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合集下载

[内参]生鲜猪产品分级标准

[内参]生鲜猪产品分级标准

[内参]生鲜猪产品分级标准白条产品等级标准产品名称指标要求膘厚X,(cm)膘厚测量部位及要求胴体单片重X,(kg)体形要求其它要求一级A等带皮白条X≤2.5在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测量皮和膘的总厚度≥32.5后腿饱满/一级B等带皮白条X≤2.5≥27.5后腿趋于不饱满/二级A等带皮白条2.5<X≤3.0≥30后腿饱满/二级B等带皮白条2.5<X≤3.0≥27.5后腿趋于不饱满三级A等带皮白条3.0<X≤3.5≥30后腿饱满/三级B等带皮白条3.0<X≤3.5≥27.5后腿趋于不饱满四级带皮白条3.5<X≤4.0≥27.5//五级带皮白条东北区域4.0<X≤4.5≥27.5/ /其他区域>4.0≥27.5/六级带皮白条>4.5 ≥27.5/六级带皮白条只允许在东北区域生产、销售一级去皮白条2.0<X≤2.5在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测量膘的厚度≥25.5/1、去皮类白条严禁对膘厚进行削减而调整级别;2、六级去皮白条只允许在东北区域生产、销售二级去皮白条2.5<X≤3.0≥25.5/ 三级去皮白条3.0<X≤3.5≥25.5/ 四级去皮白条3.5<X≤4.0≥25.5/五级去皮白条东北区域4.0<X≤4.5≥25.5/其他区域>4.0≥25.5/六级去皮白条>4.5 ≥25.5/四级划膘带皮白条3.5<X≤4.0划膘前(满膘白条)在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测量皮和膘的总厚度≥26/ 1、划膘宽度以3#肉全部露出为准,且超出3#肉的宽度应<1.5cm,长度上至槽头,下至尾椎;2、去皮类划膘白条严禁对膘厚进行削减而调整级别;3、六级划膘白条只允许在东北区域生产、销售五级划膘带皮白条东北区域4.0<X≤4.5≥26/其他区域>4.0≥26/六级划膘带皮白条>4.5 ≥26/四级划膘去皮白条3.5<X≤4.0划膘前(满膘白条)在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测量膘的厚度≥24/五级划膘去皮白条东北区域4.0<X≤4.5≥24/其他区域>4.0≥24/六级划膘>4.5 ≥24/去皮白条四级半膘带皮白条3.5<X≤4.0划膘前(满膘白条)在第六与第七根肋骨之间测量皮和膘的总厚度≥26/1、半膘类白条只在东北地区生产销售。

非核心群种公猪等级标准

非核心群种公猪等级标准

附件1:
非核心群种公猪等级标准
种猪分公司育种部每半年更新并发布一次各类型种公猪等级标准。

不同类型公猪等级标准制定方法如下:
1、繁殖场纯种公猪(母系公猪)
以母系指数和体型评分两个指标评定等级。

其中,母系指数计算方法:按照各品系生产场前一年测定的公猪,一级、二级、三级的比例分别占20%、40%、40%,计算出对应品系所对应的母系指数,作为各级别母系指数下限评定标准;体型评分方面,一级、二级、三级体型评分分别达8.0、7.5、7.0以上。

2、终端父本公猪
以父系指数和体型评分两个指标评定等级。

其中,父系指数计算方法:按照各品系生产场前一年测定的公猪,一级、二级、三级的比例分别占30%、50%、20%,计算出对应品系所对应的父系指数,作为各级父系指数下限评定标准;体型评分方面,一级、二级、三级体型评分分别达9.0、8.5、8.0分以上。

3、体型评分要求
(1)体长:在猪只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观察猪只体侧面的长度。

公猪要求体长较长,明显短的公猪定为三级公猪。

(2)收腹:在猪只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观察猪只腹部腹线情况及两边扩展的程度。

收腹明显不好的公猪定为三级公猪。

(3)肌肉:观察猪只前躯、背部、臀部的肌肉发达与紧凑
程度。

公猪要求肌肉发达、紧凑,肌肉不发达、松弛的公猪定为三级公猪。

各类型公猪等级标准。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三)
3、猪白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定为二级: A、内腔淤血严重或四号肉淤血严重。 B、体表淤血面积大于5cm*5cm。 C、鞭伤面积大于表面面积得20%。 内腔淤血严重
内腔淤血、体表淤血严重
体表淤血鞭伤严重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四)
D、皮肤红斑、红点面积超过15%。E、皮肤非常粗糙。F、体型特别差。
≤3.0cm
≤4.0cm
备注:1、白条定级膘厚以鲜片猪肉的第六、第七肋骨中间平行至第六胸椎棘突前下方对应位置为准。 2、毛剥白条在烫褪基础上膘厚减少0.5cm ,重量减少5kg。 3、猪白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定为二级:A、内腔淤血严重或四号肉淤血严重;B、体表淤血面积大于5cm*5cm;C 、鞭伤面积大于表面面积20%;D、皮肤红斑、红点面积超过15%;E、皮质非常粗糙;F.体型特别差。 4、对于尾骨与猪皮相间处的膘较薄或几乎没有的、体型相对较好的白条(后臀尖非常饱满的)上升一级。 5、通膘的白条(整个脊膘薄厚相同或尾椎骨处膘比脊膘厚)下降一个级别。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一)
1、白条定级膘厚以鲜片猪肉的第六、第七肋骨中间平行至第六胸椎棘突前下方 对应位置为准。
第六胸椎棘突
第六、七肋骨连接处
用直尺测量膘的厚度即为膘厚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二)
2、毛剥白条在烫褪基础上膘厚减少0.5cm,重量减少5kg。
毛剥白条的定级标准参照烫褪的 标准,膘厚度在烫褪膘厚基础上 减0.5cm,重量减少5kg,即皮厚 大约0.5cm,皮重大约5kg。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标准)
级 别 膘厚 特一级 特一级选 特一级 特二级选 特二级 特二级 选二级选 选二级 二A级 二A级选 二A级 二B级选 二B级 二B级 二级选 二级 二级 二B优级 4.0cm--5.0cm ≧45kg >5.0cm <45Kg ≤2.5cm 标 准 重量 其他 体型非常好 体型一般 体型非常好 体型一般 ≧45kg, ≦95kg ≤3.5cm 体型非常好 体型一般 体型较好 体型一般 体型较好 体型一般 体型较好 体型一般

生猪级别评定标准

生猪级别评定标准

生猪级别评定标准一、品种与外貌1.品种:根据国家或地方的标准,评定生猪品种的优劣。

优良品种应具备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繁殖能力强等特点。

2.外貌:观察生猪的体型、毛色、皮肤等外观特征,判断其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状况。

体型匀称、毛色光亮、皮肤无病变的生猪为佳。

二、体重1.体重标准:根据不同品种、性别和月龄,制定相应的体重标准。

一般来说,成猪体重越大,肉质和产肉量也越高。

2.生长速度:观察生猪的生长速度,以判断其养殖效益和健康状况。

生长速度快、体重增长稳定的生猪为佳。

三、健康状况1.精神状态:观察生猪的精神状态,如眼神、活动等,判断其是否健康。

精神饱满、反应灵敏的生猪为佳。

2.食欲:观察生猪的食欲,判断其消化吸收能力。

食欲旺盛、消化良好的生猪为佳。

3.呼吸状况:检查生猪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判断其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呼吸平稳、无异常声响的生猪为佳。

4.皮肤病变:检查生猪的皮肤是否有病变、伤口等,如有无皮肤病、寄生虫等。

皮肤健康的生猪为佳。

5.其他异常症状:如腹泻、咳嗽、跛行等,出现这些症状的生猪可能存在健康问题。

四、产肉性能1.瘦肉率:瘦肉率越高的生猪,产肉性能越好。

瘦肉率的高低与品种、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

2.脂肪含量:脂肪含量适中的生猪,肉质口感更好。

脂肪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肉质口感。

3.肉色:观察猪肉的颜色,判断其新鲜度和品质。

肉色鲜红、有光泽的猪肉为佳。

4.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猪肉的口感和品质。

水分含量适中的猪肉为佳。

五、繁殖能力1.性成熟:观察生猪的性成熟程度,判断其繁殖能力的强弱。

性成熟早、发情期稳定的生猪为佳。

2.产仔数:观察生猪的产仔数,判断其繁殖性能。

产仔数多、成活率高的母猪为佳。

生猪购销论级定价肉眼鉴别技巧

生猪购销论级定价肉眼鉴别技巧

生猪购销论级定价肉眼鉴别技巧一、五看:体型分级和鉴别出肉率(一)、看品种(1)、依据猪体型特征、体质、外貌进行鉴别品种及杂交组合、配套系:根据各品种及各种杂交组合的基本特征:如体型、头型、耳型和毛色等特征来判定该猪的品种,是皮、杜、长、大纯种、还是二元、三元、三元转回杂交、四元,以及PIC、海波尔、托匹克、斯格等配套系,或外来良种猪与国内优质品种培育杂交猪。

(2)、自繁自养场看父母代公母猪品种及来源。

(3)、育肥场看猪苗产地来源及父母代公母猪品种和来源。

(4)、各品种猪及杂交组合、配套系体型外貌特征看样猪图片(见养猪图片资料)。

(5)、各品种标准体型猪屠宰率:见下表1注:以上为各品种标准体型猪空腹24小时屠宰(相当于进屠宰厂静养8小时),去头、蹄、尾的净白条(带板油、肾)占活体猪重的比重,也称屠宰率,为国家屠宰测定的计算标准;(二)、看体型1、鉴别方法(1)、从侧面观察:头长、体长,有无明显腮肉,背腹线是否平直或弓吊,前、中、后躯比例,前后躯是否丰满,腿臀比重,体侧是否平整。

(2)、从前面观察:头型大小、耳型、额宽及体躯的宽度(包括胸宽、肋骨开张度、背腰宽等),前肢站立姿势及距离的宽度等。

(3)、从后面观察:腿臀发育宽深度,背腰宽度,背中线凹凸程度、尾根正上方5厘米左右肌窝凹深程度,臀部两侧肌肉外展程度。

2、外形分级一级猪:头细、无腮肉、颈部平直,吊肚,嘴尖体长,弓背,背部中间凹线明显,前后腿肌肉结实丰满,均匀度好,肌窝深凹,超级靓猪。

二级猪:头小、无明显腮肉,前后躯丰满,背平直、腹部小,体质结实,外形紧凑,肌窝较深,靓猪体型。

三级猪:头尖,稍有腮肉,肚下垂不明显,身长较短,背平直,背部中间凹线不明显,后腿丰满度较丰满,肌窝浅凹,标准体型。

四级猪:头较小、腮肉明显,前中后躯比例不明显,呈圆桶状,背肚下垂,背线平满、肢蹄结实,无肌窝,偏肥体型。

五级猪:头较重、颈较粗,腮肉多,肚子低垂,腹大,背部中间呈凸线形,后躯欠丰满,腹部较大,肢蹄欠结实,无肌窝,明显偏肥,肚大体型。

肉类分类及验收标准

肉类分类及验收标准
肉类分类及验收标准
1鲜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鸡、鸭
1.1鲜猪肉
品名
质量验收标准
边猪及其散肉
鲜度标准:肉质有弹性,手指轻按,凹陷地方马上恢复,脂肪为白色或乳白色,整体色泽光润,切面红色、微微湿润但不粘手;无淤血、之间,从头60-65kg无注水,无寄生虫。分级标准:一级猪:重量在,后腿肌肉丰满,臀部弧线2cm往下数第五、六肋骨上方脊膘厚度≤间,从头往下70-75kg明显,成弓状,且体表无伤;二级猪:重量在,后腿肌肉丰满,2cm数第五、六肋骨上方脊膘厚度小于3cm,大于以上,从头往下数第五、六肋骨上且体表无伤;三级猪:重量在75kg方脊膘厚度超过3cm,后腿肌肉松弛皱折多。
不粘手;肉皮为白至浅灰白色,无注水
1.4鲜鸭Leabharlann 品名质量验收标准鲜鸭
表皮光滑而有光泽,肉质弹性好且丰满,表皮无毛或少毛,无破皮、无花皮、无显眼淤块;无注水;肚内无一切内脏,无血水,无异味。
1.5鲜鸡
品名
质量验收标准
鲜鸡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外形特征,大小符合要求。鸡肚内无一切内脏,眼球饱满,皮肤有光泽,因品种不同而呈淡黄、淡红、灰白或灰黑等色,肌肉切而发光;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指压后的凹陷立即恢复,具有鲜鸡肉正常气味,淤血斑无或极少,无打水症状,无破皮,鸡的翼部或鸡关节,不能有骨折和因骨折破皮而使骨头外露。
鸡全翼
大小均匀,无碎杂,有光泽;无异味,肉色淡红,无骨折和破皮,无黄衣,无异味,无鸡毛。
鸡腿
大小均匀,无碎杂,无黄衣,无淤血斑,有光泽,肉质淡红,无异味。
猪耳.
无种猪猪耳,无毛或少毛,无异味,色泽正常。
鸡肾
呈鸡肾特有色泽,无病斑,外表及切面湿润,但不粘手;无污物及其它肉眼可风杂质;无异味。

【8A版】大型屠宰公司生猪收购标准、流程、规定

【8A版】大型屠宰公司生猪收购标准、流程、规定

GGGGGGG公司生猪收购标准、流程、规定一、生猪收购标准1、正常猪宰前感官检疫合格、无任何质量缺陷,且重量合格的生猪。

2、体重异常猪(宰后判定标准):头皮肉重量≤65kg,每头扣100元;头皮肉重量≥130g,每头扣50元。

毛剥白条重量减5kg为重量依据。

(大猪与小猪判定重量标准可以根据本地市场再作讨论和修改)3、花猪、黑猪、棕猪花猪:猪体表黑毛面积10%≤S<40%的生猪为花猪,扣100元/头;黑猪:猪体表黑毛面积≥40%的生猪为黑猪,扣200元/头;棕猪:猪体表棕毛面积≥10%的生猪为棕猪,扣20元/头;4、公、母猪、病猪未经阉割、或晚阉割的生猪、性器官明显的生猪、病猪、宰前拒收;宰后发现是公、母猪的一律按化制处理(公司规定是退货处理,可以按此执行,具体情况应按动检实际要求情况制定);病猪按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有关规定执行化制处理,化制不作价。

5、伤残猪到厂卸车下磅后不能正常行走的及有内、外伤的生猪。

伤残猪每头扣50元;6、急宰猪磅前濒临死亡(欲将死亡)的猪为急宰猪,就是发生应急反应而产生应急症状,扣150元/头,按等外转分割结算;(公司现行政策为扣300元/头,不作降级处理,建议降级转分割)生猪在进厂前的急宰猪,必须及时找厂方接收检疫票的品控人员,现场确认和及时开急宰单。

生猪进厂后的急宰猪,必须及时找厂方宰前接收品控人员,现场确认和及时开急宰单。

如未及时发现而导致生猪应急死亡,死亡后一律不开急宰单,死亡一律化制处理,化制不作价;客户拿到急宰单,必须及时找到饲养称重人员及时处理。

7、死猪到厂卸车过磅以前已经死亡的生猪,按《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进行化制处理。

化制猪不作价。

二、生猪到厂交送操作流程:1、查证验误先由动检或品控对生猪客户预交送的生猪感观和票证进行检查,健康的生猪和票证正确齐全方可。

2、入厂登记1、生猪客户将票证拿给进厂检疫的品控人员,查阅后将票据交给饲养班值班人员。

猪产品分级标准精要

猪产品分级标准精要

猪产品分级标准精要一、胴体分级要求将感官指标、胴体质量、瘦肉率、脊膘厚度作为评定指标(其中瘦肉率、脊膘厚度可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1项或2项),将胴体等级从高到低分为1、2、3、4、5、6六个级别,见下表。

级别感官带皮胴体质量(W)[去皮胴体质量(W)下调5kg]瘦肉率(P) 背标厚度(H)1级体表修割整齐,无连带碎肉、碎膘,肌肉颜色光泽好,无PSE肉。

带皮白条表面无修割破皮肤现象,体表无明显鞭伤、无炎症。

去皮白条要求体面修割平整,无伤斑、无修透肥膘现象。

体型均匀,后腿肌肉丰满。

60kg≤W≤85kg P≥53%H≤2.8cm2级60kg≤W≤85kg 51%≤P<53%2.8cm<H≤3.5cm3级体表修割整齐,无连带碎肉、碎膘,肌肉颜色光泽好,无PSE肉。

带皮白条表面无修割破皮肤现象,体表无明显鞭伤、无炎症。

去皮白条要求体面修割平整,无伤斑、无修透肥膘现象。

体型较匀称。

55kg≤W≤90kg48%≤P<51%3.5cm<H≤4cm4级45kg≤W≤90kg 44%≤P<48%4cm<H≤5cm5级体表修割整齐,无连带碎肉、碎膘,肌肉颜色光泽好。

带皮白条表面无明显修割破皮肤现象,体表无明显鞭伤、无炎症。

去皮白条要求体面修割平整,无伤斑、无修透肥膘现象。

W>90kg或W<45kg42%≤P<44%5cm<H≤7cm6级W>100kg或W<45kg P<42% H>7cm二、分割猪肉分级要求猪胴体的4个部位肉包括:带皮带脂(或去皮带指)前腿肌肉、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后腿肌肉、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大排肌肉、带皮带骨(或带皮去骨、去皮带骨、去皮去骨)中方肉。

1、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前腿肌肉根据断面脂肪最大厚度分为三个等级,见下表。

级别断面脂肪最大厚度(H)1级H≤2.5cm2级 2.5cm<H≤3.5cm3级H>3.5cm2、带皮带脂(或去皮带脂)后腿肌肉根据断面脂肪最大厚度分为三个等级,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标准)
级 别 膘厚 特一级 特一级选 特一级 特二级选 特二级 特二级 选二级选 选二级 二A级 二A级选 二A级 二B级选 二B级 二B级 二级选 二级 二级 二B优级 4.0cm--5.0cm ≧45kg >5.0cm <45Kg ≤2.5cm 标 准 重量 其他 体型非常好 体型一般 体型非常好 体型一般 ≧45kg, ≦95kg ≤3.5cm 体型非常好 体型一般 体型较好 体型一般 体型较好 体型一般 体型较好 体型一般
皮肤红斑、红点皮肤病
皮肤病
体型差
体型差、膘厚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五)
4、对于尾骨与猪皮相间处的膘比较薄或几乎没有的、体型相对较好 的白条(后臀尖非常饱满的)上升一级。
尾骨
尾骨处与猪皮间的脂肪薄
4#肉饱满、结实有弹性
后臀尖大而饱满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六)
5、通膘的白条(整个脊膘厚相同或尾椎骨处膘比脊膘厚)下降一个级别。
正常猪的膘厚则第六、七 肋骨处最厚尾骨处最薄
整个背部膘厚相同且厚
≤3.0cm
≤4.0cm
备注:1、白条定级膘厚以鲜片猪肉的第六、第七肋骨中间平行至第六胸椎棘突前下方对应位置为准。 2、毛剥白条在烫褪基础上膘厚减少0.5cm ,重量减少5kg。 3、猪白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定为二级:A、内腔淤血严重或四号肉淤血严重;B、体表淤血面积大于5cm*5cm;C 、鞭伤面积大于表面面积20%;D、皮肤红斑、红点面积超过15%;E、皮质非常粗糙;F.体型特别差。 4、对于尾骨与猪皮相间处的膘较薄或几乎没有的、体型相对较好的白条(后臀尖非常饱满的)上升一级。 5、通膘的白条(整个脊膘薄厚相同或尾椎骨处膘比脊膘厚)下降一个级别。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三)
3、猪白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定为二级: A、内腔淤血严重或四号肉淤血严重。 B、体表淤血面积大于5cm*5cm。 C、鞭伤面积大于表面面积得20%。 内腔淤血严重
内腔淤血、体表淤血严重
体表淤血鞭伤严重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四)
D、皮肤红斑、红点面积超过15%。E、皮肤非常粗糙。F、体型特别差。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一)
1、白条定级膘厚以鲜片猪肉的第六、第七肋骨中间平行至第六胸椎棘突前下方 对应位置为准。
第六胸椎棘突
第六、七肋骨连接处
用直尺测量膘的厚度即为膘厚
生猪定级标准解析。
毛剥白条的定级标准参照烫褪的 标准,膘厚度在烫褪膘厚基础上 减0.5cm,重量减少5kg,即皮厚 大约0.5cm,皮重大约5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