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_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长庆油田_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长庆油田_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会 员 社 区 MEMBERS' COMMUNITY

2009年12月19日,必定载入中国石油工业波澜壮阔的史册,成为长庆人永远的骄傲——这一天,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达到3006.06万吨,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气田。这是几代长庆人40年矢志不渝、艰苦创业,在“磨刀石上闹革命”取得的辉煌成果。

1. 技术创新撬开低渗透油层之门

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油气藏构造,号称“磨刀石”的致密油层占到含油层的近七成,经济有效开采的难度相当大。要从如此致密的含油层中把原油“抠”出来,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开采难题。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年,在油田开发初期,“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严酷现实,使油田的原油产量在100多万吨水平上徘徊了10多年。

在低渗透油气藏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长庆油田依靠的是科技创新。在深入探索、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长庆油田坚持“三个重新认识”,即“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重新认识长庆低渗透、重新认识自己”,勘探思路由向延长组上部组合找油为主转向向延长组下部组合找油为主,由向下古生界找油转向向上古生

长庆油田:

中国第二大油气田的发展之路

周昌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摘 要 始建1970年的长庆油田,针对世界上罕见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

油气藏构造,不断进行艰苦探索,创下了一连串奇迹:20世纪80年代原油产量上升到百万吨,90年代达到500万吨以上;2003年油气产量达到1000万吨;2009年实现了3000万吨。长庆油田以技术创新撬开了低渗透油层之门,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的理念加速油田工程建设,用数字化提升油田管理水平,同时走市场化路线,引进生产力,着力将油田建设成西部生态油气区,创造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长庆油田走出了一条管理升级的发展之路,由一个百万吨的小油田快速发展成全国仅次于大庆的第二大油气田。

关键词 长庆油田 产量 技术创新 标准化 数字化 生态油气区

·72·国际石油经济2010.3

会 员 社 区 MEMBERS' COMMUNITY

界找气,实施油气兼探,完成了从侏罗系到三叠系进而到多层系寻找油气富集区的勘探战略转移。通过实施“1277”科技创新工程及一系列低渗透油田经济开发的主体技术,长庆油田实现了油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和开发效益的不断提高。例如,采用丛式井开发技术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地面工程工作量;井网优化、超前注水、重复压裂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油田开发的效益。在此基础上,长庆油田形成了一整套有效开发“三低”油气田的主体技术、核心技术及配套技术系列,其中一些技术在国内甚至国际居领先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磨刀石”上,艰苦探索成为长庆油田永恒的主题。面对“三低”油气藏,一代代长庆人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创下了一连串奇迹:20世纪80年代原油产量上升到百万吨;20世纪90年代原油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2003年油气产量达到1000万吨;2007年油气当量一举突破2000万吨;2009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跨越3000万吨,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的第二大油气田。

2. 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加快油田建设速度

在大发展的背景下,油田必定面临着由于规模迅速变大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工作量成倍增加,生产建设协作环节增多,管理幅度迅速变大。要实现大规模高效开发,油田就必须化繁为简,做到低成本和高效率,长庆油田的标准化体系就是基于这个角度考虑的。该标准化体系具体包括: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流程管理和标准作业程序。

近两年,长庆油田重点在建设层面推行标准化体系,包括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预算、规模化采购,不仅控制了建设投资、加快了建设速度、保证了建设质量,还提高了劳动效率、控制了人员增长。长庆油田在投资规模、建设工作量都达到历史高峰的情况下,用一整套符合长庆地下油气开发和地面建设、并优化简化需求的标准设计文件,统一油气田开发工艺和流程布局,统一井组、井站建设规格标准,使油气田建设按照“组装”、“复制”的模式低成本扩展,成倍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例如,建成一座集气站只用一个月,建成一个联合站不超过三个月,建成一座大型天然气处理厂只需半年。这样的建设速度证明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的理念在油气田地面建设中显示出的强大活力,它的实施优化了地面建设资源配置,解放了建设过程各个环节的生产力。长庆油田还把标准化由建设层面向管理层面、执行层面覆盖,着力完善标准化体系。在机关管理层面推行流程化管理,达到管理目标化、业务流程化、工作规范化;在操作层面推行标准作业程序,固化操作员工作业行为,提高操作员工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

3. 数字化提升管理水平

长庆油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石油企业管理水平,建立起以基本生产单元过程控制为核心功能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公司层面生产指挥、调度、安全环保监控为核心功能的生产运行系统,以油气藏经营管理为核心功能的决策指挥系统,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提高了管理效率。

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长庆油田通过数字化这只“妙手”,在油气田生产前端实现了自动投球、电子巡井、电子路卡、电子执勤、系统预警报警、生产流程智能诊断、系统自检、站点智能控制和功图计量等功能。对老油田采取保留、增加、配套、升级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而使数字化在长庆的新老油气田都开花结果,催生了长庆油气井站现场管理的全新模式,实现了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组织架构的深刻变革。目前,长庆千里油气区的数千余口油、气、水井和站库、长输管道的诸多生产及管理要素,通过数字化集中在鼠标的控制下,将油气田的开发管理,由过去的“守株待兔、大海捞针”变成了“精确制导、准确打击”。采油工足不出户,在监控室就可实现油井的动态管理工作,也使决策者在千里之外如在现场,数字化成为油田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4. 巧走市场路,引进生产力

按照中国石油的发展规划,大发展的长庆油田,每年需要近800部钻机、400余套试油(气)机组、250多支地面建设队伍以及20多万人的规模参加会战。如此大的资源量,不要说长庆油田,就是在中国石油内部也不好解决。

2010.3 国际石油经济·73·

会 员 社 区 MEMBERS' COMMUNITY

长庆油田以“市场化”破解发展难题,以中国石油专业队伍为主体,社会资源共同参与,集中数倍于自身的优势资源,组织起大规模的油气会战。1000余部钻机、500多套试油(气)机组和300余支地面建设队伍、20多万参战人员汇聚在鄂尔多斯盆地,进行着我国规模最大的油气产能建设。同时,以覆盖油气田生产、建设、管理各个领域标准化体系,实现了建设速度、建设质量“两提高”,安全风险、投资成本、劳动强度的“三降低”,确保了油田建设的安全。

5. 着力建设西部生态油气区

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大部分油气区处在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长庆油田把建设生态油田、绿色油田放在重要位置。自2001年以来,油田共投资了40多亿元实施油气区生态工程和援建地方民生工程,做到油气生产与环境保护工程同规划、同设计、同部署、同施工、同验收和同考核。

长庆油田油气区域内有绿色的草原、秀美的山川和密集的人群,有近千万名群众常年与油区共享一片蓝天。在油气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长庆人把节能减排工作列入与油气上产同等重要的位置。针对油田生产耗水、耗电量多,废水、废气排放量大的实际,长庆油田及时采取“四大节能工程”:开展了以电力系统优化,绿色照明,以及采油、注水、输油系统调整优化为主的综合节电工程;以“以气代油”、“以煤代油”、集输系统密闭混输、密闭储油为主的节油工程;以燃气发电机组、轻烃回收利用、伴生气集中发电为主的节气工程;以采出水处理回注、锅炉凝结水回收为主的节水工程。按照新的节能规划,2008-2010年,长庆油田将投资2.6亿元,重点在节电、节水,提高集输、热力、加热效率和淘汰更新低效高耗能设备上做文章,把好节能降耗的源头关。投资项目实施后,每年将节约能源折合4.6万吨标准煤。

当油气田生产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长庆油田首先给环境保护让路。近两年,为减少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长庆油田对油气田设计好的图纸重新进行井站选址和改变管道走向达100多次。目前,长庆油田分别安装采出水处理设施128套和废气处理设施40套(含2套硫黄回收装置),并在陕北和陇东油田建成1座含油污泥处理厂和1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实现环境保护从天空到地面、从地上到地下、从液态到固态的深层延伸。2006年,长庆油田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延安王窑水库一级保护区域内的102口油水井实施永久性封堵,改迁13座集输站点、26条集输油管线,并投入150多万元建成王窑水库环保视频监控系统。在长庆油田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可以看到,4套视频监控装置将水库周围及上游50千米范围内的一草一木全部“搬进”计算机,实施24小时监控。油田虽然为此直接增加开支10多亿元,但保证了延安30万人的饮水安全。长庆油田还坚持建设与治理并重、开发与环保同步的原则,兴建了王窑、侯市、杏河等5个环保示范区;建成了“中国石油长庆林”和“长庆采一生态林”,成为企地和谐共建“绿色延安”的标志性工程。

根据不同油气生产区域的环境,长庆油田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环境治理办法,力争以最少的投入获取环境保护上的最大收效。目前,长庆油田已形成以避免井场施工给环保可能造成危害的“黄土塬生态保护模式”,以让荒漠戈壁的气田开发后能尽快进行植被恢复的“沙漠生态保护模式”,以不让河流、水库和自然保护区受到污染侵害的“敏感区生态保护模式”,以在林缘地能进行油林共建的“林缘地生态保护模式”。这四种模式成为长庆油田建成生态油气区的法宝。

6. 创造企地和谐,凝聚发展动力

长庆油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山西各地政府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企地关系,修水库、筑公路、建电厂、建希望小学、培育万亩碳汇林、再造秀美山川,实现了“共建、共荣、共赢、共享”的和谐发展新格局。

长庆油田的油气藏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落后的“老、少、穷”地区,但长庆油田开发到哪里,就把“保护环境、造福群众”的社会责任延伸到哪里。长庆油田积极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畜饮水、生态建设、教育事业、扶贫、抗旱、抗震救灾等民生工程,在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促进和带动了地方施工、建材、贸易、物流、劳务输出、餐饮等相关产业和行业

·74·国际石油经济2010.3

月 度 扫 描

MONTHLY REVIEW

2010.3 国际石油经济·75·

政策要闻

(2010年2月)

俄罗斯自2月1日起上调石油出口关税俄罗斯从2月1日起将原油出口税提高约1.4%,由每吨267美元上调至270.79美元。石油产品的出口税也同时相应上调。其中轻质油品从每吨192.2美元上调至194.7美元;重质油品从每吨103.5美元上调至104.9美元。

美国2011财年财政预算案计划减少油气行业税收优惠

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1日向国会递交了2011财年财政预算,计划在未来10年上调部分企业的税率来消除税收漏洞,同时计划终止现行的对原油和天然气生产的税收抵免政策。其中包括取消提高原油采收率投资

的发展。近几年,长庆油田在油气田地面建设、道路维修、井场绿化、井站保洁、油区巡护等方面广泛吸纳社会人员,解决了当地5万多人的就业问题。

在甘肃,长庆油田作为“工业强省”的排头兵,每年上缴的税费占庆阳财政收入的70%以上。在宁夏,长庆采油三厂是自治区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在陕西,长庆油田致力于推进“气化陕西”重点工程,启动陕西石油商业储备库项目、定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及安塞天然气供气调峰工程,成为全省“保增长”的骨干企业。在内蒙古,长庆天然气催生的天然气发电、化工等工业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当地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良好的企地关系为长庆油田赢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员工与企业和谐为油田凝聚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长庆油田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到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上,先后在庆阳、延安、银川、咸阳和西安等大中城市建成了10个生活基地,使7万余名员工安居,并较好地解决了员工关注的子女就业问题。

作为我国三大天然气主产区之一的长庆油田,已形成了保障下游用户安全、平稳和足量供气的生产能

力。13年来,长庆油田累计生产天然气840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使用9240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4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近2.8亿吨。凭借充足的供气能力和西接资源、东接市场的区位优势,长庆油田已形成我国陆上天然气供输枢纽,承担着首都主力气源、西气东输调解气源和气田周边大中城市工业及居民供气的重任,在保障国家天然气供应、调峰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按照中国石油的发展规划,2012年长庆油气生产当量将突破4000万吨;2015年原油年产量将达到2600万吨,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35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将突破5000万吨。2015年长庆油田将累计探明石油储量近38.96亿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4.81亿立方米。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长庆油田必将在保障我国国家能源安全进程中大有作为。

收稿日期:2010-01-28 编 辑:徐召辉

·96

· 国际石油经济 2010.3

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S

The full text of each art i c l e is avai lab l e in Engl ish

subject to charge

Russia, Japan’s energy cooperation has focused on oil, natural gas and nuclear energy. The implementation of Japanese energy diplomacy has two characteristics. First,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 join together to fight for their interests. Second, take their advantages in energy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exchange for energy exchange, and creat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oil providing countries on a variety of levels. An analysis of Japanese energy diplomacy offers two valuable lessons for China: firstl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and strengthen promotional efforts, and secondly, to encourage more private capital to be invested in overseas project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financial groups of state-owned companies.

The application of leveraged buyouts to the upstream oil and gas industry

By Han Bin, China 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Zhu Sisi,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everaged Buyouts are a way of acquiring a company

by using mostly borrowed funds and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your own capital to purchase stocks of the target company. Leveraged buyouts have clear advantages and are attractive to both fund-raising enterprise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carry out a successful leveraged buyout, the enterprise must be operating stably, have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debt, and a steady cash flow. The funds for leveraged buyouts include senior debt, subordinated debt and one's own capital. Private equity funds have made use of this highly effective method of investment and operation, hav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veraged buyouts, and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layers. When private equity funds carry out equity investment and leveraged buyouts of upstream oil and gas projects, they should begin with resource evaluations, fully considering factors such as the financial and tax system in the resource country.

On this basis 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ing should be done, as well as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future operational and profit situation of the target

enterprise. The essence of leveraged buyouts is careful calculation of the target enterprise's ability to shoulder debt, followed by planning a rational capital structure, particularly in regards to the structure of debt. Leveraged buyouts make it possible for private equity funds to purchase relatively large enterprises using only a small amount of their own capital, possibly resulting in large returns. In the buyout process, risk manage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Changqing Oilfiel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s second biggest oilfield

By Zhou Changyin,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he Changqing Oilfields, discovered in 1970, has

carried out continuous arduous research on this rare "low permeability, low pressure and low abundance"

type of oil deposit, and has lead to a series of miracles. In the 1980's, output increased to one million tons, and then rose to over five million tons in the 1990's. In 2003 output reached 10 million tons, and reaching 30 million tons in 2009. In the Changqing oilfields, technical innovation was used to pry open the door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using the concepts of standardized planning and modular construction to accelerate oil field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were improved digitally, and at the same time, marketization was embraced, which introduced a new productive force. The oilfields have worked hard to become an ecological oil and gas region and to develop in harmony with the local West China region. The Changqing Oilfields have developed by continually improv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have rapidly transformed itself from a small oilfield producing one million tons, to the second largest oilfield in China, second only the Daqing Oilfields.

T L 56

72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开辟了一条中国民族的特色发展之路。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发展的道路,以中国传统为根本所发展,使国轮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世界强国的领域。 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也就是说想要走上发展之路,就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开辟新道路,要不怕苦不怕累,本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开辟的发展之路,就是我们的民主之路,民主之路则是强国之路。 不断的探索,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国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炼造了一个强大的名族,强大的国家。 民族的强大,也靠一些伟人们的丰功伟绩所带来的,他们有着充分的报国思想,只希望一心一意为祖国着想,甚至献上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对祖国充满了热爱的精神值得被我们学习,是他们开辟出来的新中国。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精神,敢于拼搏,敢于尝试,被后人所尊重,被后人所铭记,要有充分的理性和热情,才能更好的塑造历史,通过这条民族之路,人们脱离了贫困。从这条路走上了小康生活,国家也挤身与世界。强国之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自己才不会被外人所欺负,铭记历史,他将是我们发展的动力。 我们有成就,更有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国家从唐朝的繁荣走向了衰亡,只有铭记这些,才能让我们有方法,有动力,有目标性地去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之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保卫国家,使祖国更加地富强也是身为中国人民的我们所有的责任,要以爱小家更要爱大家的胸怀,先发展好自己的小家,再去发展大家,做好自己为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 中华民族的特色发展道路,必须是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前提,开辟民族之路,要以充分的理性和热情,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速度。 创新是我们要走的民族之路,发展之路,走好民族之路,中国将可持续发展性发扬光大。 评语: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文章中心明确,构思合理,行文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海洋石油安全特点及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海洋石油安全特点及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21T16:46:21.8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谭德春[导读] 石油资源在整个资源结构配置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基于海洋石油作业的复杂性、特殊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 中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南堡油田作业区河北唐山 063200 摘要:石油资源在整个资源结构配置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基于海洋石油作业的复杂性、特殊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行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加以重视。本文介绍了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风险因素,提出几点强化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性措施,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特点 海洋石油是海上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行业,它具有作业环境恶劣、作业风险大、投资风险大、海洋污染的风险大、救援工作难度大等作业特点。由此可见,建立一个良好的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对此展开分析。 1.影响我国海洋石油开采安全的因素对于海洋石油开采来说,除了要面对和陆地一样的气候环境以外,还要面对复杂的海洋天气。而且由于石油钻井作业所产生的石油、天然气等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此外,海洋油气田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海洋钻井地层风险是在钻井的过程中遇到海底的一些特殊构造、复杂的岩层所造成的风险。复杂的海洋地质环境也极易促发各种井下工程事故。由于海洋的气候特点比较复杂,海风,海浪以及海啸,海冰等等的综合作用对海洋石油的开采工作破坏性比较强。不仅会腐蚀海洋钻井设备,还会影响海上工作的正常开展,严重威胁着海上石油开采工作的开展。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石油开采工作已经有了很多受到海洋风暴等恶劣天气状况影响的案例,这些海洋灾害的发生不仅给海洋石油开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严重威胁到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的特点 2.1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安全专篇因为海洋石油施工存在着高难度,高风险,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点安全隐患都不能放过,因为如果忽略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所以在作业前一定要由专业的人员论证可行性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过相应部门的批准,编制安全专篇,从多个角度保证施工安全性。 2.2对作业人员进行海洋安全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海洋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实践证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 2.3定期检查、消除隐患应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如日常检查制度和月度检查制度,定时定点定期对海洋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应急方式解决,或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若问题比较严重,应立即组织专家对风险事故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和防范,将风险降到最低。 3.强化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性措施 3.1实施第三方检验推动安全环保三同时建设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的管理模式是检验机构、作业者和政府三方进行协作式管理。在具体的海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中,政府机关、第三方检验机构和作业者自身都要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这三者负责的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安全管理工作上需要三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其中政府部门主要的职责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以行政的手段方式来保证海洋石油施工的安全。而作业者是施工的具体参与者和执行者,所以他们才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和重心,所以需要作业者在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第三方检验机构主要负责对油田的作业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相关的检验机构在政府部门的审批之下,可以依法对海洋石油作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如果发现问题,有权利强制要求施工要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化的操作,确保安全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2制定科学规范的施工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由于在海洋石油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抗压测试以及对一些大型结构体的吊运等方面的工作,而在这些工作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一般都比较大,因此在施工方案中必须要对这些存在高危风险的操作中所涉及到的技巧进行明确说明,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商议,只有施工方案通过审核后才能够按照施工方案上的规定进行后续工作的作业。同时在作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的是开展一些小规模的安全技术会议,将施工中用到的一些细节性的技术手段进行明确,并且做好技术交底记录,以便施工中遇到的小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 3.3对应急性事故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于一些应急性事故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是事故应急处理的趋势,在信息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努力的想要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事故进行应急化的处理,尽量的降低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就目前来看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事故安全管理方面主要朝着如下几方面发展。其一、通过网络手段对事故进行动态化的评估,并且根据事故的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结构调整,实现可利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尽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二、构建决策辅助性模型,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作业过程中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其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进行全程管控,做好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改变过去的那种事中应急的工作机制。可以说,目前海洋石油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发的现场作业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和小觑。因为海洋石油项目繁重的生产任务和不断增加的现场作业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的难度。为此,需要我们多措并举,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通过不断细化改进安全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实现作业现场安全科学管理。参考文献:

29、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员工安全上岗证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员工安全上岗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安全生产法》及长庆油田分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规定,为全面实行全员安全上岗证制度,规范岗位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考核、发证与复审工作,提高岗位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防险避险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安全上岗证采用A证和B证两种。 生产岗位操作层员工持A证上岗。包括:采油、采气、油气集输、炼油化工、辅助生产岗位及三级以下站库的班站长等操作岗位人员。 基层生产组织、指挥管理层员工持B证上岗。包括:三级以上(含三级)站库的站长、井区长等管理岗位人员。 第三条安全上岗证是岗位员工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技能、符合单独上岗条件的基本证明,员工必须持安全上岗证上岗,随身携带,一人一证。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其基层管理、操作岗位的各类用工人员。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油田公司HSE委员会全面负责全公司安全上岗证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六条员工安全上岗证的培训取证工作由公司安全环保部门牵头,人事教育部门配合。安全环保处具体负责制定员工安全上岗证培训、取证管理办法、确定试题范围及日常管理等工作;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员工安全上岗证的培训、考核及复审等工作。 第七条各二级单位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及其它相关部门要具体负责本单位安全上岗证的取证培训及发证等工作。 第三章教育培训 第八条培训对象:安全上岗证的培训对象为A证和B证的所有待取证人员。 第九条培训内容:员工安全上岗证培训,分理论培训(包括熟悉了解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等)与实际操作培训两个方面。 理论培训:以岗位应知应会、员工安全生产合同条款、事故应急预案、危险源辩识、工作过程安全注意事项、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理等为重点内容。 实际操作培训:以规范操作、危险源辩识、正确处理各类险情及相邻作业、关联作业、交叉作业过程

9长庆油田分公司动火作业管理办法

长庆油田分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油田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Q/ SY 1241-2009),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动火作业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临时作业。 第三条油田公司动火作业分为工业动火作业(指在油气、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和油气容器、管线、设备或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管线上的动火作业)和非工业动火作业(指除工业动火以外的其它生产性动火作业)。 第四条动火作业同时实行《动火作业计划书》(参见附件1)和《动火作业许可证》(参见附件2)的要求,先在危险作业审批系统审批《动火作业计划书》,开始作业前现场签发《动火作业许可证》。 第五条在动火作业准备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与生产单位密切配合,进行危害识别、制定动火措施、做好变更管理及应急预案。 第六条凡是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计划书、动火作业许可证、没有落实动火安全措施、未设现场动火监护人以及动火作业内容、动火作业许可证有重大变动且未经批准的,一律禁止动火作业。动火作业期间,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第七条法定节假日原则上不允许进行各类工业动火作业,确需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审批提升一个级别。

第八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管辖范围内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油气管道、油气田基本建设及其它易燃易爆场所的工业动火作业和非工业动火作业。 第二章职责 第九条安全环保处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办法。 第十条各单位负责推行、实施本办法,并提供培训和考核。 第十一条各级HSE管理部门对本单位动火管理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各级HSE监督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监督。 第十二条员工接受动火作业培训,执行动火作业管理办法,参加动火作业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工业动火作业分级 第十三条油田公司工业动火作业等级划分 (一)一级动火 1. 原油储量在10000 m3以上(含10000 m3)的油库、联合站围墙以内爆炸危险范围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本体动火; 2.容量大于5000m3 (含5000m3,包括原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等)的容器本体及附件动火; 3.天然气气柜和容量大于400m3(含400m3)的石油液化气储罐动火; 4.容量大于1000m3(含1000m3)的成品油罐和轻烃储罐动火; 5.直径大于426mm(含426mm)的集输气管线、输油(气)干线上动火; 6. 天然气井井口无控制部分动火。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发展史 中国桥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氏族公社时代,到了1000多年前的隋、唐、宋三代,古代桥梁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在最近的1000年中,中国的桥梁技术全面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的出现距今仅100多年历史,而且是由外国人建造的。从钱塘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己设计现代桥梁的历史还不足70年;从南京长江大桥算起,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历史仅34年。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桥梁的成就才使我们重新无愧于祖先地站到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复兴时代。 梁桥的新生 梁桥作为最简单实用的桥型,在桥梁史上出现得最早,在中国古代曾被拱桥的光环所湮没,但却是现代桥梁的始作俑者。现代梁桥技术中,钢板梁桥和钢桁架梁桥出现得最早,以后,混凝土桥梁以其经济性和便于维护的优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八十年代以后得到广泛采用,成为长桥和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浙江省瑞安飞云江桥最大跨径62米,桥长1722米,是中国当时最大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公路桥。八十年代以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为中国公路桥梁的重要桥型。1984年建成的湖北省沙洋汉江桥是首座跨径超过100米的连续梁桥,跨径100米以上的连续梁桥还有广东省广州大桥、江门外海桥、惠州东江桥、湖南省常德沅江桥、贵州省思南乌江桥、天津市永定新河华北桥、湖北省宜

城汉江桥、宜昌乐天溪桥、江苏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等,其中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桥的最大跨径达到165米,外海桥的连续长度达到880米。 作为现代梁桥的分支——连续刚构、斜腿刚构等新桥型在八十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1年中国跨径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斜腿刚构桥——浊漳河桥建成,此桥是邯(郸)长(治)铁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位于山西省黎城和潞城交界处,跨越两岸陡峭的浊漳河,主跨达到82米。 1982年底,另一座更大的钢箱型斜腿刚构桥落成。这就是位于陕西省安康水电站铁路专用线上的安康汉江桥,主跨达176米,是当时世界跨径最大的钢斜腿刚构铁路桥。 1988年在广东省广州市郊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洛溪大桥。大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渡口,跨珠江后航道,全长1916.04米,为4孔一联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最大跨径180米,桥面净宽15米,该桥建设既吸取了中国修建数十座T形刚构的经验,又研究了国外同类桥梁的成熟技术,最大跨径180米,在当时已居亚州同类桥型首位。 洛溪大桥为九十年代连续刚构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并成就了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跨径纪录。1997年4月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部虎门古炮台,连接广深、广珠两条高速公路,是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辅航道桥是主桥的组成部分,桥型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型梁,其主航道桥以888米的跨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长庆油田分公司员工休假与考勤管理办法试行

长庆油田分公司员工休假与考勤 管理办法(试行) 2016年5月 长庆油田分公司员工休假与考勤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员工休息休假权利,提高工作效率,严明劳动纪律,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规定,结合长庆油田分公司实际(以下简称油田公司),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机关、附属部门、直属单位和二级单位(以下简称所属单位)。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企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员工是指与油田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合同化员工和合同制员工(以下简称员工)。 第四条休假与考勤实行统一政策、归口管理、分级负责 的管理体制,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权限履行责任,负责相关管理工作。 (一)油田公司人事劳资部门:负责归口管理员工休假与考勤工作,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规定,制定油田公司员 工休假与考勤办法、假期工资待遇规定。

(二)油田公司工会:负责健康疗养假规定解释和监督检查,对员工休息休假权益保障情况进行民主监督。 (三)油田公司计划生育部门:负责婚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规定解释和监督检查。 (四)所属单位:负责本单位员工休假与考勤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明确请销假权限及程序、考勤的审查审核。其中:人事部门归口管理员工休假与考勤、假期工资待遇支付等工作;工会审核健康疗养假假期,对员工休息休假权益保障情况进行民主监督;计划生育部门审核婚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假期。 第二章假期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假期包括:法定休假日、带薪年休假、健康疗养假、事假、病假、工伤停工留薪期、探亲假、婚丧假和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 第一节法定休假日 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1.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今桥梁的科学技术,不少都曾走在世界桥梁建筑的前列,许多桥梁样式仍继续对世界近代桥梁建筑产生影响。同时,它又是活的文物瑰宝,记载着许多珍贵的资料。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1.1木桥桥梁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公元前13世纪,但均不详细。《水经注》记有春秋时晋国公平年间(公元前556~前532年)曾在汾水上建木梁木柱桥。秦代(公元前221~前200年)建都咸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时所修建的渭河桥、灞河桥等,在《水经注》、《三辅黄图》中都有确凿记载。这些桥屡毁屡建,多采用木梁木柱或木梁石柱桥式,当桥的跨度大于木材长度时,曾使用悬臂梁式桥及拱桥。按南北朝宋代《沙州记》记载,在安西到吐鲁番之间,羌人曾修建单跨悬臂梁桥,称为“河厉”。其法是“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相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如是多跨桥,则是在各桥墩上用大木纵横相叠,各向跨中伸出,再在伸出端之间用纵梁相连;为保持稳定,一般需在桥墩台纵横大木之上修建楼阁,用其重量压住悬臂的固端,如始建于南宋理宗宝六年(1258年)的湖南醴陵渌江桥。 在拱式木桥中,宋代虹桥构造奇特。据《渑水燕谈录》等书,知其始建于宋明道中(1032~1033年)。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上绘有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虹桥(见彩图[《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虹桥,一种构造奇特的木拱桥])。其承重结构实际由两套多铰木拱各若干片相间排列,配以横木,以篾索扎成。其中一套多铰木拱拱骨包括长木3根,作梯形布置;另套木拱拱骨包括长木2根,短木2根,作尖拱状布置。各木以端头彼此抵紧,形成铰接;一套拱骨的铰,恰好是在另一套拱骨长木中点之上;用蔑索将两套木拱夹着横木扎紧,于是,两套木拱就形成了稳定的超静定结构(图5 [虹桥和梅]" class=image>[桥的承重结构比较])。根据画面,估计此桥实际跨度大约18.5米,桥上大车荷载约3吨。北宋之后,这一桥式传至浙江和福建等地。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的浙江云和梅木拱桥(图4 [浙江云和梅桥结构(长度]桥结构(长度" class=image>[单位:cm)])跨度为33.4米,至今仍保持原貌;其两套木拱的布置和宋代虹桥稍有不同(图5 [虹桥和梅桥]桥" class=image>[的承重结构比较]),宋代虹桥的横木是搁在两套木拱之间,而梅桥横木是置在每套木拱的铰接点处。 1.2石桥在河南新野安乐寨村1957年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图6[东汉画像砖]),刻有石拱桥图形,桥上有车马,桥下有两叶扁舟,证明当时已经修造跨河石拱桥。在《水经注》水条,对晋太康三年(282年)所建成的旅人桥有这样的描述:“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成净跨37.02米、历1300多年而无恙的赵州桥。金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位于今北京西南的卢沟桥,共11孔,跨度11.4~13.5米,桥栏上配有栩栩如生的大小石狮485个;13世纪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誉为世所罕见。北京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玉带桥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者的拱洞随桥面缓和的上下坡从桥中向两端逐渐收小;后者则以两端有反弯曲线的玉石穹背高出绿丛。这两座桥都以同环境协调,使湖山增辉见称。在长江以南,从唐代以来曾修建不少以弧形板石及横向长条锁石结成拱圈的石拱桥,以及巨形石梁桥。弧板石拱桥自重较轻,对地基承压强度要求较低,能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拱圈内的板石和锁石在榫槽相接处能发生小量相对转动以适应基础沉降和温度变化;此外,拱上夯实的灰土能在拱圈变形时发生被动压力,提高拱的承载能力。福建长汀水东桥(南宋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为什么中国必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本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辛探索而取得的正确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都作出了不懈努力, 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者。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的主要 矛盾”、“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两个阶段”、“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论十大关系” 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毛泽东的这些探索为后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 二次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 是在实践上初步形成。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地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 ;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又在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 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为了实 现共产主义理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 为现实,为奋斗中的共产党人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此后近30年是社会主义迅猛发展的30年,先后出现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运动达到了高潮。 但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摆在各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在实践中,各国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对社会主义制度具体运行的实践、 改革、完善 ;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积极探索;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等等。这些 探索成果为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起到重大作用。但由于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国 都是首次,没有具体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也曾出现重大失误。 这些重大失误再加上社会主义在体制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即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一挫折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讲,无疑提供了重要教训。这就是社会主义要得到健康发展,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走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回应时代挑战中蓬勃兴起, 并引领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选择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 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呢?

长庆油田分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长庆油田分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依据集团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安全〔2014〕86号)等规定,结合油田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及所属单位动火作业安全管理。 油田公司托管单位控股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实施本办法,参股公司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动火作业是指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内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各种临时作业活动,主要包括: (一)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铝热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锯弓锯金属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不包括人工冷切割方式作业); (二)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三)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四)生产装置、成品油库装卸作业区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五)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六)其它动火作业。 第四条油田公司动火作业管理遵循“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强化作业风险管控,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作业,防止事故发生。 第五条油田公司动火作业实行《动火作业计划书》(附件1)和《动火作业许可证》(附件2)管理。《动火作业计划书》在油田公司危险作业审批系统审批;《动火作业许可证》现场签发,作业申请人和批准人应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第六条凡是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计划书》和《动火作业许可证》、没有落实动火安全措施、未设现场动火监护人,以及动火作业内容、动火作业许可证有重大变动且未经批准的,一律禁止动火作业。动火作业期间,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

长庆油田公司文化理念体系

长庆油田公司文化理念体系 一、长庆发展愿景 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创建美好家园 释义: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创建模范和谐矿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集团公司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做出贡献。2009年年产油气当量达到3000万吨,2015年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把鄂尔多斯盆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油气能源基地。 长庆美好的未来由员工携手创造。长庆是员工发展成长的摇篮、生活幸福的家园,每一位员工在其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承担起建设家园的责任,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二、长庆发展思路 做大做强油气主营业务 做精做专工程技术业务 做优做好矿区服务业务 释义: 做大做强油气主营业务: 加强油气勘探,筑牢资源基础;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做好老油气田稳产和新油气区上产,保

持油气产量的快速增长;加强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产能到位率、单井产量和采收率。 做精做专工程技术业务:以保障主营业务发展为目标,保留一支精干的、专业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通过内部完全市场竞争机制,做专做精,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做优做好矿区服务业务:按照“统一规划、优化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加大配套建设力度,分步实施,逐步改善矿区环境,不断提高矿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长庆管理方针 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释义: 长庆步入了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发展新时期,“四化”建设方针是开创大规模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迈向大油田管理的新阶段所必需的建设方式和管理形式,是公司集合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文化优势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四化”建设方针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集公司、员工、合作伙伴和环境于一体,充分集合各种资源,以标准化设计组织、模块化建设实施、数字化管理决策、市场化配置优化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和实现规模效益的一体化大生产方式。 标准化设计:建立标准化建设体系,包括标准化的生产设

长庆油田分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长庆油田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油田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依据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Q/SY 1236-2009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Q/SY 1240-2009、《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 ,特制定《长庆油田公司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条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 米)位置进行的作业。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油田公司各单位的高处作业活动。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生产单位职责 1、负责提供安全作业的现场条件和环境; 2、负责向施工单位明确和告知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源点,界定施工作业区域; 3、负责高处作业许可证的现场核查、书面审查和批准、延期、取消和关闭; 4、负责高处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施工单位职责 1、负责识别作业风险,根据作业内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2、负责配备符合作业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器材; 3、负责组织作业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培训、教育,使作业人员熟悉、掌握和执行相关规定、要求; 4、根据风险识别,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作业

人员进行演练,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六条相关人员安全职责 一、作业申请人 1、是现场作业负责人,提出作业申请; 2、办理作业许可证; 3、识别作业风险,熟悉作业内容; 4、协调落实作业安全措施; 5、组织现场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训; 6、组织实施作业; 7、对作业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负责。 二、作业批准人 1、清楚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 2、评估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 3、清楚安全控制措施; 4、确认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5、批准和取消作业。 三、作业人员 1、持有经审批有效的高处作业许可证进行高处作业; 2、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并严格按照许可证规定的内容进行作业; 3、在安全措施未落实时,有权拒绝作业; 4、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身体不适,应告

中国石油进口发展历史

中国进口石油,一直是让欧美国家敏感和非议的话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年发展史中,有两件与石油有关的大事都发生在1993年。那一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签了进口沙特石油的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秘鲁油田拉开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帷幕。15年来,西方的非议无法掩盖中国进口石油战略的成功。连美国的能源安全专家都承认,中国进口石油的过程是平静的,没有为了能源去攻打过哪个国家,也没有和世界发生根本性的冲突。中国1993年才买沙特石油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有多快,从城市里加油站的数量逐年增多就可以找到答案。刘金龙先生是北京朝阳区某单位的一位老司机。据他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加油站很少,司机只熟悉单位附近或本区里的加油站,去了远处就只能满世界找加油站。那时加油站的标志一般只写着“加油站”三个字,远不如现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那么显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街面上的车开始增多,不光是公车越来越气派,“面的”、“红夏利”等出租车满街跑,私家车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刘先生说:“那时候加油站就已经多了起来。”中国是怎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记者采访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2003年11月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前总经理郑敦训先生时,他拿出了自己写的一本书,里面记载着详细的数字资料。1992年,中国共进口原油和成品油1940万吨,花了31亿美元,同时又出口了原油和成品油2690万吨,创汇35.8亿美元。无论从数量和收入来看,中国1992年时还是石油净出口国。但到了1993年,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量与出口的量两相一抵,结果是净进口石油998万吨,净支出22.7亿美元。郑先生说:“正是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到今年已经整整15年。”今年71岁的郑敦训是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到石油净进口国的历史当事人之一。郑敦训记得,中国出口的第一船石油是1973年时卖到日本的,“是100万吨大庆原油”。中国还向美国等地出口石油,最多的时候,一年出口石油曾达到3000万吨左右。1985年,郑敦训就任中化总经理,他回忆说,上任初期的那几年,中国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大,国内的石油产量有很多年都维持在1.5亿吨的水平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得非常快,石油需求迅速增大,表现在石油贸易上就是既有出口,也有日益增多的进口。开始时,中国主要从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石油。这里面有个技术因素,中国的原油含硫量比较低,是低硫油,因此,中国炼油企业当时的设备、技术都是针对低硫油的,高硫油炼不了。郑敦训说,东南亚的原油就是低硫油,但中东,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出的是高硫油,所以一段时间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报

关于长庆油田分公司“7.27”硫化氢中毒事 故的通报 油质字〔2006〕630号 各公司、院: 2006年7月27日20时30分,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白于山作业区在进行回注污水管线解堵作业过程中发 生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 7月27日,长庆油田采油四厂白于山采油作业区XP18井区组织对101配水间至于35-24井、于37-26回注污水管线进行解堵作业。13时30分左右,关闭注水流程,水泥车将10桶清洗剂(约2立方米)从于37-26井口注入管线。16时清洗剂打完,关闭洗井流程进行反应。19时30分左右,白于山采油作业区工程组技术员带领XP18井区副井区长和一名大班员工,乘值班车到于35-24井场进入水井房进行管线排污作业。用软管连接35-24井口放空短节至污油池,打开水井房内阀门排污水时,软管与短节连接处脱落,污水携带有毒气体流出,造成现场3名作业人员中毒倒地。该井场看井工发现有人中毒后,自感不适,让值班司机开车立即到XP18井区叫人,井区长得到报告后赶到井场,同看井工用湿毛巾自捂口鼻,将门口1人拖离水井井房门口通风良好处。

随后,井区长和看井工也在晕倒在地,在随后赶来的员工救助下,将5人分别送往靖边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进行抢救。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轻伤,目前病情稳定。 经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软管与放空旁通连接处没有固定好,在打开阀门后,连接处脱落,污水从放空短节流出,其中的硫化氢气体在于35-24水井井房内(水井房宽2.3米、长2.5米、高2.2米)聚集,致使作业人员中毒。这次作业使用的清洗剂由兰州格瑞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清洗过程中硫化氢的生成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这起事故是今年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之后,发生的第一起重大员工伤亡事故。事故暴露出员工安全意识、危害识别、安全措施落实、应急抢险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为了汲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特提出如下要求: 1、各单位要迅速将这起事故通报到基层班组,并要求基层班组组织员工,结合实际,举一反三排查和整改事故隐患。 2、相关基层厂矿要立即组织一次对地面管线酸洗(解堵)作业、油(气、水)井井筒措施作业的安全检查,对没

中国桥梁发展史

桥梁工程发展史 qiaolia ng gon gche ng fazha nshi 桥梁工程发展史 history of bridge engin eeri ng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在19世纪20年代铁路出现以前,造桥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为主,铸铁和锻铁只是偶尔使用。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梁式桥起源于模仿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而建成的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世纪的桁架梁桥;悬索桥起源于模仿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而建成的竹索桥,演变为铁索 桥、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而建成的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 在有了铁路以后,木桥、石桥、铁桥和原来的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就难于适应需要。但到19世纪末叶,由于结构力学基本知识的传播、钢材的大量供应、 气压沉箱应用技术的成熟,使铁路桥梁工程获得迅速发展。20世纪初,北美洲曾在铁路钢桥跨度方面连创世界纪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路钢桥和 钢筋混凝土桥的跨度记录又都超过了铁路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被破坏的桥梁急待修复,新桥急需修建,而造桥钢材短缺,于是,利用3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高强材料和高效工艺(焊接、 预应力张拉及锚固、高强度螺栓施工工艺等)的经验,推广了几种新型桥——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箱形截面钢实腹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斜张桥。 60年代以来,汽车运输猛增,材料供应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桥梁工程又在提高质量、降低造价、降低桥梁养护费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改进。国外桥梁工程的发展19世纪20年代以前(有铁路之前) ①木桥。在公元前 2000多年前,巴比伦曾在幼发拉底河上建石墩木梁桥,其木梁可以在夜间撤除,以防敌人偷袭。在罗马,G.J.恺撒曾因行军需要,于公 元前55年在莱茵河上修建一座长达 300多米的木排架桥。在瑞士卢塞恩至今保存着两座中世纪式样的木桥:一是1333年始建的教堂桥,一是1408年始 建的托滕坦茨(Totentanz)桥,这两座桥都有桥屋,顶棚有绘画。在 1756?1766年,瑞士建成跨度为 52?73米的三座大木桥,两座是亦拱亦桁,另一座

开辟出的中国发展之路

开辟出的中国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发展之路。鲁迅先生在生命的路中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而中国的发展之路注定是由中国人民自己开创出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独一无二的发展之路。 从古自今,中国就是世界舞台上的令人无法忽视的角色。早在遥远的唐朝,中国与外国就已经建立了贸易关系,并向世界宣布我们是世界之王!人在元朝时期,中国就差一点统治了整个样亚欧大陆,此时中国虽国力不及唐朝,但成吉斯汗却将中国版图扩至巅峰,在这之后这头威武的东方巨龙似乎打了个瞌睡,而此时,正在闭关锁国的清朝时期。中国积弱已久,外国的侵略者不再犹豫,挥下了准备已久的屠刀,砍向了这头巨龙,使其损失极大,损失的极为重要的珍宝——圆明园。 直到1949年这头巨龙似乎不在沉睡,准备突破束缚在其身上的锁链,再次在世界腾飞。时间推移到现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旗,向中国一开辟出了一条真正的属于中国的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发展之路。中国巨龙已经重新腾飞在世界舞台上,而这一切离不开中华人民的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知识。再来细数在中国发展之路上中国取得的成就,远的不说,先说近的,2018年年数以万计的中国人血汗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让世界震惊。中国即将雄起,再往前一点,中国的嫦娥四号成为世界上首个探索月球背面的登月飞船,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有研制出来的科技,而中国领先了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以前的一无所有已经变成了有实力与梦想,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技术从以前的落后,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到了领先世界顶尖水平。这一切都是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大旗的带领下做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发展之路。 中国还将在这条开辟出来的中国发展之路上走下去,另将带着更多惊喜。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竟将以行动动助推中国发展。 评语: 中国的发展之路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奋斗,所以我们要更加的努力。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蒴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历程,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我们分五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军代表康世恩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恢复和发展生产。刚刚获得解放的石油工人以主人翁的姿态,迅速投入战斗。在生产建设中,被称为“冬青树”的钻井队长郭孟和,屡建功勋,是老一辈石油工人的优秀代表。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毛泽东主席命令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以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为首的全体指战员从此成为石油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东北地区的几个人造油厂在设备,材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依靠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恢复了抚顺,桦甸,锦州等几个主要人造油厂的生产。 经过三年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其中天然油19.54万吨,占原油总产量的45%,人造油24万吨,占55%。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采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老君庙油田也开始扩大了含油面积,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采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到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初具规模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玉门油田在开发建设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为当时和以后全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他们立足发展自己,放眼全国,哪里有石油就到哪里去战斗,形成了著名的"玉门风格", 为发展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正象著名诗人立季赞诵的那样:“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当时一些苏联地质专家对能否找到有开采价值的油田,曾有不同的看法。石油工业部在总结这一地区前段勘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1956年开始,调整勘探部署,集中力量在大盆地和地台上进行区域勘探,在康世恩同志主持下,把重点从准葛尔盆地南缘的山前蚴陷转向西北缘,当年就拿下了一定面积,很快就探明了克拉玛依油田,实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勘探上的第一个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