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培训内容

消毒隔离培训内容消毒隔离这事儿,听起来挺专业的,但其实跟咱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特别是在这特殊时期,学会正确的消毒隔离知识,那可是给自己和家人上了一道“安全锁”。
一、消毒隔离的基本概念1.1 啥是消毒?消毒啊,简单来说,就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把那些能害人生病的微生物给除掉或者让它们没法活。
比如,用开水烫碗,那就是最朴素的消毒方式之一。
1.2 隔离又是咋回事?隔离呢,就是把有可能带病的人或者东西,跟没病的人或者东西分开,免得病菌传来传去。
就像咱们感冒时,医生会建议戴口罩,就是为了防止病菌通过飞沫传播给别人。
二、消毒隔离的实用技巧2.1 洗手这件小事儿说到消毒隔离,洗手可是重中之重。
得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好好搓搓手心手背,指甲缝也别放过。
搓个20秒左右,唱两句歌的时间,就能把手上的病菌洗得差不多啦。
2.2 家居环境要干净家里也得经常打扫,特别是厨房、卫生间这些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定期用消毒液拖拖地,擦擦桌子,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病菌就无处藏身了。
2.3 物品消毒不可少手机、键盘这些咱们天天摸的东西,也是细菌的大本营。
得定期用酒精湿巾或者消毒喷雾给它们消消毒。
还有啊,外出回来,记得把外套挂在通风处,别让外面的病菌带进家门。
三、消毒隔离的注意事项3.1 别过度消毒虽然消毒很重要,但也得有个度。
过度消毒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比如,滥用消毒液可能会让空气中的氯气浓度超标,刺激呼吸道。
3.2 选用合适的消毒产品消毒产品琳琅满目,得选对才行。
得看看产品说明书,选那些符合国家标准、无毒无害的。
还有啊,不同的消毒产品,用法和用量也不一样,得按照说明来用。
好啦,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对消毒隔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记住啊,消毒隔离不是啥高深莫测的事儿,就是咱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小动作。
只要咱们平时多注意,就能有效地预防疾病,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就像老话说的,“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做好消毒隔离,就是把好咱们身体的“大门”,让那些不请自来的病菌统统被拒之门外。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一、开篇介绍为了提高医院员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近日我们医院组织了一次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此次培训对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有幸参与了此次培训,并深感其必要性和实用性。
二、培训内容概述1.消毒隔离的基本概念o清洁: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大部分微生物。
o消毒: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灭细菌芽孢。
o灭菌:彻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o隔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微生物在患者、环境及医疗工作者之间的传播。
2.消毒隔离的原则o无菌技术原则:旨在保持无菌物品的无菌状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o一般原则:指导医疗活动中的消毒操作,如正确的消毒剂选择和使用方法。
3.消毒隔离制度o病房消毒隔离制度o门诊消毒隔离制度o其他相关区域的消毒隔离制度4.医院消毒卫生标准o依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制定医院内环境及医疗器械的消毒卫生标准。
5.常用物品的消毒o如血压计、体温计、止血带等医疗器械的消毒方法。
6.终末消毒方法o对医院内环境及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所在区域的彻底消毒。
7.洗手法o正确的洗手流程,以及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具体步骤。
8.标准预防o强调在所有医疗活动中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培训中的重点内容在培训中,我特别关注了以下几点内容:1.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的区别与应用o物理消毒方法如高温、紫外线、电离等杀灭细菌和病毒。
o化学消毒方法如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进行消毒。
2.隔离区域的划分与管理o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和管理。
o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域需穿戴的防护用品,如隔离衣、手套、口罩等。
3.消毒隔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o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等不同区域的消毒隔离措施。
o手术器械的消毒方法和医护人员防护。
四、培训中的思考与感悟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消毒隔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意识到以下几点:1.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o消毒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在医院内传播,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一、手卫生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减少暂居菌。
4、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清除或者杀灭暂居菌,减少常居菌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作用迅速,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作用缓慢,但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7、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
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9、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二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后10、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入厕之后●手部有明显污染时●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12、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13、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
14、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15、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速干手消毒剂要足量,确保湿润揉搓。
●速干手消毒剂要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
●揉搓步骤像洗手步骤一样,确保消毒效果.●揉搓直至彻底干燥,确保消毒时间.16、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外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什么是消毒隔离,消毒隔离为什么重要,以及如何做好消毒隔离。
一、什么是消毒隔离消毒隔离是指对可能携带传染病的人、物进行消毒和隔离的一种措施。
消毒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病原体,使其失去致病性。
隔离是指把病人、病原体或受感染物品与一般人或物分开,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消毒隔离是传染病防控中的基本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大规模传播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病原体可在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的疾病(如SARS、MERS、COVID-19等),消毒隔离尤为重要。
二、消毒隔离为什么重要1.预防疾病传播消毒隔离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特别是在疾病暴发期间。
通过消毒和隔离措施,可以减少病原体在环境和人际之间的传播,防止疾病的扩散。
2.保护人民健康消毒隔离对于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消毒隔离措施,可以减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3.维护社会稳定消毒隔离措施可以维护社会稳定。
在疾病暴发期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将会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妨碍社会运转和发展。
三、如何做好消毒隔离1.加强消毒消毒是消毒隔离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消毒隔离期间,应加强消毒力度,对公共场所、隔离设施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上的存活和传播风险。
2.实行隔离对于疑似患者或确诊病例,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原体在人际之间传播。
同时,对与病人有过接触的人员也应进行隔离观察,确保不会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3.保持个人卫生个人卫生对于消毒隔离至关重要。
应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居家隔离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隔离治疗。
4.加强监测在消毒隔离期间,应加强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同时,还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
结论消毒隔离是疾病防控的基本措施之一,需要各级政府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有效的效果。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空气
平均菌落数 暴露时间 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
三类病房
≤4cfu/5min, 直 径9cm平皿
5min
≤10cfu/c㎡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6/16
三类病房物表:
诊疗工作台面 治疗车台面 无菌柜表面
病历夹 门把手 水龙头 床头柜表面
注:若空气与物体表面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相关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监测。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13/16
• 一次性小包装瓶装络合碘、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出7 天。
• 抽出药液、开启静脉输入无菌液体必须注明开启日期
• 启封抽吸各种溶媒超出24h不得使用。
• 灭菌物品 <棉签、纱布、棉球> 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 超出24h。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14/16
• 隔离:
• 做好标准预防:是针对全部病人预防性办法,视全部
包含:听诊器、血压计袖带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4/16
5、细菌培养结果粘贴
要求:1、每面粘贴一月,平行粘贴。
2、监测结果异常,必须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办 法,并进行结果追踪补救。
6、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单粘贴
要求:1、监测频率为 60h/次 2、监测单要求统计时间、结果、监测人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5/16
二、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监测结果 判断标准
重量要求:器械包不宜超出7kg,敷料包不宜超出 5kg。
体积要求:30cm x 30cm x 25cm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12/16
• 无菌物品管理:
• 无菌柜:距离地面20cm-25cm,离墙面5cm-10cm,离 天
花板50cm,无菌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标识清楚, 接触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使用期为7天。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在当前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人们对消毒和隔离措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消毒和隔离知识,提高个人健康意识和防护水平,本次培训将介绍相关知识和措施,以便您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消毒知识1.1 消毒的基本概念消毒是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以达到预防疾病传播的目的。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如高温、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如漂白粉、酒精消毒液)等。
1.2 消毒剂的分类和使用原则消毒剂按照其杀菌原理和用途可分为氧化剂、酮类、酸类、碱类等。
在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时,需考虑对不同病原体的杀灭效果、安全性及适用范围,确保正确使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1.3 消毒操作规范在消毒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正确配比使用,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同时,消毒场所的通风要良好,保证消毒效果,并避免浓度过高导致危险。
二、隔离措施2.1 隔离的定义和分类隔离是指将疾病患者或疑似患者与健康人群隔离开来,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疾病的特点,隔离可分为接触隔离、滴注隔离、空气传播隔离三种方式。
2.2 隔离设施和要求为了有效进行隔离,需要配备相应的隔离设施,如隔离病房、隔离区域等。
隔离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合适的温湿度,并设立相应的入口和出口,做到区域分隔、人员流动有序。
2.3 隔离操作规范在隔离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全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应做好手卫生,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如手部消毒、物品消毒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消毒隔离知识的普及与应用3.1 宣传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消毒隔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组织相关培训、宣传讲座以及制作精美的宣传资料,是有效传播消毒隔离知识的途径。
3.2 消毒隔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消毒隔离知识不仅在医疗机构中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合理运用。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三、传染病隔离单位的设置要求。
(3)传染病区有单人隔离室和同室隔离两种。 发生混合感染、具有强烈传染性或可疑传染 病病人应尽可能住单人隔离室。同一病种的 病人可安排在同一病室内,但病原体不同者, 应分室收治。
(4)应用隔离室来控制感染的对象主要包括 患有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卫生状况较差 的易感病人、细菌培养分离出流行性或感染 性有多重性耐药菌的病人。
(1)清洁区: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 的区域。如治疗室、配餐室、更衣室、值 班室、库房等场所以及病区以外的地区, 如食堂、药房、营养室等。
(2)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院微生 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病区内走 廊、检验室等。
二、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3)污染区:是指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如病房、病人洗手间、浴室、病区外走廊等。
三、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② 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可选用甲 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 ③ 金属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腐蚀 性小的灭菌剂。
隔离人群接触。
目的:切断感染链中的感染源、传播 途径、易感人群之间的关系,防止病 原微生物在病人、工作人员及媒介物 中扩散。
隔离
隔离是控制传染病流行和预防医院感 染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 隔离制度,熟悉掌握并善于应有有关 的隔离技术,同时通过教育使出入医 院的所有人员理解隔离的意义并能主 动配合隔离工作。
一、隔离的分类
(1)传染病隔离:是指将处于传染病前期的 传染病病人、可疑病人、可疑病人安置在指定 的地点,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便于治疗 和护理。通过隔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污染 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如传染病流行 时的疫区、传染病院等。以切断传播途径作为 制定措施依据的隔离系统:包括严密隔离、接 触隔离、呼吸道隔离、肠道隔离、血液-体液隔 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昆虫隔离。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随着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和扩散,消毒和隔离成为了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而如何正确地进行消毒和隔离,则是我们需要进行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
一、消毒知识培训1.消毒的目的:消除病原体是消毒的最终目的。
2.消毒的三种方法: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
3.物理消毒: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电子束消毒等。
4.化学消毒:漂白水消毒、紫外线消毒液消毒、酒精等。
5.生物消毒:利用生物体内的抗菌物质进行消毒。
6.消毒剂的选择:消毒剂无论是物理的还是化学的,都需要选择有用且对人体危害较小的消毒剂。
7.消毒技巧:消毒操作时,要注意手腕、手部、卫生设备和工具的消毒,公共场所要重点消毒,划分区域和标记。
8.注意事项:在消毒时,要防止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不要将不同消毒剂混合使用。
二、隔离知识培训1.隔离的目的:隔离病因,避免疾病的传播。
2.四种隔离措施:自愿隔离、居家隔离、集中隔离、隔离区隔离。
3.隔离的主要依据:依据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原体在体内的潜伏期。
4.隔离的标准:按照疾病分类、感染性、伝播途径、疫情情况等综合考虑。
5.注意事项:隔离期间应严格隔离,防止与外界接触;隔离期间要有足够的洗刷设备和消毒设备,防止外部环境被污染;隔离期间要有医疗人员实时进行健康检查和监控,隔离结束后还需要进行彻底消毒。
总的来说,消毒和隔离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必须要进行科学的消毒和隔离操作。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实施相关的消毒和隔离标准,防止疾病的传播。
希望我们能够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为控制病毒的传播出一份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物理方法
紫外线消毒 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他液体的消毒。 紫外线灯:1.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 250~270nm 2.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固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 强度,一旦降低到要求的浓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3.使用中的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0µW/cm2(普通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 1m处测定) 适用条件:1.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 物,因此消毒时必须是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时,紫外线灯距表面高度<1m,照射30-60min 用于空气消毒时,安装紫外线消毒灯的数量为m3不少于1.5W,照射3060min 2.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 均应受到照射。 3.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 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 %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
化学消毒剂
• 消毒方法
有效氯 乙醇
过氧乙酸
化学消毒剂
安尔碘
戊二醛
6
医疗用品常用消毒方法
医疗用品
酒精棉球盛器 无菌持物钳及筒
消毒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
未开启有效期限
1周 1周
开启后有效期限
24小时 4小时
酒精棉球
干棉球压力蒸汽灭 菌后加入酒精
现做
24小时
口表
1、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 5min后流动水下冲洗。2、2000mg/L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冷开水 下冲洗。3、无菌纱布擦干,清洁干燥 保存备用
16
物品包装使用要求
包装其 密封宽度≥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 封口≥2.5cm。不得重复使用。
物品包装
灭菌后有效期为180天
无纺布
纺织布
包布除四边不应有缝线,不应缝补, 无污渍,无破损,应有使用次数的记 录。
17
18
无菌棉球打开后,保留外包 装24小时,以备检查。
应选用相匹配的刷洗用具、用品,避免 器械磨损。
12
检查
清洁是灭 菌的基础, 带光源放 大镜更易 检查是否 清洗合格。
13
检查
应对干燥后的每 件器械、器具和 物品进行检查, 器械表面及其关 节、齿牙处应该 光洁,无血渍、 污渍、锈迹;功 能完好,无损毁
14
检查
器械日常检查包括 →清洗效果检查 ↘功能检查
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药品) 化学性废物(在诊断、试验、清洁、消毒过程中产 生的,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 学物品)
注:黑色的生活垃圾袋中不得有医疗废物
30
医疗废物处置
31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如 要盖帽单手操作
32
谢谢!
33
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 有锈迹的,应除锈,除锈仍不能去除的应报 废; 器械功能损毁或锈蚀严重,应及时维修或报 废。
15
不能使用开放式储槽
闭合式包装使用专 用胶带,封包严密, 保持闭合完好性。
物品
包装
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 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灭 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 菌日期和失效日期。 灭菌物品尽量单独包装, 必须多个包装的,数量 不得超过2个,器皿开 口朝向一个方向。
23
• • • • •
正确的洗手程序
• 手卫生“六步法” •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24
洗手注意点
•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 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 非触摸式取用皂液 • 请不要直接用手开水龙头 • 请使用非接触式水龙头
28
医疗废物处置
医疗废物内部流程
1.医 疗 废 物 产 生
2. 岗位医务人员移送分类
临时贮存点, 做好信息记录
3. 分
类
存
放
接记录
做好交
4. 交有资质单位处理
29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一次性医疗用品等、敷料)
损伤性废物(针头、刀片、锐器、玻璃类等)
病理性废物(实验动物尸体、组织器官)
24小时
7
医疗用品常用消毒方法
医疗用品
医用无纺布、纸 塑袋等包装的物 品 单个纺织品包装 的物品 干棉球、纱布
消毒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
未开启有效期限 180天
开启后有效期限 立即使用
24小时(置 于清洁的加盖容 器内,注明开启 时间) 4小时(置 于灭菌罐的内, 注明开启时间)
压力蒸汽灭菌
1周
压力蒸汽灭菌
19
使用医用一次性无纺布、纸塑包 装材料的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则根据该 产品的卫生行政部门批复的灭菌有效 期为准。
20
无菌物品储存的环境要求
温度
环境温度 <24℃
环境温度 ≥24℃
湿度
湿度<70%
有效期
14天
湿度≥70%
7天
21
三、手卫生
洗手
戴手套
手消毒
22
手卫生指征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及同一病人从污染部位到清洁部 位需采取手卫生措施,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无菌操作前后; 处理污染物品或可能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和排泄物污染时; 接触伤口及各类侵入性导管前后;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WBC<1.0*109/L病人、以接触 传播为主的不同种感染病人等)前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摘手套、口罩前后
1周
8
二、正确的清洗消毒流程
9
¤ 除了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 明的传染病病源污染的诊疗器械外,应 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原则
10
回收
使用后的器械应尽快回收至去污区进行 清洗消毒,若不能做到立即清洗的,应 保湿存放。建议使用水、酶进行保湿, 不应使用戊二醛进行保湿。
11
清洗
不应是用钢丝球类用具和去污粉等用品,
消毒隔离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
医疗用品常用消毒方法 正确的清洗消毒流程
手卫生 医疗废物处置
2
一、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
首选物理消毒/灭菌方法,不能用物理方 法消毒/灭菌的选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灭 菌方法
3
物理方法
• • 压力蒸汽灭菌 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二大 类。 环氧乙烷灭菌 适用范围: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多 数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 例如,不耐湿热的医疗器械、书籍、文件、塑料制品、内镜、 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 干热灭菌 适用范围: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 用于不耐湿热的器械的灭菌;用于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 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和金属等制品的消毒灭菌
25
戴手套就万无一失了吗?
脱 手 套 后 洗 手
26
请 摘 下 手 套
27
思 考
• • • • • • • • • •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如查体前后我们洗手了吗? 不同病人换药之间我们洗手了吗? 同一病人从污染部位到干净部位我们洗手了吗? 接触不同病人各类导管之间我们都洗手了吗? 接触污物后我们及时洗手了吗? 不需要戴手套的时候我们戴手套了吗? 戴着污手套我们到处乱摸了吗? 对于周围的违规现象我们勇于指正了吗? 有人在和没人在的时候我们操作都一样吗? 学生、进修人员、工勤、护工。。。我们都关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