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专题复习课件31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专题复习课件2

(5)1 L水中溶解5.85 g NaCl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1。( × )
(6)在容量瓶中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 浓度的稀硫酸。( × )
2.填空。 (1)将Na置于水中,其溶质是__N_a_O__H__。 (2)将Na2O溶于水,其溶质是__N__a_O_H______;31 g Na2O溶于 水,配成1 L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1__m_o_l_/L__。 (3)将Na2SO4·10H2O溶于水中,其溶质是_N_a_2_S_O__4 _。 (4)将SO3溶于水,其溶质是_H__2S__O_4__;将40 g SO3溶于60 g水 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4_9_%___。
2.配制过程 配制过程示意图:
配制过程(以配制 500 mL 1.00 mol·L-1 NaOH 溶液为例)
[易错警示]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 体积的溶质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不必计量水的用量。②配制 NaOH 溶液时,必须用小烧杯快速称量 NaOH 固体,不能将 NaOH 直接放在纸上,因 NaOH 固体易潮解,且易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
(2)容量瓶 ①构造及用途
②查漏操作(20 ℃)
③容量瓶的“五不能”:一、不能做反应器;二、不能加热; 三、不能溶解固体;四、不能稀释浓溶液;五、不能长期保存溶液。
(3)量筒 量筒无 0 刻度;量取 7.2 mL 溶液,应选用 10 mL 量筒,量筒 上标有使用温度、容量、刻度;不能加热,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 接在量筒中溶解或稀释。
②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混合计算
a.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1V1+c2V2=c混×(V1+V2)。 b.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课件第四章专题讲座

解析 B 项,电解熔融的 MgCl2 可制得镁,电解 MgCl2 溶液:MgCl2+2H2O =电==解==Mg(OH)2↓+H2↑+Cl2↑,错误; C 项,FeCl3 溶液蒸干过程中发生反应:FeCl3+3H2O==△===Fe(OH)3↓+3HCl↑, 错误;
D项,硫燃烧不能生成SO3,错误。
解析 淡黄色的单质是硫,C为SO2,D为SO3,SO2的作用有漂白、杀菌、消毒、 制硫酸等。
(2)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 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4_N_H_3_+__6_NO =一==定==条==件==5N2+6H2O 。
(2)若A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 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催==△化==剂==4NO+6H2O 。
解析 碱性气体为NH3,汽车尾气中遇空气会变色的气体是NO。
(3)若D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B物质具有两性,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是 Al(OH)3+OH-===AlO- 2 +2H2O 。
HCl NaOH
H2SiO3――△→SiO2;
B
项,②NaCl―N――H―3,―C―O―2→NaHCO3
△ CO2
Na2CO3――H―C→l NaCl;
C项,N2不能直接与O2反应生成NO2;
D 项,④C―O―→2 CO
O2 C
CO2―M―→ g C。
7.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 关系: (1)若A是淡黄色固体,C、D是氧化物,C是造成酸雨的主 要物质,但C也有其广泛的用途,写出其中的两个用途: 漂白、杀菌、消毒、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等(任写两个即可) 。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9-31

衡中作业(三十一)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是()A.花生油B.味精C.紫砂壶D.面巾纸【试题解析】: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A项错误;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B项错误;紫砂壶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C项错误;面巾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D项正确。
【试题参考答案】:D2.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就记载了烧酒制备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
这里用到的分离方法可以用于分离下列哪组物质()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四氯化碳和水C.乙醇和水D.氯化钠和硝酸钾【试题解析】:“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分离方法属于蒸馏。
A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是固体,不能蒸馏分离,错误;B项,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错误;C项,乙醇和水互溶,需要蒸馏,正确;D项,氯化钠和硝酸钾均是固体,不能蒸馏分离,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3.乙醇的下列反应与其官能团无直接关系的是()A.乙醇和活泼金属反应B.乙醇和氧气在Cu的催化下反应C.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试题解析】:A项,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是羟基参与反应,与官能团有关;B项,乙醇和氧气在Cu的催化下反应,是羟基被氧化为醛基,与官能团有关;C项,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是羟基被氧化,与官能团有关;D项,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所有的化学键都断裂,与官能团无关。
【试题参考答案】:D4.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乙醇分子中含有氢氧根,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C.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二者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试题解析】:羟基与氢氧根不同,B项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专题复习课件34

(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 杂化 杂化轨 杂化轨道 中心原子上的 分子空
实例 类型 道数目 空间构型 孤电子对数 间构型
sp
2
直线形
sp2
3
平面三
□21 _角__形__
0
直线形 BeCl2
0
平面三角形 BCl3
1
V形
SnBr2
sp3
□22 __4__
正四面 体形
0
正四面体形 CH4
1
2.结合事实判断 CO 和 N2 相对更活泼的是___C_O____,试用下
表中的键能数据解释其相对更活泼的原因: ______断__开___C_O__分__子__的__第__一__个__化__学__键__所__需__要__的_能 __量__(_2_7_3_._0_k_J_·_m_o_l_-_1)_ __比__断__开___N_2_分__子__的__第__一__个__化__学__键__所__需__要__的__能__量__(_5_23_._3_k_J_·_m__o_l-_1_)小___
2.共价电 子对的 数目
□11 __单____键 □13 __双____键 □15 __三____键
类型
原子间有□12 _一__对___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14 _两__对___共用电子对 原子间有□16 _三__对___共用电子对
3.共价键的键参数
键参数 键参数的含义
□16 __1_0_7°_
2
□17 _V__形__ □18 _H__2O__ □19 __1_05_°_
2.杂化轨道理论对分子构型的解释
(1)杂化轨道概念: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原子内部□20 _能__量_相__近__
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组合后形成的一组 新的原子轨道,叫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2018版金版教程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学案课件31

26
故知重温
典题精讲
课时作业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创新版)
20
故知重温
典题精讲
课时作业
Hale Waihona Puke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创新版)
典题精讲
21
故知重温
典题精讲
课时作业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创新版)
考点 1 原电池的原理 典例 1 在如图所示的 8 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A.①④ B.③④⑤ C.④⑧ D.②④⑥⑦
22
故知重温
典题精讲
课时作业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创新版)
2.教材改编题 (据人教必修二 P44 T1)原电池是利用 _能__自__发__进__行__的__氧__化__还__原__ 反 应 、 将 ___化__学___ 能 转 化 为 ____电____能的装置。其中,负极是电子__流__出____的一极,发 生 __氧__化____ 反 应 ; 正 极 是 电 子 __流__入____ 的 一 极 , 发 生 __还__原____反应。
插入 电解质 溶液中。
7
故知重温
典题精讲
课时作业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创新版)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反应原理
8
故知重温
典题精讲
课时作业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创新版)
9
故知重温
典题精讲
课时作业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创新版)
(2)盐桥的组成和作用 ①盐桥中装有饱和的 KCl、KNO3 等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 冻。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 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1-4

衡中作业(四)1.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最后用胶头滴管定容后,液面正确的是()【试题解析】:定容后,容量瓶中的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试题参考答案】:B2.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含NaClO 25%,密度为1.19g/cm3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所配得的NaClO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0g【试题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项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B项错误;需要称量NaClO 固体的质量为500mL×1.19g/cm3×25%=148.8g,D项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B.稀释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D.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试题解析】: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体积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A项正确;稀释搅拌时有液体飞溅,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B项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C项错误;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为正常现象,如果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D项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A4.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mL 0.10 mol·L-1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的原则,故需选择500mL容量瓶;溶质若为CuSO4,则需要8.0g;若是胆矾,则需要12.5g,应配成500mL溶液而不是加入500mL水。
【试题参考答案】:D5.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安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学案9-30

衡中作业(三十)1.“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下列贸易的商品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中国丝绸B.埃及长绒棉C.乌克兰葵花籽油D.捷克水晶【试题解析】:A项,中国丝绸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有机物,错误;B项,埃及长绒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有机物,错误;C项,乌克兰葵花籽油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错误;D项,捷克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盐,正确。
【试题参考答案】:D2.2017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中唯一化学成果:曼彻斯特大学开发出“分子机器人”由150个碳、氢、氧和氮原子构成,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来“搭建”分子。
下列关于“分子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有机高分子B.它与传统机器人一样可以通过电驱动C.它与传统机器人不同在于通过化学反应下达“搭建”指令D.“搭建”分子只是一种物理变化【试题解析】:A项,“分子机器人”由150个碳、氢、氧和氮原子构成,它是一种有机小分子,错误;“分子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不同,“分子机器人”通过化学反应下达“搭建”指令,传统机器人通过电驱动,B错误,C正确;D项,“分子机器人”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搭建”分子,是化学变化,错误。
【试题参考答案】:C3.下列关于烃的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用H2除去乙烷中的乙烯B.在催化剂作用下,苯可以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C.乙烯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但二者均可发生加成反应D.C2H6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2H4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均可得到纯净的C2H5Cl 【试题解析】:A项,H2也为气体,不易控制H2的量,过量的H2会混入乙烷中形成杂质,错误;B项,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错误;C项,乙烯和苯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正确;D项,C2H4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纯净的C2H5Cl,C2H6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得不到纯净的C2H5Cl,错误。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衡中金榜化学配套PPT课件1-2

2.[2019·郴州一模]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 MnO2、NH4Cl、ZnCl2 等物质。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 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B.操作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C.操作③中盛放药品的仪器是坩埚 D.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杂质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 (1)过滤(如下左图) 适用于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操作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2)蒸发(如上右图)
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的固态溶质,采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
在蒸发结晶中应注意: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
衡中金榜
第2讲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考点一 考点二 题型突破1 衡中作业
[考纲要求] 1.掌握常见分离和提纯的方法。2.掌握过滤、分液、蒸馏等操作的步 骤及要求。
考点一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物理方法及装置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强化要点 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 (1)物质的分离 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
解析:(1)乙醇的沸点低易挥发,适合用蒸馏法。(2)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出 水溶液中的溶质。(3)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很大,适合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4)碘易升华,加热 可分离。(5)食用油和汽油互溶,但沸点不同,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6)只能除 去氯气中的HCl杂质,但不能除去其中的水蒸气。 答案:(1)× (2)× (3)× (4)√ (5)×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正盐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例如在 Na2CO3 固体中含有少量 NaHCO3 杂质,可将固体加热, 使 NaHCO3 分解生成 Na2CO3,从而除去杂质。若在 NaHCO3 溶液 中混有少量 Na2CO3 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 CO2,使 Na2CO3 转化为 NaHCO3。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例如在 Fe2O3 里混有少量的 Al2O3 杂质,可利用 Al2O3 是两性 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使其中的 Al2O3 转化为可溶性 NaAlO2,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 即为纯净的 Fe2O3。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离 NaCl 和 I2 的混合物或 NaCl 与 NH4Cl 的混合物可用加 热法。 ( √ ) (2)除去 CO 中少量 O2:通过灼热的 Cu 网后收集气体。( × ) (3)Na2CO3 固体(NaHCO3)、NaHCO3 固体(Na2CO3)可用相同的 方法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 )
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注意事项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上口出 (5)图⑤装置名称:升华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 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6)图⑥装置名称:洗气 适用范围:气气分离(杂质气体在试剂中溶解或与试剂反应), 如用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 HCl。 注意事项:将混合气体通入洗气瓶,导气管“长”进“短”出。
(6)离子交换法 例如用磺化煤(NaR)做阳离子交换剂,与硬水里的 Ca2+、Mg2 +进行交换,而使硬水软化。 (7)除去有从而与原有机 物分层除去。 例如苯中混有苯酚:加 NaOH 溶液,分层除去。乙酸乙酯中混 有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层除去。
③若溶质为易水解的并且生成易挥发性酸的盐类,要防止水 解。如 FeCl3 溶液在通入 HCl 气体中加热蒸发可得到 FeCl3 固体, 通入 HCl 气体目的是防止 FeCl3 水解。
3.常见的化学分离、提纯方法——依据化学性质选择 (1)生成沉淀法 例如 NaCl 溶液里混有少量的 MgCl2 杂质,可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使 Mg2+离子转化为 Mg(OH)2 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 OH-),过滤除去 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 pH 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 例如 Na2SO4 溶液中混有少量 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 增加 SO24-,可加入适量的稀 H2SO4,将 CO23-转化为 CO2 气体而除 去。 (3)氧化还原法 例如在 FeCl3 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2 杂质,可通入适量的 Cl2 将 FeCl2 氧化为 FeCl3。若在 FeCl2 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3,可加入 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2.常见的物理分离、提纯方法——依据物理性质选择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4)结晶法的规范解答 从溶液中提取溶质时,依据溶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若溶质为较稳定、不水解的盐类,直接采用蒸发结晶,如从 NaCl 溶液中提纯 NaCl。 ②若溶质为易分解或带有结晶水的物质,采用加热浓缩、冷却 结晶、过滤、干燥的操作。 如 CuSO4 溶液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过滤 、干燥可得到 CuSO4·5H2O。
(4)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 ×)
(5)可用电解法将粗铜精炼提纯。( √ ) (6)MnO2 中混有少量有机物,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 ) (7)乙烯中混有的 SO2 可以通过溴水除去。( × )
考点 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
1.分离与提纯遵循的原则 (1)“四原则” 一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二是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三是被提纯物 质与杂质易分离;四是被提纯物质易复原。 (2)“三必须” 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三是除杂途 径必须最佳。
第5部分 化学实验
第十章 化学实验
第31讲 物质分离、提纯、检验
教材清单
考点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 1.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及装置
(1)图①装置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固液分离
(2)图②装置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组分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距大的混合物分离
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 热而飞溅 注意事项停止加热的标准: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 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特别提醒] 蒸发结晶时溶质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会有所不 同。①若溶质较稳定,通常采用蒸发结晶;②若溶质加热分解,含 有结晶水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③若溶质加热时会 促进水解并且产生挥发生的酸。通常采用通入酸的情况下,蒸发结 晶;④若是两种易溶于水的固体,一种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大, 另一种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较小,通常采用重结晶法。
2.部分实验装置的创新与拓展 (1)过滤装置的创新——抽滤 由于水流的作用,使图 1 装置 a、b 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可以 使过滤速率加快。该装置主要由布式漏斗、抽滤瓶、胶管、抽气泵、 滤纸等组成。
(2)蒸馏装置的创新 图 2,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挥发的沸点较低的液体反应物能冷 凝回流,若以此容器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能循环利用,提高了 反应物的转化率,特别是在有些有机制备实验中用到较多。 图 3,由于 Br2 的沸点低,且有毒性和强腐蚀性,因此设计了 用冰冷却回收液溴的 C 装置,并用 NaOH 溶液进行尾气吸收,热 水浴可以使液体受热均匀且易于控制温度。
(3)图③装置名称:分液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适用范围溶度剂不组同成,的用溶一液种里溶提剂取把出溶来质从它与另一种
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 注意事项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
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图④装置名称:蒸馏 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