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_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长庆油田: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长庆油田: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长庆 油田的标准化体系就 是基于这个 角度考虑 的。 该 前, 长庆千里油气区的数千余 口油、 、 气 水井和站库、 长 标准化体系具体包括: 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流程管理和 输 管道 的诸多生产及管理要素, 通过 数字化集 中在 鼠
标准作业程序。 标 的控制下’ 油气 田的开发 管理 , 将 由过去的 “ 守株待

{ 、 l ■■_ 《 ; I _ ■ { 焉、 l ■ I_ { l ■ -
界找气 , 实施 油气 兼 探 , 完成了从侏 罗系到 三叠 系进 月, 建成一个联 合站不超过三个月, 建成一座 大型天然
而到多层系寻 找油气富集 区的勘探 战略转移 。 通过 实 气 处理 厂只需半年。 样的建设速 度证 明了 “ 这 标准化 施 “2 7 科技创新工程及一系列低渗透油田经济开发 设计、 17 ” 模块化建设” 的理念在油气 田地面建设中显示出 它的实施优化了地面建设资源 配置, 放 解 的主体 技术 , 庆油田实现 了油气储量 的快 速增长和 的强大活力 , 长 开发效益的不断提高。 例如 , 采用丛式井开发技 术大大 了建设 过程各 个环节 的生产力。 长庆油田还 把标准化
2 0 年油气 产量达Nmo  ̄吨; 0 7 03 o 2 0 年油气当量一举 理为核心功能 的决策指挥 系统 , 通过数字化 、 信息化 、 突破2 0 万吨; 0 9 , 00 2 0 年 长庆油田油气 当量跨越 3 07 智能化全面提高了管理效率。 0 0Y
吨 , 为中国石油天然气 集团公司 ( N C, 成 C P 以下简称 中国石油 ) 的第二大油气田。
近两年, 长庆 油田重 点在建设 层面推行标准化体 免 、 大海捞针” 变成了 “ 精确制导 、 准确打击” 采油工 。 系, 包括标准化设计、 模块化 建设、 标准化预 算 、 规模 足不出户, 监控室就可实现油井的动态管理工作 , 在 也

长庆油田发展简介

长庆油田发展简介

鄂尔多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 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据说,“鄂尔多斯”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鄂尔 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 此也称为“河套”。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 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 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 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米。主要油气产层是 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古生界。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鄂尔多斯盆地西降东升,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 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就是半盆油,满盆气,南油北气、 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因此,这个盆地 有聚宝盆之誉。
长庆油田2003年油储量 增长高峰期工程和3000万吨上产工程,全年上交 油气三级储量超过15亿吨,新增油气储量再创历 史新高,生产原油1572.5万吨,天然气189.5亿 立方米,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大关,成为我国 第二大油气田。 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长庆油田公司总 体规划,到2015年,长庆油田原油产量将达到 2600万吨,天然气产量将达到350亿立方米,油 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 基地、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和致密性油气田 技术创新基地。
长庆油田与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长庆油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成立于1970年,主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生产、 储运和销售业务,勘探面积37万平方公里,油气分布在陕、 甘、宁、内蒙古、晋5省(区),是中国石油近年来增长 幅度最大最快的油气田,承担着向北京、天津、石家庄、 西安、银川、呼和浩特等40个大中城市安全稳定供气的重 任,现有用工总量7万余人,资产总额1340亿元。 长庆油田几代石油人肩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 使命,传承解放军精神,大庆精神和延安精神,始终坚持 “解放思想,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在自然环境艰苦、 地质条件复杂、社会依托条件差的情况下,先后开发成功 开发了36个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田,形成了低渗、低压、 低丰度“三低”油藏开发系列技术,建立了以“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深化改革”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 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培养和 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 展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石油排名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石油排名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十大油田排名情况及未来油气开发趋势分析排名如下:第一:大庆油田(隶属中国石油)第二:长庆油田(隶属中国石油)第三:胜利油田(隶属中国石化)第四:塔里木油田(隶属中国石油)第五:渤海油田(隶属中海油)第六:新疆油田(隶属中国石油)第七:西南油气田(隶属中国石油)第八:延长油矿(隶属延长石油集团)第九:辽河油田(隶属中国石油)第十:塔河油田(隶属中国石化)未来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新趋势:未来我国油气勘探的总体思路将继续围绕“深化东部、强化中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展开。

未来油气的开发和勘探将集中于五个方面:1、大力研发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挖掘老油田开发潜力。

2、加大低渗透油气资源的勘探投入,实现规模有效开发。

3、紧抓天然气发展机遇期,积极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

4、针对我国石油资源紧缺、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的现实,大力发展以天然气为主的替代能源将对缓解石油紧缺、提高能源安全、保护环境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5、进军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大力提高深水油气产量。

丰富的资源基础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常规油气资源难以满足国内快速需求的背景下,非常规资源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之一。

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 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奋进中的长庆油田

奋进中的长庆油田

主 营鄂 尔 多斯 盆地 石
油 、 天 然气勘探 、 开 发 、 生产 、 储 运 和 销售业 务 , 是 我国 陆上 第三 、 中国石 油 第二 大油气 田 。 现 有厂 处级单
位5 7 个 ,
余 员 万 -
-
I7
人。
长庆 油 田勘探 先后 发现 了 马 岭 、 红 井子 、 安 塞 、 靖安 、 绥 靖 、 西 峰 、 姬 塬 、 胡尖 山 、 白豹等油 田 。 特 别
中国石 油长庆 油 田公 司
P E T R O C H IN A C H A N G Q IN G O IL F IE L D C O M P A N Y
俞进 中 的 长庆 油 m
中国石 油 长庆 油 田公 司 工 作 区 域 在 鄂 尔 多斯 盆 地 ,
总 面 积3
7万km
。 ,
总部设 在西 安 ,
探 明储 量名列 中国石 油前列 ,
累计探 明天 然气地 质储 量2
7

1万 亿m


其 中苏里 格气 田是 我 国 陆上 最 大 的天 然
气整装气 田 ,
已 陆续 向北 京 、
天 津、
上海、
西安、
石 家庄 、
银川 、
呼和 浩特 等大 中城 市 供 气 。
截~ _
2007年
底,










1
是 近 几 年 。 储 量增 长在 中国石 油名列第一 , 成 为 中国石 油增储 上 产 的重点地 区 。 截至 2 0 0 7 年底 。 累计 探 明 石
油地
质储

1
6

长庆油田发展历程研究

长庆油田发展历程研究
第三部分 初步梳理这些辉煌奇迹背后的驱动因素——哪些具体的成功经验和 做法导致了长庆油田的成功
第一部分
与长庆油田发展 历程相关的背景
背景(一) 长庆油田创业环境及其变化
长庆创业之初的内外部环境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40年来,长庆油田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哪些突出
变化?
一、时代条件及其变化
国 在长庆油田创业阶段,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社会主义阵营内中苏关系全面恶化,这就决定 际 着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几乎不可能。 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和全球化潮流中,逐步为长庆油田学 系 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可能。
长庆油田的成长,与新中国油气开采业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为方便与长庆油田发展作比较,我们分以下五个阶段展开回顾:
3、“一亿吨 原油包干”
4、迈进新世纪 4、国家石油战 与长庆崛起 略再回西部与
油气并举
1、国家石油 战略东移
2、备战备荒 与长庆创业
194919701980 Nhomakorabea1992
1998
一、国家石油战略东移
2、改革不断深入导致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央与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利益博弈
社 1、长庆油田创业阶段,一方面,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经济落后面貌是广大干部职工的基本心态;另一方 会 面,党具有绝对权威;政治正确性是压倒一切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极其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这些是当时 文 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由此,在党的号召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期甚至是“阶级斗争”) 化 的优势与力量,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集体主义精神是完全
(注:本处重点介绍长庆油田重大的勘探开发进展,企业管理方面的情况随后将作详细 分析,下同)

中国10大油田介绍

中国10大油田介绍

中国10大油田介绍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大型油田。

下面将介绍中国的十大油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大庆油田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被誉为中国的“石油摇篮”。

它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油田开发的油田之一。

大庆油田的产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地位。

2. 石油长庆油田石油长庆油田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中国第二大陆上油田。

它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之一。

3. 焦石油田焦石油田位于山西省焦作市,是中国最大的焦煤型油田。

它不仅产出大量的石油,还具有丰富的焦煤资源,对于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胜利油田胜利油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陆上油田。

它的油气储量丰富,产量稳定,为辽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庆东油田庆东油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油田之一。

它的油气资源丰富,油田开发技术先进,产量稳定。

庆东油田的发展推动了吉林地区的经济繁荣。

6. 辽河油田辽河油田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发现的大型油田之一。

它的油气储量巨大,产量稳定,为辽宁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

7. 华北油田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任丘市,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陆上油田。

它的油气资源丰富,产量巨大,为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8. 华南油田华南油田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陆上油田。

它的油气资源丰富,产量稳定,为广东地区的能源供应起到了重要作用。

9. 渤海油田渤海油田位于山东半岛的渤海湾,是我国最大的海上油田。

它的油气储量巨大,产量稳定,为中国的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0. 西南油田西南油田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

它的油气资源丰富,产量稳定,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以上就是中国的十大油田。

这些油田不仅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 -回复

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 -回复

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回复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石油工业的初期起步。

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国各大油田发展史的文章。

第一步:中国石油工业起步(1950-1960年代)中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意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初期,主要的挑战包括国内技术水平低下、设备陈旧以及缺乏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

然而,充满信心的中国政府相信石油资源开发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决定全力推动石油工业的发展。

第二步:大庆油田的兴起(1960-1970年代)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早期,大庆油田的兴起被视为标志性的事件。

大庆油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

在1960年代初期,中国在大庆油田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

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数以万计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的辛勤工作,同时也得益于政府的投资和政策支持。

大庆油田的兴起使中国石油工业得到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并为后续的石油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三步:渤海油田的发展(1980-1990年代)渤海油田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海上油田之一。

在1980年代,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政府将目光投向了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

渤海油田成为了首个大规模开发的海上油田项目。

中国油服公司采用了创新的技术和设备,解决了深水勘探和开采方面的挑战。

渤海油田的发展不仅为中国石油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高了国家的能源安全水平。

第四步:西南油田的崛起(1990-2000年代)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始受到重视。

西南油田地处中国油气资源富集的盆地区域,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四川盆地和重庆市等地。

西南油田区盆地庞大的地质油气储量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西南油田开始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西南油田的崛起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油气生产国之一。

第五步:中国海上油田的探索(2000年至今)随着海上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政府开始关注海上油田的开发潜力。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基本情况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基本情况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基本情况
四、西峰油田展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西峰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始探于1974
年。步入二十一世纪,长庆油田分公司按照宏观找
油理论和“三个重新认识”的指导思想,对西峰油
田进行了再次勘探。2001年10月24日,在西17井获
得了40.8m3的工业油流,2004年5月20日,长庆油田
生产原油208万吨以上,比2003年增长22万吨,并以此
为起点,以20万吨的原油产量增幅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标志着采油二厂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原油产量目标
2004年-2010年原油产量每年以20万吨以上的速度
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末年产原油达到350万吨。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基本情况
五、积极创建“西峰模式”
我们创建“西峰模式”的具体目标是:
◆主要开发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同类油田中具有领先水平。 ◆应用的各项开发工艺技术具有先进性、超前性和适用性。 ◆优化地面工程,达到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资金利用 率高的目的。
◆采用新体制、新机制,体现出机构精简、高效运作的管理
特点。 ◆符合HSE管理规范要求和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塑造出一支综合素质高、精神面貌好、一流的员工队伍。
产组织采用大会战方式。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基本情况
二、发 展 历 程
第二阶段:正式开发阶段(1979—1983 年)。以1979年7月1日开始向兰炼输油和油田 全面投入注水开发为标志。此期间,仍以“先
生产,后生活”的管理思想为主导,生产组织
沿用会战管理方式,严格地讲仍属于创业时期。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基本情况
组织和技术管理运行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员 社 区 MEMBERS' COMMUNITY2009年12月19日,必定载入中国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史册,成为长庆人永远的骄傲——这一天,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006.06万吨,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气田。

这是几代长庆人40年矢志不渝、艰苦创业,在“磨刀石上闹革命”取得的辉煌成果。

1. 技术创新撬开低渗透油层之门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油气藏构造,号称“磨刀石”的致密油层占到含油层的近七成,经济有效开采的难度相当大。

要从如此致密的含油层中把原油“抠”出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开采难题。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在油田开发初期,“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严酷现实,使油田的原油产量在100多万吨水平上徘徊了10多年。

在低渗透油气藏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长庆油田依靠的是科技创新。

在深入探索、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长庆油田坚持“三个重新认识”,即“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长庆低渗透、重新认识自己”,勘探思路由向延长组上部组合找油为主转向向延长组下部组合找油为主,由向下古生界找油转向向上古生长庆油田: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周昌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摘 要 始建1970年的长庆油田,针对世界上罕见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油气藏构造,不断进行艰苦探索,创下了一连串奇迹:20世纪80年代原油产量上升到百万吨,90年代达到500万吨以上;2003年油气产量达到1000万吨;2009年实现了3000万吨。

长庆油田以技术创新撬开了低渗透油层之门,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的理念加速油田工程建设,用数字化提升油田管理水平,同时走市场化路线,引进生产力,着力将油田建设成西部生态油气区,创造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

长庆油田走出了一条管理升级的发展之路,由一个百万吨的小油田快速发展成全国仅次于大庆的第二大油气田。

关键词 长庆油田 产量 技术创新 标准化 数字化 生态油气区·72·国际石油经济2010.3会 员 社 区 MEMBERS' COMMUNITY界找气,实施油气兼探,完成了从侏罗系到三叠系进而到多层系寻找油气富集区的勘探战略转移。

通过实施“1277”科技创新工程及一系列低渗透油田经济开发的主体技术,长庆油田实现了油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和开发效益的不断提高。

例如,采用丛式井开发技术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地面工程工作量;井网优化、超前注水、重复压裂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效益。

在此基础上,长庆油田形成了一整套有效开发“三低”油气田的主体技术、核心技术及配套技术系列,其中一些技术在国内甚至国际居领先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磨刀石”上,艰苦探索成为长庆油田永恒的主题。

面对“三低”油气藏,一代代长庆人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创下了一连串奇迹:20世纪80年代原油产量上升到百万吨;20世纪90年代原油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2003年油气产量达到1000万吨;2007年油气当量一举突破2000万吨;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跨越3000万吨,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的第二大油气田。

2. 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加快油田建设速度在大发展的背景下,油田必定面临着由于规模迅速变大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工作量成倍增加,生产建设协作环节增多,管理幅度迅速变大。

要实现大规模高效开发,油田就必须化繁为简,做到低成本和高效率,长庆油田的标准化体系就是基于这个角度考虑的。

该标准化体系具体包括: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流程管理和标准作业程序。

近两年,长庆油田重点在建设层面推行标准化体系,包括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预算、规模化采购,不仅控制了建设投资、加快了建设速度、保证了建设质量,还提高了劳动效率、控制了人员增长。

长庆油田在投资规模、建设工作量都达到历史高峰的情况下,用一整套符合长庆地下油气开发和地面建设、并优化简化需求的标准设计文件,统一油气田开发工艺和流程布局,统一井组、井站建设规格标准,使油气田建设按照“组装”、“复制”的模式低成本扩展,成倍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例如,建成一座集气站只用一个月,建成一个联合站不超过三个月,建成一座大型天然气处理厂只需半年。

这样的建设速度证明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的理念在油气田地面建设中显示出的强大活力,它的实施优化了地面建设资源配置,解放了建设过程各个环节的生产力。

长庆油田还把标准化由建设层面向管理层面、执行层面覆盖,着力完善标准化体系。

在机关管理层面推行流程化管理,达到管理目标化、业务流程化、工作规范化;在操作层面推行标准作业程序,固化操作员工作业行为,提高操作员工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

3. 数字化提升管理水平长庆油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石油企业管理水平,建立起以基本生产单元过程控制为核心功能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公司层面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环保监控为核心功能的生产运行系统,以油气藏经营管理为核心功能的决策指挥系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提高了管理效率。

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长庆油田通过数字化这只“妙手”,在油气田生产前端实现了自动投球、电子巡井、电子路卡、电子执勤、系统预警报警、生产流程智能诊断、系统自检、站点智能控制和功图计量等功能。

对老油田采取保留、增加、配套、升级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而使数字化在长庆的新老油气田都开花结果,催生了长庆油气井站现场管理的全新模式,实现了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组织架构的深刻变革。

目前,长庆千里油气区的数千余口油、气、水井和站库、长输管道的诸多生产及管理要素,通过数字化集中在鼠标的控制下,将油气田的开发管理,由过去的“守株待兔、大海捞针”变成了“精确制导、准确打击”。

采油工足不出户,在监控室就可实现油井的动态管理工作,也使决策者在千里之外如在现场,数字化成为油田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4. 巧走市场路,引进生产力按照中国石油的发展规划,大发展的长庆油田,每年需要近800部钻机、400余套试油(气)机组、250多支地面建设队伍以及20多万人的规模参加会战。

如此大的资源量,不要说长庆油田,就是在中国石油内部也不好解决。

2010.3 国际石油经济·73·会 员 社 区 MEMBERS' COMMUNITY长庆油田以“市场化”破解发展难题,以中国石油专业队伍为主体,社会资源共同参与,集中数倍于自身的优势资源,组织起大规模的油气会战。

1000余部钻机、500多套试油(气)机组和300余支地面建设队伍、20多万参战人员汇聚在鄂尔多斯盆地,进行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油气产能建设。

同时,以覆盖油气田生产、建设、管理各个领域标准化体系,实现了建设速度、建设质量“两提高”,安全风险、投资成本、劳动强度的“三降低”,确保了油田建设的安全。

5. 着力建设西部生态油气区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大部分油气区处在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长庆油田把建设生态油田、绿色油田放在重要位置。

自2001年以来,油田共投资了40多亿元实施油气区生态工程和援建地方民生工程,做到油气生产与环境保护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部署、同施工、同验收和同考核。

长庆油田油气区域内有绿色的草原、秀美的山川和密集的人群,有近千万名群众常年与油区共享一片蓝天。

在油气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长庆人把节能减排工作列入与油气上产同等重要的位置。

针对油田生产耗水、耗电量多,废水、废气排放量大的实际,长庆油田及时采取“四大节能工程”:开展了以电力系统优化,绿色照明,以及采油、注水、输油系统调整优化为主的综合节电工程;以“以气代油”、“以煤代油”、集输系统密闭混输、密闭储油为主的节油工程;以燃气发电机组、轻烃回收利用、伴生气集中发电为主的节气工程;以采出水处理回注、锅炉凝结水回收为主的节水工程。

按照新的节能规划,2008-2010年,长庆油田将投资2.6亿元,重点在节电、节水,提高集输、热力、加热效率和淘汰更新低效高耗能设备上做文章,把好节能降耗的源头关。

投资项目实施后,每年将节约能源折合4.6万吨标准煤。

当油气田生产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长庆油田首先给环境保护让路。

近两年,为减少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长庆油田对油气田设计好的图纸重新进行井站选址和改变管道走向达100多次。

目前,长庆油田分别安装采出水处理设施128套和废气处理设施40套(含2套硫黄回收装置),并在陕北和陇东油田建成1座含油污泥处理厂和1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实现环境保护从天空到地面、从地上到地下、从液态到固态的深层延伸。

2006年,长庆油田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延安王窑水库一级保护区域内的102口油水井实施永久性封堵,改迁13座集输站点、26条集输油管线,并投入150多万元建成王窑水库环保视频监控系统。

在长庆油田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可以看到,4套视频监控装置将水库周围及上游50千米范围内的一草一木全部“搬进”计算机,实施24小时监控。

油田虽然为此直接增加开支10多亿元,但保证了延安30万人的饮水安全。

长庆油田还坚持建设与治理并重、开发与环保同步的原则,兴建了王窑、侯市、杏河等5个环保示范区;建成了“中国石油长庆林”和“长庆采一生态林”,成为企地和谐共建“绿色延安”的标志性工程。

根据不同油气生产区域的环境,长庆油田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环境治理办法,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取环境保护上的最大收效。

目前,长庆油田已形成以避免井场施工给环保可能造成危害的“黄土塬生态保护模式”,以让荒漠戈壁的气田开发后能尽快进行植被恢复的“沙漠生态保护模式”,以不让河流、水库和自然保护区受到污染侵害的“敏感区生态保护模式”,以在林缘地能进行油林共建的“林缘地生态保护模式”。

这四种模式成为长庆油田建成生态油气区的法宝。

6. 创造企地和谐,凝聚发展动力长庆油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西各地政府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企地关系,修水库、筑公路、建电厂、建希望小学、培育万亩碳汇林、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了“共建、共荣、共赢、共享”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长庆油田的油气藏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落后的“老、少、穷”地区,但长庆油田开发到哪里,就把“保护环境、造福群众”的社会责任延伸到哪里。

长庆油田积极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畜饮水、生态建设、教育事业、扶贫、抗旱、抗震救灾等民生工程,在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促进和带动了地方施工、建材、贸易、物流、劳务输出、餐饮等相关产业和行业·74·国际石油经济2010.3月 度 扫 描MONTHLY REVIEW2010.3 国际石油经济·75·政策要闻(2010年2月)俄罗斯自2月1日起上调石油出口关税俄罗斯从2月1日起将原油出口税提高约1.4%,由每吨267美元上调至270.79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