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诗词鉴赏
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译文及鉴赏

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译文及鉴赏《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是由龚自珍所创作的,这首词因落第出京触引,叙事咏怀,纵横倾泻,直觉—派沉郁悲慨之气勃然纸上,而柔情侠骨交注笔端,咳唾珠玉随处生发,正属定庵的一贯格调。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清代:龚自珍我又南行矣!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似春水、干卿何事?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
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
更结尽、燕邯侠子。
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
木叶怨,罢论起。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译文我又向南方出发了!可笑今年如此飘泊不定,心中情怀到底如何?纵然文章能在世间引起轰动,也不过是在纸面上妄谈民生罢了,对现实社会起不了影响。
像那吹皱一池春水的春风一样,能起什么作用?傍晚时分,忽然下起雨来,天空中雁影不见。
萧瑟秋声中,只见关山一片苍茫。
细细分析我青春的心态,也曾经愿意像家乡的名人吴越王钱镠一样,在广陵吴市骑骏马,赏钱塘潮,过着奢侈的生活。
我希望得到大量的金钱,来尽情地和天下美人名士相交,更要去认识燕赵地区的豪侠之士。
明年北京的春天,还是会早早到来吧,劝那北京的杏花,务必不要因为苦苦地思念我而憔悴。
我写下的木叶词,惹起了众多的和作,都是要罢官休隐江湖的议论啊。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注释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
癸酉(yǒu):嘉庆十八年(1813年)。
鸾飘凤泊:比喻英俊之士落魄沉沦,亦兼寓夫妻离别意。
卿:你,作者自谓。
聊:愿意。
广陵:今江苏扬州。
吴市:指苏州,与扬州皆当时吴越之地的大都会。
宋词《金缕曲·瀚海飘流燕》注释赏析及译文鉴赏

宋词《金缕曲·瀚海飘流燕》注释赏析及译文鉴赏《金缕曲·瀚海飘流燕》是由梁启超所创作的,此词名为咏燕,实质是作者爱国情怀和改良思想的写照,体现了清代咏物词重寄托的特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缕曲·瀚海飘流燕》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金缕曲·瀚海飘流燕》近现代:梁启超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相对向、斜阳凄怨。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
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
又生恐、重帘不卷。
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金缕曲·瀚海飘流燕》古诗简介《金缕曲·瀚海飘流燕》是清代思想家梁启超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咏燕以寄托自己的愁思。
词的上片写燕子飘流归来,对旧家有一种陌生之感,旧时友伴皆相对泣怨,象征词人的自国外归来,发现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而旧时志同道合的战友,却因形势不利而皆精神不振;下片写燕殷勤恋旧之情,象征着词人的“变法”等等一系列行为,希望能为故国补偏救弊。
全词以燕自比,咏燕自托,情感凄恻,真挚动人。
《金缕曲·瀚海飘流燕》翻译/译文丁未年五月回国,立刻东渡日本,又写给在上海的子女。
大海渺茫燕子飞来,忽然回来,依稀难认,哪是旧家庭院。
只有旧时花间伴侣尚在,一行燕子毛羽参差燕尾如剪。
互相面对,正夕阳西下凄凉哀怨。
想倾诉那特异的忧愁又无处可诉,算起兴亡事,已是司空见惯。
哪忍心抛却,眼泪如线流不断。
老巢好像最使人留恋。
最多情,要含泥粘巢却又坠,落下片片含泥。
我自愿辛勤劳苦衔泥来补,可又爱惜落花那新泥尚软。
又担心,重帘不卷。
十二曲栏杆尚在可春光寂寞,远隔那蓬莱山,到哪里去窥见人面?不要再问,那愁恨的深和浅。
《金缕曲·瀚海飘流燕》注释1.金缕曲:词牌名。
2.丁未: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岁次丁未。
纳兰性德《金缕曲(洒尽无端泪)》诗词注释与评析

纳兰性德《金缕曲(洒尽无端泪)》诗词注释与评析金缕曲(洒尽无端泪)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洒尽无端泪。
莫因他、琼楼寂寞,误来人世。
信道痴儿多厚福,谁遣偏生明慧。
莫更著、浮名相累。
仕宦何妨如断梗,只那将、声影供群吠。
天欲问,且休矣。
情深我自判憔悴。
转丁宁、香怜易爇,玉怜轻碎。
羡杀软红尘里客,一味醉生梦死。
歌与哭、任猜何意。
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
知我者,梁汾耳。
【注释】吴汉槎:吴兆骞字汉槎(1631—1684),江苏吴江人。
因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案被牵连,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
吴兆骞为顾贞观好友,顾贞观结识性德后,遂求助于纳兰明珠、性德父子。
性德被顾贞观的至诚所感动,以五年为期,允诺将倾尽全力施以援手。
后经纳兰性德多方营救,五年后,吴兆骞果于康熙二十年(1681)被赦还北京,时五十一岁。
此词或作于顾贞观向性德求助后不久。
简梁汾:写给梁汾的信札。
简,即书信。
琼楼:本意为神仙世界中的亭台楼阁或月宫。
此处或指朝廷。
声影供群吠:出自成语“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结为至交,频繁出入性德父亲、时任吏部尚书的明珠府第,时人遂不乏以“趋炎附势”猜忌中伤者。
其实康熙五年(1666)起,顾贞观即任内国史院典籍;康熙十年(1671),因病辞归,从此漂泊江湖,再无入仕之意。
投靠权贵之讥,对顾贞观而言,实乃莫须有之罪名。
性德深知顾贞观秉性,其视仕宦如断梗残枝,微不足道,然“群吠”汹汹,实在冤枉悲哀。
此为慰藉、怜惜顾贞观之语。
判:拼,甘愿之意。
此句谓对挚友一往情深,即便为此憔悴亦心甘情愿。
丁宁:同“叮咛”,一再嘱咐。
爇:点燃。
香易燃,玉易碎,喻贤良之人易遭人陷害。
软红尘:都市飞尘,喻指京城繁华。
软红尘里客,喻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
任猜:任凭他人猜测。
绝塞生还吴季子:吴季子,春秋时吴国贤公子季札,封于延陵,人称延陵公子。
此处代指吴兆骞。
让吴兆骞能够从塞外生还,是性德对顾贞观的千金一诺。
【评析】康熙十五年(1676),顾贞观曾有《金缕曲》两首寄吴兆骞,其时纳兰性德初识顾贞观,读顾词后大为感动,甚至为之泪下,遂郑重承诺全力营救吴兆骞,此词应作于此时。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刘克庄《贺新郎》翻译赏析篇1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译文]我这白发书生为中原不得恢复而伤心流泪,但也决不会像齐景公那样触景伤情,为贪生怕死而悲泣。
[出自]刘克庄《贺新郎》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注释:湛湛:深远的样子。
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凌云笔:高超的大手笔。
春华落尽:意谓豪情已消尽。
春华:春天的花朵,比喻文才。
南朝狂客:指孟嘉。
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黄花:菊花。
岑寂:寂寞。
匿:隐藏。
译文:天空中阴云四和,一片昏黑,再加上斜风细雨,令人愁思纷乱如织。
一双老眼已看尽人世沧桑,亏得有高楼百尺,让我尽睹秋光中的千岩万壑。
想我一介书生今已白发,仍常为神州沦陷而伤心落泪。
虽然是满目凄凉,绝不作牛山滴泪贪生怕死哭滂沱。
往事如烟,无从寻索。
少年时自负有凌云健笔,到如今才华耗尽,只剩满杯的萧瑟。
常怨恨世上文人缺少新意,每到重阳,便拈出风吹帽落的南朝狂客。
如果面对菊花不痛饮,怕是菊花也会笑我太寂寞。
望鸿雁离开北方向南飞去,夕阳西下,渐渐隐身于远山之侧。
赏析:辛弃疾经常采用《虞美人》这个词牌,适于抒写豪放的感情,刘克庄也爱采用,在他的今存全部词作中占了百分之十六、七。
此词题作“九日”,是重阳节登高抒怀之作。
但词人又不落俗套,把一首重阳词写得颇有特色:“白发书生神州泪”,作者慨叹自己的老大和中原的沦陷,内容充实,感情深厚:“常恨世人新意少”一句则恰恰从这种恨世人少新意的本身显示出了一点难得的心意。
顾贞观《金缕曲词二首》原文译文赏析

顾贞观《金缕曲词二首》原文|译文|赏析《金缕曲词二首》是清代文学家顾贞观为求纳兰性德搭救好友吴兆骞创作的组词作品。
第一首重在写吴兆骞的苦恨,第二首重在写作者与良友的交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金缕曲词二首》原文清代:顾贞观其一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译文及注释译文其一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
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司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
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
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
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戌边人,仍旧和家人团聚二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死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
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
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
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其二我也漂泊他乡很久。
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死之交的师友。
从前你我齐名并非名不副实,试看曾为怀念李白而瘦的杜甫,忧闷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
我的夫人已经去世,又与知己的你分别,试问人生在世,到这步田地凄凉不?我将千种怨、万种恨,向你细细倾吐。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译文及鉴赏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译文及鉴赏《金缕曲·赠梁汾》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作者极写心情的抑郁,这正好为得遇知己朋友的兴奋预作蓄势。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缕曲·赠梁汾》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金缕曲·赠梁汾》清代:纳兰性德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金缕曲·赠梁汾》译文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偶然安排罢了。
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了您这位知己。
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擦去感伤的眼泪,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
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从古到今,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这都是常有的事,姑且由他去吧。
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今天我们一朝以心相许,成为知己,他日即使经历千万劫难,我们的友情也要依然长存。
这后半生的缘分,恐怕要到来世也难以补足。
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金缕曲·赠梁汾》注释金缕曲:词牌名。
梁汾:顾贞观(1637~1714年),字华峰,号梁汾。
江苏无锡人,纳兰性德的朋友。
清康熙五年(1666年)顺天举人。
著有《积书岩集》及《弹指词》。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与纳兰性德相识,从此交契,直至纳兰性德病殁。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
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又出身于高贵门第,这只是命运的偶然安排。
《贺新郎-端午》刘克庄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贺新郎-端午》刘克庄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贺新郎·端午》是南宋刘克庄所写端午风俗人情的节序词词作。
词人托屈原之事,抒心中怨愤之情。
上片描绘端午节的场景风物,如一幅民俗风情画,清新欢快。
下片用嬉笑怒骂的笔调嘲弄往江中投粽子以飨屈原的传说和历史遗习。
全篇针贬世情,传达出举世皆浊我独醒之深慨。
作品原文:贺新郎·端午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吊千古。
作品注释:⑴贺新郎: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
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
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
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⑵綀(shū)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⑶结束:妆束、打扮。
⑷钗符艾虎:钗符:又称钗头符,端午节时的一种头饰。
《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
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
《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⑸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⑹逢场作戏:原指艺人遇到合适的地方就表演,后指嬉游的活动。
慵:懒得,表明“我”不想参加。
⑺陌头:裹着头巾。
陌:头巾。
争旗鼓:摇旗击鼓,为龙舟助威。
⑻灵均标致:屈原风度。
屈原字灵均。
⑼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意谓品德高雅。
⑽椒:香物,用以降神;醑(xǔ):美酒,用以祭神。
⑾角黍(shǔ):粽子。
⑿把似:假如。
⒀差无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
差,差不多。
作品译文:深深的庭院中石榴花刚刚吐艳,我撩起画帘,穿着葛衣摇着绢扇,让风儿把暑气驱除。
金缕曲原文及赏析

金缕曲原文及赏析【优秀】金缕曲原文及赏析金缕曲原文及赏析篇1原文:金缕曲·次女绣孙清代:俞樾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
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
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
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
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
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
看岁岁朱颜犹故。
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
凭彩笔,绾春住。
注释:瞢腾:朦胧迷糊。
遽:疾,速。
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绾:旋绕打结。
赏析:此词惜春抒怀。
上片写絮飞花落,春归匆匆。
痴儿有感年华,写出伤心句。
下片作者广其意。
休道春归太遽,凭彩笔玉管,绾留春住。
通篇清新雅致,别具风格。
金缕曲原文及赏析篇2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原文:我又南行矣。
笑今年、鸾飘凤泊,情怀何似。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似春水、干卿何事。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
催客去,去如水。
华年心绪从头理,也何聊、看潮走马,广陵吴市。
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
更结尽、燕邯侠子。
来岁长安春事早,劝杏花、断莫相思死。
木叶怨,罢论起。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注释①癸酉:公元1813年(嘉庆十八年)。
②鸾飘凤泊:比喻英俊之士落魄沉沦,亦兼寓夫妻离别意。
③“似春水”二句:五代南唐宰相冯延巳有《谒金门》词,名句云:“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中主李璟戏语之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此用其意。
④“也何聊”三句:谓何尝愿意如五代吴越王钱镠那样奢侈优裕,显赫于家乡。
聊,愿意。
广陵,今江苏扬州。
吴市,指苏州,与扬州皆当时吴越之地的大都会。
⑤燕邯侠子:燕指古燕国,国都为蓟(北京),邯指河北邯郸,为赵国都城。
古称燕赵之地多侠士,故以为代称。
⑥断莫:千万不要。
⑦木叶怨:指《木叶词》,词后有小注:“店壁上有‘一骑南飞’四字,为《满江红》起句,成如干首,名之曰《木叶词》,一时和者甚众,故及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缕曲》
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
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
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
只绝塞、苦寒难受。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
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亻愁。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从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
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愿得、河清人寿。
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
言不尽,观顿首。
这首词是清朝词人顾贞观所作,顾贞观的朋友吴兆骞二十年前因为一桩冤案被流放至塞外荒凉贫瘠之地,吴兆骞在信中这样描述贬谪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
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顾贞观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请求纳兰性德在明珠面前为吴说情,并写下本词,最终感动了纳兰性德,于是吴兆骞得到营救。
是什么样的友情能感动世人百年?是什么样的勇气让一个男子汉放下尊严四处寻找营救?
我们寻找的答案,就在这首词中。
上阕一开始,一句“季子平安否”表现出了顾梁汾对谪戍远方至友的深切关怀,也许这句话对一般人来说只是一句普普通通的寒暄,但是对于作者和他远戍塞外的朋友却蕴含着许多不同寻常的关怀与同情。
“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一句,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本人的艰难的处事环境。
“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
”世态炎凉,当年有交情的而现已飞黄腾达的士林隽秀根本不愿为人解难,行路悠悠,不过只是路人而已。
“冰与雪,周旋久”则分别代指顾贞观和吴兆骞,写出了二者的真挚、纯洁的友谊。
下片劝慰好友并写自己全力相救的赤诚之心。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彀?“则是劝慰吴兆骞的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数天涯,万事如意的人又有几个?比似红颜多命薄,我们不过也是难兄难弟,都在清朝严酷的统治之下默默忍受罢了。
二十年了,我会向伍子胥和申包胥遵守诺言一样,即使成功的条件是“乌头白,马角生”,我也必当竭尽全力营救。
“置此札,君怀袖”,劝友人以此信为安慰,放宽心,解忧愁。
全词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
在那黑暗的社会里,这种友谊,更觉难能可贵。
在艺术手法上,通篇如话家常,宛转反复,心迹如见。
一字一句,真挚感人。
人把顾贞观的两阙词称为“赎命词”。
一个名叫顾忠的人写诗记这事道:“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
”吴兆骞终于在康熙二十九年(1681)从宁古塔归来。
吴兆骞释放后,到明珠府上致谢,在屋内墙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感慨落泪。
那题字今日看起来不免做作,然而在古时却是郑重之举,气节从来为清高文人看重.以
顾贞观狂傲不屈的性子为救吴汉槎,四处求人,还求到他内心看不起的权贵面前。
摧眉折腰事权贵。
想必顾是忍受了他所认为的极大屈辱,心中愤懑到需要大书一笔才甘心。
这阕《金缕曲》慷慨淋漓地表现容若率性真情和他对友情的看重。
康熙十年,梁汾受同僚排挤被参,落职返回故里。
容若和他相交后知道他的情况,上阕就是安慰梁汾休为宦海浮沉而恼心,仕途为官如同断梗,四处漂泊,不值得为其所累。
下阕是嘱托梁汾转告汉槎要善自珍重,坚定明确的表示了自己要营救他的决心,全词全是在为友人着想,无一语是为自己盘算,足见容若心地光明磊落。
情深我自判憔悴。
为朋友,他心甘情愿憔悴费神,毫无怨言。
似容若这样有情无私的男儿,文而有侠气,实在稀世难得。
古时吴国公子挂剑留徐,以示信义。
容若因汉槎姓吴称其为吴季子。
他自己的所为其实更接近一诺千金的贵族公子吴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