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学法·素养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突出成就,认识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探究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不同,理解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3.成就(1)冶铁业西周晚期两汉东汉南北朝中国已有铁器发明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出现灌钢法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形象说明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了五大名窑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3)丝织业四五千年前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清朝的缎成为丝织品的代表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主要类型(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两宋之前: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2)元朝时期: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中国素有“丝国”和“瓷器大国”之称.2.表现(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为欧洲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易错提醒】1.官营手工业并不因国家扶持而异常繁荣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政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它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的反抗,弊端丛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萎缩.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能认为是技术革命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轻巧识记】1.三个“三”归纳古代手工业2.图示法记忆三种手工业的地位【概念阐释】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图示理解如下:【易错提醒】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能说明封建社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表明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轻巧识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关系【概念阐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深度点拨】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一般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是主要手工业在历代的发展表现的相关史实,主要部门一般围绕着冶炼、陶瓷制造和纺织三个行业展开;二是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生产方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网络小结术语精要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产品精美,品种繁多,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1.官营手工业史料庶人食力,①工商食官.——《国语·晋语》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③(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①说明国家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②说明了官营手工业规模与分工.③说明众多官营工匠一起工作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史料体现了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提示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2.家庭手工业史料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画线内容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官营技术
冶铜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思 考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高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 大、最终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 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 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 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练习
8、东汉时,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突出成就是 A.发明淬火技术 B.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C.用煤炭作为冶铁燃料 D.低温炼钢技术、灌钢法得到推广 9.明朝中后期,在苏州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进行丝织业生 产手工业部 门,工场主被称为“机户”,工人被称为“机工”,他们 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表明 A.手工业已超过农业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苏州市明朝主要税源 D.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阅读 思考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青瓷熊形灯
瓷器的开端——东汉的青瓷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北 齐 白 釉 四 系 罐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 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 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战国时铁农具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52张)

些重大变化?
提示:民营制瓷业在制瓷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景德 镇的民窑生产更趋兴盛。
【归纳总结】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地位
官府直接经 官营 营的大规模 手工业 生产(劳役制)
满足政府、 皇室需求,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至明代 前期占 据主导 地位
4.(2018·新课标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
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
竹篱井,井主所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
“调身货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特遇
不满意,辄外谋高就。这反映出为时( A)
【对点训练】 1.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 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 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2.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 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 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主题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思考】观察下图,中国古代的瓷器、丝绸等是通过 什么途径运往西方的?
国外瓷都“景德镇”——代尔夫特
穿中国丝绸的古罗马妇人
提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往西方。
1.丝国——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 国获得 “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 世称为“丝绸之路”。
历史: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备课笔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西汉时,巨鹿有位叫陈宝光的人,他家拥有一套织造上等丝织品的技术和工具。
陈宝光之妻继承家传,身怀绝技,织出精美绝伦的丝织品。
据说,她织一匹散花绫,费时两个月,价值上万钱。
后来,她受到朝廷重臣霍光家重用,成为霍家专有织工。
当时的官府手工业部门也从社会上征调大量的能工巧匠,为它们服务。
知识结构:重点:古代手工业的重要成就;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阅读前言,问题一:中国古代手工业在哪些行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你认为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些主要的经营形式?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多突出的成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或者由成语“一言九鼎”“炉火纯青”导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什么事手工业?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生产的小规模的工业生产。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
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概述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三代——青铜业,垄断;春秋战国——继续发展;汉代——官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此后——素称发达,一直领先。
教材分别从冶金、制瓷、丝织三方面分别介绍了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
1、官营冶金业: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①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清代,据《景德镇陶
录》叙述,景德镇仪制坯业就有淘泥、拉坯、印坯、镟坯、 画坯、春灰、合釉、上釉等分工,各道工序环环相扣,全为 手工制作。
材料四
材料五
(明清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
赴织为活 „„ 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 ( 生计 ) 计。大户 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 ( 空虚 ) ,两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右图的瓷罐是被行家誉为“绝顶
稀有”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此 罐高27.5厘米,径宽33厘米,罐身绘有 鬼谷子下山的民间故事,是目前世间仅 存的八件同类古董之一。 2005 年 7 月 12
(1)西汉: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的誉
丝绸之路 ”。 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_________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期 ①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 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②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欧洲商人 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 ③清代还根据 _____________ 具和鱼缸等。 3 . 影响: 在中国制瓷工艺影响下, 17 世纪开始,欧洲 陆续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
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 成了一种时尚„„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优质PPT课件

夏、商、周:官府垄断 (“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继续发展
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4、主要成就和影响:
领先世界的冶金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历史悠久;素 称发达;世界 领先。
第二页,共29页。
(1)高超的冶金技术:
技术 冶铜技术 冶铁技术
炼钢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铁剑 )春秋战国:使用铁农具,并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 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 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
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第七页,共29页。
鉴宝
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请同学辨别其它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瓷器大国”
第二十页,共29页。
探究小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1、中国古代手工业是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三种家经庭营手形工态业并存。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
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 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 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
"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
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
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
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中国艺 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重要成就: 重要成就 (1)冶金业(铜、铁、钢) )冶金业(
原始社会晚期: 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 ②商周:青铜铸造业繁荣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③西周晚期 出现铁器 西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④西汉 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杜诗发明 ⑤东汉 杜诗发明水排 魏晋南北朝:发明的 发明的灌钢法 ⑥魏晋南北朝 发明的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领先地位)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秦汉
开始 得以发展
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隋唐 两宋 元朝: 元朝: 明中叶 清:
恢复与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 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 自民营手工业) 自民营手工业)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 现资、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二、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手工业 素称发达
1、地位、特征、发达原因:P8 地位、特征、发达原因: 成就: 2、成就: (1)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 各朝代 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P8(各朝代 各朝代) 冶金业 (2)制瓷业 ①②③④⑤⑥ P8(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3)丝织业 ①②③④⑤⑥⑦ P8(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D、唐朝
5、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诗中的名句。 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 度上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7、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 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业
入市
活中
2.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和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两宋时期
元朝
初步发展
饱受摧残 得以恢复 继续艰难发展 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得以推广
明中叶以后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黄道婆(1245—1330),元代棉纺 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 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出身贫 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 (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生活在 黎族姐妹中,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 崖州被的方法。元贞年间(1295— 1296)重返故乡,教人制棉,传授和 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 (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 之具” 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 等织造技术。黄道婆去世以后,松江 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 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称。
明清时期瓷种丰富
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达到很高水平
明 朝 素 三 彩 菊 花 耳 瓶
青花海水云龙扁瓶 (明宣德)
清乾隆五彩山水大缸
清乾隆 珐琅彩百花纹花觚
古代瓷器发展历程
商代出现原 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 熟的青瓷
明清时期,瓷 器种类丰富
宋朝出现 五大名窑
北朝出现成 熟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 两大系统形成
“南海一号”成功出水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
瓷器
铜 镜
金腰带
鎏 金 手 镯
从南海一号出水的文物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手工业非常发达。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出现、演变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 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发展特点
历史悠
久
材料一:继发现我国最早的道路网、最早的宫城之后,
在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内,考古工作人员又在
宫城附近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其中的绿
松石器制造作坊是迄今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
材料二:官营手工业涉及的部门之多,有煮盐、冶铁 、铸
钱、丝织业……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
经营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官府直接经营 的大规模生产
(劳役制)
满足政府、皇 至明代前期 室需求,不计 占据主导地 成本不入市场 位
代表 我国 古代
民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业
家庭小作坊 发展为雇佣 劳动
从事商品生产
明中叶后占 据主导地位
手工 业水 平
家庭
家庭消费,缴 一直存在于 个体农户的副业 纳赋税,较少 社会经济生
花楼机是我国古代织造 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明中 叶以后,所使用的花楼机结 构复杂而精密,至少需要两 三个人操作,能够织出画师 设计的各种花纹,专门制造
精细的丝织品。
3. 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发展 (1)出现
①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时间:明朝中后期 ③地点:江南 ④部门:手工业 ⑤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实质是
明清——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
明代的团龙袍料
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 形式 (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主 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售。 (2)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 的产品。
比较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2.瓷器大国称号的由来 (1)从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群神宴》中的中国瓷器
(2)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 和梵文装饰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 餐用具和鱼缸。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 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重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007年12月22日,“南 海一号”打捞出水。“南海 一号”为南宋时期商船,沉 没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平港以 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 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 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 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舱 内保存文物总数估计为6万 至8万件。
“China”(中国)便是由“china”(瓷器)而来!
观看视频,总结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还可以凭借国家的权力,征调优秀的
工匠、使用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素称发 达
3.具体成就 (1)冶金技术
技术 冶铜技术
冶铁技术
炼钢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技术 商周时期,进入繁荣时期 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3)丝织技术 ①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
②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代——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政府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单衣
唐朝——技术提高,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唐朝花鸟纹锦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 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 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高58.3厘米,重近34.5公 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 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 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 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存 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战国时铁农具 杜诗冶铁水排模型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出现 (2)发展 :清朝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为什么中国获得“丝绸大国”的誉称? 2.“china”(瓷器)与“China” (中国) 是何其相似,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1.丝绸大国称号的由来 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 “丝绸大国” 的誉称,运送丝绸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2)制瓷技术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东汉越窑青瓷布纹四系罐
青瓷熊形灯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北方以白瓷为主,这是 唐代整个瓷器的局面。中国瓷器形成一个对峙,或者说平 分秋色的局面。这就是“南青北白”。
白 瓷 凤 首 瓶
唐朝的秘色瓷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