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中的语言逻辑

合集下载

刑事案件中的询问技巧与策略

刑事案件中的询问技巧与策略

刑事案件中的询问技巧与策略在刑事案件中,询问是重要的法律程序之一,旨在了解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获取关键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然而,在进行询问时,律师和办案人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策略,以确保得出准确和有效的证词。

本文将探讨刑事案件中的询问技巧与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进行询问之前,律师和办案人员需要与被询问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这包括保持友好和专业的态度,尊重被询问人的权利和尊严,以及为被询问人提供充分的解释和理解。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被询问人将更有可能与调查人员合作,并提供真实和详尽的证词。

二、倾听和观察在询问过程中,律师和办案人员需要倾听并观察被询问人的言语和行为。

通过倾听被询问人的回答和观察其反应,调查人员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细节。

此外,观察被询问人的体态和语言表达也可以提供有关其真实性和可信度的线索。

三、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的运用律师和办案人员在询问中通常使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允许被询问人进行自由陈述,提供详细的信息。

封闭式问题则需要被询问人选择给定的答案,通常用于澄清和确认信息。

对于具体的情境和目的,律师和办案人员需要灵活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

四、避免引导性和偏见性问题在询问过程中,律师和办案人员应避免使用引导性和偏见性问题。

引导性问题可能会影响被询问人的回答,导致不准确或不真实的证词。

偏见性问题则可能在问题中暗示特定的答案,干扰被询问人的判断和记忆。

为了确保证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律师和办案人员应尽量使用中立和客观的问题。

五、注意被询问人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在刑事案件中,被询问人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反应。

律师和办案人员应注意被询问人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并采取适当的策略来缓解压力和保护其权益。

这包括给予足够的休息和暂停时间,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以及确保询问过程的尊重和保密性。

六、采用录音和录像技术为了准确记录询问过程和证词内容,律师和办案人员可以采用录音和录像技术。

检察院一般问话套路

检察院一般问话套路

检察院一般问话套路检察院是中国司法行政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专门从事司法行政行为和犯罪侦查,保障正义的司法公正。

检察院的咨询活动,也称为“一般问话”,是检察院在检察报告期间行使职权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在检察报告中确定被害人的受害情况,确定涉嫌人的犯罪事实以及解决纠纷案件中的纠纷事实有助于检察院审理案件及拟定检察建议书。

在一般问话程序中,检察官需要细心把握每一项问题,以及控制和把握被讯者的意思,以便准确捕捉被讯者的意志表达,收集有效的证据。

在一般问话的过程中,检察官应该采取一定的套路进行问话,以便让被询问者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提供相关信息。

检察院一般问话套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审核性问题、抽丝剥茧问题和总结结论问题。

审核性问题,主要是表明实事求是、全面了解被害人、涉嫌人和事件准确情况;抽丝剥茧问题,主要是在审核性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细化问题,寻求深层次的答案;总结结论问题,主要是针对抽丝剥茧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总结涉案实际情况,清楚地叙述事实结论。

首先,检察官要进行审核性问题,主要涉及被害人的个人基本情况、涉嫌人的个人基本情况以及涉嫌行为的具体情况等,这样能够确定被害人及犯罪事实的真实性,以及犯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

其次,检察官需要采取抽丝剥茧的方式进行问话,以针对被害人及犯罪事实提出更详细、更深入的问题,以便从被害人、涉嫌人以及事实本身获取有效的证据,准确地描述犯罪事实。

最后,检察官还要总结结论,即从被害人、涉嫌人以及事实本身出发,把握犯罪的真实性及事实本身的清楚程度,做出正确的犯罪认定。

检察院一般问话套路通过审核性问题、抽丝剥茧问题和总结结论问题等具体问题,收集所需要的有效证据,以便对被害人及犯罪情况进行准确描述,以及正确指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及其主观恶意。

检察院一般问话套路的严谨性不仅有助于为司法审判提供有效证据,也有助于法律的正义和公正。

因此,检察官应当仔细、周密地认真贯彻这一套路,以便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取得实际效果。

侦查讯问的基本原则 -回复

侦查讯问的基本原则 -回复

侦查讯问的基本原则-回复【侦查讯问的基本原则】侦查讯问是刑事侦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获取案件相关证据和揭示真相。

为了确保侦查讯问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率性,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侦查讯问基本原则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法律程序。

一、侦查讯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侦查讯问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自愿原则、言语权原则、沉默权原则、尊严权原则、记录权原则和检索权原则。

二、合法性原则是指什么?合法性原则要求侦查讯问过程必须依法进行,包括依法进行调查、采取强制措施、询问人员等。

只有在符合法定程序的情况下,才能收集的证据,才能在法庭上使用。

三、公正性原则是指什么?公正性原则要求侦查讯问过程必须公正、平等地对待被讯问人。

侦查人员应该保持中立立场,不得参与、偏袒或制造不公正的做法,依法平等对待所有被讯问人。

四、自愿原则是指什么?自愿原则要求侦查讯问必须基于被讯问人的自愿参与。

被讯问人应该有权选择是否回答问题,不得强制被讯问人作出未经自愿的言行。

五、言语权原则是指什么?言语权原则要求被讯问人在侦查讯问过程中有权拒绝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口供。

侦查人员在询问被讯问人时,应当尊重其言语权,不得使用暴力、威胁、恐吓或任何其他不合理的手段。

六、沉默权原则是指什么?沉默权原则要求被讯问人有权选择保持沉默,即有权拒绝回答问题。

侦查人员不能对被讯问人的沉默解释为认罪的证据。

七、尊严权原则是指什么?尊严权原则要求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尊重被讯问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使用羞辱、恶语等侮辱性语言,不得采取侮辱、辱骂行为。

八、记录权原则是指什么?记录权原则要求侦查人员在侦查讯问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讯问内容,确保记录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被讯问人对记录的内容有权要求核实、补充和更正。

九、检索权原则是指什么?检索权原则要求被讯问人有权要求侦查人员提供记录、资料或证据,以便了解自己的涉案情况和查明真相。

办案询问技巧

办案询问技巧

办案询问技巧
以下是 8 条关于办案询问技巧的内容:
1. 态度要温和呀!就像春风拂面一样,让被询问者放松下来。

比如说,“嘿,朋友,咱不着急,慢慢说哈”。

这样,他们才更愿意和你交流,而不是像只刺猬一样蜷缩起来。

2. 提问要有条理哦!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来,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

“先说说那天你在哪里见到他的,然后再讲讲之后发生了什么”。

3. 倾听很重要呢!可不能人家说的时候你走神啊。

就好比听一场精彩的演唱会,你得全神贯注呀!“嗯嗯,我在听呢,继续说”。

4. 要抓住关键信息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就像在一堆沙子里找金子,得有那份专注和敏锐。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再仔细想想”。

5. 适当给点引导嘛!别让人家干巴巴地讲。

好比划船,你得给个方向。

“是不是后来发生了这件事,才导致那样的结果啊”。

6. 不要轻易打断呀!人家正说得起劲,你突然打断,多扫兴啊。

跟听故事一样,别中途喊停啊。

“我先不打断你,等你说完哈”。

7. 观察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呀!这都是线索呢。

就像侦探寻找蛛丝马迹一样,可别放过任何细节。

“我看你说到这的时候有点不自然,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呀”。

8. 用鼓励的话语啊!给人家点信心,让人家更愿意配合。

“哇,你说得很好哦,继续保持”。

我觉得啊,这些办案询问技巧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被询问者的心扉,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真相!。

刑事侦查学询问、讯问、辨认、侦查实验

刑事侦查学询问、讯问、辨认、侦查实验

2021/6/19
2
• 2、按照询问地点的选择,可以分为走访询问
和传唤询问。
• 在司法实践中,有的侦查人员在宾馆、茶楼
等地点询问证人,不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 关法规的要求,属于程序上的瑕疵。
• 3、按照侦查人员的身份是否公开,可以分
为公开询问和秘密询问。
• 二、询问应当遵循的原则 • 1、询问应当有计划、有准备的进行 • 2、实事求是的原则 • 3、重调查研究,不轻信陈述的原则
• (4)运用证据,打破僵局
• (5)利用矛盾,瓦解抵抗
• (6)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 2、讯问中的语言
• (1)应对回避的语言
• (2)攻心语言
• (3)模糊语言
2021/6/19
6
• 五、讯问的法治化
• 1、确立嫌疑人、被告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 2、确定律师帮助规则
• 3、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一、侦查实验的任务
• 1、确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听到或看到;
• 2、确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否完成某一行为;
• 3、确定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某种现象;
• 4、确定在某种条件下某种行为和某种痕迹
是否吻合一致;
• 5、确定在某种条件下使用某种工具可能或
者不可能留下某种痕迹;
• 6、确定某种痕迹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变异;
第八章 询问、讯问、辨认、 侦查实验
2021/6/19
1
第一节 询问
• 一、询问的概念、种类 • 侦查中的询问,是指侦查人员用谈话或者问
话的方式向证人、被害人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的活 动。
• 1、按照询问的程序是否完备,可以分为正式
询问和非正式询问。
• 正式询问前应当表明身份,出市证件,并告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语言技巧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语言技巧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语言技巧菇钟口才警霹§磊嘉i冀疆i鬟暴口才11讯问是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i士问,以获取真实供述和辩解的侦查活动.要想使案件侦查取得进展.顺利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公安侦察人员必须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点及其对罪行的认识态度及接受讯问时的心理状态.讲究发问的方法和技巧:实际办案中,常用的讯问方法有下面几种:一,迂回发问迂回发问就是依照先易后难.先次后主,先一般问题后核心问题的顺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运用此法之前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发问之时,则要隐藏发问意图,不让犯罪嫌疑人察觉;同时还要使前后昕提的每个细节和问题都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并与核心问题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以此来麻痹犯罪嫌疑人,解除其警觉,从而先获取关于核心问题和主要罪行之外的问题的真实口供.这样可以堵死犯罪嫌疑人对核心问题和主要罪行躲避交代的退路,最终使其不得不如实供述核心问题和主要罪行某男足一农场职1,因怀疑36妻子行为不端而心生恨意,于是就在一天夜晚趁妻子熟睡时用斧头将其砍死.而后将血衣,血被褥埋在自家后院:侦查员在秘密搜查起获血衣,血被褥之后,鉴于他家所养的,一见生人即咬的狼狗在发案当晚并未吠叫的事实,对他采用了迂回发问的方法问:农场规定不准养狗.你为什么还养?答:看家问:狗又不恶.见人就摇尾.看得住家吗?答:我家的狗恶得很.连邻居都咬.问:家?答:口拴着晚上把狗放出去还怎么看从来不放,晚上就在家门问:你家的狗连邻居都咬.有它不咬的人吗?答:没有,除了我和老婆.问:你妻子被害的晚上狗没叫也没吱,如何解释?答:这……问:外人去了都咬.你妻子在家里被杀,外人可能干吗?答:我交待,我交待..侦查员先以农场规定不准养狗来刺激,引诱犯罪嫌疑人讲出养狗的目的是为了看家,这一提问表面看来似乎与其妻破杀无关,实则已开始为之设置笼套:接着又以怀疑狼狗看家能力的虚问来刺激,引诱犯罪嫌疑人讲m狼狗非常凶恶,狼狗在其妻被害的耶晚在家,狼狗一见外人就咬等事实.这样就使得犯罪嫌疑人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入笼套之中,最后无法否认其妻是自己所杀的罪行,不得不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二,借题发问借题发问就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在讯问中借用犯罪嫌疑人在答话中编造的谎言作为问话◆湖南胡和平的引子,借以问出与之所讲谎言相矛盾的事实,从而使犯罪嫌疑人不能自圆其说,最终如实交待. 为了得到从宽处理,犯罪嫌疑人姜某拒不交待盗窃(获赃款六千多元)的真实动机,一味强调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才去行窃的.对此,侦查员采用了借题发问的讯问方法:问:你偷来的钱怎么处理了?答:买了一些衣服.问:买的衣服多少钱一件?答:有百把块的,也有几百元的,总共花了两千多元.问:剩下的呢?答:看到彩电降价,买了一台29英寸的王牌彩电.另外,吃饭,住宾馆花了将近千把块.问:你家里原来有电视机,怎么又买?花了多少钱?答:原来的太小.买了台大的,花了三千元.问:你说你生活困难,怎么舍得花这么多的钱买彩电,住宾馆?答:我……这……(一时语塞,不能自圆其说)我看人家的生活条件好.有大彩电,有摩托车,有电冰箱什么的.吃香的.喝辣的,就也想过那样的日子.问:你这是什么思想?这是因为生活困难吗? 答:(沉默一会儿)不,不是因为生活困难,而是……贪图享受.姜某以"生活困难"作挡箭牌.企图掩盖真实的作案动机,蒙骗办案人员.侦查员借其"生活困难"的谎言作为问话的引子,设置了一组问话.使其讲述出了一个个与其"生活困难"的供述相矛盾的事实,使其不能自圆其说;然后抓住矛盾.戳穿其谎言,逼得他不得不如实交代真实动机.三,循序发问循序发问就是侦查人员对已确定追讯的某个犯罪事实,利用事物的普遍联系,互为因果的客观规律,按事件发展顺序,设计出一组分段进逼,循序推进的连贯性问话,以此来控制犯罪嫌疑人交代的顺序和方向,最终达到从外围进入核心,使犯罪嫌疑人无法否认犯罪事实的讯问目的.这种发问方法的特点是:一环紧扣一环,整个发问仿佛一根不可断开的链条侦查人员在审讯涉嫌杀妻的黄某时.就采用了循环发问的方法问:古某(黄某的妻子)是怎么落水的?答:当时她洗的衣服被水冲走.她去捞衣服时被水冲走的.问:她下水的地方有多深?答:3O公分左右.谴./5,I亥I鼗繁疆箍黼警蔡口才问:3O公分深的河水,水流的大小和速度能把人冲走?答:我……问:古某会游泳吗?答:会游.还参加过市里的游泳比赛,得了奖.问:按一般常识,人落水后是向水浅的岸边游.还是向水深的河中央游?答:当然是向水浅的岸边游问:既然这样,那古某为什么不往岸边游.却偏往河中间水深的地方游呢?何况能淹没她的地段不长.而她游泳的技术又好,稍一努力就可以脱离险境——她会被水淹死吗?答:这……问:你是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是吗?答:是的.问:那你应该知道怎样抢救落水的人了?答:知道.应先对落水者做人工呼吸.然后将落水者头朝下放在坡地上.问:你把古某抱上岸后,是怎么抢救的?答:把她仰面放在河边之后,我喊人去了,问:为什么不对她进行人工呼吸?为什么把她的头朝上,脚朝下仰面放在河边?答:我……问:你不会说你不懂吧?答:(沉默不语约5分钟)我……我交代……以上对犯罪嫌疑人黄某的讯问是环环逼进的开始问古某是怎么落水的和河水的深度.意在说明古某不可能在3O公分深的河水中被冲走:接着又问古某的游泳技术,意在让黄某知道,凭古某的游泳技术和河水的实际深度,即使占某被冲走也不会被淹死;最后揭露黄某对古某以错误的方法进行"抢救"意在加速其死亡的用心=侦察人员就这样以一连串的讯问,一步一步地攻克了黄某的逻辑防线,使他最终不得不如实交代了案情.除了上述讯问方法外,还有探查发问,连续发问,纵横发问,命题发问,含蓄发问等方法.在实际办案工作中,侦查员在讯问特定的犯罪嫌疑人时,既可以采用单一的讯问方法,也可以先后采用不同的发问方法——这样取得的讯问效果会更好.鑫(责任编辑梁明书)(请图片作者与本干q联系)当你教育人的时候,话要说得简短,使听的人窖易接受,窖易牢固地记在心里37。

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

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

侦查讯问策略与技巧侦查讯问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巧来获取犯罪嫌疑人或相关人员的信息和证据。

正确的侦查讯问策略和技巧对于提高侦查工作的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侦查讯问策略和技巧:一、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是成功讯问的基础。

侦查人员要尽量让被讯问者感到自己是一个有权威和可信赖的人,并且能够保证他们的言行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二、选择合适的讯问环境讯问环境对于成功获取信息非常重要。

侦查人员应该选择一个安全、无外界干扰、保密性好的环境进行讯问。

同时,环境的温度、照明、气氛等也要舒适,以促进被讯问者的开放和配合。

三、有效运用沉默沉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讯问技巧。

当被讯问者对一些问题回答不确定、含糊或模糊时,侦查人员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引导被讯问者继续表述,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四、创造压力和焦虑有时候,为了让被讯问者透露真相,侦查人员可以创造一些压力和焦虑。

例如,暗示证据已经非常充分,可以迫使被讯问者透露更多信息。

但是要注意,创造的压力和焦虑不能过度,以免让被讯问者产生逃避的心理。

五、采用开放式提问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该尽量使用开放式提问,让被讯问者进行自由表述。

开放式提问可以帮助侦查人员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不受限于简单的“是”或“否”的回答。

六、提供选择题有时候,为了更精确地获取目标信息,可以采用提供选择题的方式。

例如,“是A还是B?”、“是昨天晚上还是今天早上?”这样的问题可以迫使被讯问者在两个选项中选择,并通过回答揭示真相。

七、倾听和观察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要注重倾听和观察,通过被讯问者的言语、姿态、表情、语气等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倾听和观察可以帮助侦查人员察觉到被讯问者可能隐藏的信息,并根据观察到的细节进行深入讯问。

八、针对性追问和碎片化提问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可以根据被讯问者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追问,进一步细化和深化问题,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此外,碎片化提问也是一种有效的技巧,可以将一个问题拆分为几个部分,逐步获取被讯问者的回答。

公安问话套路大全

公安问话套路大全

公安问话套路大全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

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讯问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个别进行。

侦查人员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以及认罪认的法律规定,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

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

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第一次讯问,应当问明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别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日、户籍所在地、现住地、籍贯、出生地、民族、职业、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属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理等情况。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书面、电话或者当场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

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

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询问通知书。

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询问通知书和人民警察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侦查询问中的语言逻辑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门充满艺术的综合科学,其技能的运用多种多样,作为一项重要的司法活动和执法程序,侦查讯问离不开语言。

讯问人使用的言语对案件的侦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那么,讯问人使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讯问人是否因犯罪嫌疑人的不同言语风格而调节自己的言语,以取得更佳的讯问效果?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博弈,是短兵相接的“舌战”,也是一场“信心之战”,它与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无论把侦查讯问比喻成什么,它的语言本质都是毋庸置疑的。

语言逻辑从符号性,指谓性和交际性这三个方面研究语言的逻辑问题。

语言逻辑包括问句逻辑,模态逻辑,时态逻辑等多方面。

在侦查讯问中,侦查员怎么很好的运用,组织自己的语言非常重要。

逻辑规律是人们在进行思维和语言表达时必须遵守的思维准则和要求。

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侦查人员在讯问工作中掌握和运用语言逻辑规律,对于提高讯问效率,发现供述疑点,明辨是非,揭露和证实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讯问人员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语言逻辑规律。

在遵循语言逻辑规律的同时,防止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同一律在思维中的作用就是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它要求在同一逻辑思维过程中,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后一致,每一个判断的内容前后一致。

违反了同一律,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语言逻辑错
误。

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把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或者歪曲、篡改别人议论中的概念而后加以反驳攻击的一种诡辩手法。

偷换论题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有意把一个议论的论题改换为另一个论题的诡辩手法。

然而,在语言逻辑运用中药防止不矛盾律,及时捕捉供述疑点。

两个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思想既可以是相互矛盾或反对的概念,也可以是相互矛盾或反对的判断。

不矛盾律在思维中的作用是保证思维的前后一贯性,避免自相矛盾,它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

违反不矛盾律,犯的语言逻辑错误叫“自相矛盾”。

在侦查讯问中应当善于运用不矛盾律,揭露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矛盾,以达到讯问的目的。

利用逻辑矛盾是侦查讯问主要的策略和方法之一,有助于驳斥诡辩,提高破案率。

总之,在公安侦查讯问工作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逻辑规律,有助于讯问的顺利开展,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事实真相,及时交待全部犯罪行为,从而提高侦查办案的效率,防止刑讯逼供和冤假错案的发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