旋转蒸发器、UV-9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生化试剂盒:总胆固醇试剂盒(干粉型)、甘油三酯试剂盒(干粉型)、低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干粉型)、高密度脂蛋白试剂盒(干粉型).以上试剂均购自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批号090311。 1.2 实验动物来源 实验用昆明种小白鼠1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 g).清洁级.由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编号(青医动字01号)。室温(21 ±1) ℃.光周期12L∶12D条件下饲养.适应一周后开始实验。

几个降血脂的偏方

几个降血脂的偏方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食物 1、玉米: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物质以及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它们均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2、燕麦:含有极丰富的亚油酸,占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维生素E含量也很丰富,而且燕麦中含有皂甙素。它们均有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的作用。 3、牛奶:含有羟基、甲基戊二酸,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4、洋葱:其降血脂效能与其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属于配糖体,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还含前列腺素A,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 具有促进血凝块溶解,降低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外周血管血流量的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中老

年人多吃洋葱,可以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5、大蒜:大蒜的降脂效能与大蒜内所含物质--蒜素有关。大蒜的这一有效成份有抗菌、抗肿瘤特性,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和血脂等。 具有舒张血管,化解血小板过度聚集的功效,并有阻止胆固醇生物合成及抗氧化的作用。有报告指出,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以及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后,血压会降低10%,血清总胆固醇会降低8%~10%。如果每人每天吃一头大蒜,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6、杏仁:杏仁不含胆固醇,仅含7%的饱和脂脂酸。高血脂病人病天吃30g杏仁,可替代含高饱和脂肪酸的食品。? 7、菊花:有降低血脂功效和较平稳的降血压作用。老年人在绿茶中掺杂一点菊花,对心血管有很好保健作用。?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大黄是很常见的一种中药材,是中国的四大中药之一。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的功效与作用是很突出的。一起来看看大黄的作用与功效。 1、利胆作用 麻醉犬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可使胆汁分泌增加,降低奥狄括约肌张力。麻醉大鼠十二指肠给大黄煎剂或水醇浸提制剂,30分钟内胆汁、胰液分泌量均增加,而胰淀粉酶活性则降低,大黄不仅促进胆汁分泌,并使胆红素和胆汁酸含量增加。人服用大黄煎剂15g,胆囊明显增大 (B超测量) 。与动物实验结果相符。 2、保肝作用 大黄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SGPT升高达616.0U/100ml,正常对照组为289U /100ml,经大黄治疗后,可使SGPT降至325.3U/100ml,肝细胞坏死程度、变性也比对照组轻。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能显著逆转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浸润及纤维化,微粒体肿胀,嵴明显下降,粗面内质网破坏核糖体脱落。此外,还可恢复四氯化碳引起的单胺氧化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表明大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确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大黄煎剂对乙肝抗原 (HBsAg)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去鞣质后作用减弱或消失,同时也证明大黄中意醌类和大黄素对HBsAg并无抑制作用。 3、抗菌

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有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金黄色) 、溶血性链球菌 (甲、乙) 、草分枝杆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包皮垢球菌、炭疽杆菌,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 敏感。抑菌有效成分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大黄对肠内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有抑制作用,该菌可將复合型胆汁酸 分解为游离型胆汁酸,增强了对粘膜的刺激性而导致胆囊炎。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糖代谢的抑制作用。 4、抗肿瘤作用 腹腔注射大黄酸、大黄素对小鼠黑色素瘤有较强抑制作用,大 黄酸对艾氏腹水癌也有抑制作用,对肉瘤S180和艾氏癌皮下型无明显作用,大黄素对乳腺癌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氧化和脱氢。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也有抑制作用。 5、抗炎作用 大黄对多种动物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小鼠灌胃大 黄煎剂能显著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郭急性渗出性炎症。同时对大鼠 甲醛性、蛋清性足蹠肿胀、小鼠和大鼠的棉球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但酒炖大黄和大黄炭的作用较弱,可能是由於酒炖使有效成 分流失而大黄炭使有效成分破坏之故。大黄抗炎作用可能是使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内环氧化酶通道受阻,增加羟基花生四烯酸的生成, 而活跃脂化酶通路,达到抗炎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大黄抗炎作用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因为切除肾上腺并不影响其抗炎作用,

中药材产地大全青海

中药材产地大全: 青海省主产药材分配 主产药材: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红花、枸杞子、苍耳子、天仙子、车前子、牛蒡子、葶苈子、丹参、大戟、防风、紫花地丁、茵陈、紫菀、狼毒、曼陀罗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党参、大黄、赤芍、天南星、黄嗥、升麻、地榆、马尾莲、黄精、南沙参、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远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一、《药材资源》 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1,461种,药用动物154种,矿物药45种,共计1,660种。药材资源分布:东北部:大通河、湟水和黄河流域,属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海拔在1750~2,600米之间,气温较高,药材资源比较丰富,种类达1,200多种。河谷及两侧低山丘陵地匮,主要分布有甘草、旋覆花、红花、枸杞子、苍耳子、天仙子、车前子、牛蒡子、葶苈子、丹参、大戟、防风、紫花地丁、茵陈、紫菀、狼毒、曼陀罗等。林中及草原主要分布有羌活、党参、大黄、赤芍、天南星、黄嗥、升麻、地榆、马尾莲、黄精、南沙参、川贝母、冬虫夏草、秦艽、远志、沙棘、麝香、鹿茸等。 1、青南高原:自西倾山以南,沿东部边缘向南至玉树州的囊谦,形成高山峡谷地貌,谷地和山地气侯差异较大,受西南季风影响强烈,降水较多,植物群落类型比较复杂,药材种类在450~600种之间,东部主要分布有唐古特大黄、秦艽、甘松、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黄嗥、杜鹃、藏茵陈和麝香、鹿茸(角)等。西部广大地区分布有龙胆、葶苈子、棘豆、雪莲花、虎耳草和熊胆、藏羚角等。 2、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极度干旱,药材种类较少,约有250种。其中主要有黑果枸杞、罗布麻、麻黄、秦艽、羌活、锁阳等植物药材。 二、《利用现状》 栽培、养殖药材10多种,主要有川贝母、枸杞子、大黄、当归、鳖参、秦艽、羌活、川芎、鹿茸和人工培殖牛黄等。年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收购药材200种,年收购量160万公斤。 三、《主产品种》麝香:有马麝和林麝两种,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主产玉树藏族自治州。多栖息于海拔2,800~3,500米之间的山林中。 1、鹿茸:马鹿和白唇鹿家野兼有,分布于全省各地。白唇鹿资源居西北之冠,有“白唇鹿故乡”之称;全省各地建有20多个养鹿场,除养殖本地的马鹿和白唇鹿外,还从东北引进了梅花鹿。所产鹿茸大部分供应省外和出口。 2、冬虫夏草:主产玉树、果洛两个自治州,其它部分州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0~4,200米之间的山地阴坡、半阴半阳灌丛和草甸之中。近年来,人工培养虫草菌获得了初步科研成果,并进入试验性生产。本省年收购量居中国第二位,产品大部分供应出口。 3、大黄:唐古特大黄多为野生,主要分布在果洛、玉树、海南、黄南等自治州;海北、

八种食物降血脂最有效

八种食物降血脂最有效 1.早餐一碗燕麦粥:每天早餐只吃1碗燕麦粥,持续8周就可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降低10%,“好胆固醇”上升。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能在肠胃道中阻止胆固醇及脂肪的吸收。 2.午餐半碗豆:豆类都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血脂食物,每天中午只要吃半碗豆类,就可以在8周内使“坏胆固醇”浓度降低20%。豆类食品含有多种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豆类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 3.晚餐三瓣大蒜:每天吃3瓣大蒜,持续8周也能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下降10%。而且不论是生吃或熟吃,效果都不错。 4.每天吃半个洋葱:洋葱是价廉物美的保健食品,每天只要吃半个生洋葱,持续8周,就能使“好胆固醇”浓度增加20%。但洋葱生吃效果较好,烹调越久降胆固醇效果就越差。 5.用橄榄油做食用油:橄榄油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最佳的保护作用。选择用冷压方式萃取出的橄榄油最佳,以高温加热萃取的橄榄油,营养会差很多。 6.每天一个苹果: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有降胆固醇的功效。 7.每周两次清蒸海鱼:海鱼的欧咪伽—3脂肪酸含量非常高,如果用烤及油炸的方式,容易造成脂肪酸变质,所以最健康的吃法是清蒸。每周两次,每次150克以上即可。 8.每周一碗姜汤。

经常饮用红葡萄酒对人体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一、延缓衰老。人体跟金属一样,在大自然中会逐渐“氧化”。人体氧化的罪魁祸首不是氧气,而是氧自由基,它很易引起化学反应,损害DNA、蛋白质和脂质等重要生物分子,进而影响细胞膜转运过程,使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受损,促进机体老化。而红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如酚化物、鞣酸、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锌、锰等,能消除或对抗氧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 二、预防心脑血管病。红葡萄酒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而HDL的作用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所以能有效降低血胆固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红葡萄酒中的多酚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在饮用18个小时之后仍能持续抑制血小板凝集。 三、预防癌症。葡萄皮中含有极高成分的白藜芦醇,抗癌性能在数百种人类常食的植物中最好。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四、美容养颜作用。自古以来,红葡萄酒作为美容养颜的佳品,备受人们喜爱。有人说,法国女子皮肤细腻、润泽而富于弹性,与经常饮用红葡萄酒有关。除此,还有不少人喜欢将红葡萄酒外搽于面部及体表,因为低浓度的果酸有抗皱洁肤的作用。 据记载,如今的影视明星和服装模特,常将陈年红葡萄酒内饮并外用,以此来保养皮肤,使皮肤更加光泽、细腻,富有弹性。

大黄

大黄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个大色黄而得名,陶弘景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但取其骏快也。”为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Baill.)的根及根茎。 一、别名:将军(《名医别录》)、黄良(《吴普本草》)、破门、无声虎、火参、肤如、牛舌 大黄(《本草纲目》)、吐蕃大黄(《本草图经》)、川军、马蹄黄、锦纹大黄(《千金方》)、蜀大黄(《药性论》)、锦庄黄(《和汗药考》) 二、性味归经:苦、寒。大肠、肝、脾经。 三、主产区:传统认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所产大黄最为地道。掌叶大黄与唐古特大黄主产 于青海、甘肃、四川西北部(甘孜、阿坝)、西藏东部(昌都)等地,云南西北部也有分布。掌叶大黄主要为栽培,产量最大。唐古特大黄为野生或栽培。药用大黄主产于西藏东南部、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河南西部、陕西等地,栽培或野生。产量较少,其质量不及北大黄。 四、采收加工:大黄移栽后,一般于第三、第四年7月种子成熟后采挖,先把地上部分割 去,挖开四周泥土,把根从根茎上割下,分别加工。北大黄挖起后不用水洗,将外皮刮去,大的开成对半,小团型的修成蛋形。可自然阴干或用火熏干。南大黄先洗净根茎泥沙,晒干,刮去粗皮,横切成7~10cm厚的大块然后炕干或晒干,由于根茎中心干后收缩陷成马蹄形,故称“马蹄大黄”。粗根刮皮后,切成10~13cm长的小段,晒或炕干即成。 五、功效: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实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 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淤滞腹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六、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血虚气弱,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生大黄 内服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 七、样图: 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

十种神奇的降血脂中药

十种神奇的降血脂中药 2014-09-05 09:36?来源:三九养生堂?编辑:王未中医养生 我们大家都了解中药是具有很高的药效,对于治疗人体的一些疾病是由很好的药用的价值的,而且相对来说中药对于人体的一些副作用要比西药低一点,那么对于平时生活中患有血脂高症状的人都可以吃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就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关于降血脂的 中药以及降血脂吃什么好,随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血脂高在如今的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疾病的话题了,尤其是对于肥胖的人来说,患有血脂高症状的比例会更加的大。那么怎样进行降血脂会是每一个患者的共同的心声。一起去了解一下降血脂的中药材吧。 1、黄芩 本品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30多种有效成分,其中黄芩甙元、汉黄甙元、黄芩甙等具有降血脂作用,如用黄芩12克,加水煎成100毫升,早晚饭前各服50毫升,连服1-2个月,可使高血脂明显降低甚至恢复正常。 2、金银花 主要成分为氯原酸类化合物,如氯原酸和异氯原酸。本品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使血浆中胆固醇含量下降。金银花9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对高脂血症有良好效果。 3、大黄 大黄的主要成份有蒽醌衍生物及二蒽酮衍生物。我们自生活可以选取适量的大黄用开水冲泡当作茶饮,可以口服大黄粉或者是大黄浸膏片,这些都是具有很好的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的哦。 4、泽泻 本品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生物碱、生物甙、天门冬酰胺、植物甾醇、树脂、脂肪酸、泽泻醇A、B及醋酸酯等。口服泽泻片或泽泻浸膏片,每日3-4次,每次3-4片,连服1-2个月或更长,可使高血脂降低或恢复正常值。

5、茵陈 本品全草含挥发油约0.23%,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茵陈烯、茵陈酮等,这些成分不仅能降低高血脂,还可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电图。茵陈适量,开水浸泡当茶饮。 6、山楂 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及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有山楂酸、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山楂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食山楂片、山楂蜜丸、复方山楂冲剂及各种山楂制剂均能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 7、红花 红花的主要的成份有红花醌甙、红花甙、红花黄素以及新红花甙等等。我们可以选取适量的红花当作茶饮,连续喝一个月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可以很明显的起到降低胆固醇、非酯化脂肪酸以及三硝酸甘油酯的水平。 8、大蒜 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精油能阻止动脉脂质增生及胆固醇诱发的β脂蛋白增加和α-脂蛋白下降,还能明显降低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和主动脉粥样硬化。 9、决明子 决明子具有抑制血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决明子所含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等有促进肠管运动、抑制胆固醇吸收有关。 10、虎杖 虎杖所含大黄素成分,可减少外源性胆固醇过多进入体内。虎杖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降胆固醇有效率为47.1%~100%,其降甘油三酯有效率为27.2%~83.3%。 上述十种中药对降血脂有很不错的效果,是治疗高血脂常用的药物,大家平时可以适当服用,能有效起到降血脂的目的。 科学饮食可有效降血脂

降糖药物作用机理

降糖药物作用机理 吡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作用机制与胰岛素的存在有关,可减少外周组织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依赖胰岛素的葡萄糖的处理,并减少肝糖的输出。与磺酰脲类不同,本品不是一个胰岛素促分泌药。其作用机制是高选择性的激动过氧化物酶小体生长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 1 ,PPAR-γ的活化可调节许多控制葡萄糖及脂类代谢的胰岛素相关基因的转录。 格列本脲 1.刺激胰腺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先决条件是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2.通过增加门静脉胰岛素水平或对肝脏直接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作用,肝生成和输出葡萄糖减少; 3.也可能增加胰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可能主要通过受体后作用),因此,总的作用是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格列齐特 本品是第二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作用较强,其机理是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提高进食葡萄糖后的胰岛素释放,使肝糖生成和输出受到抑制。本品经动物实验和临床使用证明能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力,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二甲双胍 降糖机制 ①本品的降糖机制和磺脲类不同,它不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其降糖作用主要是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酵解,增加糖的利用,这一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小肠,动物试验证实本品可增加小肠的无氧酵解,使空肠对糖的利用增加20%。 ②抑制肝糖元异生,由于减少糖元异生引起继发基础血糖减低而降低基础肝糖输出。 ③通过增加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清除作用,由于胰岛素抵抗是NIDDM的特点,本品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者的受体结合点和增加低亲和性的结合点的数量从而改善NIDDM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动物试验证明本品还有受体后作用,使胰岛素刺激的糖元生成增加,胰岛素受体磷酸化作用增加和使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加。

大黄

大黄 概述: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别名:将军,川军,锦纹大黄。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 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用法与用量:3~30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 末调敷患处。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临床应用: 1.大黄甘遂汤(《金匮要略》)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 血室,少腹满如敦状;及男女膨胀,癃闭,淋毒,小腹满痛者。 大黄12g,甘遂6g,阿胶6g,水煎顿服。其血当下。本方中大 黄,甘遂虽是峻猛之药,但由于所主之证并非爆发性的急症, 所以药性并不像陷胸汤,十枣汤那样凶猛。 2.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治阳虚寒结,腹痛便秘, 协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水煎服。方中大黄开闭泄结,通便攻积,为臣药。与附子合用,大黄籍附子大热,其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得存,荡涤胃肠,攻下寒积。 3.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少腹肿痞,疼痛拒按,小便自调,或善屈右足,牵引则痛剧,或时时发热,身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现用于湿热瘀滞的急性阑尾炎,妇女急性盆腔炎,附件炎,痔漏。大黄12g,牡丹3g,桃仁9g,瓜子12g,芒硝9g,以水煎,纳芒硝,再煮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方中大黄苦寒降泄,其泄火解毒,荡涤肠中热毒之力尤强,且能活血化瘀以通滞,最宜于热结瘀滞之内痈证。为君药。

红曲是什么

红曲是什么 1、红曲是什么 红曲因为色泽鲜艳,且比较有一个纯正的色调、看起来都是十分的饱满、光热稳定性也是不错的,这是属于一种天然性质的且属于绿色理想的着色剂。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食物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多见的中药,对于人们的健康很有益处。红曲的应用范围也是十分的广泛,在我们常见的一些食品之中是十分的常见的,可是肉制品、糖果、糕点、果酱、饮料、果汁、色酒、酱油、保健醋等);药品类(药品着色剂、功能性保健品);化妆品类。 此菌在自然界多存在于乳制品中,亦可用粳米作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使之成红曲米。为不规则形的颗粒,状如碎米;外表棕红色,质脆,断面粉红色,微有酸气,味淡,以红透质酥,陈久为佳。 2、红曲的选购 红曲呈长卵形、类椭圆柱形或不规则形,略扁,长5-8mm,宽2-3.5mm,厚1.5-3mm。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凹凸不平,有的具浅纵、横纹理。质脆,易沿横纹理断开,断面平齐,边缘红色至暗红色,中部略凹,白色至浅红色。气特异,味淡、微甘,以红透质酥、陈久为佳。 3、红曲的食用方法 3.1、在烹饪中,红曲米的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烧菜染色,如江苏名菜樱桃肉、无锡排骨的制作。 3.2、可用于烧腊、酱卤食品,如广东叉烧和某些卤水的制作。

3.3、可用于红肠一类的灌肠上色,以及配制糖醋、西汁等复合味时调色。 3.4、使用红曲米时需注意,用量不宜多,否则口味发苦,不过可加点糖,起到去酸解苦的作用。 3.5、红曲米的生产工艺包括浸米、蒸饭、晾饭、接种、推曲、搓曲、上铺、喷水拌曲、出曲晒干等工序。一般从米饭培养至出曲,大约需4天左右,红曲米米粒外表便全部呈紫红色,经晾干或烘干即成。 红曲的历史 红曲最早发现于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应用历史,是中国及周边国家特有的大米发酵传统产品。红曲古代称丹曲,既是中药,又是食品,是用红曲霉属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作为传统中药,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评价它说:“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奇药也”,在许多古代中药典集中岭载该品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等功效,用于治疗食积饱胀、产后恶露不净、痕滞腹痛和跌打损伤等症。 红曲在中国的食品中有其妙用。旧时在北京,有一道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叫灌肠。灌肠其实不是肠,而是用团粉和红曲做成的像腊肠样的东西,切成薄片,吃时加蒜汁盐水,色味两绝。这其中红曲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不止是灌肠,许多驰名中外的风味食品如无锡排骨、玫瑰卤鸭、鸳鸯鱼枣、寿桃馒头、马蹄糕、琉璃珠矶中都有红曲,红曲还可用于酿造黄酒,制做腐乳、食酯、食品色素等等。红曲的问世,给中国和世界食品微生物发酵史写下了一页光辉篇章。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附件6: 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方法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essment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辅助降血脂功能按照不同的血脂类型设立分类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食实验。 1 试验项目 1.1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分成三种情况 1.1.1辅助降低血脂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 1.1.2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单纯降低血清胆固醇 1.1.3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单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1.2 观察指标 1.2.1体重 1.2.2血清总胆固醇 1.2.3血清甘油三酯 1.2.4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 人体试食试验 1.3.1血清总胆固醇 1.3.2血清甘油三酯 1.3.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3.4.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测项目。 2.2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动物实验的两个动物模型中任选一项。 2.3 根据受试样品的作用机制,可在人体试食试验的三个方案中任选一项。 2.4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 3.1.1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甘油三酯升高,血清

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1)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且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2)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3)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各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1.2高胆固醇血症动物模型 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血清甘油三酯(TG)差异无显著性,判定模型成立。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任一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并且各剂量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动物实验结果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 指标判定标准: 有效:TC 降低>10%;TG 降低>15%;HDL-C 上升>0.104mmol/L。 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3.2.1辅助降低血脂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2辅助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血清甘油三酯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血脂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3.2.3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结果判定 试食组自身比较及试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血清甘油三酯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判定该受试样品辅助降低甘油三酯功能人体试食试验结果阳性。 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ssisting Blood

中药的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的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提高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 胰岛素是胰腺内分泌部胰岛B细胞分泌的体内唯一负性调整血糖的激素,它通过与特异性胰岛素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受体后信号传导及生物化学反应,通过激活的葡萄糖转运子将葡萄糖转运到靶细胞内,进行氧化代谢,维持正常血糖. 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可引发糖尿病,而它在血清中的含量关系到与受体的结合率.胰高血糖素为胰岛素拮抗激素,是体内主要的正性调节血糖的激素,可促进分解代谢,具有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作用.降低外周循环中胰高血糖 素水平可减轻糖尿病症状.中药卷柏含有黄酮类、氨基酸及海藻糖等成分. 李方莲等[1]报道,卷柏水煎剂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ALX)所致糖尿病大鼠血糖,究其降低血糖机制可能与影响胰岛B细胞功能,保护B细胞不受破坏,促进胰岛细胞修复,增加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增加组织对糖的转化利用等有关.孙桂荣等[2]进行的汉防己甲素(TET)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大鼠胰岛内仅见数个散在的残存B 细胞,而给药组大鼠胰岛内则以B细胞为主,紫蓝色分泌颗粒丰富,接近于正 常大鼠;胰岛B细胞组织免疫化学染色结果发现,阳性对照组大鼠胰岛内免疫反 应阳性物明显缺失,且着色浅,而给药组大鼠胰岛内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则显著增多,且颗粒的着色深.大蒜素是含硫化合物,可通过提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大 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病理学研究证实大蒜素可促进胰腺泡心细胞转化,胰岛细胞增殖,B细胞增多,从而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3] .银杏叶提取物(Egb)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和银杏内酯,对糖尿病胰岛B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4] .李宗友[5]观察葫芦巴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胰腺的作用时发现,此化合物可直接刺激B细胞, 促进胰岛素分泌.李明等[6]选用LiBP小鼠,分离、收集,培养胰岛,将其 置于甲磺丁脲及人参溶液中孵育发现,人参对离体小鼠胰岛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与甲磺丁脲的作用相似.复方灵芝降糖胶囊可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含量[7] .鬼箭羽是中医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它的提取物草酰乙酸钠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起降低血糖作用[8] . 2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和显著特征,多数2型糖尿病 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并不缺乏,而是单位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即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2.1 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及数目关 系到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率.李惠林等[9]研究表明,加味桃核承气汤可使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下降36%,同时显著增加肝细胞膜高亲和力胰 岛素受体的数目,低亲和力受体的数目亦有所上升.刘永玉等[10]利用放射 免疫分析及放射配基受体分析发现,用链脲佐菌素及高热量饲料方法模拟的2 型糖尿病大鼠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力下降,应用大黄治疗4周后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力恢复正常.另外,黄连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 结合力,改善胰岛素抵抗[11] .许东晖等[12]研究从海星中分离并经结构修饰获得的新化合物A1998的降血糖作用机制时发现,A1998通过增强细胞膜Na + -K + -ATP酶活性,提高细胞膜上磷脂酰肌醇水平,促进胰岛素与细胞 膜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肌醇磷脂特异性磷脂酶C,生成专门传递胰岛素生物信

大黄鉴别大全

大黄鉴别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陶弘景释其名曰:“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古代很早即认为产于四川北部和甘肃的质量为好,如吴普日:“生蜀郡北部或陇西(今甘肃)。” 苏恭曰:“今出宕州(今甘肃岷县南)、凉州(今甘肃)、西羌、蜀地者皆佳。”在植物形态方面,苏颂曰:“ 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 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与今掌叶大黄及鸡爪大黄相符)。”可见古本草所指大黄,包括了大黄属掌叶组的一些植物,再参照《本草纲目》和《植物名实图考》大黄的附图,其叶片均有接近中裂的掌状分裂,再结合地理分布和几种掌叶组大黄的产量,可以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大黄主要是掌叶大黄。 此外,唐《新修本草》记载:“幽(今河北)并以北者渐细,气力不及蜀中者。”可见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北产商品“山大黄”( 原植物为波叶组植物华北大黄)相当。至于土大黄和羊蹄,本草亦有在大黄项下一并论述者,本书已分出,详见该条。 原植物 1.掌叶大黄别名: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 Rheum Palmatum L.(R.potaninii A.Los.)---蓼科Polygonaceae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2m左右。根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茎直立,光滑无毛,中空。基生叶有肉质粗壮的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径可达40cm,掌状半裂,裂片3~5(~7),每一裂片有时再羽裂或具粗齿,基部略呈心形,上面无毛或疏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被柔毛;茎生叶较小,互生,具短柄;托叶鞘状,膜质,密生短柔毛。圆锥花序大,顶生;花小,数朵成簇,紫红色或带红紫色;花梗纤细,中下部有关节;花被片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