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_尚雁君

合集下载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其来源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其来源研究进展
1 图1迷迭香酸的结构
与类黄酮相比,迷迭香酸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 性,可能是由于其A环、B环上的邻位羟基上的氢原 子的脱离能力,氢原子的不断脱离最终将形成半醌或 醌的结构。B环和A环具有相似的活性,但是B环 上比A环有更强的电子捐献能力,A环上氢原子脱 离后形成的自由基比B环更稳定。有2个因素决定 抗氧化活性的大小,(1)基态分子的脱氢原子能力; (2)形成的自由基的稳定性。A环和第9个碳原子基 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0,∽。舯=175.7。),这样就能形 成一个大的共轭系统。但是B环和第9个碳原子不 在同一水平面上(0¨。.1lm=63.5。),而第11个碳与 B环之间的扭转角就更大了(0¨¨¨:一124.9。)。第 11个碳的sp3轨道使得整个分子处于不同水平面 上,从而A环和B环之间的联系性不大。而且A环 和B环上的邻羟基之间的氢键都很弱。2个氢键分





等人【l列研究了夏枯草提取物迷迭香酸的防紫外线作 用,研究发现迷迭香酸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升高 ATP、减少谷胱苷肽,从而说明迷迭香酸可以减少由 紫外线引起的自由基含量,而且它还可以减轻DNA 的损伤。因此迷迭香酸可以用于生产防晒品。 关于迷迭香酸的作用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迷迭 香酸与黑色素生成有关。Lee等人经研究黑色素的 含量和酪氨酸酶的表达与迷迭香酸含量呈剂量依赖 关系,通过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发现迷迭香酸可 以激活蛋白激酶,打开黑色素生成的信号通路。根据 迷迭香酸的这个功能,可以用于治疗与色素不足相关 的疾病,或用于制造褐色肤色拉0I。
870.6 rag/L)。Georgiev
vera
等人m研究了非生命诱导物质对Lavandula
MM培养细胞产迷迭香酸的影响。苯并噻二唑和茉 莉酸甲酯诱导物对迷迭香酸的积累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50“mol/L的茉莉酸甲酯可使迷迭香酸产量达到

迷迭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迷迭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迷迭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徐燕;黄敬华
【期刊名称】《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年(卷),期】2007(29)2
【摘要】本文研究了迷迭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用食用乙醇提取迷迭香中防腐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1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15 h。

迷迭香醇提取物对实验用常见食品污染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25 g·L^-1,对大肠杆菌和汉逊氏酵母菌为12.5 g·L^-1,对青霉和黑曲霉为25 g·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pH范围均为4-7,对汉逊氏酵母菌、青霉和黑曲霉为4-6。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迷迭香;天然防腐剂;提取;抑菌作用
【作者】徐燕;黄敬华
【作者单位】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华珍药业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3
【相关文献】
1.鱼腥草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J], 徐燕
2.胡椒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J], 徐燕;刘德清
3.藿香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J], 吴周和;刘建成;吴小刚;吴传茂
4.八角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J], 吴周和;徐燕;吴传茂
5.鱼腥草中天然防腐剂的提取方法及其抑菌作用 [J], 徐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9种通络祛风中药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9种通络祛风中药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9种通络祛风中药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作者:李芮马良会王栋张春雷周孟廖尚高来源:《中国药房》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研究9種通络祛风中药的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XO)的体外抑制活性,以筛选活性突出的中药提取物。

方法:以黄嘌呤为底物、XO为反应酶,以别嘌醇为阳性对照,以三角风、石胡椒、山莓、金雀花根、紫藤根、牛迭肚根、梓木皮、凌霄花根、爬岩香等药材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物(以下简称“醇提物”)以及活性提取物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萃取部位为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样品对XO的抑制率,采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筛选活性提取物/部位;采用双倒数法判断药材的酶抑制作用的类型。

结果:9种中药共18个提取物中,500 μg/mL各中药提取物(除石胡椒醇提物外),250 μg/mL三角风、石胡椒、山莓、爬岩香的水提物和醇提物,250 μg/mL 梓木皮水提物,250 μg/mL金雀花根、牛迭肚根、凌霄花根醇提物,125 μg/mL金雀花根、牛迭肚根醇提物以及62.5 μg/mL金雀花根醇提物对XO的抑制率均超过了50%;其中,金雀花根醇提物的IC50值为43.43 μg/mL,低于其他药材的提取物,为活性提取物。

金雀花根醇提物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萃取部位的IC50值分别为>200、193.35、7.67、14.80、>200 μg/mL,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IC50值与阳性对照(5.11 μg/mL)接近。

金雀花根醇提物对XO的抑制类型为竞争-非竞争性抑制,不同于阳性对照的竞争性抑制。

结论:金雀花根、牛迭肚根、石胡椒、山莓、爬岩香、三角风等醇提物及三角风、石胡椒、梓木皮等水提物对XO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抑制活性,以金雀花根醇提物最强,且该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抑制活性与别嘌醇相当,但抑制类型有所差异。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L_天冬酰胺酶的激活及亚铁离子对迷迭香酸的抗菌增效作..

-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L_天冬酰胺酶的激活及亚铁离子对迷迭香酸的抗菌增效作..

-----------------------------------Docin Choose -----------------------------------豆 丁 推 荐↓精 品 文 档The Best Literature----------------------------------The Best Literature豆 丁 推 荐↓精 品 文 档The Best Literature----------------------------------The Best Literature研究报告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L-天冬酰胺酶的激活及亚铁离子对迷迭香酸的抗菌增效作用李明喆1刘晓倩1邵楠2李荣贵1*(1. 青岛大学生物系山东青岛 266071)(2.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摘要:研究了迷迭香酸对大肠杆菌L-天冬酰胺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迷迭香酸能降低天冬酰胺酶的表观米氏常数, 是该酶的激活剂; 亚铁离子能显著促进迷迭香酸的抗菌活性, 吸收光谱分析显示, 迷迭香酸与亚铁离子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二者的结合比为1:1。

关键词: 迷迭香酸, L-天冬酰胺酶, 亚铁离子, 抗菌活性, 结合比Activation of L-Asparaginase in Escherichia coli by Rosma-rinic Acid and Effect of Ferrous Ions on the Increasi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Rosmarinic AcidLI Ming-Zhe1 LIU Xiao-Qian1 SHAO Nan2 LI Rong-Gui1*(1. Department of Biology,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2.Chu Kochen Honors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8, China)Abstract: Effect of rosmarinic acid on the kinetics of L-asparaginase catalyzed reac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rosmarinic acid could reduce the apparent kinetic parameters (apparent Michaelis-Menten constant, Kmapp) of the enzyme, which indicated that rosmarinic acid was an activator of L-asparaginase.Ferrous ions could increas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rosmarinic acid. Absorption spectra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existed a direct interaction between rosmarinic acid and ferrous ions, with a mole ratio of 1:1.Keywords: Rosmarinic Acid, L-Asparaginase, Ferrous ion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Binding ratio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简称RosA)是一种天然的酚酸化合物, 最早于1958年由Ellis在迷迭香中分离提取, 因而得名。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是一种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存在于迷迭香(Rosemary)等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迷迭香酸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开发,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一章迷迭香酸概述一、迷迭香酸的发现和研究历程二、迷迭香酸的化学结构和生物合成第二章迷迭香酸的药理作用一、迷迭香酸的抗氧化性质二、迷迭香酸的抗炎作用三、迷迭香酸的抗肿瘤作用四、迷迭香酸的抗菌作用五、迷迭香酸的抗过敏作用六、迷迭香酸的抗病毒作用第三章迷迭香酸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高血压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高血脂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心脏疾病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第四章迷迭香酸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脑血管病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帕金森病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焦虑和抑郁的作用第五章迷迭香酸在免疫调节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二、迷迭香酸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强的作用第六章迷迭香酸在消化系统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胃肠道炎症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胃溃疡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肝脏保护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胆结石的作用五、迷迭香酸对胰腺疾病的作用第七章迷迭香酸在皮肤保健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对皮肤抗氧化的作用二、迷迭香酸对皮肤抗衰老的作用三、迷迭香酸对皮肤美白的作用四、迷迭香酸对皮肤修复和愈合的作用第八章迷迭香酸在食品保健中的应用一、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二、迷迭香酸的防腐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三、迷迭香酸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四、迷迭香酸在调味品和香料中的应用第九章迷迭香酸的药物开发与应用前景一、迷迭香酸的制剂研发二、迷迭香酸的临床应用三、迷迭香酸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估四、迷迭香酸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结论迷迭香酸作为一种多功能的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应用潜力。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

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迷迭香酸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它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还可以抑制炎症、促进消化、改善心血管健康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迷迭香酸的功效与作用。

1. 抗菌作用:迷迭香酸是一种有效的天然抗菌剂。

它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包括引起食品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蒜球腐霉菌等。

因此,将迷迭香酸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并减少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的滋生。

2. 抗炎作用:迷迭香酸能够抑制一系列炎症反应的发生。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迷迭香酸通过调控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3. 促进消化:迷迭香酸还可以促进消化。

它能够增加胃液分泌,增强消化酶的活性,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迷迭香酸还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脂肪,减轻胃肠道不适。

4. 改善心血管健康:迷迭香酸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它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减少动脉壁的脂质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此外,迷迭香酸还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

5.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迷迭香酸具有抗肿瘤的潜力。

它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发展。

此外,迷迭香酸还可以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减轻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6. 抗氧化作用:迷迭香酸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自由基是引起氧化损伤和衰老的重要原因,而迷迭香酸可以中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影响,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7. 提高记忆力:迷迭香酸对大脑功能有益。

研究发现,迷迭香酸可以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

它能够提高脑内乙酰胆碱的浓度,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增强神经传导,提高思维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8. 保护肝脏:迷迭香酸能够保护肝脏免受损伤。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

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翁夕婷【摘要】迷迭香酸是一种含多酚羟基的酸,普遍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它主要在所属于Lamiaveae、Boraglnaceae和植物家族中的植物中,此香酸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氧化、抗发炎等多种不同药理作用.本文对迷迭香酸这近几年来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以及它的主要获取起源的研究进展展开了解与阐述,并预测了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2页(P17-18)【关键词】迷迭香酸;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来源【作者】翁夕婷【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osA,分子式C18H16O8)具备必定生理活性,遍及多种植物中,特别是唇型科和紫草科植物中含量最高。

迷迭香酸是水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它的主体是一分子咖啡酸和一分子3,4-二羟基苯基乳酸(即丹参素),它的化学名为[R€]α-{[3一(3,4一二羟基苯基)一1一氧代一2一丙烯基]氧基}一3,4一二羟基苯丙酸,它的化学结构式为:迷迭香酸它本身是一种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相当强的抗氧化活性,维生素E、咖啡酸、绿原酸、叶酸等的活性都没有它的抗氧化活性强,它有助于避免自由基细胞遭到毁坏的情况,所以有迷迭香酸能够降低癌症和动脉硬化的危害。

同时迷迭香酸具备较强的抗炎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且拥有抑止急慢性感染、抗紫外线、抑制弹性蛋白降解等特征已使迷迭香酸成为化妆品的首要添加剂。

目前,迷迭香酸在制作药品、化妆品、食品等方面已经有了重要地位并大面积的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1)理化性质迷迭香酸它本身便是水溶性物质,迷迭香的含量很低其外表颜色为淡黄色至棕色的粉末,含量较高的为白色粉末,易受潮,拥有迷迭香特殊草本气息。

它的熔点为:171℃~175℃,一遇到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溶液便马上显示出蓝绿色。

迷迭香酸对几株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

迷迭香酸对几株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

( i cecsD pr et Qa a o l oeef ai at ,D yn5 80 C i ) Lf Si e eat n, iI nN r lg rN tnle uu 500,h a e n m rN ma C l o o is n
Ab ta t sr c :Thsatceep r ne teb ceis ssfn to ftersmaya i 0tep tea t eb ceiswhc si ltdfo fo .U— i ril x ei me td h a tr t i u c no h oe r cdt h urf i at a oa i c v r ihi s ae rm o d o sn ie a e iu inp o esd tr n tsteb ceisai cie e so oe r cd B wot so i t n meh d o s u edtr - igftrp p rdf so rc s eemiae h a trotssa t n s f s maya i. yt me fdl i to ft ttb eemi l v r i uo e h tsrsmayai a trotssp tn y,wihtesn l a trv ra c nayi to ee ie h a tr sei oe c smaya i o ae oe r cdb ceisai oe c t h igefco ain ea lt meh d d tr n ste b cei t sp tn yo r e r cdt c m o s f o b eh rrmak be ewh te e ra l.Th etrs l idc t :W h ntersmay ai ets e ut n iae d e h oe r cd ̄d niyi0. 5% ,i hsc ran b zeisai c v n s o etre e s s 2 t t a eti a trotssat e esfrt he i h t t gsris s n e i t n .W h nte rs maya i e st s≥ O 5% ,i h steo vo sb eeis ssa t e es a e h oe r cd d n i i y . t a h b iu a trot i c v n s .Af rtevra c n y i h oe r a i t h ain ea a B e l 8,tersmay a i a d s ra atr sai u cin S tcn b sd a aua nie t nfo . cd h swiep ed b cei tssfn t . o i a eu e 8n trla t pi o o d o o s c Ke r s:rsmaya i y wo d o e r cd;v ra c n y i;Anie t ain e a a ss l t pi s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cad J Sec M il M ed Univ 2006Feb ;27(2) 189 论 著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尚雁君1,黄才国1*,蒋三好2,朱大元2,魏善建1,焦炳华1(1.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2.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1203)[摘要]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20、40、60μg /ml 迷迭香酸或1μg /ml 阳性对照别嘌呤醇,分别加入黄嘌呤溶液(测尿酸生成量:1mmol /L ;测超氧离子:50μmol /L )和0.1U /ml 黄嘌呤氧化酶中,用生化仪测定5min 尿酸生成量和超氧离子生成(NBT 显色法)。

在1ml 2×105/ml HL -60细胞悬液中加入100μl 6mo l /L 黄嘌呤、100μl 0.1U /ml 黄嘌呤氧化酶、500μg /ml 迷迭香酸,分别以Annexin Ⅴ-P I 双标试剂盒法(以1μg /ml 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或细胞周期法(以100U /ml SO D 为阳性对照)测定细胞凋亡率。

结果:迷迭香酸显著抑制尿酸生成和超氧离子引起的N BT 显色,两种方法测得其IC 50分别为56μg /ml 和21μg /ml ;对细胞凋亡的抑制率均在40%以上。

结论:迷迭香酸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关键词] 迷迭香酸;黄嘌呤氧化酶;尿酸;超氧离子;细胞凋亡[中图分类号] R 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8-879X (2006)02-0189-03Inhibition of xathine oxidase by rosmarinic acidS HA N G Y an -jun 1,HU A NG Cai -guo 1*,JI AN G San -hao 2,Z H U Da -y uan 2,W EI Shan -jian 1,JIAO Bin -hua 1(1.Depar tme nt of Bio chemistry and M o lecular Bio log y ,Co llege of Basic M edical Science s ,Second M ilitary M edical U niver sity ,Shanghai 200433,China ;2.Shanghai I nstitute of M ateria M edica ,Shanghai 201203)[ABSTRACT ]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inhibito ry effect of rosmarinic acid on x anthine ox idase.Methods :Xanthine ox idase (0.1U /ml )w as incuba ted with xa nthine (1mmol /L for determining for ma tion of uric acid ;50μmo l/L fo r de te rmining super -o xide anions )in the presence of 20,40and 60μg /ml rosmarinic acid o r allo purino l as positiv e contro l.T he forma tion o f uric acid w as deter mined by automatic bio chemical analyzer 5min after reactio n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pero xide anio ns w as meas -ured by N it ro Blue Btetr azo lium (NBT )reduction.HL -60cells (1ml ,2×105/ml )wer e pretrea ted w ith xanthine (100μl ,6mol /L )and xanthine o xidase (100μl ,0.1U /ml ),then ro smarinic acid (500μg /ml )o r allopurinol (1μg /ml ,a s positive con -trol )(A nnexin Ⅴ-P I kit )was added to de te rmine the cell a po pto sis rate.H L -60cells (1ml ,2×105/ml )w ere also pre treated with xanthine (100μl ,6mo l/L )and x anthine ox idase (100μl ,0.1U /m l ),then ro smarinic acid (500μg /ml )or SO D (100U /ml ,a s positive contro l )(cell cycle me tho d )was added to de te rmine the cell apopto sis rate.Results :Ro smarinic acid obvio usly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uric acid and supero xide anion -induced reaction in N BT assay ,with their IC 50being 56μg /ml and 21μg /ml ,respec tively.T he rates of apoptosis inhibitio n by ro sma rinic acid w ere bo th o ver 40%by Annexin Ⅴ-PI kit and cell cy -cle me tho d.C onclusion :Rosmarinic acid is a competitive inhibito r of x anthine o xidase.[KEY WORDS ] rosmarinic acid ;xanthine oxidase ;uric acid ;super oxide anio ns ;apo pto sis[A cad J Sec M il M ed U niv ,2006,27(2):189-191][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632050).S upported b 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9632050).[作者简介] 尚雁君,硕士生.E -m ail :syjsmm u @*Corres pondingautho r.E -mail :hu angcaig @h 丹参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 e 的根,常用于妇科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治疗。

临床上丹参制剂对冠心病、脑血栓、肝炎、肝硬化等有显著的疗效。

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中医传统用药方法是用其水煎剂,即丹参的水溶性部位,所以研究丹参的水溶性成分更有意义[1]。

研究表明其水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

丹酚酸是一类既有咖啡酰缩酚酸结构又有新木脂素骨架的水溶性成分。

丹酚酸类化合物包括丹酚酸A 、B 、C 、D 、E 、F 、G 、H 、I ,迷迭香酸(ro smarini acid ),紫草酸(litho spermic acid )等,其中迷迭香酸是由1分子丹参素和1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

黄嘌呤氧化酶是人体内产生尿酸过程中的关键酶,同时也是治疗痛风时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研究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1 材料和方法1.1 试剂 H L -60细胞株,购自上海中国科学院细胞所;Annexin Ⅴ-PI 双标试剂盒购自晶美公司;黄190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月,第27卷嘌呤(x anthine )购自美国Sigma 公司;别嘌呤醇(allopurinol )购自美国Sigm a 公司;四唑硝基氮蓝(Nitro Blue Btetrazolium )购自美国Sigm a 公司;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 xidase )购自Roche 公司;焦磷酸钠盐(so dium py ropho sphate decahy drate ace reag ent )购自ICN Biomedical 公司;迷迭香酸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提供。

1.2 测定尿酸生成 1mm ol /L 黄嘌呤溶液中加入20、40和60μg /ml 的迷迭香酸或阳性对照别嘌呤醇(1μg /m l ),加入0.1U /ml 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体系中加入焦磷酸钠缓冲液(80m mol /L 、pH 值8.5)至终体积1ml ,反应以加入黄嘌呤氧化酶为开始,37℃反应5min ,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020)测定尿酸生成量,以5min 的尿酸生成量作为反应速度。

1.3 测定超氧离子生成1.3.1 NB T 显色反应 反应体系中加入黄嘌呤(50μmo l/L )、黄嘌呤氧化酶(0.1U /ml )、NBT (50μmol /L )和20、40和60μg /m l 的迷迭香酸或阳性对照别嘌呤醇(1μg /m l ),反应体系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50mm ol /L ,pH 值7.2)至终体积600μl 。

反应以加入黄嘌呤氧化酶为开始,室温反应5min ,用C E -2021分光光度计在560nm 下测定光密度(D 560),波长560nm ,以每分钟的光密度增加量作为反应速度。

黄嘌呤溶解于1μm ol /L NaOH ,其他组分溶解于50mm ol /L 磷酸盐缓冲液和0.1m mol /L EDTA 所配溶液[2]。

1.3.2 细胞凋亡测定1.3.2.1 Annexin Ⅴ-PI 双标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 将H L -60细胞离心(1500r /min ,5min ),弃上清,无血清培养基洗涤2次,再用无血清培养将细胞定容至2×105/ml ,取1ml 细胞悬液加入100μl 6mmo l/L 黄嘌呤和浓度为500μg /m l 的迷迭香酸或1μg /ml 阳性对照别嘌呤醇,再加入100μl 0.1U /ml 黄嘌呤氧化酶,反应4~6h ,将反应好的细胞离心(1500r /min ,5min ),用PBS 充分洗涤,取出总数约(5~12.5)×104的细胞待测,用结合缓冲液重新悬浮细胞并使其密度为(2~5)×105/ml ,取195μl 的细胞悬液加入5μl 的Annexin Ⅴ/FITC ,室温避光10min ,用190μl 的结合缓冲液洗细胞1次,190μl 结合缓冲液重新悬浮细胞,加入10μl 20μg /ml 的碘化丙啶(PI )溶液,流式细胞仪分析[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